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现状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现状

合集下载

我国耕地土壤“南酸北碱”: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怎样施肥效果好?

我国耕地土壤“南酸北碱”: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怎样施肥效果好?

我国耕地土壤“南酸北碱”: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怎样施肥效果好?土壤的酸碱性,会直接影响到土壤上所种植的植物的生长。

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很多花卉苗木都喜欢生长在偏酸性的土壤中,如果我们把这些花卉苗木买回来栽种在碱性的土壤上,那么这些植物就会因为土壤环境条件不适而出现生长受阻的问题,从而出现长不动、掉叶子、落花苞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一点建议咱们那些种花的朋友多注意一下,同时农技小背篓更希望咱们种地的农民多注意一下。

对于咱们广大农民朋友来说,种地就需要施肥,但虽然同样都是施肥,但土壤的酸碱性不同,在田间作物的施肥管理上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土壤的酸碱性,还会影响到咱们农民把肥料施用到农田土壤中的效果,影响肥料元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影响作物对肥料养分的吸收。

比如说,咱们很多农民在购买肥料时,只看肥料的养分含量,根本不去考虑自家田地土壤的酸碱性,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施肥误区。

一句话总结:土壤的酸碱性,会直接影响土壤施肥的效果;根据土壤的酸碱性,合理选肥、科学施肥,才能实现肥效的最大化。

在前两篇文章中,农技小背篓已经依次给大家介绍了:黏性土质农田、沙性土地农田、壤土地农田以及水田(如水稻)等四种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特点、施肥注意事项和正确施肥方法,这篇文章呢,农技小背篓再接着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酸性土壤农田与碱性土壤农田的土壤特点,以及酸性土壤与碱性土壤的施肥注意事项、正确施肥方法,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文章的内容介绍,大家能够在自家土壤类型以及田间合理施肥上能有个正确的认识,以此来提高肥料使用的效果,不要再把“施肥效果不明显”、“肥料效果差”、“肥料质量不行”等方面的肥效问题推到肥料或农资店的身上,因为很多时候咱们农民使用肥料后效果不佳,很可能就是咱们农民朋友施肥不当造成的,因为不同类型、不同土质、不同肥力的农田,在用肥种类、用肥时间、用肥方法、用肥量大小等方面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别的。

好了,言归正传,下面农技小背篓就给大家接着如何根据土壤的酸性/碱性做到科学合理的施肥。

《2024年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其中土壤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然而,近年来,由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1. 土壤污染类型与来源我国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其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

有机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垃圾、农药等。

2. 土壤污染的分布与影响我国土壤污染的分布广泛,涵盖了农田、城市、工业区等多个领域。

在农田地区,由于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问题,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在城市和工业区,由于工业废水和废渣的排放,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质量和生态环境。

三、土壤污染的防治对策1. 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推进工业绿色生产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采用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

同时,应加强对工业废渣的处理和利用,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3.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同时,应加强对化肥和农药的监管,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4.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与修复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定期对土壤进行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估。

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应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如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

全国土壤酸化、污染等系列问题调查

全国土壤酸化、污染等系列问题调查

我国土壤问题现状调查一、我国土壤酸化现状从世界范围来看,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区,一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二是温带地区。

北欧和北美的酸化问题主要发生在灰化土上,而我国的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热带、亚热带地区和云贵川等地,面积约为2.04×108hm2,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海南,大部分土壤的pH值小于5.5,其中很大一部分小于5.0,甚至是4.5,而且面积还在扩大,土壤酸度还在升高。

目前我国南方黄红壤地区已成为世界上除北美和欧洲之外的第3大酸雨区。

我国耕地总面积18.26亿亩,其中中低产田13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

耕地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区域性耕地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由于酸雨、施肥不合理、耕种不科学等原因,南方、东北以及东部地区耕地土壤酸化加剧。

且酸化面积有逐渐增大、酸化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耕地质量提升和粮食稳产高产,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主要农田土壤显著酸化,pH平均下降了约0.5个单位,相当于土壤酸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2倍。

经济作物体系土壤酸化比粮食作物体系更为严重,北方的石灰性土壤同样出现了酸化,南方大部分地区、胶东半岛和东北部分地区土壤酸化尤为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

根据2005—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902万个土壤样品测试数据统计分析显示,与30年前的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全国耕地土壤酸碱性(pH)下降0.13~1.3,平均下降0.8个单位。

我国40%的耕地土壤处于pH 6.5以下,其中pH 4.5以下有1.8%,pH 4.5~5.5之间有15.85%,pH 5.5~6.5之间有22.7%。

全国查明pH4.5以下的耕地面积2285万亩,前10 位的省份有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西省、重庆市、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

全国查明pH5.5以下的面积2.26亿亩,前10 位的省份依次为湖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四川省、湖北省、重庆市、福建省、山东省。

恩施州土壤酸化及治理

恩施州土壤酸化及治理

恩施州土壤酸化及其修复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境内硒资源广为分布,被誉为“世界硒都”。

近年来,受天气和不良农业生产措施的影响,恩施州耕地土壤酸化问题日渐严重。

土壤酸化致使农作物生长环境变差,部分营养元素有效性降低,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病虫害加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

