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焊剂各成分作用浅析
助焊剂成分分析及助焊剂原料以及用法
助焊剂成分分析及助焊剂原料以及用法助焊剂是一种常用的焊接辅助材料,可以提高焊接的质量和效率。
助焊剂的主要成分是活性成分和稳定剂。
活性成分包括活性剂、助熔剂和表面活性剂,而稳定剂主要是防止助焊剂变质的添加剂。
活性剂是助焊剂中的关键成分,它能够与氧化层和金属表面进行反应,去除或减少氧化物的生成,从而提高焊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常见的活性剂有氯化剂、酸性剂和有机物等。
氯化剂主要是氯化亚砜、氯雷酸和氯化氢等,它们可以与氧化层反应生成氯化金属,从而提供裸露的金属表面进行焊接。
酸性剂主要是有机酸和无机酸,它们可以与金属表面生成溶解度较高的金属盐,从而去除氧化物。
有机物主要是胺类和酮类等,它们可以与氧化层进行络合作用,阻碍氧化物的继续生成。
助熔剂是助焊剂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它可以降低焊接的熔化温度,提高焊接的流动性和扩散性。
常见的助熔剂有氯化锌、氟化锂和氟化钠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在高温下与金属表面反应生成低熔点的化合物,从而降低焊接的熔化温度。
此外,助焊剂中的助熔剂还可以提高焊缝的抗冷裂性和降低气孔的发生率。
表面活性剂是助焊剂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它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促进焊接过程中的润湿和扩散。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山梨酸酯和聚乙二醇等。
这些表面活性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助焊剂涂层,提高焊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除了活性成分和稳定剂,助焊剂还包括一些溶剂和填充剂等辅助成分。
溶剂主要是有机溶剂,用于溶解助焊剂中的活性成分和稳定剂。
填充剂主要是一些纯净的金属材料,用于填充焊接缝隙和提高焊接强度。
助焊剂的原料主要包括化学品和金属材料。
化学品主要是活性剂、助熔剂和表面活性剂等活性成分的原料,如氯化亚砜、氯雷酸和有机酸等。
金属材料主要是填充剂的原料,如铝、铜和锡等。
助焊剂的用法根据不同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助焊剂可以涂覆在焊接材料上,也可以以粉末、液体或丝状的形式添加到焊接过程中。
在焊接过程中,助焊剂会与焊接材料反应生成活性物质,去除氧化物,提高焊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助焊剂的作用原理成分
助焊剂的作用原理成分助焊剂是一种在焊接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材料,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焊接接头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防止氧化并促进焊接的进行。
助焊剂还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还可以降低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和能量损失。
助焊剂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清洁作用:助焊剂中的化学成分能够清除接头表面的氧化物、脏物和油脂,使得焊接接头表面达到更好的清洁程度,从而提高焊接质量。
2.保护作用:助焊剂中的成分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进入接头表面,防止接头氧化,从而保护焊接接头。
3.降低表面张力:助焊剂可以在焊接过程中降低钎料的表面张力,从而使得钎料更容易湿润焊接接头,并提高焊接质量。
助焊剂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来促进焊接的进行。
助焊剂中的化学成分可以与焊接接头表面的氧化物反应,形成易挥发的气体或者溶解氧化物,从而清除、保护接头表面,使得焊接更容易进行。
此外,助焊剂还可以降低接头表面的表面张力,使得钎料能够更好地湿润焊接接头,并提高焊接接头的可靠性。
助焊剂的主要成分包括:活性剂、溶剂和稳定剂。
1.活性剂:助焊剂中的活性剂通常是一种或多种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物质,如活性酸、活性碱或活性氧化剂。
活性剂能够与接头表面的氧化物反应,从而清除、保护接头表面。
2.溶剂:助焊剂中的溶剂通常是一种或多种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如酒精、醚类物质等。
溶剂的作用主要是溶解助焊剂中的活性剂,使其更好地涂覆在焊接接头表面。
3.稳定剂:助焊剂中的稳定剂可以防止助焊剂在高温下分解或挥发,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稳定剂通常是一种或多种具有稳定性的化合物,如酸碱中和剂、防腐剂等。
总之,助焊剂通过化学反应清洁表面、保护表面、降低表面张力等方式,促进焊接的进行。
助焊剂的成分包括活性剂、溶剂和稳定剂,它们共同协作,以实现助焊剂的各项作用。
助焊剂的主要成份及其作用
助焊剂的主要成份及其作用A、活化剂(ACTIVATION):该成份主要起到去除PCB铜膜焊盘表层及零件焊接部位的氧化物质的作用,同时具有降低锡、铅表面张力的功效;B、触变剂(THIXOTROPIC) :该成份主要是调节焊锡膏的粘度以及印刷性能,起到在印刷中防止出现拖尾、粘连等现象的作用;C、树脂(RESINS):该成份主要起到加大锡膏粘附性,而且有保护和防止焊后PCB再度氧化的作用;该项成分对零件固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D、溶剂(SOLVENT):该成份是焊剂组份的溶剂,在锡膏的搅拌过程中起调节均匀的作用,对焊锡膏的寿命有一定的影响;(二)、焊料粉:焊料粉又称锡粉主要由锡铅合金组成,一般比例为63/37;另有特殊要求时,也有在锡铅合金中添加一定量的银、铋等金属的锡粉。
概括来讲锡粉的相关特性及其品质要求有如下几点:A、锡粉的颗粒形态对锡膏的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A-1、重要的一点是要求锡粉颗粒大小分布均匀,这里要谈到锡粉颗粒度分布比例的问题;在国内的焊料粉或焊锡膏生产厂商,大家经常用分布比例来衡量锡粉的均匀度:以25~45μm的锡粉为例,通常要求35μm左右的颗粒分度比例为60%左右,35μm 以下及以上部份各占20%左右;A-2、另外也要求锡粉颗粒形状较为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锡铅膏状焊料通用规范》(SJ/T 11186-1998)”中相关规定如下:“合金粉末形状应是球形的,但允许长轴与短轴的最大比为1.5的近球形状粉末。
如用户与制造厂达成协议,也可为其他形状的合金粉末。
”在实际的工作中,通常要求为锡粉颗粒长、短轴的比例一般在1.2以下。
A-3、如果以上A-1及A-2的要求项不能达到上述基本的要求,在焊锡膏的使用过程中,将很有可能会影响锡膏印刷、点注以及焊接的效果。
