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活性炭吸附苯酚实验数据处理

合集下载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

8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苯酚有几种不同浓度的溶液,请勿弄混。 2、吸附实验中注意苯酚使用液的加入量。 3、本实验一定要注意实验数据的处理。
七、思考题
1、平衡时间怎么确立?
2、试阐述影响活性炭对苯酚吸附的影响因素?
3、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对环境质量有何意义?
10
2.1 吸附等温线
一定温度下(25℃),向溶液中加入一定的活性炭和不同浓度的 苯酚溶液,当吸附达到基本平衡后,以苯酚的加入量对活性炭吸铅量 作图,就得到活性炭对苯酚的等温吸附曲线。
2.2 模型拟合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量一般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通过 计算可得出吸附数据与这两个理论模式的拟合程度。 C C 1 Langmuir方程的形式为: 式中C为吸附平衡时苯酚溶液的浓度(mg/Kg),M为每千克样品 所吸附苯酚的量(mg/Kg),Xm为最大吸附量,K为与吸附结合能有 关的常数(L/mg)。 Freundlich方程的形式为: log M log K 'b logC 式中C、M与(1)式意义相同,K’和b为吸附常数,上两方程中, 已知C和M,可求出K和Xm或K’和b。
4
M
Xm
KX m
三、试剂与仪器
试剂:
1、活性炭 2、无酚水 3、苯酚标准溶液、苯酚中间液体、苯酚使用液 4、缓冲液(pH约为10) 5、2%4-氨基安替比林 6、8%的铁氰化钾
仪器:
摇床、低速离心机、离心管、碘量瓶、比色管、移液管
5
四、实验步骤
1、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9支50 ml的比色管中分布加入0.00, 1.00, 3.00, 5.00, 7.00, 10.00, 12.00 ml,15.00 ml浓度为10 mg/L 的苯酚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 加0.5 ml 缓冲液,混匀,加4-氨基安替比林1.0 ml,混匀。再加1.0 ml 铁氰化钾溶液,充分混匀后。静置10 min,于510 nm波长处,以蒸馏 水为参比,用2 cm比色皿比色,记录数据,绘制吸光度对苯酚含量的

(完整版)活性炭吸附苯酚实验数据处理

(完整版)活性炭吸附苯酚实验数据处理

标液浓度/ug/ml0.40.81.21.62初浓度/ug/ml 平衡浓度/ug/ml 炯P 1/ P 吸附量q 炯q 1/q20.09 7.4 0.87 0.14 12.69 1.10 0.0840.18 15.89 1.20 0.06 24.29 1.39 0.0460.27 20.86 1.32 0.05 39.41 1.60 0.0380.36 33.62 1.53 0.03 46.74 1.67 0.02100.45 40.03 1.60 0.02 60.42 1.78 0.0230rfftFreundlish 型吸附等温线。

^^ix+o. 3231厂2 = 0.9721吸光度0.0530.1120.1630.2140.267logp30U时langndw型吸附歹髯现1/p初浓度/ug/ml 平衡浓度/ug/ml 炯P 1/ P 吸附量q 炯q 1/q 20.09 5.32 0.73 0.19 14.77 1.17 0.07 40.18 13.43 1.13 0.07 26.75 1.43 0.04 60.27 22.87 1.36 0.04 37.4 1.57 0.03 80.36 30.22 1.48 0.03 50.14 1.70 0.02 100.45 40.79 1.61 0.02 59.66 1.78 0.0220r: langmiur吸附等温线y = 0.3046x+0. 01151/p实验分析:吸附性能的大小随吸附剂的性质,吸附剂表面的大小,吸 附质的性质和浓度的大小,及温度的高低等而定,由于吸附发生在物 体的表面上,所以吸附剂的总面积愈大,吸附的能力愈强。

活性炭具 有巨大的表面积,所以吸附能力很强。

一定的吸附剂,在吸附质的浓 度和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吸附能力越弱,所以低温对吸附作用有 利,20度的吸附效果比30度的吸附效果更好。

Freu ndlish 更加适用于中等浓度的溶液,适用于活性炭的吸附,处 理和归纳实验数据时更加简单和准确。

【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

【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

【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梁晓王凤娇唐婧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梁晓王凤娇唐婧(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环境保护中心监测站,东胜017000)摘要:本文探讨和研究了活性碳吸附水中苯酚的试验方法以及活性碳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效率。

