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2012年1月14日下午,“新华国学公益大讲堂”由秦皇岛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张秀廷老师继续讲孔子,他讲的主题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人的最高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仁”的本义

查《说文解字》,对仁解释为:亲也,从人从二。儒家的观点认为,一个人是自然人,二人以上就成为社会人。仁在《论语》中出现109次(君子出现10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汉字。

“仁”的基本含义有三种:

一是仁德:如同仁堂,里仁为美,辅仁大学。

二是仁者:如仁人志士。

三是等同于人:如井有仁焉,但少见。

孔子仁德思想的要义是“爱人”。《论语·颜渊》篇里“樊迟

问仁:子曰:爱人。”这里的爱是爱惜、爱护之意,为广义之爱,即大爱。

仁的原则——忠恕。

《里仁》篇里,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译成现在的话是: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拿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曾子说:我明白了,孔子就出去了。曾子的师兄弟来问: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我们的老师所讲的道,讲忠恕之道而已。

“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是“仁”的具体运用,是仁的实践原则,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春秋之时,天下是国家,国家是诸侯小国,家指诸侯大夫。今人杨树达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就不强加于别人。《于丹心得》中解释:你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源自《公冶长》篇。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凌驾于我之上,我也不想凌驾于别人之上。”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所能做得到的。”子贡的这番话,正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补充。

孔子的孙子子思在《中庸》第13章说:忠恕之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是说我所不情愿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也不强加给别人,中心意思,反对强加,既反对别人强加给自己,自己也绝不强加给别人,并且从自己做起,反对“强加”。如打扰、轻视、歧视、欺辱、压制、侵略等。它的理念是倡导“自主”和“尊重他人的自主”。忠恕是推己及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亦然,如说话,加塞,打牌,都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缘、人品

“仁”的人格特征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

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解释: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说:“如果真正立志于

‘仁’,就不会有不良的思想言行了。”

“仁”(忠恕)是做人的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形成高尚的人格。知易行难,古今能做到这五者的,只有诸葛亮和周恩来了。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即喜爱(好)人,压恶(坏)人,爱憎分明。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有志的仁义之士,没有为求生而伤害仁德的,只有牺牲自身来成就仁义的。

孔子“仁”的思想影响和造就了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岳飞:精忠报国。如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1898年英勇就义。如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还有无数为祖国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

“仁”的文化学意义

《论语》中孔子论君子之人格皆以“仁”为纲。如何评价孔子的“仁”和,“仁”的文化学意义呢?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人格文化的完整形态。完整的人格文化的创设必须具备两种形态:主动创设和被动创设。“仁”的思想作为人格文化符合规范。其中: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动(积极、倡导)创设;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动(消极、限制)创设。

“仁”的历史意义

“仁”的思想填补了当时社会文化思想的空白。当时的社会背景,如老子所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认为是“礼崩乐坏”。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并纷纷制定自己的法律。这些都反映了奴隶社会正走向解体。在大道不行上德不再礼制崩溃乐制破坏的情况下,孔子提出并推广仁——忠恕的文化,具有开创性意义。

在17世纪末,第一批法国基督教传教士抵达中国。他

们将有关中国的通信、报导及中国经典的译文寄回欧洲出版。由于内容新颖,形式活泼,这些有关中国的资料吸引了许多读者,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在许多法国思想家看来,中国实行的是德治,这是中国有别于欧洲国家的一大特点。更多的法国思想家则认为,中国人的道德核心是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孔子及其学说被传教士介绍到法国之后,使许多人大为震动,很快获得了普遍的崇敬和仰慕。更有趣的是,法国1793年宪法所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以及法国1795年宪法所附《人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都写入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把外国先哲的格言写入宪法,这可算第一例。中国文明当时在法国受到推崇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参考《世界历史》双月刊第5期作者许明)

1万多字492章的《论语》,贯穿着“尊仁德之体,循忠恕之路”的思想,历史上仁人志士以奉行忠恕为己任。曾国藩作为儒家最后一位集大成者,将传统儒学思想贯穿于治家之中,严以律己,待人忠恕,躬身力行,受到后人钦仰,其中包括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两个人——蒋介石和毛泽东。“仁”的当代意义

在当代,仁的思想作为人格文化与制度文化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和谐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