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对导管系统进行安全管理的规范和要求。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确保导管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并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下面是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个范本。

一、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和依据1. 目的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导管系统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2. 依据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依据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企业的相关管理要求。

二、导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导管安全管理从安全第一的原则出发,将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2. 预防为主导管安全管理强调预防为主,通过预先排查隐患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3. 整体管理导管安全管理强调整体管理,包括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设备维护等多个方面的管理。

三、导管安全管理职责1. 领导责任企业领导对导管安全工作负有最终责任,要加强对导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2. 管理责任导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导管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等工作。

3. 作业责任作业人员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导管系统运行安全。

四、导管安全管理制度要求1. 安全生产管理(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2)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确保作业按照标准操作。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建立安全生产考核评价机制,对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设备管理(1)建立设备台账,对导管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加强设备保养和维修,确保导管设备的正常运行。

(3)采取措施防止设备故障、泄漏等事故的发生。

3. 隐患排查和整改(1)定期组织对导管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2)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及时整改,确保隐患不留死角。

4. 事故应急管理(1)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行动方案。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picc护理管理制度

picc护理管理制度

picc护理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使用在临床上越来越普遍。

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提高护理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PICC护理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PICC护理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PICC护理管理制度的目的1.确保患者的安全:通过规范化管理,防止PICC留置过程中的并发症,如感染、造影剂不良反应等。

2.提高护理质量:对PICC留置、使用、护理过程进行规范化操作,提高护士的技能和管理水平。

3.优化服务流程:通过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三、PICC护理管理制度的内容1.护理操作规范a.准备工作:对PICC留置前的准备工作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消毒、穿刺操作、固定装置等。

b.留置过程:规定PICC留置的相关细节,如留置位置、留置深度、留置时间等。

c.操作要点:强调留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穿刺角度、穿刺部位选择等。

d.护理常规:对PICC留置后的护理操作进行规范,包括清洁消毒、定期更换敷料等。

2.感染控制管理a.手卫生:规范护士的手卫生操作,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b.穿刺部位消毒:对PICC留置部位的消毒进行规范,确保操作的无菌。

c.留置护理:督促护士定期更换敷料,及时观察留置部位是否红肿或有渗出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并发症预防与处理a.感染预防:强调PICC留置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如细菌培养、感染指标监测等。

b.血栓预防:通过使用抗凝剂和鼓励患者主动活动等措施,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c.其他并发症:针对其他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提供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护理指导。

4.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a.患者宣教:对患者进行PICC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的宣教,让患者了解和参与护理管理。

b.自我管理:教育患者如何进行PICC护理,如每日观察、记录PICC使用情况等。

四、PICC护理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1.实施步骤:明确制度的实施流程和相关责任人,包括培训、操作考核、实际操作等。

留置导尿管的管理

留置导尿管的管理

留置导尿管的管理
1.贮尿瓶中尿满2/3或1/2时应及时倾倒。

倒尿时,不可将橡胶引流管末端提高,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应距离地面15厘米。

放尿时应消毒尿袋接口。

2.一次性尿袋6天更换一次,并作尿培养检查。

3.长期留置者,每日用洁尔碘消毒尿道口两次,并观察尿道口有无脓性常分泌物。

如有应行尿培养及更换尿管。

4.每日对留置导尿的患者进行评估,观察尿色、量及性状。

如有异常应及时行尿培养检查。

应及时拔出尿管,减少感染。

5.嘱患者多饮水。

每日保证在1500-2000ML左右。

6.采取尿标本时应消毒尿袋接口后在取尿。

外二科
2015/1/3。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8篇)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8篇)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一、一般规章制度1.进入导管室人员,必须更换导管室所备的衣、裤、鞋、帽、口罩等。

戴帽须遮住头发,戴口罩口鼻不外露;外出送患者应穿外出衣、换外出鞋;工作结束后应将用过的衣、裤、鞋、帽、口罩、手套等放到指定地点。

2.手术医生凭胸卡向专管人员换取衣柜钥匙,离开时换回。

未更换隔离鞋者严禁进入导管室。

手术人员应在预定时间提前30min到导管室做好准备,因故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应预先与导管室联系。