在比较了不同条件下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的情况下,确定了处理水中苯酚的活性炭用量、水的ph值、温度、粒径大小对吸附结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粒径关键词:苯酚;活性炭;光度法;吸附中图分类号:x7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370(2009)06-0141-03theadsorptionofphenolinwaterwithactivatecarbonliangxiaowangfengjiaotangjing(erdouscityenvironmentalmonitoringstationofinnermongolia,dongsheng017000)mentalmethodsandadsorptionefficiencyofphenolinwaterwithactivatecarbonarestudiedanddiscussed.theabstrac:ttheexperiadsorptioneffectivenessofphenolwithactivatecarbonunde rdifferentconditionsarecompared,thevolumeofactivatecarbon,phvalue,temperatureandimpactsofparticlesizeonadsorptioneffectivenessarei dentified.keywords。

pheno;lactivatecarbon;luminosity;adsorption酚类属于高毒物质,是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酚类的测定是环保、卫生部门水质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1]附条件下对吸附效率的影响。

活性炭吸附法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法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法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法实验报告引言: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和吸附能力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水处理以及空气净化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探究活性炭吸附法在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效果,并分析吸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活性炭样品、去离子水、有机污染物溶液。

2. 实验仪器:烧杯、滴定管、磁力搅拌器、分光光度计等。

3. 实验步骤:a. 准备一定浓度的有机污染物溶液。

b.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样品。

c. 将有机污染物溶液加入烧杯中,并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

d. 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取出一定量的溶液样品进行分析。

e.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活性炭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效果。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活性炭样品的加入,有机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

吸附效果与活性炭样品的质量、孔隙结构以及有机污染物的性质有关。

讨论:1.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包括微孔、介孔和宏孔。

微孔对小分子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而介孔和宏孔则对大分子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因此,在选择活性炭样品时,需要考虑有机污染物的分子大小与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匹配程度。

2. 活性炭样品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活性炭样品的质量与其表面积和孔隙体积密切相关。

表面积越大,孔隙体积越大,吸附效果越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具有较大表面积和孔隙体积的活性炭样品可以提高吸附效果。

3. 有机污染物性质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不同的有机污染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对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也有所差异。

有机污染物的极性、分子大小以及溶解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其与活性炭的相互作用。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有机污染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活性炭样品。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活性炭吸附法在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有效性。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质量以及有机污染物的性质都对吸附效果有影响。

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脱附研究

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脱附研究

科研开发化工科技,1999,7(4):35~38SCIENCE &T ECHNO LOG Y IN CHEM ICA L I ND UST RY收稿日期:1999-05-27作者简介:张会平(1964-),男,博士,副教授。

1991年6月毕业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1年12月进入北京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国家重点化学工程实验室的工业化学与化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作博士后,现在厦门大学化工系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是分离与反应工程,环境化工,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

发表论文近20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9676035)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脱附研究*张会平 钟 辉 叶李艺(厦门大学化工系,厦门,361005)摘 要 本文研究了苯酚水溶液在活性碳上的吸附平衡关系,溶液pH 值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苯酚在固定床上的吸附动力学和脱附动力学。

同时采用间歇法和固定床连续法研究吸附苯酚后的活性炭碱再生工艺过程,多次再生对活性炭再生效率的影响,探讨了碱法再生活性炭的初步规律。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苯酚 再生分类号 T Q 243.1 活性炭具有极为发达的内部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是一种最常用的吸附剂之一。

活性炭在化工,食品,医药,军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尤其是在环境保护中,大量用于废气净化,水和废水处理之中。

含酚废水是一种十分典型且普遍存在的工业有机废水,如何更加有效治理含酚废水,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一项长期有待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酚废水是一种常用的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如何合理设计活性炭吸附处理含酚废水的工艺过程,有效再生活性炭使之得到循环使用,提高其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回收酚类加以利用,是一项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本文以苯酚为含酚废水的代表,通过研究苯酚水溶液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和固定床吸附动力学基础上,用NaOH 溶液作为碱法再生溶液,探讨再生活性炭的工艺过程,为将来进行工艺过程设计奠定一定基础。

苯酚的纯化实验报告(3篇)

苯酚的纯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苯酚的物理化学性质。

2. 掌握苯酚的纯化方法。

3. 学习重结晶、显色等实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苯酚(C6H5OH)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化工行业废水中,具有毒性和腐蚀性。

