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Internet管理信息结构

合集下载

第三章 Internet、WWW与电子商务

第三章  Internet、WWW与电子商务

★对Internet的理解★
• 严格的说,用户并不是将自己的计算机直接链接 到Internet上,而是连接到其中的某个网络上, 再由该网络通过网络干线与其它网络相连。网络 干线之间通过路由器互连,使得各个网络上的计 算机都能相互进行数据和信息传输。 • 例如,用户的计算机通过拨号上网,连接到本地 的某个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的主机上。而 ISP的主机由通过高速干线与本国及世界各国各地 区的无数主机相连,这样,用户仅通过一阶ISP的 主机,便可遍访 Internet。由此也可以说, Internet是分布在全球的ISP通过高速通信干线连 接而成的网络。
★如何分配IP地址★
• TCP/IP协议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进行 不同的设置,且每个节点一般需要一个 “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 “默认网关”。 • 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给 客户端自动分配一个IP地址,避免了出错, 也简化了TCP/IP协议的设置。
什么是ISP、ICP、ASP?
Internet的产生
• Internet的发展引起了商家的极大兴趣。1992年,美 国IBM、MCI、MERIT三家公司联合组建了一个高级网络服 务公司(ANS),建立了一个新的网络,叫做ANSnet,成 为Internet的另一个主干网。它与NSFnet不同,NSFnet是 由国家出资建立的,而ANSnet则是ANS 公司所有,从而使 Internet开始走向商业化。 • 1995年4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运作。而此时 Internet的骨干网已经覆盖了全球91个国家,主机已超过 400万台。在最近几年,因特网更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很快就达到了今天的规模。
域名的级别
• 域名可分为不同级别,包括顶级域名、二级域名 等。 • 顶级域名又分为两类: • 国家顶级域名(national top-level domainnames,简称nTLDs),目前200多个国家都 按照ISO3166国家代码分配了顶级域名。 • 国际顶级域名(international top-level domain names,简称iTDs)。

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

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
第三章 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
本章主要内容
素质培养与知识体系 学科基础知识
3.1 素质培养与知识体系
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 人才的需要,各高等学校都及时的修订、 完善了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虽然各学校 根据自身的特点各有不同,但大体上都遵 循了一个基本原则。简要描述为:在现代 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 创新教育为核心,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 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加强基础,拓宽专 业,强化能力,注重创新。
核心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面向计算学科方法论的思维能力和面 向计 算学科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忽视计算领域的历史内容,使学生重复原 来的错误
缺乏其他专业能力的培养
缺乏对实验室操作、集体项目和交叉学科 的研究。
(3)相应的对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供具体经验。提供将课堂上讲授的原理运用 于实际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实现和测试的具体经验, 以培养学生关于实际计算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 解抽象概念。
54
16
IS1,IS2,IS3
IS4,IS5,IS6,IS7
14 数字逻辑
36
16
AR1,AR2,AR3
15 计算机组成基础 54
16
AR2,AR3,AR4,AR5
16 计算机体系结构 54
16
AR5,AR6,AR7
AR8,AR9
计算机工程方向的知识体系
18 个知识领域(area) 186 个知识单元(unit) 1488 个知识点(topic)
根据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计算机专 业知识体系主要应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学 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几个系列。
公共基础知识系列主要开设树立科学的世 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 素质、增强法制观念等方面的课程,大学 语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课程也属于 该模块。

信息系统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信息系统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台3
精选ppt
1500 4500
入库 单号
日期
物资 代码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
2102 99.1.5 0307 电钻 500W 个 2 500 1000
2103 99.1.9 0302 电锯 24寸 台 3 1500 4500
2、第二范式(2NF)
所谓第二范式,指的是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 一范式,而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其主码。
日期 入库号
货位
数量
库存
精选ppt
4、合同:属性有合同号、数量、金额、 备注。
数量
金额
备注
合同号
合同
精选ppt
5、结算:属性有结算编号、用途、金 额、经手人。
用途
金额
经手人
结算编号
结算
精选ppt
1、入库:一种物资可以分多次入库, 所以是1:N联系。
使用E-R图来表示可以表示为:
名称
规格
备注
物资代 码
精选ppt
构建局部E-R图
(a)供应科
供应商 m 供应 n
材料
供应商 m 供应 k 零部件
供应商 m 供应
n
零部件 m 组装 n
产品
产品 m
使用 n 材料
零部件
m
n
装配
精选ppt
m 零部件
n m
组装
n m
产品
装配 使用
n 材料
精选ppt
(c)总务科
B
889412
C
889418
D
889422
E
索引顺序文件
精选ppt
记录地址 学号 姓名 数学 物理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第三章网络层安全协议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第三章网络层安全协议

