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君子固穷_看教师的职业操守_高焕祥
青年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
青年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作者:张玉国来源:《新课程·教师》2012年第01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首先自己就要具备勤奋进取、刻苦求知的精神。
一生之际在于勤,这是中国人的祖先遗训。
伟大诗人李白少年贪玩,是老婆婆“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教诲,促使他发奋苦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加概括了诸葛亮以勤自勉的人生。
我们要做学生的楷模,就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踏踏实实地去工作与学习。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因此,我们要给自己确立一个学习目标。
目标确立后,我就向这个目标去努力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才有所深究。
人们的知识和智慧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中不断增长的。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有很多东西我还不懂,所以不懂并不可耻,最重要的是不能不懂装懂。
不懂装懂因为它不但在欺骗别人,更是在欺骗自己。
备课首先要备学生,老师要热爱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
诲人不倦是对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基本道德要求,我们要爱岗敬业,满怀热情地为学生服务。
在日常教学中,我深知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我时刻告诫自己要学会赞美学生,所以我从不吝啬自己的美言,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我都及时给予鼓励。
每当我在备课时,感觉备学生备得越充分,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在教学中,我大胆地鼓励学生对于听不明白的地方要勇于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都是本着一切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一切,相信一切学生的原则,以师生平等的地位进行课上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习起来心情舒畅、能够开动脑筋,积极发言。
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
教师如何在教书育人中展现高尚品格
教师如何在教书育人中展现高尚品格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展现高尚品格不仅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更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那么,教师究竟如何在这一神圣使命中展现高尚品格呢?首先,教师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和职业操守。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非简单的谋生手段。
教师应坚信教育能够改变学生的命运,塑造美好的未来。
这种信念将驱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畏困难,不懈努力。
职业操守则要求教师遵守教育行业的规范和准则,诚实守信,不敷衍塞责,不弄虚作假。
对学生的成绩和表现保持公正客观的评价,不偏袒、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教师的爱心与关怀是展现高尚品格的核心。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性格和需求。
教师要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接纳、理解和包容他们。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鼓励;在学生取得进步时,不吝啬赞美和表扬。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仅仅关注他们的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敬业精神也是高尚品格的重要体现。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力求让每一堂课都生动有趣、富有成效。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对待教学工作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道题目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即使面对重复的教学内容,也能保持热情和专注,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
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学校里,尊重同事,团结协作,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不说脏话,不做有损教师形象的事情。
以自身的良好品德影响和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在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中,教师要展现出耐心和宽容。
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他们的解释,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师德无价
师德无价,师爱无声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想起了在《怎样教得精彩》一书中读到的这段话:庸匠误器,器可他求;庸妇误衣,衣可别制;庸师误子弟,子弟可复胚乎?谓师德高尚者,必重教明理,爱岗敬业,必先德以修己,教以导人;必知人品不立,不足以为师。
作为一名教师,理论性的教育文章也看了不少,自从教以来,也一直参与着教育部门对老师的继续教育活动,关于师德,也并不陌生:师德指的就是我们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是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可以上所有这些词语对师德的阐述都赶不上这一句话对我的心灵来得震撼——庸师误子弟,子弟可复胚乎?心中惶恐之情顿生,开始反问自心,开始品味师德的内涵。
回顾我近十年来的从教之路,我觉得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心中就要有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师德无价,师爱无声!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可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
”罗曼.罗兰也曾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我想,我们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
诚如古人所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
”所以说,教师就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的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也曾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教师,如果不能成为“路标”,纵然理论再高,教育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本、无源之水!作为教师,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会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而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种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记得一位科学家就把他中学时代的老师誉为自己“思想和灵魂的导师,终生学习的楷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师的师德修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师的师德修养师德修养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是学术职业的基础。
