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密码学 7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网络安全技术体系
![网络安全技术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13a68ea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0.png)
网络安全技术体系
网络安全技术是指为了保护网络系统和数据不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修改、破坏、干扰和泄露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和方法。
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防护体系,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
1. 访问控制技术:通过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列表、ACL访问
控制等技术手段,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系统和数据。
2. 密码学技术:利用密码学算法对网络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等。
3. 防火墙技术:利用防火墙设备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过滤,通过设置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规则,拒绝未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保护网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4. 入侵检测和防御技术:通过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
御系统(IPS),对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和攻击进行检测和防御,及时发现并应对网络攻击。
5. 安全审计和日志管理技术:对网络活动进行审计和记录,通过收集和分析日志数据,发现网络安全事件和异常行为,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6. 恶意代码防护技术:通过防病毒软件、反间谍软件等手段,
检测和清除网络中的病毒、木马、蠕虫等恶意代码,防止其对系统和数据造成损害。
7. 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通过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和系统配置信息,以便在发生安全事件或灾难时可以快速恢复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网络安全技术体系的完善需要综合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建立全面的安全策略与体系架构,实现网络安全防护的全方位覆盖和有效管理。
同时,还需要不断关注和学习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及时应对不断出现的网络威胁和攻击手段,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安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e3638d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0.png)
(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安全基础知识信息安全基础知识信息安全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当今数字化的社会中,信息安全问题愈发严峻,因此了解基本的信息安全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信息安全基础知识,以帮助读者提高对信息安全的认识。
一、密码学密码学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概念。
它涉及到使用密码算法来保护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过程。
常见的密码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数据的加密和解密,而非对称加密算法则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了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密码算法对于理解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判断用户是谁的过程,用于确定用户是否具有访问系统或数据的权限。
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包括:密码认证、生物特征认证(如指纹、虹膜、面部识别等)、智能卡认证等。
通过身份认证,系统可以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获得相应的权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安全。
三、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对系统或数据进行访问权限的控制,用于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取敏感信息。
常见的访问控制方式包括:强密码策略、访问权限管理、角色授权、访问审计等。
通过严格的访问控制,可以有效地限制系统或数据的访问权限,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
四、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资源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扩散、破坏或干扰的一种措施。
常见的网络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虚拟专用网络(VPN)等。
网络安全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五、漏洞管理漏洞管理是指对系统或软件中存在的漏洞进行评估、分析和修复的过程。
漏洞是系统或软件中的弱点,可能被黑客利用来进行攻击和非法访问。
及时发现和修复漏洞对于保护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常见的漏洞管理方法包括:漏洞扫描、安全补丁管理、安全审计等。
六、社会工程学社会工程学是通过利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来欺骗和操纵人类行为的一种技术手段。
数字密码学
![数字密码学](https://img.taocdn.com/s3/m/c5a210e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3.png)
