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课件
56个民族PPT课件
56个民族PPT课件
contents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实践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目录
01中华民族多元一
体格局
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
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的密不可分的关
系。
各民族在政治、经济、
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和
交流。各民族在共同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团结合作。
56个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
010204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域
先秦时期,华夏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秦汉时期,匈奴、鲜卑
等族开发了北方地区,
西域各族开发了西北地
区。
唐宋时期,契丹、女真
等族开发了东北地区,
党项、吐蕃等族开发了
西南地区。
元明清时期,蒙古族、
满族等族先后入主中原,
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
疆域。
03
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中形成的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和影响。例如,汉族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
家文化等,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以及各民族独特的服饰、饮
食、建筑等文化元素,都为中华文化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和活力。
02丰富多彩的民族
文化
汉语
藏语
蒙古语
维吾尔语
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01
02
03
04
作为全国通用语言,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属于汉藏语系,有独特的文字系统和丰富的文学作品。
属于阿尔泰语系,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
民族理论课件 第4章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 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 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 系。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 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 国际性和重要性。
第1节 民族问题的多维视阈
第2节 民族问题的内涵 第3节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4节 民族问题的特性
第1节 民族问题 的多维视阈
下一页 上一页
二、民族问题的西方视阈
科赛 《社会冲突的功能》 (1956):社会体系内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这 种相互关联里一定会存在紧张、失调和冲突等现象。冲突起因主要由于社会报酬 不均衡以及人们对社会合法性的怀疑和否定。达伦多夫 《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 阶级冲突 》(1957):冲突的结果是社会组织内权力的再分配。 《民族关系:跨文化百科全书》:民族冲突是“不同民族之间因文化、宗教、体 质特征和语言等不同而发生的暴力冲突”。丹尼尔· 拜曼认为,民族冲突是民族 之间、民族与由一个民族或多个民族组成的政府力量之间的暴力冲突。有两种类 型:民族与民族的冲突、民族与政府的冲突;有三个特性:民族性、群体性和暴 力性。安东尼· 史密斯认为,民族动员是比其他社会团体动员更有力、更有效的 手段。民族和种族认同都可以被当作社会动员的工具。(参见严庆、青觉:从概 念厘定到理论运用:西方民族冲突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09-4
毛泽东:少数民族问题,它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 (1954) 我 国少数民族人数少,占的地方大。论人口,汉族占百分之九十四, 是压倒优势。(1956) 邓小平 (1981) :新疆稳定是大局,不稳定一切事情都办不成。 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处理谁。 邓小平 (1992) :台湾和大陆统一,“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 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 是违背民族意志的。”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课件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课件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课件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
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
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2.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
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趣味识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坪坝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铜铃粗壮凤尾竹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ppt课件
研究对象与教学内容
(一)中国特色的马克思 ((三二))中中主的国国义基共民民本产族族国党与情的理民民论族族问政题策、
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
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是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
克 思 主 义 民 族 理 论
( 一 ) 中 国 特 色 的 马
1、民族及其产生、发展、 消亡的客观规律
学习民族理论掌握民族政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二三)))从从从正提树确高立处执正理行确民民的族族民政族 问题策的的重自观要觉来性性理来来解把认握识
(一)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来把握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相对 独立性与特殊重要性。民族问题是否处理得当关系到国家的安 危、社会的治乱、民族的兴衰、革命和建设的成败。正确处理 好民族问题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制定正确的政策。这就要 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政 策。
3、近代以来西方人对民族的认识
(1)单一要素说
民族-国家混同说(Nation) 民族-种族混同说(Race)
语言要素说(Language ) 文化要素说(Culture )
精神要素说(emotions·destiny·character )
(2)综合要素论
19世纪中叶,德裔瑞士法学家布伦 奇里在《普通国家法》一书中认为, 民族有八大特征。即同居于一地,同 一血统、同其肢体形状、同其语言、 同其文字、同其宗教、同其风俗、同 其生计。
民族概念及特征PPT演示课件
解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加强民族平 等和团结教育、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等,以实现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
04 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的概念
民族关系定义
民族关系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在社 会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关系,包 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
民族政策的评价与改进
评价
