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蒙古族渊源

合集下载

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民俗风情文化管窥

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民俗风情文化管窥
上分携手 , 风锦桥边插柳桠 ; 否泰是天 皆是命 , 悲伤思 我又思他 ; 余字源无三两 姓 , 一家分作万 千家 ; 十人誓 愿归何处 , 如梦云游浪卷 沙 ; 后来贫富须相认 , 千朵桃 花共树发 。自此以后 , 几经辗转 , 余 氏蒙古族先人落籍 贵 州大方 县 , 虽然 自己生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许 多方面 都因环境 的改
过年时供菩萨 。大方县余 姓蒙古族人都会在过年时供 菩萨。据余 氏族谱记载其先祖“ 统家窃负而逃” 时共有 “ 九子十进 士” , 其盟誓联诗也有 “ 十人誓愿归何处 ” 之 说, 这种 与“ 十” 有关 的传 承很 突出地体现在他们 供菩
萨 的活动 中。 目前 , 在大方县 大多数余 氏族人供菩 萨 的做法是从 年三十这一天一直到正月初三都在菩萨面
关键 词 : 贵 州; 大方县 ; 余姓 蒙古族 ; 民俗 风情


贵 州大方县余姓 蒙古族民俗风情 文化独特的
内在 内涵
真出焉。……不料红 巾扰乱天下 , 又被奸 臣诽谤 , 元顺 帝听信奸 臣之言 , 有诛吾九族 之意 , 统家窃负而逃 , 来 至 四川 , 改铁为余 , 余字万代 不改 , 一行来 至泸州凤锦 桥, 人多影大 , 难以一路 , 乃联诗盟誓遗嘱作证 , 四散各 处 。诗 日 : 本是元朝宰相家 , 红 巾构祸人西涯 ; 泸 阳岸
直在 张扬着它独特的教 育功能、 规 范功能和 维系功能。毋庸置疑 , 造成这种文化嬗 变的原因主要有其 自身和 外来作用两个方面,
由此也启示 当下如果要进一步把这种独特 的民俗风情文化推 向前进既需要在 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也同时必须在 实践
上 坚持 走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道 路 。
文 炙 研 究

铁改余氏族谱揭秘

铁改余氏族谱揭秘

铁改余氏族谱揭秘大元王朝,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太祖铁木真),1206年统一蒙古国辉煌起,经八代人苦心经营,最终由盛到衰,至1368年惠宗帝(元顺帝)举家北遁,元大都陷落后土崩瓦解,败退回到蒙古草原,结束了蒙古族人对中国163年的统治。

但成吉思汗的后裔,大多没有惠宗帝的福气好,而是战的战死,自尽的自尽,逃亡的逃亡,隐姓埋名的改名换姓,隐藏在各民族中谋生下来。

其后人在族谱上记载先祖时,都是采用化名,至今六百多年过去了。

元王朝败亡,在于皇室宗亲皇帝位之争和统治阶层内部争权夺利,不顾民生疾苦造成的。

至正十一年四月, 惠宗帝诏丞相脱脱负责治理黄河水患,命贾鲁任工部尚书,兼治河吏总管,强征民工15万人,开凿二百八十里新河道,使黄河东去,合淮河入海。

时间紧、任务重、工期短,监督挖河官吏又乘机克扣劳工钱粮,致使劳工挨饿、受冻、工钱少,从而群情激愤。

又因在治理黄河之前(至正十年),惠宗帝决定变更钞法。

变钞和新开河道,促使元末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白莲教教主韩山童及教友刘福通等,决定抓住治河民工冲天怨气之机,发动劳工举行农民起义。

一面抓紧宣传“弥勒下凡”、“明王出世”,又一面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他们事前暗地里凿了一个独眼石人,埋在即将挖掘的黄陵岗附近河道上,待“独眼石人”挖出正中谣言,治河民工惊诧不也,黄河南北,反抗元王朝烈火顿时燃起。

红巾起义,是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组织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

爆发时间为元至正十一年五月(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聚众三千人于颍州准备起义,但起义事件泄密,遭到官府围剿, 韩山童被捕杀。

刘福通带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杀出重围,随即又把起义群众武装起来,占领了颖州,在河南一带非常猖狂、发展迅猛。

而其他地方,如徐州的芝麻李、彭大,濠州的郭子兴等在南方,也打着红巾起义旗帜南北呼应。

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起义。

刘福通在亳州(今安徽亳县)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

铁改余姓成吉思汗后裔的传奇

铁改余姓成吉思汗后裔的传奇

铁改余姓成吉思汗后裔的传奇2014-05-10 06:05铁木健画像余氏家谱余姓在四川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姓氏。

当一位姓余的朋友操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和你摆龙门阵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想到,四川本土的余姓市民中,有些带有蒙古族的血统,因一段口口相传的传奇故事而成为四川余姓大家族的一员。

这些余姓人认为,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为了避祸,由铁姓改成余姓,隐藏着祖传的身份,靠着一首暗藏家族秘史的“分手诗”来明辨血统。

但在学术界,这段传奇故事一直存有争论。

本期“四川百家姓”,我们抛开学术之争,根据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为大家谈谈“铁”改“余”的故事。

读者如有不同见解,可与中华余姓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进行探讨。

姓名释义:本义是房舍余与舍字同义。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余字像树木支撑的房屋形。