3.严格控制进入导管室人员,每台手术最多允许____位医生入内,其他人员一律不许入内;患严重上呼吸道感染者,不可进入导管室。

4.正常工作日第一台手术,手术助手必须8:10(以8:00上班为例)进导管室做术前准备,原则上8:30必须开始介入手术,以加快手术周转,增加手术例数。

5.手术人员必须爱护器械和设备,不得乱扔或破坏手术器械。

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导管室物品和设备的位置,控制室设备严禁操作。

6.手术人员应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举止要端正,不应坐、卧于手术间地上或手术床上。

手术间应保持肃静,搬动各种用具应尽量避免声响;不得喧哗、闲谈,不随意讨论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问题;避免接打与手术无关的电话,无菌区内禁止使用手机。

7.严禁在手术间污物盆(桶)内丢弃纱布、纱垫或其他杂物,以免混淆清点数目。

皮肤消毒时,尽可能避免消毒纱布或消毒液体掉落地面造成污染。

8.除休息室外。

任何场所严禁吸烟、进餐,以保持导管室清洁卫生。

9.导管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导管室内各种物品的放置及使用方法,急救药品和器材要定位、定数、定人管理,做到急救药品齐全、器材性能良好。

10.导管室要加强岗前培训,所有新调入本院的医生和进修医生必须完成岗前培训方可进入导管室参加手术。

11.凡手术不许有本院医生参加,研究生、进修生、实习医生不能单独上台操作,否则,导管室有权不予安排手术。

12.特殊感染手术只能在特殊感染手术间实施,手术科室应提前通知导管室做好相应准备。

血管内留置导管制度及流程

血管内留置导管制度及流程

血管内留置导管制度及流程
血管内留置导管制度是指在患者体内放置导管以便输液、输血、给药或监测生命体征等目的。

以下是血管内留置导管的一般流程:
1. 确定适当的导管类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确定适合的导管类型,如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或外周静脉导管等。

2. 选择插管部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插管部位,常见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等。

3. 感染预防措施:在插管前,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括戴手套、口罩和无菌巾等,以减少感染风险。

4. 局部麻醉:在插管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5. 穿刺和插管:使用穿刺针和导丝穿刺血管,然后将导管沿着导丝插入血管内。

6. 固定导管: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以确保导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 连接设备:根据需要,连接输液、输血、给药或监测设备到导管上。

8. 监测和护理:定期监测导管的通畅性和患者的反应,保持导管周围的清洁和干燥,及时处理任何导管相关的并发症。

请注意,血管内留置导管的插管过程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并且要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感染控制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导管的有效使用。

具体的操作流程可能会因医院和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具体制度和指导进行操作。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管理(1)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管理(1)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管理
1、避免复用肝素帽,建议使用带碘伏的一次性肝素帽;
2、若无碘伏帽,可消毒复用或使用透析管路端帽;
3、血透操作人员戴口罩及洁净手套,必要时戴无菌手套;
4、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周换药2~3次,纱布或透气薄膜覆盖,禁用塑料薄膜;
5、建议使用纯肝素封管,并严格遵守三步封管法;
6、透析过程中,用透明巾敷盖导管路连接处;
7、定期(每2~3周)管腔内尿激酶溶栓;
8、避免使用留置导管输血、输液或取血;
9、导管动静脉夹子一旦夹闭,请勿轻易打开;
10、对永久性导管建议绘制透析静脉压及动脉压曲线;
11、及时治疗鼻腔或其他部位致病菌感染;
12、注意身体卫生,淋浴。

出血的处理
误穿锁骨下动脉的危害较大,当患者存在凝血机制障碍时,避免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

穿破股静脉导致出血通过压迫较易控制。

如误穿股动脉,24h内应禁用抗凝剂。

股动脉损伤或破裂,特别是损伤深达腹股沟韧带时,出血往往非常严重,应考虑紧急外科手术止血。

颈内静脉置管,当探针或置管针误穿动脉后,应用力压迫止血5—10分钟上,然后再行重新穿刺。

锁骨下静脉置管时误伤动脉导致的出血,很难直接压迫止血,并可致血胸,需要外科医师行紧急探查术以修补损伤血管。

发生血胸、血气胸时需穿刺引流。

上腔静脉、右心房穿孔应行紧急外科处理。

心律失常
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插入的导丝或导管可能直接刺激心内膜,导致心律失常。