数字密码学数字密码学是研究如何保护信息安全的科学,它涵盖了多个关键概念和技术,包括加密算法、密钥管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零知识证明、密码协议和密码分析等。
1.加密算法加密算法是数字密码学的核心,它们用于将原始信息(明文)转化为不可读的形式(密文),以保护信息的安全。
常见的加密算法包括3DES(三重数据加密算法)、AES(高级加密标准)等。
此外,还有一些公钥加密算法,如RSA和ECC(椭圆曲线加密)等。
3DES是一种块密码,使用三个DES密钥进行三重加密。
相比之下,AES是一种更安全的对称密码,支持更长的密钥长度,如128位、192位和256位。
2.密钥管理密钥管理是数字密码学中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密钥的生成、存储、分发和销毁等。
密钥管理需要确保密钥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3.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用于验证信息完整性和来源的技术。
通过使用私钥对信息进行签名,接收者可以使用公钥来验证签名的有效性。
数字签名可以用于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和来源,防止信息被篡改或伪造。
4.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数字密码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验证用户的身份。
身份认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用户名和密码、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或面部识别)等。
通过身份认证,系统可以确认用户的身份,并授予相应的访问权限。
5.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一种用于限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的技术。
通过使用访问控制列表(ACL)或其他安全机制,系统可以控制哪些用户可以访问特定的资源,以及他们可以执行的操作。
访问控制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敏感数据和系统资源。
6.零知识证明零知识证明是一种用于验证某些信息真实性的技术。
它涉及到一个证明者(Prover)和一个验证者(Verifier),证明者需要向验证者证明某个声明是正确的,但不需要透露任何额外信息。
零知识证明在密码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和秘密共享等。
7.密码协议密码协议是用于在两个或多个参与者之间安全地交换信息的协议。
密码学应用场景
![密码学应用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0a6fd63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9.png)
密码学应用场景
密码学是研究如何保护信息安全和实现安全通信的科学与技术。
它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加密与解密:密码学应用于数据加密和解密,确保敏感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这适用于各种通信方式,包括互联网通信、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
身份验证与访问控制:密码学用于验证用户身份并实施访问控制。
例如,在计算机系统中,密码学可用于密码验证、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系统资源。
数字签名与认证:密码学可用于生成和验证数字签名,确保电子文档的完整性、认证和非否认性。
数字签名可以用于电子合同、电子票据、电子投票等领域,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安全通信协议:密码学在安全通信协议中起着重要作用,如SSL/TLS协议用于保护网站的安全通信,IPsec协议用于保护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数字货币与区块链:密码学是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基础,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匿名性,防止欺诈和双重支付。
密码哈希与密码存储:密码学中的哈希函数用于将密码转换为不可逆的摘要,以确保用户密码在存储和传输时不容易被破解或恢复。
数字取证与安全审计:密码学可用于数字取证和安全审计,帮助调查人员和安全专家分析和还原加密数据、识别安全漏洞和恶意行为。
这些只是密码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一部分示例。
密码学在信息安全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帮助保护个人隐私、商业机密、国家安全等重要信息,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安全防御——密码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
![信息安全防御——密码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7006d3002d276a200292ee1.png)
智能卡: PKI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者的公开密钥 需要公布,例如在国 际互联网上公布
公开密钥
为什么智能卡如此重要: 智能卡是存放用户私有密钥的
安全载体、智能卡是一种物理 安全载体,每个合法用户都必 须持有智能卡内验证数字签名
私有密钥
C7D08FF
17
密钥产生
密钥生命周期
证书签发
密钥使用 密钥更新
• 基本作用:
是对需要访问系统及其数据的主体进行鉴别,并 验证其合法身份;也是进行记账、审计等的前提。
40
自主访问控制
特点:
系统通过比较主体的安全令牌(访问权限)和资源的访问控 制表来决定。
缺点:
信息在移动过程中其访问权限关系会被改变。如用户A 可将其对目标O的访问权限传递给用户B,从而使不具备对O访 问权限的B可访问O。
问题:“共享密钥分发”过程实现很困难 –要求双方事先采用某种信任手段交换密钥,但这种方
式费时且不宜扩展。 –如果双方事先没有建立关系,则很难进行安全通信。 –每两个实体之间均需维持一个共享密钥,难以适应大
量实体之间的安全通信需要。
6
公钥密码体制的优势
1976年,Whitfield Diffie和Martin Hellman提出了公 开密钥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奠定了PKI体系 的基础。
• B系统把 ticket送到认 证系统
认证系统对 ticket进行校验
• 通过则可直 接访问B系统
用户访问C、D、 E系统
• 同理
34
SSO需要实现的功能
统一认证系统
• 所有应用系 统共享一个 身份认证系 统
识别ticket
• 所有应用系 统能够识别 和提取ticket 信息
电子商务安全认证题库及答案
![电子商务安全认证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5338905acfa1c7ab00cc08.png)