本实验通过重结晶和显色等方法,对苯酚进行纯化。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烘箱、分析天平、电热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 试剂:苯酚、乙醇、NaOH、硫酸铜、氢氧化钠、活性炭等。

四、实验步骤1. 重结晶(1)将苯酚加入适量的乙醇中,搅拌使其溶解。

(2)将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使其吸附杂质。

(3)过滤,收集滤液。

(4)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8-9。

(5)加热溶液,使其沸腾,保持沸腾状态5-10分钟。

(6)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

(7)用漏斗和滤纸过滤,收集晶体。

(8)将晶体用少量乙醇洗涤,去除杂质。

(9)将晶体放入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2. 显色(1)取少量纯化后的苯酚晶体,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2)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重结晶通过重结晶,苯酚的纯度得到了提高。

实验过程中,苯酚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高,通过加入活性炭吸附杂质,再通过调节pH值、加热、冷却、过滤等步骤,使苯酚结晶析出,从而实现纯化。

2. 显色在硫酸铜溶液中,苯酚与铜离子发生配位反应,生成蓝色配合物。

实验结果表明,纯化后的苯酚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溶液呈现蓝色,说明苯酚已达到一定纯度。

六、实验讨论1. 重结晶过程中,苯酚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在实验过程中,加热可以使苯酚溶解度增加,有利于重结晶。

2. 活性炭在重结晶过程中起到吸附杂质的作用,可以提高苯酚的纯度。

3. 显色实验可以检验苯酚的纯度,纯度越高,显色反应越明显。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掌握了苯酚的纯化方法,包括重结晶和显色等步骤。

实验结果表明,苯酚的纯度得到了提高,达到了实验目的。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

精选课件
55
四、实验步骤
1、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9支50 ml的比色管中分布加入0.00, 1.00, 3.00, 5.00, 7.00, 10.00, 12.00 ml,15.00 ml浓度为10 mg/L 的苯酚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 加0.5 ml 缓冲液,混匀,加4-氨基安替比林1.0 ml,混匀。再加1.0 ml 铁氰化钾溶液,充分混匀后。静置10 min,于510 nm波长处,以蒸馏 水为参比,用2 cm比色皿比色,记录数据,绘制吸光度对苯酚含量的 标准曲线。
精选课件
88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苯酚有几种不同浓度的溶液,请勿弄混。 2、吸附实验中注意苯酚使用液的加入量。 3、本实验一定要注意实验数据的处理。
精选课件
9
七、思考题
1、平衡时间怎么确立? 2、试阐述影响活性炭对苯酚吸附的影响因素? 3、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对环境质量有何意义?
精选课件

1100
式中C、M与(1)式意义相同,K’和b为吸附常数,上两方程中, 已知C和M,可求出K和Xm或K’和b。
精选课件
44
三、试剂与仪器
试剂:
1、活性炭 2、无酚水 3、苯酚标准溶液、苯酚中间液体、苯酚使用液 4、缓冲液(pH约为10) 5、2%4-氨基安替比林 6、8%的铁氰化钾
仪器:
摇床、低速离心机、离心管、碘量瓶、比色管、移液管
实验五: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作用
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试剂与仪器 四、实验步骤 五、思考题
精选课件
11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活性炭对苯酚吸附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原理; 2、学习用吸附等温式描述吸附等温曲线; 3、了解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并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2、掌握用“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活性炭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其基?原理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当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吸附时,水中的溶解性杂质在活性炭表面积聚而被吸附,同时也有一些被吸附物质由于分子的运动而离开活性炭表面,重新进入水中即同时发生解吸现象。

当吸附和解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称为吸附平衡。

这时活性炭和水(即固相和液相)之间的溶质浓度,具有一定的分布比值。

重量的活性炭吸附溶质的数量qe,即吸附容量可按下式计算:V(C0?C)qe?m式中 qe—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mg/g;V—污水体积,L;C0、C—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浓度,mg/L;m—活性炭投加量,g;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变化曲线称吸附等温线,通常用Fruendlich式加以表达。

qe?K?Cn式中 K、n—是与溶液的温度、pH值以及吸附剂和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常数;K、n值求法如下:通过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测得qe、C相应之值,将式上式到对数后变换为下式:1lgqe?lgK?lgCn将qe、C相应值点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所得直线的斜率为1/n,截距则为k。

