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服饰文化与发展
中国服饰发展与文化的关系
中国服饰发展与文化的关系
中国服饰发展与文化的关系是极为紧密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
在关联,它们有着长期的历史渊源。
中国服饰的发展是非常有趣的,它的
文化属性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而这种风格也是从中华文化的深处
演变而来的,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服饰也逐渐发展成今天我们所看到
的样子。
从历史上看,中国服饰最早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历史文献,包括《史记·黄帝本纪》和《周易》中都记载着中国社会早期的服装服饰。
古
代服饰是一种相对朴素的,比如说中国古代所穿的衣服“袍”,它是一种
无袖的、朴素的衣服,大多用布或棉质织成,它们是从古代社会中发展而
来的。
随着历史的进程,中国文化也不断深入地影响着中国服饰的发展。
到
了唐朝,中国服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水平,唐朝的服饰更加多样化,有不
同款式的衣服,比如道袍、披头巾等。
根据宋元和明清时期的绘画和照片,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的服饰形式已经演变得非常多样,有各种各样的款式、
图案和颜色。
再说到现代,中国服饰的发展就变得更加多元化了,也受到了外来文
化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服饰文化及其演变
古代中国的服饰文化及其演变在古代中国,服饰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它不仅仅是人们的日常装扮,更是对于社会地位、职业身份、文化背景和个人品味的表达。
随着历史的演变,古代中国的服饰文化也经历了许多变化。
古代中国的服饰文化的起源可追溯至史前时期。
最早的服饰是以兽皮、鱼网和草叶等天然材料制作而成的简单衣物。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纺织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使用丝绸、绢和麻布等材料来制作服装。
这些材料的出现赋予了服饰更多的面料选择,使得服装更加丰富多样。
在古代中国,社会地位的高低决定了人们穿着的品质和款式。
贵族阶层的服装多采用细腻的面料和精致的刺绣,以显示其身份的高贵与优越。
而平民百姓的服装则更加简朴,选用大众化的面料和简单的款式。
这种阶级差异体现在服饰文化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分层结构。
古代中国的服饰文化也受到了宗教信仰与道德伦理的影响。
例如,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士人追求自然和谐,他们的服饰更加注重舒适和宽松,以追求身心的平衡。
而佛教的传入则带来了僧侣装和禅衣等特殊的服饰,表达了对于宗教信仰的追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服饰文化不断发展和融合。
汉代以后,中国的服饰文化逐渐向传统与宗教的融合方向发展,出现了一些独特的服饰形式。
例如,唐代盛行的汉服是中国服饰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继承了汉朝时的风格,与佛教信仰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服饰文化。
这种服装以它宽松的裁剪和华丽的装饰而闻名,成为后来服饰设计的重要参考。
另一个重要的时期是明清时代。
明清时代是中国服饰大放异彩的时期,宫廷中的服装制度规定了各种不同的礼服和礼仪。
形形色色的龙袍、鱼袋袍、襦裙等成为了如画中的明清帝王和后妃们的标志。
而在平民百姓中,汉服则成为了主要的服饰形式,它的设计简约、舒适,在后来的服装发展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古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逐渐式微。
西方服装的引入和流行导致了中国服饰文化的边缘化。
但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统文化的复兴,汉服和唐装等古代服装再次受到人们的追捧。
中国古代的服饰与时尚文化
中国古代的服饰与时尚文化中国古代的服饰与时尚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以华丽的服饰彰显身份地位,并通过服装呈现出独特的时尚风格。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服饰与时尚文化的历史演变和特点。
一、先秦时期的服饰与时尚在先秦时期,服饰与时尚具有鲜明的阶级特点。
贵族阶层的服饰通常采用华丽的织锦、青铜玉器等材料制作,装饰细节繁复。
而平民百姓则以简单朴素的衣物为主,注重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先秦时期的服饰中出现了独特的装束,如男子的袴褶和女子的襦裙。
二、汉唐时期的服饰与时尚汉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服饰与时尚发展的高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汉族服饰开始形成,并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汉代男子主要穿着袍、衽和褶裙等,女子则穿着曳地衣、襦裙和褙子等。
随着汉朝的繁荣,服饰的面料和装饰品种类也更加丰富,如丝织品、锦缎等。
唐代时期,中国的服饰更加多元化,宫廷贵族的服饰更加华丽,流行着宽袖、褶裙和鱼尾裙等款式。
这个时期的服饰也受到丝绸之路的影响,贵族们纷纷穿戴象征着异域风情的丝绸和珠宝。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服饰与时尚宋元明清时期,服饰与时尚的发展逐渐走向稳定与成熟。
宋代时期,官服制度开始规范化,各级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注重彰显身份地位。
元代时期,服饰款式逐渐朴素化,襦裙成为主流,流行着蝴蝶袖和斜裁袍等款式。
明代时期,服饰开始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裙袍的长度和宽度逐渐调整。
清代时期,服饰的款式趋于稳定,男子继续穿袍和褶裙,女子则穿着正当年龄的衣服,如旗袍等。
四、中国古代时尚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时尚文化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崇尚朴素是中国古代服饰与时尚的基本理念。
不论是贵族还是百姓,都讲究素雅、端庄,注重内在修养。
其次,中国古代服饰注重色彩和纹饰的搭配。
通过巧妙的色彩和纹饰搭配,传达不同的意义和寓意。
再次,中国古代服饰讲究对称和比例,强调整体的和谐美。
服饰的款式和细节设计都注重对称和比例的平衡,体现了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
最后,中国古代服饰与时尚传承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在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人们的日常穿着,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丰富多样,不同的朝代和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从服饰的起源、演变和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魅力。
一、服饰的起源和演变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原始社会。
最早的服饰是由兽皮和植物纤维制成的,主要是为了保护身体和抵御寒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服饰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载体和身份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与朝代的更迭密切相关。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和特点。
例如,汉代的服饰以宽松舒适为主,注重色彩的鲜艳和图案的精美;唐代的服饰则以宽袍大袖和丰富的装饰品为特点,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繁荣和富丽;宋代的服饰则更加注重细节和品味,追求简约而雅致的风格。
