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
2019-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
2019-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知识梳理★、知识积累:★、高考方向略。
见学案★规律探寻一、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2、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3、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1、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__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__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2)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______,后者指______。
(3)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______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_______1、诗人简介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
出身微贱,早年连败文场。
因适逢黄巢起义,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隐居庐山十年。
后以诗取悦朱温,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他的诗歌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多以诗歌来反映民生疾苦。
2、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3、主旨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穷困潦倒。
而世俗之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
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
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出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新版】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
教学资料范本【新版】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附参考答案)★、知识梳理★、知识积累:★、高考方向略.。
见学案★规律探寻一、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2、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3、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1、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__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__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2)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______,后者指______ .。
(3)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______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_______1、诗人简介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
出身微贱,早年连败文场.。
因适逢黄巢起义,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隐居庐山十年.。
后以诗取悦朱温,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他的诗歌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多以诗歌来反映民生疾苦.。
2、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3、主旨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穷困潦倒.。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咏物)
环境特点 梅花特点 作者处境 所言之志 手法
• 1、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环境烘托)
• 2、梅花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
志不渝。
(正面描写)
• 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 4、所言之志:
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
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示例一:要尊重天性,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 (tuò ),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顺应自然。
示(例1二):本要诗呵前护人三才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不要摧(残2人)才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携,示使(例自3三己):有请期所你待作谈得为到谈。提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侧面烘托的手法。
• (04北京)(1)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①性的(黄何若此评②春及片。情人2昏石村石对林天早春BCAD对ABCD)感....这见”曼学曼的开光...逋.这““““。红诗心读面尚自独首酒愿放。,卿中卿,《首梅人境对余恐开下诗晕望。诗月至《《决梅生使幽百””迟的”。面的晓陋红 红非花机用寒花句句”理句苏赏风语梅 梅桃难拟的盛》在不即解是析轼抑人红开清写也》 》李是点诗,说,的,手梅的红说出不梅欲。诗诗 诗云不烂法“诗“梅自了恰花坠说的。云,恰漫,怕春“己论红当之当时理出皮,“开以愁态雪真梅的色并的由苏日“”疏放红贪”霜的晚一仿回一,轼休认,,梅睡影,姿担开项佛项答冰自”红并赞桃《”决心,横是是是问容况,梅的,也作人扬无白非斜雪,不题仍同而赋饮具绿写莲红水姿表肯深时是。予酒体叶梅》莲清,达随自,含了后(分,花诗诗浅孤了“怵也蓄她脸5析辨、云。瘦与春,惕透地不分上高桃”,杏白此,露表与暗泛)。洁杏,保出达众有莲起乃“香,一故持一了花的青的写无浮自起而自丝不争红枝物诗情动成装未己无愿春晕之而有”月一点能的奈趋的。批功恨,。时品。
(最新整理)(完整版)高考诗歌鉴赏之咏物诗
2021/7/26
希望他年应时而发, 在京城独占鳌头 20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 徒③玄鬓,指蝉
高唱、难飞
高洁的品性、
2021/7/26
2021/7/26
12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
花开不并百花丛,
待到秋来九月八,
独立疏篱趣未穷。
我花开后百花杀。
宁可枝头抱香死,
冲天香阵透长安,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策,被拒不纳。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 急; 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 不中。
⑶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
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2⑷021/手7/26 法:托物言志
7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
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
诗人借蝉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诗中描绘一只在梧桐树上鸣叫的蝉。它的头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
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
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
上20正21/7是/26 诗人内心的独白。
16
3.分析咏物诗的表现手法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
2023届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备考:咏物诗鉴赏题专练附答案
2023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咏物诗鉴赏专练附答案一、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
(8分)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苏轼①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②,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①本词作于元丰三年,苏轼贬居黄州。
②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用唐白居易《杨柳枝》诗:“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12.关于本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从字数上来看,此词是一首中调。
B.从题材上来看,此词是一首咏物词。
C.此词笔致缠绵悠远,属于婉约词。
D.此词以物为人,以人写物,妙趣横生。
13.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也无人惜从教坠”句中,“惜”字运用反衬手法暗露作者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
B.“萦损”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运用想象,描写思妇困倦的娇眼睁开又闭合。
C.下阕首句,作者由“不恨”到“恨”,欲进先退,由杨花到落红,而后折回杨花。
D.“细看来”三句,作者以景结情,虚实相生,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
