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中考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历史期末复习默写提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历史期末复习默写提纲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1、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强国,为准备了条件。

2、俄国年改革:领导人是沙皇。

影响: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3、美国内战(南北战争):领导人是;南北矛盾焦点:。

转折点:《》《》两部法律文件。

实质:美国历史上第次革命。

评价林肯:为和作出了杰出贡献。

4、日本明治维新的意义: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实现了“”,开始跻身强国之列,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

5、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主要成就:①作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发明大王”是国人)②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国人的、国人莱特兄弟的问世,发动机是)③现代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化学家发明了)影响:创造巨大,人类进入“”。

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①②③④社会加剧。

7、: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1687年他的巨著《》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国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提出的观点。

:19世纪国著名作家。

小说集“”包括《》《》等,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18世纪国天才作曲家。

代表作:《》。

8、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是。

两大军事集团:(德、奥匈帝国、意大利)和(英、法、俄)。

战争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争夺而发动的一场战争。

9、俄国十月革命:年月列宁领导;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革命。

10、一战后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秩序:。

巴黎和会上签署了针对国的《》,将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引发中国;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针对的《》。

《》和《》都涉及并损害中国主权。

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行;开创了。

12、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领导了的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不知不觉已经下学期了,那么初三的同学应该怎样做好复习准备呢?历史这科需要怎样提⾼复习效率呢?下⾯是由店铺整理的⼈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希望对您有⽤。

⼈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俄国⼗⽉⾰命 ⼗⽉⾰命 背景 ①⼀战给俄国⼈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激化阶级⽭盾。

②⼆⽉⾰命(1917.3)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的局⾯,掌握主要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帝国主义战争 标志 1917年11⽉7⽇,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揭开了俄国⼗⽉⾰命的序幕。

(阿芙乐尔号) 结果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了世界上第⼀个⼯⼈⼠兵苏维埃政府――⼈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 意义 ①⼗⽉⾰命是⼈类历史上第⼀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命,诞⽣了世界上第⼀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舞了国际⽆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的⾰命⽃争。

(⼗⽉⾰命⼀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苏联的成⽴ 1922年,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当时加⼊联盟的共和国有俄罗斯联邦、外⾼加索联邦,乌克兰和⽩俄罗斯。

后来发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

) 斯⼤林 1928年到1937年实⾏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业。

使苏联由传统上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业国,苏联的国防⼒量由此加强。

与此同时,加快实现农业集体化 宪法 1936年,苏联通过法宪法,宣布苏联是“⼯农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着苏联⾼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斯⼤林模式”) ⼈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 1919年1⽉,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会议,即巴黎和会。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探索1、开端问题: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②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③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

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

2、历史舞台问题:①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戊戌变法。

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五四运动。

专题四: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次会议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专题五:国共关系演变1、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红军、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进行长征取得胜利。

2、(1)长征胜利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3、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1)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胜利: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专题七:人物篇2、重庆谈判目的:①蒋介石:一方面为了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共身上;②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知识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知识提纲

部编九下历史知识提纲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5、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

