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毕业情况
202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2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前言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2023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是对当年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的一份权威报告。
本报告将围绕202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形势、就业难点、就业前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整体形势2023年,中国大学生毕业生数量将继续保持高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毕业生数量将超过1000万人。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升级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影响。
由于经济转型不断深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二、就业难点1. 就业结构调整随着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市场对于某些传统行业和岗位的需求量下降,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难度。
一些传统行业的工作岗位数量减少,压力增大。
2. 区域差异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也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挑战。
一些发达地区的就业岗位有限,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这导致大学生就业的地域选择变得更加重要。
3. 行业与专业结构不匹配一些大学生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困难。
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需要更加注重对市场的了解和研究,以提高自己就业的竞争力。
三、就业前景虽然就业形势面临一定挑战,但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依然应该持乐观态度。
随着创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新兴行业和岗位的就业机会将逐渐增多。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大学生具备较好的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大力推动创业就业。
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这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四、政策建议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必要从政策层面出发提出一些建议:•加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鼓励与支持大学生参与实习活动,提升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
•建立多样化的就业渠道,提供更多的岗位和机会给毕业生。
2022年本科毕业人数
2022年本科毕业人数
2022年本科毕业人数正在持续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选择大学生活,他们希望通过攻读高等教育来扩大视野。
2022年,中国本科生总数将达到2.6亿,比2016年增加了2.4亿人。
在蒙古、新疆、青海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本科毕业人数的增长将更加明显。
这些处于少数民族区域的大学,专业性更强,紧贴当地社会需求,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服务。
另外,2022年本科毕业人数也将出现不同的性别比例。
虽然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仍然是男性,但女性参与率也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虽然全国本科毕业生男女比例仍然是3:1,但相比2017年,女性参与率提高了10%,即将达到30%。
未来,本科毕业人数的增加将改变中国的教育格局,也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然而,面对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大众对高等教育的充分利用等还有一定挑战,这些现象都将带来未来的影响。
因此,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健康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扩招政策的实施,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走上就业之路。
他们是社会的新生力量,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1.就业率分析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半年内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就业率超过80%。
然而,就业率的提高并不代表就业质量的提升,一些毕业生仍然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
2.就业结构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逐渐多元化。
除传统行业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进入互联网、金融、教育、文化等新兴行业就业。
同时,一部分毕业生也选择自主创业,成为创业者和企业家。
3.薪资水平分析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不同专业、不同城市的薪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一般来说,工科类专业的毕业生薪资较高,而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薪资相对较低。
一线城市的薪资水平也普遍高于二三线城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1.人才需求结构调整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人才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未来,高校毕业生将更多地受到技术、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验。
对于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毕业生将更受青睐。
2.就业形势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就业形势也存在一定压力。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不确定性。
但与此同时,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领域。
3.终身学习意识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高校毕业生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建议1.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学以致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024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24年度高校就业实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高校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 、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 信息系统。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为90乐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24届高校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化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24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高校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 探讨得出的比例推算,2024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探讨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 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高校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接着找寻 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打算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高校毕业生供应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殊是西部地区很难对高校生形成有 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变更。
综上状况所述,阳光高校生网给2024年高校生毕业生提出以下建议:
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其次,内外环境的变更,使得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 缓成为也许率事务。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 济结