二、服饰的影响和意义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穿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不同的服饰可以反映出个人的身份、职业、性别和地位等信息。
例如,古代官员的服饰往往比普通百姓要华丽和庄重,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和身份;妇女的服饰则更加注重细腻和柔美,以展现女性的温柔和美丽。
此外,服饰还可以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演变。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时尚潮流和审美标准。
通过研究古代服饰,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例如,明代的服饰以宽袖、大腰和绣花为特点,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开放和繁荣;清代的服饰则更加注重礼仪和庄重,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封建和保守。
三、服饰的传承和发展虽然现代社会的服饰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仍然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许多古代服饰的元素被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成为时尚的一部分。
例如,旗袍和唐装等传统服饰在现代婚礼和重要场合中仍然被广泛使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骄傲。
此外,古代服饰文化也在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例如,春节期间,人们穿着传统的汉服和唐装,参加传统的舞狮和舞龙活动,展示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统价值。
古代服饰变化演讲稿三分钟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古代服饰变化:穿越时空的华服传奇》。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服饰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时代的印记、文化的传承和审美的变迁。
今天,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领略古代服饰的演变之美。
一、先秦时期的服饰风貌先秦时期,我国服饰以简朴、庄重为特点。
男子的服饰以袍为主,女子则以裙、襦为主。
这一时期的服饰,讲究礼仪,强调等级,如《礼记》中记载:“士冠,庶人衣布。
”男子头顶冠帽,女子则以巾裹首,体现出浓厚的礼仪文化。
二、汉代的服饰变革汉代是我国服饰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服饰开始注重审美,出现了大量的纹饰和色彩。
汉代的男子服饰以深衣为主,女子则以曲裾、对襟等款式为主。
此外,汉代还流行佩戴饰品,如耳环、项链、手镯等,使服饰更加丰富多彩。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服饰发生了重大变革。
这一时期的服饰以宽松、舒适为特点,注重展现人体曲线。
男子的服饰以长袍为主,女子则以裙、襦为主。
此外,这一时期的服饰色彩丰富,纹饰多样,如“绮罗锦绣,纹采缤纷”。
四、隋唐时期的服饰繁荣隋唐时期,我国服饰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的服饰以华丽、开放为特点,注重展现个性。
男子的服饰以圆领袍为主,女子则以窄袖、长裙为主。
此外,这一时期的服饰流行佩戴珠宝饰品,如玉佩、金簪等,使服饰更加璀璨夺目。
五、宋元时期的服饰变迁宋元时期,我国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一时期的服饰以朴素、实用为特点,注重保暖。
男子的服饰以圆领袍为主,女子则以窄袖、长裙为主。
此外,这一时期的服饰流行使用丝绸、棉麻等天然材料,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六、明清时期的服饰风貌明清时期,我国服饰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服饰以华丽、精致为特点,注重细节。
男子的服饰以马褂、袍服为主,女子则以旗袍、袄裙为主。
此外,这一时期的服饰流行使用金银丝线、刺绣等工艺,使服饰更加典雅。
总结:古代服饰的演变,是我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体现。
从先秦的简朴庄重,到汉代的色彩斑斓,再到隋唐的华丽开放,直至明清的精致典雅,每一时期的服饰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念、文化内涵和社会风气。
古代服装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古代服装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古代服装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服装在古代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社会的阶层、文化程度、地位和性别。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代服装文化经历了许多变迁和传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
一、古代服装文化的起源古代服装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在位,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的服装文化开始萌芽的时候。
在唐朝时期,服装的制作技艺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种优美的服饰流行于社会上,成为了时代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服装文化开始逐渐发展壮大,丰富多彩的服装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宋朝时期,服装文化再次达到了巅峰,各种时尚款式的服装开始盛行。
金代则是服装文化的一个分水岭,此时的服饰逐渐开始简化,体现了时代变迁的特点。
二、古代服装文化的变迁中国的服装文化在变迁中不断发展,每个时期的服装款式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作为文化遗产,古代服装文化承载了几千年积淀的文化,每个时期的服装款式都代表着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
在今天,人们在欣赏或者穿着古代服饰时,不仅仅是单纯地欣赏和穿着一件衣服,更多的是带着历史上的文化内涵去欣赏,去探究那个时代的文化。
三、古代服装文化的传承虽然古代服装文化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它的文化内涵和意义都得到了传承。
在今天,人们对于古代服装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都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现代,许多人会去穿着古装、拍摄古装照片,参加各种古装展示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对于古代服装文化的传承和继承。
通过这些活动,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此外,现代服装产业中也不乏吸取古代服装文化的元素,将之应用到现代服装的设计中去。
这种方式不仅仅是对古代服装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起到了推广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服装文化。
四、结语古代服装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文化传承。
中国民族服饰的文化底蕴与发展
中国民族服饰的文化底蕴与发展自古以来,中国民族服饰一直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种服饰,而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中国的民族服饰不同于西方的异域风情,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形式和风格。
