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知识点(名词解释+问答题)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带答案)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带答案)一、名词解释0.1.01病理学(pathology)0.1.02病理解剖学(pathologic anatomy or anatomical pathology)0.1.03病因学(etiology)0.1.04发病机制(pathogenesis)0.1.05病理变化(pathologic changes)0.1.06尸体解剖(autopsy)0.1.07活体组织检查(biopsy)0.1.08细胞学(cytology)0.1.09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0.1.10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0.1.11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0.1.1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0.1.13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四、问答题0.4.01举例说明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0.4.02简述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目的0.4.03简述病理学的发展史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0.1.01①一门医学基础学科;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代谢和功能变化);③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0.1.02①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③研究病变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改变及临床表现;④研究病因学和发病学。
0.1.03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条件的一门科学。
0.1.04①即发病学;②在原始病因和发生条件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过程。
0.1.05①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②疾病过程中脏器和组织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0.1.06①一种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②对死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③目的:确定诊断、查明死亡原因,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及时发现传染病和新的疾病;为科研和教学积累资料和标本。
0.1.07①患者机体的病变组织;②组织获取方法: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③目的:研究疾病、诊断疾病。
病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及问答
原发综合症:原发性肺结核时,肺的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为原发综合症。
趋化作用:白细胞离开血管后,在组织间隙中沿着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
肉芽肿:慢性炎症时,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12、非毒性甲状腺肿按其发展分 增生期 、 胶质贮积期 、 结节期 三期。
13、矽肺的基本病变是 矽肺结节 、 肺弥漫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
1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并发症可有 颅内压升高及脑疝形成 、 脑水肿 、 脑积水 。
16、胃溃疡病的常见合并症有: 出血 、 穿孔 、 幽门狭窄 、 癌变 。
2、试述良性高血压病时心脏的病变及临床表现。
答:因血压持续升高,外周阻力增大,心肌负荷增加,左心室代偿性肥大,心脏重量增加。
肉眼观:左心室壁增厚,乳头肌和肉柱增粗,心腔不扩张,相对缩小,称为向心性肥大。光镜下:心肌细胞变粗,变长,伴有较多分支,心肌细胞核肥大。晚期当左心室失代偿,心肌收缩力降低,逐渐出现新腔扩张,称离心性肥大,严重时发生心力衰竭。
5、试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及临床联系。
答: 病变:1、肾小球细胞增多: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增生和炎细胞浸润。2、基底膜增厚:基底膜本身增厚或蛋白物质沉积。久之肾小球硬化。3、炎性渗出和坏死。肾小球内炎细胞和纤维素渗出,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4、肾小球玻璃样变和硬化。临床联系: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小球毛细血管受损可引起血尿、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变态反应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水肿。水钠潴留可引起高血压。增生性病变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受压,肾小球铝锅率降低而引起少尿。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带答案)PDF
第一章、第二章三、名词解释 1. atrophy 2. adaptation 3. hypertrophy 4. hyperplasia 5. metaplasis 6. degeneration 7. fat necrosis 8. fatty infiltration 9. hyaline change 10. amyloidosis 11. mucoid degeneration 12. pathologic pigmentation 13. lipofuscin 14. melanin 15. pathologic calcification 16. necrosis 17. pyknosis 18. karyorrhexis 19. karyolysis 20. lytic necrosis 21. coagulative necrosis 22. caseous necrosis 23. Russells body 24. gangrene 25. ulcer 26. erosion 27. fistula 28. cavity 29. organization 30. encapisulation 31. sinus 六、问答题1. 病理学的学科内容性质及地位如何2. 病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3. 简述细胞、组织损伤的常见形态学改变及其特点。
4. 简述肉芽组织的组成及其功能。
5. 举例说明萎缩的器官其形态与功能的改变。
6. 影响创伤愈合的局部和整体因素有哪些7. 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8. 判断组织坏死的病理学标准是什么9. 凝固性坏死和干酪样坏死的区别与联系。
10. 心脏、肝脏和肾脏发生了空泡样变性怎样确定其病变性质11. 比较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之病变。
12. 心肌脂肪变性和心肌脂肪浸润的区别13. 简述CPC与CCP在病理学中的地位与意义。
14. 举例说明化生的本质与意义。
病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一、名词解释:1.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2.【坏疽】:大块组织坏死继发腐败菌感染,称坏疽二、简答和填空1.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和组织,2.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含量显著增多。