一、土壤酸化的现状。

1、土壤酸化基本情况在pH分级方面,因研究目的不同,各国的分级标准不完全一致。

我国比较流行的分级标准主要有《中国土壤》和《中国土地资源网》的论述。

《中国土壤》一书将我国土壤的酸碱度分为五级,即强酸性、酸性、中性、碱性、强碱性(见下表)。

《中国土壤》土壤酸碱度五级划分标准土壤学上,把PH值在6.5—7.5的土壤称作中性土壤,PH值5.5—6.5的叫偏酸性或微酸性土壤,PH值5.5以下的叫酸性土壤,PH值小于4.5以叫强酸性土壤。

根据恩施州近7万个样品的化验结果显示,目前全州耕层土壤中PH值小于5.5的酸性土壤占总耕地的76.3% ,其中PH值5.5—4.5的占总耕地的53.5% ,PH值小于4.5的强酸性土壤占总耕地的18.8% 。

按全州耕地面积460万亩计算,PH值小于4.5的强酸性土壤已超过85万亩,酸化现象较严重,耕地资源及质量因土壤酸化而存在现实危机,应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2、土壤酸化对作物的危害。

土壤酸化导致作物生长环境条件变差,过酸的土壤造成许多营养元素有效性降低,土传病害加重。

调查表明,过酸的土壤即使施用测土配方肥,一些作物还是生长发育不良(玉米、蔬菜表现尤为明显),产量和质量下降。

据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等县市土肥站调查, PH值小于4的土壤,产量降低三分之一,有的作物(如山药)甚至不足正常情况的20%,品质下降十分明显,长此以往将导致部分耕地绝收。

过酸的土壤同时会造成土壤中有害微生物滋生,如近几年来部分土壤根线虫病大量发生,造成玉米、蔬菜生长枯黄、腐烂甚至绝收,现有的农业措施基本上无法根治,进而造成土地撂荒,受灾农民只好外出打工为生。

中国土壤退化

中国土壤退化
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 地面裸露 风沙侵蚀 +水土流失 荒漠化景观
土地生产力长期 干旱程度
造 成 土 壤 荒 漠 化 的 因 素
自然因素
全球气候变化
地质因素
水资源的过渡开采 生态环境的恶化 人为因素
滥垦、滥牧、滥伐
防治荒漠化 的有效措施:
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
我国的土壤分布区域
A
B
C
气候因素
影响土壤退化的因子 降水 蒸发 温度 湿度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密度 土地:人口比率 农业政策 市场状况 土地利用体系
土地综合体
土壤退化
地形 植被状况 水分状况 土壤状况 新构造运动
土地利用
农业系统 投入—产出 持续性
我国土壤退化的现状 我国因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土壤肥力衰 减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总面积约 4.6 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0% !。
鼠土堆78-84个,大土堆高31百米,直径约1米,一般土堆高14-31百米,直径30-
60厘米。土堆覆盖牧草,导致牧草死亡,减少了可利用草场外,还引起土壤养分流 失,水土流失,自然环境趋于旱化沙化,炎夏时甚至成为不毛之地。在鼠类破坏造 成的次生裸地上,据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在天峻县快尔玛测定,土壤含水量比对照 还低8.43%。次生裸地占15%的地区,每亩草场流失腐殖质473.00公斤,氮等流失
危害:
2002年时,全州鼠害发生面积达到3560.83万亩,危害面积达到2621.28万亩, 其中高原鼠兔危害面积占80%,高原鼢鼠危害面积占12%,沙鼠危害面积占5%, 田鼠危害面积占3%。据匡算:每亩草场10只害鼠计算,一只成年鼠兔日食鲜草64 克,62.5只鼠兔的食草量即相当于一只成年绵羊的食草量,那么,全州每年损失 鲜草量大约在3355.24万公斤,这些鲜草全年可饲养23203.6万只绵羊,经济损失 约464.0万元。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而土壤环境污染则直接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对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以及大气污染等。

据统计,我国超过90%的农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的超标严重。

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也导致了土壤的酸化和生态系统的紊乱。

土壤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土壤环境污染导致了农作物的质量下降,农产品污染严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危害。

土壤环境污染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荒漠化。

土壤环境污染造成了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的加剧,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 加强立法和政策引导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政策引导是解决土壤环境污染的关键。

应建立健全的土壤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和处罚机制,加大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

还应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土壤修复和污染防治工作,推广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

2. 加强监测和评估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了解土壤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为制定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应逐步建立健全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土壤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对重点污染地区进行定向监测和治理。

3. 推进土壤修复和污染防治技术积极推进土壤修复和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加大对土壤修复的投入力度。

应研究开发一些高效、低成本的土壤修复技术,探索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土壤修复剂等绿色环保技术,为治理重金属和有机污染提供有效方法。

4. 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都江堰市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分析与对策