B、各种锡膏中锡粉与助焊剂的比例也不尽相同,选择锡膏时,应根据所生产产品、生产工艺、焊接元器件的精密程度以及对焊接效果的要求等方面,去选择不同的锡膏;B-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锡铅膏状焊料通用规范》(SJ/T 11186-1998)”中相关规定,“焊膏中合金粉末百分(质量)含量应为65%-96%,合金粉末百分(质量)含量的实测值与订货单预定值偏差不大于±1%”;通常在实际的使用中,所选用锡膏其锡粉含量大约在90%左右,即锡粉与助焊剂的比例大致为90:10;B-2、普通的印刷制式工艺多选用锡粉含量在89-91.5%的锡膏;B-3、当使用针头点注式工艺时,多选用锡粉含量在84-87%的锡膏;B-4、回流焊要求器件管脚焊接牢固、焊点饱满、光滑并在器件(阻容器件)端头高度方向上有1/3至2/3高度焊料爬升,而焊锡膏中金属合金的含量,对回流焊焊后焊料厚度(即焊点的饱满程度)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证实这种问题的存在,有关专家曾做过相关的实验,现摘抄其最终实验结果如下表供参考:从上表看出,随着金属含量减少,回流焊后焊料的厚度减少,为了满足对焊点的焊锡量的要求,通常选用85%~92%含量的焊膏。
助焊剂总结
助焊剂简介1、助焊剂的组成国内外助焊剂一般由活化剂、溶剂、表面活性剂和特殊成分组成;特殊成分包括缓蚀剂、防氧化剂、成膜剂等;2、助焊剂的作用1利用其化学作用清除铜带及被焊基体表面的氧化物薄膜,生成的化合物被熔融状态的锡料还原为对应单质,更好地促进了焊带铜原子与被焊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扩散,达到焊接目的;2覆盖在焊料表面,防止焊料或金属继续氧化;3增强焊料和被焊金属表面的活性,降低焊料的表面张力,提高润湿能力;4加快热量从烙铁头向焊料和被焊物表面传递;5合适的助焊剂还能使焊点美观;3、助焊剂的成分及作用原理1活化剂活性剂其主要作用是在焊接温度下去除被焊基体和焊料表面的氧化物,从而提高焊料和被焊基体之间的润湿性;传统的为无机物、松香、有机卤化物,现多为有机酸和有机胺等;无机物有无机酸、无机盐等,如:盐酸、氢氟酸和正磷酸;氯化亚锡、氯化锌、氯化铵、氟化钾和氟化钠等;松香Colophony用分子式表示为C19H29COOH,一般占助焊剂体系的55%~65%,含有羧基,在一定的温度下有一定的助焊作用,同时松香是一种大分子多环化合物, 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成膜性,在焊接过程中传递热量和起覆盖作用,能保护去除氧化膜后的金属不再被氧化;有机卤化物有脂肪胺的氢卤酸盐,如盐酸二甲胺,盐酸二乙胺,环己胺盐酸盐;芳香胺的氢卤酸盐,如二苯胍溴化氢;多卤化合物羧酸、酯类、醇类、醚类和酮类;盐酸肼、氢溴酸肼及卤代烃也可作为助焊剂的活化剂;卤化物对焊接过程中的氧化物的去除非常有效,通常被作为高效的活性剂而加入助焊剂中,但卤素由于会引起电子迁移而导致绝缘电阻下降,严重时会引起电路的腐蚀;有机酸有羧酸和磺酸:一元羧酸,如戊酸、己酸、月桂酸、三甲基乙酸、苯甲酸、苯基丁酸、油酸、苯基丙烯酸、山梨酸和谷氨酸、苯酰胺基醋酸等;二元羧酸,如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癸二酸、反丁烯二酸、 1,2 -环己烷二羧酸、硬脂酸的苯二甲酸、 2-氨基间苯二甲酸4,见报道的还有丁二酸的咪唑化合物5;三元羧酸,如l,3,5一苯三酸、2,6-二羧基苯酸;羟基羧酸,如乳酸、二苯乙醇酸、羟基苯酸, 4-羟基-3甲氧基苯酸,无水柠檬酸;磺酸有2,6-萘磺酸等原理在微电子焊接助焊剂论文第31页;胺和酰胺及其衍生物有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异丙胺、丁胺、二丁胺、乙二胺、三醇胺、磷酸苯胺等;现多为有机酸和胺的复合使用,一是可以调节pH值,减小腐蚀性;二是生成的化合物在焊接温度下又可重新分解为原来的酸和碱,发挥活性;西安理工大学王伟科通过热重法表征了有机酸的分解特性选出无水柠檬酸和DL-苹果酸作为有机酸活化剂,加入三乙醇胺复配调节酸碱度,并对复配物加入丙烯酸树脂进行包覆处理制备常温稳定,高温活性高的理想活性物质,改善了焊剂的稳定性,同时大大降低了焊后的腐蚀性无水柠檬酸和 DL-苹果酸以 5:2 复配作为有机酸活性剂,选用三乙醇胺为有机胺进行再复配,以丙烯酸树脂作为包覆囊壁材料;在 JJ-1 型电动搅拌器上进行活性物质的合成;将有机酸和有机胺分别以 8:2、7:3、6:4 的比例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在水浴中加热到50℃,同时搅拌一小时,使其充分混合;然后加入二倍以上质量的丙烯酸树脂,迅速升温到 90℃,充分搅拌 4 小时,风冷同时快速搅拌,过滤、烘干、研碎的白色粉末,即为包覆后的复配活性物质;铺展面积反映了活性剂在焊接过程中清除氧化层、改善界面状况的效率,这和活性剂的活性与活性持续性相结合的功效是等价的;若活性剂能够在焊接活性区有效清除界面氧化层,并在回流区清除高温下不断产生的氧化层,将极其有利于熔融焊料的铺展,表现为铺展面积的增大;平均熔化时间与焊料中氧化物含量、助焊剂的热容及部分组分之间的化学反应均有关系西安理工刘宏斌2溶剂其主要作用是溶解焊剂中的所有成份,使之成为均匀的黏稠液体;对溶剂的选择应该考虑沸点、黏度、极性基团三方面;溶剂一般有醇类,如单元醇乙醇, 2-丁醇、二元醇乙二醇,丙二醇和多元醇丙三醇,酯类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醇醚类二乙二醇乙醚,乙二醇单乙基醚,烃类如甲苯,酮类如丙酮,甲基乙基酮, N-氨基吡咯烷酮等;高沸点的醇保护效果较好,但黏度大、使用不便;低沸点的醇黏度低,但保护性差,因而可以考虑选择混合醇的方法;与一元醇相比,多元醇的应用更为广泛,因为多元醇有更多的轻基,完全挥发的温度更高,焊接时有更强的还原性,能够减小焊料表面张力以促进润湿;醚类溶剂的加入有三个优点:可以增加表面绝缘电阻;可以起到表面活性剂和润湿剂的作用;在焊接过程中能完全挥发,减少焊后残留;3表面活性剂主要作用是降低焊剂的表面张力,可以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OP系列,氟代脂肪族聚合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丁二酸二乙酯磺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季铵氟烷基化合物;两性表面活性剂;一般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活化剂的活性有所影响;4成膜剂要求:焊接过程中呈现惰性,尽量充分挥发或分解,焊后形成的保护层应无粘性,尽量无色透明;目前大部分成膜剂多为树脂类产品、有机高聚物及改性纤维素等,例如环氧树脂以及各种合成树脂、丙烯酸树脂等;一成膜剂选用烃、醇、脂,这类物质一般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常温下起保护膜作用不显活性,在200 ℃ ~ 300 ℃的焊接温度下显示活性,无腐蚀、防潮等特点,如长链脂肪烃、聚氧乙烯、聚乙烯醇、山梨糖醇、聚丙烯酰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松香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5缓蚀剂一般为吡咯类苯并噻唑,α-巯基苯并噻唑,苯并三氮唑,苯并咪唑,甲基苯并咪唑,三乙醇胺,三乙胺;苯并三氮唑 BTA是铜的高效缓蚀剂;其加入可以抑制助焊剂中的活性物质对铜产生的腐蚀;一般认为苯并三氮唑 BTA与铜反应生成不溶性聚合物沉淀膜,能很好地抑制铜的腐蚀;4、助焊剂残渣对组件造成的不良影响1过多的助焊剂残留会腐蚀电池;2降低电导性,产生迁移或短路;3残留过多会粘连灰尘和杂物;4影响产品使用的可靠性;5影响EVA与电池的粘结;6可能在电池的主栅线产生连续性的气泡;。
助焊剂成分分析
主要作用清除被焊表面的氧化物覆盖被焊表面,防止被再氧化界面活性作用,改善熔融钎料与被焊金属表面的润湿性,降低两相界面的表面张力改善熔融钎料的流动和扩展常用成分活性物---清除氧化物氢气、无机盐利用氧化还原性有机酸一般是羧酸、卤酸、磺酸。
由于环保要求,一般不使用卤酸。
羧酸(例如丁二酸、戊二酸)以金属皂的形式去除氧化物。
松香C19H29COOH活化温度79--224C,为环分子化合物,容易成膜,在焊接过程中可以传递热量形成保护膜。
在免清洗焊剂中,松香含量很少或者没有。
有机卤化物羧酸卤化物、有机胺氢卤盐酸有机胺与酸的复配有机胺含有胺基具有活性,可提高助焊剂的活性,并减轻残留剂的腐蚀。
有机胺与有机酸会形成不稳定的中和物,在焊接温度下会重新分解成有机酸与胺,这样可以确保有机酸的活性;在焊接结束后,有机胺会中和剩余的酸,就降低了残留物的酸度,减轻腐蚀。