3.萎缩的类型?①营养不良性萎缩②废用性萎缩③去神经性萎缩④压迫性萎缩(脑萎缩、肾压迫性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甲状腺等器官)4.化生的类型?①鳞状上皮化生:吸烟对气管支气管粘膜的刺激②肠上皮化生:胃炎的胃粘膜③间叶组织化生:骨化性肌炎5.变性的类型?①细胞水肿:是细胞损伤中最常见的早期变化。
水肿细胞体积增大出现许多红染细颗粒(内质网、线粒体)。
至极期细胞膨胀如气球,称气球样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②脂肪变性:常发生于肝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③玻璃样变:细微动脉壁玻璃样变常发生于缓进型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细胞内玻璃样变形成酒精小体※6.细胞核改变的表现:①核固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7.坏死的基本类型:①凝固性坏死②液化性坏死③纤维素样坏死其中凝固性坏死常见于心肾脾等实质器官。
干酪样坏死主要见于结核病。
液化性坏死常见于脑软化、脓肿、坏死性胰腺炎。
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壁的常见坏死形式。
坏疽发生在四肢或于外界相通的内脏8.干性、湿性和气性坏疽的比较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发生部位四肢末端,多见于足肺、肠、阑尾、子宫、四肢等肌肉丰厚部位、肺、子宫9.坏死的结局:①溶解吸收②分离排出③机化和包裹④钙化10.各种类型细胞的再生能力①持续分裂细胞又称不稳定细胞:造血细胞、间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被覆细胞、淋巴及造血细胞等②静止细胞又称稳定细胞:肝细胞、骨细胞、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③非分裂细胞又称永久性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11.毛细血管的再生主要是以生芽方式完成。
※12.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比较 (论述)一期愈合二期愈合伤口状态缺损小,无感染缺损大,或伴有感染创缘情况可缝合,创缘整齐、对合紧密不能缝合,创缘无法整齐对合,开始再生炎症反应轻,再生与炎症反应同步重,待感染控制、坏死清除后,开始覆盖再生顺序先上皮覆盖,再肉芽组织生长先肉芽组织填平伤口,再上皮覆盖愈合特点约会时间短,瘢痕小愈合时间长,瘢痕大13.肉芽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形态: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以及少量炎细胞组成,外观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形似鲜嫩的肉芽。
病理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心血管系统疾病◆名词解释1、风湿小体:是一种特殊的肉芽肿性病变,对风湿病有病理诊断意义。
它的中心为纤维蛋白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周围有风湿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2、动脉瘤:病变较严重的动脉壁,由于中膜平滑肌萎缩而变薄,在血管内血压的作用下局部扩张膨出,形成动脉瘤3、室壁瘤:梗死区坏死组织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血液压力作用下,局部向外膨出而形成。
可发生于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更常见于愈合期。
◆问答题1、简述动脉周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和继发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分为3期1. 脂纹期(1) 肉眼:淡黄色条纹,位于主A分枝开口处,呈帽针头大小,稍隆起(2) 镜下①泡沫细胞(foamy cells) 多为巨噬C源性, 少量肌源性② SMC及较多细胞外基质③少量TC、WBC2. 纤维斑块期(1) 肉眼:灰黄色,蜡滴样,隆起斑块(2) 镜下:①表面:纤维帽(SMC+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②深层: 脂质+增生SMC、 Mφ、泡沫C+基质3. 粥样斑块期(1) 肉眼: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2) 镜下①表面:纤维帽(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性)②深层:大量无定形坏死物(脂质、胆固醇结晶)底部及边源:肉芽组织外周:淋巴细胞 + 泡沫细胞③中膜:不同程度萎缩→变薄4. 复合性改变及后果(1)斑块内出血:大量→动脉急性完全闭塞(如冠状A→心肌梗塞)(2)斑块破裂:常见于腹主A下段、髂A、股A后果:血栓形成、梗死(3)血栓形成:动脉腔阻塞→相应器官梗死(4)钙化:动脉壁变硬、脆(5)动脉瘤形成:破裂→大出血(6)血管管腔狭窄缺血性病变继发病变1. 主动脉粥样硬化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3. 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脑软化脑出血(小动脉瘤)4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2、何谓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常见部位、病变特点及其并发症有哪些?概念:心肌梗死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区的持续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常见部位:左心室前壁、心尖、室间隔前2/3(左前降支)病变特点:肉眼观:苍白色土黄色。
病理学复习重点
病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组织的适应和损伤及损伤的修复一名词解释1萎缩: 发育正常的器官和组织,其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致器官或组织缩小。
2化生: 一种已分化的组织转化成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已分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如鳞状上皮化生。
3变性: 细胞物质代谢障碍引起细胞内外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显著增多。
4营养不良性钙化: 变性、坏死组织有钙盐沉积。
5凝固性坏死: 坏死组织结构可见,肉眼呈灰黄干燥质地坚硬,多见于肾、脾梗死。
6干酪样坏死: 坏死组织结构完全消失肉眼呈淡黄色松软似奶酪。
多见于结核。
8. 机化: 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及其他无生命物质如血栓、血凝块、异物等的过程称机化。
9. 凋亡: 基因调控的单个细胞或成团细胞的生理性死亡,细胞膜不破裂核固缩胞浆浓缩细胞不自溶形成凋亡小体。
10. 肉芽组织: 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构成形似鲜嫩的肉芽.二问答题1. 简述坏死病变特点、分类及各类病变特点、结局病变特点: ①肉眼; ②光镜A、核固缩; B、核碎裂; C、核溶解分类①凝固性坏死特点②液化性坏死特点③坏疽特点④ 纤维素样坏死特点结局:①溶解、吸收; ②分离、排出; ③机化; ④包裹和钙化2. 细胞坏死与凋亡在形态学上怎样鉴别凋亡坏死①细胞固缩肿胀②核、染色质边集絮状或边集③细胞膜及细胞器完整溶解破坏④凋亡小体有无⑤周围反应炎症反应无有3. 简述肉芽组织的病变特点、功能和结局。
病变特点1肉眼鲜红、颗粒状`、柔软、形似鲜嫩的肉芽2镜下大量由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平行排列与创面垂直生长, 毛细血管间有较多成纤维细胞。
功能①抗感染保护创面; ②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名词解释1心衰细胞: 左心衰竭时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为心衰细胞。