多为一过性,极少数需抗心律失常药或复律治疗。

心律失常的出现,主要与导丝进入的深度有关。

高危患者置管应控制导丝进入的深度,避免诱发心律失常,或选择股静脉置管。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务人员应该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并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

同时,交接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导管可以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类。

高危导管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胸腔引流管、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

中危导管包括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膀胱引流管、深静脉置管、PICC等。

低危导管包括导
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

为了确保导管的安全,医务人员应该对导管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等。

高危导管至少每班评估一次,中危和低危导管根据护理记录频次评估,所有导管有情况随时评估。

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病情护理记录单上,发生意外导管滑脱、拔除时均
须如实及时记录。

此外,医务人员还应该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让他们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

加强巡视,定期评估导管情况,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记好护理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也是非常必要的。

当发生患者管路滑脱时,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脱落的紧急处理预案,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高危、中危导管发生意外滑脱者,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按规定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并在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

护士长要
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如果发生管路滑脱的科室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长期留置导管护理规范

长期留置导管护理规范

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导管护理过程和结果 ,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定期评估
定期对导管护理质量进行评估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制定改进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 改进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培训与交流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经验交流 ,提高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持续监测与反馈
对改进措施进行持续监测和反 馈,确保改进效果。
患者沟通技巧与注意事项
倾听与理解
清晰表达
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困扰,确保充分理 解患者的感受。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护理操作和 注意事项,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鼓励提问
关注情感需求
鼓励患者提出疑问,并耐心解答,确保患 者对护理过程有充分的了解。
关注患者的情感变化,给予关心和支持, 增强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度。
处理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如气胸、血胸、心律失常等,必要 时请相关科室会诊或手术治疗。
04
导管护理质量控制与改进
护理质量评估标准
01
02
03
04
导管固定良好
导管固定应牢固,避免滑脱或 移动。
导管通畅
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有无 堵塞或血栓形成。
皮肤护理
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预防感染和皮肤炎症。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患者教育与沟通
患者教育内容与方法
导管留置的重要性
向患者解释导管留置的必要性,以及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日常护理方法
教导患者如何正确清洁、固定和记录 导管情况,以及如何应对常见问题。
注意事项与禁忌
告知患者留置导管期间需要注意的事 项,以及应避免的行为。

患者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患者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患者管道安全管理制度患者置入的管道(又称导管)常作为治疗、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为做好患者置入管道管理,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通知》,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导管分类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一)高危导管(Ⅰ类导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Unplanned Extubation,UEX)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腔引流管、T管、脑室引流管和动静脉插管等;各专科由于疾病和手术的特殊性,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尿管等。

(二)非高危导管(Ⅱ类导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预后影响较小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等。

二、管道安全管理要点(一)动态评估1. 评估对象:所有留置管道的住院患者。

2. 评估频次:根据导管的类型进行评估记录。

以下情况需要再次评估:有病情变化时,置管后、手术后、转病区后、拔管或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后等。

(二)妥善固定1. 选择适合的固定材料,当材料出现污染、潮湿、粘性下降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2. 采用适合的固定方法,保持固定有效、引流通畅。

(三)规范标识1.管道标识颜色:高危导管采用红色标识、非高危导管采用黄色标识、肠内营养相关管道采用紫色标识。

2.导管标识:在标识贴上注明管道名称、置管日期,常规贴于管道末端5-10cm处,出现污染及时更换。

3.评估高风险时床头牌显示“防管道滑脱”警示标识。

(四)管道护理1. 观察导管通畅度、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固定有效性及标识规范性。

2. 对意识不清及躁动等存在脱管风险的患者,及时评估,给予保护性约束或镇痛、镇静。

3. 患者转运、翻身、下床活动时,做好管道的保护,避免过度牵拉。

4. 做好感染预防,根据中心感染管理要求落实管道护理措施。

(五)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导管的目的及重要性,预防导管脱出的措施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及家属知晓相关内容并配合。

