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合集下载

浅析儒道“内圣外王”思想关系

浅析儒道“内圣外王”思想关系

浅析儒道“内圣外王”思想关系[摘要]“内圣外王”通常被认为是儒家的基本思想观点,其实最早是由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庄子在《庄子・天下》中提出。

本文从儒道两家在“内圣外王”这个经典观念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即从“内圣”、“外王”,以及如何从“内圣”开出“内圣”等方面进行儒道两家的思想比较。

最后提出,儒道两家“内圣外王”之道是可以相容互补的融合关系。

[关键词]内圣外王儒道异同渊源一、引言一直以来,“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最为重要的观念之一,内圣是就修养的成就而言,外王是就所成就的事功而言,这是“内圣外王”的基本内涵。

但是在“内”与“外”,“圣”与“王”的具体内涵,以及如何达到“内圣”,如何从“内圣”开出“外王”之道,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主要见于《大学》的修齐治平论,它占据了中国思想史上“内圣外王”思想之主流。

但是追根溯源,“内圣外王”的真正出处是来自于道家经典《庄子・天下》,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儒道“内圣外王”思想的异同。

二、“内圣外王”思想的渊源历史上,先秦儒家虽然有“内圣外王”的观念,但并没有“内圣外王”这一术语。

而“内圣外王”最早却是由道家的代表作之一的《庄子・天下》提出来,后被后世儒家袭用而成为儒家的主流思想。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

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天下》第二段)大概意思是:由于诸子百家的大部分士人都抛弃泰道,转向否术,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道术将为天下裂”。

这个“道”,专指道家的泰道。

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出处。

而《庄子・天下》认为庄子之道是“内圣外王”之道”,专指庄子亲撰的内七篇所言之道。

三、儒道的“内圣外王”思想异同(一)“内圣”思想异同第一,儒道两家均主张通过谦下,慈俭,清心寡欲,安命乐天等途径,以求人格提升。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人生境界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人生境界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境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境界《⼤学》通过见微知著、由⼩及⼤、由内及外最后达⾄平天下的过程,宣⽰⼀种思想,即《⼤学》开宗明义的第⼀句话,“⼤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于⾄善”。

“在明明德”,就是放⼤光辉和启开那种被世俗所遮掩、被利欲熏⼼所遮盖的⼤德⾏。

这是《⼤学》要告诉成⼈和知识分⼦的⾸要的东西。

“在亲民”,要把⾃⼰已经启开的⼼扉,那种中正的好东西发扬到整个社会上去,成为⽼百姓和他⼈共享的⼀种品德。

“在⽌于⾄善”,“⽌”要知道在什么地⽅停⽌,要在悬崖勒马的地⽅停⽌,在贪婪的地⽅停⽌,在⼼⾥有偏窄不公的地⽅停下来,回到⼀种中正、平和、美善的⼼境当中。

这就是⼀种⾄善,就是荷尔德林所说的“诗意地栖居”,在美好的家园⾥居住。

“⽌于⾄善”,把那些不善的、⾮⾄善的东西排斥掉,然后有所取有所得。

其⽅法步骤如下:⼀,通过格物的⽅法,穷究⼤千世界的原理,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

⼆,“致知”,把所谓的外在的知识逐渐变成⾃⼰的⼀种智慧,⽽那些对抗⼤⾃然、奴役⼤⾃然、破坏⼤⾃然的⼈最终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三,“诚意”,“意”是没有显⽰和⾔说出来的思想,主要是内在的活动和⼼灵的⼀种波动。

这个时候叫“诚”,叫“慎独”。

四,“正⼼”,正⼼就是为公⼼⽽放弃⼀⼰之私欲,⽽把⼼换成⼀种中正的公⼼。

五,“修⾝”,⾔辞要雅逊,合乎规范,⾏为⽅式和仪态要中和、平和,⽽且⾝⼼合⼀,不能是⾯和⼼不和、⾝⼼相分、⼝是⼼⾮。

六,“齐家”,在整个家族当中显⽰出⾃⼰卓越的管理能⼒、协调能⼒和整齐整饬的能⼒。

七,由家及国,把家庭伦理和国家伦理合⼆为⼀,对待国家和⼈民就像对待⾃⼰家庭⼈员⼀样充满了爱⼼。

⼋,使天下太平。

当然,就历史语境⽽⾔,当时所说的国主要指的是诸侯国,当时的天下是四海之内。

与今天的全球和世界有区别。

但今天在全球化时代,也可以放宽眼光,把天下看成是整个地球整个⼈类,从⽽发掘引申出儒家思想中合理成份,放眼整个世界的风云际会。

做完整意义上的书生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做完整意义上的书生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做完整意义上的书生: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作者:启嘉春秋来源:《北方文学》2010年第03期“书生”这个词现在基本上等同于“无用”,经常听人自嘲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这是在污蔑书生,如果说成“百无一用是书虫”倒还恰当。