上部为屋顶,下面为梁架和支柱,整个字形像房屋架构侧面图。

余的本义是房舍,后来演化为第一人称“我”和富余之“余”,均为房舍的引申义。

主要源头:同姓不同宗余姓有同姓不同宗的说法,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一是源于姒姓。

夏桀被商汤放逐后,夏禹后代分封的国家中有由余国。

由余国的后代中,产生了余这个姓氏。

二是源于姬姓。

由余,周携王余臣之后,出生于春秋时天水一带。

由余的祖先原为当时的晋国人,因避乱逃到西戎。

后来,由余奉命出使秦国。

他见秦穆公贤明大度,便留在了秦国。

秦穆公元年(公元前659年)投入秦国,被秦穆公任为上卿(即宰相)。

由余为秦穆公出谋划策,帮助秦国攻伐西戎,一举攻伐锦诸戎、绲戎、翟戎、义渠等12个戎国,遂称霸西戎,使秦位列春秋五霸。

由余的子孙遂以他的名字为姓氏,称为由氏和余氏。

三是源自隗姓。

余,春秋时期的小国,出自赤狄部落。

狄是春秋时期分布在河西、太行山一代的古老民族。

春秋期间,他们曾分批向东迁徙,活动于齐、鲁、晋、卫等国之间。

其中,赤狄活动在山西长治一代,和晋人杂居。

赤狄部中有余氏族,是赤狄隗姓之后,这一支的余姓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

余氏家谱源流[管理资料]

余氏家谱源流[管理资料]

第一章中华余姓家族概述第一节余姓追根溯源余姓主要由三大来源组成:姒姓、隗姓和外族的改姓。

一、第一支源自姒姓公元前2070元年禹继承舜的帝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封建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姒姓。

夏朝传十四世,十七王,曾先后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东)、斟鄩(即今河南登封西北)、安邑(今山西夏县东北)等地。

至夏王桀时,于公元前1600年为商汤所灭,汤放桀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北,子孙以禹时国号夏后氏为姓。

夏禹之后分封之国有繇余,也作由余,其后有余氏。

春秋时,晋人由余因避乱出逃到西戎为官,秦穆公闻其贤德大度,礼聘为相,由余为秦出谋划策,为“广地益国”、“西霸戎夷”立有大功,其后裔遂以其名氏,有由余、由、余三姓。

按夏禹之后的由余国可能一直存在到商朝末,国处山西南部,其地被赤狄的留吁氏族所占领,以国名为名者逃亡西戎,后为秦穆公所用之由余,有可能为夏禹之后裔,或为赤狄留吁氏之族人,后者可能性更大。

二、第二支自隗姓余,春秋的小国,出赤狄部,其后裔以国为氏。

狄,亦作翟,春秋前分布于河西、太行山一带的古民族,春秋时,逐渐东徒,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邢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分布在北方的故称比狄,后分赤狄、白狄、长狄三部。

赤狄分布在山西长治北,与普晋人杂居,包括东山皋落氏,咎如、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部,春秋时其中一部分并入晋国。

按:赤狄部余氏族,或留吁氏族,留吁人所居之地为夏禹后裔由余国的旧地,留吁实为由余的近音译而为。

因此,中国的余姓起源于山西长治地区,其历史至少有3000年。

三、第三支来自外姓我国余姓比其他姓氏更早地发生与周边民族的交流和融洽,出自山西正统的余姓其实是华夏族与狄族的混合群体。

南北朝时期,余姓中又发生了外族基因的流入,主要发生在南方。

南北朝陈朝时期,江西新奉的溪族有余姓,溪族为当时南方武陵蛮的一分支,我国南方的许多姓氏与其有关。

元朝时由西域进入中原的人中也有以汉姓余为氏,成为泸州(今安徽合肥)的一支余姓。

贵州省余姓蒙古族族籍试考

贵州省余姓蒙古族族籍试考

作者: 荣盛
作者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社会科学
页码: 39-43页
主题词: 蒙古族;铁木真;贵州省;大方县;蒙古人;家谱;始祖;成吉思汗;《蒙古源流》;解放前
摘要: <正>在祖国的民族大家庭中,蒙古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成员。

蒙古族在祖国北方聚居的地方是尽人皆知的,就是居住在南方云南省的蒙古族近年来也已为人所熟悉。

而贵州省世居的蒙古族,还鲜为人知。

本文就贵州省毕节专区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的族籍问题试考如下:。

余氏宗族远古世系传说

余氏宗族远古世系传说

余氏宗族远古世系传说约公元前2697年—公元885年我们无法对余氏宗族远古世系进行考证,但我们余氏的祖辈仍然根据史料上的丁点记载,以及一些宗族中一些长辈们对传说的回忆,整理出来余氏宗族远古世系关系。

我们现在把这个世系资料记录在这里。

余氏渊源说【余氏庆源序】(唐朝)······余氏萃者,系自叔虞受封食邑于唐州;从事建功于秦穆;由著六篇兵法;钦居十载翰林,显耀华胄,乔木故家谱牒,聿修源流大庆,脉络贯通,尊卑有序,别亲疏,叙昭穆,可谓能详其实而不欺其心矣,知其本,究其源,可谓能继其志而述其事矣,枝流虽众,正一本之所万殊也,本源则同正万殊之所一本也,是犹卦之千变万化而有三百八十四爻,皆归于乾坤。