三实验设备及用具1、振荡器一台;2、分析天平一台;3、分光光度计一台;4、250mL三角烧杯5个;5、100mL容量瓶6个;6、活性炭(粉状和粒状);7、亚甲基兰。

8、活性炭连续流吸附实验装置四实验步骤1、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①配制浓度为50mg/L的亚甲兰溶液于1000mL容量瓶中;②用十倍稀释法依次配制浓度为5mg/L、1mg/L、0.5mg/L、0.1mg/L、0.05mg/L、0.01mg/L的亚甲兰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③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值(吸附波长为665nm),记录到表1中,绘制标准曲线;④取5个250mL的三角瓶,用天平分别称取100mg、200mg、300mg、400mg、500mg的粉活性炭投入三角瓶中,每瓶中加入100mL50mg/L 亚甲基兰溶液;⑤将三角烧瓶放在振荡器上振荡(震荡器的速度要由小变大,但也不能太大,否则会将活性碳粉粘到瓶壁上),当达到吸附平衡时停止振荡。

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并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2、掌握用“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活性炭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其基?原理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当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吸附时,水中的溶解性杂质在活性炭表面积聚而被吸附,同时也有一些被吸附物质由于分子的运动而离开活性炭表面,重新进入水中即同时发生解吸现象。

当吸附和解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称为吸附平衡。

这时活性炭和水(即固相和液相)之间的溶质浓度,具有一定的分布比值。

重量的活性炭吸附溶质的数量qe,即吸附容量可按下式计算:V(C0?C)qe?m式中 qe—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mg/g;V—污水体积,L;C0、C—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浓度,mg/L;m—活性炭投加量,g;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变化曲线称吸附等温线,通常用Fruendlich式加以表达。

qe?K?Cn式中 K、n—是与溶液的温度、pH值以及吸附剂和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常数;K、n值求法如下:通过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测得qe、C相应之值,将式上式到对数后变换为下式:1lgqe?lgK?lgCn将qe、C相应值点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所得直线的斜率为1/n,截距则为k。

三实验设备及用具1、振荡器一台;2、分析天平一台;3、分光光度计一台;4、250mL三角烧杯5个;5、100mL容量瓶6个;6、活性炭(粉状和粒状);7、亚甲基兰。

8、活性炭连续流吸附实验装置四实验步骤1、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①配制浓度为50mg/L的亚甲兰溶液于1000mL容量瓶中;②用十倍稀释法依次配制浓度为5mg/L、1mg/L、0.5mg/L、0.1mg/L、0.05mg/L、0.01mg/L的亚甲兰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③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值(吸附波长为665nm),记录到表1中,绘制标准曲线;④取5个250mL的三角瓶,用天平分别称取100mg、200mg、300mg、400mg、500mg的粉活性炭投入三角瓶中,每瓶中加入100mL50mg/L 亚甲基兰溶液;⑤将三角烧瓶放在振荡器上振荡(震荡器的速度要由小变大,但也不能太大,否则会将活性碳粉粘到瓶壁上),当达到吸附平衡时停止振荡。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掌握活性炭的吸附特性,了解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活化处理的炭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强大的吸附能力。

通过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能够吸附并固定气体、溶液中的有机物、无机物等。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活性炭吸附仪;
试剂:活性炭,甲苯溶液。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

2. 将活性炭样品加入活性炭吸附仪中,调节仪器参数,使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将甲苯溶液滴加到活性炭吸附仪内,记录下溶液滴加的时间和滴加的量。

4. 观察活性炭的吸附过程,记录下吸附过程的时间和活性炭的颜色变化。

5. 当活性炭吸附饱和或滴加完甲苯溶液后,关闭吸附仪,取出活性炭样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记录下甲苯溶液滴加的时间和量,并观察活性炭吸附过程的时间和颜色变化。

六、结论与讨论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活性炭对于甲苯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能够将溶液中的甲苯吸附并固定在其孔隙结构中。

同时,通过观察活性炭的颜色变化,我们也可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过程和吸附饱和点。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和吸附能力。

活性炭在工业和环境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水处理、空气净化中的应用。

了解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有助于我们正确选择和使用活性炭材料,提高其吸附效果和利用率。

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研究更多类型的吸附材料提供了基础。

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实验

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实验

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实验标题: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探究活性炭在环保中的应用。

原理: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材料,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和水的净化中。

有机物是一种主要的污染源,活性炭可以通过吸附有机物来去除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