A.加解密算法B.数字证书C.数字签名D.消息摘要第一章电子商务安全的现状与趋势一、单项选择题K 以下关于电子商务安全的描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A. 应尽力提高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性,以达到绝对的安全。
B.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必须依赖整个网络的安全性。
C.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除了软件系统的安全,还必须考虑到硬件的物理安全。
D. 涉及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时必须考虑到系统的灵活性与应用性。
答案:A2、能够有效的解决电子商务应用中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存取控制等安全问题的是()A. PKIB. SETC. SSLD. ECC答案:A3、 在 PKI 的性能中,服务是指从技术上保证实体对其行为的认 可。
()A. 认证B.数据完整性C.数据保密性D.不可否认性答案:D4、 以下不可否认业务中为了保护发信人的是() A •源的不可否认性 B.递送的不可否认性5、确保发送者时候无法否认发送过这条信息是以下哪一个安全要素? ()A.保密性B.认证性C.完整性D.不可否认性 答案:D 6、保密性主要依靠以下哪种技术来实现()?C.提交的不可否认性答案:DD. B 和 C答案:A7、不可否认性主要依靠以下哪种技术来实现?() A.加解密算法答案:cB.数字证书C.数字签名D.消息摘要8、在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中,交易过程中必须保证信息不会泄露给非授权的人 或实体指的是()A.可靠性B.真实性C.机密性D.完整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仁网络安全性要求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0A.保密性 D.可访问性答案:ABCDEB.认证性C.完整性E.不可否认性2、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密码安全 D.网络安全B.交易安全C.计算机安全E.信息安全答案:ACDEA ・接收客户机来的请求B.将客户的请求发送给服务器答案:ADE5、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包括()A.冒名偷窃D.虚假信息答案:ABCB.篡改数据C.信息丢失E.窃听信息3、网络交易的信息风险主要来自 ()4、Web 服务器的任务有() C. 解释服务器传送的html 等格式文档,通过浏览器显示给客户D.检查请求的合法性E. 把信息发送给请求的客户机A.不可抵赖性B.真实性C.机密性D.完整性E・有效性答案:ABCDE 三、判断题1、电子商务安全指的是整个计算机网络上所有有价值信息的安全问题,包括这些信息的泄露、修改、破坏等答案:错误2、信息安全是指对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商务活动的支持。
计算机安全中的密码学与身份认证
![计算机安全中的密码学与身份认证](https://img.taocdn.com/s3/m/966681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8.png)
计算机安全中的密码学与身份认证密码学和身份认证是计算机安全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密码学是研究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的科学,而身份认证则是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
本文将综合讨论密码学和身份认证在计算机安全中的作用和应用。
一、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密码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保护信息安全的学科,通过利用密码算法和协议,能够对信息进行加密、解密和认证。
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函数。
1. 对称加密对称加密是一种使用相同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方法。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AES等。
在加密过程中,发送者使用密钥将明文转换成密文,接收者使用同样的密钥将密文还原成明文。
对称加密具有加密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密钥的分发与管理相对困难。
2. 非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使用一对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其中一把为公钥,另一把为私钥。
公钥可自由分发,但只能用于加密;私钥保密,并用于解密。
非对称加密算法常见的有RSA、DSA等。
非对称加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密钥分发的便利性,但加密解密的速度较慢。
3. 哈希函数哈希函数是一种将任意长度的消息映射成固定长度的摘要的算法。
常见的哈希函数有MD5、SHA-1等。
哈希函数能够通过对消息的摘要进行验证完整性,并且不可逆。
密码学在计算机安全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保护用户的敏感信息,如登录密码、银行账户等;也可以用于数据传输的加密,如SSL协议在网上银行、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此外,密码学还应用于数字签名、密钥交换、数字证书等方面。
二、身份认证的原理和技术身份认证是通过核实用户的身份信息,确认其合法性和权限的过程。
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用户名密码认证、数字证书认证和双因素认证。
1. 用户名密码认证用户名密码认证是最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用户通过输入一个与之匹配的用户名和密码来验证身份。
但是用户名密码认证存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易受到猜测、撞库等攻击方式。
2. 数字证书认证数字证书认证使用了非对称加密算法,通过数字证书来确保身份的可信性。
07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第七讲
![07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第七讲](https://img.taocdn.com/s3/m/874fe3270722192e4536f65c.png)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第七讲身份鉴别讨论议题1.鉴别的基本概念2.鉴别机制3.鉴别与交换协议4.典型鉴别实例一、鉴别的基本概念1、鉴别--Authentication鉴别就是确认实体是它所声明的,也就是确保通信是可信的。
鉴别是最重要的安全服务之一,鉴别服务提供了关于某个实体身份的保证。
(所有其它的安全服务都依赖于该服务);鉴别可以对抗假冒攻击的危险。