······唐天复壬戌柳浑贞公撰【重修宗谱序】(宋朝)······昨太师礼部尚书公奉诏寻阅旧谱,编成新书进呈御览,敕谕枢密使冯拯考定,持贴告修丐文以弁其谱篇端,修偏观尽识,则知系出黄帝,脉启叔虞,受封食邑于唐州,从事有功于秦穆,子孙蛰蛰,簪缨继武,弗替引之,是为序。

宋咸平三年谏官参知政事庐陵欧阳修撰【抄族谱序】(元朝)······余之先由余相秦,功绩著于当时,德泽流于后世,后见秦无道,隐居歙州不仕,迨楚汉亡秦,子子孙孙世耕凿于河洛之间,故自汉而晋、而隋,余未有显者,至唐开元中,始有余钦为太常博士、集贤院学士,然莫详其乡里,后得秘书郎颜畴(原谱写作王寿,查无此字)所撰昭武校尉余杲墓铭,刻曰:某,歙之休宁人也,父钦,集贤院学士,自是世系始明,后罹五季之乱,钦之后有五兄弟曰:革、贲、旅、咸、升议迁,誓以遇坪则止,······元泰定元年甲子(公元1324年)教谕政叟泰亨撰重修宗谱序】(明朝)······丙戌之孟冬(1526年),鸠匠梓于建昌之太果寺,法欧阳之式,苏公之叙,按旧谱云周文王之世,始祖太忠居徽州之婺源,后徙歙之休宁,因秦穆时,奉诏撰姓,改余姓由,故显仕者不载诸史,迨唐太宗国子司业祖咏奏复姓焉,自是簪缨继武,后先相望,唐之太和中,休宁祖戭任史馆修撰,封休宁公,生男三:长韶仲,居广东韶州之曲江,次宁仲,居江西洪州之分宁,三杭仲,居浙江杭州之钱塘,······嘉靖七年戊子(1528年)石壁嗣孙仲埙乐天拜撰【重修中州坪族谱序】(明朝)······余之先,黄帝胄也,枝派蔓延,大多居歙,世远人繁,其丽不亿,迨唐天复中,八十五世曰良,字宁仲,官分宁县宰,德政彪炳,解绶归田,民咸思之,既而五季之乱,贼盗蜂起,公甚忧焉,乃率五子革、贲、旅、咸、升避难于分宁治所,······万历三年乙亥(1575年)兴国州庠生汪濂顿撰【余氏统宗谱序】(明朝)······余为黄初后裔,经传无所考,但云自太忠则有可徵焉,太忠居婺源,云礽星布,子孙散居无常,隐显相半,就功名勋烈者,余氏尤未著。

浙江省余氏宗支源流(1)

浙江省余氏宗支源流(1)

浙江省余氏宗支源流(1)浙江遂安儒洪余氏始祖:大康,字叔善,唐天寶年間(742~756)自京口(今江蘇丹徒縣)遷居浙江遂安縣(今屬淳安縣)武强蘿蔓塘村(今屬中洲鎮)。

始遷祖:以禮,字博文,號婺峰;萬頃,字九疇,又字浦寧,行二百,五代時自蘿蔓塘村遷居本邑儒洪村(今屬大墅鎮)。

遂安儒洪余氏族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余拱宸主修,余遇唐編纂.—1922年祥嵐堂木活字本.—16册.—譜序題儒洪余氏族譜.—5修本卷首:譜序、譜跋、歷修題名、凡例、家訓、給譜號數;卷一~十一:世系;卷十二:里居圖考、祠宇考、水口基考、廟基考、橋基考、恩綸考、鄉賢錄、義行錄、性理圖說、藝文考、傳;卷十三、十四:藝文考、傳、行略、像贊;卷十五:記、書、題跋、祭文、詩、墓志考;卷十六:墓志考、輪資題名;卷末:譜跋。

本譜始修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

世系修錄至第三十六世,排行字爲紹。

本支派排行字自二十四世起:九國一禮士承遇韓知允其昌紹世傳啓培宏肇毓爲嗣在象賢。

安(遂安)萝蔓余氏迁徙派别(见典籍瑶坡谱)参见:浙江淳安《瑶坡余氏宗谱》区别迁徙共四十四处:1、润州派丹徒县蝉公季弟讳珪,字质夫,由润州迁此。

来。

四川制置使兵部侍郎余焕章即其二十八世孙也。

2、许州派蝉公弟联,字诚夫,其元孙居仁、居实由萝蔓迁此。

2、许州派蝉公弟联,字诚夫,其元孙居仁、居实由萝蔓迁此。

3、曲江派萝蔓塘十六世孙日光公为韶州刺史,因居于此。

宋谏议大夫余靖即其裔也。

4、木莲社派开说公之长子讳镇,由萝蔓而迁此。

5、外坦派开说公之次子读永,由萝蔓而迁此。

6、平坦派开说公之三子讳远,由萝蔓而迁此。

7、鼓鸣蛇里开说公之四子讳周,由萝蔓而迁此。

8、丰厚派开说公之五子讳同,由萝蔓而迁此9、鄱阳派开说公之六讳纳,因鄱阳县令居此。

10、儒洪派由丰厚而迁此。

宋户部侍郎余万顷,紫宸殿学士余元嘉,翰林检阅提调史馆事余华,国子学录余舜琪,明吏部主事余纯,礼部仪制司郎中余致中,敕赐赠监察御史余如乐,山东兼交趾道御史余濯,江西武宁县令余希贤,广东阳山县令余悦,即其裔也。

