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反思: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题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反思: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题分析

数学教学反思: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题分析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学生的作业中总会出现重复的错误,而很多错误是"无意识"的,如看错数字、漏写符号、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等,即所谓的"粗心大意"。从学生角度来看,这样的错误反复出现说明学生缺乏找错、记错、认错、辨错和改错的主动性和能力。而教师也缺乏对学生在知识点上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思维误区的预见性,以及缺乏对学生的错题的收集、分析,从而不能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辅导。另外,学生个体学习兴趣、能力、思维品质的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错误。在教学中,有经验的老师通过对常见错题的反馈分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正如皮亚杰所说的:"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面对种种重复的错误,我们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错误呢?面对这一现象我不断寻找原因,通过平时的观察、交流、实践和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一、造成出错的原因有:

1、思维定势的影响:

比如在做单位换算题时出现的错误

3.25立方米=()立方分米

46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5平方米=()平方分米

5.28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很多同学在做第三道题的时候很容易被惯性,定势思维影响,同一种类型的题做得多了,会让他们在解题时比较随意、麻痹、瞟一眼题目,就顺着之前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下笔了。

2、大意引起不必要的错误

有些看似简单题目学生错误率却不低,主要是因为对于一些没有什么难度,一看就会百发百中的题目,容易产生麻痹思想,稍不留神就被题目给"忽悠"了。像

25×4÷25×4其实很简单的一道计算题,但做错的同学却不少,他们在观察中杜宇题目不会有太多思考而是比较片面的关注到了一些特殊的数据,负面影响也就随之而来了。

3、囫囵吞枣出错

一些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只注意整体不关注细节,没有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从

而造成解答时容易出错。如小明家第一季度用自来水45吨,第二季度用去57吨,第三季度用去78吨,第四季度用去48吨,问小明家平均每月用去自来水多少吨?不少血神都解成了(45+57+78+48)÷4,要让学生在这一问题上有所突破,必须在审题过程中认真仔细,教师也要摆脱教育定势。

二、解决对策

1、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题

错题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正常现象,是学生知识构成中薄弱环节的真实再现。教师要以正确的心态来对待错题,不要把学生的不同意见乃至一些创见都当作错误而抛弃,使教学丢失了重要的价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能回避教学中的错误,应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和指导,发挥错题的教学价值。当学生出错后,不能随便埋怨和指责,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去分析和思考出错的原因。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差错观。首先,给他们讲数学家、科学家对待差错的故事。其次,引导学生看到差错的价值。第三,帮助学生认识到要"吃一堑,长一智",不犯相同的差错。第四,在差错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错误,都要让孩子们学会正确面对,不害怕自己的错误,不嘲笑别人的错误。

1.反馈评价要及时、针对性要强。

反馈是指学习者通过一定的线索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只有当学习者从他们的学习结果中得到反馈时,评价才能对学习起促进作用。作业收来后,教师应尽快批改、反馈,通过反馈,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强化,或对知识错误进行矫正,改善学习状况。

针对普遍性的错误,教师可以课堂上与学生集中评讲;针对个别问题的,教师与学生可以面对面交流,让学生充分暴露出错误的思考过程,从中发现错误原因,并及时订正。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根据这条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原则,学生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艾宾浩斯的单词记忆实验的结论)。可见,如果反馈评价不及时,随着学生对练习题内容和解题思路记忆的消减,寻求正确答案及分析错误原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下降,"遗忘规律"就起作用了,这显然不利于对错误的纠正和缺失知识的弥补。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排除负面心理因数的影响,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错题的产生。

2.让错例资源成为学生发展的生长点。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学生的每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教师要有开发"错例资源"的意识,让错例资源成为学生发展的生长点。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负迁移,让它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种生成资源。教师利用这些资源,充分暴露学生的错误,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可以有效地避免相同错误的出现。例如前文提到的学习乘法分配律后所出现的各种错误,如果教师能有效开发利用的话,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能实现飞跃。由于教师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过分强调了相同因数,就促使了学生遇到120÷4+120÷2时,错误地提取了相同的120。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乘法分配律的整体结构,它是涉及到乘加、乘减两种运算。先让学生比较a×b+ a×c与a÷b+ a÷c,a÷b+a÷c与

a÷b+c÷b的形式结构,再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情景进行验证,如

53×7+47×7=(53+47)×7、45÷5+40÷5=(45+40)÷5、

120÷4+120÷2≠120÷(4+2),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相同因数、相同被除数和相同除数,从而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猜想。当学生学习完倒数知识后,就可以顺其自然地理解45÷5+40÷5其实也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③。

学生从乘法分配律猜想"除法分配律"的存在,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明确两者的区别、联系。这样,把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连结成知识面在变为知识网来进行全方位纠错。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设立"错题集",定期进行整理,汲取当中的营养。把错误解法进行全面分析、系统分类整理,把错例设计成题组、判断题、辨析题等,通过对错例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结合小组讨论、评价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透过错例发现知识的盲点,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认知能力、思维水平,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发展。让错例资源成为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题,我们不能被动地采取"错题——改正"这样单一循环的方式,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让错题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再度探究的学习资源,成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载体。

三、培养学生做题时的反思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得发展。"④反思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与思的结合,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两者缺一不可。

1.自主检查

当学生解题后应当养成自主检查的习惯。检查是否按题目的要求;检查数字、符号有否抄错;方法是否正确。自主检查应当是反思的第一步。

2.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