2、鉴别的需求和目的1)问题的提出:身份欺诈;2)鉴别需求:某一成员(声称者)提交一个主体的身份并声称它是那个主体。
3)鉴别目的:使别的成员(验证者)获得对声称者所声称的事实的信任。
3、身份鉴别定义:证实客户的真实身份与其所声称的身份是否相符的过程。
依据:1)密码、口令等;2)身份证、护照、密钥盘等3)指纹、笔迹、声音、虹膜、DNA等4)协议4、鉴别协议•双向鉴别(mutual authentication)• 单向鉴别(one-way authentication)1)双向鉴别协议:最常用的协议。
该协议使得通信各方互相认证鉴别各自的身份,然后交换会话密钥。
• 基于鉴别的密钥交换核心问题有两个:–保密性:确保信息的机密性,阻止截取、窃听等攻击;–实效性;阻止冒充、篡改、重放等攻击。
为了防止伪装和防止暴露会话密钥,基本身份信息和会话密钥信息必须以保密形式通信,这就要求预先存在密钥或公开密钥供实现加密使用。
第二个问题也很重要,因为涉及防止消息重放攻击。
鉴别的两种情形• 鉴别用于一个特定的通信过程,即在此过程中需要提交实体的身份。
1)实体鉴别(身份鉴别):某一实体确信与之打交道的实体正是所需要的实体。
只是简单地鉴别实体本身的身份,不会和实体想要进行何种活动相联系。
在实体鉴别中,身份由参与某次通信连接或会话的远程参与者提交。
这种服务在连接建立或在数据传送阶段的某些时刻提供使用, 使用这种服务可以确信(仅仅在使用时间内):一个实体此时没有试图冒充别的实体, 或没有试图将先前的连接作非授权地重演。
软考继续教育《应用密码学》习题(含讨论题目)
![软考继续教育《应用密码学》习题(含讨论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3f22633ba300a6c30c229f74.png)
应用密码学习题一、判断题(40道题)1)为了保证安全性,密码算法应该进行保密。
(F)2)一次一密体制即使用量子计算机也不能攻破。
(T)3)不可能存在信息理论安全的密码体制。
(F)4)分组密码的优点是错误扩展小,速度快,安全程度高。
(F)5)RC4是典型的序列密码算法。
(T)6)对称加密算法的基本原则是扩散(Diffusion)和混淆(Confus ion),其中混淆是指将明文及密钥的影响尽可能迅速地散布到较多个输出的密文中。
(F)7)常见的公钥密码算法有R SA算法、D iffie-Hellma n算法和E l Gama l算法。
(T)8)身份认证要求对数据和信息的来源进行验证,以确保发信人的身份。
(F)9)日常所见的校园饭卡是利用的身份认证的单因素法。
(T)10)基于公开密钥体制(PKI)的数字证书是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的核心。
(T)11)拒绝服务攻击属于被动攻击的一种。
(F)12)为AES开发的Rijn dael算法的密钥长度是128位,分组长度也为128位。
(F)13)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比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更为安全。
(F)14)端到端的加密设备可以把数据包中的网络地址信息一起加密,从而抵御了流量分析类型的攻击。
(F)15)Diffie-Hellma n算法的安全性在于离散对数计算的困难性,可以实现密钥交换。
(T)16)我的公钥证书是不能在网络上公开的,否则其他人可能假冒我的身份或伪造我的数字签名。
(F)17)MD5是一个典型的Hash算法,其输出的摘要值的长度可以是128位,也可以是160位。
(F)18)在PKI中,注册机构RA是必需的组件。
(F)19)IPSec体系中,AH只能实现地址源发认证和数据完整性服务,ESP只能实现信息保密性(数据加密)服务。
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二版答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二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74096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8.png)
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二版答案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二版答案计算机网络安全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二版》这本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原理、技术和工具,提供了相关练习和案例以加深读者对网络安全的理解,并提供了习题的答案。
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讨论了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风险,以及网络攻击的类型。
答案中重点强调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了一些网络安全的成功和失败案例。
第二章:网络安全技术和工具这一章介绍了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和工具,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答案中对这些技术和工具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提供了一些练习题的答案。
第三章:网络安全管理与策略这一章讨论了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原则,包括风险评估、安全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等。
答案中重点强调了网络安全管理与策略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
第四章:网络协议与安全这一章讲述了网络协议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DNS安全和网页安全等。
答案中对这些问题的原理和解决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提供了一些案例和练习题的答案。
第五章:网络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这一章介绍了网络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密码学、公钥基础设施、访问控制策略等。
答案中对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提供了一些实践指导和案例分析。
第六章:网络安全协议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常用的网络安全协议,包括SSL/TLS协议、IPSec协议、SSH协议等。
答案中对这些协议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提供了一些练习题的答案。
第七章: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这一章讲述了网络入侵检测和防御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等。
答案中重点介绍了这些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施方法,并提供了一些实例和练习题的答案。