论贵州余氏蒙古族风俗风情文化的生态意蕴

论贵州余氏蒙古族风俗风情文化的生态意蕴

论贵州余氏蒙古族风俗风情文化的生态意蕴作者:余满晖来源:《世纪桥》2013年第10期摘要:居住在贵州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但却以“余”为姓的蒙古族一直坚守的本民族传统姓俗、宗教等独特风俗风情文化中都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思想。

随着现代化的拓展,这一支蒙古族风俗风情文化也面临外在定位小众化等一系列问题。

为此,只有采取强化相关政策扶持力度等诸多措施,才能有效推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出当下的现代化困境。

关键词:贵州余氏蒙古族;风俗风情;生态;现代化一、贵州余氏蒙古族姓俗中植树、人树一体的思想贵州全省八十七个县(市)中有六十八个居住有蒙古族,其中余氏蒙古族占绝大部分,他们都以“余”为姓,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主要生活在毕节地区的大方县和铜仁地区的石阡县、思南县。

自元朝以来数百年间,这一支蒙古族中一直流传一个在姓氏渊源上为了藏匿原来真姓,改“铁”为余姓的传说。

关于这一改变的详细情况在他们保存下来的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撰修的《余氏族谱》谱序中有清晰的记载:我余氏祖姓奇渥温,胡人也。

入华夏而起朔漠,初号蒙古,铁木真出焉。

……不料红巾扰乱天下,又被奸臣诽谤,元顺帝听信奸臣之言,有诛吾九族之意,统家窃负而逃,来至四川,改铁为余,余字万代不改,一行来至泸州凤锦桥,人多影大,难以一路,乃联诗盟誓遗嘱作证,四散各处。

诗曰: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构祸人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插柳桠;否泰是天皆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余字源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十人誓愿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后来贫富须相认,千朵桃花共树发。

在这一传说中,余氏蒙古族人提到了其先祖在泸州凤锦桥分手四散各处时“插柳桠”相互表示留念,因“柳”寓意“留”也。

其实在汉族习俗中与人惜别也经常以“柳”寓“留”。

如唐代诗人王维在著名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就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P.37)不过,汉族习俗以“柳”寓“留”时一般不会去“插柳”,而是“折柳”以示心意。

成吉斯汗后裔的西南铁改余姓蒙古族族源考辨

成吉斯汗后裔的西南铁改余姓蒙古族族源考辨

成吉斯汗后裔的西南铁改余姓蒙古族族源考辨四川、云南、贵州、重庆乃至湖南、安徽、江西迄今为止都还有一种自称为元太祖铁木真后裔的铁改余氏族人,云贵川渝的该族人甚至还在计划编篡一本《中华铁改余氏通书》。

对此一现象历史学界和民族学界早已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白滨研究员、内蒙古民委副主任荣盛、云南民族学者杜玉亭、高力士、马世雯、四川民族学者李绍明、胡昭曦、元太祖二十九世孙那楚格教授等都曾对此有过研究,并发表过专论。

目前学术界对此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铁改余氏是元太祖后裔,但世系未能澄清。

另一种认为铁改余氏是元朝党项人安庆守将余阙的后裔或其同族之人。

但笔者经过深入研究云贵川渝及安徽等地多种余俞氏族谱后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成立,铁改余氏实际上是元朝钦察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的后裔。

四川西昌礼州《余氏族谱》载:“始祖铁木见元朝东路不花元帅,敕赠两平王,谥曰显宗皇帝……原系大元朝武国城第七渡生长人氏……”西昌姜坡《俞氏宗谱》载:“吾祖元朝东路不花元帅铁木儿是也,敕封南平王……”石棉县《余氏族谱》载:“始祖铁木儿系元成宗铁木耳同母之弟也,本东路之不花元帅,封西平王……”成都《余氏族谱》载:“吾余氏启自元朝,始祖南平王铁木建封殖湖广……”云南沾益《余氏族谱》载:“始祖铁木见南平王也,职任东路蒙古军元帅……”宁蒗《余氏族谱》载:“先祖铁木耳元太祖铁木真后裔也……”巧家《余氏族谱》载:“先祖铁木建元朝东路不花元帅也,世镇辽东铁龙山……”重庆《铁改余氏宗谱》载:“始祖铁木建元朝东路不花元帅,主军事征伐……”此外四川大邑、合江、威远、青神、洪雅、仁寿、内江等地《余氏族谱》和犍为余氏《蒙族源流》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从上述各种谱碟的记载来看,余俞氏始祖系元朝东路蒙古元帅这一点应该是可以确定的。

而不花元帅中的“不花”两个字则应该是人名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官衔,以上看来其始祖可能叫不花铁木见或不花铁木儿。