<安全参数索引SPI,IP目的地址,安全协议(AH 或ESP)标识符>
• 根据IPSec的应用模式,SA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传输模式 的SA和隧道模式的SA
21
传输模式的SA
• 传输模式的SA是一个位于两个主机之间的“连接”。传输模 式下的IP数据报格式:
• 经过IPSec处理的IP数据报称为IPSec数据报。
– 如果选择ESP作为安全协议,则受保护部分只有内部IP头、高层 协议头和数据;如果选择AH作为安全协议,则受保护部分扩展到 外部IP头中某些在传输过程中不变的字段。
23
SA的服务功能
• 一个SA所能提供的安全服务由以下决定:
– – – – 所选择的安全协议(AH/ESP) SA的应用模式(传输模式/隧道模式) SA的节点类型(主机/安全网关) 对安全协议提供可选服务的选择
18
密钥管理
IPSec支持两种密钥管理协议:手工密钥管理 和自动密钥管理(Internet Key Exchange,IKE)。 IKE是基于Internet的密钥交换协议,它提供了以下 功能:
协商服务:通信双方协商所使用的协议、密码算法和 密钥。 身份鉴别服务:对参与协商的双方身份进行认证,确 保双方身份的合法性。 密钥管理:对协商的结果进行管理。 安全交换:产生和交换所有密钥的密码源物质。
10
IPSec概述
•IPSec 提供三种不同的形式来保护通过公有或私有 IP 网络传送的私有数据。 •(1) 认证:通过认证可以确定所接受的数据与所发送 的数据是否一致,同时可以确定申请发送者在实际上 是真实的,还是伪装的发送者; •(2) 数据完整性验证:通过验证,保证数据在从发送 者到接收者的传送过程中没有被修改; •(3) 保密:使相应的接收者能获取发送的真正内容, 而无关的接收者无法获知数据的真正内容。

精品文档-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第九版)杨坚争-第3章

精品文档-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第九版)杨坚争-第3章

第三章 网络技术基础 5
最初,NSFnet曾试图用ARPAnet作为NSFnet的通信干线, 但由于ARPAnet属于军用性质,所以要把它作为Internet的基 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982年,在ARPA的资助下,加州 大学伯克利分校将TCP/IP协议嵌入UNIX BSD 4.1版,极大地 推动了TCP/IP的应用。1983年TCP/IP成为APRAnet的标准通信 协议,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Internet出现了。1988年底,NSF 把全国建立的五大超级计算机中心用通信干线连接起来,组成 全国科学技术网NSFnet,并以此作为因特网的基础,实现了 同其他网络的联结。
第三章 网络技术基础 8
4. 因特网的完全商业化 商业机构一踏入因特网这一陌生的世界,很快就发现 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 是,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因特网,带来了 因特网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到1994年年底,因特网已 通往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连接着3万多个子网,320多 万台计算机主机,直接的用户超过3500万,成为世界最大 的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网络技术基础 7
因为这3家公司分别经营着自己的CERFnet、PSInet及 Alternet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绕开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出资的因特网主干网络NSFnet而向客户提供因特网联网服务。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因特网的商业子网也看到了因特网用于 商业用途的巨大潜力,纷纷做出类似的举措。1991年年底, 专门为NSFnet建立高速通信线路的Advanced Network and Service Inc.公司也宣布推出自己的名为CO+RE的商业化因特 网骨干通道。因特网商业化服务提供商的接连出现,使工商企 业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从正门进入因特网。

第三章_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要点

第三章_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要点


源进程传送消息到目 标进程的过程: 消息送到源系统的 最高层; 从最高层开始,自 上而下逐层封装; 经物理线路传输到 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将收到的 信息自下而上逐层 处理并拆封; 由最高层将消息提 交给目标进程。
源进程 消息
逻辑通信
目标进程 消息
N+1 N N-1
Pn+1
Pn Pn-1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学习要点: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概念
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 OSI与TCP/IP两种模型的比较
3.1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概念

3.1.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整个网络系统的 逻辑组成和功能分配,它定义和描述了一 组用于计算机及其通信设施之间互连的标 准和规范的集合。 也就是说: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 把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 层次,规定了同层次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 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网络体系结构就是 这些同层次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接口 的统称,即层和协议的集合。