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3、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4、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认真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一、古代文明与丝绸之路1.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2.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通道-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繁荣发展-唐代丝绸之路的繁盛-丝绸之路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作用3.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与地区-中国-亚洲国家-西亚国家-中亚国家-欧洲国家二、现代化进程与中国近代史1.欧洲市民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启蒙思想的传入-西方科技的引进-社会制度的触动2.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冲击-鸦片的传入和禁烟令-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3.中国近代史的三个重要标志事件-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中国近代史的现代化进程-逐步建立现代民主制度-工业化和农业-开放和现代化建设5.现代化进程中的党风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建设-党的建设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新时代下党风建设的重要任务三、二战与冷战时期的世界历史1.二战的起因和发展-二战的远因和近因-德国侵略欧洲和亚洲国家-盟军反击和战争结束2.二战的结果和影响-联合国的成立-世界格局的改变-二战对亚洲的影响3.冷战时期的特点和主要内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意识形态的对立-冷战对世界的影响4.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发展趋势-北约和华约的形成-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与非洲亚洲国家的独立运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5.冷战后的世界历史发展-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的崛起-中国的开放和对外开放四、和平与发展问题1.争取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性-战争的危害和破坏-维护国际和平的实际措施-和平与发展的关系2.世界和平的新形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的威胁-人权和人道主义问题的争议3.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国际组织的作用-联合国维和行动-全球治理的问题和挑战4.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环境问题的全球合作5.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关系与对策-发展是解决和平问题的基础-解决争端的和平途径。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
理版)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治理与文化交流
1.1 三皇五帝与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 “三皇五帝”、“夏、商、周”简要介绍
-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比较
1.2 著名的古代思想家和他们的思想
- 孔子思想
- 墨子思想
- 荀子思想
- 道家、法家思想简介
第二章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和辉煌的唐宋文化
2.1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朝代更替
- 夏朝、商朝、西周到东周
- 秦到汉和三国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2.2 唐代和宋代的辉煌文化
- 唐代文化
- 宋代文化
第三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和市场贸易
3.1 中国古代经济的起始和发展
- 农业生产的发展
- 生产力的提高
3.2 中国货币的演进和市场贸易的兴起
- 货币的演变
- 交易的方式
第四章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4.1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 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
- 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4.2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 五四运动和中国的成立
第五章互联网时代的中国
5.1 互联网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 互联网的特点
- 互联网的优点和缺点
5.2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互联网产业的现状。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提纲1.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点-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五等爵位的传承与社会等级的划分- 封建礼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农民的地位与农耕经济的发展2. 唐宋时期的繁荣与进步- 唐朝的政治与文化- 唐朝的外交与对外影响- 宋朝的政治与经济- 宋朝的科技与文化3. 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演变- 元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明朝的政治改革与海外贸易- 清朝的统治与治理- 北洋政府的崛起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4.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抗战时期的抗日斗争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背景与成立过程- 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与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影响力6. 当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 当代中国经济的崛起与改革开放的进程- 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民生问题- 当代中国外交政策与国际合作- 当代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7. 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与影响- 世界两次大战与战后秩序的建立- 冷战与双边冲突- 文化大革命与冲突的影响- 全球化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8. 中国历史名人与思想- 孔子与儒家思想- 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鲁迅与现代文化的批判精神- 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是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提纲的主要内容,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增强历史意识,培养分析思考和综合评价的能力。

历史是人类的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中考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中考考点)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P14-29)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P14-19)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巴黎和会(1919.1-6):参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识图P14三巨头)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②《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的主要内容: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识图P15签署《凡尔赛和约》和右图)③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④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启示:弱国无外交)(2)凡尔赛体系的确立:1919年~1920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国、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败国分别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的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华盛顿会议:1919-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①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②《九国公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内容: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影响:对中国:是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对美国: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人教版初三下学期历史提纲

人教版初三下学期历史提纲

人教版初三下学期历史提纲初中生学习历史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学生应该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记忆历史,初三下学期历史提纲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三下学期历史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人教版初三下学期历史提纲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202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2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

2.背景: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印度人的反抗。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土兵;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4.意义: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印度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结果)②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一、彼得一世改革:181.背景(原因):2.领导人:彼得一世。

3.时间:18世纪初。

4.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5.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生活方式上:提倡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6.作用: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的,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7.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1.背景(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

2.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存的政权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苏维埃2、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一、彼得格勒起义〔十月革命的发生〕:★⑵时间:1917年11月6日—7日⑶领导人:列宁⑷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⑸主要参加者:工人阶级⑹最主要特征:在中心城市〔彼得格勒〕暴动,武装夺取政权⑺结果:①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②俄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中选为主席。

★⑻苏维埃政府稳固政权的措施: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公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④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⑤1918-1920年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稳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③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开展,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二、〔列宁〕新经济政策:〔改进主义的方法〕⑴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⑵领导人:列宁。