其封号为南平王或两平王、西平王尚难确定,但其封号中或许有一“平”字。

铁木改余氏由来

铁木改余氏由来

铁木改余氏由来铁木源于太祖成吉思汗的真名:铁木真。

其父亲也速该巴特儿(巴特儿即英雄、勇士的称号)为庆贺征金(就是俘虏宋微、钦二位皇帝的金)摛获塔塔儿部将领铁木真兀格和库鲁不花兄弟俩的胜利,将其儿子起名为铁木真。

也速该是合不勒汗(汗-小国的国王)的次子把尔坛巴特儿之子,他先后追随俺巴该汗和忽图剌汗,俺巴该汗为合不勒汗的堂弟,忽图剌汗是合不勒汗的第四个儿子,合不勒汗共有七个儿子都是英勇顽强的勇士。

在往上推,合不勒汗和俺巴该汗的祖父是伯升豁尔多黑申(多黑申,即是猛隼之意),伯升豁尔的父亲是海都汗,海都的父亲是合赤曲鲁克,其祖母、父母、叔和兄长被契丹辽朝战败的札剌亦儿人突然抢杀,只乘下入赘贝加尔湖东岸巴尔忽真河谷的纳真叔叔,海都也是被乳母藏匿柴草中才幸免尚存。

纳真知道家人被害后赶回家中,智取夺回了属于自家的猎鹰和部份牲畜,将海都哺养长大并帮助夺回了原来的领地和扩大了疆域。

海都汗的祖父、祖母是篾年土敦和拿莫伦,篾年土敦的祖父是孛端叉儿,孛端叉儿是感应天光而生的,他就是奇屋温氏孛儿只斤黄金家族的始祖,其母亲为阿兰豁阿,阿兰豁阿的丈夫是朵奔篾儿干(篾儿干即神箭手),朵奔有个哥哥叫都娃锁豁儿(锁豁儿即千里眼),他们都是力大无比的乞颜氏的后人,乞颜氏是远古时代打着苍狼和白鹿图腾旗号的两部民族,被别的民族所战败,逃进深山后才生存、发展、壮大起来的蒙古民族,其始祖先为巴塔赤罕。

蒙古人团体,古代称蒙骷、蒙兀等,最早始见于唐代,是一个非常勇敢、善于作战的民族。

元朝-蒙古起源成吉思汗元朝初期(蒙古国)地图蒙古民族共同体形成于13世纪初。

构成蒙古族核心的蒙古部,是东胡语系室韦的一支。

在蒙古部发展壮大过程中,吸收了各种民族成份,包括匈奴、突厥等语系及东胡语系的其他各族的后裔在内。

蒙古部在唐朝时已有记载,称为“蒙兀室韦”。

室韦—鞑靼部居于俱伦泊(呼伦湖)之南,到9世纪末10世纪初形成了鞑靼联盟。

“鞑靼”成了蒙古各部的统称。

契丹(辽国—辽朝)崛起后,征服了鞑靼各部,促使鞑靼部落联盟瓦解。

余姓的来源和历史小作文

余姓的来源和历史小作文

余姓的来源和历史小作文说起“余”这个姓,那可真是有着一番源远流长又颇为有趣的故事。

余姓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其中一种说法是源于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儿子姒罕,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相传,大禹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启,二儿子宰,小儿子罕。

罕被封于余度,其后代就以余为姓啦。

还有一种说法,余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上卿由余之后。

由余是周携王姬余臣的子孙,他出使秦国,秦穆公见其有才,就用计留他在秦国为臣。

由余为秦穆公出谋划策,帮助秦国攻伐西戎,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

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为姓,有的姓由,有的姓余。

另外,余姓也有少数民族改姓而来的。

像是蒙古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等等,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各种原因,融入了余姓这个大家庭。

就拿我身边的事儿来说吧,我有个朋友,也姓余。

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去旅游,在一个古村落里,偶然发现了一块古老的石碑,上面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迹。

我们好奇地凑过去,仔细辨认,发现居然有“余”这个字。

这可把我那姓余的朋友激动坏了,他说感觉自己一下子和这古老的地方有了某种神秘的联系。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跟我讲起他们家族的一些事儿。

他说他小时候,家里的老人就常常念叨着家族的历史,说祖上曾经是书香门第,出过不少文人雅士。

虽然到了他们这一代,已经没有了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但那份对家族的自豪感一直都在。

他还回忆起过年回老家的时候,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按照辈分排排坐,那场面可热闹了。

长辈们会讲起那些久远的故事,比如哪一代的祖先曾经做过什么了不起的事儿,哪一房曾经经历过怎样的风雨。

他说每次听这些,都觉得自己像是在穿越时空,和那些从未谋面的祖先们对话。

我这朋友对自己姓氏的那种热爱和自豪,真的让我深受感染。

他说他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把这些故事都讲给孩子听,让孩子也知道自己姓氏背后的那些辉煌和传承。

说起来,余姓在历史上也出过不少名人呢。

比如余靖,北宋的名臣,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为国家和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还有余玠,南宋的抗蒙名将,他镇守四川,多次击退蒙古大军,保卫了一方平安。

百家姓:“余”姓起源

百家姓:“余”姓起源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百家姓:“余”姓起源》,希望⼤家喜欢!余⽒,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说是“秦由余之后”。