因为书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读书了知生命道理,开启真见智慧,以求经营出高大光明的人生、成就大成生命完美历程的人,真正的书生就一定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并知行合一的人,一定是一个闻道则拳拳服膺、努力践行以做到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断纯净自己以图增长智慧、提高素养的人。

他也必是一个诚意正心,仁义为本的人;一个勤于修己,善以待人的人。

这样的人,古今中外,哪里是他无用的地方呢?哪里都是他用武之地,哪里都会欢迎他。

孔子教弟子,内容不止是教读书,那时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书。

“读书”其实只是求知的一个手段,汉语中“知识”两个字合一起,是很有内涵的。

知是了解信息、资讯、情形、表现,而识则是依凭价值观和道德产生精神和形成观念来判断是非曲直、取舍选择或发明发现的过程。

有知无识者只是一个口袋,有知而不敢识者,知则无用。

唯有知有识,才能得着学习的真正好处。

孔子讲学,弟子们听到了、明白了,就去实践,在按自己愿望选择所做的工作中加深对圣智真理的认识。

从《论语》中看,孔子没有教他的弟子无用的虚仪,在礼的问题上,他还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指出夏商两代的礼仪及其精髓他都能够十分精确而详尽地讲述,当时留下的杞国和宋国虽然是夏商两代的后裔,他们保留的那丁点儿东西在他看来都是不完整的,留下来的文献也不够说明他要讲的。

但他因应世道,不讲这些,他教给他的弟子的是《周礼》,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代的礼仪讲究豪华秩序和威严,他因为生于周之中期,讲的礼仪要合乎社会的规范,他教弟子也就讲当代的东西。

但是他讲的心法却是一以贯之的。

所以,他曾经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以为我博学多能吗?这是没有懂我呀,我的道是“一以贯之的”。

管理视阈下的“修齐治平”

管理视阈下的“修齐治平”

管理视阈下的“修齐治平”作者:郭妮妮来源:《新校园·理论(上旬刊)》2012年第12期摘要:管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无论处于何种层次,都离不开特定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背景。

我国管理文化博大精深,领导理论也是论述详尽、定位准确。

研究其中精髓对我国管理理论发展意义深远。

关键词:管理;领导者品质;传统理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从人性本源出发,作出了对领导理论最精辟的阐述。

将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与西方管理理论相结合,对于领导理论的完善和创新及领导者的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一、修身我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最早提出对领导者的一些要求,即智、信、仁、勇、严。

《大学》也提出了“八目”,其中修身居于中间,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修身即自我管理。

凡事皆须务本,自我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

修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儒家所谓的“内圣”,是个人内在品质的完美诠释。

达到“内圣”的领导者,能够充分发挥道德示范效应,通过魅力示范,以上行下效的价值导向感染身边的人。

《大学》中也提出修身的方法论。

方法论首先要求领导者“格物致知”,即穷究物理。

这里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对自己所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储备应该达到一定的深度。

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后盾,在管理过程中才能提出正确目标、作出正确决策。

同时,领导者对于管理学方面也应有完整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这样才不会造成管理无方的局面;其二,领导者还应该是一个“通才”。

无论是国内外形势、科技发展趋势、经济走向还是管理心理学、行为科学,虽不致精通,但都应了解。

这些综合知识是提升领导者分析、判断、决策、控制、协调、应变及创新等能力的基础。

方法论中还提出领导者须做到认识明确,看清楚什么是错误的,能从不尽相同甚至背道而驰的途径中正确选择组织前进的方向,审时度势,把握时机。

无论是对组织外部环境,还是组织内部结构,都能应用知识,得到简单明确的结论,找到恰当的解决方式。

如此,组织内外部一切事物会明朗清晰,井井有条。

再次,领导者要端正心思。

内圣外王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汉语成语,拼音是nèi shèng wài wàng,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内圣外王”一词虽然首见于《庄子·天下篇》,但已成为儒家哲学之特点的代名词,故人们一般称儒家思想实际上即“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所在。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