构,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等措施。将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是也许率事务。
历年高校毕业人数
历年高校毕业人数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中国历年高校毕业人数(1949-2017)中国历年高校毕业人数(包括统计由新中国到现在每年高校毕业人数)1949年,人才十分缺乏,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万人。
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7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8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8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4万人。
198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
说明:这是因为1978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1982毕业。
198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比上年减少万人。
说明:比上年减少是由于1978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1982年毕业。
198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8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8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毕业万人。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简介本报告是对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调查分析。
调查旨在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领域和薪资水平,以便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政策建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0名中国高校毕业生参与。
调查涵盖了全国范围内不同学科和院校的毕业生,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调查结果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为80%。
其中,本科生的就业率为75%,研究生的就业率为85%。
就业领域在就业领域方面,调查发现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就业。
其中,信息技术行业是最受欢迎的就业领域,占比达到30%。
其次是金融和教育行业,分别占比20%和15%。
薪资水平调查显示,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5000元人民币/月。
不同学历和就业领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薪资差距,研究生的平均起薪相对较高,达到7000元人民币/月。
政策建议据调查结果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支持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提升毕业生竞争力;2. 加强产业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提供更多实机会和职业培训,以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3. 鼓励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创业支持和政策优惠,以促进毕业生自主就业。
结论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改善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支持。
中国每年毕业大学生
中国每年毕业大学生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庞大,据统计,目前每年有超过800万大学生毕业。
这一数字在过去几十年间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中国大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首先,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学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相对有限,只有少数大学可以录取学生。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学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这导致大学招生人数的增加,进而使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其次,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提高了。
过去,高等教育主要面向少数精英人群,大多数人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但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提高,自然导致了毕业生数量的增加。
另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导致毕业生数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对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企业和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这进一步推动了毕业生数量的增长。
然而,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就业压力。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很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就业岗位不匹配等问题。
其次是就业结构的失衡。
一些专业的就业需求较低,而一些热门专业的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导致一些专业的就业率较低,另一些专业的就业率较高。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高校共同努力解决,以确保毕业生们能够顺利就业。
总之,中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庞大,这是由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提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增加等多方面原因所导致的。
在确保就业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继续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强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环境。
大学生毕业去向
大学生毕业去向大学生毕业去向是一个广泛而丰富的话题,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可能不同。
然而,在中国社会中,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
他们会选择进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或者是职业学院的研究生进修学习。
这些学生通常对某个领域有深入的兴趣和才华,他们希望通过继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这也反映出大学生对于终身学习的重视以及他们对于自身职业规划的清晰认识。
其次,另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
根据调查统计,每年大约有60-70%的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就业市场。
他们会寻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是与个人兴趣相契合的工作,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
这些大学生通常在毕业前会进行自我介绍、简历和面试的准备,以便能够顺利地进入工作岗位。
他们希望通过工作来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另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
创业是近年来备受大学生青睐的一种就业方式。
这些大学生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行业,然后寻找机会自主创业。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
虽然创业风险较大,但是创业所带来的自由和对未来的掌控感吸引着很多大学生。
最后,还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他们会选择去一些国外的大学继续深造,获得更高的学术和专业水平。
这些大学生通常会选择一些在自己所学专业上具有优势的国家或者大学,以期望能够接触到更先进的教育资源和学术环境,提高自己的全球视野。
总之,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是多种多样的。
无论选择继续深造、就业、创业还是出国留学,都需要在个人兴趣、专业能力和社会需求之间做出权衡。
无论选择何种去向,都需要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每年有多少大学毕业生
每年有多少大学毕业生
每年有大约900万人次参加中国大陆的高等学校毕业生考试(Gaokao),这是进入大学的门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大约65%的高中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大学学位。