3.1.2 什么是网络协议 从最根本的角度上讲,协议就是规则。 网络协议,就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 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连网的 计算机以及网络设备之间要进行数据与 控制信息的成功传递就必须共同遵守网 络协议。

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要素组成: 语法 语法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命令和相应的结 构,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规定数据与控制 信息的结构和格式)如何讲 语义 语义是由发出请求、完成的动作和返回的响 应组成的集合,确定协议元素的类型,即规 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 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讲什么 交换规则 交换规则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 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 。应答关系

中职计算机题库各章题目汇总:因特(Internet)应用03

中职计算机题库各章题目汇总:因特(Internet)应用03

中职微机题库汇总第三章因特网(Internet)应用二、多选题1.在Outlook Express窗口中,新邮件的“抄送”文本框输入的多个电子信箱的地址之间,应用()作分隔。

A.分号(;)B.逗号(,)C.冒号(:)D.空格答案:AB2.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结构、环型结构()。

A.星型结构B.树型结构C.网状结构D.混合型结构答案:ABCD3.计算机网络由下列()组成。

A.计算机B.通信子网C.数据传输介质D.资源子网答案:BD4.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特征,下列正确的是()。

A.网络中任意一台计算机都能独立运行B.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应有双方必须遵守的协议C.网络中的软件和数据可以共享,但外部设备不能共享D.计算机及相关设备通过通讯媒体互连在一起,就是计算机网络答案:AB5.下列关于网络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通讯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约定与规则B.网络协议属于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C.网络协议主要由语义、语法、语序三要素构成D.TCP/IP互联网协议是上网必备的协议,在Internet上广泛应用答案:ABCD6.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

A.资源共享B.信息传输C.文献查询D.数据处理答案:AB三、判断题1.ISP是个人计算机接入Internet的互联网报务提供商。

答案:对2.使用ADSL上网就不能打电话。

答案:错3.目前的电子邮件只能传送文本。

答案:错4.一旦关闭计算机,别人就不能给你发电子邮件了。

答案:错5.电子邮件一次只能发送给一个人。

答案:错6.接入Internet使用的网络协议是TCP/IP。

答案:对。

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章习题与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章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一、选择题1.在局域网的解决方案中,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

A、总线型B、环型C、星型D、交叉型2.在局域网的解决方案中,采用按需分配信道原则的是()。

A、以太网B、令牌环网C、“FDDI”D、ATM3.在数据库模型中,目前最常用的是()A、层次模型B、网状模型C、面向对象的模型D、关系模型4.以下各点中,()不是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构成中的组成部分。

A、数据定义 B 、数据处理C、数据传输D、数据管理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存取的最小单位是( )A.字节B.数据项C.记录D.文件6.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管理系统B.数据库C.操作系统D.数据7.关系数据库系统中所使用的数据库结构是()。

A.树B.图C.表格D.二维表8. E-R图方法的三要素是()。

A.实体,属性,主键B.实体,域,候选键C.实体,属性,联系D.实体,主键,联系9.在实体联系图中,符号◇表示()。

A.选择调用B.实体间联系C.实体D.属性10.在概念模型中实体的特性被称为()。

A.属性B.码C.实体集D.实体值11.职工工资汇总表中包括职工号、部门号、姓名、工资级别等数据项,表格中的主键应该是()。

A.职工号B.部门号C.姓名D.职工工资级别12.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数据组织的层次是()。

A、数据、记录、文档、数据库B、数据、记录、文件、数据库C、数据项、记录、字段、数据库D、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13.1MB的含义是A、1024KB、1000KC、1024D、100014.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正逐渐由客户机/服务器(C/S)方式转向浏览器/服务器(B/S)方式,关于C/S和B/S方式,以下_____的说法是错误的。

A. B/S结构和C/S结构系统的运行都依赖于一定的网络基础B. C/S方式需要进行客户端的部署,因此在客户端存在运行和维护成本C. C/S方式只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部署,因此在客户端不存在运行和维护成本D. B/S系统的用户界面较为简便易用,对终端用户无需大量的培训成本15.根据计算机网络的分类,WAN是指_______。

(完整版)网络管理2016版第三章课后习题

(完整版)网络管理2016版第三章课后习题

1、Internet网络管理框架由哪些部分组成?支持SNMP的体系结构由哪些协议层组成?1、RFC1155定义了管理信息结构(SMI),即规定了管理对象的语法和语义2、RFC1212说明了定义MIB模块的方法3、RFC1213定义了MIB-2管理对象的核心集合,这些管理对象是任何SNMP系统必须实现的4、RFC1157是SNMPV1协议的规范文件。