有机胺三乙醇胺还可以使焊点光亮。
目前最适宜的就是将润湿能力较强的胺与有机酸复配。
在低温下羧酸活性较弱,但在高温下活性提升较快;活性较强的是有机磷酸、磺酸及有机胺氢卤盐酸。
表面活性剂降低焊剂的表面张力,会有残留,一般用量不大,比如op10溶剂溶剂是助焊剂各种成分的载体,溶解焊剂的各种成分,并为活性物提供电离H+的环境特殊助剂。
溶剂有以下几个要求:(1)沸点要合适。
沸点过高残留过多;沸点过低,容易挥发,无法提供电离环境(2)含有极性基团。
一般含有的羟基等亲水基团越多越好,越能发挥活性剂的活性;含有的R 基团越长,活性越差(3)黏度。
要有适合的黏度确保焊剂的流动性和粘附力,对焊接表面有成膜和保护作用。
一般情况下,高沸点的醇黏度较高,而低沸点的醇黏度较低。
故常使用混合醇,通常是高沸点醇和低沸点醇的混合。
例如乙醇和异丙醇的混合物。
还有使用溶于水的醇和不溶于水的醚作为溶剂。
缓蚀剂降低焊接后残留酸的腐蚀性,一般使用有机胺、酚、吡咯类物、含氮杂环化合物。
苯并三氮唑(BTA )能在铜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有机酸对铜的腐蚀。
助焊剂的主要成分解析
助焊剂的主要成分解析助焊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焊接过程中的辅助材料,其作用是帮助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助焊剂的主要成分决定了其具体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助焊剂的主要成分进行解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作用和适用范围。
一、酒精类成分在很多助焊剂中,酒精类成分是常见的主要成分之一。
酒精具有良好的挥发性和燃烧性,可以在焊接过程中促进焊接金属的热传导,提高焊接接头的温度,从而促进焊缝的形成和填充。
酒精还可以帮助清除焊接表面的氧化层和杂质,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
二、树脂类成分树脂类成分在助焊剂中起到粘接和粘结的作用。
树脂可以在焊接过程中与金属表面形成化学键,增强焊缝的强度和稳定性。
树脂还可以填充焊缝中的空隙和裂缝,提高焊接接头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三、活性剂类成分活性剂是助焊剂中的关键成分之一,其作用是提高焊接表面的润湿性和活性,促进焊料的流动性和湿润性,从而实现焊接金属的连接。
常见的活性剂包括酸类、氯化物、酸性氧化物等。
这些成分可以与表面氧化物反应,去除焊接表面的氧化层,增加金属表面的活性,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
四、抗氧化剂类成分在焊接过程中,高温容易导致焊接金属表面的氧化,形成氧化层。
抗氧化剂是助焊剂中的重要成分,其作用是减少金属表面的氧化反应,保护焊接接头的质量。
抗氧化剂可以与氧化层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防止进一步氧化和腐蚀。
助焊剂的主要成分包括酒精类成分、树脂类成分、活性剂类成分和抗氧化剂类成分。
这些成分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
不同种类的助焊剂所含成分及其比例各异,适用于不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方式。
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焊接要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助焊剂,以确保焊接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在我对助焊剂的研究中,我认为助焊剂的配方和成分的优化是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在选择助焊剂时,我们应该根据焊接材料的特性、焊接温度和焊接要求来确定所需的成分和比例。
助焊剂的使用量和涂敷方式也是影响焊接效果的重要因素,需要适当掌握。
助焊剂的成份
助焊剂的成分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包括溶剂、成膜剂、表面活性剂、活性剂(包括有机酸与有机碱)、缓蚀剂、触变剂、抗氧剂、增粘剂、界面化合物生成抑制等。
其中,活性剂是为了提高助焊能力而在焊剂中加入的活性物质,它与焊料和被焊材料表面氧化物起化学反应,以便清洁金属表面和促进润湿。
活性剂分为无机活性剂,如氯化锌、氯化铵等;有机活性剂,如有机酸及有机卤化物等。
无机活性剂助焊性好,但作用时间长、腐蚀性大,不宜在电子装联中使用;有机活性剂作用柔和、时间短、腐蚀性小、电气绝缘性好,适宜在电子装联中使用。
成膜物质能在焊接后形成一层紧密的有机膜,保护了焊点和基板,具有防腐蚀性和优良的电气绝缘性。
常用的成膜物质有松香、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氯乙烯树脂、聚氨酯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化学类专业书籍或咨询化学专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助焊剂的作用原理成分
助焊剂的作用原理成分助焊剂是一种在焊接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材料,它的作用是提高焊接质量,促进焊接过程的进行。
助焊剂的主要作用包括清洁焊接表面、增加熔化金属的润湿性、防止氧化、减少焊接缺陷和提高焊缝的可靠性等。
助焊剂的原理是通过对焊接表面进行化学反应,改变表面性质,使焊接接头能够更好地与焊料结合在一起。
在焊接过程中,助焊剂会先后发生脱水、氧化和热解等反应,从而去除焊接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同时生成一层化学物质,提高熔化金属的润湿性,使焊料能够更好地融入焊接接头。
助焊剂的成分根据其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有所差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几类主要成分:1.活性剂:活性剂是助焊剂中的核心成分,它能够与焊接接头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清除焊接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
常见的活性剂有氯化亚砜、氯化锌、氟化钠等。
2.增湿剂:增湿剂能够提高焊接接头与焊料之间的润湿性,使之更容易结合。
增湿剂的选择取决于焊接材料,常见的增湿剂有颗粒状活性剂、有机酸和金属粉末等。
3.稳定剂:稳定剂能够防止焊接接头在高温条件下的氧化反应,保持焊接过程的稳定。
常见的稳定剂有氯化稳定剂、硼酸和有机胺等。
4.辅助成分: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助焊剂还可能包含其他辅助成分,如抗氧剂、流调整剂和粘结剂等。
这些成分能够提高焊接接头的可靠性、调整焊料流动性和提高助焊剂的粘结力。
总之,助焊剂在焊接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清洁、增湿、防氧化和稳定等方式,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助焊剂的成分根据具体需求而定,常见的成分包括活性剂、增湿剂、稳定剂和辅助成分等。
只有正确选择和使用助焊剂,才能够提高焊接质量,降低焊接缺陷的发生率。
助焊剂的成分和作用
助焊剂的成分和作用助焊剂是焊接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材料,能够提高焊接质量,减少焊接缺陷,并方便操作。
它主要由活性剂、稀释剂、助剂等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助焊剂的成分和作用。