都江堰市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分析与对策
由于土壤ph下降土壤中的氢离子活性铝离子在土壤中浓度增加能毒害植物根细胞使之发育不良吸收性能降低如植株对某些元素的吸收在酸性土壤上尽管土壤中有较多的镁植物体内镁的浓度仍然很低这也是酸性土壤中易发生缺镁的原因之一
四川大祥百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优价提供特富农牌“懒汉肥”系列产品 服务热线:13908005821
9 .防 止 落 花 落 果 可 采 用 10 ~
行冷冻处理,可提高抗寒性,如将开始 连阴天时,可采取临时补温,但补温应 20mg/kg 的 2,4-D 浸花或涂花防止落
萌动的黄瓜种子放到 0~2℃环境下处 掌握气温不要过高,一般以不超过 20℃ 花。或用防落素等代替 2,4-D。
理 24 小时,然后缓慢升温继续催芽。
沃土工程
四川大祥百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优价提供特富农牌“懒汉肥”系列产品 服务热线:13908005821
表2 作物 水稻 小麦 苞谷 红苕 洋芋 黄豆 蚕豆 豌豆 山药
pH 值 6.0~7.5 6.3~7.6 6.0~7.5 5.0~6.0 4.8~5.4 6.0~7.0 6.2~7.2 6.0~7.0 6.5~7.5
作物 枇杷 白菜 柑桔
南瓜 油菜 金银花 西瓜 萝卜
pH 值 5.4~8.5 6.0~7.0 5.0~7.0
5.5~6.5 6.0~8.0 5.5~7.8 6.0~7.5 5.5~6.5
对土壤酸碱度具有深刻的影响。③生物 因素,生物产生的 CO2 溶于水,产生的 H+ 对于土壤酸化油重要作用。④施肥 和灌溉的影响,如酸性肥长期使用造成 土壤酸化。不同的利用类型土壤 pH 差 异明显,水田耕层土壤 pH 值为 5.8~ 8.1,旱地地为 5.8~7.7。当然,也不排除 环境恶化的其他原因
为宜。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是指农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对农田、水体、大气、土壤等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害。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总体情况、污染类型、污染源和治理对策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总体情况1. 污染水平上升: 随着农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农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逐渐加剧。

2. 污染区域扩展: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已经不仅限于传统的农业大省,也蔓延到了中西部地区和一些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3. 形成特色污染源: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具有多元复合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化肥农药残留、养殖废弃物排放、土地退化和农业面源污染等。

二、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类型1. 土壤污染: 农业活动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对土壤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土壤酸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2. 水环境污染: 养殖废水、农田灌溉用水中的化肥、农药等物质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质污染,严重威胁水生态系统和人民饮用水安全。

3. 大气污染: 农业机械使用、农作物燃烧以及农业废弃物焚烧等产生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大气污染程度不容忽视。

三、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1.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过量、频繁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部分农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缺乏科学性,导致浪费和残留。

2. 养殖废弃物的排放: 养殖业中废弃物大量排放,污染水体和土壤。

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的废弃物管理不善,直接将废弃物排放至附近水体或堆积于地表,严重影响周边环境。

3. 秸秆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 部分地区对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堆积、焚烧等处理方式不当,导致大气污染严重。

四、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对策1. 推广科学合理施肥和绿色农药: 加强农业生产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施肥和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减量化。

全国土壤酸化、污染等系列问题调查

全国土壤酸化、污染等系列问题调查

我国土壤问题现状调查一、我国土壤酸化现状从世界范围来看,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区,一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二是温带地区。

北欧和北美的酸化问题主要发生在灰化土上,而我国的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热带、亚热带地区和云贵川等地,面积约为2.04×108hm2,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海南,大部分土壤的pH值小于5.5,其中很大一部分小于5.0,甚至是4.5,而且面积还在扩大,土壤酸度还在升高。

目前我国南方黄红壤地区已成为世界上除北美和欧洲之外的第3大酸雨区。

我国耕地总面积18.26亿亩,其中中低产田13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

耕地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区域性耕地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由于酸雨、施肥不合理、耕种不科学等原因,南方、东北以及东部地区耕地土壤酸化加剧。

且酸化面积有逐渐增大、酸化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耕地质量提升和粮食稳产高产,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主要农田土壤显著酸化,pH平均下降了约0.5个单位,相当于土壤酸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2倍。

经济作物体系土壤酸化比粮食作物体系更为严重,北方的石灰性土壤同样出现了酸化,南方大部分地区、胶东半岛和东北部分地区土壤酸化尤为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

根据2005—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902万个土壤样品测试数据统计分析显示,与30年前的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全国耕地土壤酸碱性(pH)下降0.13~1.3,平均下降0.8个单位。

我国40%的耕地土壤处于pH 6.5以下,其中pH 4.5以下有1.8%,pH 4.5~5.5之间有15.85%,pH 5.5~6.5之间有22.7%。

全国查明pH4.5以下的耕地面积2285万亩,前10 位的省份有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西省、重庆市、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

全国查明pH5.5以下的面积2.26亿亩,前10 位的省份依次为湖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四川省、湖北省、重庆市、福建省、山东省。

