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儒道互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儒道互补

春秋战国,礼崩乐环,诸子百家,学派纷争,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构建自己的学术体系。诸子百家在思想上的空前活跃,为中国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岁月流转,大浪淘沙,在诸多学派当中,真正能经得起时间的沉淀,留存下来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只有儒家和道家。儒、道以及自东汉传入我国的佛教在中国文化上呈三足鼎立之势,似乎是不争的事实。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儒道两家思想的并立和互补是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脉。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是由儒家和道家思想同时构成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也提出,儒道两家仍然是中国人思想的两大主流。本文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儒道互补的含义及其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心理学和哲学面对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人性是什么?虽然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但弗洛伊德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两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他说,和日神与酒神的关系一样,生本能与死本能也是对立统一的。对立就是两者的目的与作用截然相反,生本能富有建设性,它的目标就在于不断建立更大的统一体,并极力地维护它们。死本能富于破坏性,目标是取消联结,故而带来毁灭。弗洛伊德关于生与死的本能主要是解释人的动机问题,但我却从中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人的心理具有两面性,生与死、爱与恨、积极与消极、建设性与破坏性等等。这一人性规律也正符合了唯物辩证法

的对立统一规律。从这一点再进一步出发,看看儒家与道家的精神,是不是正恰恰契合了一个人心理上的两面性?入世与出世,有为与无为,务实与求虚等等,林语堂先生说,道家与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结合弗洛伊德的生死本能理论,儒道两家就象征着生与死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力量同时并存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韦政通先生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说,人生问题,为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要了解中国人的哲学智慧和哲学成就,都必须从这方面去看。但人生问题最为复杂,儒家主张游方于内,要积极入世去匡俗救弊,回复王道,而道家却主张游方于外,叫人远离尘嚣,保性全真,不以物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让人该何去何从?儒道互补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篇》)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季氏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可卷而怀之。(《卫灵公》)

从这些话可以看出孔子也有过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有人说,这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结果,所以这些话明显带有道家的意味。但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不仅孔子说过这样的话,他的学生曾点也说过类似的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言志,没有说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却口吐天真烂漫之语,似有不学无术之嫌,而孔子居然还对他的话表示赞许,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而孟子也说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章句

上》可见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那么我是否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儒,儒道互补并非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来发展的结果,而是人性的使然。因此儒道两家在作为一种学术或思想流派产生之始,甚至在产生之前,就开始了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历程。带着这个假设,我们再来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说的治国爱民,与善仁,言善信。这些话了。老子并非一味地摒弃仁信,而庄子虽然一直批评儒家,但也同意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

而我个人还有一个小小的看法,如果老、庄真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完全弃尘绝世,那就应该像《论语》中提到的那几位隐士一样,如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等,他们连姓名都不留,更勿谈著书立说,设帐授徒。可见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两方面,他们与孔孟是一样的。

同源异流是儒道互补的根本特征,只不过孔孟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人类文明与秩序的前进与发展;老庄关怀着人类生命与心性的和谐、自在与自然。他们都对人性和社会问题颇为关注,只不过各执一端,朝着不同的学术方向发展。但无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始终本同末异,殊途同归,儒道互补,彼此依存,两千多年来不但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基调,也为无数国人指引了一条最好的人生之路。得意时以儒家为准则,坚守道德良知,维护纲常名教,争做忠臣良将;失意时则以道家为归依,淡泊名利,独善其身,洒脱自在,如行云流水。儒道互补已然内化成中国人独有的人格特征,它是最理想的,也是最现实

的。

最后我想从心理自我保护机制来谈谈儒道互补对人生的指导意义。心理自我保护机制普遍存在于人的心理活动中,其功能类似生理上的免疫系统。当人们由于某种原因将要或已经陷入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可借助心理自我保护机制来减轻或免除内心的不安与痛苦以更好地适应生活。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它使我们敏感而脆弱的心理变得更坚强,能够对危机和挫折有所防御,对痛苦有所淡化,从而得到自我解脱。儒道互补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现在让我们设身处地地去想像一下孔子的际遇,游历各国,推行仁政,屡屡受挫,还常有不虞之险,甚至被人视为累累如丧家之犬。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发出这样的感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孔子有了欲居九夷的打算。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篇》)朱熹《论语集注》中言,东方之夷有九种。欲居之者,亦乘桴浮于海之意。朱嘉的话不是没有根据。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公诒长》)

由此可见,孔子到了晚年确实萌生出避世之意。由知其不可而为之到乘桴浮于海,孔子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悲凉与无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篇》)

对于这一句的解释,我并不赞同朱嘉所注的劝学之义,更相信是孔子对周道衰微而自己又年迈将逝而发出的感慨。一个人在身处逆境或遭受挫折的时候,是该知其不可而为之呢?还是知其不可而不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