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置管和留置导管的感染控制制度

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置管和留置导管的感染控制制度

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置管和留置导管的感染控制制度
1. 插入部位选择:锁骨下静脉的感染率比颈静脉和股静脉为低,颈内静脉有较高的感染危险是因为它靠近口咽分泌区,而且固定较困难,但机械性并发症较前者少。

2. 留置材料选择:目前市场上材料主要有聚乙稀,聚氯乙烯,聚酯和硅胶类;硅胶类的感染率远较聚氯乙烯低,而且后者机械性损伤低。

3. 插入部位预防性屏障:包括使用导管罩、导管帽、消毒套和大的手术单。

插入时严格无菌操作是有效的控制感染的关键措施,强制性使用导管罩和导管帽可以增加安全系数,对末梢导管加宽酒精消毒范围和铺单操作可以有效的减少感染。

4. 插入部位的消毒:酒精以其快速作用和广谱抗菌效果常用于皮肤消毒,单其挥发后抗菌作用立即消失,加入氯已定或络合碘可以增强其抗菌作用,故目前常用70%酒精与2%氯已定或络合碘组合消毒部位皮肤。

5. 接头护理:接头是细菌的重要侵入门户,对接头的护理应有原始记录,用湿的无菌棉拭子擦拭接头可以有效地除去大部分病原体,应用70%酒精与2%氯已定擦拭可以增加其效果。

6. 插入部位的敷料:透明敷料发生感染的危险性高于纱布,潮湿可以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在透明敷料尤为明显,因此插
入部分最好使用纱布,一般每2日更换一次。

7. 定期更换导管:一般来说,导管2-3天更换一次既省时又安全,但对于高营养液体(如血液、血制品、全胃肠外营养、乳胶脂)易引起微生物感染,应增加更换频率。

8. 其他措施:选择金属导管较塑料导管为好;熟练的安装技术可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导管插入部位局部使用抗菌软膏,保持局部干燥,合理使用抗生素均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此外,杆菌肽结合肝素作导管冲洗可以减少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的发生率。

留置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留置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留置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一、护理人员掌握各类导管护理常规并严格执行,一般引流袋每日更换 1 次,抗返流引流袋每周更换一次。

二、做好导管固定与体外二次固定,固定时应保持一定的活动度,以防患者活动时牵拉、脱出;二次固定时,采用高举平台法,必要时用一条胶带打底后再行二次固定。

三、各类导管标识与警示标识规范醒目。

四、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和观察各类留置导管的患者,保持导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折叠和牵拉,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五、患者翻身、下床、进食、大小便等时,护理人员应主动协助,以免患者活动时致导管脱落。

六、加强健康教育,告知留置导管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导管、防止意外脱落,使患者配合。

七、对精神异常或烦燥患者,应加强防护,病情需要时专人守护;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或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导管意外滑脱。

八、根据患者风险程度落实导管风险评估,正确记录,并给予防范措施。

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神志、精神状态等;评估时间:留置各种导管的住院患者,当班护士均应进行首次管路滑脱危险因素评估,评分
≥8 分者,每天评估一次,病情变化,随时评估。

导管滑脱危险度分为:Ⅰ度、Ⅱ度、Ⅲ度,多条管道按危险度累加,Ⅰ度:评分<8 分,有发生导管滑脱的可能;Ⅱ度:评分 8-12 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Ⅲ度:评分>12 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记录要求:根据评估内容进行记录,导管拔除或意外滑脱必须及时记录。

如发生导管意外滑脱,立即启动导管滑脱紧急风险预案。

管道护理相关制度

管道护理相关制度

管道护理相关制度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三、管道护理相关制度(一)管道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留置管道按规范要求固定,保持通畅,班班交接。

2.管道标识准确,注明管道名称、置管日期,字迹清晰。

3.意识不清或躁动等特殊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脱管发生。

4.转运或移动病人前需检查导管固定是否稳妥,无牵拉方可进行。

5.进行管道护理及交接班时,应核查管道名称及标识,保持标识正确、固定妥当、引流通畅,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如病人同一部位置入2根以上相似管道且紧密相邻时,护士在进行各项操作时需引起高度重视,防止连接错误。