因此,每年大约有580万人次的学生进入大学阶段。
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顺利毕业。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大约有8%的大学生不能达到毕业要求,因此无法得到学位证书。
基于以上情况,每年实际获得大学学位的毕业生数量略低于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数量。
按照毕业率90%的估算,每年可以
获得大学学位的毕业生约为522万人次。
然而,这个数字并不意味着所有毕业生都能立即找到理想的工作。
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许多毕业生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来寻找适合的职位。
据报道,大约有20%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
的第一年没有稳定的工作。
因此,每年能够顺利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可能稍低于522万人次。
总结起来,每年能够获得大学学位并顺利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数量约为500万人次左右。
不过,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估算,实际情况会因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各学历毕业生2024年就业质量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的进程,高等教育已经普及到每个家庭。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放缓,职位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大学生发现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下面将分析2024年全国各学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毕业生数量达到了720万人,比2024年增长了270万人。
各类学历的毕业生人数分别为本科693万、硕士26万、博士1万。
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本科生的就业率为73.4%,相较于2024年略微下降,而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64.2%和55.8%。
本科生是最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也是就业市场上的主力军。
然而,根据数据分析,仅有53.7%的本科生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其他的本科生则不得不调整就业方向或者选择低薪岗位。
调查显示,2024年本科生平均就业月薪为2938元,相比2024年上涨了11.4%。
由此可见,虽然本科生们也面临着职位竞争激烈的问题,但整体的就业质量还是有所提高。
与本科生相比,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略低。
这主要是因为过高的教育期望和就业的不匹配。
对于硕士和博士生来说,他们可能会过于乐观地认为其高学历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然而,事实是,大多数雇主更看重的是实际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而不是纯粹的学历背景。
因此,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往往会面临着就业市场的“细分化”。
此外,2024年就业质量报告还显示,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差异。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相对就业机会更多,毕业生就业情况普遍较好。
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则面临着就业机会相对较少的情况。
综上所述,2024年全国各学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总体上略有提高。
虽然就业压力与竞争仍然存在,但平均月薪有所增加可以看出就业市场的一定改善。
然而,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需要加强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此外,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更多,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毕业生则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创新高,就业问题如何
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创新高,就业问题如何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创新高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每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都是代表委员们关心的热门话题。
今年亦然。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和往年相比,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企业“招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如今,就业市场上既有新生力量,也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对于职场新生力量00后来说,他们的择业自主意识更强、职业选择更加多元。
而针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从业人员,应依法加强相关的权益保护。
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如何切实解决这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关切,成了不少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要高质量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还面临诸多挑战。
”全国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告诉记者。
施卫东分析,现状是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新高,同时企业“招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越来越高,求稳趋势在增加,部分毕业生过度向往“体制内”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业普工难招,技术技能人才短缺,招聘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地区差异也较为明显。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恒丰集团高级技师王晓菲深有体会,“我们这种一线制造业工厂,人才缺口一直存在。
特别是这几年,越来越不好招人。
一方面是因为纺织专业在大学里越来越冷门,年轻人更喜欢新兴的、前沿的专业;另一方面,工厂高温高湿等客观条件依然存在,确实比‘坐办公室’的岗位更艰苦,一些纺织专业的学生也会选择考研、考公,或转行就业”。
针对现阶段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全国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在会前专门进行了调研。
刘林指出,当前不少观点把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归结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脱节,所培养的毕业生眼高手低、就业观不正、求安求稳等,“这种分析不无道理,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确实有一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观念方面的问题,这是老问题了,但不是今年就业难的主因”。
中国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1949-2023)
中国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1949-2023) 1949年大学毕业生2.1万人;1978年大学毕业生16.5万人;1979年大学毕业生8.5万人;1980年大学毕业生14.7万人;1981年大学毕业生14万人;1982年大学毕业生45.7万人;1983年大学毕业生33.5万人;1906年大学毕业生28.7万人;1985年大学毕业生31.6万人;1986年大学毕业生39.3万人;1988年大学毕业生55.4万人; 1989年大学毕业生57.62万人; 1990年大学毕业生61.36万人; 1991年大学毕业生61.43万人; 1992年大学毕业生60.42万人; 1993年大学毕业生57.07万人; 1994年大学毕业生63.74万人; 1995年大学毕业生80.54万人; 1996年大学毕业生83.86万人; 1997年大学毕业生82.91万人;1999年大学毕业生84.76万人; 2000年大学毕业生94.98万人; 2001年大学毕业生103.63万人; 2002年大学毕业生133.73万人; 2003年大学毕业生187.75万人; 2004年大学毕业生239.1万人; 2005年大学毕业生306.8万人; 2006年大学毕业生377.47万人; 2007年大学毕业生447.79万人; 2008年大学毕业生512万人;2010年大学毕业生575.4万人; 2011年大学毕业生608.2万人; 2012年大学毕业生624.7万人; 2013年大学毕业生699万人; 2014年大学毕业生727万人; 2015年大学毕业生749万人; 2016年大学毕业生765万人; 2017年大学毕业生795万人; 2018年大学毕业生821万人; 2019年大学毕业生834万人;2021年大学毕业生909万人; 2022年大学毕业生1076万人; 2023年大学毕业生1158万人。
我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览