⑶实施时间:1921年——1924年。

⑷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开展商品经济。

⑸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开展。

★三、苏联成立:〔1922-1991〕⑴时间:1922年底;⑵国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当时参加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一、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
- 造纸术与印刷术
- 指南针与火药
-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封建制度与中央集权
- 秦朝与西汉时期的统一中央集权
- 两汉与三国时期的地方豪强割据
三、唐宋时期的繁荣与变革
- 德治与贞观之治
- 科举制度与进士文化
- 辽、夏、西夏三个政权的兴衰
四、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演变
- 元朝与蒙古族的统治
- 明朝的反蒙古族斗争与中央集权
- 清朝的满族统治与考试制度改革
五、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民主革命
- 五四运动与革命文化的兴起
六、二战后的中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改造- 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
- 当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
七、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联系-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的联系
- 唐宋时期与世界的交往
- 近代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八、历史的启示与当代的思考
-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 传承与创新的态度
- 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以上是关于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中考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中考版

九年级下册知识要点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九年级历史下册是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对抗、竞争的历史,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也是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经历了一战到二战之间的世界、二战时期的世界、二战后的世界。

学习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探索、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亚非拉独立与奋起),现代国际关系和战争史(世界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二战),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1、十月革命:一战带来深重苦难,二月革命后,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性质)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第2课: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919年,为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召开巴黎和会,签署对德的《凡尔赛合约》(把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序。

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等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3、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29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在美国开始爆发,迅速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3、罗斯福新政:为克服经济危机,1)目的、特点: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直接打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直接打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直接打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复提纲第一单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2、背景: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3、杰出代表:XXX、XXX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4、成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哥与委合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为纪念XXX,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XXX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4、杰出代表:XXX(印度民族女英雄)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XXX改革1、俄国同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XXX称“XXX”。

2、XXX一世改革(1)目的:向西方研究,实现富国强兵(2)内容①政治:增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

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3)作用:主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XXX,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筹办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增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开展的障碍。

2、农奴制改革(XXX)1、背景:a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b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原因)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反动3、性子: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4、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专题一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背景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大肆扩军备战,还吞并了奥地利,却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

二、西方大国采取的政策1、名称:2、成因: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但西方大国一方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于是想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3、定义:4、影响:三、慕尼黑阴谋1、时间:2、地点:3、操纵国:3、内容: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4、影响:四、战争的爆发和扩大1、原因:①根本原因:②直接原因:③促进因素:2、爆发的标志:3、结束的标志:4、性质:5、过程(一)战略防御阶段(1939——1941年)欧洲战场亚洲和太平洋战场西欧和北欧战场苏德战场(第一战场)主要战役时间对抗者结果意义无(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战争的建立1、原因: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2、目的: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3、时间:4、参加国家:5、地点:6、签署文献:内容:意义:(三)战略转折点欧洲战场亚洲和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第一战场)主要战役时间1942年对抗者结果意义四、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1945年4月)欧洲战场西欧和北欧战场(开辟第二战场)苏德战场(第一战场)主要战役时间对抗者结果意义五、雅尔塔会议1、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2、时间:3、地点:4、三国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5、内容:①②③六、战略决战阶段(最后的胜利)①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同日军战斗;②对二战胜利起决定作用的事件是();③苏联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④中国的抗日战争也进入决战阶段。

七、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八、二战胜利的原因①根本原因:②③九、二战的影响与启示1、影响:2、启示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②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提纲【详细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提纲【详细版】

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课标】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8世纪末19世纪初)(胜利)1.背景:①长期处于 西班牙 和 葡萄牙 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 美国独立战争和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 领导人: 玻利瓦尔 和 圣马丁(南美的“解放者”)。

3. 概况: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4. 胜因:①具有反侵略的正义性。

②拉美人民协同作战,南北夹击。

③玻利瓦尔、圣马丁的卓越领导。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力量衰落。

5. 意义:①赶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丁美洲国家分布格局。

②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推动了拉丁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6. 特点:①时间长。