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

内圣外王名词解释

内圣外王名词解释

内圣外王名词解释一、内圣外王的含义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君主的理想境界和应有的品德与能力。

内圣指的是君主修身养性、培养德行;外王指的是君主治国安邦、使国家繁荣昌盛。

内圣外王更多地强调君主应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身作则、德行高尚,才能有效地管理国家并使之达到盛世之境。

二、内圣的内涵1. 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是内圣的核心,它强调君主应通过自我修养来塑造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

君主应不断自我反省、修正错误,培养谦虚、正直、诚信、守信等美德,并以身作则地影响身边的人。

只有通过修身,君主才能具备高尚的品质,成为人民心灵的指引者。

2. 学习与探索内圣还包括君主的学习与探索精神。

君主应以治国为己任,不断学习各种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以便在面对复杂的国事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君主应虚心向人请教,广泛阅读书籍,勇于探索新的思想和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才干和素养。

三、外王的内涵1. 治国安邦外王强调君主的治国能力和智慧。

君主应通权达变,善于制定和实施政策,推动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以促进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

君主应垂问民意,关心人民的利益,倾听百姓的声音,从而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国家。

2. 使国家繁荣昌盛外王也包括君主使国家繁荣昌盛的能力和手段。

君主应注重国家的经济建设,积极推动产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君主应注重教育和文化的兴盛,加强道德教育,提升人民素质,使国家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上取得长足进步。

四、内圣外王的关系内圣外王两者不可或缺,相辅相成。

内圣与外王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只有君主具备了内圣的德行和智慧,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外王的治国理想。

同时,君主在实施外王时,也要不断修身以保持内圣的状态,始终保持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做到心存公心、忠诚于人民。

内圣外王的实现离不开君主的努力,也需要民众的支持和配合。

民众应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与君主一起推动国家的发展。

现代管理能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什么精华

现代管理能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什么精华

现代管理能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什么精华?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作为根本,是“内圣外王之学”,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以正己为基础,是“修身治人之学”,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由于有伟大的后继者从而发扬光大,并沿着两条不同发展路径展开:一条以“仁”为发展路径,为战国中期的孟子所继承,主张人性善,开辟了“内圣之学”;另一条以“礼”为发展路径,为战国末期的荀子所继承,主张人性恶,开辟了“外王之学”。

虽然时过境迁,但儒家管理思想依然超越时空,穿过厚厚的历史帷幕,给我们今天的管理以思考与借鉴。

下面就是jy135网为大家整理的现代管理能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什么精华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一、管理者的个人素质(“五常”)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它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感、性格气质、学识修养、处事态度等。

儒家思想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人之根本,在现代管理中可理解为提升管理者的个人素质。

1.仁者爱人,对别人要爱①关心属下:人性化管理。

孝悌:爱亲人,尊敬别人。

“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②培养属下。

泛爱:博施、济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义者,宜也,即适宜、合理合理的就可以拿出,推行合理的制度。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在为人处世的时候,突出“躬自厚而薄责人。

”而在与人交往与合作时,“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3.礼者,等级制度①“礼之用,和为贵”:强调社会与企业的管理秩序,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并透过共同的愿景达到和谐统一。

②遵守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行为。

③尊重伦理道德。

4.智者,知也“学而知之。

”提倡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以创新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

★中国文化观念的52个关键词

★中国文化观念的52个关键词

02中国文化观念的52个关键词:哲学、思维、政治智慧(17个):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大道至简、内圣外王、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辩证逻辑、直觉意会、系统思维、类比模拟、立象尽意、礼乐治国、仁者爱人、民为邦本、家国同构、经世致用、儒道互补修身与处世智慧(18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齐治平、民胞物与、孝悌忠信、独善兼济、浩气长存、慎思明辨、明心见性、四为之志、君子之道、刚柔并济、韬光养晦、返璞归真、因势利导、清静无为、有容乃大、达观圆融艺术审美与教育智慧(17个):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愤启悱发、温柔敦厚、文质彬彬、味外之旨、虚实相生、须弥芥子、气韵风骨、传神写意、春秋笔法、文以载道、言志抒情、大巧若拙、博观约取、道进乎技、诗性文化01天人合一:意思是自然与人是和谐统一的。

