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晏子使楚

第二教时

执教:张江高科实验小学楼坚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中用”、“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不敢不”的用法,并能用“不敢不”造句。

3.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晏子的能言善辩以及感受他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加深印象。

1.出示课文中含有成语的句子,让学生说成语。

2.引导学生思考文中重复使用这些同样意思的成语的作用。

二、深入学习,感悟文本。

1.继续学习课文第四节。

(1)指导朗读晏子与楚王的对话,体会晏子的能言善辩。

①理解“拱了拱”的意思,并体会当时晏子这样做的用意。

②理解“中用”的意思。

③引导学生感悟晏子话中的言外之意。

(2)理解楚王为什么只好陪笑。

2.学习课文第五节。

(1)教师引读此节,并加强朗读指导。

①让学生了解一些春秋末期齐国、楚国的服饰文化。

②理解“枳”、“安居乐业”的意思。

③引导学生理解晏子话的含义,尤其是“水土不服”的含义。

(2)理解楚王为什么只好赔不是。(辨析“陪”与“赔”)

3.学习课文第六节。

(1)回顾梳理楚王三次与晏子“交锋”中的表现和变化。

(2)得出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3)“不敢不”句式训练。

①理解“不敢不”的意思和用法,并体会它的作用。

②出示陈述句,让学生用“不敢不”改句。

三、总结课文,升华内涵。

(1)引导学生思考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2)总结:引导学生回答晏子使楚的结果,体会正是晏子的能言善辩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所以大家尊敬地称他为“晏子”。

(张江高科实验小学楼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