一、历史文化背景与发展中国民族服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从唐朝、宋朝到明清时期,中国的民族服饰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以王朝为核心的封建社会,每一个王朝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和艺术表现。
这些服饰不仅仅是宫廷贵族所穿,也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了一种鲜明的文化特征。
明清时期的民族服饰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发展出了汉族衣饰、满族衣饰、蒙古族衣饰等等,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所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看来,中国民族服饰是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
二、中国民族服饰的美学形式独特中国民族服饰的美学形式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独特之处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色彩、结构、花纹、图案等等。
色彩是民族服饰中最为鲜明的特点之一,每一种服饰都有自己独特的配色方案,用色的方式和效果也非常丰富。
其中,常出现的色彩主要有红、绿、金、银等,这些颜色不仅只是颜色,更多地传达着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
另外,民族服饰的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美学特点。
例如,傣族服饰中的长裙非常注重层次感和结构的变化,通过裙子的层数和裙褶的衬托,让整个衣服显得更加精致和华丽。
三、现代民族服饰的设计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民族服饰的设计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推动了传统民族服饰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对时尚和美的追求也激发了现代民族服饰的独特魅力。
当下的设计师们通过不断地融合各种元素,创造出了更多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民族服饰。
例如,有些设计师喜欢在传统服饰上加入时尚元素,而有些则借鉴了不同文化的特点,在民族服饰上融合多种文化元素,以此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多样性的服饰。
总的来说,中国民族服饰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延续。
从服装的演变看中国文化的发展
从服装的演变看中国文化的发展
从古至今,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经漫长的演变。
服装是一种能够再现文化发展历程的载体,其造型、材料的变化反映出中国文化的演变。
接下来本文将从服装的变迁分析中国文化的发展。
从古代开始,中国人民一般着祖宗祭祀用的青布衣、黑布裤,有的地方还有红布衣,叫“礼服”。
秦始皇时期,普及大红布衣服,发展时间较长,直至汉朝逐渐由大红转向白色、绿色等,妇女早期的头饰有两种:头巾和头篱。
从《资治通鉴》可以看出,便衣的形式已经成形,后代也沿用了下来,如成衣、绣缎、唐装、朱砂装、青花装等,构成了今天的中国传统服装。
进入隋、唐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迅速,服饰上也有相应的变化,新兴的亡族服饰如织锦装、宣绣服等越发普及,服饰上出现了许多新款式,如青花围袍、宋服、披肩长衫等,被大家热爱和接纳,大量使用它们代替旧服装,甚至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装饰品,人们的服装崭新了,服饰上的多变让服装拥有了更多的装饰,它们在后世受到至今仍被大家接受。
宋、元朝时期,中国服饰又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女装上出现了多种新式,最有名的就是宋玉衣、元粉衣。
浅谈汉服文化及其传承与发展
浅谈汉服文化及其传承与发展汉服是指中国传统的服装文化,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直到现代仍然有人穿着汉服来表现一种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
汉服不仅是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本文将深入探讨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现代人如何重视汉服文化。
一、汉服文化的传承汉服文化的传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族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环。
历史上,汉服曾是中国的国民服装,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还体现了中国的民族性格和气质。
汉服的传承不仅仅是服装的传承,还包括中国的文化、艺术和审美观念等方面。
从传统汉服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度。
在古代,汉服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家族或文化团体的传承,而今天,汉服的传承已变为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
这种文化现象的传承主要可以归功于网络和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
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社区组织,人们更容易自由地交流和分享传统的汉服文化。
二、汉服文化的发展汉服文化的发展已经从过去到现在经历了许多变化。
在古代,汉服的设计非常注重“端庄大方”,强化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的良好印象。
唐代汉服则更加追求华丽和豪华,是中国服饰设计的巅峰之作。
到了宋代,汉服则更多地在设计上注重了简约和素雅,这一特点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现代的汉服则更加强调“恢复古风”,在设计上力求回归到中国汉族服饰最本真的形态。
当前,汉服设计已逐渐贴近现代社会。
汉服不仅仅是传统的宫廷服饰,也体现了现代人的时尚美学。
汉服的款式和细节方面在现代的设计中也有着不同的流行元素。
同时,各个地区和城市还形成了不同的汉服文化,如书香门第汉服、湘绣汉服等。
三、如何重视汉服文化?随着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重视汉服文化也成为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重视汉服文化:1. 了解汉服文化的历史和发展变迁。
回顾汉服的历史,以了解它的演变和流行趋势。
我们可以通过书籍、电视节目、网络等渠道来了解汉服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设计和审美元素等,以及价格等方面的信息。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特点与演变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特点与演变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们不断探索历史的长河。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以其丰富多彩的形态、独特的造型设计和艺术性而备受关注。
在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社会等级、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本文将分析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特点和演变。
一、特点1.服装种类丰富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特点之一是服装种类极其丰富,种类繁多、不断变化。
中国古代从商周时期至民国时期,服装款式、形状和颜色均有所不同。
深受人们喜欢的汉服、唐装、宋装等传统服饰依旧被广泛流传,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2.服饰的设计与制作技艺精湛中国古代服装设计和制作从古至今一直保持卓越的传统,工艺技术一直被视为国宝级别。