应用层协议,UDP协议,TCP/IP2、SNMP环境中的管理对象是如何组织的?这种组织方式有什么意义?组织:分层的树结构。

意义:1、表示管理和控制关系2、提供了结构化的信息组织技术3、提供了对象命名机制3、MIB-2中的应用类型有哪些?计数器类型和计量器类型有什么区别?应用类型有:NetworkAddress、internetOBJECTIDENTIFIER、IpAddress、Counter、Gauge、TimeTicks、Opaque。

计数器可用于计算收到的分组数或字节数等,计量器可用于表示存储在缓冲队列中的分组数。

两种类型的最大值是2的32次方减1。

计数器类型Counter::=可以增加,但不能减少,达到最大值回零。

计量器类型Cauge::=其值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大到最大值后不回零,锁定在2的32次方减1。

4、RFC1212给出的宏定义由哪些部分组成?试按照这个宏定义产生一个宏实例宏定义由类型表示(TYPE NOTATION)、值表示(VALUE NOTATION)和支持产生式(supporting syntax)3部分组成,而最后部分是任选的,是关于宏定义体中类型的详细语法说明。

宏实例(即ASN.1类型)的定义首先是对象名,然后是宏定义的名字,最后是宏定义规定的宏体部分。

下面给出对象定义的示例,对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流入的信息计数。

icmpIlMsgs OBJECT-TYPESYNTAX CounterACCESS read-onlySTATUS mandatory::={icmp 1}5、MIB-2 的管理对象分为哪几个组?MIB-2包括11个功能组,分别是:System组、Interfaces组、At组、Ip组、Icmp 组、Tcp 组、Udp组、Egp组、Cmot组、Transmission组、Snmp组。

第三章 Internet基础

第三章 Internet基础

按照在internet中的用途,主机可以分为服务器与客户机两 类。 服务器使用专用的服务器软件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与服 务,它一般是性能比较高、存储容量比较大的计算机。服务 器根据它提供的服务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文件服务器、数 据库服务器、WWW服务器、FTP服务器、E-MAIL服务器与 域名服务器等。 客户机是信息资源与服务的使用者,用户使用各类 internet客户端软件来访问信息资源及服务。 信息资源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它会影响到internet受 欢迎的程度。Internet的发展方向是如何更好地组织信息资 源,并使用户可以快速获得信息。WWW服务的出现使信息 资源的组织形式更加合理,而搜索引擎的出现使信息的检索 更加快捷。
(1)udp传送数据前并不与对方建立连接,即UDP是无连接 的,在传输数据前,发送方和接收方相互交换信息使双方同 步。 (2)UDP不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排序,在UDP报文的首部中并 没有关于数据顺序的信息,而且报文不一定按顺序到达的, 所以接收端无从排起。 (3)UDP对接收到的数据报不发送确认信号,发送端不知道 数据是否被正确接收,也不会重发数据。 (4)UDP传送数据较TCP快速,系统开销也少。 (5)由于缺乏拥塞控制,需要基于网络的机制来减小因失控 和高速UDP流量负荷而导致的拥塞崩溃效应。
TCP/IP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据包,TCP/IP协议主要 包括两个主要的协议,即TCP协议和IP协议,这两个协议可 以联合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协议联合使用,他们在数据传输 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首先由TCP协议把数据分成若干数据包,给每个数据包写 上序号,以便接收端把数据还原成原来的格式。 IP协议给每个数据包协商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的地址,一 旦写上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数据包就可以在网上传输了。 这些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进行传输,由于路径 不同,加上其他的原因,可能出现顺序颠倒、数据丢失、数 据失真甚至重复现象。这些问题都有TCP协议来处理,它具 有检查和处理错误的功能,必要时还可以请求发送端重发。 换句话说,IP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TCP协议负责数据的可 靠传输。

计算机网络重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重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含义;将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用通讯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1,具有独立功能 2,相互间资源共享 3,网络协议 4将分布在不同地理外置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实现计算机系统资源共享 2,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 3,提高可靠性 4,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力 5,集中管理6,综合信息服务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办工自动化 2,管理信息系统 3,过程控制 4,Internet 应用(电子邮件服务,信息发布,电子商务,远程音频、视频应用)1.3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计算机网络有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组成,从拓扑结构看计算机网络是有一些网络节点和连接这些网络节点的通信链路构成的;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则由资源自网和通信子网组成的。