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中坚力量,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师德修养。
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师的师德才能真正彰显出其应有的价值。
一、修身修身是指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身素养。
首先,教师应具备崇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意识。
教师职业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并且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
教师要时刻保持教育事业的真诚、责任和奉献精神,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其次,教师还应具备优秀的师德修养。
师德是教师品格的具体体现,包括爱岗敬业、和蔼可亲、宽容谦和、正直诚信等。
只有不断追求道德高度,才能受到学生和社会的尊重与认可。
二、齐家齐家是指教师要注重家庭教育和家庭和谐,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家庭道德榜样。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家庭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情况。
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注重家庭教育,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理解并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只有家庭温暖和谐,教师才能更好地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坚实的家庭支持。
三、治国治国是指教师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关心国家发展,了解社会动态,明确自己在教育事业中的社会责任。
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传授学科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公民意识。
教师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社会观和时代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四、平天下平天下是指教师应该推动教育公平,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教师要关注弱势群体和边远地区,关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现象,积极参与到教育公平的努力中。
教师要始终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不偏袒不公,给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的机会。
只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实现教育的公平与良性发展。
浅谈该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修养
浅谈该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修养教育家徐特立说得好,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具有公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我忧也。
”孟子也说过:“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下。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
”“君子之首,修其身而平天下。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为人师表。
因为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阶段,教师对他们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教师的思想和品德,知识和才能,情感和意志,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甚至对某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所持的态度和处理方法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职业道德就要求更高,不管是在思想品德、理想情操、学识才能、言谈举止、生活行为等方面时时处处都要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耪样。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是教师自觉地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转换为自己道德品质的道德活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意义:教师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所以就决定了教师队伍的优良性,那么建立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就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既有利于促进教师道德品质的完善,提高师德水平;也有利于造就一代新人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教师周围的人们并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的一切,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不但要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应该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方法。
没有自己科学的方法,师德修养就无从下手,师德水平就得不到提高,我认为做为一名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严于剖析自己教师应该在心灵的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
学会认识自己,开展好自我批评,严于剖析自己。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高中教师职业操守的内化与外化心得体会
高中教师职业操守的内化与外化心得体会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任。
在高中教育阶段,教师的职业操守更是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关乎着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未来发展。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职业操守的内化与外化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所谓职业操守的内化,是指教师将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深深植根于内心,使其成为自身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一部分。
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学习和成长。
首先,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操守内化的核心。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面临着学业的压力、身心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关爱为出发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
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他们,而是要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比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我们要提供展示的平台和发展的机会,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只有当我们真心关爱学生,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我们的工作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