第八章:无线网络安全这一章介绍了无线网络安全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无线网络的攻击和防御、无线局域网安全等。
应用密码学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介绍课件
![应用密码学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dc2e7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8.png)
C
电子商务:保护用户隐私 和交易安全的重要手段
D
智能家居:保护家庭设备 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E
移动设备:保护移动设备 上的数据和应用的安全
F
云计算:保护云计算平 台和资源的安全
案例分析
实际案例介绍
● 案例1:银行身份认证系统 ● 案例2:企业员工访问控制 ● 案例3:政府电子政务系统 ● 案例4:电子商务网站用户身份验证 ● 案例5:社交媒体用户身份验证 ● 案例6:物联网设备身份验证 ● 案例7:移动支付身份验证 ● 案例8:云服务身份验证 ● 案例9:智能家居身份验证 ● 案例10:区块链身份验证
智能卡认证:使用智能卡进 行身份验证
04
数字证书认证:使用数字证 书进行身份验证
05
双因素认证:结合两种或多 种身份验证方法进行身份验
证
06
零知识证明:使用零知识证 明技术进行身份验证
身份认证的应用场景
登录网站或应用程序:用户需要提 01 供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访问受限资源:用户需要提供特定 02 权限才能访问某些资源
谢谢
密码分析:研究如何破解密 码系统的学科
公钥密码学:基于公钥和私 钥的加密技术
加密:将明文转换为密文的 过程
数字签名:用于验证信息的 完整性和身份认证的技术
密码系统:由加密算法、解 密算法和密钥组成的系统
密码协议:用于实现安全通 信和身份认证的协议
私钥密码学:基于对称密钥 的加密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的定义
交易和支付:用户在进行交易和支 0 3 付时需要进行身份验证以确保安全
远程访问:用户需要提供身份验证 0 4 才能访问远程服务器和网络资源
访问控制技术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中的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中的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c67c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2.png)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中的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不断波及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为了保护网络系统和用户信息的安全,各个组织和企业都开始重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其中,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被认为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一、身份认证管理身份认证是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基础环节,是确认用户身份合法性的过程。
只有合法的用户在完成身份认证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访问网络资源。
常见的身份认证方法包括密码、证书、生物识别等方式。
1. 密码认证密码认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身份认证方式之一,它通过用户输入预先设定的密码来验证用户身份。
密码认证的优点是简单易用,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例如,密码过于简单容易被猜测或破解,用户密码泄露后可能导致他人冒充并进行非法活动。
为了增加密码认证的安全性,我们可以采取设置复杂密码的策略、定期更改密码、限制密码尝试次数等措施。
2. 证书认证证书认证是一种基于公钥密码学的身份认证方式,它通过使用数字证书来验证用户身份。
数字证书包含了用户的公钥以及由权威机构签发的数字签名,可以有效地防止身份伪造和信息篡改。
在使用证书认证时,用户需要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从而实现身份的验证。
证书认证相对于密码认证来说更加安全可靠,但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管理。
3. 生物识别认证生物识别认证是通过人体生理特征(如指纹、面部、虹膜等)或行为特征(如声纹、手写等)来进行身份认证的方式。
生物识别认证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因为生物特征是唯一的,不可伪造的。
然而,生物识别设备的成本较高,且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手指出汗或受伤)可能导致识别失败。
因此,生物识别认证一般用于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和系统。
二、授权管理授权管理是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另一重要环节,它确定了用户在身份认证通过后所能访问的资源范围和操作权限。
通过合理的授权管理,可以实现对用户行为的精细化控制,保护敏感信息和系统资源的安全。
物联网中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介绍
![物联网中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29235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5.png)
物联网中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介绍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指将物理设备、传感器、网络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相互连接,从而实现设备间的智能互联和数据交互。
在物联网中,由于设备数量众多、网络连接开放和数据流量庞大等特点,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成为确保网络安全和保护用户隐私的重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在物联网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通过验证用户或设备的身份,确定其是否有权访问网络或资源。
常用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1. 口令认证:这是最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用户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然而,由于物联网中设备数量众多且存在安全性弱点,仅使用口令认证技术可能存在风险。