1.活性剂活性剂是助焊剂的主要成分,它具有卓越的去氧化和去污性能。
常见的活性剂成分有氯化亚砜、酒精、羟甲基丙酮和浓硼酸等。
活性剂能够与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及污垢发生反应,将其去除,从而保证焊接接头的良好接触性能。
2.稀释剂稀释剂是助焊剂中的溶剂,主要起稀释和扩散作用。
常见的稀释剂有汽油、醇类、酯类等。
稀释剂能够使活性剂充分分散在助焊剂中,使其涂敷或喷涂更为方便。
同时,稀释剂具有挥发性,焊接完成后能够迅速挥发,避免残留在焊接接头上。
3.助剂助剂主要起到改善助焊剂性能的作用。
常见的助剂包括增黏剂、增色剂、增湿剂等。
增黏剂能够提高助焊剂的粘附性,使其更好地附着在焊接接头上,减少液滴的产生。
增色剂能够使助焊剂的颜色更为醒目,便于焊工观察涂敷的情况。
增湿剂能够降低助焊剂的表面张力,使其更容易覆盖焊接接头,提高润湿性。
除了上述成分,助焊剂中还可能含有一些添加剂,以增加助焊剂的特殊功能。
例如防氧化剂、抗腐蚀剂和润滑剂等。
防氧化剂能够减少焊接接头在焊接过程中的氧化反应。
抗腐蚀剂能够延长焊接接头的使用寿命,防止出现腐蚀现象。
润滑剂能够降低焊接接头的摩擦系数,减少热变形和裂纹的产生。
助焊剂在焊接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清洁作用:助焊剂能够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污垢和油脂等杂质,确保焊接接头的表面清洁,以保证良好的焊接接触性能。
2.降低熔点:助焊剂中的活性剂能够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低熔点的化合物,从而降低焊接接头的熔点,便于焊接操作。
3.减少气孔和裂纹:助焊剂的清洁作用和活性剂的去氧化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气孔和裂纹的产生,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
4.改善润湿性:助焊剂中的助剂能够降低焊接接头表面的表面张力,增加助焊剂与焊接接头的接触面积,提高润湿性,使焊接接头更容易涂敷和熔化。
助焊剂成分分析及助焊剂
助焊剂成分分析及助焊剂助焊剂成分分析及助焊剂原料以及用法助焊剂通常是以松香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是保证焊接过程顺利进行的辅助材料。
焊接是电子装配中的主要工艺过程,助焊剂是焊接时使用的辅料,助焊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焊料和被焊母材表面的氧化物,使金属表面达到必要的清洁度.它防止焊接时表面的再次氧化,降低焊料表面张力,提高焊接性能.助焊剂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子产品的质量.(1)助焊剂成分近几十年来,在电子产品生产锡焊工艺过程中,一般多使用主要由松香、树脂、含卤化物的活性剂、添加剂和有机溶剂组成的松香树脂系助焊剂.这类助焊剂虽然可焊性好,成本低,但焊后残留物高.其残留物含有卤素离子,会逐步引起电气绝缘性能下降和短路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电子印制板上的松香树脂系助焊剂残留物进行清洗.这样不但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清洗松香树脂系助焊剂残留的清洗剂主要是氟氯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是大气臭氧层的损耗物质,属于禁用和被淘汰之列.目前仍有不少公司沿用的工艺是属于前述采用松香树指系助焊剂焊锡再用清洗剂清洗的工艺,效率较低而成本偏高免洗助焊剂主要原料为有机溶剂,松香树脂及其衍生物、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有机酸活化剂、防腐蚀剂,助溶剂、成膜剂.简单地说是各种固体成分溶解在各种液体中形成均匀透明的混合溶液,其中各种成分所占比例各不相同,所起作用不同有机溶剂:酮类、醇类、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常用的有乙醇、丙醇、丁醇;丙酮、甲苯异丁基甲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作为液体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溶解助焊剂中的固体成分,使之形成均匀的溶液,便于待焊元件均匀涂布适量的助焊剂成分,同时它还可以清洗轻的脏物和金属表面的油污天然树脂及其衍生物或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含卤素的表面活性剂活性强,助焊能力高,但因卤素离子很难清洗干净,离子残留度高,卤素元素(主要是氯化物)有强腐蚀性,故不适合用作免洗助焊剂的原料,不含卤素的表面活性剂,活性稍有弱,但离子残留少.表面活性剂主要是脂肪酸族或芳香族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主要功能是减小焊料与引线脚金属两者接触时产生的表面张力,增强表面润湿力,增强有机酸活化剂的渗透力,也可起发泡剂的作用有机酸活化剂:由有机酸二元酸或芳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如丁二酸,戊二酸,衣康酸,邻羟基苯甲酸,葵二酸,庚二酸、苹果酸、琥珀酸等.其主要功能是除去引线脚上的氧化物和熔融焊料表面的氧化物,是助焊剂的关键成分之一防腐蚀剂:减少树脂、活化剂等固体成分在高温分解后残留的物质助溶剂:阻止活化剂等固体成分从溶液中脱溶的趋势,避免活化剂不良的非均匀分布成膜剂:引线脚焊锡过程中,所涂复的助焊剂沉淀、结晶,形成一层均匀的膜,其高温分解后的残余物因有成膜剂的存在,可快速固化、硬化、减小粘性.(2)常用助焊剂的作用1)破坏金属氧化膜使焊锡表面清洁,有利于焊锡的浸润和焊点合金的生成。
助焊剂的作用、原理、成分
助焊剂相关知识一、助焊剂的作用:关于助焊剂的作用概括来讲主要有“辅助热传导”、“去除氧化物”、“降低被焊接材质表面张力”、“去除被焊接材质表面油污、增大焊接面积”、“防止再氧化”等几个方面,在这几个方面中比较关键的作用有两个就是:“去除氧化物”与“降低被焊接材质表面张力”。
1、关于“辅助热传导”作用的理解“在焊接时,焊锡基本处于完全熔融的高温状态,在这种高温状态下,被焊接元器件与焊盘必然会经受一定的高温考验,至于最高温度的热冲击,人们在实际操作中会采用各种应对措施加以防范,同时要求被焊接物之材质的耐热性能要比较强,一般根据标准工艺之温度要求,将其材质最终能够承受的温度极限(也叫耐热温度),设计在可能遭受的最高温度线以上20-300C左右,应该说是这比较保险的安全范围。
所以,一旦被焊物材质确定下来后,最终会承受热冲击的可能性基本都在安全许可范围内,但是,在实际的工艺操作过程中变数太多,如每台机器之间与标准工艺的误差,可能会造成整个焊接过程所有参数的改变,既使最高温度是在事先设定的安全范围内,但如果升温速率过大,会使所有可能接触到锡液的每一个零部件或零部件之局部骤然升温,温度的急骤上升或急骤下降都能够引起材质性能的蠕变,对这种材质性能的蠕变,在短期内几乎所有的检测手段都无能为力,它所造成的危害是长期的、潜在的、不易被查明原因的,这种危害对一些精密电子信息产品而言,可算是致命的内伤。
基于以上阐述,我们对助焊剂“辅助热传导”的作用就极易理解了,当前所有助焊剂的组份中,溶剂基本上是不可缺少的,同时溶剂中也有高沸点的添加剂,这些物质在遇热后能吸收一部分热量,同时在达到沸点的温度后开始逐步挥发,同时带走部分热量,使被焊接材质不至于在瞬间产生急骤的温度变化;另外,因为助焊剂在焊接材质表面的涂覆,还能使整个板面的受热情况趋于均匀。
所以,我们对种状况理解为“辅助热传导”,它所辅助的整个过程可以看成是延缓热冲击、使焊材受热均匀的过程,而不是在破坏热传导或帮助热能迅速传导的这样一个过程或作用。
助焊剂成分分析及助焊剂
助焊剂成分分析及助焊剂助焊剂是一种用于焊接过程中的辅助材料,常用于增强焊缝的质量和提高焊接效果。