我们要对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批改、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都认真负责,力求做到最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教育改革的动态,积极参与课程研发和教学研究,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得有一次,为了准备一堂公开课,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资料、设计教学方案、制作教学课件,并在试讲中不断改进。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当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收获知识时,我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再者,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
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最新、最有用的知识。
读书笔记心得:读高万祥校长《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下)
读高万祥校长《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下)六、教育就是爱:优秀教师的第六堂必修课——大爱厚生。
优秀的教师各有各的优秀,但是有一点一定是相同的,这就是拥有爱心。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教育方法,但爱的教育是最强大和最伟大的一种方法。
教师爱学生,能把一个民族爱发达了;教师恨学生,能把一个民族恨萎缩了。
世界上最好的教师,首先应当是具有爱心的教师,最好的学校应当是充满大爱的学校。
没有爱心的教师,他的师生关系往往比较紧张,常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只有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心理安全自由的教育环境,只有在平等民主的师生观念下,每个学生才能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脊梁做人。
有时学生不听话,我们常常会勃然大怒,甚至口不择言。
陶行知先生说:“你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
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
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
他没有打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
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
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
他想您抱他,一会儿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热爱学生必须正确了解学生。
任何一种爱都必须从了解与认识开始。
一名教师每天要面对不同的学生,他们千差万别,在性格、能力、特长、爱好上也各有不同。
热爱学生必须善于宽容学生。
宽容也是一种爱。
没有宽容就没有教育,没有宽容就谈不上爱。
我们每一天都要面对学生们千差万别的问题,宽容学生就要正确对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要耐心的帮助、严格的批评和热心的开导。
热爱学生必须用心关注学生。
要从不同的角度体贴关心学生。
我们不但要指导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爱护他们的身体。
热爱学生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爱不仅仅是无微不至的呵护和照顾,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娇惯、是非不分的放纵。
学高为师 行为世范
学高为师行为世范——也谈师德师风建设茅塘初中黄高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虽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道德观,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道德内涵,但无论哪个时代,也无论何种职业,道德观念必有其共通的地方。
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其师德内涵必然融汇于整个社会公德之中;而教师的特殊职业与地位,则决定着师德必然对整个社会公德产生极大影响。
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而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才能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一、用尊重之心架设教育之桥在教育发展史上,师生关系是古今不断的话题,因为师生关系是教育得以进行的中介,没有师生间各种形式的相互接触,相互作用,教育活动就难以持久开展下去。
任何教育结果,都是伴随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
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在被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很高。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除了符合教育人道化的要求外,还与当代中小学生发展的特点有关。
当代中小学生已完全不同于在封闭社会和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现代化的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信息传媒构成了他们成长的起点。
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社会条件下,他们自身的成长已经天然被赋予了许多现代化因素,表现出许多稚嫩的现代意识。
他们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青少年都更多地具有民主、平等的要求。
因此,在他们心底内部厌恶反感专横粗暴、专制压抑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与教师交往合作的愿望和兴趣极低,甚至对教师的影响反感拒绝。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他们渴望得到别人平等相待、得到别人重视理解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汲取传统文化精粹树立高尚师德旗帜
汲取传统文化精粹树立高尚师德旗帜作者:邬俊丽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8年第02期教师在古代就是倍受尊敬的职业,决定师德的无比崇高。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师德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
传道于人,必须闻道于先:塑造他人之灵魂,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
因此,教师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树立高尚的师德旗帜。
一、忠——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忠于职守”,说的就是体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恪尽职守。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盐铁论》)“富贵何足求,节操为可尚”。
(《伯夷传,赤壁赋》)忠诚教育事业在热爱学生上具体体现出来。
首先,热爱学生可以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一个对学生冷漠甚至虐待学生的教师不是一个真正忠诚教育事业的好教师。
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出来的“爱生亲徒”便是最好的印证。
孔子说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以自己最大的诚意和耐心去教育学生。
其次,教师要永远以“仁者爱人,永存爱心”来作为自己进行教育工作的一条准则,“仁爱”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道德要求。
孔子就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体系。
以后孟子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韩愈说“博爱之谓仁”(韩愈:《原道》);朱熹则说仁是“爱之理,心之德”(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都是说明“仁”的核心精神就是爱人。