因此,物联网中的身份认证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方式,例如使用单一登录(Single Sign-On, SSO)、多因素认证等技术提高安全性。
2. 生物特征认证:物联网设备通常具备传感器等功能,可以检测和识别用户的生物特征,例如指纹、虹膜、面部等。
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因为生物特征是唯一且难以伪造的。
因此,物联网中常使用生物特征认证作为补充口令认证的方式,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 证书认证:证书认证是一种基于公钥密码学的身份认证方式,通过数字证书来验证用户或设备的身份。
数字证书包含了公钥、用户或设备的身份信息以及证书颁发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 CA)的数字签名等内容,可以确保身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物联网中,采用证书认证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以应对网络攻击和篡改等风险。
访问控制技术是物联网中维护网络安全的另一重要技术。
它用于限制和管理用户或设备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或设备才能访问特定的资源。
常用的访问控制技术包括:1. 角色基础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RBAC):RBAC是一种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将用户和设备分配到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具有特定的权限和访问级别。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考试试卷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c247f4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06.png)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考试试卷(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身份认证技术中,以下哪种不是常见的认证方式?A. 用户名/密码认证B. 指纹认证C. 静态口令认证D. 动态口令认证2. 访问控制中,以下哪种不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的元素?A. 角色B. 资源C. 权限D. 用户组3. 在信息安全领域,以下哪种加密算法是公钥加密算法?A. DESB. RSAC. IDEAD. DESX4. 身份认证协议中,以下哪种协议不是基于PKI(公钥基础设施)的?A. SSL/TLSB. IPsecC. PGPD. PMSP5. 在访问控制列表(ACL)中,以下哪种描述是正确的?A. 根据访问控制列表的规则,允许或拒绝主体对客体的访问。
B. 访问控制列表是基于规则的访问控制模型。
C. 访问控制列表是通过匹配客体的MAC地址来授权的。
D. 访问控制列表是在网络边界上实现访问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
6. 身份认证机制中,以下哪种不属于单点登录(SSO)的范畴?A. 使用一张智能卡跨多个应用系统进行身份验证。
B. 使用用户名和密码在多个应用系统之间进行身份验证。
C. 使用OpenID进行跨域身份验证。
D. 使用指纹识别在多个设备上进行身份验证。
7. 在密码学中,以下哪种加密方式是流密码?A. 对称加密B. 非对称加密C. 对称密钥加密D. 流密码8. 身份认证协议中,以下哪种协议用于在网络上提供加密通信?A. HTTPB. HTTPSC. FTPD. SMTP9. 在访问控制中,以下哪种访问控制模型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文件复制到另一个用户的目录中?A. 基于规则的访问控制(RBAC)B. 基于身份的访问控制(IBAC)C.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D. 自主访问控制(DAC)10. 在信息安全领域,以下哪种技术用于保护数据的机密性?A. 防火墙B. 加密C. 入侵检测系统(IDS)D. 虚拟专用网络(VPN)11. 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有哪些类型?A. 基于密码的身份认证B. 基于令牌的身份认证C. 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D. 基于地理位置的身份认证12. 访问控制列表(ACL)中的允许和拒绝规则有什么作用?A. 用来确定哪些用户可以访问特定的资源B. 用来确定哪些用户不能访问特定的资源C. 用来确定哪些用户可以授权访问特定的资源D. 用来确定哪些用户不能授权访问特定的资源13.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用户账户分为几种类型?A. 标准用户B. 管理员C. 村管理员D. 来宾用户14. 在Linux操作系统中,用户登录有哪几种方式?A. 控制台登录B. SSH登录C. 文本登录D. 网络登录15. 什么是强密码策略?请列举其核心要素。
网络安全基础应用与标准习题——答案
![网络安全基础应用与标准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b9e52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f.png)
一.1、什么是OSI安全体系结构?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安全服务2、被动和主动安全威胁之间有什么不同?被动攻击的本质是窃听或监视数据传输;主动攻击包含数据流的改写和错误数据流的添加3列出并简要定义被动和主动安全攻击的分类?被动攻击:内容泄漏和流量分析;主动攻击:假冒,重放,改写消息,拒绝服务4、列出并简要定义安全服务的分类?认证,访问控制,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成性,不可抵赖性二.1.黑客为什么可以成功实施ARP欺骗攻击?在实际中如何防止ARP欺骗攻击?ARP欺骗的基本原理就是欺骗者利用ARP协议的安全漏洞,通过向目标终端大量发送伪造的ARP协议报文欺骗目标终端,使目标终端误以为是与期望主机通信,而实际上是与欺骗者进行通信。
•局域网内可采用静态ARP Cache•ARP Cache设置超时•主动查询–在某个正常的时刻,做一个IP和MAC对应的数据库,以后定期检查当前的IP和MAC对应关系是否正常。
–同时定期检测交换机的流量列表,查看丢包率。
•使用ARP防护软件•具有ARP防护功能的路由器2. 什么是ICMP重定向攻击?如何防止此类攻击?ICMP重定向报文是ICMP控制报文的一种。
当默认路由器检测到某主机使用非优化路由的时候,它会向该主机发送一个ICMP重定向报文,请求主机改变路由。
TCP/IP体系不提供认证功能,攻击者可以冒充路由器向目标主机发送ICMP重定向报文,诱使目标主机更改寻径表,其结果是到达某一IP子网的报文全部丢失或都经过一个攻击者能控制的路由器。
三.1.防火墙可以提供哪些机制?答:服务控制、方向控制、用户控制和行为控制。
2.防火墙有哪些局限性?a)为了提高安全性,限制或关闭了一些有用但存在安全缺陷的网络服务,给用户带来使用的不便。
b) 不能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