无论是服饰的纺织工艺还是服装的细节处理,均表现出了极高的技艺水平。
反复细心的马鬃绣、金银贴花、各种手工编织等技法展现出了古代工艺美术的魅力。
3.服饰充满象征性和神秘感中国古代服饰中的纹样、图案和颜色常常被赋予了文化、宗教、政治等多重意义,不仅是各个时期装束的特色之一,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体现。
二、演变1. 商周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服饰商周时期和战国时期服饰设计和制作趋于简单、自然。
战国时期的服装更为讲究,女性的服装发生了重大改变,开始有了对比色。
河洛文化的影响下,女性服装逐渐由单件衣服结构演变成上下两件改为“右衽服”。
2. 秦汉唐三朝时期的服饰秦、汉时期服饰既有当地风俗的特点,又在其基础上发挥了华夏文化的精髓。
唐代时期,服饰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丰富多彩的成衣开始得到普及,传统汉装迎来了最盛大的时期。
3. 元代服饰与前代相比,元代服饰变化最明显,尤其在外貌、触感和图案上有大量创新。
元代服装走向多样化,产生了诸多新品类,游牧民族进入中原也促成了互相借鉴,裙子被普遍地加入到各种服饰之中。
元代服装质地上也出现了创新,做裙子用棉花变为兽皮,颜色也有大胆尝试。
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演变
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演变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而中国传统服饰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汉服、旗袍、唐装等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的演变。
一、汉服的演变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起源于汉朝。
在漫长的历史中,汉服经历了多次演变和改良。
最早的汉服以华丽细腻的刺绣和丰富的色彩为特点,代表着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尊贵。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汉服在明清时期逐渐趋于简约,强调线条的流畅和整体的和谐。
而在当代,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传统元素的回归,汉服重新获得了时尚界的关注,并在各种场合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旗袍的时尚演变旗袍是中国女性传统服饰中的代表,起源于清朝。
旗袍以其优雅、端庄的形象而备受赞誉,并成为了中国女性时尚的象征。
早期的旗袍采用了精美的刺绣和流畅的裁剪,凸显了女性的曲线美和端庄大方的气质。
随着时尚的推动,旗袍在20世纪的上半叶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旗袍的款式逐渐简化,并加入了西方的时尚元素,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潮流。
而在当代,旗袍通过面料的改良和设计的创新,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成为了各种场合中女性的首选。
三、唐装的复兴唐装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又一代表,起源于唐朝。
唐装以其华丽的图案和宽松的剪裁而闻名,体现了古代华夏族的风范和气质。
然而,唐装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遗忘,随着时间的推移,唐装在现代的时尚界中重新焕发了生机。
唐装的复兴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古代款式,而是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
现代的唐装不再繁复,而是更加注重舒适性和流畅感,通过运用现代面料和设计手法,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总结:中国传统服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在时尚的推动下不断演变和发展。
汉服、旗袍、唐装等传统服饰在时代的推动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中国传统服饰的传承与时尚的演变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时尚发展的独特魅力。
古代服饰文化的流行与变迁
古代服饰文化的流行与变迁服饰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人类身体和精神的投射和表达。
在古代,服饰文化的变迁和流行受到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究古代服饰文化的流行与变迁。
古代服饰的起源和发展古代服饰起源于人类为了遮阳、遮寒或保护身体而穿的动物皮毛和树叶等原始物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原始的服饰渐渐演化成了更加丰富和复杂的形式。
在中国,最古老的服饰遗物是出土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人像,这些人像呈现出了古代华夏民族的原始服饰特点。
古代服饰的流行与变迁1.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逐渐出现了区分等级和身份的服饰,如:贵族等身穿亚麻布袍子,而士大夫则穿长袍、外穿短褐色背心,侍卫则穿战袍。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颜色也相当丰富,如绿色代表年轻,黑色则代表成熟和稳重。
这个时期的服饰以舒适和实用为主,主要依据文化背景和气候环境的需要而逐步发展。
2.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受到了儒学、佛学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以“制定明鉴”、“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文化内涵”为特色。
这个时期的服饰以精巧和华丽为主要特点,流行的服饰包括蟒袍、锦衣、袍套和衣帽等。
蟒袍是皇帝和一些贵族的常用服饰,锦衣则常见于官员和士大夫,袍套则是普通百姓的主要服装之一。
此外,由于佛教影响的加深,“袈裟文化”也逐渐兴起,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3.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仕女和宫女的服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唐代的服饰大多数是玄色及其他深色,袖口和下摆经常绣有各种花纹。
唐代宫女的服装里,最为精巧鲜明的莫过于霓裳羽衣,被认为是唐代宫廷服饰中的代表作品,凸显出了唐代宫廷服饰的华美和精巧。
而宋代,礼仪和文化成为导向,服装的禁忌和规范变多,各阶层服饰的差异增加,细节繁多,姿态优雅,平民化的外衣兴起,这些变迁让服饰的流行和变迁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中国古代衣着文化与时尚演变
中国古代衣着文化与时尚演变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富有独特文化的国家。
古代中国人的衣着文化也非常有特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演变成现代时尚的风格。
本文将从古代的衣着文化到时尚的演变,探究中国古代衣着文化对当今时尚的影响。
一、古代的衣着文化古代中国人的衣着文化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崇尚节俭、正规、自律、内敛等美德。
这些品德也体现在他们的着装风格中。
古代男士的服饰以“衣冠禽兽”为基本样式。
衣着简约,设计朴素,体现了中庸之道、致虚妙道与道家思想的哲学内涵。
女性则以婉约、清新为主要特点。
传统女性服饰通常以青花白衫、襦裙、褂子为主,配以匹配的腰带、发饰、绸带等装饰,丰富了服饰的层次感。
二、清朝时期的传统服饰清代是中国服饰发展中的重要时期,许多特色的服饰风格在这一时期得以成形。
清代的传统服饰以大袍、对襟衫、马褂为基本款式,以绸缎、棉、麻布、毛料为主要材料。
清代传统服饰体现了严谨、端庄、优雅、朴素、自然的风格,并且形式复杂,样式多样。
在清代服饰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服饰,如袍龙、履蟒、环上戏、补帽等,这些服饰被广泛应用在大型活动或特殊场合。
三、现代的时尚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服饰文化也在不断演变,逐渐融合了西方流行元素,形成了独特时尚风格。