6.对长期留置管道的病人,定期观察导管通路并发症,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7.做好病人及陪人管道护理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相关知识并积极配合。

8.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管道护理质量分析、管道护理相关知识培训。

9.若病人发生管道滑脱,应立即妥善处理,按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上报护理部。

(二)管道标识管理制度1.放置及记录:由置管护士根据管道的分类选择相应的管道标识(高危管道用红色标识,中危用黄色标识,低危用绿色标识),将标识对齐包绕导管,贴在离管道末端约2-10cm处,在标识上记录管道名称、置入日期,并签名。

手术中置入的管道由巡回护士与手术医师确认管道名称,选择相应的管道标识记录并贴好。

2.知识宣教:放置管道标识前,向病人及陪护人员说明张贴管道标识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争取理解与配合。

3.做好管道标识的保护和交接班工作,避免污染与破损,保持记录完善,字迹清晰。

(三)管道滑脱防范管理制度1.护理部、各科室应将病人管道滑脱防范管理纳入护理风险管理范畴。

2.落实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或小儿病人应特别注意导管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

3.各类导管应妥善固定、长度适宜,并做好交接班。

4.对病人及陪护人员进行管道滑脱风险的告知及防范措施的宣教,明确管道放置目的及注意事项,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导管安全是指对导管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和使用。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有效管理导管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下面将介绍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管理责任制度:1. 设立导管安全管理部门,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2. 制定导管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3. 实行领导岗位和操作岗位的轮岗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在不同岗位上积累经验;4. 实行一线员工的安全奖惩制度,激励员工履行安全责任。

二、导管安全管理措施:1. 设立导管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定期对导管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2. 制定导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事故应急措施、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标准等;3. 定期进行导管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4. 设立导管安全培训机构,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5. 建立导管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汇总和分析安全信息,为安全决策提供依据。

三、导管安全监测和报告制度:1. 建立导管安全监测体系,实施对导管安全参数的实时监测;2. 设立导管安全检验机构,对导管进行定期检验,确保其安全运行;3. 实行导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发生导管安全事故后,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4. 建立导管安全报告制度,定期编制导管安全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报送,以便于监督和管理。

四、导管安全改进措施:1. 建立导管安全管理改进机制,定期对导管安全管理实施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2. 强化对导管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运行;3. 加强对导管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4. 定期召开导管安全管理会议,总结经验,分享管理经验和安全技术;5. 加强对导管供应商的管理,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导管符合安全标准。

五、导管安全评估和审核制度:1. 建立导管安全评估机构,对导管安全进行定期评估;2. 定期进行导管安全审核,确保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3. 对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 实施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导管安全管理水平。

留置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留置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留置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一、护理人员掌握各类导管护理常规并严格执行,一般引流袋每日更换 1 次,抗返流引流袋每周更换一次。

二、做好导管固定与体外二次固定,固定时应保持一定的活动度,以防病人活动时牵拉、脱出;二次固定时,采用高举平抬法,必要时用一条胶带打底后再行二次固定。

三、各类导管标识与警示标识规范醒目。

四、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和观察各类留置导管的病人,保持导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折叠和牵拉,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五、协助病人翻身、下床、进食、大小便等时,护理人员应主动满足病人的
需求,给予协助,以免病人活动时致导管脱落。

六、加强健康教育,告知留置导管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导管、防止意外脱落,使病人配合。

七、对精神异常或烦燥病人,应加强防护,病情需要时专人守护;遵医嘱使
用镇静药物或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导管意外滑脱。

八、根据患者风险程度落实导管风险评估,正确记录,并给予防范措施。

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神志、精神状态等;评估时间:高危导管至少每 4h 评估 1 次,有情况随时评估;中危导管至少每班评估 1 次,有情况随时评估;低危导管至少每天评估 1 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记录:要根据评估内容进行记录,导管拔除或意外滑脱必须及时记录。