中国主要耕地酸化严重

中国主要耕地酸化严重

2.5 石灰在中国农业中的作用
近些年,由于土壤酸化严重带来 种种问题,用石灰改造酸化土壤的办 法才又被重新认识并使用起来。很明 显石灰的弃用是导致近年来土壤酸化 严重的重要原因,遗憾的是目前没有 我国用于改造农田的石灰用量的数 据。
28年间耕地产量、氮肥用量及氮肥生产效率趋势
中国四种耕作模式下氮肥酸化贡献评估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 材料和方法
土壤分类与分布; 土壤pH数据收集; 潜在酸化估算
• 正文
土壤酸化的不平衡性; 典型农田类型长期酸化特征; 酸性沉积物、氮磷肥在农田酸化中过程中的贡献率; 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措施; 石灰在中国农业中的应用
材料与方法-耕地酸度比较分类依据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中国的土壤类型分为 12个土纲和61个土类,这为直接比较(不同土壤类 型)土壤酸度增加了难度。因此,根据土壤气候分 布、酸度特点等形成过程将耕地土壤分为六组(大 类)来进行比较。按照当前中国不同类型作物用肥量 差异较大的现状,在相同类型土壤比较时,又分为粮 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种土壤生态系统进行分类。
版权登记版权登记一项。
广东省土壤及pH对比依据
广东省位于我国南部,气候类型包 括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土壤 水平地带性明显,由北而南呈现出红 壤、赤红壤、砖红壤的纬向分布。
本研究报告同样根据土壤类型不同 对广东省近年来土壤酸度变化进行综合 分析。具体按照4个土纲中的8个主要土 类进行。
广东省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后记
在自然条件下,土壤自身酸化过程非 常缓慢,每下降一个单位通常要经过数百 年到上千年。一般来说,陈化土壤和降雨 量较大地区土壤的酸性大。自然成因的酸 性土壤大约占30% (以无冰区面积计), 通常体现的特征是:磷元素的缺失,生物 多样性和繁殖功能减弱。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和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目前,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存在农田荒芜和闲置现象。

部分农村土地规划不合理,农田、林地、草地等相互交错,未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一些农民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单一,盲目追求单一的利益,导致土地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

2. 土地污染问题突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物质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在一些地区,土地肥力下降,土壤酸化现象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还会对农田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3. 农村土地承载力下降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口和生产的压力。

一些地区农房、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导致土地资源过度消耗,土地承载力下降。

4. 土地资源整治政策不够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体系尚未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导致一些政策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政策执行不力、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1. 积极推进农地规划,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要加强对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科学规划,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和合理利用等措施,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加强对农村土地利用的管理和监督,有效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2. 加强农业生产环境治理,保护土壤资源要加强对土壤污染的治理和防控,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鼓励农民采用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实现农田生态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承载力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摘要:伴随着土壤污染问题的加剧,如何更好地治理土壤污染问题,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重点指出了几点治理措施,旨在提升农田土壤治理的效果。

管家你:农田土壤;污染治理;治理措施前言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土壤遭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比如:农业化肥与药物的大量排放等,如果不注重土壤污染的治理,将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甚至是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对此,我国亟需加快农田土壤污染的治理。

稳重重点分析了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1.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现状土壤指的是具有肥力且能够生产植物的地表,其厚度一般是两米。

而农田土壤污染指的是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超出了土壤的净化能力,改变了土壤的地理和化学性质,从而导致农产品的产量明显下降,甚至是影响到人们的正常身体健康。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为迅速,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废气问题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我们亟需明确土壤污染的现状与成因,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农田土壤。

1.1农业化肥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土壤的污染,将会导致农作物的生产环境恶化。

而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产生投入的化肥和农药数量过多。

其中蕴含了超量的氮磷元素,长时间的积累,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农田土壤的平衡状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土壤的地质结构,降低土壤的营养。

除此之外,受到化肥和药物的大量使用,土壤结块、地质结构变差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这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化肥的过度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除此之外,因为目前的农药大部分是有机农药,其中也含有较多的有害化学物质,比如:多环芳径。

虽然农药可以抑制害虫的生长,但是过度的农药使用,也会带来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

尤其是生物、非生物以及阳光的共同作用下,农田土壤污染问题更为严重。

同时,土壤受到污染以后,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甚至是降低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土壤酸化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改良措施

土壤酸化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改良措施
重金 属元 素毒 害植 物根 系 , 影 响作 物 生长 , 当p H低
区酸性 土壤 的 p H值 小于 5 . 5 , 其 中很 大 一部分 小 于
5 . 0 , 甚 至达 4 . 5 J , 而且 面积 还 在继 续 扩 大 , 土壤 酸
度还在不断升高。土壤酸化加速 了土壤中营养元素 流失 , 加重 了土壤 中各 种金 属 和 重 金 属化 合 物 的 溶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一 I 1 一 l 2
作者简介 : 周
娟( 1 9 8 6一 ) , 女, 湖南澧县人 , 硕士研 究生 , E m a i l : z h o u j u a n 2 0 1 0 @1 2 6 . c 0 m 。 通信作 者 , 屠乃美 E m a i l : t i r m 5 0 5 @1 6 3 . c 0 m :
要 分 布在温 带地 区和 热带 、 亚 热带 两 大 地 区 。在 北 欧和北 美 , 灰 化 土成 为 酸 化 土壤 的主 要 来 源 。而 我
下降的现象, 其过程即是盐基离子阳离子淋失 , 从而 使 A l ¨和 H 成为 土壤 中主要 的交 换性 阳 离子 的过
程, 其 实质 是土 壤交换 性 酸增加 , 交换 性盐 基离 子减
划 分 为 四川 、 贵州、 云 贵高 原 以黄 壤 为主 的地带 和华 中、 华 南 以红壤 为 主 的地 带 两个 亚 区 j 。大部 分 地
地 区的土壤 由于高 温 多雨 所 以为 盐基 不 饱 和 土 壤 , 盐基饱 和度 一 般 只 为 2 0 % ~3 0 % J 。土 壤 酸 化 可 导致 营养元 素 的淋失 , 降 低土壤 中营养元 素有 效性 , 使土 壤保 肥能力 和 供 肥 能力 下 降 , 也 会 产 生过 量 的