在当今的时尚界,中国设计师也通过将古代传统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打造出具有鲜明中国风的时尚品牌。
以往,中国传统服饰中黄色作为皇家标志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色彩的使用也有所扩展,而且逐渐与其他颜色混合,形成了更多的新颜色,如咖啡色、酒红色等。
目前,中国传统服饰已经成为世界时尚的一部分,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瑰宝的一种。
在纽约时装周等国际重要时装展上,中国长衫、旗袍等传统民族服饰也开始走出国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时尚大师的关注。
四、中国古代衣着文化对当今时尚的影响中国古代衣着文化对当今时尚的影响不仅仅限于服饰的设计,还体现在社会风气、品位规范等多方面。
例如,古代中国人崇尚节俭、注重道德与伦理常规,在传统文化中广泛地体现。
文化传承:传统民族服饰的历史演变
文化传承:传统民族服饰的历史演变1. 引言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独有的宝藏,而传统民族服饰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某一特定民族的历史、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审美观念等方面。
本文将带您穿越时空,探索传统民族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2. 古代民族服饰古代民族服饰是指哪些在古代各个时期中被广泛流行并具有代表性的服装。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汉唐、宋明清等时期都有独特而富有特色的服装风格。
同时,我们也会探讨其他国家或地区如印度、日本、蒙古等在古代时期的传统服饰。
2.1 汉唐时期的传统服饰汉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发展最为繁荣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汉唐服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丰富多样的风格。
我们将介绍汉唐时期男女装的特点,如衣袖、领子、饰品等,并解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2.2 其他国家的古代传统服饰除了中国,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古代时期也有独特的传统服饰。
本章节将介绍印度的传统服饰——莎丽(sari)、日本的和服、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等。
我们将探索这些服饰与当地文化风貌之间的联系。
3. 现代民族服饰尽管现代社会中,西方式穿着已经成为主流,但许多民族群体仍然保持并传承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民族服饰。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中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现代传统服饰。
3.1 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传统服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少数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而丰富多样的文化。
我们将挑选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如藏族、哈萨克族、彝族等,详细介绍他们在现代社会中仍然传承并使用的传统服饰。
3.2 其他国家的现代传统服饰除了中国,全球其他地区也存在着许多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现代传统服饰。
我们将介绍印度的波西米亚风情、日本的和服摄影等一些非常有代表性和吸引人的服装风格。
4. 保护与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受到电视、网络和快时尚等因素影响,很多人对传统民族服饰的认识趋于模糊。
但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民族服饰对于文化多样性和民族认同都至关重要。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与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与历史演变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古代服饰文化可以说是这个国家历史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种文化渊源流深,历经沧桑,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一、古代服饰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这时期的先民们穿着兽皮和树皮等简单的衣物度日。
到了商代和周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丝绸等更加高级的材料来制作衣服。
这时期的服饰不仅是生活必需品,还意味着人们的地位和身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服饰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当时的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其中以楚国和齐国最为著名。
古代服饰文化在这个时期不仅反映了各个地域的文化特点,还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身份差别。
到了汉代时期,中国的服饰文化进一步发展,服饰款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当时的汉服非常华丽,颜色丰富,款式精致。
由于汉族人的衣着习惯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所以汉服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代表。
二、古代服饰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强调身份地位古代服饰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分层有着密切联系。
高级官员、贵族和皇帝都有着独特的衣着规定,能够一眼看出其身份地位与级别。
2.重视颜色和图案古代服饰文化认为颜色和图案可以反映人的个性和气质。
不同的服饰颜色和图案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寓意,比如黄色代表皇家,红色代表吉祥和喜庆等。
3.强调礼仪和低调在古代的儒家礼仪文化中,服饰很重要。
穿着得体,得体而为之,尤其是在重大场合,意味深长的服饰可以展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
三、古代服饰文化对当代的影响虽然现代的服饰风格和古代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对现代的人们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古代服饰文化的传承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底蕴,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
其次,古代服饰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美的元素,可以在现代设计中寻找灵感和启示。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民族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服饰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样服饰文化。
一、远古时期的服饰远古时期,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中国人的服饰比较简单。
人们主要以动物皮毛制成的兽皮衣物为主要服装,这种服饰既能保护人们免受寒冷和野兽的伤害,同时也满足了生存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服饰开始发生变化。