如发生导管意外滑脱,立即启动导管滑脱紧急风险预案。

持续护理:长期留置导管的管理与护理

持续护理:长期留置导管的管理与护理

持续护理:长期留置导管的管理与护理导管是一种医疗器械,其作用是为患者提供营养、输液、药物注射等服务。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留置导管来满足特殊需求。

然而,长期留置导管的管理与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长期留置导管的管理与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导管的选择与插入在选择适合的长期留置导管时,医护人员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治疗需求。

不同类型的留置导管包括中心静脉导管、股静脉导管等,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综合因素做出决策。

插入导管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

二、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长期留置导管使用后,患者存在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更换导管周围的敷料,并注意监测导管是否有渗出物、发热或红肿等不适症状。

此外,医护人员应遵循洗手、穿戴无菌手套等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三、导管的定位与功能检查正确的导管定位对于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导管是否处于正确位置,并进行功能检查,确保导管通畅且功能正常。

这些检查可以通过X光、超声等辅助检查手段进行,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四、导管的清洁与护理保持导管清洁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医护人员应定期清洗导管,注意清洁导管周围的皮肤,并及时更换导管连接器,避免污染。

此外,患者和患者家属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清洁和护理方法,以保证导管的有效使用。

五、监测与记录长期留置导管的监测与记录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医护人员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导管使用情况和感染情况,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这些记录不仅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还可以作为后续评估和研究的参考。

六、教育与沟通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需要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沟通支持。

他们应向患者解释导管使用的目的、注意事项和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和信心。

此外,医护人员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密切关注他们的需求和疑虑,以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医院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医院导管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使用导管的诊疗操作,包括但不限于静脉导管、尿管、气管导管、引流管等。

三、职责1. 医院成立导管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执行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2. 医院各科室负责人为导管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导管安全管理工作。

3. 医师、护士、技术人员等医务人员按照各自职责,严格执行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四、导管安全管理措施1. 导管操作前(1)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过敏史、药物史等,选择合适的导管。

(2)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操作正确无误。

(3)进行操作前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导管操作技能。

2. 导管操作中(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导管清洁。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

(3)避免导管扭曲、打折,确保导管通畅。

(4)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3. 导管操作后(1)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落。

(2)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3)监测导管留置时间,适时拔除导管。

(4)记录导管留置情况,包括导管类型、留置时间、并发症等。

五、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 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

(2)选择合适的导管材质,降低过敏反应。

(3)定期评估导管留置必要性,减少导管留置时间。

(4)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导管操作技能。

2. 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2)出血:压迫止血,必要时进行局部缝合。

(3)导管相关血栓:根据血栓形成部位,采取溶栓、抗凝等治疗措施。

(4)导管移位:调整导管位置,确保导管通畅。

六、监督检查1. 医院定期对导管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各科室每月对导管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患者留置导管管理制度

患者留置导管管理制度

患者留置导管管理制度
为保证医疗护理安全,防止病人安置导管脱落,护士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应规范导管管理。

一、护士应熟悉各种疾病护理常规,保证护理常规的落实。

二、安置各种导管、引流管的病人,做好管道标识。

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密切观察引流管的位置、通畅度,按照操作规程对病人实施各种导管、引流管的护理。

三、安置呼吸机的病人,护士应固定好各种呼吸机管道,避免因管道扭曲和重力原因致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拔出。

四、静脉置管的病人,应妥善固定,避免打结、滑脱。

五、留置导尿的病人,应避免因病人翻身致尿管脱出,损伤尿道。

六、气管切开的病人,应在床旁备齐气管切开应急包,如发生气管导管或套管脱出应及时启用应急包,保证气道通畅,通知医生,重新安置气管导管。

七、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的病人,要保证引流管足够的长度,注意病人卧位,防止卧位改变时引流管滑脱。

备血管钳及其他应急器械,便于脱管时紧急处理。

八、多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病人保持各种正确体位和防导管、引流管脱落技巧。

九、加强对各级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考核,使护士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术技能,保证护理质量。

留置PICC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

留置PICC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

留置PICC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一、医院成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负责对全院静脉输液治疗工作进行培训、督查、指导、准入及新技术引进。