1.3.1网络节点和与通信链路1网络节点计算机网络中节点又称网络单元,一般分为三类;访问节点、转接节点和混合节点。

访问节点又称端节点,是指拥有计算机资源的用户设备,主要起信元和信宿的作用,常见的访问节点由用户主机和终端。

转接节点又称中间节点,网络通信中其数据交换和转接作用,常见的转接节点有;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混合节点也称全功能节点,是指那些可以作为访问节点又可作为转接节点的网络节点。

2.通信链路通信链路又分为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

1.3.2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1,资源子网2,通信子网(分为公用型专用型)1.3.3 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网络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系统、终端及通信设备。

常见的网络硬件有以下几种;1,主机系统 2,终端 3,传输介质 4,网卡 5,集线器 6,交换机 7,路由器网络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和各类网络应用系统。

1. 服务器操作系统2.工作站操作系统3.网络通信协议4.设备驱动程序5.网络管理系统软件6.网络安全软件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4.1 大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 ), 广域网(WAN ), 城域网(MAN).1.4.2按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分类1.星状网2.环状网3.总线型网4.树状网5.网状网1.4.3 按网络所有权划分1.公用网2.专用网1.4.4 按网络中计算机所处地位划分1.对等网络2.基于服务器网络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是两个实体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它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传输介质,把处在不同位置的终端和计算机,或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完成数据传输、信息交换和通信处理等任务。

第三章--互联网接入专项练习试题(附答案)

第三章--互联网接入专项练习试题(附答案)

第三章互联网接入专项练习题1.如果想要连接到一个www站点, 应当以( )开头来书写统一资源定位器。

A. shttp://B. http:s//C. http://D. ftp://参考答案:C2.我们将鼠标移到网页上面部分的内容上,发现鼠标的形状变成了手型,在网页上的这种文字或图标我们称为( )A. 收藏B. 超级链接C. 邮件D. 指针参考答案:B3.IE收藏夹中保存的内容是( )A. 网页的内容B. 网页的URLC. 网页的截图D. 网页的映像参考答案:B4.目前,因特网上最主要的服务方法之一是( )A. E-mailB. TelnetC. FTPD. CHAT参考答案:C5.用户要想在网上查询WWW信息,必须安装并运行一个被称为( )的软件A. HTTPB. YAHOOC. 浏览器D. 万维网参考答案:C6.下列有关因特网的叙述,( )的说法是错误的A. 因特网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B. 因特网是计算机网络的网络C. 因特网上提供了多种信息网络系统D. 万维网就是因特网参考答案:D7.在浏览网页时,可下载自己喜欢的信息是( )A. 文本B. 图片C. 声音和影视文件D. 以上信息都可以参考答案:D8.目前在因特网上提供主要应用有电子邮件、WWW浏览远程登录和( )A. 文件传输B. 协议转换C. 关盘检索D. 电子图书馆参考答案:A9.如果电子邮件到达时,你的电脑没有开机,那么电子邮件将()A. 退回给发件人B. 永远保存在服务器的主机上C. 过一会对方重新发送D. 永远不会发送参考答案:B10.Internet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是Web网页, 浏览网页最常用的软件是( )A. WordB. Internet ExporerC. Outlook ExpressD. Photoshop参考答案:B11.万维网的简称( )A. wwwB. HttpC. WebD. Internet参考答案:A12.下列四项中,合法的电子邮件地址是( )A. .cnB. .cn-wangC. .cn@wangD. wang@ .cn参考答案:D13.如果没有固定使用的计算机,使用邮件的最好方式是( )A. 使用邮件管理软件来管理电子邮件B. 不能使用电子邮件C. 使用基于Web方式的邮件D. 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C14.Miicrosoft OfficeXP中自带的收发电子邮件的软件名称是()A. FoxmailB. Access2000C. Frontpag2000D. Outlook2000参考答案:D15.Google是( )A. 一个管理软件B. 邮件管理系统C. 一个搜索引擎D. 通信软件参考答案:C16.我们如果要将自己使用的计算机上的文件传送到远处的服务器上,称为“()”A. 复制B. 上传C. 下载D. 粘贴参考答案:B17.文件传送协议的缩写是是( )A. utpB. snmpC. udpD. ftp参考答案:D18.迅雷是( )A. FTP软件B. 邮件管理软件C. 搜索引擎D. 即时通信软件参考答案:A19.QQ是( )A. FTP软件B. 邮件管理软件C. 搜索引擎D. 即时通信软件参考答案:D20.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必须共同遵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讲解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讲解