对民族政策进行评价是完善政策的重要环节,评价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政策目标、实施效果、社会反响等因素,采 用科学的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客观评估。
改进
根据评价结果,对民族政策进行改进和完善,包括调整政策目标、优化政策措施、加强政策执行力度等,以更好 地适应各民族的发展需求,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
民族概念及特征ppt演示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民族概念 • 民族特征 • 民族认同 • 民族关系 • 民族政策 • 总结
01 民族概念
民族的定义
民族定义
民族是指拥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相互之间认同的群体。它既是一个文化历史的共同体,也是一个政治-法律的实体。
民族特征
民族通常具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并拥有共同或同类的历史记忆和认同感。
民族认同的维持需要不断地强化和巩固,包括通过传承民族文化、参与民族活动等 方式来强化个体的民族认同感。
《民族学概论》课件
全球化与民族身份
思考全球化对民族身份认同和 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1 田野调查和实地研究
了解民族学家如何通过实地观察、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来了解和研究不同民族。
2 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
学习如何通过比较不同民族的社会结构、文化和习俗来研究民族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3 符号学和解构主义
探索符号学和解构主义对民族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的贡献。
课程总结和问题讨论
知识回顾
• 课程中学到的重要概念 • 对不同民族的认识和理解 • 民族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
思考与讨论
• 全球化对民族身份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 如何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存 • 为什么研究民族学对于现代社会很重要
3 课程目标
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民族学知识,拓宽他们的世界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民族学的定义和意义
探索人类的多样性
了解民族学如何研究和理解人 类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习俗 和社会行为。
推动文化包容和理解
认识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 异,促进和谐共存和文化交流。
拓宽人类的思维和视野
通过学习不同民族的经验和智 慧,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族形成和演变的影响。
3
起源和迁徙
探索民族形成的原因,了解民族迁徙对文 化和人类历史的影响。
社会变迁和政治因素
了解社会变迁和政治因素如何影响民族的 形成和演变。
民族理论(课件)
策始终得到坚持、完善和落实,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
隐 藏 断迈上新的台阶。③制定并严格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直接关 系到党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影响到党的民族
民族理论解读 社会热点透析 高考真题体验
工作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决定着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党的
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3)怎样做:严格执行民族政策,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
隐
藏
民族理论解读 社会热点透析 高考真题体验
高效知能检测
菜
单
政治
10.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 (1)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 组成部分。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 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安 全,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奋斗。 (2)如何做:每个人都要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弘扬伟大的爱 国主义精神,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 生命一样维护社会稳定,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 者。 要自觉加强学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 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 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起草工作始于2008
民族理论_精品文档
民族理论
绪论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富有生命力的理论,也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揭示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本质、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和途径,指明了民族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向,只因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走向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揭示了民族之间关系的实质及其对民族发展的重要影响,解释了民族发展的规律和基本条件,指明了民族发展的正确方向。
总之,其是争取民族解放、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的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民族理论的基本特点:科学性、实践性、继承性、创新性。
第1章民族的一般特征
民族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的定义: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的基本特征(构成的6要素):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
民族识别的依据:民族特征是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民族源流十民族识别的重要历史依据;民族医院时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实行相近和就近认同。
第2章民族发展的规律
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1、社会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2、三次社会大分工相继发生是民族形成的重要条件;3、国家的产生为一些多民族国家大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同源异流、异源同流。
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民族团结教育ppt课件
04
各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
中国各民族文化
汉族文化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 文化遗产,如《诗经》、《史记》等。
少数民族文化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 化传统,如蒙古族的草原文化、苗族的鼓藏文化等 。
民族团结教育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民族团结的概述 • 中国的民族构成与分布 • 民族团结政策与实践 • 各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 • 民族团结与国家发展 • 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
01
民族团结的概述