二、古代朝代的服饰在中国的古代朝代中,每个朝代的服饰都有不同的特点,展现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征。
汉朝时期,汉族服饰以褶裙和长袍为主,善于运用华美的刺绣和图案装饰。
隋唐时期,服饰更加注重宽松舒适,袖子宽大,多用花纹镶边,增加服饰的华丽感。
宋朝时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服饰趋于简约素雅,以礼仪规范为依据。
三、明清时期的服饰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服饰进入了一个极盛的时期。
明代的服饰更加注重对身份地位和社会等级的体现。
贵族尤其是宫廷中的服饰,充满华贵和庄重的色彩,大量使用绣花和龙凤纹饰,彰显出尊贵与威严。
清朝时期,满族文化对服饰的影响非常明显,褶裙、长袍和长褂成为主要的服饰元素,袍身的设计精美繁复,融入了许多民族特色,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服饰的严格要求。
四、现代时期的服饰演变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服饰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逐渐演变为现代的服装形式。
在20世纪初期,中国人开始穿着西式服装,服饰的款式、颜色和设计理念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然而,尽管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服饰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时尚界的宠儿。
总结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经历了远古时期的简单、古代朝代的丰富多样、明清时期的华贵庄重以及现代时期的演变四个阶段。
每一个时期的服饰都受到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今,尽管穿西式服装已经成为主流,但中国传统服饰仍然被人们所喜爱和传承,它不仅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
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
中国服饰文化起源于古代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历
史中,中国服饰不断发展,形成了特有的中国服饰文化。
中国服饰文化在
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受中国历史、地域、气候、宗教、
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服饰文化。
中国服饰文化从早期的古老的汉衣裳开始,一步步走向发展。
汉衣裳
是汉朝皇帝的服饰,具有很高的礼仪地位,是汉朝皇帝的宫廷服饰,有着
良好的文化保存价值。
汉衣裳的布料是织成十字结,可以有效保暖,具有
良好的遮风避暑功能,所以汉衣裳是中国古代服装的基本类型。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服装文化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
宋代是宗教文
化发展的最高峰,汉唐服饰由此产生,汉唐服饰具有浓郁的唐风气息,唐
代服装多以色彩分明、细节丰富来表现,以明亮绚丽的颜色为特点。
宋元时期,中国服装文化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峰。
宋元时期,由于儒家、佛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服装文化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长袍,披肩,荷叶边袖及宫外服等为象征,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细腻的色彩,
及其纤细的线条和精致的细节来表现中国服装文化的精髓。
后来,中国服装文化发展到朝。
从服装的演变看中国文化的发展
从服装的演变看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服装的演变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服装经历了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
通过研究中国服装的演变,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的服装以传统的汉服为主。
汉服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服饰,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代表性。
早期的汉服以腰带为主要特征,具有宽松、飘逸的线条和流动的剪裁风格。
这种风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身份等级的差异。
汉服还注重纺织品的质感和工艺,以及各种刺绣和花纹的运用,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服装逐渐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唐宋时期,由于与西方文化和丝绸之路的交流,中国的时尚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服装开始采用更紧身的剪裁和更多的装饰细节,如褶边、绣花和额头盘发等。
这些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日益繁荣和富裕的特点。
明清时期,中国的服装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宫廷服饰的特殊风格。
明代的宫廷服饰注重色彩的变化和细节的丰富,以及各种玉石、宝石和贵金属的使用。
清代的宫廷服装则更加注重规矩和庄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这些宫廷服饰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以及统治者的权力和威信。
近代以后,中国的服装开始受到西方时尚的影响,出现了更多的变化和多样性。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服装逐渐走向国际舞台,体现了中国崛起的力量和文化自信。
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在国际时尚界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认可和重视,他们通过改良传统的汉服设计,创造出独特的时尚风格,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元素。
通过研究中国服装的演变,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服装不仅是一种外表的表达,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传承。
中国的服装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化,还代表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从传统的汉服到现代时尚的设计,中国的服装演变体现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创新的追求。
它们都是中国文化丰富多样的体现。
通过研究中国服装的演变,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在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中,服饰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迁,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从古代到现代,逐步揭示这一传统的变化与衍化。
I. 古代中国传统服饰古代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服饰文化的起源和基石,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点。
在古代,男性常穿长袍和裤子,女性则穿着长衫和裙子。
不同的地区和社会地位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总体上,这些服饰都以宽松舒适、注重细节和以简洁为美为特点。
古代服饰的演变主要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社会变革导致了服饰形制的改变。