2肺褐色硬化: 左心衰竭时可致慢性肺淤血红细胞可渗出至肺泡腔内并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巨噬细胞分解血红蛋白为含铁血黄素成为心衰细胞肉眼见为散在的褐色颗粒长期慢性肺淤血可致纤维化肺质地变硬该种病变称为肺褐色硬化。
病理学知识点
病理学一.名词解释。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体积的缩小,实质是细胞数减少,细胞体积缩小2.机化:坏死物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由新生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异物的过程。
3.肉芽组织: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及炎细胞组成的结缔组织。
4.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5.变性:指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形态改变,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某种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
6.癌: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称癌。
7.原位癌:指异型性增生的细胞已累及上皮全层,但尚未突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性生长着。
8.肿瘤异型性:肿瘤组织细胞与其起源组织细胞的相异性,称为肿瘤的异型性。
9.肺炎:肺组织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10.肺的肉质变:由于肺泡腔内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释放的蛋白溶解酶不足,使渗出的纤维素不能完全被溶解吸收而由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使病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外观,也称机化性肺炎。
11.肾盂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肾盂和肾间质为主的炎性疾病。
12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炎症。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13.假膜性炎:发生在粘膜的纤维素炎,渗出的纤维素由细胞和坏死的粘膜上皮混合在一起,形成灰白色的膜状物。
14.肉芽肿: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二.问答题。
1.哪些疾病或病变为纤维素性炎?纤维素性炎:是指以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多由细菌毒素或内、外源性毒物导致血管壁严重损伤、通透性增高所致。
常发生在粘膜、浆膜和肺等部位。
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细菌性痢疾,白喉浆膜的纤维素性炎:心外膜的“绒毛心”肺的纤维素性炎:大叶性肺炎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以及它们所供应的心肌梗死的好发部位如何?好发部位: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为最多见,其余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左降支: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三分之二。
病理名解及简答
病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名词解释病理学(pathology)①一门医学基础学科;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代谢和功能变化);③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
化生并非由已分化的细胞直接转化为另一种细胞,而是由该处具有多方向分化功能的未分化细胞分化而成。
坏死(necrosis):活体内局部细胞的死亡。
死亡细胞代谢停止,功能丧失,结构自溶,并引发炎症反应,是不可逆性变性。
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主要见于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由于结核杆菌成分的影响,坏死组织彻底崩解,镜下不见组织轮廓,只见一些无定形的颗粒状物质略带黄色,形成状如干酪样的物质5.机化(organization)坏死组织或其它异物被肉芽组织取代、逐渐纤维化的过程。
凋亡(apoptosis)是指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
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自溶,不引发急性炎症反应。
与基因调节有关,也有人称其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的浸润,肉眼观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名。
肉芽组织由三种成分构成:①新生的毛细血管;②纤维母细胞;③炎性渗出成分。
血栓的再通(recanalization of thrombus)①血栓机化、干涸,产生裂隙;②新生内皮细胞被覆;③迷路状沟通的管道;④被阻断的血流恢复。
渗出Exudation: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叫渗出10.肉芽肿(granuloma)①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细胞;②浸润和增生;③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病理学知识要点(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在形态结构上的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
2.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即通过局部切取、钳取、细针穿刺、搔刮、摘除等手术方法,从病变活体部位获取病变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进行病理诊断。
3.尸体剖验:简称尸检,即对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解剖检验,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4.细胞学检查:采集病变处部位自然分泌物、渗出物、排泄物或人工获取的各种脱落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病理诊断。
5.动物实验:即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而通过疾病复制过程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
6.组织和细胞培养:即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研究在各种因子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及外来因素的影响。
7.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8.完全康复:又称痊愈,是指疾病时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8.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时的损伤得到控制,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机体发生改变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并未完全恢复正常,通过代偿机制维持生命活动,有些可留有后遗症。