D.Internet的服务方式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
(3)我国最早宣布开始提供Internet服务的是( D )。
A.CHINANET
B.CSTNET
C.CERNET
D.CHINAGBN
(4)电子邮件信箱是( C )。
A.通过邮局申请个人信箱
B.邮件服务区内的一块区域
C.邮件服务器硬盘上的一块区域
章节了解理解掌握internet技术internet的产生发展功能与特点ip地址与域名系统的基础知识internet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技术internet的emailwwwftp的应用internet接入技术网络安全和管理网络管理的功能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网络资源管理的方法网络管理的有关协议网络安全技术及实现方本章考点分析
A.服务器主机名
B.超文本传输协议
C.文件传输协议
D.www服务器域名
(7)在Internet中,主机的IP地址与域名的关系是( C )。
A.IP地址是域名中部分信息的表示 B.域名是IP地址中部分信息的表示
(3)IP地址实际上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地址标识一个
( A )。
A.网络
B.IP地址
C.服务器
D.主机
(4)的二级域名是( C )。
A.http
B.www
C.yahoo

2.判断题 (1)IP地址是独立于网络物理地址的逻辑地址,它是由软件维护的。
第三章 广域网技术
一、本章考试要求 二、本章考点分析 三、课堂探析
第一节:Internet技术 第二节:网络管理和安全
本章考试要求:
章节 Internet技术
了解
Internet的产生、发展、 功能与特点

(完整版)管理信息库MIB-2填空题

(完整版)管理信息库MIB-2填空题

第三章管理信息库MIB-2[填空选择题]一、SNMP的基本概念P39-440、网关是一台用于解释地址的计算机。

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1、如上图所示:TCP/IP协议栈中网络访问层对应OSI/RM中的网络层;与OSI分层的原则不同,TCP/IP协议簇允许同层协议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也允许上层过程直接调用不相邻的下层过程。

P396、管理信息库MIB:网络管理信息存储在管理信息库MIB中。

10、陷入(Trap)制导的轮询:为了使管理站能够及时而有效地对被管理设备进行监控,同时又不过分增加网络的通信负载,必须使用陷入(Trap)制导的轮询。

管理站启动时或每隔一定时间,用Get操作轮询一遍所有代理,以便得到某些关键的信息或基本的性能统计参数。

一旦得到了这些基本数据,管理站就停止轮询,而由代理进程负责在必要时向管理站报告异常事件。

这些情况都是由陷入操作传送给管理站的。

得到异常事件的报告后,管理站可以明了怎样定义管理对象和怎样访问管理对象。

(2)RFC 1212说明了定义MIB模块的方法;14、SNMP实体及作用:向管理应用程序提供服务,作用是把管理应用程序的服务调用变成对应的SNMP协议数据单元,并利用UDP数据报发送出去。

P4311、团体(Community)关系:每个代理进程管理若干管理对象,并且与某些管理站建立团体(Community)关系。

P4312、团体名:作为团体的全局标识符,是一种简单的身份认证手段。

一般来说,代理进程不接受没有通过团体名验证的报文,这样可以防止假冒的管理命令。

P43,但对于不支持可以管理若干台不支持TCP/IP的设备,并代表这些设备接收管理站的查询。

实际上委托代14、不支持TCP/IP的设备有:某些网桥、调制解调器、个人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等。

P43二、MIB结构P44-481、MIB 结构:SNMP环境中的所有管理对象组织成分层的树结构,如图所示:P44internet下面的4个结点需要解释:P46●●●●●SNMP定义的管理对象全部在ISO(1)节点下。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复习纲要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复习纲要

14
第五章 局域网技术
局域网技术是当前计算机网络研究与应用的一个热点问题, 也是目前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它们覆盖的地理范围。 由于局域网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覆盖一个公司、一所大学、 一幢办公大楼的"有限的地理范围",因此它在基本通信机 制上选择了与广域网完全不同的方式,从"存储转发"方式 改变为"共享介质"方式与"交换方式"。 局域网在网络拓扑结构上主要分为总线型、环型与星型结 构三种。在网络传输介质上,局域网主要采用双绞线、同 轴电缆与光纤,但是目前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 速。
2012年5月5日星期六
Made by wunianzhi@2005
18
第六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使用双绞线组建以太网是目前流行的组网方式。在使用非屏蔽双绞线 组建符合10 BASE—T标准的以太网时,需要使用以下基本硬件设备: 带有RJ—45接口的以太网卡、集线器、3类或5类非屏蔽双绞线、RJ— 45连接头。 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与普通的以太网组网方法基本相同。如果要组建 快速以太网,需要使用以下基本硬件设备:100 BASE—T集线器或交 换机、10/100 BASE—T网卡,以及双绞线或光缆。 千兆以太网的组网方法与普通以太网组网方法有一定的区别。在千兆 以太网组网方法中,网络带宽分配合理是很重要的,需要根据网络的 规模与布局,来选择合适的两级或三级结构。一般来说,在网络主干 部分需要使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结构化网络布线系统是预先按建筑物的结构,将建筑物中所有可能放 置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位置都预先布好线,然后再根据实际所连接的 设备情况,通过调整内部跳线装置,将所有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连接起 来。
2012年5月5日星期六

