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理的过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优质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0ed91adaef5ef7bb0d3c83.png)
这场灾难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重新评价阿波罗航 天器舱内所使用的材料,并对指令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 改探…究…三 : 这 些 失 败 的 的 探 月 和 航 天 实 践 有 何 意 义 ?
认 识 受 到 各 种 条 件 的 限 制 ————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还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 素 质等条件限制。
探究二 : 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为什么早期人 类 对月球的正确认识如此匮乏?
认 识 受 到 各 种 条 件 的 限 制 ————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 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 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 化 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 过程 。
最近几年研究人员获得的最大发现,是在月 球上的陨石坑里和广大的平原上的冰及岩石里发现 了水……
探究四:人类还能了解月球、宇宙里更多的谜团吗?
这些谜团人类能解决吗?
2 、认识具有无限
性
认识的对象 ( 物质 世 界)
———— 无 限 变 化
认识的主体(人 —— 世代延
类)
续
人类 认识
认识的基础(实 —— 不断发
第六 课历 程
求索真理 的
观点一:月亮是相当久远以前的史前人类造出来的 观点二: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 体
观点三: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空气、昼夜温 差极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 ft坑
观探点究四一::月你球认原 本 为是哪地些球认的识一是部 分 正,确由的于?地为球什运 动 么和
月球的复杂多 变
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 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 它们称为“海 ”。而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具代体,实月践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立。场观
认 识 受 到 各 种 条 件 的 限 制 ————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还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 素 质等条件限制。
探究二 : 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为什么早期人 类 对月球的正确认识如此匮乏?
认 识 受 到 各 种 条 件 的 限 制 ————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 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 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 化 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 过程 。
最近几年研究人员获得的最大发现,是在月 球上的陨石坑里和广大的平原上的冰及岩石里发现 了水……
探究四:人类还能了解月球、宇宙里更多的谜团吗?
这些谜团人类能解决吗?
2 、认识具有无限
性
认识的对象 ( 物质 世 界)
———— 无 限 变 化
认识的主体(人 —— 世代延
类)
续
人类 认识
认识的基础(实 —— 不断发
第六 课历 程
求索真理 的
观点一:月亮是相当久远以前的史前人类造出来的 观点二: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 体
观点三: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空气、昼夜温 差极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 ft坑
观探点究四一::月你球认原 本 为是哪地些球认的识一是部 分 正,确由的于?地为球什运 动 么和
月球的复杂多 变
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 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 它们称为“海 ”。而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具代体,实月践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立。场观
追求真理的历程.
![追求真理的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9cc607ccaaedd3383c4d36c.png)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 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 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 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 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 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 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真理的客观性
在实践 中追求 和发展 真理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真理是具体 的有条件的 真理都是具体的 真理与谬误相伴 追求真理是 一个过程 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判断题:
× 1、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2、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真理。 × 3、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 4、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从 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反复就 能完成。 × 5、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6、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它是一 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
谈一谈毛泽东思 想成为党的指导 思想以后是如何 进一步的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要 思想 ┅┅?
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重
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的历程说明了什么?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 (1)是什么:
①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需要多次反复的认识过程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 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 ③人在自然和社会规律面前是自由的④人在自 然和社会规律面前是不自由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B
选择: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复习课件:追求真理的历程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复习课件:追求真理的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efaa515c281e53a5802ffb1.png)
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
境的实践时,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的说法太绝对;①④的说法正确。
【例4】:一位学成归国的博士,毅然来到天山脚下的尼 勒克草原,运用学到的试管冻制、胚胎移植等新技术进行 试验,使奶牛产下了良种牛犊。他把这一养殖良种奶牛的 技术传给了当地牧民,实现了共同富裕。上述事例给我们
的启示是(
)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重要标准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例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之所以要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是因为科学理论( A.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
B.是随着社会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C.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解析:科学理论可以指导社会实践的开展,推动社会实
小周一家经过讨论,决定将电脑“以旧换新”。你认为他 们应该怎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挑选新电脑。(12分)
答案:
①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根据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来 挑选电脑。(5分)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市场调查,挑选价廉物美 的电脑。(5分)
③把尊重客观实际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购买
电脑时要考虑当前需要,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2分) (考生若回答要把握变化发展的实际,要从整体上把握 客观实际或运用重点论与两点论知识回答,分析有理,可 酌情给分。)
事物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pt课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a42a8b83d049649b6658c1.png)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 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 ——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
人类认 识无限 发 展
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 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探究五:
认识发展的大致趋势应该是怎样的?