助焊剂包含一系列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焊接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对助焊剂的成分进行分析,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助焊剂。
助焊剂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复合物,其成分可以根据其所起作用的不同分为表面活性剂、溶剂、活性气体、粘结剂等。
1.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s): 表面活性剂是助焊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个薄薄的液膜,从而促进焊接材料的润湿性。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包括醇类、脂肪酸类等。
它们能够使液态焊料更好地融入焊缝并提高焊接质量。
2. 溶剂(Solvents): 溶剂是助焊剂的溶解介质,能够将其他成分溶解在一起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常见的溶剂有乙酸乙酯、异丙醇、丙酮等。
溶剂的选择要根据所需的特定需求,如挥发性、燃烧性等进行合理搭配。
3. 活性气体(Active Gases): 活性气体是助焊剂中的一类重要成分。
它们能够提供焊接过程中所需的保护气氛,并将空气中的氧、水分等有害元素排除。
常见的活性气体有二氧化碳、氮气、氩气等。
活性气体的选择要根据焊接材料和环境的需要来确定。
4. 粘结剂(Binders): 粘结剂是使助焊剂粘附在焊接材料上的成分。
常见的粘结剂包括树脂、胶体等。
粘结剂的添加能够增加焊料的粘结性,保持助焊剂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
另外,助焊剂还可能包含一些特殊的添加剂,如抗氧化剂、抗腐蚀剂等,用于保护焊接材料免受氧化、腐蚀等环境因素的侵害。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助焊剂:1. 钎剂(Flux): 钎剂是常用的助焊剂之一,用于钎焊过程中的焊料和焊件之间的润湿作用。
钎剂主要由化学活性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
钎剂能够清除金属氧化层并提高钎焊接头的质量。
2. 焊剂(Soldering Flux): 焊剂是常用的助焊剂之一,用于焊接过程中的焊料和焊件之间的润湿作用。
焊剂主要由溶剂、活性气体和表面活性剂组成。
助焊剂的成分和作用
助焊剂的成分和作用2009-4-1 来源:深圳市恒源电子工具有限公司 >>进入该公司展台助焊剂通常是以松香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是保证焊接过程顺利进行的辅助材料。
焊接是电子装配中的主要工艺过程,助焊剂是焊接时使用的辅料,助焊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焊料和被焊母材表面的氧化物,使金属表面达到必要的清洁度.它防止焊接时表面的再次氧化,降低焊料表面张力,提高焊接性能.助焊剂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子产品的质量.(1)助焊剂成分近几十年来,在电子产品生产锡焊工艺过程中,一般多使用主要由松香、树脂、含卤化物的活性剂、添加剂和有机溶剂组成的松香树脂系助焊剂.这类助焊剂虽然可焊性好,成本低,但焊后残留物高.其残留物含有卤素离子,会逐步引起电气绝缘性能下降和短路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电子印制板上的松香树脂系助焊剂残留物进行清洗.这样不但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清洗松香树脂系助焊剂残留的清洗剂主要是氟氯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是大气臭氧层的损耗物质,属于禁用和被淘汰之列.目前仍有不少公司沿用的工艺是属于前述采用松香树指系助焊剂焊锡再用清洗剂清洗的工艺,效率较低而成本偏高免洗助焊剂主要原料为有机溶剂,松香树脂及其衍生物、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有机酸活化剂、防腐蚀剂,助溶剂、成膜剂.简单地说是各种固体成分溶解在各种液体中形成均匀透明的混合溶液,其中各种成分所占比例各不相同,所起作用不同有机溶剂:酮类、醇类、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常用的有乙醇、丙醇、丁醇;丙酮、甲苯异丁基甲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作为液体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溶解助焊剂中的固体成分,使之形成均匀的溶液,便于待焊元件均匀涂布适量的助焊剂成分,同时它还可以清洗轻的脏物和金属表面的油污天然树脂及其衍生物或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含卤素的表面活性剂活性强,助焊能力高,但因卤素离子很难清洗干净,离子残留度高,卤素元素(主要是氯化物)有强腐蚀性,故不适合用作免洗助焊剂的原料,不含卤素的表面活性剂,活性稍有弱,但离子残留少.表面活性剂主要是脂肪酸族或芳香族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主要功能是减小焊料与引线脚金属两者接触时产生的表面张力,增强表面润湿力,增强有机酸活化剂的渗透力,也可起发泡剂的作用有机酸活化剂:由有机酸二元酸或芳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如丁二酸,戊二酸,衣康酸,邻羟基苯甲酸,葵二酸,庚二酸、苹果酸、琥珀酸等.其主要功能是除去引线脚上的氧化物和熔融焊料表面的氧化物,是助焊剂的关键成分之一防腐蚀剂:减少树脂、活化剂等固体成分在高温分解后残留的物质助溶剂:阻止活化剂等固体成分从溶液中脱溶的趋势,避免活化剂不良的非均匀分布成膜剂:引线脚焊锡过程中,所涂复的助焊剂沉淀、结晶,形成一层均匀的膜,其高温分解后的残余物因有成膜剂的存在,可快速固化、硬化、减小粘性.(2)常用助焊剂的作用1)破坏金属氧化膜使焊锡表面清洁,有利于焊锡的浸润和焊点合金的生成。
助焊剂成分分析及助焊剂
助焊剂成分分析及助焊剂助焊剂是一种用于焊接过程中提供辅助功能的物质,能够帮助焊接材料之间获得更好的接触,并且可以减少焊接过程中的氧化现象。
助焊剂一般由活性剂和基础剂组成,两者的组分和比例都会对焊接质量产生影响。
活性剂是助焊剂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
它能够改善焊接材料的润湿性,使焊料更容易铺展开,增加焊接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焊接质量。
常见的活性剂有氯化亚铵、氯化锌、草酸盐等。
其中,氯化亚铵是一种常用的活性剂,它能够和金属之间形成氯化物的化合物,改善焊接材料的润湿性。
氯化锌也具有类似的功能,在焊接过程中能够与氧化物反应生成氯化物,从而减少氧化物的形成,提高焊接质量。
基础剂是助焊剂中的辅助成分,它主要起到稳定焊接过程和调节活性剂性质的作用。
基础剂可以提高助焊剂的粘度,使其更易于应用于焊接材料上,并且能够在焊接过程中释放出活性剂。
常见的基础剂有树脂、玻璃粉、硼酸等。
树脂能够增加助焊剂的黏性,从而使其更易于附着到焊接表面上。
玻璃粉能够增加助焊剂的溶解度,使其更易于在焊接过程中释放活性剂。
硼酸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够减少焊接过程中的氧化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助焊剂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焊接材料和焊接要求来决定。