此后的姓⽒书⼤都因袭这⼀说法。

那么,由余为何许⼈,余姓⼜是怎样形成的呢?据《史记·秦本纪》载,由余的祖先是晋国⼈,因避乱逃到西北部的戎(古族名),后来,由余便在戎做官。

春秋时,戎王听说秦穆公有贤德,派由余出使秦国,观察情况。

秦穆公与由余详细交谈后,发现由余是个⼈才,于是便与内史廖定计,赠给戎王歌舞伎16⼈。

戎王得到这些歌舞伎后,整天饮酒作乐。

由余见秦穆公确实贤德⼤度,回国后数次进谏,戎王不听,秦国⼜多次派⼈去要由余,于是由余降秦。

由余在秦国,受到了秦穆公的礼遇和重⽤,使⾃⼰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施展。

秦穆公三⼗七年(公元前623年),“秦⽤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开地千⾥,遂霸西戎”。

由余为秦国“⼴地益国”、“西霸戎夷”做出了重⼤贡献,其⼦孙⽤其名作姓⽒,形成由、余⼆姓。

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肃东南端,秦穆公攻灭12国,称霸西戎,即在这⼀时期。

由余作为秦穆公时秦国的功⾂,当是居于都城,因此,源于由余之名的余姓,出⾃今陕西凤翔。

秦汉以后,余⽒族⼈东迁,⼀⽀定居于今河南西部,即唐⼈林宝《元和姓纂》所云“代居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迁居江南,主要繁衍于今安徽、江苏、浙江,后发展成为当地⼤族,所以,宋⼈郑樵《通志·⽒族略》说:余⽒“世居歙州,为新安⼤族,望出下邳、吴兴”。

歙州、新安的治所均在今安徽歙县;下邳,治所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吴兴今属浙江。

南朝宋有余齐民,晋陵(今江苏常州)⼈,以孝⾏著称。

除此之外,在史书上见不到唐代以前的余姓⼈物。

唐⾼宗总章⼆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陈政、陈元光⽗⼦奉命⼊闽,有余姓将佐随从前往,后在福建落籍。

唐末,建阳(今属福建)⼈余镐,咸通进⼠,任校书郎,因疏谏不被唐僖宗采纳,以⽗⽼乞归,黄巢陷建州时,避居莆⽥(今属福建),王审知辟召不应,后耕隐壶⼭以终;还有余渊海,因避黄巢兵,⾃福建同安北迁邵武,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再转⼊韶州曲江县(今属⼴东)武溪,是为余⽒⼊粤始祖。

《余氏简介》

《余氏简介》

《余氏简介》余姓源流余姓起源有三:1 、据《风俗通》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

春秋时,秦国有个臣医叫由余,他的祖先是晋人,避乱于西戎。

由余本来在西戎为官,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就留在秦国为臣。

他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戎,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

他的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有的姓由,有的姓余,同出一宗。

2、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

据《国语》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姓。

”一、姓氏源流余(Y?)姓源出有四:1、出自春秋时秦由余之后,以祖名为氏。

据《风俗通》所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

”春秋时,秦国有个臣医叫由余,他的祖先是晋人,避乱于西戎。

由余本来在西戎为官,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就留在秦国为臣。

他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戎,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

他的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有的姓由,称为由氏;有的姓余,称为余氏,由、余两姓同出一宗。

2、出自姒姓,为夏禹小儿子姒罕,封姓为余氏。

据《姓考》所载,相传夏禹之后有余氏。

大禹生有三子,大儿子启,姓姒,小儿子叫罕,封姓为余,其后代相传为余氏。

禹妻是绍兴涂山之女,禹封小儿子姓余,有纪念妻子之意。

3、出自赤狄族,为隗氏五姓之后有余姓。

据《国语》所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也。

”4、出自由他族和他姓改姓而来:①据《余氏总谱》载,云南镇雄县余姓,自称系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

有诗为证:“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前传诗句词如此,后嗣相逢系本家”。

相传铁穆宰相乃是忠臣,太祖听信谗言,要捉拿铁穆宰相的九子一婿。

九子一婿星夜出城,逃至贵州,见太祖亲领追兵前来,就躲在凤锦桥下。

追兵到来时,有人见桥下水波动荡,提出可疑,太祖未加细查,随口说:“江中有水,水中有鱼,何必大惊小怪,快快继续向前追赶。

”铁穆氏十兄弟逃脱后,原想改铁穆氏为金氏,最后决定改为余氏。

关于余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余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余氏的研究报告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余氏(Yuan Dynasty)的历史和文化。

首先,会重点介
绍余氏的建立及其社会政治结构。

其次,将讨论余氏期间的贸易和外交,
以及其文化繁荣。

最后,将总结余氏的历史重要性。

综上所述,余氏是中
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对当代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关于余氏的简介
余氏(Yuan Dynasty)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来朝代,由元朝大都督、征讨蒙古联合部族领袖蒙哥(Genghis Khan)拥立于公元1279年。

余氏
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封建帝国。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
立的,但是其实行的政治体制与宋朝唐朝相似,并且沿袭着先前朝代的政
治制度,其主要政治机构包括中央政府、地方官员等。