认识具有上升性
①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上升 ②真理不会停止,真理在不断向前发展
下 雨 好 不好?
人的主观因 素会影响人 们的认识 为什么对同 一对象有不 同的看法?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 形成理念:真理 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是客观的,真理 只有一个,真理 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 面前人人平等。 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 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 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 你能解决“辩 者大乎?”一儿曰:“日初 日” 问题吗?大 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 思想家、教育 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 家孔子为何 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 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不能决也”? 难道真理不止 一个?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 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年里,人们一直 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随着航海事业的 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一定理的局 限性逐渐暴露出来。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 形成理念: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斯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随 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 之和大于180度。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 革命性的转变。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有用的观念 就是真理 ◇探究一(1)詹姆士关 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 里? (2)在人们对事物的认 识中,什么样的结论 能够被称为真理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高二政治课件(人教版必修4)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高二政治课件(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7b04f8f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1.png)
课堂小结
1.真理含义:正确反映 错误反映——缪误
2.真理的特征:
真 客观性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理
唯一性、绝对性
——最基本的属性
的 条件性
任了何这真个理条都件有和自范己围的,真适理用就条会件注变和意成范谬围误。。如果超出
特
真理是相对的
真理超只出能一定被条超件越和,范不围—能—被缪否误定。
提(1醒):真征理全是面客理具观解体性和性与把条握件真性理任观的何与统真客一理观。都、是理相论对与真于实理特践一定的经只的具确可过体定能程的,被来历就超说史不越的的可。,统被都一推是翻主,
不符合
错误的认识
谬误
1.真理的含义: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与谬误不容混淆。 真理是正确的认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2.基本属性:客观性
①.真理反映的内容具有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及规律,
②.检验标准具有客观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3. 认识的特点——具有上升性
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类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①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②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③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直线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直线式的前进; 二是“循环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p47)
【原理内容】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方法论】(1)要求我们要把握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达到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 求我们正确对待谬误, 不要害怕错误,要勇于追求真理。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ppt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7e2ed7524de518964b7ddc.png)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 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认识过程-------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回到实践循环的波浪式 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真理是随着实践不断深化、扩 展、向前推移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 进取,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
十七大对发展观和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说明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②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
被否定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C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的关系是什么?P5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 统一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 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 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 我们行动的依据。
【探究】P48-49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 会发展吗?为什么?
【提示】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 理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认识过程-------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 认识具有无限性P49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 ——不断发展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 相符合。
(二)认识过程-------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回到实践循环的波浪式 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真理是随着实践不断深化、扩 展、向前推移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 进取,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
十七大对发展观和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说明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②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
被否定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C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的关系是什么?P5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 统一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 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 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 我们行动的依据。
【探究】P48-49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 会发展吗?为什么?
【提示】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 理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认识过程-------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 认识具有无限性P49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 ——不断发展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 相符合。
人教版高二政治课件:第二章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二政治课件:第二章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1651fa1711cc7931b71686.png)
生活与哲学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浏阳一中 杨 桢
[课前调查]
2014年被称为高考改革元年,高考留给各界 很多思考,也引发了更多有争议性的话题—— 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该如何进行?
1、你有没有准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 2、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自主招生?简要说明理由
[调查结果]
35
准备参加
不准备参加 30
总人数
②③
[真题分析]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
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 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是对汉语 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25
20
15
10
5
0
准备参加的同学占69%
35 30 25 20 15 10 5 0
赞同:44%
赞同 反对 总人数
反对:56%
不赞同的理由:
1、太难了,学习负担重 2、“给肥猪贴膘”,不公平 3、存在体制的黑暗
[高考考纲]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真理: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 真理与谬误
2、13年的高考改革会是 最后一次政策调整吗?
3、为什么说改革在争议 中前行?