14.请赏析下阕画线句中数词的妙用。
(4分)答案:12.(1分)A13.(3分)D14.(4分)词人将杨花之春色分成三份,二分落地化为轻尘,一分落水随流水而去(1分)。
数字描摹出杨花渺无踪迹,春光消逝,渲染出感伤的氛围(1分)。
将点点杨花与流水相融,流露出思妇的愁绪(1分),更含蓄地表达出词人伤春惜花之愁,以及忧患中浓郁的忧思。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5~16题.蝉虞世南垂缕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②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⑤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①垂缕:帽带系结后的下垂部分;蝉腹下的针喙。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
【精品】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附参考答案)★、知识梳理★、知识积累:★、高考方向略.。
见学案★规律探寻一、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2、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3、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1、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__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__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2)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______,后者指______ .。
(3)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______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_______1、诗人简介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
出身微贱,早年连败文场.。
因适逢黄巢起义,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隐居庐山十年.。
后以诗取悦朱温,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他的诗歌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多以诗歌来反映民生疾苦.。
2、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3、主旨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穷困潦倒.。
而世俗之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
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咏物诗课件
春柳生机勃勃,葱翠袅娜
②言志――表现诗人的志向操守。a.志向: 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与豪情壮志。 b.操守:不慕名利、不羡富贵,高洁脱俗,坚贞不屈;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
诗歌
物象
物象特点
诗人情志
表达技巧
石灰
托物言志拟人
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守清白
千锤百炼、不怕粉身碎骨、保持清白
生长环境艰苦,虽有凌云之势却不受赏识
小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④刺世――鞭挞社会的丑恶现象,谴责统治者或贪官污吏,寄寓对百姓的同情。 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诗歌
物象
物象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诗人情志
表达技巧
官仓鼠 晚唐·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琴与手指的结合才能发出琴声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2、整体把握物象的特征(外表、内在、环境等),紧扣文本。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知人论世,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4、关注表达技巧。常用托物言志、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等手法。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
小结:解读咏物诗要注意
三考题链接
1.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点(特征)?作者借它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3、诗中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
阅读下面词作,完成练习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高考复习咏物诗鉴赏12
对故居的 依恋难舍
写景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 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 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 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 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 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 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寄托的情感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四、感情类别
3、表达志向的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物的特点
一支先开,幽香素艳 希望他年应时而发, 寄托的情感 在京城独占鳌头
四、感情类别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答: 在诗中诗人用“作雪”和 “成尘”作喻 ,形成对比,再 以“纵被”和“绝胜”强调了宁 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 悲壮感情。 (或诗人托物言志,以水边的杏 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 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 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 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 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 愿同流合污的精神。)
课堂小结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常用手法诗, 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王安石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 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 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答:托物言志。林 中鸟与笼中鸟不同 境遇的对比手法表 达了对自由的热情 赞美,对束缚个性、 禁锢思想、窒息性 灵的憎恶和否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届全国新高考语文冲刺复习咏物言志诗鉴赏
战乱图
思乡 同情百姓 渴望休战
考点点拨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 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 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 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多是通过一幅画面, 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直击高考
(要求:同桌互批、按点得分)
1、C项“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说法错误。“始知锁向金笼听,不 及林间自在啼。”意为: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 眉叫声,远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作者认为画眉鸟在 “金笼”中与在山林之间的鸣声是有差别的,后者更好听。 故答案为:C
2、①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 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 向往自由的感情。(3分) ②文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 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 洒落的人物形象。(3分)
或希望实现个人理想, 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或希望报效国家。
Hale Waihona Puke ②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 和对比等。
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 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要实写
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 物的声音、形态、色泽等相应的外部特征,
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有时还要写出其所处环境的特点,求其“形
谢谢
精读这一篇,学通这一类
右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 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答案 ①内心耿介,具有苦节 ②战风雨,方成才