民族团结的定义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在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基础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关 系。
增强民族自信心
民族团结有助于增强各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全民族的创造 力和活力。
推动全球民族团结进步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为全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树立典范,为世界 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
民族团结的典型案例分析
01
02
03
04
案例一
西藏民主改革与民族团结
案例二
《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件word版
《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件word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绪论
⼀、中国民族概况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普查统计,汉族⼈⼝有11.3亿多⼈,约占全国总⼈⼝数的91.59%;其余55个民族共1亿多⼈,约占全国总⼈⼝数的8.41%。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在1千万以上的有:壮族和满族2个民族;⼈⼝在千万以下、百万以上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侗、瑶、⽩、⼟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16个民族;⼈⼝在百万以下,⼗万以上的有:傈僳、佤、畲、拉祜、⽔、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达斡尔、仫佬、羌、仡佬、撒拉、⽑南、锡伯等17个民族;⼈⼝在⼗万⼈以下、⼀万⼈以上的有:布朗、阿昌、普⽶、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基诺等13个民族;⼈⼝在⼀万⼈以下、五千⼈以上的有:独龙、鄂伦春、门巴等3个民族;⼈⼝在五千⼈以下的有:⾼⼭、塔塔尔、赫哲、珞巴等4个民族。
少数民族的经济类型:有⽐较发达的封建农业经济;有⼀定的资本主义产业活动;有主要从事渔业经济的;有的从事原始狩猎经济的;有主要从事畜牧业的;有的民族虽然已过渡到接近汉区的农业经济类型,但仍沿⽤⼑耕⽕种、⼴种薄收的原始⽣产⽅法;从事渔猎采集的民族。
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封建地主所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还有部分资本主义所有制经济成分;封建农奴制;奴⾪制;原始公社制残余。
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制度:地主封建制度的保甲制度;世袭封建王公统治的盟旗制度;政教合⼀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系⾎缘为纽带的家⽀制度;⼭官制度、千百户制度、头⼈制度、⼟司制度。
56个民族课件
佤族传统上使用木刻文字记录历史和文学作品,但现代已逐渐采用 拉丁字母书写方式。
语言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佤族人开始使用汉语作为 主要交流语言。
传统习俗与节庆
婚俗
佤族的婚俗传统独特,如“串姑娘”等习俗,反映了他们 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
葬礼
佤族的葬礼通常采用土葬方式,并伴有祭祀和巫术仪式, 以祈求死者安息和生者平安。
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是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和发展,包括民族区域自治、语言 文字的使用和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方面。
56个民族的地理分布
中国56个民族的地理分布非常广泛,从东部的沿海地区到西部的边疆地 区都有分布。
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而少数民族则主要聚居在西部高原、山 地和边疆地区。
各民族的地理分布与其历史迁徙、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的地理环境多样,这也为各民族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 条件和机遇。
民族分裂与融合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民族 可能会试图分裂国家或与 其他民族融合,这通常会 引起政治和社会动荡。
02
中国56个民族概览
汉族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人口数量最 多,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92%。汉族 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 华文明的代表之一。
汉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包括诗词 、戏曲、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 ,这些文化形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 声誉。
民族理论与政策之民族发展课件
2019-8-26
谢谢观赏
23
五、 民族发展和民族融合上克服的倾向
超越历史发展阶段,企图在社会 主义阶段人为地实现“民族融合 ”,消灭民族差别,是荒谬的。
不顾历史发展的规律,人为地扩 大民族差别,阻碍民族团结合作, 也是错误的。
2019-8-26
谢谢观赏
24
思考题:
1、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是什么? 2、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说民族形成具有多元模式? 4、简述民族的发展如何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5、什么是民族同化?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区别是什
社会大致过程相对应, 依次经历原始 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等基 本发展阶段。
2019-8-26
谢谢观赏
畲族
14
民族异态发展:指民族在自身因素和外 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一定程度偏离正
常发展轨道,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 演进态势。
一是民族发展极度缓慢,长期滞留在某 个社会形态中,迟迟未能向下一个社会 形态过渡。
2019-8-26
谢谢观赏
9
一、对传统的民族发展类型的划分方法
民族发展类型: 是指民族从低级向高级 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类型。
2019-8-26
谢谢观赏
10
以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为划分依据:
2019-8-26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PPT课件
yujinhe51@163.com 2013.3
.
1
教学计划
第一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讲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三讲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四讲 期中考试 第五讲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六讲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七讲 总复习 第八讲 期末考试
5、自然环境与民族发展 6、社会环境与民族发展
三、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 P39
1、民族发展的一般过程
2、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常态发展、异态发展、跳跃 式发展)
3、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
.
15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P41
一、民族同化及其特点
1、民族同化 2、民族同化的类型 3、民族
同化的特点
二、民族分化、组合 P44
.
2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P1
1、了解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 2、了解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 3、理解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
.