[核心考点分析] —— 认识的过程
1、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活动具 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原理)
2、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 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 发展真理。 (方法论)
课堂演练 2011年9月,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实验”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 速度超过光速,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 验证。最新测量结果显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 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由此可见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浏阳一中 杨 桢
[课前调查]
2014年被称为高考改革元年,高考留给各界 很多思考,也引发了更多有争议性的话题—— 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该如何进行?
1、你有没有准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 2、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自主招生?简要说明理由
[调查结果]
35
准备参加
不准备参加 30
总人数
②③
[真题分析]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
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 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是对汉语 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25
20
15
10
5
0
准备参加的同学占69%
35 30 25 20 15 10 5 0
赞同:44%
赞同 反对 总人数
反对:56%
不赞同的理由:
1、太难了,学习负担重 2、“给肥猪贴膘”,不公平 3、存在体制的黑暗
[高考考纲]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真理: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 真理与谬误
2、13年的高考改革会是 最后一次政策调整吗?
3、为什么说改革在争议 中前行?
[核心考点分析] —— 认识的过程
1、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活动具 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原理)
2、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 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 发展真理。 (方法论)
课堂演练 2011年9月,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实验”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 速度超过光速,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 验证。最新测量结果显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 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由此可见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26张PPT课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26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cad75f680203d8cf2f2406.png)
-
15
四、1866年奥地利学者孟德尔根 据他的豌豆杂交实验结果发表了 《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揭示 了现在称为孟德尔定律的遗传规 律,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
五、1910年开始,美国遗传学家开始研究细胞遗传 学,微生物遗传学等,在60年代初步阐明了DNA。
-
16
六、农业科技人员根据生物遗传规律,利用嫁接技术, 将不知名的苹果苗嫁接在拦腰刮断的红富士果树上, 成功地结出硕大果实。
客观的(绝对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性)当客观情况发生或实践发生化,
原来属于真理的认识有可能成为谬误-
12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有条件的
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13
-
14
一、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驯养动物和栽培植 物,并逐渐学会了改良动植物品种的方法; 二、西班牙学者科卢梅拉在公元60年左右所写的 《论农作物》一书中描述了嫁接技术; 三、533~544年间中国学者贾思勰在所著《齐民 要术》一书中论述了各种农作物、蔬菜、果树、 竹木的栽培和家畜的饲养。
(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人不怕犯错误 要正确对待错误
追求真 理是一
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个过程 (实践是动力:实践认- 识再实践再认识……)
25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 )
你的时间是有限的,因
此不要轻易浪费它,不能生
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不要被
-
5
□真理的含义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96bef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a.png)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真理是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客观的 ③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
等”
④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属性
理解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在这个条件和 真理是
范围内,真理是绝对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 有条件的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特别提醒] 真理的向前发展,并不意味着被超越的真理中 包含着错误的内容或真理已经被推翻了。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的、已经确定的真理,Βιβλιοθήκη 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内,永远是真理。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 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 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 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解析] ①正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了新时代以及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转化,说明了我们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②正确,改革发展的
丰富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题中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创新性论断表明了改革发展的实践
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③错误,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受
复性 从认识到实践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
践中检验和发
《求索真理的历程》PPT课件
![《求索真理的历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a38488caaedd3382c4d30a.png)
高考点拨 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 展是由实践推动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 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 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特别提示 从认识的目的、人的认识能力的发 展上看,认识是无限的。但从每一具体认识、 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上看,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 任何认识都不是终极认识。认识是有限性和无 限性的统一。
命题角度1 真理的特点 例3 [2021·福建卷]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
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 “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 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 “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
方 法 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 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 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 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 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错误倾向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 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 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考查实践的特点:在题目涉及区分实践的基 本特征时,材料中强调制定“计划”“方案”“规 划”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强调 历史过程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历史性;强调 “合作”等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 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PPTppt文档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PPT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2cc91813c1ec5da51e2709b.png)
方法论: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要随着 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错误。
1610年,科学家用望远镜观察发现月球的表面 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对它进 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 成功登上了月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 石和土的样本。使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撞月成功,使人们获 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 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思考:为什么认识会有反复性?
认识的主体受各种条件制约 原因
认识的客体是复杂变化的
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真理具体的, 是主客观历史的统一(从具体的历史条件来判别某
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例:判断:真理永远都是正确的吗?