我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览我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览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我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情况,分析其原因和带来的挑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第一部分: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概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与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需求呈现井喷态势。
以下是我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概述:2000年至200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保持相对稳定,每年约在300万人左右。
2006年至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渐上升,年均增长速度约为10%。
2011年至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进一步增加,每年约在600万人左右。
2016年至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攀升,年均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依然以百万计。
第二部分: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原因探究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的原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的扩充:我国各级政府和高校不断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提升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
大量优秀的学子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从而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数量。
2. 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职业结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对于技术和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扩张。
3. 招生政策调整:近年来,我国一系列招生政策的调整也直接影响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
例如,推行高考综合改革,增加高校招生计划,扩大对中职生和农村学生的录取比例等。
第三部分:我国面临的挑战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我国也面临各种挑战。
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1. 就业压力加大:高校毕业生人数过多导致就业压力剧增,尤其是在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的地区和行业。
很多大学生迫切希望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现实中更多人面临着就业难、就业不稳定等问题。
2. 教育质量不均衡:高校扩招的同时,教育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均衡。
一些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就业率较低,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不匹配。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21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据?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软件工程、工程治理领跑本科就业率最高专业,食品药品管理类为就业率最高的高职高专专业.整体来看,2021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总体稳定, 为91.6%. 其中,本科院校2021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8%;高职高专院校2021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2021本科生就业情况调查软件工程就业居首位?报告?指出,202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前3位的专业是软件工程〔96.5%〕、工程治理〔95.9%〕、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95.8%〕.202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治理学〔93.6%〕,其次是工学〔93.5%〕;最低的是法学〔84.9%〕 o教育学就业满意率最高什么才是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报告?显示,2021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教育学〔70%〕,就业满意度最低的为历史学〔63%〕 o就行业而言,2021 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软件出版业本科学院和大学各级党政领导机构及人大、政协〔均为79%〕,最低的行业是其他金属制品制造业〔48%〕.薪资最高的是媒体及通信关于学生和家长最关注的月收入,?报告?显示,2021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为3988元.其中,本科院校2021届毕业生月收入为4376元,2021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4676元〕,最低的是医学〔3766元〕,2021 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类为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5174元〕,其次是运输业〔5036元〕.2021高职高专生就业情况就业率最高的食品药品治理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报告?指出,202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食品药品治理类〔93.9%〕,最低的是畜牧兽医类〔89.3%〕 o?报告?显示,居就业率前3位的专业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98.7%〕、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95.9%〕、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95.8%〕.而在2021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 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医药卫生大类、农林牧渔大类〔均为66%〕,最低的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57%〕.什么行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最满意?报告?指出,202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铁路运输业〔82%〕,最低的行业是土地规划业和印刷及相关产业〔均为50%〕.薪资情况调查高职高专院校2021届毕业生月收入为3599元,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电子信息大类〔3939元〕,最低的是医药卫生大类〔3210元〕.月收入最高的行业类为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4139元〕,其次是运输业〔4113元〕.2021届大学毕业生总结?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与2021届相比,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最多的行业类为教育业〔增加3.1%〕,其次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增力口2.0%〕、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增力口1.8%〕;降低最多的行业类是建筑业,降低了1.6%.202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建筑业〔12.4%〕,其次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和医疗和社会护理效劳业〔均为7.5%〕.看了AAA还看:1.2021年最新大学生就业报告2.2021大学毕业生薪资排行榜3.202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4.2021高薪职业排行榜揭晓5.就业率高的专业排名理科。
近年中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
小王过了一个暑假回到学校发现校园里考 各种资格证书的培训海报铺天盖地,听同 学说这些证书对于增加就业的砝码、拓宽 就业的渠道有作用,他认为有道理,因是 小王决定行动,他先后报考了心理咨询师、 教师资格证、汽车驾驶证等。
a
14
还有我们的小赵、小钱、小孙、小李: 有的说如果让我重新读大学,我肯定、、、 有的说我觉得在大学没学到什么东西
a
1
近年中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
2003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212万 2004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280万 2005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340万 2006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410万 2007年以后将达到700万
a
2
a
3
a
4
a
5
我的一十七次跳槽!