c) 防火墙对不通过它的连接无能为力,如拨号上网等。
d) 作为一种被动的防护手段,防火墙不能自动防范因特网上不断出现的新的威胁和攻击。
软考继续教育《应用密码学》习题(含讨论题目)
![软考继续教育《应用密码学》习题(含讨论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897f8f42be23482fb4da4cba.png)
应用密码学习题一、判断题(40道题)1)为了保证安全性,密码算法应该进行保密。
(F)2)一次一密体制即使用量子计算机也不能攻破。
(T)3)不可能存在信息理论安全的密码体制。
(F)4)分组密码的优点是错误扩展小,速度快,安全程度高。
(F)5)RC4是典型的序列密码算法。
(T)6)对称加密算法的基本原则是扩散(Diffusion)和混淆(Confusion),其中混淆是指将明文及密钥的影响尽可能迅速地散布到较多个输出的密文中。
(F)7)常见的公钥密码算法有RSA算法、Diffie-Hellman算法和ElGamal算法。
(T)8)身份认证要求对数据和信息的来源进行验证,以确保发信人的身份。
(F)9)日常所见的校园饭卡是利用的身份认证的单因素法。
(T)10)基于公开密钥体制(PKI)的数字证书是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的核心。
(T)11)拒绝服务攻击属于被动攻击的一种。
(F)12)为AES开发的Rijndael算法的密钥长度是128位,分组长度也为128位。
(F)13)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比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更为安全。
(F)14)端到端的加密设备可以把数据包中的网络地址信息一起加密,从而抵御了流量分析类型的攻击。
(F)15)Diffie-Hellman算法的安全性在于离散对数计算的困难性,可以实现密钥交换。
(T)16)我的公钥证书是不能在网络上公开的,否则其他人可能假冒我的身份或伪造我的数字签名。
(F)17)MD5是一个典型的Hash算法,其输出的摘要值的长度可以是128位,也可以是160位。
(F)18)在PKI中,注册机构RA是必需的组件。
(F)19)IPSec体系中,AH只能实现地址源发认证和数据完整性服务,ESP只能实现信息保密性(数据加密)服务。
(F)20)PGP协议缺省的压缩算法是ZIP,压缩后的数据由于冗余信息很少,更容易抵御密码分析类型的攻击。
(T)21)在SSL握手协议的过程中,需要服务器发送自己的证书。
网络安全主要涉及的领域有
![网络安全主要涉及的领域有](https://img.taocdn.com/s3/m/2038794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0.png)
网络安全主要涉及的领域有
网络安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领域:
1. 网络防御:包括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防火墙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漏洞扫描与补丁管理等,通过技术手段保护网络免受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2. 数据安全:涉及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备份与恢复、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等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丢失或泄露。
3.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包括密码学技术、多重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策略等,确保合法用户获得合法的权限,并防止非法用户越权访问系统资源。
4. 应用安全:针对网络应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风险,采取安全编码、安全测试和安全审计等措施,保障应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5. 移动安全:涉及移动设备安全管理、无线网络安全、移动应用程序安全等,针对移动设备和应用的特点,保护用户信息和隐私不被泄露或被恶意利用。
6. 社交网络安全:关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隐私保护、社交工程等安全风险,预防钓鱼、谣言传播等问题,并进行网络舆情监控和风险分析。
7. 云安全:围绕云计算平台的安全管理和数据保护,包括虚拟化安全、云端存储安全、云平台间通信安全等,保障云服务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8. 网络法律与隐私保护:涉及网络法律法规的遵守、个人隐私的保护措施、信息安全政策与合规等方面,确保网络活动的合法性和数据隐私的安全。
9. 威胁情报与风险评估:通过分析网络威胁情报、进行网络风险评估,及时预警、监测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领域非常广泛,不同的领域之间相互关联,综合起来构成了网络安全的整体体系,以保护网络和用户的安全与隐私。
网络安全技术学什么
![网络安全技术学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ea4dc3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e.png)
网络安全技术学什么学习网络安全技术时,你可以探索以下不重复的主题:1. 网络攻击与防御:学习各种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如DDoS攻击、病毒和恶意软件、网络钓鱼等,并了解相应的防御措施,如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和加密技术。
2.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了解各种身份认证技术,如密码、双因素认证、生物特征识别等,以及访问控制方法,如角色基础访问控制、标签和权限管理。
3. 密码学与加密技术:学习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了解常见的加密算法,如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函数,并学会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 安全评估与漏洞分析:学习如何进行安全评估和漏洞分析,以发现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并学会使用工具和技术来修复这些漏洞,如漏洞扫描器、漏洞利用框架和代码审计。
5. 网络安全管理与政策:了解网络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最佳实践,学习制定网络安全政策和标准的方法,并了解各种合规性要求和法规,如GDPR和ISO 27001。
6. 移动设备和应用程序安全:学习针对移动设备和应用程序的安全威胁,如恶意应用程序、无线网络攻击和设备丢失或盗窃,并了解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应用程序审查、容器化和设备管理。