教师应该把“仁爱”作为一个独立的道德要求,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并把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让学生与教师在“师如父”的关系中得到健康发展。
二、信——重视教师诚信建设信是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
许慎在《说文》中说:“诚,信也。
”,又说:“信,诚也。
”“诚”是“信”的思想基础,也是一切规范要求和道德行为的思想基础。
宋代周敦颐就说“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
”(《通书诚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就要有高尚的灵魂。
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来看,诚信作为个人道德行为的思想基础,与教师职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师之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师之道教师,作为社会的灵魂工程师和未来的引路人,肩负着培养学生成为有德、有才、有品质的公民的重任。
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师之道中,教师不仅要在知识传授的路上执着追求,更要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面角度塑造自己,成为学生榜样的引领者。
第一、修身——为人师表作为教师,修身为先。
要注重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文化素养,严守教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
坚守教育的正确方向,秉持真、善、美的教育理念,做到真心关怀学生,善待同事与家长,美化教育环境。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校园里,教师都要以行为示范引领学生,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第二、齐家——传承家教文化教师在家庭中也起着重要的角色。
只有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才能在教育后代的道路上更好地指引学生。
教师要注重家庭教育,传承中国传统家庭美德,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教师应付诸行动,以身作则,提倡家庭和谐、亲子关系的融洽。
通过家长会、家访、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治国——关注社会责任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份子,教师还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使命。
教师要始终牢记国家的兴衰与自身教育责任的紧密联系,关注国家的发展战略与教育改革。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承担个人的社会责任。
第四、平天下——促进公平教育教育公平是当今社会的追求目标之一。
教师应该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缩小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差距,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潜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结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师之道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巧,更要求教师从自身修养、家庭教育、社会责任和教育公平等多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
以传统文化助力师德教育
以传统文化助力师德教育《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里面记载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通过诵读《论语》,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敬业乐业、学高为师、因材施教、身正为范等师德观。
要成为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不仅要立足于我们当下的时代,更要去寻找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德之根。
从《论语》中学习师德精神,是博古而通今,发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它值得我们教师认真研读,以便于成为一名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新时代教师。
一、艰苦奋斗,敬业乐业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不如“好”,“好”不如“乐”,教师尤其需要这种“乐”的精神。
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不能只是停步于“知”的层面,也不能仅凭爱好或喜好来支撑自己在这一行业长久发展,只有当教师真心实意地乐于教学中,才能有持久的动力支持一位教师在其中艰苦奋斗下去。
孔子为了儒之大道,多年游走于各地,悉心教导自己的弟子,把儒家文化发扬光大。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并视之为动力源泉,这便是乐业。
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更加优渥,许多人将物质的追求凌驾于道德之上,所以出现了许多追名逐利而丧失本心的反面事例。
子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在其中矣。
”颜回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像颜回这样的仁人君子,他们能做到淡泊致远,不求外在的奢靡,而只求内心的富足。
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要有当“螺丝钉”的觉悟,要扎根于教育事业中,重视学生的教育,而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努力。
虽然温饱是现实问题,但不少教师只是为了追求更好地评上职称或荣誉而努力,谈到教学就是做活动,教学成果仅靠活动照片撑起来。
这种功利性的行为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极大地违背了为师者的初心。
我们应该尝试在拼搏和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要把自己学科的知识学扎实、学牢固,更要关注学生的所得,不能只是为了“名”和“利”所驱使,成为一名功利主义者。
敬业乐业需要牢牢地树立“螺丝钉”精神,不当金,也不当银那样软弱的“螺丝钉”,而是要当一颗铁“螺丝钉”,即便满身锈迹也要扎根于这一行业中,深深地钻在育人的事业中。
志存高远教师师风的职业追求
志存高远教师师风的职业追求教师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志向的重要责任。
志存高远的教师师风旨在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动力,并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本文将围绕志存高远的教师师风展开论述,探讨其职业追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努力实现。
第一部分:志存高远——伟大教师的追求作为伟大教师的标志之一,志存高远代表着教师的追求与心态。
志存高远的教师追求,首先是立志塑造学生追求卓越的品质和能力。
这需要教师具备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以范例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卓越的人生目标。
第二部分:追求卓越——激发学生的潜能志存高远的教师追求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追求卓越的意愿和能力。
教师通过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成就。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引导,激发他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兴趣与潜能。
第三部分: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志存高远的教师师风还体现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上。
教师以正能量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忠诚于祖国、服务社会。
第四部分:自我提高——实现教师职业追求志存高远的教师师风需要教师不断进行自我提高,实现自身的职业追求。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个人修养和身心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通过自我提高,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