05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OSI参考模型第五周教案

05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OSI参考模型第五周教案
课堂小结:
TCP/IP分层协议是由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
作业布置:
1.简述TCP/IP的体系结构,并简要说明各层的功能。
2.TCP/IP协议有哪些特点?
3.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有哪些区别?
课后小结:
A.开放的协议标准;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可靠的用户服务。采用分层结构的概念,将网络抽象成任何一个传输数据分组的通信系统,具有灵活性。
3.与OSI参考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TCP/IP和OSI模型的共同之处是都采用了分层结构的概念,但两者在层次结构、名称定
16.TCP/IP协议中IP层的主要协议是IP网际协议,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和。
17.TCP/IP协议中传输层包括和。
18.TCP/IP协议中应用层协议的全称包括FTP,Telnet端口号23,SMTP,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RIP路由信息协议,NFS网络文件系统和DNS。
12.在OSI参考模型中,上下两个层次的关系用来表示。
A.发送与接送D.请求与应答C.提供服务与使用服务D.协议与规定
13.传输层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传输的。
14.面向连接的服务分为,和三个过程。
15.IEEE802网络协议覆盖了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课堂小结:
1.OSI参考模型的各层功能
网络层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之间的接口,也是高,低协议之间的界面层,是控制通信子网,处理端对端数据传输的最低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路由选择,流量控制,传输确认,中断,差错及故障的恢复等。
传输层是能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之间的接口,也是高,低层协议之间的桥梁。传输层下面三层(通信子网)面向数据通信,上面三层(属于资源子网)面向数据处理,是负责处理传输数据的最高层。传输层位于高层和低层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话层的数据,将其分成较小的信息单位。经通信子网实现两主机间端到端的通信,提供建立,终止传输链接,实现相应的服务;向高层提供可靠的透明传送,具有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故障恢复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Internet管理信息结构
本章内容

MIB:包含被管理资源以及元素信息的数据库
◦ 应用于在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

SMI:定义和构建MIB的通用性框架结构
◦ ◦ ◦ SMI定义了MIB中被管对象使用的数据类型的表示和命 名MIB中对象的方法 SMI定义了描述管理信息的规则 确定了可以用于MIB中的数据类型并说明对象在MIB内 部怎么样表示和命名。
3.2 MIB树结构

1.表示管理和控制关系
◦ 中间节点是某些组织机构的名字,说明这些机构负责它 下面的子树信息的管理和审批。 ◦ MIB树的根节点没有名字,默认为抽象语法表示( ASN.1),共有3个子树。 (1)ccitt(0),由原CCITT管理。 (2)iso(1),由ISO管理。 (3)joint-iso-ccitt(2),由ISO和原CCITT管理
3.1 SNMP网络管理框架

3.1.1 TCP/IP协议簇
◦ TCP/IP定义了4个协议层次,如图3-1所示。 ◦ TCP/IP协议簇允许同层协议实体(如IP和ICMP)之间 互相作用 ◦ 也允许上层过程直接调用不相邻的下层过程。 ◦ 甚至在有些高层协议(如FTP)中,用不同端口不同协 议数据单元控制信息和数据分别传输,而不是共享同一 协议数据单元。 ◦ 图3-2所示为TCP/IP协议簇主要协议之间的调用关系。
3.1.2 SNMP管理体系结构

Internet最初的网络管理框架由4个文件定义,如 图3-5所示,这就是SNMP第一版(SNMPv1)。
◦ RFC1155定义了管理信息结构(SMI),即规定了管理 对象的语法和语义。 ◦ SMI主要说明了怎样定义管理对象和怎样访问管理对象 ◦ RFC1212说明了定义MIB模块的方法,而RFC1213则 定义了MIB-2管理对象的核心集合。这些管理对象是任 何SNMP系统必须实现的。 ◦ RFC1157是SNMPv1的规范文件。
3.1.2 SNMP管理体系结构