农田土壤质量提升与保护

农田土壤质量提升与保护

农田土壤质量提升与保护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田土壤质量提升与保护已成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的农田土壤质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土壤退化、酸化、盐碱化、养分失衡等。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田土壤质量,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农田土壤质量提升的重要性1.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状况。

通过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平衡养分供应等措施,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促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的土壤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通过土壤质量提升,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3.保护土地资源: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其质量关系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土壤质量提升,可以降低土地退化风险,保护土地资源,为农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4.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高质量的土壤有利于维护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过土壤改良,可以减少污染物的积累,提高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农村绿色发展。

二、农田土壤质量提升的关键措施1.土壤改良:采用科学的农业技术,如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使用土壤调理剂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2.土壤培肥:合理利用秸秆、农家肥等资源,进行土壤培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质量。

3.土壤酸碱度调节:针对土壤酸化、盐碱化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如施用石灰、石膏等调理剂,调节土壤酸碱度,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

4.土壤水资源管理:优化灌溉与排水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水肥流失,促进土壤水、肥、气、热的平衡。

5.土壤污染治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修复污染土壤,减轻土壤污染对作物和环境的影响。

中国耕地质量现状调查 污染土壤占五分之一

中国耕地质量现状调查 污染土壤占五分之一

中国耕地质量现状调查:污染土壤占五分之一2010年09月20日 10:16 新华网【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近5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道路;未来农业发展,必将面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技术薄弱、技术创新不足等困境困扰文/《了望》新闻周刊记者孙英兰“目前我国耕地质量‘低、费、污’问题严重,而耕地又在逐年减少,如果不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解决耕地质量问题,势必将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博士对此十分焦虑。

在接受《了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这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土壤肥料、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研究的专家,一再向本刊记者强调: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紧缺,由此导致粮食安全与环境问题突出,而“了解土壤及土壤相关资源与环境状况,准确掌握全国土壤肥力、环境质量状况仍将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据张维理介绍,我国曾于上个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初进行了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近10年来还实施了全国污染土壤调查、地质元素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农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等国家工程,对了解我国不同时期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状况发挥了作用。

“但这些调查,不同程度上存在调查资料深加工不足,保存和利用难以延续,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科学数据共享难以实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张维理说,“最主要的,这类调查属于科技基础性工作,不仅仅是工作量大、专业性强、难度大,更需要科学的方法、专业的队伍,应依托专业院所,长期坚持研究。

靠目前这种人海战术是不科学的,国家投入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

”未来20年农业将面临严峻挑战众所周知,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农田生态系统还是消解城乡生活、生产废弃物、维持碳氮硫磷等物质循环最重要的基础。

我国耕地资源紧缺是不争的事实,不仅人均耕地面积少(仅1.43亩),而且由于人口多,许多不宜农用的土壤被开垦为农田,耕地土壤整体质量偏低,中低产耕地土壤占65%。

我国土地退化现状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土地退化现状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土地退化现状原因及其对策我国土地退化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日益严重的问题。

土地退化是指土壤质量下降,失去原有的生产能力,无法维持农业生产或其他经济用途的过程。

目前,我国土地退化主要表现在土壤质量下降、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等方面。

土地退化问题对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以下是我国土地退化现状、原因及其对策的讨论。

我国土地退化的主要现状之一是土壤质量下降。

由于过度耕作、过度施肥、过度使用农药等原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土壤酸化和盐碱化现象日益加剧。

此外,因为长期不合理的围垦和开垦,造成湿地退化、草地退化等情况,加速了土地退化的进程。

其次,土壤侵蚀是我国土地退化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土地侵蚀是指水力、风力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壤表层被冲刷、剥蚀、风化和沉积等现象。

土地侵蚀严重剥夺了土壤养分和有机质,使土壤质量下降,甚至导致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迫使农民采取过度开垦和丘陵间作等劣质的农业措施,使局部土地质量进一步恶化。

导致我国土地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

大量的人口使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过度耕作,而缺乏合理的轮作和休耕措施,导致土地质量恶化。

其次,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也是土地退化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大规模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

此外,在一些地方,围垦和破坏湿地等活动也对土地退化起了推动作用。

为了应对我国土地退化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控制土地利用总量,实行土地拘束政策,确保农田耕地的保护。

其次,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侵蚀。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和农业管理的培训,推广科学种植和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此外,加强土地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土地退化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土地退化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农田土壤酸化问题及其治理

农田土壤酸化问题及其治理

农田土壤酸化问题及其治理农田土壤酸化是一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土壤健康的问题。

随着农业化肥的大量使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土壤酸化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农田土壤酸化的原因、影响以及治理方法。

一、农田土壤酸化的原因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酸雨和氮肥的过度使用。

首先,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降雨后直接渗入土壤,导致土壤酸化。

其次,氮肥的过度使用会改变土壤的酸碱平衡,使土壤酸度增加。

二、农田土壤酸化的影响1. 农作物产量下降:土壤酸化会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降低土壤肥力,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农作物的产量明显下降。