“先在城市夺取政 权”理论
“农村包围城 市”理论
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主观要符合当地的客观——真理是主客观 具体的统一
结论:
①真理是具体的要求我们:做到与时俱进, 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 要经过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 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对象 物质世界
主变化 ——世代延续 ——不断发展
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 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3、认识具有上升性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要随着 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错误。
1610年,科学家用望远镜观察发现月球的表面 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对它进 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 成功登上了月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 石和土的样本。使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撞月成功,使人们获 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 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思考:为什么认识会有反复性?
认识的主体受各种条件制约 原因
认识的客体是复杂变化的
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真理具体的, 是主客观历史的统一(从具体的历史条件来判别某
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例:判断:真理永远都是正确的吗?
“先在城市夺取政 权”理论
“农村包围城 市”理论
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主观要符合当地的客观——真理是主客观 具体的统一
结论:
①真理是具体的要求我们:做到与时俱进, 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 要经过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 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对象 物质世界
主变化 ——世代延续 ——不断发展
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 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3、认识具有上升性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求索真理的历程PPT课文分析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求索真理的历程PPT课文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f102ef8aa5e9856a561260ee.png)
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
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
③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求索真理的 历程PPT 课文分 析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求索真理的 历程PPT 课文分 析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求索真理的 历程PPT 课文分 析1
实践 含义 特点
认 识 关系 论
实践是 认识的 基础 (决定)
来源
动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求索真理的 历程PPT 课文分 析1
认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求索真理的 历程PPT 课文分 析1
表现
理解
反对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实践是认识 ②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实践是认识 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把认识绝对化 ,思想僵化
实认性准践识的实践是的唯践 ,检真一是突验理标认出① , 的 产 反识认实人存生映的识们在的了践目的可结客;处的终以果观③在,极把加事人主强意自以物们观调义己对把和头照指客的。脑,导观是中从自的认的而己交识观实检汇要念践验点回的的认上到存认识;实在识是②践变和否通中为实正过现践确实去实所地践,服科检理务学验性于理认的实论识标也的准是真
强调实践受客观因 素的影响
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
能动性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强调实践受主观 因素的影响
社会性,强调实
①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 践受横向因素的
①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
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
③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求索真理的 历程PPT 课文分 析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求索真理的 历程PPT 课文分 析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求索真理的 历程PPT 课文分 析1
实践 含义 特点
认 识 关系 论
实践是 认识的 基础 (决定)
来源
动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求索真理的 历程PPT 课文分 析1
认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求索真理的 历程PPT 课文分 析1
表现
理解
反对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实践是认识 ②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实践是认识 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把认识绝对化 ,思想僵化
实认性准践识的实践是的唯践 ,检真一是突验理标认出① , 的 产 反识认实人存生映的识们在的了践目的可结客;处的终以果观③在,极把加事人主强意自以物们观调义己对把和头照指客的。脑,导观是中从自的认的而己交识观实检汇要念践验点回的的认上到存认识;实在识是②践变和否通中为实正过现践确实去实所地践,服科检理务学验性于理认的实论识标也的准是真
强调实践受客观因 素的影响
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
能动性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强调实践受主观 因素的影响
社会性,强调实
①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 践受横向因素的
6.2追求真理的过程-PPT课件
![6.2追求真理的过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9edbe2da38376bae1fae29.png)
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只有一个是真理。
2、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2)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①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其中 只能有一个是真理 。 ②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③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Hale Waihona Puke 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农村包围城市”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 展真理
对照下列知识框架,阅读教材,完成学案填空
一、真理的含义和特征
1.真理的含义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含义) 3、真理具有具体性 4.真理具有条件性
3、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随的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原因)
2、认识具有无限性(原因) 3、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人类认 识是无 限发 展
结论: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 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人的认识运 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 式上升。 实践中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
前发展。
认识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方法论要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认识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认识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有创新性认识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认识有相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精选ppt19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惨遭降级科学家认为冥王星不是行星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驱逐出了行星家族
D
认识论原理方法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 力、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要求在实 践中获得、检验和发展认识 。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政治课件: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共82张PPT)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政治课件: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共8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4efef40975f46527d3e1f1.png)
[提醒] (1)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实践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而 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 “辩论” “学习”等)不是实践。 (3)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4)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 “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 。 (5)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 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
漫画中的人们企图拉动影子是在错误认识指导下的错误行 动,“即使人再多,也拉不动影子”,这从侧面启示我们, 认识只有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这表明
(
)
A.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起决定作用 B.文学创作是可以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C. “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 D. 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是对其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原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从认识的发生上看, 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从认识的 获得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主观认识对客观现 [典例 2] (2013· 北京高考 )实的反映有正确与 右图漫画蕴含的哲 主观愿望如果符合客观实际, 错误之分 理是 ( ) 是可以变成客观现实的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实践
亲身的实践经验也 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 可能是错误的。
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实
第课求索真理的历程ppt课件
![第课求索真理的历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7597b09b6648d7c0c7467f.png)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
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
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
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B
②实践具有社会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 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的需要)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 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类在改造客观 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推动认识的不 断深化。
《 哲学的概况(第一单元 1.2.3.)