材料:活性炭、苯酚溶液、水。

实验步骤:1.实验组:将一定量的活性炭粉末加入苯酚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测定滤液中苯酚的浓度。

2.对照组:将一定量的苯酚溶液加入同等量的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测定滤液中苯酚的浓度。

3.测定苯酚溶液的吸附量:计算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观察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能力。

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苯酚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呈现出快速吸附阶段和缓慢吸附阶段。

结论:本实验验证了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并展示了活性炭在水处理和空气净化中的应用。

活性炭具有吸附速度快、吸附能力强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环保材料。

再写一个燃烧热实验标题:燃烧热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燃烧过程中的热变化,计算出燃烧热,了解物质的热能特性。

原理:燃烧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和反应的物质量来计算出反应热(燃烧热)。

燃烧热是指物质在常压下燃烧完全放出的热量,是衡量物质热能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材料:定容热量计、黄酮酸(或其他可燃物质)、稀硫酸、水。

实验步骤:1.准备:将定容热量计充满水,将温度计固定在夹层中心。

2.称量:称取一定量的黄酮酸,加入定容热量计中。

3.点燃:用火柴点燃黄酮酸,将带火的点燃细管插入定容热量计内,封紧夹层。

4.测量:记录燃烧后的最高温度,并测量燃烧前后定容热量计内的水量变化。

结果:通过测量,计算出黄酮酸的燃烧热为XXX J/g,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黄酮酸的热能特性。

活性炭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活性炭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活性炭苯酚吸附值的测定活性炭苯酚吸附值和碘吸附值一样,都是显示活性炭对较小分子的吸附能力。

工业废水中,含酚废水占的比例较大,如焦化厂、炼油厂、洗煤场、活性炭厂、化肥厂、煤化工厂和冶炼厂等,凡是用煤做原料的厂都会产生含酚废水。

在煤的深加工过程中,若炭化温度在1000℃以下产生一元酸和多元酚,在更高的温度下仅产生一元酚,主要为石炭酸。

酚在极低的浓度(0.001mg/L )下,也会使水变成有毒,酚的存在使人们极难或者甚至不可能由这样的水源制备用水。

对酚吸咐值的测定按如下程序进行:称取0.2g 试样,放入250mL 干燥的磨口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加入苯酚溶液50.00mL ,盖上瓶塞至振荡器上振荡Zh ,静置22h 后,用干燥的滤纸,将溶液过滤。

用移液管吸取10.00mL 滤液放入250mL 的碘量瓶中,加蒸馏水30mL 后,再用滴定管加入澳酸钾一漠化钾溶液10.00mL ,并加入盐酸溶液10mL ,盖紧瓶塞,剧烈摇晃约1min ,当出现沉淀后静置5min ;加入碘化钾溶液10mL ,用水吹洗瓶壁,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3min 后用硫代硫酸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当溶液呈现淡黄色时,加入淀粉指示液2mL ,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止,并按上述步骤做一次空白实验。

测定结果按苯酚吸附值计算公式计算:mc V V A f 68.15)(5021⨯⨯-式中 A f ─苯酚吸附值fg/g;V 1─加试样滴定所耗用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V 2─空白试验滴定所耗用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C 0─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 ─试验样品的质量g.两份试样各测定一次,请允许误差应不大于3mg/g 。

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整数位。

去除苯酚的实验报告

去除苯酚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苯酚的性质及其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

2. 掌握去除苯酚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方法去除苯酚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

由于苯酚具有毒性和生物累积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本实验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去除苯酚:1. 氢氧化钠法:苯酚能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而苯不能,反应完成后以分液漏斗分离即可。

2. 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沸石等吸附剂对苯酚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3. 高级氧化技术:利用臭氧、过硫酸盐等氧化剂将苯酚氧化为无害物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苯酚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活性炭、沸石、臭氧、过硫酸盐等。

2. 实验仪器:分液漏斗、磁力搅拌器、锥形瓶、烧杯、滴定管、比色计等。

四、实验步骤1. 氢氧化钠法:(1)取一定量的苯酚溶液于锥形瓶中。

(2)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

(3)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层和水层。

(4)检测水层中苯酚的浓度,计算去除率。

2. 吸附法:(1)取一定量的苯酚溶液于锥形瓶中。

(2)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或沸石,搅拌均匀。

(3)磁力搅拌一定时间后,用过滤装置分离吸附剂和溶液。

(4)检测溶液中苯酚的浓度,计算去除率。

3. 高级氧化技术:(1)取一定量的苯酚溶液于锥形瓶中。

(2)加入适量的臭氧或过硫酸盐,搅拌均匀。

(3)磁力搅拌一定时间后,检测溶液中苯酚的浓度,计算去除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氢氧化钠法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苯酚的去除率约为85%。