皇帝的服饰通常是华丽而富丽堂皇的,而平民百姓则穿着朴素。
这种等级制度体现在服饰上,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分化。
II. 唐宋时期的中国传统服饰唐宋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繁荣富庶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服饰风格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唐朝的服饰以华丽、宽松和灵活的特点著称,女性喜欢穿着长衣和裙子,腰部用细带系紧,衣袖宽大。
男性则穿着长袍、长衫和裤子,注重细节的装饰。
到了宋朝,服饰风格逐渐转变为简约和实用。
女性的服饰以宽袍和直裙为主,男性则穿着宽袍和长衫。
这些服饰注重舒适度和实用性,使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舒适感和自由度。
III. 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服饰明清时期是中国服饰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文化多样性的时期。
明朝期间,男性的服饰变得更加庄重、讲究体面,女性则开始穿着宽袍和长裤。
到了清朝,由于满族的入侵,满汉融合了服饰风格。
男性穿着长袍和长衫,女性则穿着长袍和长裙。
明清时期的服饰讲究面料和织造工艺,细腻的绣花和繁复的刺绣成为装饰的主要手段。
同时,服饰的款式和样式开始受到严格的地区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以展示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
IV. 现代中国传统服饰的变革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服饰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古代服装文化和时尚演变
古代服装文化和时尚演变古代服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了当时的风俗习惯,更体现了当时的审美意识和社会地位。
从上古时期到现代,服装一直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地域特点、材料、造型等方面探讨古代服装文化及时尚演变。
历史背景各个朝代对服饰的要求和审美理念均不相同。
从夏、商、周到秦汉,古代服装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和演变。
在周朝时期,社会分工日趋明确,各种特定的职业和身份定位也日益明晰,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标准。
在秦汉时期,服装的风格开始呈现多元化,塑造了统一性和个性化并存的传统。
汉魏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儒雅之风逐渐趋于平淡,而南方的浪漫之气却强烈地影响着服饰。
唐代是中国服饰的黄金时期,她的美丽和典雅让人迷醉。
宋、元、明、清时期则各具特色,又殊途同归,把中国的服装文化推向了新高峰。
地域特点中国的地域辽阔,各地的服饰也有所不同。
北方的人如辽东,穿蓝布长衫,戴毡帽、棉帽;西北地区如陕西,人们着长袍、褐衫、靴袜,系围腰。
中原地区的汉族服装主要是长衫、褶裙、马褂等,其中汉锦、绸缎是汉族服饰的代表;而南方的人如江南,穿短衫短裤,做成剪裁合理、版型漂亮,用扣绣、花绣、挑纹等手法,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材料按材质分类,古代服装主要可分为皮革服装、绸缎服装、棉麻服装等。
皮革服装主要用于其中的防御装备或军人制服,绸缎服装则是衣着等元素之一,并且随着清代时期对金丝织物等高档产品的开发,绸缎服装更加得到了广泛的发扬。
棉麻服装则是以棉、麻为主材制作的各种服装,是大众化的代表。
根据多种服装材料的特性和舒适感,婚衣、孝衣、道士服装、具有异域特色的服装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造型古人看重服饰的品质,不仅是考虑到材料的好坏、光泽,同时也要注重服装的规模。
在古代,服饰的规模非常重要,这体现出一种等级制度及礼仪规范,若盛大抢镜的礼服可见一斑。
据传统的说法,服服装的宽度一般以三分之二寸为宜,在宽布带的装饰下,凸显出一种神秘感,尤其在喜庆的场景下更加美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的变化与发展摘要: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服饰发展变化多样,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服饰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关键词:中国古代服饰服饰与社会服饰等级差别服饰发展变化郭沫若同志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①这把服饰与文化的关系说得十分透彻。
事实证明,世界各名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是这个民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尺,也是这个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以及民族历史意识和民族世代意识的体现。
因此,服饰问题具有突出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上古时代上古传说把衣服的发明归功于黄帝。
《易经》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实际上,衣服的出现要早得多。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已知缝衣,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文化遗存中曾发掘出骨针。
以发型为例,大地湾文化中有剪短的披发,马家窑文化中有后垂的编发,大汶口文化中有用猪獠牙制成的发箍,龙山文化中则用骨笄束发,陕西龙山文化之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头顶有髻,可能就是用笄束发的反映。
骨笄在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的二里头类型与东下冯类型诸遗址中均曾出土,形制与商代的同类器物相同。
因此得知束发为髻在远古时已是华夏族服装的特征②。
夏商时代夏商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时期。
阶级对立、等级制度在此时已经基本形成,这在服饰穿戴上也有一定程度的表现。
西周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和提高了,物质明显丰富起来,社会秩序也走向条理化,并有了规章制度。
服饰形制也由于尊卑等级的存在、礼仪的需要而进一步规范化,被纳入"礼治"范围,尊卑贵贱,各有分别。
这时候服饰的专用界限等级标志开始清晰,品种类别也相应地增加,像宫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时专有祭礼服,上朝大典时有朝会服,军事之中专有从戎服,婚嫁之仪专用婚礼服,吊丧时又有丧服。
衣裳虽然还是采用上衣玄下裳黄,但在官职服饰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带(大带是用丝织或缂制成,宽四寸)、玉(以玉为原料,以丝带连系在腰间的挂饰)。
另外在服色上也开始有了等级差别。
西周的服式除宽衣长带的特有风格以外,还吸收了北方鲜卑族(今锡伯族)以带钩束腰的服饰花色(在丝带的接头处,以金、银、铜或铁等金属制成的精细的勾或扣)。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诸侯坐大,礼崩乐坏。
战国之时,七国崛起,各自独立。
服饰文化呈现出一派绚丽多彩的景象。
如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皆着珠履;平原君后宫百数,婢妾均被绮披纱;卫王宫的卫士穿黑色戎衣;鲁国的儒者孺服长裙、褒袖方履等等。
其中以胡服最为著名,胡服主要指衣裤式的服装,尤以着长裤为特点,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的服装。
为骑马方便,他们多穿较窄的上衣、长裤和靴。
山西长治分水岭所出铜武士像,上身穿矩领直襟上衣,下身着长裤,腰系绦带,佩剑,正是采用胡服的赵国战士的形象。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
秦朝崇尚黑色,以黑为贵。
他们穿的半长衣所交掩之曲裾虽较浅,但仍为深衣之属,其下身着长裤,腰系施钩之革带。