此观念源于先秦,语出北宋张载《正儒家蒙·东铭》:“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

”02和而不同:意思是为人处事,讲求和谐,但应该拒绝苟同。

语出《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03大道至简: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语出五代陶坛的《还金术》:“妙言至径,大道至简。

”04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强调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事物。

05直觉意会: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不经语言明说而内心领会。

06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语出《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07知行合一:意思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努力践行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语出王阳明《传习录》:“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08仁者爱人:意思是“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

语出《论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09民为邦本:意思是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先秦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先秦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先秦儒家的内圣外王观刘鹏【摘要】摘要:“内圣外王”之道历来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

就先秦儒家而言,主要表现为将德性主体的自我完善落实在外王事功。

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和谐一致,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至高境界。

内修仁德、外行德政的修己安人之道,构成了内圣外王之学的主要内容;孟子承孔子之绪,对其“内圣”思想加以发挥,创立了以性善说为基础的心性之学和以仁政为旨归的王道学说,试图从“内圣”中直接引出“外王”;荀子一派从“外王”方面发展了孔子的礼治思想,其隆礼重法、礼法并重的政治学说,使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政治实践中,都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对汉代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名称】管子学刊【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关键词】先秦;儒家;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之道历来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曾将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内圣外王之道”,认为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是做圣人,即成就“内圣外王”的圣人人格[1]12。

“内圣外王”一词始见于道家著作《庄子·天下》,然而,先秦时期对内圣外王思想的讨论最为深入并积极付之践行的则当属儒家学派。

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和谐一致,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至高境界。

内圣外王之道从孔子那里,便内含于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中。

孔子力图通过个体道德修养的完善、德性修养境界的提升来调整个体与社会间的关系。

内修德性、完善仁德,外行德政、济世安人,构成了内圣外王之学的主要内容;孟子承孔子之绪,其性善说和仁政说分别从修身与事功两个方面对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阐发,试图从“内圣”中直接引出“外王”;荀子一派从“外王”方面发展了孔子的礼治思想,其隆礼重法、礼法并重的政治学说,使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政治实践中,都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对汉代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作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虽从未将自己的学说称之为内圣外王之道,但其所建构的仁学思想体系,内修仁德,外行德政,充分体现了内圣外王之道的精神内涵。

浅谈_内圣外王_的历史演变

浅谈_内圣外王_的历史演变

摘要: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借用庄子的“内圣外王”来概括儒学,实际上丢掉了儒家平民性和实用性的一面,把佛老本体论、直觉主义的东西植入儒学,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遭到了实学家的激烈批判。

关键词:“内圣外王”历史演变现代境遇在现代语境中,“内圣外王”基本上成了儒家思想的代称。

然而这一出自庄子的词汇,何以竟成了儒家思想的代称其中究竟是怎样一个发展历程,这种称谓是否能够准确概括儒家思想我们不妨从其历史演变过程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圣”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上部是人的一只大耳朵,左下部是一个口,右下方是一个面向右而立的人。

金文的写法是“”,下部是一个面朝左的人,其上部的左侧为耳,右侧为口。

今天的“圣”是繁体“聖”的简化字,“圣”的本义就是指“聪明非凡的人”。

《说文解字》说:“圣,通也。

”一般把才能超群、无所不通的人称为“圣人”或“圣贤”,而“圣善”是对母亲的美称。

“王”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直接就是一个斧头之形,下端是斧刃。

金文的写法是“”,基本上同于甲骨文,下端的斧头更像实物,如同古代武士所拿的大板斧。

“王”的本义就是大斧头,斧头在上古是一种武器,后来成了权力的象征,最高统治者都称“帝王”,基本上都是以武建国。

“圣”与“王”,一个侧重于“文”的方面,一个侧重于“武”的方面,后来被作为道德与事功的代称,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着内在的紧张,毕竟道德和事功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就“圣”本身在古代的含义来说,它只是德行的一种,比如《尚书·洪范》中在讲治国的道理时,“圣”是九畴中第二畴“五事”的第五个方面:“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恭作肃,从作乂,明作晳,聪作谋,睿作圣。