a
6
a
34
不同目标的不同的要求
继续深造的具体要求; 外语言能力 专业知识 科研能力 直接就业的具体要求; 学业成绩 社会工作能力 职业意识 个人创业的具体要求; 资金、技术、人才、经验、市场
a
35
社会的宏观环境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出台 行业发展趋势和变化 人才市场的特点
8、售楼 900元 上班第一天培训到晚上8点, 第二天要到各小区,画地图。中国最大的房产 销售商真垃圾。
9、售楼 650元 刚创业,什么都没有的公司。 培训1天走人。
a
8
10、网络公司 800元 培训一天走人。培训时搞 得和传销一样,还要拍手。办公间一大堆人围在只 有几部电话的桌子前不知道做些什么。
5、医药销售代表 1200元 我最怕去医院,我
怕看到死人,和闻到地下a 一层太平间传来的冷气。 7
近5年应届生就业数据
近5年应届生就业数据
首先,从总体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从2017年到2021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从795万人增长到909万人,年均增速达到了4.7%。
与此同时,城镇就业人员的数量也在稳步增长,但增速相对较低,年均增速仅为 1.2%。
这意味着相对于整体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大。
其次,从就业去向来看,选择升学的比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例如,2021届高校毕业生中,选择国内读研的比例为19.2%,较2017年增加了5.3个百分点。
选择出国留学的比例也有所上升,但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和2021年出国留学人数连续两年下降。
同时,企业就业的比例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2017年的77.8%下降到2021年的74.4%。
再次,从行业需求来看,新兴行业对应届生的需求呈现出增长趋势。
例如,信息技术、教育、金融等行业一直是应届生就业的主要领域,而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也逐渐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
此外,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应届生选择自主创业或参与创业。
最后,从地域分布来看,一线城市仍然是应届生就业的主要目的地。
但是,近年来一些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就业吸引力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一些具有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城市。
同时,随着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深入实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就业机会也在不断增加。
综上所述,近五年应届生就业市场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和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向好的。
尽管就业压力依然存在,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相信未来应届生就业市场将会更加广阔和有前景。
2023年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
2023年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简介本报告旨在分析和总结2023年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通过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我们希望为政府、教育机构和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就业率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XX%。
这显示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积极成果和就业市场的活力。
就业行业分析就业行业方面,2023年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行业:1. 信息技术行业:占比XX%2. 金融行业:占比XX%3. 制造业:占比XX%4. 教育行业:占比XX%5. 其他行业:占比XX%就业地区分析2023年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1. 北京:占比XX%2. 上海:占比XX%3. 广东:占比XX%4. 浙江:占比XX%5. 其他省份:占比XX%就业薪酬状况在2023年,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的薪酬状况如下:1. 平均起薪:XX元/月2. 行业薪酬排名:信息技术行业>金融行业>制造业>教育行业3. 区域薪酬排名: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就业市场需求根据调查显示,2023年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对以下几个领域的需求较高:1. 人工智能2. 云计算3. 大数据4. 新能源5. 生物医药结论与建议总体而言,2023年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为乐观。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就业市场对新技术和新兴行业需求的增加,毕业生应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政府和教育机构应关注毕业生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以上是关于2023年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报告,希望对各方了解就业形势有所帮助。
每年多少大学生毕业
每年多少大学生毕业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一直在居高不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追求更高的学历和知识水平。
在中国,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
2019年,全国范围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人,而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更是高达896.5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这些数据都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扩张速度。
造成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加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首先是国家推行的高等教育普及政策,使得更多的学子有机会接受到大学教育。
其次是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
另外,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大学生人数增加的原因之一,家长更愿意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提升子女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机会。
然而,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加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就业难问题。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长,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其次是人才浪费问题。
一些优秀的毕业生由于择业困难或就业偏差,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专业背景和才能。
此外,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业界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政府加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推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支持。
同时,加强了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培训,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人们也开始重视技能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专业的就业方向。
总的来说,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是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虽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但随着政府和社会的努力,相信会有更多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将有749万本科毕业生,很多。
估算全国985高校毕业生人数:约17万占毕业生人数的2.26%
估算全国一本高校毕业生人数:约90.277万占毕业生人数的12.05%
估算全国二本高校毕业生人数:约102.36万占毕业生人数的13.67%
估算全国三本专科高校毕业生人数:约556.363万占毕业生人数的74.2%估算毕业后不参加工作人数:约75万占毕业生人数的10.01%
找到自己了么?