鉴赏点拨
1、一般答题思路: 所咏之物——形象特点(主要形象)——表达了什么思 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咏物诗(教案)091216★、知识梳理★、知识积累:★、高考方向略。
见学案★规律探寻一、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2、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3、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1、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__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__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2)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______,后者指______。
(3)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______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_______1、诗人简介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
出身微贱,早年连败文场。
因适逢黄巢起义,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隐居庐山十年。
后以诗取悦朱温,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他的诗歌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多以诗歌来反映民生疾苦。
2、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3、主旨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穷困潦倒。
而世俗之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
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
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出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2、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答:▲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具体指出哪里是真实描写,哪里是想象之词?答:▲3.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拟人手法。
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2.二、三联是实写,末联是虚写。
3.赋予了春雨无私地滋润万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好品格,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3、双调·拨不断·大鱼王和卿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
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
太公怎钓?注:神鳌:传说中海上的神物人鳖。
《列子·汤问》说,天帝曾命令十五只巨大的神鳖,用头顶起五座大山。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太公怎钓:姜太公钓鱼的典故。
姜太公即吕尚,辅助周文王建立周朝。
相传他在遇到文王、受到重用之前,曾垂钓于渭水,用的是直钩,意谓"愿者上钩"。
1.“胜神鳌,夯风涛”中的“夯”字的本义是指使用打地基的工具砸地的动作,请指出在诗中“夯”字的意思和作用。
答:▲2.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请指出这首诗一共用了几处衬托并说明衬托物是什么。
答:▲3.试分析结尾一句“太公怎钓”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1.形容大鱼砸碎风浪,极其夸张地描写大鱼的力量。
2.4处,神鳌,蓬莱岛、万里夕阳、东洋。
3.表现作者抱负非凡、不受利诱、不受羁束的傲岸形象。
4、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碧玉:出自乐府《碧玉歌》,这首诗是歌咏-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的。
1.两首诗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方法,前者主要用了___,后者主要用了________。
2.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现了_____的态度,后者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3.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答:1.比喻拟人2.喜悦、赞赏贬斥、嘲讽3.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姻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5、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霜天晓角梅范成大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株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僻字难典]驿:驿站,古时候供递送官府公文的公差和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1.同是写梅,但两位作者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不同的,陆词运用的是,范词运用的是方法。
2.同是运用环境烘托的写法,两首词也是各有差异的,陆词突出环境的,塑造了梅花的形象:范词突出环境的,塑造了梅花的形象。
3.同是借物抒怀,但两首词寄托的深浅有别。
陆词抒写梅花的品格,范词抒写梅花的品格。
1.拟人比喻2.偏僻、凄苦,寂寞;清冷、萧疏,“脉脉”3.高洁刚强孤寂幽独4.B(“无意”的意思是不着意追求。
)6、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沾,谁为表予心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僻字难典]注:①西陆:指秋风。
②南冠:指囚徒。
梗犹泛:典故出白《战国策·齐策》中的一段寓言,说的是一个泥偶与一个桃梗做的木偶在对话,桃偶说:“你不过是西岸的泥土,被做成人的模样,到八月,大雨来临,洪水泛滥的时候,你就残破了。
”泥偶说:“我是西岸的泥土,即使破了,也就回归西岸的土地罢了。
你呢,却是东国的桃梗,被削为人形,八月的大雨把你冲入河流,那么你就会漂离家乡,不知道一直漂流到哪里去了。
”这里用桃梗漂泊流离来比拟自己的宦游生涯。
1.咏物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物喻人,但由于各人的身世、处境的不同因而也自然感触各别,两首诗都在诗中表明白己的处境,前者是。
后者是。
2.骆诗写环境恶劣的句子是,李诗写处境艰难的句子是。
3.两人在诗中都表明自己的心迹,骆诗表示自己的心迹的词语是李诗表示自己的心迹是。
1.南冠薄宦2.器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3.高洁举家清★★规律探寻二、咏物诗答题要点★高考金题引路1、(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参考答案】(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是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解析】鉴赏咏物诗要从托物言志入手。
首先,弄清所咏之物在形态、声音、色泽、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吕本中的《木芙蓉》和范成大的《窗前木芙蓉》都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其次,分析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揭示所咏之物特征的,答题时要用到“比喻、拟人、对比、衬托、象征”等表达技巧类术语。
吕本中的《木芙蓉》和范成大的《窗前木芙蓉》都运用了拟人修辞描述木芙蓉。
最后,分析作者借所咏之物抒发的思想情感,答题时要用到“正道直行、坚贞孤傲、高洁超逸”等表达思想情感类术语。
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古诗鉴赏题就是要求分析作者借小孤山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情感,谢枋得在《小孤山》一诗中借坚固高耸、砥柱中流的小孤山,表达了自己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2007年安徽卷)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
(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2)“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古诗词鉴赏选用的材料是清代陈维崧的《醉落魄·咏鹰》,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
字其年,号迦陵。
宜兴(今属江苏)人。
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 年后卒于任所。
陈维崧出生于讲究气节的文学世家,祖父陈于廷是明末东林党的中坚人物,父亲陈贞慧是当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反对“阉党”,曾受迫害。
陈维崧少时作文敏捷,词采瑰玮,吴伟业曾誉之为“江左凤凰”。
明亡(1644)时,陈维崧才20岁。
入清后虽补为诸生,但长期未曾得到官职,身世飘零,游食四方,接触社会面较广。
词作风格豪放。
又善诗和骈文。
有《湖海楼诗集》、《湖海楼文集》、《迦陵词》。
这是一首借物抒情之作。
词的题目为“鹰”,故多有将此篇划入咏物词者。
然细味词情,其“咏物”的成分并不多,而是抒情主体“我”的形象更加突出些,在词篇中的比重也更大。
开篇“寒山几堵”的“堵”字、“削碎中原路”的“削”字下得极新颖而重拙,有此二字,凌厉激荡的气势喷薄欲出,堪称炼字的典范。
接数句以“袒貂裘”、“略记”写出词人浩茫风度,为后文铺垫。
下片兴感,“男儿”三句极豪迈,又极悲愤,精警无匹,如干将出匣,寒光射人。
此等句是他人想不到、写不出者,最能代表迦陵词“鼓舞风雷”、“蹈扬湖海”的特色。
末二句以荒莽景象收束全篇,于奔放之后作含蓄的一折,特别凸现词人九曲黄河般的积郁之情,力量沉厚。
陈维崧在诸多作品中皆以鹰自比,他所看中的是鹰的轩举的“猛气”与矫捷的“身手”,用以抒发自己疾恶如仇、惩奸除弊的人格风范与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