不同的材料和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助焊剂。
一般来说,针对特定材料的助焊剂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焊接效果。
总之,助焊剂是焊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物质,它能够提高焊接质量,减少焊接缺陷。
助焊剂的成分分析及选择十分重要,需要根据具体的焊接材料和要求来确定合适的助焊剂。
只有选择正确的助焊剂,并掌握其适用条件,才能保证焊接质量和效果。
助焊剂成分分析及助焊剂原料以及用法
助焊剂成分分析及助焊剂原料以及用法助焊剂是一种常用于焊接工艺中的辅助材料,可以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减少焊接缺陷。
助焊剂的成分和原料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和焊接材料来选择和调整。
以下是关于助焊剂成分分析、助焊剂原料以及用法的详细介绍。
一、助焊剂成分分析1.酒精:酒精是助焊剂的溶剂,用于形成助焊剂的液体基础。
它可以使助焊剂易于涂布在焊接表面,并且在焊接过程中会迅速挥发,减少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2.酸性物质:酸性物质是助焊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来去除焊接表面的氧化物和其他污染物,从而提供一个干净的焊接表面。
常用的酸性物质包括酒石酸、草酸等。
3.活性物质: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活性剂和助剂,它们能够在焊接过程中提供一些特殊的功能。
例如,活性剂可以改善焊接液体的润湿性,使焊接材料更容易熔化和流动;助剂可以改变焊锡和焊接表面的化学反应,提高焊接强度和可靠性。
4.粘性物质:粘性物质的作用是使助焊剂能够在焊接表面粘附并保持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
常用的粘性物质包括金属硬脂酸盐、钠沥青酸盐等。
二、助焊剂原料助焊剂的原料选择主要根据焊接的材料和要求来确定。
通常可用的助焊剂原料包括以下几种:1.无铅焊锡:无铅焊锡是一种环保型的焊接材料,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它通常由锡、银、铜等金属合金组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可靠性。
2.有铅焊锡:有铅焊锡是常用的焊接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润湿性,能够实现高质量的焊接连接。
然而,有铅焊锡含有有毒的铅成分,需注意使用时的安全环保问题。
3.助焊剂固体:助焊剂固体是一种常见的助焊剂形式,通常以粉末或者颗粒状存在。
助焊剂固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成分和比例,用于实现特定焊接材料和工艺需求。
三、助焊剂的用法助焊剂的用法可以根据具体焊接工艺和需求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助焊剂用法:1.涂布:将助焊剂涂布在焊接表面,使其覆盖焊接区域。
涂布可以使用刷子、喷枪等工具进行,确保助焊剂均匀覆盖整个焊接表面。
2.浸泡:将焊接材料浸泡在助焊剂中,使其吸附助焊剂并在焊接过程中释放出来。
助焊剂的成分和作用
助焊剂的成分和作用助焊剂是一种在焊接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材料,可以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它通常以固体或液体形式出现,由多种不同的成分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助焊剂的成分和作用。
1.酒精:助焊剂中常常含有酒精作为溶剂,可以使助焊剂更易于涂布和挥发,提供更好的焊接环境。
2.树脂类物质:树脂类物质在助焊剂中起着黏附和润湿的作用。
它们能够降低润湿角度,使焊锡更容易润湿焊接金属表面,提高焊接质量。
3.活性剂:助焊剂中的活性剂能够去除金属表面氧化物和污染物,清洁并提高焊接金属的润湿性。
常见的活性剂有氯化锌、氯化镵等。
4.赋形剂:赋形剂是助焊剂中能够提供一定粘度和流动性的物质。
它们使助焊剂能够均匀地涂布在焊接表面上,确保焊锡和焊接材料的良好接触。
5.抗氧化剂:焊接过程中,焊锡和焊接材料容易被氧化,从而影响焊接质量。
助焊剂中的抗氧化剂能够防止焊锡和焊接材料的氧化反应,保持焊接接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粘合剂:一些助焊剂中含有粘合剂,可以提高助焊剂在焊接过程中的附着力,防止助焊剂在焊接后脱落。
助焊剂的作用如下:1.提高润湿性:助焊剂的成分和配方经过优化,可以显著提高焊锡对焊接材料的润湿性。
这样焊锡能够均匀地涂布在焊接金属表面上,形成良好的润湿接触,提高焊缝的强度和可靠性。
2.降低焊接温度:助焊剂中的活性剂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污染物,清洁金属表面。
这样可以降低焊接温度,减少焊接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避免过热导致金属熔损和金属结构的变化。
3.提高焊接质量:助焊剂可以清除焊接表面的污染物,如油脂、灰尘和氧化物等。
这些污染物是导致焊接缺陷和不良焊缝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使用助焊剂,可以提高焊接质量,减少焊接缺陷的发生。
4.保护焊接接头:助焊剂中的抗氧化剂可以防止焊锡和焊接材料的氧化反应,保护焊接接头免受环境因素和外界气氛的侵蚀。
这样可以延长焊接接头的使用寿命。
总之,助焊剂在焊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提高润湿性、降低焊接温度、提高焊接质量和保护焊接接头等。
助焊剂的主要成份及其作用
助焊剂的主要成份及其作用助焊剂是一种用于焊接操作中的辅助材料,可以帮助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活性剂和粘合剂,不同类型的助焊剂还可能含有其他添加剂。
以下是关于助焊剂主要成份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1.活性剂:活性剂是助焊剂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能够与氧化层和金属表面进行反应,提高焊接操作的质量和效率。
常见的活性剂包括:(1)钾氟铝酸盐:具有较强的去氧化作用,能够消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提供一个干净的焊接表面。
(2)氯化亚砜:具有强烈的脱氧作用,能够去除焊接表面上的氧化物。
(3)氯化锌:具有强烈的去氧化作用,还能提高焊接的润湿性,加快焊接操作的速度。
活性剂的作用是促进焊接金属的润湿性,减少表面张力,使焊锡能够更好地涂敷在焊接接头上。
它们还能促进金属间的扩散和混合,提高焊接的可靠性和强度。
2.粘合剂:粘合剂是助焊剂中占比较小但是不可或缺的成分。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活性剂和添加剂粘结在一起,并保持助焊剂在焊接操作中的稳定性。
常见的粘合剂包括:(1)羟甲基纤维素: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润湿性,能够使助焊剂均匀地覆盖在焊接材料上。
(2)聚乙烯醇:能够增加助焊剂的黏度和粘接性,提高助焊剂在焊接操作中的稳定性。
粘合剂的作用是使助焊剂能够牢固地附着在焊接材料上,不易受外部力的影响而脱落。
3.添加剂:除了活性剂和粘合剂之外,助焊剂还可能含有一些添加剂,用于改善焊接操作的性能和效果。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1)氟化物:能够降低焊接过程中的焊接温度,提高焊接速度。