和宋朝唐朝一样,
又增加了一个重要机构,蒙古大军和中央军政府。

第二部分余氏期间的贸易和外交
余氏期间的贸易和外交发展迅速。

余氏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
商业往来日益繁盛,中西方的交流日渐加深。

余氏时期,西方国家纷纷来
到中国,大量西方商品开始出现在中国市场,当时中国的贸易物品也开始
出口到西方国家。

从余氏时期起,婚姻也成为重要的外交手段。

历史人物南平王铁木健的介绍

历史人物南平王铁木健的介绍

历史人物南平王铁木健的介绍关于历史人物南平王铁木健的介绍铁木健是蒙古乞颜部族的人,他也是余氏的祖先,全名是孛儿只斤·铁木健。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南平王铁木健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铁木健的介绍南平王铁木健是元朝时期的人,而他也是余氏的祖先之一,在蒙古的乞颜部族他是第二个统治者,在元朝时期被封为了南平王,他的出生和去世的时间有着明确的记载,历史上记载的资料表明他出生在1267年,而去世的时间是在1349年。

身为南平王他的食邑是在黄州的麻城县地区。

其实历史上关于南平王铁木健的资料并不是很多,之前也有一些关于元朝时期蒙古部族的记载,但是对于南平王的事迹却也只记载了一些少年时代的事情,就如记载中所说的一样,因为元朝和蒙古的距离比较遥远,而当时的交通也不是很方便,所以元朝对于当时蒙古族的事情也并不是很清晰,关于铁木健的事情也只能大部分略过,尤其是他当时统治蒙古部族时候的事情,所以只能参考的文献资料。

南平王铁木健的母亲是潘氏,铁木健的一生共有九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而铁木健的这个女儿嫁人之后,女婿却因为元末时候发生的政变而受到了牵连,被奸臣陷害之后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只能逃到西蜀地区,而他也就是著名的.余氏的祖先,因为这些人在到达西蜀之后全部改成了余姓,这也就是后人们所说的铁金余氏。

而铁木健去世之后和他的妻子葬在了同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也安葬着他的母亲,他们墓地的地点就是湖北黄州地区的黄安县,尽管关于他的事迹有些都不是很清晰,但是关于余氏祖先的事情却一直存在于历史中。

铁木健的余氏后裔铁木健是元朝时期的蒙古人,他是忽必烈的孙子,在统治蒙古之后被封为了南平王。

然而这个人物的相关事迹却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关于铁木健余氏后裔却引起了很大的关注,那么铁木健余氏后裔如今呢?铁木健余氏后裔这件事还要从元末时期开始说起,铁木健共有九子一女,而他的女婿也是非常受重视的,那个时候朝廷中发生了政变,民间红巾军的作乱也让朝廷陷入混乱之中,可是就在这个时候铁木健的女婿却因为奸臣的陷害,最终被牵扯进政变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这些人不愿背负这种罪名,于是铁木健的女婿带着众人来到了西蜀地区,并且全部改成了余氏姓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这个地区生活下来,后来人们也通过种种的资料证明铁木健余氏后裔就是从这个地区流传开来的。

传为蒙古族之西昌《余氏族谱》考辨

传为蒙古族之西昌《余氏族谱》考辨

作者: 李绍明
作者机构: 四川省民研所
出版物刊名: 四川文物
页码: 44-49页
主题词: 考辨 蒙古族 西昌 史学界 代表性 族源 礼州 四川 向家坝 源流
摘要: <正> 四川各地迄今仍流传着一种相传为蒙古族的《余氏族谱》。

此事早为民族学界和史学界所注意,但其中许多问题仍不甚明嘹。

今据各地较有代表性的几种版本,就余氏的族源问题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这几种版本是:笔者于1982年所搜集的西昌礼州《余氏族谱》、胡昭曦同志所搜集的合江焦滩《余氏族谱》和犍为余氏《蒙族源流》、满莹同志在彭水向家坝的有关调查材料,以及笔者在泸定调查的沈村余氏口碑资料等。

泰兴区商井村余姓蒙古族后裔

泰兴区商井村余姓蒙古族后裔

泰兴区商井村余姓蒙古族后裔
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后,南下的蒙古后裔纷纷改汉姓。

如元初,忽必烈封其第九子为镇南王,赐田于如皋。

明初,镇南王后裔改汉姓为“冒”。

当时,蒙古王族在泰兴的后裔也改汉姓为“余”并取名“余升”,还杜撰出一个“升公先世原籍邳州,或云徽籍,因宋南渡,遂负笈书剑迁徙延令(泰兴古称)村北,见景色灵秀,风俗沌美,故为之卜择兹焉”的故事。

余氏族谱中记载:“余升”生于元大德九年(1305年),殁于明洪武七年(1377年),与宋南渡的1277年相差200余年,足以证明其南渡来泰之言为虚。

而他的后代则在谱中写道:“先世之渊流名号未详,则以我升公为始祖”。

据泰兴余氏族谱记载,至明初至清道光年间,余氏后裔仍保留了大量蒙古游牧民族的习惯,在丧葬方面尤为突出。

如余氏家族保持速葬习惯。

在泰兴地区,大户人家有停柩于堂的习俗。

而余氏族谱则强调“速葬”“断不可久停矣”。

反映了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生存状态。

另外,泰兴人墓葬砖砌的较多,而余氏墓葬“止用灰砂”。

泰兴人墓地多栽松柏,而余氏墓葬“墓头有木则去之”。

这些习惯都与余氏先人长期生活在草原上有关。

据《黑鞑事略》和《辽夏金元陵》等史料记载,到了元朝中后期,普通的蒙古后裔的葬俗和汉族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在蒙古贵族特别是皇族中,其葬俗、葬式仍然保持着其特色,泰兴余姓虽说也在逐步汉化,但至明代仍保留有墓地上不栽树、不砌砖墓,地上不留痕迹的习俗,证明了他们不但是蒙古后裔,而且是蒙古皇族后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氏蒙古族渊源,在《余氏历代家谱》开篇中载:“我祖铁木建,系元成宗皇帝铁木耳之二弟也,封两平王,食邑湖广麻城。