2. 吸附法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活性炭对苯酚的去除率约为90%,沸石对苯酚的去除率约为75%。

3. 高级氧化技术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臭氧对苯酚的去除率约为80%,过硫酸盐对苯酚的去除率约为70%。

六、实验结论1. 氢氧化钠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去除苯酚的方法,但去除率相对较低。

2. 吸附法是一种高效的去除苯酚的方法,其中活性炭的去除效果优于沸石。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颗粒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利用碳柱实验来确定颗粒活性炭对瀛州化工不同废水在不同状态下去除COD和脱色的处理能力。

二、废水简介需要做小试废水的有:芬顿出水共4种、对硝废水:邻氟废水=1:0.5混合水、对硝废水:邻氧废水二1:0.5缩合水、邻鼠车间硝化废酸。

1、DASA混合废水为黑色,COD为:20000mg∕L左右,PH为1。

2、二蔡酚废水为黄色,CoD为:500mg∕L左右。

三、活性炭介绍1.样品规格:8x30目2.碘值:1251mg∕g3.亚甲蓝:256mg∕g4.水分:1.89%5.灰分:9.97%四、实验仪器1-蠕动泵:1台6.柱子总数:2根7.铁架台:1套8.硅胶管:5米五、实验条件1.活性炭装柱质量:200g∕根2.进水流量:1.6L∕h3.接触时间:15~30min4.走料温度:常温六、实鹭工艺计量测COD 测COD原水--- -- 第一吸附柱 ------ 第二吸附柱------- 出水七、实验过程二蔡酚共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案:1.调节PH为8,吸附。

5.调节PH为3,吸附。

八、实验数据DASA混合废水开始活性炭吸附,装炭两根,每根500g。

每根炭柱停留时间20分钟。

一脱后,调节PH到8,溶液中亚铁离子沉淀,压滤,再吸附二脱,每根200g。

每根炭柱停留时间6分钟。

二蔡酚开始活性炭吸附,装炭两根,每根200g。

每根炭柱停留时间8分钟。

八、实验结论:DASA废水:一脱共运行18小时,10OOg活性炭处理水量28.8L,1号炭柱6.5个小时后颜色由无色开始越来越深,2号炭柱12个小时由无色开始越来越深,到18个小时,停止运行。

期间第一炭柱50Og活性炭共吸附COD理论405g,烘炭共410.44g。

二脱共运行IL5小时,400g活性炭处理水量18.4L,运行期间没有颜色变化,始终澄清透明。

期间第一炭柱20Og活性炭共吸附C0D248.23g,第二炭柱20Og活性炭共吸附230.54g0二蔡酚废水:共运行23小时,40Og活性炭处理水量36.8L,1号炭柱15个小时后颜色由无色开始变黄,20个小时2号炭柱由无色开始变黄,到23个小时,停止运行。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研究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二、实验原理活性炭是一种有孔的炭质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吸附能力。

活性炭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来吸附气体、液体中的杂质。

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取一定质量的活性炭样品,研磨成颗粒状。

2.吸附实验:将活性炭样品均匀放置于吸附设备中,设定各种实验条件。

3.吸附过程:根据设定条件,将需要吸附的气体或液体通过活性炭样品,记录吸附时间。

4.分析数据: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各种实验条件下的吸附量,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实验结果1.实验条件: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2小时。

吸附剂种类气体/液体吸附量(g)活性炭乙醇0.05活性炭甲醇0.032.实验条件: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4小时。

吸附剂种类气体/液体吸附量(g)活性炭乙醇0.08活性炭甲醇0.053.实验条件: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2小时。

吸附剂种类气体/液体吸附量(g)活性炭乙醇0.07活性炭甲醇0.04五、实验讨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活性炭对乙醇和甲醇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而且,在相同的吸附时间和温度下,乙醇的吸附量要高于甲醇。

这可能是因为乙醇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与活性炭的化学性能更加相似,从而使得吸附效果更好。

此外,温度也对活性炭吸附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温度较高时,活性炭的吸附量相对较大。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提高物质的扩散速率,加快物质在活性炭上的吸附速度。