生
辩证唯物论 4.5.
活 与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6.
哲
(第二、三单元) ——人如何认识世界
学 》
马 克 思
唯物辩证法 7.8.9.10.
—世界存在的状态(怎么样?)
知主 识义
社会历史观 11.
结 构
哲 学
历史唯物主义
(第四单元)
程 真理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特点:客观性、具体的、⑧有条件 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⑨无限性
认识具有上升性
精品课件
考点一、实践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
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 的根本区别
(1)物质性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
③方其知之, 而行未及之,则知
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cf53eb59eef8c75ebfb3a1.png)
4.人们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成果,引发了“绿色革命”。高产优质 物种培育成功使富足成为事实,然而由此带来的大批物种的灭 绝,造成严重的生态和道德方面的问题,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 新的课题。这表明( ) ①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人们的认识是具体的有 条件的 ③认识的无限性表明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无限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合 作 探 究]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绝 对的、永恒的。” 思考: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 提示: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的 基本属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 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 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 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因此,真理是绝对的。
解析 基因工程的发展,使富足成为事实的同时也带来严重 的生态、道德问题,引起新的困惑和课题,这说明人们的认 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的认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人们可以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故③说法错误。 答案 B
5.大亚湾国际合作实验室首次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 并获得了精确的测量数值。这次实验发现,让我们可以更深 入的了解这种“幽灵粒子”的基本特性。这主要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解析 大亚湾国际合作实验室对中微子第三种震荡模式的发 现,说明人们的认识是无限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 过程,C正确。规律是客观的,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但 不能被改造,B本身说法错误;A、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②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
“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精选ppt
10
我国近年的宇宙的计划
•载人航天计划:发射神八、神九、神十。 •嫦娥工程:发射嫦娥系列探测器、载人登月 • “天宫”空间站建设:天宫一号、天宫二号 •“夸父”探日工程 •火星探测计划 •北斗导航工程的完善
2006年8月24日“惨遭降级”,科学家认为,
D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解析】B错误,只能是主观和客观具体历史
统一,不能说客观与主观统一,因为客观决定
主观,主观服从客观。精选ppt
17
(2010全国高考)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
出了大陆漂移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
论”。20世纪50年代,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
观点二: 1543年,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 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 通行星。
观点三: 18世纪中叶,康德等人还提出,在整个宇宙中, 存在着无数像我们的天体系统(指银河系)那样的天体系统。
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只有一个是真理。
精选ppt
4
2、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精选ppt
8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003
精选ppt
这些失败的的探 月、航天实践说 明追求真理的道 路是怎样的? 9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
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
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认识是一个由现象到本
质,由初级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不断深化过程。由此
可见( )
A.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 认识具有反复性 C. 认识具有无限性
C
D. 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精选件pp制t 约
15
( 2008山东高考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 方”、“固球体”、“扁球体”和“不规 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 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一、真理的含义和特征
1、真理的含义:
真理:
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 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正确反映。
谬误: 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的认识
精选ppt
3
探究一:你认为哪一个是真理?