结论部分:志存高远的教师师风是教师追求卓越、塑造学生追求卓越的品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
教师应以正面引导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潜能和价值,助力他们实现自身的职业追求和人生目标。
同时,教师自身也应不断提高专业素养,通过自我修养实现教育使命,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志向与追求的新一代人才。
浅谈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浅谈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所谓师德,即教师生涯中的一种职业道德。
若用准确的含义诠释: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在现当代社会生活中,教师的队伍在不断扩大,教育教学的质量也跟随着逐年提高。
与此同时,在计划生育国策方针的鞭策下,仍有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涌入学校的课堂来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那么,这就很明显地给“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思考。
到底,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教育系统中最有效、最应坚持的呢?——师德。
古有师曰:“位不在高,爱岗则名;资不在深,敬业就行;斯是教师,惟勤耕耘。
”大凡是教书之人必然熟悉或认识这句话,这也是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自然流露。
首先,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它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表现为对学生、对事业的责任心。
责任心促使教师能热忱地、自觉地投入工作。
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才能够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书育人。
其次,爱与责任并不是孤立且单一的,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就必然有爱心,有爱心的老师不会缺乏责任心。
而爱心与责任心这两个作为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组成了师德师风最核心的部分。
作为人民教师,无疑地,自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我们便应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但当今社会教育教学现象中普遍存在的是:有的教师却并不如此,他们总是更喜爱学优生而忽略了后进生。
面对后进生,采用更多的是批评不是耐心开导,有的甚至威胁恐吓。
这样长期累积,很容易使学生终日紧张,提心吊胆,那么后果只能是更加挫伤孩子的进取心,养成怯弱无能,胆小自卑的性格,更别说奋发进取,变劣为优。
对后进生,做为教师,我们更多给予学生的,是要多的关爱,使他们能够在这温暖集体里得到足够的关怀与鼓励。
都说“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
”教师一定不能对学生感情用事,厚此薄彼。
师德、师能、师风、师魂
【师德讲座】师德、师能、师风、师魂牡丹江六中李月云在去年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殷切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总书记的四点希望蕴含了教师应具备的四种素养,包涵了一个合格教师的全部内涵,即师德、师能、师风、师魂。
充分反应了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共同理想和愿望,也是教师个体和群体需要一生为之奋斗的从教境界。
1、师以德为高,德高则可为人范所谓“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道是“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育人先育师,育师先育德”,汉代大师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亚里斯多德也曾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从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为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由此可见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为习惯是所有发展与成功的基础。
教师不是“公众人物”但又不得不做“公众人物”,因为教师职业是世界上受人监督最严格的职业。
修养师德就是要求教师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锤炼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操守和质量----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1)把“爱”字写好。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师德的全部意义都体现在一个“爱”字上。
师爱超越了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因为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终生不悔,爱教学工作孜孜不倦,爱学生如爱自己子女,为人师者能把“爱”写好了,师德也就合格了。
“爱”的四原则:师生心心相通,不能偏爱,不能伤害学生,对学生必须理解和宽容。
(2)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教师的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修练,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是一个永恒的“没有最好,只的更好”的目标攀登。
不想做人师的教师算不上一个好教师,所以教师要用毕生的精力去挑战自我,在高效课堂里,在学生喜欢里,在自我发展里,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教师自己。
浅谈教师的职业道德
浅谈教师的职业道德作者:康平来源:《教师·下》2017年第10期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深厚的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作者结合将近十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习近平同志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
夸美纽斯曾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师只有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深刻,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旦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习近平同志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讲到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其中第二个方面就是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
“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这个特殊群体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
一名好老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且要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从习近平同志的谈话中可见职业道德对教师这个职业是非常重要的。
著名的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教育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我们21世纪新时期的教师应当具备的师德标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工作的指南针。