2. 土壤质量恶化:土壤酸化导致土壤中的有效矿质元素含量降低,土壤结构疏松,水分保持能力下降,进而导致土壤质量恶化。

3. 水源污染:土壤酸化增加了肥料和农药对地下水的渗透风险,使得农业活动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

三、农田土壤酸化的治理方法1. 使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可中和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的酸碱平衡。

定期施用有机肥料,可以逐渐改善土壤的酸化情况。

2. 合理利用石灰:石灰是调节土壤酸碱性的重要物质。

根据土壤的酸性程度和作物的需求,适量施用石灰,可以中和土壤的酸性,提高作物的生长环境。

3. 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减少氮肥的使用量,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的酸碱性失衡。

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案,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对土壤的酸化影响。

4. 合理管理灌溉水:减少使用酸性水源,避免进一步加剧土壤酸化。

如果灌溉水质较酸,可以选择中和剂进行处理,以保证灌溉水的酸碱平衡。

5. 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模式强调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的回收再利用,降低对化肥的依赖程度,减少土壤酸化的风险。

结论农田土壤酸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通过合理施用肥料,增加有机质含量和石灰的使用,以及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和灌溉水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农田土壤酸化的风险,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河南省农田土壤酸化现状分析

河南省农田土壤酸化现状分析

河南省农田土壤酸化现状分析作者:刘灿华孙笑梅袁天佑闫军营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0年第08期土壤是人類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不可缺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酸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近年,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与耕作管理,河南省部分区域土壤出现大面积酸化,且酸化程度日渐加剧,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障碍因子,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

本文通过探究目前河南省耕地土壤酸碱度状况和酸性土壤分布,为科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解决当前全省土壤酸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一、土壤酸碱度状况一般将pH值<6.5~≥5.5、<5.5~≥4.5和<4.5的土壤分别称为弱酸性土壤、酸性土壤和强酸性土壤。

由表1可知,河南省耕作层土壤(0~20 cm)pH值主要为4.0~9.0。

其中,pH值为5.6~8.5的占94.6%,适宜主要农作物生长。

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耕地土壤pH值为6.5~7.5的下降1.8%,pH值<6.5的增长2.51%,其中pH值<5.5的酸性土壤增长1.29%;在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尚不存在pH值<4.5的强酸性土壤现已达0.6万hm2。

因此,河南省部分耕地土壤已经出现了酸化态势。

二、酸性土壤分布现状(一)酸性土壤类型分布由表2可知,河南省pH值<5.5的土壤主要分布在黄褐土、水稻土、砂姜黑土和潮土上。

其中,pH值为4.5~5.5的土壤面积最大的为水稻土,占总面积的34.9%,其次依次为黄褐土、砂姜黑土、潮土、黄棕壤、褐土、粗骨土和红黏土,但主要分布在水稻土、黄褐土、砂姜黑土、潮土和黄棕壤上,占总面积的95.9%。

而pH值<4.5的土壤面积最大为黄褐土,占总面积的42.6%,其次分别为水稻土、砂姜黑土、潮土、黄棕壤、褐土、粗骨土和红黏土,但主要分布在水稻土、黄褐土、砂姜黑土、潮土、黄棕壤和褐土上,占总面积的92.9%。

江西省耕地土壤酸化现状与改良措施

江西省耕地土壤酸化现状与改良措施

江西省耕地土壤酸化现状与改良措施朱安繁;邵华;张龙华【摘要】根据江西省1979~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 ~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时期的耕地土壤pH值数据,分析了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结果表明:2005 ~2012年全省耕地土壤pH平均值是5.2,比1979 ~1983年下降了0.3;土壤pH值低于6.5的酸化耕地面积比例为98.72%,比1979~1983年提高了7.48个百分点.江西耕地土壤酸化的本质原因是酸性的成土母质,主要原因是长期大量施用生理酸性化肥.合理施用石灰、科学施肥是改良酸化耕地的有效措施.【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4(026)004【总页数】4页(P43-45,49)【关键词】江西;耕地;土壤酸化;现状;改良措施【作者】朱安繁;邵华;张龙华【作者单位】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江西南昌330046;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江西南昌330046;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江西南昌3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2.4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发展的载体,耕地质量的优劣关系到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

健康、状态良好的土壤维持着一定的酸碱平衡,应当是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的,pH值在7.0左右[1]。

土壤酸化是土壤内部产生和外部输入的氢离子引起土壤pH值降低和盐基饱和度减少的过程[2]。

土壤酸化过程在自然界是固然存在的,它是在地壳表面诸因子影响下由土壤化学抑或地球化学过程的本质所决定的[3]。

耕地土壤的酸化,往往导致土壤板结,造成作物缺素,影响作物生长,对作物产生毒害等后果,是耕地退化的一种表现[1]。

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为因素对耕地酸化的作用增强,耕地酸化形势变得愈发严峻。

我们对比江西省1979~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时期的耕地土壤pH值数据,分析了江西省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变化趋势及成因,并据此提出了改良措施,希望为各级管理部门开展酸化耕地改良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土壤酸化指土壤pH值不断降低、土壤交换性酸不断增加的过程,它是伴随土壤发生和发育的一个自然过程,主要由碳酸和有机酸离解产生氢离子(H)驱动。