六、实验结论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活性炭对乙醇和甲醇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乙醇的吸附量大于甲醇。

2.温度对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有一定影响,温度升高可以提高活性炭的吸附量。

七、实验总结本次活性炭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乙醇和甲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并且在较高温度下吸附效果更佳。

通过此次实验,深入了解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
8
六、实验注意 事项
实验过程中苯 酚有几种不同 浓度的溶液, 请勿弄混。
吸附实验中注 意苯酚使用液 的加入量。
本实验一定要 注意实验数据 的处理。
七、思考题
01 平衡时间怎么确立? 02 试阐述影响活性炭对苯酚吸附的影响因素? 活性炭对苯的吸附对环境质量有何意03
义?
10
知C和M,可求出K和Xm或K’和b。log M log K'blog C
三、试剂与仪 器
1 试剂: 一.活性炭
二.无酚水
三.苯酚标准溶液、 苯酚中间液体、 苯酚使用液
四.缓冲液(pH约 为10)
五.2%4-氨基安替 比林
六.8%的铁氰化钾
2 仪器: 摇床、低速离心机、
离心管、碘量瓶、比
色管、移液管
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法测 定苯酚。
2.1 吸附等温线
一定温度下(25℃),向溶液中加入一定的活性炭和不同浓度的苯酚 溶液,当吸附达到基本平衡后,以苯酚的加入量对活性炭吸铅量作图,就 得到活性炭对苯酚的等温吸附曲线。
2.2 模型拟合
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量一般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通过计 算可得出吸附数据与这两个理论模式的拟合程度。
单击添加副标题
实验五:活性炭对 苯酚的吸附作用
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试剂与仪器 四、实验步骤 五、思考题
1
一、目的要求
01
02
掌握活性炭 对苯酚吸附 研究的一般 方法和原理;
学习用吸 附等温式 描述吸附 等温曲线;
03
了解活性 炭在水处 理中的作 用
2
二、实验原理
实验研究活性炭对一系列浓 度苯酚的吸附情况,计算平 衡浓度和相应的吸附量,通 过绘制等温吸附曲线,分析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连续流活性炭吸附实验数据处理

连续流活性炭吸附实验数据处理

连续流活性炭吸附实验数据处理
连续流活性炭吸附实验数据处理一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数据录入:将实验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录入,一般来说,可以采用Excel表格进行录入,将时间和吸附剂浓度等作为横轴,吸附剂质量、吸附塔出口浓度、吸附效率等作为纵轴。

2. 数据清洗:根据实验数据,对不合理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删除。

比如,将异常点、错位的数据或者仪器故障产生的噪声数据进行清理。

3. 数据处理:可以通过计算吸附流量、吸附效率、去除率和质量平衡等参数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选用比较通用的计算公式。

例如,吸附量 = M_in - M_out, 其中M_in为进入吸附塔的吸附剂重量,M_out为从吸附塔中退出的吸附剂重量;去除率 = (C_in - C_out) / C_in, 其中C_in 为进入吸附塔的吸附剂溶液浓度,C_out为从吸附塔中退出的吸附剂溶液浓度。

4. 结果分析:通过分析处理后的数据结果,可以得到吸附效率和去除率的变化趋势,可以评价吸附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去除能力和吸附效果。

5. 结论和讨论:依据结果分析,结合实验条件和原理,得出结论和讨论,指出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苯酚吸附实验报告

苯酚吸附实验报告

1. 了解苯酚的物理化学性质;2. 掌握苯酚吸附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分析不同吸附剂对苯酚的吸附效果;4. 评估吸附剂在苯酚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原理苯酚(C6H5OH)是一种具有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

苯酚的吸附实验主要利用吸附剂对苯酚的吸附作用,将苯酚从溶液中去除。

吸附过程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类型。

物理吸附是指吸附剂表面与吸附质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作用,化学吸附是指吸附剂表面与吸附质分子之间的化学键作用。

本实验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法,通过测定吸附前后苯酚浓度的变化,分析不同吸附剂对苯酚的吸附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苯酚标准溶液:浓度为1000 mg/L;(2)吸附剂:活性炭、沸石、离子交换树脂;(3)蒸馏水、盐酸、氢氧化钠等。