陷入(Trap)制导(Directed)的轮询过程:
◦ 及时而有效地对被管理设备进行监控,又不过分增加网 络的通信负载。 ◦ 管理站启动时或每隔一定时间(如每2h)用Get操作轮 询一遍所有的代理,以便得到某些关键的信息(如接口 特性)或基本的性能统计参数(如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接 口发送和接收的分组数等)。 ◦ 得到了这些基本数据,管理站就停止轮询,而由代理进 程负责在必要时向管理站报告异常事件,例如,代理进 程重新启动、链路实效、负载超过门限等。 ◦ 得到异常事件的报告后,管理站可以查询代理,得到更 具体的信息,对事件的原因作进一步的分析。
3.1.3 SNMP体系结构
3.2 MIB树结构


SNMP环境中的所有管理对象组织成分层的树结 构,如图3-9和图3-10所示。 层次树结构有3个作用:
◦ 即表示管理和控制关系 ◦ 提供结构化的信息组织技术 ◦ 提供了对象命名机制。


采用这种层次树结构的组织方式易于管理,易于 扩充。
3.2 MIB树结构
◦ 各个代理中的管理数据由树叶上的对象组成 ◦ 树的中间节点的作用是对管理对象进行分类。 ◦ 树结构为每个叶子节点指定唯一的路径标识符,这个标 识符是从树根开始把各个数字串联起来形成的。

另一部分是SNMP支持的服务原语
◦ 原语用于管理站和代理之间的通信,以便查询和改变管 理信息库中的内容。 ◦ Get检索数据,Set改变数据,而GetNext提供扫描MIB 树和连续检索数据的方法,Trap则提供从代理进程到管 理站的异步报告机制。
3.1.2 SNMP管理体系结构
3.1.3 SNMP体系结构



管理站可以向代理下达操 作命令、访问代理所在系 统的管理对象。 由于SNMP定义为应用层 协议,所以它依赖于UDP 数据报服务。 SNMP之所以是因为UDP 效率比较高 对SNMP实现的建议是对 每个管理信息要装配单独 的数据报并独立发送,而 且报文应短些,不超过 484个字节。
3.1.3 SNMP体系结构



每个代理管理若干管理对 象,并且与某些管理站建 立团体(community)关 系。 团体名作为团体的全局标 识符,是一种简单的身份 认证手段。 一般来说代理进程不接受 没有团体名验证的报文, 这样可以防止假冒的管理 命令,同时在团体内部也 可以实行专用的管理策略
3.1.3 SNMP体系结构



SNMP要求所有的代理设备和管理站都必须支持 TCP/IP。 对于不支持TCP/IP的设备(如某些网桥、调制解 调器、个人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等),可以用 委托代理进行管理,如图3-8所示。 一个委托代理可以管理若干台不支持TCP/IP的设 备,并代表这些设备接收管理站的查询。委托代 理起到了协议转换的作用,委托代理和管理站之 间按SNMP通信,而与被管设备之间则按专用的 协议通信。
3.1.2 SNMP管理体系结构

在Internet中,网络管理信息存储在MIB中。
◦ 图3-4所示为SNMP的配置框架。

SNMP由两部分组成:
◦ 一部分是管理信息库结构的定义; ◦ 另一部分是访问管理信息库的协议规范。
3.1.2 SNMP管理体系结构
3.1.2 SNMP管理体系结构

第一部分是MIB树
3.1 SNMP网络管理框架
3.1.1 TCP/IP协议簇
3.1.1 TCP/IP协议簇




主机(Host):泛指各种工作站、服务器、PC甚 至大型计算机,... 网络连接设备:IP网关、路由器... 组成互联网的网络:以太网、令牌环网、其他任 何局域网,广域网,... TCP:保证端系统之间可靠地发送和接收数据,并 为各应用进程提供访问端口。 IP:根据全网唯一的地址,把数据从源主机搬运到 目标主机 传输数据的过程如图3-3所示。
3.2 MIB树结构
◦ 有些中间节点虽然不是组织机构名,但已委托给某个组 织机构代管,例如,org(3)由ISO代管,而internet (1)由IAB代管等。 ◦ 在org(3)子树下,节点是被美国国防部( Department of Defense)使用的,所有通过DOD的 协议,如TCP/IP通信的设备,能够从它们那里获得的信 息都位于该子树下,它的完整的对象标识符是1.3.6.1 。 ◦ 该对象标识符被称为internet,该标识符的文本形式是 {iso(1) org(3) dod(6)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