陶行知先生这样解释道德:“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在高校从教近十年的经历,我深深地理解了陶行知先生这句话的含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师师德的全面发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师师德的全面发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师师德的全面发展教师师德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们应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全面发展自身的师德修养。
本文将从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四个方面来探讨教师师德的全面发展。
修身作为教师,修身是打造良好师德的基础。
首先,教师应秉持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感和职业操守,时刻以学生的利益为重。
其次,教师应保持学术研究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做到学而时习之,虚心求教。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品行修养,要有高度的自律意识和道德自觉,做到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榜样。
齐家齐家是教师师德的重要方面,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对于教师的师德修养至关重要。
教师应注重家庭教育,要做好身边人的榜样,给孩子正确的道德引导,培养良好的家庭价值观。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与家人的沟通和交流,关心家庭成员的感受和需求,保持家庭的温馨和谐。
治国作为教育事业的从业者,教师也要关心社会大局,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首先,教师应通过教育工作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其次,教师还应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教师还要遵守法律法规,严守教育法律纪律,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维护教育领域的良好秩序。
平天下平天下是教师师德的最高目标,教师应努力倡导和践行公平正义的教育理念,做到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注重个别差异的关注,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潜力,营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学习环境。
此外,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展多样化的才能和特长,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的机会。
总结教师师德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教师应该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方面全面发展师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教育专业能力,努力为学生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师德师风做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师德师风做起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首要的就是从师德师风做起。
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应具备的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风范。
本文将从教师修身、教师家风、教育国家、影响世界的四个方面阐述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及其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作用。
1. 教师修身教师修身是师德师风的基础。
要修身就要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树人。
首先,教师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严守教师的底线,做到言行一致、举止得体。
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学术交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最后,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相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成长。
2. 教师家风教师家风是师德师风的延伸。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教师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师要勤奋学习、守望相助,向学生展示一个顽强、进取、和谐的家庭形象。
教师要用行动诠释正确的家教观,注重培养孝顺、友爱、诚信的家庭价值观念。
3. 教育国家教育国家是师德师风的社会责任担当。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要有教育报国的情怀,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教师要积极关注国家教育政策,按照国家的要求认真履行教育使命,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 影响世界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国家,更应该追求影响世界的目标。
教师要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关注国际教育领域的动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教师要树立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让他们了解世界、关注世界,为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
而师德师风则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关键。
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只有坚守师德师风,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目标贡献力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师德师风的全面发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师德师风的全面发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对师德师风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师道尊严、师德高尚是教师从业的重要准则,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教师修身、家庭教育、教育管理及社会责任等方面阐述师德师风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修身教师修身是师德师风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
教师应以身作则,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
首先,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教师要具备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谦虚谨慎等美德,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
其次,教师要具备专业的学识水平。
只有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才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知识指导和教育引导。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自身修养的完善,通过阅读、研究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修养素质,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边界,以更好地影响和引领学生。
二、家庭教育家庭是一个人成长最初的社会环境,对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师德师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重视与家庭教育的配合与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家庭生活,培养良好的家庭伦理观念。