年五十无子,祖母氏张、洪夫妇乐善不倦。

有一癫僧到家供养三年,渡以金丹,不果。

嘱祖父母尔家好善,上帝赐尔九男一女。

仙游之时,葬在牛眠山下,日后坟上长茅时,尔子孙折铁更姓,可免此难,日后果应其言,洪氏生秀一、秀二、秀三、秀四;张氏生庚五、庚六、庚七、庚八、庚九。

女名金莲,赘一婿,赐姓铁名弦。

十人俱中元朝进士,官至四太守、五尚书。

(这就是九子十进士来由)十兄妹(婿)易金改铁为“余”姓,为日后相认,十祖各咏诗一首,逃窜天涯。

如日后子孙相遇,各述前言,以亲骨肉之意耳”,盟诗为证,每人一句。

诗内容为:
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赶散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插柳桠;否泰是天皆由命,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誓愿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余字并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

铁氏九子改名前后:
秀一公铁承良字德元,改余清,元进士授太守,子孙传于江南江西。

秀二公铁承勋字德朝,改余桢,元进士授太守,子孙传于四川嘉定、峨眉、洪雅、乐山。

秀三公铁承模字德贞,改余醇,元进士授太守,子孙传于四川成都、华阳。

秀四公铁承猷字德辅,改余和,元进士授太守,子孙传于四川温江、郫县、汉州(广汉)。

根五公铁承业字德弼,改余藩,元进士授刑部尚书,子孙传于四川宜宾、顺庆、南溪。

根六公铁承改字德成,改余垣,元进士授兵部尚书,子孙传于四川青神、眉州。

根七公铁承德字德胜,改余屏,元进士授吏部尚书,子孙传于四川夹江、井研、仁寿。

根八公铁承光字德隆,改余翰,元进士授户部尚书,子孙传于四川遂宁、重庆、夔州府。

根九公铁承英字德兴,改余芳。

元进士授礼部尚书,子孙传于四川荣县、威远、富顺、犍为。

根十公金氏赐姓名铁承弦字伯锡。

改金鎔元进士授侍郎,子孙传于四川中江、长寿。

根十姑铁金莲字德仙。

改寿英
随从改姓干钩“于”,意为上不戴帽,下不穿衣。

元廷将灭,愧对祖先,高山低头,江河流泪,骨肉分离,惨不忍睹。

十公撮土焚香,朝北而拜,联诗插柳,对天盟誓:“余姓后世子
孙,不论贫穷富贵均得相认,不能视若路人,且金、余二姓不准开亲,倘若不依祖训,败坏纲常,不忍宗支,罚他身生一石二斗麦肤癞,全家灭绝。

”誓毕,十兄妹(婿)挥泪而别,并约定来年清明节在此看柳相会。

此年十兄妹如期相聚凤锦桥,悲喜交加,再次相泣而别,分散安居各州县落迹。

后代子孙隐姓埋名繁衍省息,至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

至今铁改余起缘仍有两个说法,因元史资料极少,铁改余同宗大多在川,张献忠屠四川时又丢失部份,现存于世的都大多于手抄本,中间不便有字抄错,只有青神余子俊的较全,还请各铁改余氏宗亲发挥己长,努力探索自己根源,所以具体考证还需各宗亲努力。

但我们从铁木见后由铁改余的史实是无可非议的,我们是蒙古族人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在四川威远有个“铁金余居上堂”的“五福祠”,地处县城南街,称作南祠,有别于长房分建的北街的北祠,至今已有近 300 年了,余氏子孙有数万人之多,有几十万人为证。

丰都县包鸾镇飞仙洞村,墓碑上面清楚地记载着铁木健后裔为躲避战乱而改姓余和金。

1644 年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四川各地的明朝将领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王祥、杨展、曹勋等,纷纷聚集兵马,袭击大西农民军,屠杀大西政权地方官员,给大西政权很大威胁。

对此,张
献忠进行了严厉的镇压, 1646 年张献忠退出四川,绝望之下屠川,其部下坚持 20 年与清庭斗争 1666 年后四川战乱基本平息。

我余沟村村史为先祖 1666 年后由于张献忠屠川后四川没人,湖广填四川时,由洪雅搬来成都市新津县方兴镇余沟村据今已在余沟村居住 300 年有余,由余腾龙开始在此居住到现时已有 13 代人,现今全国铁改余姓总谱编完限发 1000 套,恰逢城乡一体化,多数余姓族人将分开到各处安家为能让后人理清根源,所以我特将最基本内容抄袭于此,以求各代子孙能认清辈份,了解祖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