(2)有机酸:能够防止焊接过程中的氧化反应,提高焊接质量。
(3)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地抑制焊接过程中的氧化反应,延长助焊剂的使用寿命。
添加剂的作用是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调整助焊剂的性能和效果,以满足焊接操作的要求。
总结:助焊剂的主要成分包括活性剂、粘合剂和添加剂。
活性剂能够与氧化层和金属表面进行反应,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粘合剂能够将活性剂和添加剂粘结在一起,并保持助焊剂在焊接操作中的稳定性;添加剂能够改善焊接操作的性能和效果。
助焊剂组成及使用知识
助焊剂组成及使用知识助焊剂是一种在焊接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材料,用于提高焊接的质量和效率。
它通过改善焊接表面的润湿性和扩散性,减少氧化和污染物的生成,提供保护和帮助焊丝流动等作用,从而促进焊接的进行。
助焊剂通常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下面将对助焊剂的组成和使用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助焊剂的组成通常包括活性物质、胶凝剂和稀释剂等。
1.活性物质:活性物质是助焊剂的主要成分,决定了助焊剂的功能。
常见的活性物质有:-酒精:可提高焊接表面的润湿性,使焊接材料更容易与助焊剂接触。
-氯化亚锡:可以减少氧化物的生成,并促进熔化焊丝或焊剂的再分布。
-氯化铵:具有还原氧化物和刮除污染物的作用,可以提高焊接的质量。
-氯化锂:可提高焊接表面的润湿性,促进焊接材料的扩散。
2.胶凝剂:胶凝剂用于增加助焊剂的粘度和黏性,使其能够附着在焊接材料上,并保持在其表面。
常见的胶凝剂有:-胶花:一种树胶,可以增加助焊剂的粘度和附着力。
-淀粉:可以增加助焊剂的黏性,并且在焊接过程中可以起到保护和滴落的作用。
3.稀释剂:稀释剂用于稀释助焊剂的浓度,使其更容易涂抹在焊接表面上。
常见的稀释剂有:-水:一种常见的稀释剂,用于使助焊剂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硫酸:可用于稀释助焊剂,并且还可以改变其表面张力和润湿性。
使用助焊剂时,需要先将焊接表面清洁干净,以去除油脂、灰尘和氧化物等污染物。
然后,将助焊剂涂抹在焊接表面上,可以使用刷子、滴管或喷雾器等工具进行涂抹。
在涂抹完助焊剂后,将焊丝或焊剂放置在焊接表面上,进行焊接操作。
焊接完成后,可以使用溶剂或水清洗焊接表面,以去除助焊剂的残留物。
使用助焊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合的助焊剂:不同材料和焊接条件需要不同的助焊剂,因此选择适合的助焊剂对于焊接的成功至关重要。
2.控制助焊剂的浓度:助焊剂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焊接质量。
一般来说,助焊剂的浓度应该根据具体的焊接要求进行调整。
3.控制助焊剂的使用量:过量使用助焊剂可能会导致焊接过程中助焊剂溢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
助焊剂成分分析
主要作用清除被焊表面的氧化物覆盖被焊表面,防止被再氧化界面活性作用,改善熔融钎料与被焊金属表面的润湿性,降低两相界面的表面张力改善熔融钎料的流动和扩展常用成分活性物---清除氧化物●氢气、无机盐利用氧化还原性●有机酸一般是羧酸、卤酸、磺酸。
由于环保要求,一般不使用卤酸。
羧酸(例如丁二酸、戊二酸)以金属皂的形式去除氧化物。
松香C19H29COOH活化温度79--224C,为环分子化合物,容易成膜,在焊接过程中可以传递热量形成保护膜。
在免清洗焊剂中,松香含量很少或者没有。
●有机卤化物羧酸卤化物、有机胺氢卤盐酸●有机胺与酸的复配有机胺含有胺基具有活性,可提高助焊剂的活性,并减轻残留剂的腐蚀。
有机胺与有机酸会形成不稳定的中和物,在焊接温度下会重新分解成有机酸与胺,这样可以确保有机酸的活性;在焊接结束后,有机胺会中和剩余的酸,就降低了残留物的酸度,减轻腐蚀。
有机胺三乙醇胺还可以使焊点光亮。
目前最适宜的就是将润湿能力较强的胺与有机酸复配。
在低温下羧酸活性较弱,但在高温下活性提升较快;活性较强的是有机磷酸、磺酸及有机胺氢卤盐酸。
表面活性剂降低焊剂的表面张力,会有残留,一般用量不大,比如op10溶剂溶剂是助焊剂各种成分的载体,溶解焊剂的各种成分,并为活性物提供电离H+的环境特殊助剂。
溶剂有以下几个要求:(1)沸点要合适。
沸点过高残留过多;沸点过低,容易挥发,无法提供电离环境(2)含有极性基团。
一般含有的羟基等亲水基团越多越好,越能发挥活性剂的活性;含有的R基团越长,活性越差(3)黏度。
要有适合的黏度确保焊剂的流动性和粘附力,对焊接表面有成膜和保护作用。
一般情况下,高沸点的醇黏度较高,而低沸点的醇黏度较低。
故常使用混合醇,通常是高沸点醇和低沸点醇的混合。
例如乙醇和异丙醇的混合物。
还有使用溶于水的醇和不溶于水的醚作为溶剂。
缓蚀剂降低焊接后残留酸的腐蚀性,一般使用有机胺、酚、吡咯类物、含氮杂环化合物。
苯并三氮唑(BTA)能在铜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有机酸对铜的腐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焊剂各成分作用浅析助焊剂各成分作用浅析摘要:根据助焊剂的研究现状,文章对助焊剂各主要成分的作用进行了介绍,主要阐述了其中活性成分的作用及机理,并对助焊剂性能改进提高的方法及方向进行了归纳和展望。
助焊剂在PCB行业中应用极广,其品质直接影响电子工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
随着RoHS 和WEEE指令的实行,无铅化对助焊剂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助焊剂已由传统的松香型向无卤、无松香、免清洗、低固含量方向发展,其组成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各组分的相互作用,使助焊剂的性能更加优良。
1 助焊剂的基本组成国内外助焊剂一般由活化剂、溶剂、表面活性剂和特殊成分组成。
特殊成分包括缓蚀剂、防氧化剂、成膜剂等。
2 助焊剂各成分的作用被焊金属工件表面存在氧化物、灰尘等污垢,阻碍工件基体金属和焊料之间以原子状态相互扩散,因此必须清除氧化物等以使表面清洁露出金属基体,但是被清洁的金属基体表面的原子在大气中又立刻被氧化,在焊接温度下,氧化速度更快。
所以在焊接过程中加入助焊剂,用来协助提供没有氧化层的金属表面,并保持这些表面的无氧化物状态,直到焊锡与金属表面完成焊接过程。
同时依靠焊剂的化学作用,与被焊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化合,在焊接温度下形成液态化台物,使被焊金属部位表面的金属原子与熔融焊料的原子相互扩散,以达到锡焊连接的目的。
在焊接过程中助焊剂还能促进焊锡的流动和扩散,通过减小表面不平度来影响焊锡表面张力在焊锡扩散方向上的平衡。
理想的助焊剂除化学活性外,还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粘附力、扩展力、电解活性、环境稳定性、化学官能团及其反应特性、流变特性、对通用清洗溶液和设备的适应性等。
助焊剂的上述作用都是通过其中的活化剂、溶剂、表面活性剂等成分的作用来实现的。
2.1 活化剂的作用机理活化剂主要作用是在焊接温度下去除焊盘和焊料表面的氧化物,并形成保护层,防止基体的再次氧化,从而提高焊料和焊盘之间的润湿性。
助焊剂活化剂的成分一般为氢气、无机盐、酸类和胺类,以及它们的复配组合物。
2.1.1氢气、无机盐氢气和无机盐如氯化亚锡、氯化锌[1]、氯化铵[2] 等是利用其还原性与氧化物反应,如:气体助焊剂中的氢气,在焊接之后水是其唯一的残留物;而且氢的还原作用能有效地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把氧化物转化为水。