二、建立PICC标准化操作流程及护理常规,并随静疗发展不断进行修订。

三、PICC操作的培训:(一)专职护士的培训: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

由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对护士进行PICC相关知识、实际操作、与病人沟通及行为特征等综合能力培训与考核,经培训合格的PICC专职护士方可进行PICC置管、导管的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等操作。

(二)病房护士培训:静疗小组成员对病房护士进行定期培训,如:进行专题讲座、操作示范等。

内容包括:相关解剖知识、基础静脉输液操作、PICC标准化操作流程;静脉炎、感染、导管堵塞及破损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通过培训使护士能正确进行PICC使用中的维护与管理。

四、PICC操作的准入:专职护士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由静脉输液小组批准准入,方可进行PICC的置管、导管维护、并发症处理等操作。

五、PICC流程安全管理:(一)置管前履行签字制度:操作前由管床医生和操作护士共同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留置PICC导管的优点,置管过程,预期留置的时间,导管的维护,发生相关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

在病人充分知情的情况下,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

(二)由专职护士按操作流程及护理常规进行置管,专职护士和经过培训的护士进行PICC管道的维护。

(三)带管出院者,应做好导管的日常使用及维护工作,发放《长期护理手册》。

六、病人教育的管理:(一)置管前教育: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留置PICC导管的优点,方法和配合要点。

(二)置管后教育:向病人及家属讲解PICC的并发症预防、留置导管后自我护理。

(三)出院教育:出院前由PICC专职护士或经过培训的护士为病人讲解出院后留置PICC导管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联系方式,使其出院后能对PICC导管进行连续性的维护,从而达到安全留置的目的。

患者留置管理的管理制度

患者留置管理的管理制度

患者留置管理的管理制度一、概述任何医疗机构都需要建立完善的患者留置管理制度,以确保患者的权益与安全。

良好的留置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医疗质量,还能减少患者投诉,并保障医疗机构的声誉。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患者留置的程序和方法,保障患者留置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确保医疗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和服务效果。

二、患者留置管理的基本原则1. 尊重患者的自主权,患者有权拒绝接受留置治疗。

2. 强调患者与家属的知情权,对留置治疗的目的、方法和风险进行充分沟通。

3. 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规范,确保留置操作符合规范和要求。

4. 实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以确保患者留置质量和治疗效果。

5. 加强团队合作,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保障患者留置治疗的顺利进行。

三、患者留置管理工作的范围与内容1. 留置管理的范围患者留置治疗主要包括导尿、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动脉留置、胃管留置、气管插管等。

在留置治疗中,需科学施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患者留置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留置管理的内容(1)规范留置操作流程,明确留置治疗的程序和方法。

(2)严格控制留置操作的质量,保证操作的安全。

(3)完善留置操作记录,确保留置治疗的有效性和追溯性。

(4)建立患者留置后的定期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加强留置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四、患者留置管理的责任1. 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患者留置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改进。

2. 医疗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患者留置技术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操作质量和技术水平。

3. 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留置治疗的相关医疗措施,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4. 护理部门负责监督患者留置操作的质量和规范,制定相关操作规范和流程。

5. 医疗质控部门负责评估患者留置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并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

五、患者留置管理的操作流程1.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留置治疗,必要时需获得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置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1.对所有留置导管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并建立导管标识。

2.按风险程度分高危风险、中危风险、低危风险留置导管,高危风险导管用红色、中危风险导管用黄色、低危风险导管用绿色标识区分。

3.留置导管标识上要标注导管名称、操作者、时间;如有刻度的导管标注置管的深度,其余导管直接在导管上做好深度标记。

4.留置导管评估记录要求
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神志、精神状态等。

评估时间:高危导管至少每4h评估1次,有情况随时评估;中危导管至少每班评估1次,有情况随时评估;低危导管至少每天评估1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记录要求:根据评估内容进行记录,导管拔除或意外滑脱必须及时记录。

5. 根据病人情况采取正确的防范处理措施,必要时启动管道滑脱应急预案。

4.脱管上报要求:高危、中危导管发生意外滑脱,24h内上报护理部。

附:十堰市太和医院留置导管分类表
十堰市太和医院留置导管分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