②范围广。

③南北地区联合作战。

二、印度民族起义【19世纪中期(1857—1859)】(失败)1.原因:① 英 国的殖民统治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

②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2.领导人:封建王公(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主力:印度土兵3.意义: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②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4.败因:①起义没有席卷全国。

②起义中心有3个,没有形成统一领导。

③英国的强大。

【课标】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相同点:【课标】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原因:①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②导火线:林肯当选为总统。

2.领导人:林肯3.美国内战的首要目标:维护国家统一。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

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2、背景: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3、杰出代表:玻利瓦尔、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4、成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哥与委合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内容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

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3)作用: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1、背景:a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b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原因)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革命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4、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九年级历史下册是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对抗、竞争的历史,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也是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经历了一战到二战之间的世界、二战时期的世界、二战后的世界。

学习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探索、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亚非拉独立与奋起),现代国际关系和战争史(世界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二战),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1、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十月革命:一战带来深重苦难,二月革命后,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3、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性质)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使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3、斯大林模式:(1)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特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919年,为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协约国同德国,召开巴黎和会,签署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把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等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等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

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第4课: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29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在美国开始爆发,迅速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3、罗斯福新政:为克服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实行新政。

(1)目的、特点: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2)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

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1922年,墨索里尼。

2、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与统治。

3、建立:19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总理大权一身,自称国家元首,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影响)。

统治:(1)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

(2)解散一切工会,取缔了纳税党以外的一切政党,强化专政机器,加强思想控制。

(3)迫害犹太人。

4、军部法西斯的建立: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标志着世界大战在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三个法西斯国家(德意日)相互勾结形成轴心国集团,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

美德两国摆脱经济危机不同方式: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摆脱危机。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7课)1、绥靖政策:英法等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被称之为“绥靖政策”。

“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2、二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1)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2)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苏德战争爆发(扩大)。

(3)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反法西斯国家走向团结,为最终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4、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5、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1943年,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二战重要的转折点。

6、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两面被夹击。

7、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8、二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1)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

(2)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8课: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第9课: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1、欧洲的联合: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2、日本的崛起:战后在美国的援助下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原因),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随着日本经济发展,国际地位得到加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不成功;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导致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1991年“八一九事件”,加速分裂。

1991年底,苏联解体,同时也标志美苏冷战的结束。

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第11课:东欧剧变匈牙利改革:1956年,匈牙利政府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局部改革和调整。

其他国家改革: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被苏联镇压。

东欧剧变:(1)性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2)表现:德国统一;南斯拉夫一分为二;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五。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2课: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1、印度独立:1947年,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

2、埃及独立:1952年,纳赛尔领导革命,埃及独立。

3、非洲独立年: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历史上称这一年为非洲独立年。

4、纳米比亚独立:1990年,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5、古巴独立:1959年,卡斯特罗古巴武装斗争,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6、巴拿马: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1、以色列建国: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

2、中东战争:以色列成立后至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发生了四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3、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原因:(1)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2)列强介入使问题复杂化;(3)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矛盾更复杂;(4)对珍贵水资源的争夺。

4、中东局势的长期动荡,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问题。

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1、冷战政策含义: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被称为冷战政策。

2、序幕:“铁幕演说”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3、美苏冷战起止: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到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冷战随之结束。

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开始);②经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华约组织),由此世界形成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各国要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起决定性的作用的是综合国力尤其经济实力。

(记住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一战后建立的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的政治格局两极格局或雅尔塔体系;苏联解体90年代后的政治格局暂时是由“一超多强”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科索沃战争: 1999年,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出动北约军队对南联盟进行轰炸,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

第16课:经济全球化1、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经济趋势:经济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了一个整体。

4、表现: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5、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方面面临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6、中国应对的策略:(1)顺应潮流;(2)防范风险;(3)引进投资和技术;(4)学习经验。

7、成就:2001年,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APEC)在上海举行;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1、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2、起始国:美国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最具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