”“圣”指的是思考通达,换言之就是善于哲学思维。

《尚书》中多以“佑贤辅德”(《仲虺之诰》)、“崇德报功”(《武成》)等来描述帝王功业,而且提倡“人求多闻”(《说命下》),并不是后来强调的单一的坐忘式的“内圣”心性修养之术。

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但是,其效果真的是“内圣外王”了 吗????
二、从舆论学角度分析原因
第一、舆论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控制,民众行为受限,扼杀 中国社会的创造力。
第二、企图以舆论道德自律来治国平天下, 忽视政治体制和制度的变革以及法律制度的 完善,必然强化专制。
第三、忽视公众舆论心声,忽视个人利益追 求,“小我 ”成全“大我”,最终导致反抗。
从舆论学视角看儒家思想“修齐 治平”、“内圣外王”
一、含义
“修齐治平” 来自于《四书五 经》中的《大学》一文:古之欲 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 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 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已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简言之,就是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 是在《庄子·天下篇》 中提出来的。内圣是一 套道德修养功夫;外王 则是要让人的这套功夫 发挥作用,用来治国平 天下。
《大学》开篇讲的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是对内圣外王之道的 最好解说。
这种思想是几千年的封建儒家思想的核 心,用这套理论在教育着一代代知识分 子,实现“政教合一”的目地。以舆论 为教化,上至帝皇,下至百姓,无不以 此为最高理想追求。

中国共产党民本理念的历史考察

中国共产党民本理念的历史考察

德礼高于刑政;他把政治的实施过程看作是道德感化过程,教化方式上主张 身教重于言教,以模范的道德行为来感化民众,凝聚民心。为政者“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孟子的教化观更强调人 君的道德自觉,要求统治者与民同欲、同德、同心。以礼治国,以德治国包 括统治者自身如何受制于礼、为政以德,即所谓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以及被统治者如何齐之以礼、道之以德。但是重德礼,行德教和礼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不断的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原因都在于我们 党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始终得到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 其忧”。…1
2、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的最高目的。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必须把人民的 根本利益摆在第一位,坚持不懈的为人民群众谋取最大利益。我们党对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认识和实践是随着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而不 断深化的。
“我们的各级干部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群众,也 必须依靠群众才能做好”。”1
第二、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必须摆正党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党来 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的事业取 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 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 的试金石。”蛐“谁深深扎根予人民之中。同广大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谁就 有力量、有智慧、有办法,就能够经受考验,战胜困难,作出突出的成绩”。 ”1从毛泽东时代起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都要求每个党员和干部正确认识自己同 人民群众的关系,时刻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置,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所有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要始终置身群众之中,时刻心系群众, 坚定的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

内圣外王 新解

内圣外王 新解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内圣。

修身为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内圣外王”这几个字你不要以为是我随便挑出来的,梁启超曾经说过,“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

你看梁先生给这四个字多高的评价啊,“内圣外王”是中国学术的全体啊!内,自我的修养;外,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领导力。

我们讲过佛家“体”和“用”的道理,“体”是一个事物内在的本质,是它自己跟自己的关系,“用”是一个事物外在的用途,是它跟别人的关系。

内圣即为领导力之体,外王即为领导力之用。

那么,“内圣外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文化中另外重要的四个字: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哪里来的?来自于《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一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已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听见了吧,无论你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如果做不到修身就失去了为人的根本,这样根本谈不上其他的功业!只有做好了修身,才可以齐家;只有做好齐家,才可以治国;只有做好治国,才可以平天下。

近代学者熊十力根据《大学》以“修身”为本,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为“内圣”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功夫,接着他说:“君子尊其身,而内外交修,格、致、正、城内修之目也。

齐、治、平,外修之目也。

国家天下,皆吾一身,故齐、治、平皆修身之事。

”古人很有意思,“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修身,前者内修,后者外修而已。

就是说,无论你取得多大的功业,当了多大的官,赚了多少钱,这些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修身”!今人读来,固然有些失于“迂腐”,但是比上那些把权、钱、享受当作目的和最好追求而失去了自我的人,这个迂腐实在好上一百倍!我们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这四个词暂时放在一边,(不是不讲,而是对于一般人来说理解起来更困难),我们先专注于人们比较熟悉的“修齐治平”四个字,“修身”即为内圣,(其实还应该包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为外王。