7. 社交工程与安全意识培训:了解社交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并学习如何通过安全意识培训来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8. 数据隐私和合规性:学习如何保护个人数据的隐私,并了解与数据保护和合规性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如欧洲的GDPR、HIPAA和PCI DSS。
9. 云安全:了解云计算环境中的安全威胁和挑战,以及相应的保护方法,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云安全监控。
10. 物联网安全:学习如何保护物联网设备和网络免受攻击,并了解物联网安全的最佳实践和标准,如NIST的物联网安全框架。
通过学习这些主题,你将能够全面了解网络安全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并为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5
6
安全机制的逻辑结构
授权数据库 管理员
身份认证 访 问监 视器 审 计
访问控制
目 目 目 标 目 标 资 标 标 源
7
7.1 概述
认证(Authentication)就是对于证据的辨认、核实、鉴别,以建 立某种信任关系。 两类认证: – 报文认证 – 身份认证
8
报文认证(1)
报文认证,包括报文源、报文内容和报文时间性的认证;
另一方为验证者V(Verifier),检验声称者提出的证件的正确性和合
法性,决定是否满足要求。
第三方是可信赖者TP (Trusted third party) ,参与调解纠纷。
第四方是攻击者,可以窃听或伪装声称者骗取验证者的信任。
18
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
三种途径之一或它们的组合 (1)所知(Knowledge):密码、口令 (2)所有(Possesses):身份证、护照、信用卡、钥匙
22
身份认证
手写签名的机器鉴别 •联机签名鉴别(在线签名鉴别) – 优点——得到动态信息(书写速度、时序信息、 运笔压
力、握笔倾斜度)
– 缺点——需要特别的输入设备(手写板) •脱机签名鉴别(离线签名鉴别) – 优点——不需要特别的输入设备 – 缺点——不能得到动态信息 – 伪动态特征——重笔道区域
人 耳
手 型
指 纹
掌 纹
手 背 静 脉 分 布
21
语 音
笔 迹
习 惯 性 签 名
打 字 韵 律
步 态
静 脉 血 流 速 度
身份认证
签名鉴别 •伪造签名的种类: – 自由伪造 – 模仿伪造 – 摹写伪造
•手写签名的鉴别方式:
– 人工鉴别(靠专家对字体进行鉴别) – 机器鉴别(靠机器对签名的结果或过程进行鉴 别)
10
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的概念: – 证实用户的真实身份与其所声称的身份是否相符的过程 – 包括:识别、验证 身份认证系统三部分: – 认证服务器 – 认证系统用户端 – 认证设备 身份认证协议 – 双向、单向、其它协议(略)
11
身份认证
消息认证与身份认证的差别:
– 身份认证(实体鉴别)一般都是实时的,消息鉴别一般不提供实
25
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系统 (1)嵌入式系统 独立完整的系统,如指纹门锁、指纹考勤终端等; (2)连接PC的桌面应用系统 系统结构灵活,可以多个系统共享指纹识别设备,可以建立
大型数 据库应用。但是,由于需要连接计算机才能完成指
纹识别功能,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围。
26
掌纹识别
掌纹识别——指纹识别的升级版 • 优点: (1)特征丰富、旋转不变性和唯一性 (2)终身不变,不易仿造 (3)采集设备成本较低,图像质量稳定 (4)不涉及隐私,易于推广 (5)容易与其他特征结合,实现一体化识别 • 采集设备
时性。 – 实体鉴别只证实实体的身份,消息鉴别除了要证实报文的合法性 和完整性外,还需要知道消息的含义。 – 数字签字是实现身份识别的有效途径。但在身份识别中消息的语 义是基本固定的,一般不是“终生”的,签字是长期有效的。
12
网络环境下对身份认证的需求
抗被动的威胁(窃听):口令不在网上明码传输
sniffer
23
身份认证
笔迹鉴别 •传统笔迹鉴别
– 繁琐:手工选择、剪切文件
– 不准:很难避免主观人为因素影响
•计算机笔迹鉴别
24
指纹识别
优点: (1)指纹是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 (2)识别速度快,使用方便; (3)手指与指纹采集头相互接触,更成熟。 最成熟的识别技术
(4)采集头体积小,价格低廉。
缺点: (1)成像质量与识别技术的限制; (2)指纹库规模的限制; (3)指纹采集在采集头上留下印痕使得复制成为可能。
(3)个人特征:指纹、笔迹、声纹、手型、血型、视网膜、虹膜
、DNA以及个人动作方面的一些特征 (4)你做的事情(如手写签名)
19
7.2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
通过人体固有的生理 或行为等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验证,分为身体特 征和行为特征。
20
用于鉴别的生物特征
静态 动态
头部特征
手部特征
人 脸
虹 膜
视 网 膜
需求:在网络通信中,有一些针对消息内容的攻击方法 – 伪造消息 – 窜改消息内容 – 改变消息顺序 – 消息重放或者延迟
定义描述:对收到的消息进行验证,证明确实是来自声称的发送方, 并且没有被修改过。 – 如果在消息中加入时间及顺序信息,则可以完成对时间和顺序的 认证
9报文认Biblioteka (2)实现消息认证的基本方法: – Message encryption:用整个消息的密文作为认证标识(接收 方必须能够识别错误) – MAC:一个公开函数,加上一个密钥产生一个固定长度的值作 为认证标识 – Hash function:一个公开函数将任意长度的消息映射到一个固 定长度的散列值,作为认证标识
15
身份认证的分类(2)
实体鉴别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 单向鉴别是指通信双方中只有一方向另一方进行鉴别。
–
双向鉴别是指通信双方相互进行鉴别。
16
身份认证的组成(1)
可信赖者
TP
A
B
A、B为声称者(Claimant )或者验证者V(Verifier)
17
身份认证的组成(2)
一方是出示证件的人,称作示证者P(Prover),又称声称者 (Claimant)。
源
目的
13
网络环境下对身份认证的需求
抵抗主动的威胁,比如伪造、重放,网络上传输的认证信息不可重用
passwd
加密
$%@&)*=-~`^,{
解密
14
身份认证的分类(1)
实体鉴别可以分为本地和远程两类。 – 实体在本地环境的初始化鉴别(就是说,作为实体个人,和设 备物理接触,不和网络中的其他设备通信)。 – 连接远程设备、实体和环境的实体鉴别。 本地鉴别:需要用户进行明确的操作 远程鉴别:通常将本地鉴别结果传送到远程。 (1)安全 (2)易用
第7章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Logo
上讲内容回顾
数字签名的基本概念 RSA数字签名 离散对数签名体制 利用椭圆曲线密码实现数字签名 基于身份的签名方案 其他签名方案 数字签名标准DSS 数字签名应用
2
本讲主要内容
身份认证概述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认证
基于口令的认证
身份认证协议 访问控制
3
引言
• 安全威胁 –假冒攻击、非授权访问…… • 解决方案 –身份认证 • 验证用户身份 –授权与访问控制 • 授予用户对文件或设备资源等的访问权 • 限定用户对资源的访问、如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