2. 实验仪器:(1)恒温水浴锅;(2)电子天平;(3)容量瓶;(4)移液管;(5)分光光度计;(6)磁力搅拌器;(7)锥形瓶。

1. 标准曲线绘制(1)取6个50 mL的锥形瓶,分别加入1.0、2.0、3.0、4.0、5.0、6.0 mL苯酚标准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50 mL;(2)在分光光度计上,以蒸馏水为空白,测定各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3)以苯酚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吸附实验(1)取6个50 mL的锥形瓶,分别加入10 mL苯酚标准溶液;(2)分别加入0.5 g活性炭、沸石、离子交换树脂,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 min;(3)用滤纸过滤,取滤液,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吸附前后苯酚浓度,计算吸附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苯酚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为:y = 0.0348x + 0.0015,相关系数R² = 0.9985。

2. 吸附实验结果(1)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率:53.2%;(2)沸石对苯酚的吸附率:42.6%;(3)离子交换树脂对苯酚的吸附率:77.4%。

实验三活性炭静态吸附实验

实验三活性炭静态吸附实验

实验三活性炭静态吸附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理解活性炭吸附的基本原理2、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非极性的吸附剂。

由于活性炭为非极性分子,因而溶解度小的非极性物质容易被吸附,而不能使其自由能降低的污染物既溶解度大的极性物质不易被吸附。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当存在于溶液中的被吸附物质的浓度与固体表面的被吸附物质的浓度处于动态平衡时,吸附就达到平衡。

活性炭在溶液中达到吸附平衡时,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容量q表示:q=X/M=V(Co-C)/M吸附现象通常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用费兰德利希(Fruendlich)等温吸附线来表示:费兰德利希等温吸附线的方程为;X/M=kC1/nLgX/M=1/n lgC+lgK以吸附量(X/M)的对数(lgX/M)为纵坐标,以被吸附物质的浓度C 的对数lgC为横坐标,绘制等温吸附曲线,图解可得到一直线, 直线的斜率为1/n, 截距为K,从而由实验得出等温吸附方程式。

三、实验仪器、设备与药品1、恒温震荡器2、分光光度计3、三角烧杯250ml4、颗粒状活性炭6、天平、滤纸、漏斗等四、实验步骤1、苯酚的标准曲线实验2、分别取0、50、100、200、300、400mg活性炭于6个250ml烧杯中;3、在以上6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ml含酚废水(C=10mg/L),用搅拌器搅拌1h;4、将水样过滤,按照苯酚的测定方法测其浓度。

记录并计算数据五、数据处理与分析表3-2 活性炭吸附实验结果以吸附量(X/M)的对数(lgX/M)为纵坐标,以苯酚浓度C的对数lgC为横坐标,绘制等温吸附曲线,线性回归后写出等温吸附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液浓度/ug/ml 吸光度
0.4 0.053
0.8 0.112
1.2 0.163
1.6 0.214
2
0.267
初浓度/ug/ml 平衡浓度/ug/ml ㏒ρ1/ρ吸附量q ㏒q 1/q
20.09 7.4 0.87 0.14 12.69 1.10 0.08
40.18 15.89 1.20 0.06 24.29 1.39 0.04
60.27 20.86 1.32 0.05 39.41 1.60 0.03
80.36 33.62 1.53 0.03 46.74 1.67 0.02
100.45 40.03 1.60 0.02 60.42 1.78 0.02
初浓度/ug/ml 平衡浓度/ug/ml ㏒ρ1/ρ吸附量q ㏒q 1/q 20.09 5.32 0.73 0.19 14.77 1.17 0.07 40.18 13.43 1.13 0.07 26.75 1.43 0.04 60.27 22.87 1.36 0.04 37.4 1.57 0.03 80.36 30.22 1.48 0.03 50.14 1.70 0.02 100.45 40.79 1.61 0.02 59.66 1.78 0.02
实验分析:吸附性能的大小随吸附剂的性质,吸附剂表面的大小,吸附质的性质和浓度的大小,及温度的高低等而定,由于吸附发生在物体的表面上,所以吸附剂的总面积愈大,吸附的能力愈强。

活性炭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所以吸附能力很强。

一定的吸附剂,在吸附质的浓度和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吸附能力越弱,所以低温对吸附作用有利,20度的吸附效果比30度的吸附效果更好。

Freundlish 更加适用于中等浓度的溶液,适用于活性炭的吸附,处理和归纳实验数据时更加简单和准确。

Langmiur型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较好的描述低中浓度范围内的吸附等温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