内圣外王-新解

内圣外王-新解

对“内圣外王”之新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内圣。

修身为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

“内圣外王”这几个字你不要以为是我随便挑出来的,梁启超曾经说过,“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

你看梁先生给这四个字多高的评价啊,“内圣外王”是中国学术的全体啊!内,自我的修养;外,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领导力。

我们讲过佛家“体”和“用”的道理,“体”是一个事物内在的本质,是它自己跟自己的关系,“用”是一个事物外在的用途,是它跟别人的关系。

内圣即为领导力之体,外王即为领导力之用。

那么,“内圣外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文化中另外重要的四个字: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哪里来的?来自于《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一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已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听见了吧,无论你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如果做不到修身就失去了为人的根本,这样根本谈不上其他的功业!只有做好了修身,才可以齐家;只有做好齐家,才可以治国;只有做好治国,才可以平天下。

近代学者熊十力根据《大学》以“修身”为本,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为“内圣”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功夫,接着他说:“君子尊其身,而内外交修,格、致、正、城内修之目也。

齐、治、平,外修之目也。

国家天下,皆吾一身,故齐、治、平皆修身之事。

”古人很有意思,“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修身,前者内修,后者外修而已。

就是说,无论你取得多大的功业,当了多大的官,赚了多少钱,这些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修身”!今人读来,固然有些失于“迂腐”,但是比上那些把权、钱、享受当作目的和最好追求而失去了自我的人,这个迂腐实在好上一百倍!我们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这四个词暂时放在一边,(不是不讲,而是对于一般人来说理解起来更困难),我们先专注于人们比较熟悉的“修齐治平”四个字,“修身”即为内圣,(其实还应该包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为外王。

浅谈“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

浅谈“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

浅谈“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作者:李海亮杨华祥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18期摘要: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借用庄子的“内圣外王”来概括儒学,实际上丢掉了儒家平民性和实用性的一面,把佛老本体论、直觉主义的东西植入儒学,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遭到了实学家的激烈批判。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历史演变现代境遇在现代语境中,“内圣外王”基本上成了儒家思想的代称。

然而这一出自庄子的词汇,何以竟成了儒家思想的代称?其中究竟是怎样一个发展历程,这种称谓是否能够准确概括儒家思想?我们不妨从其历史演变过程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圣”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 ”,上部是人的一只大耳朵,左下部是一个口,右下方是一个面向右而立的人。

金文的写法是“ ”,下部是一个面朝左的人,其上部的左侧为耳,右侧为口。

今天的“圣”是繁体“聖”的简化字,“圣”的本义就是指“聪明非凡的人”。

《说文解字》说:“圣,通也。

”一般把才能超群、无所不通的人称为“圣人”或“圣贤”,而“圣善”是对母亲的美称。

“王”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 ”,直接就是一个斧头之形,下端是斧刃。

金文的写法是“ ”,基本上同于甲骨文,下端的斧头更像实物,如同古代武士所拿的大板斧。

“王”的本义就是大斧头,斧头在上古是一种武器,后来成了权力的象征,最高统治者都称“帝王”,基本上都是以武建国。

“圣”与“王”,一个侧重于“文”的方面,一个侧重于“武”的方面,后来被作为道德与事功的代称,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着内在的紧张,毕竟道德和事功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就“圣”本身在古代的含义来说,它只是德行的一种,比如《尚书·洪范》中在讲治国的道理时,“圣”是九畴中第二畴“五事”的第五个方面:“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恭作肃,从作乂,明作晳,聪作谋,睿作圣。

”“圣”指的是思考通达,换言之就是善于哲学思维。

《尚书》中多以“佑贤辅德”(《仲虺之诰》)、“崇德报功”(《武成》)等来描述帝王功业,而且提倡“人求多闻”(《说命下》),并不是后来强调的单一的坐忘式的“内圣”心性修养之术。

原始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原始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作者: 郑臣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2-38页
主题词: 原始儒家 内圣外王 孔子 孟子 荀子 大学 中庸
摘要:儒家学说的精神实质可以用“内圣外王”一语概括。

它表现在创始者孔子那里,就是“修己安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

它表现在“亚圣”孟子那里,就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仁政为依归的仁学。

它表现在荀子那里,就是以“化性起伪”的性恶论为基础、以“尽伦尽制”的圣王为最高理想的礼学。

而儒家早期经典《大学》所阐发的以修齐治平为基本内容的三纲八目表现的正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实践纲领。