土壤的自然酸化过程比较缓慢,但近几十年来由于高强度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酸化的进程大大加速,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我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酸化问题尤为突出。

人为活动对酸化的影响主要包括大气酸沉降和不当的农业措施。

过去40年,研究人员已对酸沉降影响下森林土壤酸化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对农田土壤酸化的研究相对滞后。

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农田土壤酸化调控存在的问题和主要技术措施。

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现状我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水、热资源丰富,农林业生产潜力巨大,是经济作物和粮食的主产区。

但由于该地区主要分布酸性土壤,随着近年来大气酸沉降不断加剧和化肥的过量施用,这一区域土壤酸化速度显著加快,土壤酸化和肥力退化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土壤生产潜力的发挥。

据21世纪初调查,我国亚热带地区301个农田采样点土壤的平均pH值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5.37下降至5.14(粮食作物种植土壤)和5.07(经济作物种植土壤)。

湖南祁阳定位试验的监测结果显示,长期单施化肥20年后土壤pH值由5.7下降至4.5。

我国酸性土壤面积也在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强酸性土壤(pH值<5.5)的面积约为1.69亿亩,21世纪初已增加到2.26亿亩。

土壤酸化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南方地区尤为严重。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5年公布的2005—2014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基础养分数据,湖南省(120个县市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04个县市区)、浙江省(74个县市区)和广东省(94个县市区)的农田土壤平均pH值低于6.0的分别占60.8%、70.2%、75.7%和93.6%,其中土壤平均pH值低于5.5的分别占29.2%、28.8%、41.9%和54.3%。

江西省91个县市区中有90个土壤平均pH值低于6.0,其中土壤平均pH值低于5.5的占92.3%,还有18.7%县市区的土壤平均pH值低于5.0;福建省已公布的41个县市区的农田土壤平均pH值均低于6.0,其中85.4%的土壤平均pH值低于5.5,31.7%的土壤平均pH值低于5.0。

以上调查分析数据表明,我国亚热带地区土壤酸化问题已十分突出,其中江西、福建和广东等省土壤酸化尤为严重。

目前的研究已经确认,化学氮肥的长期过量施用是我国农田土壤加速酸化的主要原因,并且土壤酸化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图1),若仍广泛沿用目前的农田管理模式,我国亚热带地区农田土壤酸化问题还将进一步加剧。

土壤酸化的主要危害土壤酸化对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危害。

酸化使土壤固相中的铝活化并释放进入土壤溶液(图1),对农作物根系产生毒害,影响作物生长。

土壤酸化还会加速土壤养分的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

因此土壤酸化将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产品品质下降,农民收入减少。

在严重酸化情况下(pH值<4.0),农作物甚至无法生长,农民颗粒无收。

研究表明,酸性土壤pH值由5.4下降至4.7时,油菜籽减产达40%,花生和芝麻的减产幅度为15%左右。

进一步酸化将导致更大幅度的减产,如当土壤pH值由4.6降至4.2时,油菜籽的减产幅度达62%以上。

土壤酸化还会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如:土壤酸化导致香蕉品质下降,使得广西金穗香蕉公司近年来遭受了上亿元的经济损失。

土壤酸化同时还会使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程度加重。

土壤酸化使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增加,使得植物对这些有害重金属的吸收量增加。

因此土壤酸化也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镉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酸化使土壤镉的活性大大增加,水稻对镉的吸收和累积增加,镉等有毒重金属由此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另外,土壤酸化还会造成植物病害加剧,使得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酸性土壤分布详情不清通过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和2005年开始的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计划,虽然获取了大量农田土壤pH值的数据,绘制了区域尺度的土壤pH 值分布图,但田块尺度的土壤酸度信息仍严重缺乏。

土壤酸度存在很大的空间变异性,目前公布的县域土壤平均pH值对土壤酸化调控的指导作用有限。

如能根据测土配方施肥计划获取的海量数据,在酸性土壤地区建立田块尺度的土壤酸度状况数据库,将可为土壤酸化分类调控对策的制订、酸化土壤的改良和土壤酸化的阻控提供依据。

土壤酸化预测研究严重缺乏土壤酸化快慢除与质子源的大小有关外,还受土壤性质的影响。

土壤酸化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研究可对土壤酸化的潜在危害提出预警,并为土壤酸化的阻控提供参考。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欧美等国研究人员对酸沉降影响下森林土壤的酸化趋势开展了大量预测研究,建立了一系列酸化预测模型。

但国内外至今很少开展农田土壤酸化的预测研究。

由于农田土壤酸化的质子源主要来自铵态氮肥中铵离子在土壤中发生的硝化反应(图1),而森林土壤酸化主要由酸沉降引起,因此建立在森林土壤酸化基础上的酸化预测模型不能直接用于农田土壤酸化的预测研究。

近期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领导的团队与荷兰de Vries教授合作,以预测森林土壤酸化的经验性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农田土壤酸化的预测模型——VSD+模型,并在较大的区域尺度上对我国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壤酸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

这将对我国土壤酸化预测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物酸害阈值不明土壤酸化达到一定程度(一般pH值在5.5以下),会对作物产生酸害,从而导致作物生长不良,甚至减产。