而秦朝的铠甲战服颇有特色,在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所着铠甲是普通战士的装束,铠甲胸部的甲片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是下片压上片,便于活动。
,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过六枚。
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下摆一般多为圆形。
中国完整的服装制度是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服饰上承先秦时代,人们喜欢把深服当做衣服,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缝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缘黑色边,作为朝服的中衣,需缘红色边,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
服饰总称“禅衣”。
禅衣是单层的外衣。
禅衣里面有中衣、深衣,其形与禅衣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
官员在上朝时都要穿黑色禅衣。
除此之外,汉代朝服的服色还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魏晋时期魏晋时期,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这一点在敦煌壁画上多有反映。
他们的服式以襦、裙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
妇女装饰比较考究,有金环、银约指和绕腕的跳脱等。
此外,魏晋时期还规定了宫中朝服用红色,常服用紫色;白色为平民百姓服色。
南北朝代南朝服式基本继承魏晋,由于战乱和国度的频繁更替,服饰方面也发生了变化:江南衣式比北方短小,但当时却流行戴小帽穿大衣的风气,有时将一只袖分成两只,一条裙截成两裙,有的款式大领大带,有的衣窄袖小,有的裙长曳地,有的衣长蔽脚。
南朝的朝服仍是玄衣。
且服饰用料有规定,三品官以下的不得穿用杂色绮做的衣服,六品官以下者只能穿七彩绮,不可使用罗绡。
到了北朝,官宦正式场合要穿着朱色单衣,便服和军服为主。
穿红色袍就佩带金带,穿小袖长身袍则用金玉带。
平民妇女以襦袄为常服,这与南朝并无两样。
北朝时期着装衣料中绫锦最为华贵。
隋朝隋朝统一了全国,一方面推行汉族已经形成的的服饰制度,另一方面也难以摆脱北族服饰形制的影响。
隋炀帝制定了隋代官服制度,帝王将相各服其服。
下令不准百姓服黄色衣裳,从此黄色也了皇帝专用的服色。
唐代唐代衣冠服饰承上启下,博采众长,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唐朝初期,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加上经济繁荣、社会开放,服饰也日趋丰富华丽。
开元盛世以前女装以窄袖为时尚,胡服尤其盛行,妇女多喜欢戴胡帽,穿翻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着软靴、系蹀躞带。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
加之唐代社会思想较开放,常有妇女穿着男装,还流行袒胸的低领衣服,喜欢在襦衫外面罩一件对襟短袖衣,叫做半臂或半袖,肩部搭一条披帛。
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
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宋代宋代崇尚文治,冠服制度渐趋繁缛,也曾经多次修改。
但与唐代相比,款式缺乏创新,色调趋于单一,有向质朴、洁净、自然方向倾斜的趋势。
宋代女子服式分为三种,一为自皇后、贵妃至各级命妇所用的“公服”,一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一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袭前代,分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丧服和时服。
朝服是红衣红裳,内穿白色罗质中单,外系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
除这种朝服是统一样式外,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
主要是在有无禅衣(中单)和锦绶上的图案上作级别变化。
公服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样也。
这种服式以色区别等级。
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
时服是按季节赐发给官臣的衣物。
上至将相皇帝大将下至侍卫步军,赐发的品种有袍、袄、衫、袍肚、裤等。
所赐之服大部分是织有鸟兽的锦纹。
宋代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上身穿袄、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裤。
裙子是颇具风格的,其质地多见罗纱,颜色中以石榴花的红色最注目。
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
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
只是在用色上有较为明显的规定和限制。
辽、金、元朝建立辽、金、元朝的都是少数民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
他们的服饰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契丹族的服装,不论男女,都穿左衽、圆领、窄袖的长袍,袍里面衬衫袄,下身穿套裤,裤腿塞在靴中。
妇女在袍里穿裙,也穿皮靴。
女真族的服饰和契丹族相似,由于北方气候寒冷,衣服以毛皮为主。
元朝初建,由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
宫中服制长期延用宋式。
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
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
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
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衣长曳地,贵夫人外出行乐时,必须有女奴牵拉。
这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
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
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
元代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汉装的样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
此外受邻国高丽的影响,都城的贵族后妃们也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
明朝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国后,先是禁胡服,继而又以明太祖的名义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
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官服饰、内臣服饰,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名目,其样制、等级、穿着礼仪真可谓繁缛。
明代官员的袍服为团领衫,系革带,带上镶有玉片,这就是所谓的玉带。
职官的服色和花纹按品级高低而异。
前胸和后背各织一块方形的纹饰,叫做补子。
文官的补子绣飞禽,武官的补子绣走兽,纹样按品级各不相同。
儒生都穿镶黑边的蓝色直身,戴有黑色垂带的软巾,又称儒巾。
皂隶穿青色布衣,市井富民商人虽然能穿绫罗绸缎,但是只许用青色或黑色。
万历以后禁令松弛,艳衣丽服才遍及黎庶。
朝廷命妇的礼服为凤冠、霞帔和大袖衫,常服为袄衫和裙,很少穿裤。
背子穿得更加广泛,合领大袖的背子可以作为礼服,直领小袖的背子则为便装。
还有一种无领、无袖、长至膝盖对襟的马甲,叫做比甲,深受青年妇女喜爱。
明式服装的另一个特色是襟上佩佳饰物,并且十分醒目。
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种饰物。
其中垂挂在胸前的叫“坠领”;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来有响声的叫“禁步”,这些佩饰统称“杂佩”。
另有一种特别的佩饰,是在一条金链上,以环相连挂着四件小物件:即镊子、牙签、耳挖子和小刀,是些妇女的生活实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