同样,《中庸》所阐发的以“诚”为本、以“成己成物”为主要特征的“合内外”之道更是从天道人道相贯通的角度发挥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外王-中国人的修身智慧--吴孟恩

内圣外王-中国人的修身智慧--吴孟恩

内圣外王-中国人的修身智慧一、课程背景:中华民族是要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丧失掉自己的民族精神就等于亡国。

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特有的修身智慧。

当下全盘西化的中国,从哪里寻找本性文化?运用什么法则才能解决西方文化来到中国的水土不服?中国人如何修身、处世?从一个词“内圣外王”说起,共同领略中国人的修炼之道,重掌中国人的修身智慧。

二、课程收益:1、由浅入深,理解儒释道三家的修身之道2、礼仪圆明,通晓中国人的外王之道3、明心见性,掌握中国人的内圣智慧三、培训对象:企业高管、领域精英、欲提升自己者四、培训时间:一天五、课程大纲:开篇:外王,必先内圣内圣,不离修身修身,不离修心一、儒家的不教之教——“伦常”之妙1、圣人神道设教,百姓日用不知2、五伦齐天下——夫妇、夫子、君臣、兄弟、朋友3、五常和身心——仁义礼智信之化性改命原理4、天人合一精神练就的人间乐土5、礼乐熏陶下的东土“大成气象”二、士大夫的风流——《大学》中的“七证功夫”1、《大学》之三钢——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之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大学》之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修齐治平,士大夫的风流4、儒家《大学》修炼之道三、心物一体观世界——王阳明的“四句教”1、王阳明其人2、龙场悟道格竹子3、知行合一与心物一元4、直指心性的四句教5、儒家的欲、情、性6、心学一脉,源远流长四:明心见性——佛学修身的究竟解脱之法1、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

2、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3、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

4、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

5、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

6、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五、道法自然——道家身心修炼之现实佐证1、老子的“道法自然”2、庄子的“逍遥境界”3、《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4、葛洪《抱朴子》中的“丹道方术”之学,强调守一、行气、引导、房中术等修炼法门5、吕祖的“内丹之学”与霞举飞升6、丘处机一言止杀救苍生六、大而化之的道德——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1、老子《道德经》中的道与德2、“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孔子3、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与子思所说的“中庸之道”4、孟夫子的“养浩然正气”与“大丈夫”学说5、文天祥的《正气歌》七、优哉游哉——中国人的圣贤境界1、优哉,“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2、游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3、中国人的内圣之道,最终表现为做人做事的境界4、韩愈的窘迫境界5、苏东坡的潇洒境界6、范仲淹的无我境界结语——青年学儒,中年学道,晚年学佛以儒家己立立人的精神立身以道家圆融无碍的智慧处世以佛家觉悟有情的慈悲安心读儒书而不至于偏执读道书而不至于诡秘读佛书而不至于空疏如此,则天下定矣青年学儒,中年学道,老年学佛。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此即“内圣外王之道”。

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f ān 息畜ch ù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

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虽然“内圣外王”一词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作者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政治思想孔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

儒家无不讲道德,也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

没有道德作指导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
是在《庄子· 天下篇》 中提出来的。内圣是一 套道德修养功夫;外王 则是要让人的这套功夫 发挥作用,用来治国平 天下。 《大学》开篇讲的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是对内圣外王之道的 最好解说。
这种思想是几千年的封建儒家思想的核
心,用这套理论在教育着一代代知识分 子,实现“政教合一”的目地。以舆论 为教化,上至帝皇,下至百姓,无不以 此为最高理想追求。 但是,其效果真的是“内圣外王”了 吗????
二、从舆论学角度分析原因
第一、舆论思想控制,民众行为受限,扼杀
中国社会的创造力。 第二、企图以舆论道德自律来治国平天下, 忽视政治体制和制度的变革以及法律制度的 完善,必然强化专制。 第三、忽视公众舆论心声,忽视个人利益追 求,“小我 ”成全“大我”,最终导致反抗。
从舆论学视角看儒家思想“修齐 Hale Waihona Puke 平”、“内圣外王”一、含义
“修齐治平” 来自于《四书五 经》中的《大学》一文:古之欲 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 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 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已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简言之,就是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