注重知识迁移提高应用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知识“迁移”提高应用能力

浙江省缙云中学(321400) 潜松水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尽管学生像接收器那样准确无误地把传授的知识全盘接收过来,并演绎得头头是道,可是一遇到实际的应用,往往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这种重知识轻能力、学不致用的反差现象清楚地告诉我们:当今的教育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旗帜鲜明地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何谓知识的迁移呢?知识的迁移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它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于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某种影响。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通过学生的实践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使基本技能得到巩固熟练,从而促使由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渡到能力的形成。

早在古代,学习迁移的现象就已为人们所注意。被称为“圣人”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要求自己的学生能“由此以知彼”,这里说的“由此以知彼”实质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是把学到的某些原理知识应用到学习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也就是实现知识的迁移。

在知识激增和信息革命的今天,知识的迁移更有着它的重大意义: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成功地迁移到新的情境、新的课题,已经成为衡量学生智力和能力是否得到发展与提高的重要标志。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要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迁移,整合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拓宽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下面通过几个实例谈谈如何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巧妙迁移,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增强学生解题能力。

一、力学模型“迁移”,求解电学问题

例1:如图1-1所示,在光滑绝缘平面上有A、B两小球,带同一种电荷,相距无穷远。A的质量为m,且静止;B的质量为4m,且以速度v正对着A运动。求A、B系统具有最大电势能时的速度分别是多大?系统的最大电势能是多少?

图1-1

分析:这道电场方面的习题,电场力变化复杂,学生感到陌生,无从下手,思维存在障碍,缺乏联想能力,无法建立物理模型,不知直接用哪个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去解决。先让学生进行运动和受力分析,知道当B球滑向A球时,受到向左的电场力作用,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A球受到向右的电场力作用,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此时两球,水平方向只受电场力作用,并且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当B离A最近时,获得一个共同的速度,两球组成的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故动量守恒。再让学生思考这种运动特点与以前哪种运动模型相似。引导学生回顾下列力学模型: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两端连接两滑块A和B,质量分别为和,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现滑块B以初速V0向A运动,如图1-2所示,试求:求A、B系统具有最大弹性势能时的速度分别是多大?系统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

图1-2 学生看到这样的力学模型,很熟悉,很亲切,能立刻分析运

动和受力特点。知道A和B之间只有弹簧弹力作用,A受到弹簧对它向右的弹力作用,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而B受到弹簧对它向左的弹力作用,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直线运动, A和B 速度相等时,弹簧压缩最短,此时距离最小,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不受外力作用,动量守恒。同时根据能量守恒,列出方程,解得此题。

通过这个熟悉的力学模型迁移,学生顿感思路开阔,顺利得到以下结论。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40=(4m)v (1)

故0/5

根据系统能量守恒,减少的动能转化为电势能:

事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些物理题看似不同,实则相似;而有些物理题看似相似,实则不同。因此,在解物理题时要抓住题目的本质特征(物理性质和物理过程),然后再考虑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确定解题思路的好习惯。有些题目看起来复杂、隐晦,给人一种模糊不定、无所适从的感觉,这就要我们对其中的物理相关因子有深刻的洞察力,善于把题中描述的物理情景转化成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模型,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渐积累起一些处理问题的思维策略和技巧,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同类、相似的问题进行比较、概括、总结,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二、地球情景“迁移”,求解天体问题

例2:宇航员站在某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和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抛出点到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半径为R,求该星球的质量。

分析:学生看到此题,首先对星球不了解,星球表面形状不知,心好像真的进入太空,一下子难以找到求解的思路。若把学生的心收回来,用地球来代替星球,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顿知:以上运动就像平抛运动,画出如图2运动图示。此关一过,问题迎刃而解。

图2

三、数学图形“迁移”,速解运动问题

例3:如图3-1所示,在一斜坡面的O点竖直地固定一根直杆,杆长1.6m,O到坡底B的距离也是1.6m,杆的上端A到坡底B之间有一根钢绳,小球穿过钢绳,若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钢绳无摩擦地滑下,求小球在钢绳上滑行的时间。

分析本题用常规的运动学公式求解相当繁杂,我们可以先来画个图形。从问题情境中的两个1.6m相等出发,将延长到C,设==1.6m。则O点到A、B、C三点的距离相等,联想到圆的性质,于是以O点为圆心,以为半径做圆(如图3-2),则一定在该圆的圆周上,A为顶点,运用“物体从圆周最高点点由静止开始沿不同斜面无摩擦地滑到该圆周上任一点所用时间相等”这一重要结论,可得:

===0.8(s)

图3-1 图3-2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其同化,就能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知识实现从“故”到“新”的纵向迁移,并且使“故”也得到巩固。

孔子主张他的学生学习要“由此及彼”。这里说的“由此及彼”其实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际上就是学习者通过思维,把握具体课题内容的实质,找到与它相应的知识关联,从而把当前的课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即把所学的概念原理、法则运用于解决问题,求取答案之中。显而易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通过“举一”(即获取知识)到“反三”(即知识的实际应用)来促使迁移的发生及收到效果,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不需要教”的目的。

总之,高三复习中,我们要了解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