3
第一节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 P2 二、民族理论的研究内容 P2
1、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2、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3、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4、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
7
第二章 民族
学习目标:P9
1、了解正确的民族定义 2、了解民族基本特征 3、理解中国的民族识别
民族PPT教学课件
zxxkw
4.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 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二
、
民 族 分 布 的 特 点
我是读图 小能手
民族名称 壮族 满族 回族
维吾尔族
主要分布地区 民族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桂、云 辽、黑、吉、
三、教学过程
数形结合 形成概念 剖析例题 巩固新知 及时练习 反馈调控 梳理总结 内化提高 布置作业 以图创新
图形引入 激发兴趣
对称是大自然的一种美, 通过观察图象的共同特征, 引出课题。
数形结合 形成概念
•观察图象的对称特征,完成课本表 格,引导学生观察当自变量互为相 反数时,函数值的变化情况。即 f(x)=f(-x) ,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出偶函数的定义。
梳理总结 内化提高
•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知识,即从“数” “形”两个特 征来认识函数的奇偶性, 从而达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布置作业 以图创新
• 通过课本习题1.3的习题9巩固本节知识。 • 通过习题10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意识。
板书设计
图象引入 表格分析
函数的奇偶性
偶函数定义
例一
奇函数定义
三、教学方法
因为本节反映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所 以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图形直观提出问题,通过 数学表格分析问题,通过数学符号解决问题。以独 立思考发现为前提,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解决问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主原则
4、实事求是
2、平等原则
5、团结统一
3、法制原则
1955年10月1日,新疆各 族人民欢庆自治区成立
民族理论
6、发展繁荣
7
第8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历史因素和 现实因素的统一
五、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返回章目录
(三)民族因素和 区域因素的统一
(二)政治因素和 经济因素的统一
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
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一
般的地方自治,而是民族自治和
区域自治结合起来的制度,所以 2007年中央人民政府向內
叫民族区域自治。
蒙古自治区赠民族团結宝鼎
2、民族区域自治的社会功能
民族理论
17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地位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把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一道,确立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
题的基本政策;是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体现
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 150个民族自治地方。 包括5个自治区,30个
自治州,120个自治县。
——内蒙古自治区(1947
年5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区(1955年10月);广西
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
10月);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民族理论
11
——民族自治地方的名 称,除特殊情况外,按 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
上一页下一页
9
第8章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二、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三、行使民族自治权
返回章目录
民族理论
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人民政府向中央回赠礼品
上一页下一页
10
返回章目录
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上一页下一页
——1954年宪法将我国 民族自治地方确定自治 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1、萌芽时期 (1921-1938)
2、确立时期 (1938-1949)
4、曲折时期 (1956-1976)
5、恢复时期 (1978-1999)
3、推行时期 (1949-1956)
返回章目录
2001年中央人民政府向西 藏自治区赠民族团结宝鼎
民族理论
6、完善时期 (1999-)
上一页下一页
6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民族自治地方一经 建立,未经法定程序, 不得撤消或合并。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主要有
三种类型。一是以一个少数民
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
方;二是以一个大少数民族聚
居区为基础,同时包含几个人
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
地方;三是以两个以上少数民
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
治地方。
民族理论
12
第8章
二、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1952年,中央民族访问团东北内
蒙古访问团赴内蒙古、绥远和东
北等少数民族地区访问。图为访
问团在群众的欢呼声中步出车站
(内蒙古)
上一页下民一族页理论
8
返回章目录
第2节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地位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功能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地位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贡献
中央民族访问团西南访问团赴西南 地区访问受到各族人民热烈欢迎 民族理论
第2节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 地位
第3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 持和完善
民族理论
2
第1节 民族区域自治及其特点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历程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五、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民族理论
3
返回章目录
一、 民族区域 自治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
少数民族人员。
民族理论
上一页下一页
14
返回章目录
第8章
二、行使民族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 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依照宪法 和法律自主管理本民族、本 地方的内部事务的权力。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 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
民族理论
上一页下一页
15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 机关有权保护和开发本地 方自然资源。
民族理论
上一页下一页
4
返回章目录
第8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依据
2、国家长期统一的历史依据
3、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依据
2005年中央人民政府向新疆 4、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依据
维吾尔自治区赠民族团結宝鼎
民族理论
上一页下一页
5
第8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历程
第8章 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我国
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
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法律保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
民族理论
1
第1节 民族区域自治及其特点
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
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
共民同族理论繁荣的原则。
18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贡献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 发挥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积 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 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 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 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 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 巨大的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民族自治机关是指自 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机关的两重性 一方面,它是一级民族自治
地方的国家机关,享有宪法、民 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赋予的 自治权,与一般地方国家机关不 同。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级地方 国家机关,享有宪法第三章第五 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 又与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相同民。族理论 返回章目录
上一页下一页
13
第8章
民族自治机关的组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或副主任由实行区域自 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返回章目录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 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 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
民政府和其他组成人员,要尽量
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 机关有权自主安排和使用 本地方财政收入。
——民族自治机关有 权自主发展本地方教 育、科技、文化、卫 生、体育事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 机关有权自主使用和发展 本地方通用的语言文字。
民族理论
16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功能
1、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功能 2、民族区域自治的经济功能
3、民族区域自治的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