观点一:公元2世纪,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 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 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
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
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①认识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有创新性,认识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有相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②③
精选ppt
A
18
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于
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B、真理具有具体性、条件性
C、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C
D、判断真理没有客精选p观pt 标准
14
爱迪生为寻找合适的灯丝材料,试验白炽灯泡失败了 1200次,最终获得成功。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的过程 说明( )
D A.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B. 只有在科学实验中才能推动认识的发展 C. 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D. 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①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其中 只能有一个是真理 。 ②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③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精选ppt
5
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农村包围城市”
有适用条件和范围 有时间、历史限制 有具体国情限制
精选ppt
6
3、真理的条件性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 展真理
精选ppt
1
对照下列知识框架,阅读教材,完成学案填空
一、真理的含义和特征
1.真理的含义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含义) 3、真理具有具体性 4.真理具有条件性 3、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随的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原因) 2、认识具有无限性(原因) 3、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精的选pp前t 进和螺旋式的上升过程2 。
精选ppt
11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
人类认 识是无 限发 展
结论: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
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精选ppt
12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人的认识运动 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 上升。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4、真理的具体性
任何真理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 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果不顾过程推移,或超越历史条件,真理会变成谬误。
精选ppt
7
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表明: 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我们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 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
实践中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 前发展。
认识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方法论要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pt
13
“真理只有一个,究竟谁发现了真理, 不是靠主观夸张,而是依靠客观实践,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对同一个确 定对象的认识,只有一个是真理”。 上述观点表明( )
精选ppt
B 16
马克思主义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
展。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
的提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
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
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
表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D
B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②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
“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精选ppt
10
我国近年的宇宙的计划
•载人航天计划:发射神八、神九、神十。 •嫦娥工程:发射嫦娥系列探测器、载人登月 • “天宫”空间站建设:天宫一号、天宫二号 •“夸父”探日工程 •火星探测计划 •北斗导航工程的完善
2006年8月24日“惨遭降级”,科学家认为,
D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解析】B错误,只能是主观和客观具体历史
统一,不能说客观与主观统一,因为客观决定
主观,主观服从客观。精选ppt
17
(2010全国高考)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
出了大陆漂移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
论”。20世纪50年代,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
观点二: 1543年,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 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 通行星。
观点三: 18世纪中叶,康德等人还提出,在整个宇宙中, 存在着无数像我们的天体系统(指银河系)那样的天体系统。
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只有一个是真理。
精选ppt
4
2、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精选ppt
8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003
精选ppt
这些失败的的探 月、航天实践说 明追求真理的道 路是怎样的? 9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
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
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认识是一个由现象到本
质,由初级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不断深化过程。由此
可见( )
A.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 认识具有反复性 C. 认识具有无限性
C
D. 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精选件pp制t 约
15
( 2008山东高考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 方”、“固球体”、“扁球体”和“不规 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 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一、真理的含义和特征
1、真理的含义:
真理:
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 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正确反映。
谬误: 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的认识
精选ppt
3
探究一:你认为哪一个是真理?
观点一:公元2世纪,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 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 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
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
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①认识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有创新性,认识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有相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②③
精选ppt
A
18
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于
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B、真理具有具体性、条件性
C、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C
D、判断真理没有客精选p观pt 标准
14
爱迪生为寻找合适的灯丝材料,试验白炽灯泡失败了 1200次,最终获得成功。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的过程 说明( )
D A.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B. 只有在科学实验中才能推动认识的发展 C. 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D. 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①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其中 只能有一个是真理 。 ②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③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精选ppt
5
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农村包围城市”
有适用条件和范围 有时间、历史限制 有具体国情限制
精选ppt
6
3、真理的条件性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 展真理
精选ppt
1
对照下列知识框架,阅读教材,完成学案填空
一、真理的含义和特征
1.真理的含义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含义) 3、真理具有具体性 4.真理具有条件性 3、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随的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原因) 2、认识具有无限性(原因) 3、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精的选pp前t 进和螺旋式的上升过程2 。
精选ppt
11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
人类认 识是无 限发 展
结论: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
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精选ppt
12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人的认识运动 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 上升。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4、真理的具体性
任何真理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 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果不顾过程推移,或超越历史条件,真理会变成谬误。
精选ppt
7
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表明: 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我们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 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
实践中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 前发展。
认识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方法论要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pt
13
“真理只有一个,究竟谁发现了真理, 不是靠主观夸张,而是依靠客观实践,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对同一个确 定对象的认识,只有一个是真理”。 上述观点表明( )
精选ppt
B 16
马克思主义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
展。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
的提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
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
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
表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D
B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