主要原因是酸化导致土壤固相铝溶出,对植物根系产生毒害。

由于不同植物对酸害和铝毒的敏感性不同,达到植物酸害的临界土壤pH值(酸害阈值)也因作物品种及基因型而不同。

虽然国内外对作物发生铝毒害的机制及作物缓解铝毒害的机制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对作物酸害阈值的研究还很缺乏。

目前这方面研究的难点是:田间条件下开展作物酸害试验需要具备连续pH值梯度的同类土壤的不同处理。

作物收获后,通过分析作物产量与土壤pH值和交换性酸度之间的关系获取某一植物的酸害阈值,但这种连续pH值梯度的土壤处理难以获得。

盆栽实验等控制条件下获得的酸害阈值数据与田间条件下获得的结果存在差异。

不同作物及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需要通过实验一一获取,工作量很大。

另外,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等性质参数也影响作物的酸害阈值。

然而,作物酸害阈值将为酸化土壤的分类调控提供直接依据,是调控土壤酸化的重要参数,未来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土壤酸化的阻控研究重视不够土壤含有一定量的酸碱缓冲物质,因此对外源酸和碱的加入具有缓冲pH值变化的能力。

土壤酸化后,土壤中的酸主要以交换性酸(主要为交换性铝)存在于土壤固相部分,其数量比土壤溶液中的高得多。

因此,土壤一旦发生严重酸化,调节土壤pH值所需碱性物质的数量多,酸碱反应时间长,改良的难度很大。

但如在土壤发生严重酸化之前提前预防,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减缓土壤酸化,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别对土壤黏粒和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由于这类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弱,对外源酸更为敏感,容易酸化,对其酸化的预防尤为重要。

目前对土壤酸化阻控研究重视不够,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可供选择的技术措施非常有限。

酸化土壤的改良技术有待创新改良酸性土壤的常用方法是施用石灰等碱性物质直接中和土壤酸度,该方法是改良酸性土壤的传统和有效的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长期、大量施用石灰会导致土壤板结和养分不平衡,因为石灰仅提供养分钙,而大量的钙会导致土壤镁(Mg)、钾(K)缺乏以及磷(P)有效性下降。

土壤酸化伴随着土壤肥力退化,土壤酸度改良必须与土壤肥力提升同步进行。

将石灰等无机改良剂与有机肥等有机改良剂配合施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障碍,有待研究。

酸性土壤改良另一长期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是表下层土壤酸度的改良。

石灰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仅能中和15—20cm以上表层土壤的酸度,对20cm以下的表下层和底层土壤基本无效。

而植物根系可深达40—60cm的土层,表下层土壤酸度的改良与表层土壤同等重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纷纷采用磷酸工业的副产品磷石膏改良表下层土壤酸度,取得很好的效果。

但我国磷酸工业产生的磷石膏中残留了比较多的酸性物质,限制了这一方法在我国酸性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因此,表下层土壤酸度的改良是我国酸化土壤改良要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

为了实现酸性土壤改良剂的精准施用,需要建立改良剂用量的估算方法。

目前主要根据土壤pH值和土壤pH缓冲容量确定改良剂用量。

由于土壤pH缓冲容量的测定比较烦琐,该方法实用性不强。

土壤pH缓冲容量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还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应建立基于土壤pH值、CEC和有机质含量的估算改良剂用量的简便方法,未来应加强研究。

我国在农田土壤酸化的预测模型和模拟预测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针对主要类型土壤结合重要作物的轮作方式在较大区域尺度上开展了模拟研究,获得土壤酸化参数平均值的未来变化趋势。

这些研究将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未来要加强较小区域尺度上土壤酸化的模拟预测研究,特别在田块尺度上的预测研究将为土壤酸化的调控提供直接的依据。

除采用酸化预测模型外,在田块尺度上计算土壤酸化速率,也可用于土壤酸化的预测研究。

这一方法仅需要少量的土壤参数,简便实用。

土壤酸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长期定位试验在土壤酸化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在南方地区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品种建立了一系列不同施肥处理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化肥加速土壤酸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目前的长期定位试验主要针对粮食作物,未来还应建立针对经济作物,特别是茶树、果树以及蔬菜等的长期定位试验,从而为土壤酸化研究提供更丰富的数据。

作物酸害阈值研究作物酸害阈值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不同作物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性,还将为土壤酸化的分类调控提供依据。

温室盆栽条件下的研究表明,作物酸害阈值不仅与作物品种有关,还随土壤类型而变化。

未来要重点研究土壤CEC和盐基饱和度等土壤性质对作物酸害阈值的影响,建立酸害阈值与土壤性质之间的经验关系,可以预测同一植物在不同土壤上生长时的酸害阈值,而不必对每一种土壤都进行实验研究。

制订酸化土壤的分类调控方案pH值低于6.5的土壤均为酸性土壤,其中pH值在5.5—6.5范围内的土壤为弱酸性土壤,而这类土壤的酸度对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几乎没有有害影响。

但这类土壤容易发生进一步酸化,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

对这类土壤要采取有效措施阻控和减缓土壤酸化,可以从减小质子源和提高土壤抗酸化能力两方面进行酸化阻控。

针对土壤pH值低于5.5的酸性和强酸性土壤,重点进行改良并同时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