MxOy+yH 2 =xM+yH 2 O 同时,氢还为金属表面提供保护气体,防止金属表面在焊接完成之前再氧化。
2.1.2有机酸酸类活性剂(如卤酸、羧酸、磺酸)主要是因为H+和氧化物反应,例如[3]:有机酸的羧基和金属离子以金属皂的形式除去焊盘和焊料的氧化膜:CuO+2RCOOH→Cu(RCOO) 2 +H 2 O随后有机酸铜发生分解,吸收氢气,并生成有机酸与金属铜:Cu(RCOO)2+H2+M→2RCOOH+M-Cu松香(Colophony)用分子式表示为C 19 H29COOH,由于它含有羧基,使得它在一定的温度下,有一定的助焊作用;同时松香是一种大分子多环化合物,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成膜性,在焊接过程中传递热量和起覆盖作用,能保护去除氧化膜后的金属不再重新被氧化。
现在有单一有机酸作活化剂,也有混酸用作活化剂。
这些酸的沸点和分解温度有一定的差异,这样组合,可以使助焊剂的沸点和活化剂分解温度呈一个较大的区间分布。
2.1.3有机卤化物如羧酸卤化物、有机胺的氢卤酸盐。
张银雪[4]以溴化水杨酸为活化剂,它在钎焊温度时,可热分解出溴化氢和水杨酸溶解基体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并且水杨酸的羟基、羧基在钎焊时可与JH树脂反应交联成高分子树脂膜,覆盖在焊点表面。
有机胺的氢卤酸盐如盐酸苯胺,在焊接时,熔融的助焊剂与基板的铜进行反应,并产生CuC1 2 和铜络合物。
结果生成的铜化合物主要与熔融的焊料中的锡产生反应生成了金属铜,这些铜立即熔解到焊料之中,通过这些反应和铜在焊料中的熔解,使焊料在铜板上流布。
反应如下[5]:Cu+2C 6 H5NH2?HCl→CuCl2+2 C6H5NH2+H2CuCl2+2C6H5NH2?HCl→Cu[C6H5NH3]2C l42.1.4有机胺与酸复配使用有机胺本身含有氨基-NH︰具有活性,加入有机胺可促进焊接效果。
为了减小助焊剂对铜板的腐蚀作用,可在配制的助焊剂中加入一定量的缓蚀剂,缓蚀剂通常选择有机胺。
有机酸和有机胺混合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中和产物。
这种中和产物是不稳定的,在焊接温度下会迅速分解,重新生成有机酸和有机胺,这样就能保证有机酸原有的活性,焊接结束后,剩余的有机酸又会被有机胺中和,使残留物的酸性下降,减少腐蚀。
因此加入了有机胺类以后,不仅可以调节助焊剂的酸度,可以使焊点光亮,在不降低焊剂活性的情况下,焊后腐蚀性降至最低[6]。
目前,这方面最适宜的是将润湿能力较强的有机胺和有机酸结合起来使用。
如薛树满等人在专利[7] 中介绍了以脂肪族二元酸、芳香酸或氨基酸为活性成分复配的助焊剂。
此外,在焊剂中加入少量的甘油,不仅有助于焊剂的存储稳定性,也有助于活化剂的活性发挥。
张鸣玲在助焊剂中加入二溴丁二酸、二溴丁烯二醇、二溴苯乙烯等来增强助焊剂的活性[8]。
低温时活性缓和的是羧酸(包括二羧酸),它们的高温活性明显提高;活性较高的是有机磷酸酯、磺酸、有机胺(包括肼)的氢卤酸盐或者有机酸盐;卤代物和其取代酸的活性大小取决于它们的具体结构。
2.2其它成分的作用助焊剂中还包含许多其它有用成分。
溶剂主要作用是溶解焊剂中的所含成分,作为各成分的载体,使之成为均匀的粘稠液体。
一般为醇类、酯类、醇醚类、烃类、酮类等。
高沸点的醇保护效果较好,但粘度大、使用不便;低沸点的醇黏度低,但保护性差,因而可以考虑选择混合醇的方法[9][10]。
一般为高沸点和低沸点醇的混合物,有的使用水溶性的醇和不溶于水的醚作溶剂[11]。
李伟浩以超支化结构和平均分子量为2000的水溶性聚合物作为助焊剂载体,超支化的分子构型不仅能提高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同时可以降低聚合物的粘度,增强聚合物的渗透和润湿性能[12]。
表面活性剂主要作用是降低焊剂的表面张力,增加焊剂对焊粉和焊盘的亲润性。
与Sn-Pb (63-37)相比,非铅焊料(如SAC 3 O5等)的熔点更高、表面张力更大,在高温时处理时间长,快速冷却时产生的内应力大,所以表面活性剂在提高非铅焊料焊接互连可靠性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
它们可以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和含氟类表面活性剂。
缓蚀剂一般为吡咯类,例如苯并三氮唑(BTA),它是铜的高效缓蚀剂,其加入可以抑制助焊剂中的活性剂对铜板产生的腐蚀。
一般认为苯并三氮唑与铜反应生成不溶性聚合物的沉淀膜。
王伟科根据化学分析和X射线分析,认为膜的经验式是BTA 4 Cu3Cl2? H2O和(BTA2Cu)2CuCl2?H2O,且聚合物和金属铜的表面平行,非常稳定。
BTA在Cu 2 O层上成膜比在CuO层上成膜更容易,而且膜的厚度厚了近一倍。
BTA的浓度大于l0-3 mol/L时,就可以很好地抑制铜的腐蚀[9]。
防氧化剂主要功能是防止焊料氧化,一般为酚类(对苯二酚、邻苯二酚、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等。
特别是在水溶性助焊剂中,一定要有防氧化剂。
F?J?贾斯基在助焊剂中加入多核芳香族化合物,在加热时释放出N 2 形成惰性气氛从而防止氧化[13]。
成膜剂选用烃、醇、脂,这类物质一般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常温下起保护膜作用不显活性,在200℃~300℃的焊接温度下显示活性,具有无腐蚀、防潮等特点。
触变剂其主要作用是赋予焊膏一定的触变性能,即焊膏在受力状态下粘度变小,以便于焊膏印刷。
印刷完毕,在不受力状态,其粘度增大,以保持固有形状,防止焊膏塌陷。
增稠剂(又称增粘剂)主要作用是增加焊剂的粘度,以赋予焊膏一定的粘性,便于粘贴待焊元件。
界面化合物生长抑制剂:在焊盘铜表面形成的合金涂覆层中含有金属间化合物(IMC),它们的组成和厚度决定着组装焊接时的可焊性。
例如在热风整平中形成Cu 3 Sn和Cu 6 Sn5,前者可焊性差,后者可焊性较好,而最表层的焊料层才是最好焊接的;在Sn-Pb(63-37)中,由于低共熔合金Sn/Pb的覆盖,其IMC的厚度小;在非铅焊料中,常加入其它金属(如SN100CL中的Ni或Co)来影响IMC层的厚度[14];而在助焊剂中,常加入草酸,2-氨基苯甲酸,喹啉,喹啉-2-羧酸等。
此类化合物可在焊料与界面处形成一层界面化合物沉积层,可抑制焊料与基板的原子扩散,因此阻碍了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15]。
3 改进方法3.1 微胶囊方法为减少活性剂的酸性物质造成的腐蚀性问题,陈其垠等人[9][10][16][17]采用了微胶囊技术。
他们选用聚酰亚胺、丙烯酸树脂、醋酸纤维素等做膜材对活性剂进行微胶囊化。
微胶囊化后的膜阻隔了有机酸和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避免了金属被氧化,而在焊接时达到一定温度,膜材被破坏,释放出有机酸,达到焊接的目的。
这样处理后制备的助焊剂既具有很强的助焊性,而又无腐蚀性,从而真正达到免清洗的目的。
王伟科认为,酸和胺易发生中和反应,但由于成膜剂的非极性保护作用使得包覆后的活性物质仍能保持惰性状态从而提高助焊剂的性能。
3.2 可固化助焊剂在常见的免清洗助焊剂中,一般采用的组成成分在焊接时挥发,但一般有少许残留,且在挥发时对空气多有影响。
所以,为实现无VOC免清洗,出现了可固化助焊剂[18]-[20],它们在焊接时作助焊剂,在加热固化后用作焊接部位的增强材料。
八月朔日猛[18]研制的可固化助焊剂中包含酚羟基基团的树脂,和固化该树脂的固化剂以及固化催化剂。
4 展望随着电子类产品向高性能、多引线、多元化和窄间距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热风整平、波峰焊和SM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助焊剂也随之由传统的松香型、含卤素助焊剂向无卤无松香或低松香型的免清洗无VOC型助焊剂方向发展。
在减少助焊剂腐蚀性方面、提高助焊剂活性方面、在无挥发物的低固含量真正免清洗助焊剂研制方面、可固化助焊剂方面等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