最后,教师还应通过家校合作方式,开展家长教育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育儿能力,形成师生家庭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师德师风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育管理既包括学校内部的管理工作,也包括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管理协调。
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教师的行为规范和职责要求,使师德师风成为教师工作的基本准则。
其次,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的培训与教育,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修养。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教育行为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师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师的师德师风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社会责任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教师专业伦理
要求人们 重视个 体道德修 养和人 格完善 。孔子 首先
提倡 “ 君子义 以为上 ” , 把坚 持道义作 为个人修 养 的
发展 和 完善 会促 进 中华优 秀传 统 文化 的 发扬 光大 , 有利 于 中华优 秀传 统文化转 化成推 动社会 发展 的精
神 动力 。 中华优 秀传 统 文化 无论 是 从其 价值 取 向、 具 体 内涵 , 还 是其 内在 的思 考 问题 的方 式 方 法 , 都 是 我们制 订、 培养 教师专业 伦理 的必要 资源和指 南。 因此 , 我 们 完 全有 理 由相 信 , 借 鉴 中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提升教 师专业 伦理不仅 是必要 的 , 也 是非常可 能
的 。 ※
本质 ; 而 自身修养 的主要 内容是 “ 穷则独 善其身 , 达 者兼济天 下” , 而要做 到这一切 , 就是 要做到 “ 克 己复 礼” 。所 谓 “ 克 己复礼 ” , 是指让人 身心达到和 谐状态 的 良好 方式和 主 要途 径, 具 备较 高 的借 鉴和 继承 价 值 。“ 克 己复 礼 ” 强调个 体道 德 完善 的 自主性 , 人努 力使 自己 的主观 思想 与客 观 事物相 协 调、 相 一致 的
诲人不倦” 。
二、以克 己思想激发教师终身伦理修炼
“ 天行 健 , 君 子 以 自强 不 息 ” 。中华 优 秀传 统 文 化 鼓励人们 奋 斗拼 搏、 积 极 向上攀 登, 在道 德领域 则
中华优 秀传 统文化源 远流长 、 博大 精深 , 它是我 国 教师专 业 伦理 生长 的肥 沃 土壤 , 为我 国教师 专业 伦理发 展提供着 丰 厚的滋养 。我 国教 师专业 伦理 的
引玉 。
过程 , 就是人摒 弃 自己不合 礼义 的思想之 过程 。“ 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2007年1月(总第
44期)
木铎金声
操守,是指一个人平素的品行,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内心守护准则。
做人若失了操守,便是失去了做人的价值;从业如果违背了职业操守,就是最大的失职和失德;身为人师,若失去操守,那将是人类的最大灾难。
在顺境中,或许不容易看出一个人的人格品质,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在不顺利的时候,在面对利诱、面对利益得失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往往能更好地验证一个人的职业操守。
孔子和他的弟子曾经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绝粮七日,他的弟子有的饿晕了,有的在发牢骚,但是年纪最大的孔子却依然鼓瑟而歌。
子路很不高兴,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认为,失道谓之穷,虽然身处困境,但是内心依然守护着仁义之道,临危不失其德不能算作“穷”,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三军可
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是“君子”的“固穷”之志。
孔子终生坚守这种志向,所以,虽身处逆境,他依然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面对贫穷或其他困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些人可能会“滥”而无所守,有些人则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坚持守望着内心的原则。
不仅仅对于贫困是这样,当人面对金钱和美色、地位和荣誉、机会和奖赏的时候,照样有“滥”和“守”的区别,并且因“滥”而无“守”导致灾祸加身会更容易。
职业操守的核心是恪守价值准则。
因为孔子的价值准则是“忧道不忧贫”,所以他能临危不悲不惧,内心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行为依然不失常态;因为他坚守崇仁厉义、以天下为己任的信念,才能在怀才不遇,政治理想不被采纳,甚至窘迫潦倒的情况下,依然“固穷”不降
其志,甚至依然乐以忘忧,好学不止,传道授业。
这是一种高尚的君子人格,是一种可贵的宠辱不惊的绅士风度。
古今中外,不唯独孔子有此气度和人格,许多圣贤先哲、仁人志士皆然,如苏格拉底、耶稣、伽利略、哥白尼、布鲁诺……都具有这种崇高的精神。
孔子的学生子路的价值准则是“食其食者不避其难”。
就是说
从“君子固穷”
文/高焕祥
看教师的职业操守
28
2007年1月(总第44期)
木铎金声
你吃人家的饭就要敢于担当责任,遇到困难和灾难就不能逃避。
他作为卫国孔悝封邑的行政长官,听到有人谋反篡位的消息后不是逃避,而是赶快回到其所主政的城邑,并要求惩罚叛乱者,当寡不敌众遭到攻击,系帽子的带子被击断时还说“君子死而冠不免”,然后带好帽子,从容就死。
孔子的学生原宪的价值准则是“贫也,非病也”。
他在孔子死后隐居荒野,子贡作了卫国的国相,出门车马成群结队,有一次他推开破败的草门去看望原宪,原宪整理好破烂的衣服和帽子出来见子贡,自贡看到原宪那幅寒酸相,替他感到耻辱,就问原宪:“您难道是病了吗?”原宪说:“我听说,没有财产叫做贫,学了道理却不能去实行的叫做病。
像我原宪,是贫,不是病。
”子贡听了感到很羞愧,不愉快地离开了,他终生都为自己说错了话感到羞耻。
作为教师,应有的价值准则是什么?是将学生的生命状态,将学生的权益和发展,将为社会育人的责任,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育人不同于做别的产品,稍有差池便会酿成永远都无法挽回的损失,因为人生不能重复。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可能有苦恼,可能遭遇不公平待遇和种种困厄,也可能因此产生怨恨和痛苦,然而无论如何不能将此作为自己亵渎职业的借口。
教育是令
人崇敬的职业,这种崇敬之情,乃是美好的人文情感,来源于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底线。
对于教师来讲,为了利益或其他原因而放弃自己正在职守的岗位,无异于外科医生为了利益而撇开已经切开肚皮的病人。
医生的渎职或见利忘义可能会造成生命个体的死亡,教师的渎职或见利忘义却可能断送一个群体的未来。
虽然杀人掠货要受法律制裁,毁人前程却难以落实法律责任,但在实质上毁人前程与杀人掠货比,其罪过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要为人师,就意味着肩负了无可推卸的责任,就意味着你必须为了学生的利益,为了学生的将来,为了社会未来公民的健康发展,而做出应有的努力和必要的牺牲。
即使关乎个人前程,甚至关乎个人安危,也不能置学生的利益和教育的责任于不顾——更何况在多数情况下导致某些人丧失职业操守的原因仅仅是蝇头小利,仅仅是某种机会,远涉及不到个人前程与安危。
这就是出于教育的理性和良心、教育者的职业操守的价值判断。
利益随时有可能得失,机会可以重新寻找,但是一旦丢掉了职业操守和良心,就永远找不回来。
而今,这种职业良心的光辉在很多时候,面对利益抉择而大为失色,如此,教育的理想也受到了挑战。
“固穷”,并非要固守贫穷,并非要求大家必须“从一而终”,而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遇到何种
情况,都应该有所“守”而不能“滥”。
固守的是一种人文情感和价值理想,是一种职业操守;“若另谋高就”的话,也应该有个原则,有个程序,也应该符合规则。
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人才自由流动的时代。
我们谁也没有与我们目前所属的组织签订“卖身契”,人往高处走,无可厚非,但是,凡事总有原则,正所谓“盗亦有道”。
我们不是“盗”,是教师或教育工作者,纵然不想做“君子”,也成不了“圣人”,但是应当看守好自己良心的领地。
人生永远都处在选择的过程之中,孟子所谓“二者不可得兼”,你必须要有所“取舍”,取舍必须有原则。
孔子所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那些不顾职业操守,亵渎岗位职守的人,同时也亵渎了自己的人格;坚守职业良心,忠于岗位职责,并不仅仅是对组织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
职业操守的维护,不能完全依赖于个人的良心自觉,更要依靠整个行业的职业戒律和觉悟,依靠社会良好的规则意识、信誉意识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