首年本科研究生毕业生薪资数据
2015年毕业生首年正式工作平均薪资表
不含实习生工资数据
是不是很低呢?别急,平均数不能代表一切
来看看2015本科平均薪资百校榜(节选)
分析数据如下
1.收入排名榜单中共有一百所学校,其中二本院校只有14所
这意味着什么呢?985,211名校大校不只是名声在外,收入也比寻常本科生收入要高很多,毕业薪资会和平均薪资有一定的差别。
不过高薪职业只对亮出名校的素质和价值,实现自己对科学事业的热爱,作出应有的社会贡献的同学开放。
2.二本以下院校的同学本科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名校仍然是各大企业追逐的对象如果有同学对薪资不满意的话,需要努力学习和工作,甚至通过考研、课外专业培训改变自身的硬件条件,给自己一个优秀的人生答案。
3. 地处北上广深地区的院校,本科工作收入会有一定的提高,包括以上所提到的14所二本院校,其中有12所院校在北上广深地区。
4.上文所提的平均收入表,代表了大部分没有学习优势或在校工作经验的二本以及二本以下毕业生的收入水平。
(学习中下,没有学生工作)这些毕业生们急需通过考研或者技术培训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5.财经,语言,艺术类院校在非985.211高校中,收入属偏高。
相关专业的同学估算自己的毕业收入时可以适量根据实际增加。
再看看研究生的收入
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以上数据和图表得出的结论
1.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收入确实在个体阶层上有较大差异,入职薪资平均差异为2000元
2. 然而名校本科生的平均收入接近1w元在研究生收入群体中都可以排到前百分之五所以不能仅仅针对”工作还是读研”来给“孰优孰劣”一个答案
读研对于自己的提升仅仅只能从个人层面来考量所以这个问题,是没有确定回答的
3. 有勇气和能力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工作,获得的收入加成与读研的提升差不多
4.读二三本左右的研,对就业能力提升不高。
如果打算读一次研究生来提升自己,改变自己,建议拼搏一次,选择一本以上的院校作为目标。
4. 您的父母通过街坊邻居,同事,报纸,广告,表哥,道听途说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可信的。
他们的固执,是盲目的。
没有人真正了解你的学校,你的专业,你的特殊技能,你的实习工作经历,你的爱好,你的性别,你的长相。
这一切都是需要你自己来衡量的,也是需要你为自己的想法负责的。
4我们会去哪儿研究生本科生毕业去向数据分析
2015研究生就业去向分布图
以下为数据分析
1.大量的研究生投入了国企的怀抱。
考虑到国企对于学历与工资,绩效考核,职称评
价直接挂钩,如果喜欢国有企业的稳定和高福利,考研是值得的,也是最稳妥的进入企业方式。
2.考虑到高等教育和党政机关能够提供的岗位有限,研究生人群的占比已经十分乐观。
高等教育院校留校,以及党政机关的考核都对学历有着严格的要求,可以说本科学历将会是将来工作和晋升的大麻烦,如果有同学向往两者的工作岗位,可以准备考研了。
3.根据已知社会情况,本科生更有可塑性,企业倾向于在管培生,企业实习主管等岗
位选择本科生,以实现对“学校无相关专业岗位”人才的重点培养
5风险和后果从数据来看失败的可能性
结束了么?没有我们还要核算待业在家,或者考研失败的可能性
这非常重要
历届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
录取人数约占历年报考人数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对自己的成绩没有保障的话,考研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落榜。
落榜后呢?
1.再次备考,准备第二年再战心仪的学校。
相关学校可能会在面试中因此对你降低评
价分数
2.有必要对上图结果做出注解有很多考生报名两到三个学校,最后只参加一个学校的
考试,也有考生只是报名考试,最后因为拿到offer决定弃考,根据网络数据来看,实际的考录比大概在50%左右
3.毫无准备的参加春季招聘春季招聘相对来说参与人数多,招聘岗位少,工资待遇都
不如秋季校招。
千万不要学一学,玩一玩
世界上只有一个失败的理由
没尽力
历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表
;
根据以上图表推算选择直接工作的大学生,就业率大概为85%左右
笔者考虑到部分大学生最后选择了成为服务生,快递员,房地产业务员,等等我们不相信是属于当代大学生的工作,实际上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
寻找工作失败了呢?社会招聘比校园招聘的门槛要高很多,很多面向社会开放的岗位都要求有多年的从业经验。
错过了校园招聘的机会,几乎就很难顺利的进入好的企业了潜心读研,再接再厉,或者背上行囊,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
都是较好的选择。
6给自己的鸡汤本文最重要的章节
愤怒的说吧
“我读的书呢?我拼搏努力的高中三年呢?这些都算什么???”
还是问问自己吧。
如果你是HR,你会雇佣自己么?如果你是老板,你看得起自己么?
那还抱怨什么?还不去做该做的?
考研还是工作呢?
它是一个新的机会,给你新的生活和新的选择今天不仅仅只有“读研”或者“工作”这一件事情。
而今后的任何一段时间,也不会仅仅只有一个选择,一个结果。
任何一段时间,它都是我们自己努力决定的。
生活朝哪个方向走,充满了机缘巧合,和读研或工作好像没有必然联系。
可能有一天我们才明白哪怕我们实现了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不代表我们就能一直享有快乐和幸福。
但好在我们找到了一样东西,能够成为我们在遭遇痛苦的时候的避风港,让我们得到暂时的宁静。
其实事实已经摆在你面前了
放心的选择你早就知道的答案吧。
它毕竟只是一段生活。
为什么不过你喜欢的那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