9.内环境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对机体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细胞、组织和器官在环境发生改变时,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做出相应的改变所引起的损伤,这个过程称为适应。
)2.生理性萎缩:是指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发育到一定阶段时逐渐萎缩,称之为退化。
3.内分泌性萎缩:因内分泌器官功能低下,相应靶器官缺乏激素刺激引起。
4.肥大:是指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5.生理性增生:是指适应需要,组织、器官代谢和功能增强发生的增生。
病理学名词解释
1.绒毛心:当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外膜外表的纤维素可因心脏的搏动牵拉而呈绒毛状,故称绒毛心。
2.动脉硬化:是指一组以动脉壁增厚、变硬和弹性减退为特征的动脉疾病。
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和细动脉硬化症。
3.动脉粥样硬化:是以内膜粥瘤、粥样化或纤维斑块形成为病变特征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使动脉管腔狭窄和中膜弹性减弱。
4.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缺乏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
冠心病临床可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
5.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缺乏和心肌耗氧量剧增致使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胸骨后部位的压榨性疼痛感,可放射至心前区或左上肢。
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
△6.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续性缺血所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分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和透壁性心肌梗死。
△7.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动脉压持续升高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的改变,并伴全身代谢性改变。
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X压≥90mmHg被定为高血压。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8.风湿病: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响性疾病。
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及血管,常形成特征性风湿性肉芽肿即Aschoff小体病变。
最常累及心脏和关节,其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脑和血管等。
△9.Aschoff小体:是由成群的风湿细胞聚集于纤维素样坏死灶内,并有少量渗出的淋巴细胞共同构成。
Aschoff小体的形成是在纤维素样坏死的根底上,附近的组织细胞增生、聚集,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使胞体变形转变为风湿细胞。
Aschoff小体对诊断风湿病有意义,提示有风湿活动。
△一、名词解释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2 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3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4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5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6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subendocardial myocardial infarction〕7 透壁性心肌梗死〔transm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8 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m〕9 冠状动脉性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10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11 心脏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 of heart〕12 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13 急进型高血压〔accelerated hypertension〕14 动脉瘤〔aneurysm〕15 风湿病〔rheumatism〕16 阿绍夫小体〔Aschoff body〕17 绒毛心〔cor villosum〕18 环形红斑〔erythema annullare〕19 心瓣膜病〔valvular vitium of heart〕20 扩X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21 瓣膜狭窄〔valvular stenosis〕22 瓣膜关闭不全〔valvular insufficiency〕四、问答题1 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病变。
病理学
(带答案)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一、名词解释病理学(pathology):病理解剖学:适应(adaptation)损伤(injury)萎缩(atrophy)肥大(hypertrophy)增生(hyperplasia)化生(metaplasia)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变性(degeneration)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 or fatty change)细胞死亡(cell death)坏死(necrosis)机化(organization)包裹(encapsulation)凋亡(apoptosis)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瘢痕组织(scar tissue)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一期愈合(primary healing)淤血(congestion)槟榔肝(nutmeg liver)血栓形成(thrombosis)血栓(thrombus)栓塞(embolism)梗死(infarct)炎症(inflammation)变质(alteration)渗出(exudation)增生(proliferation)趋化作用(chemotaxis)败血症(septicemia)脓血症(pyemia), 又称脓毒血症蜂窝织炎(phlegmon or cellulitis)脓肿(abscess)疖(furuncle)痈(carbuncle)肉芽肿(granuloma)化脓性炎(purulent inflammation)肿瘤(tumor)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新月体(crescents)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卵巢巧克力囊肿(ovarian chocolate cyst)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四、问答题(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或列简表比较)1.4.03细胞缺氧→线粒体受损→氧化磷酸化障碍→细胞内A TP生成减少,可导致:⑴细胞膜钠—钾泵功能下降→细胞内钠、水增加→细胞水肿;⑵核糖体脱落→蛋白质合成减少→胞质内三酰甘油蓄积→脂肪变性;⑶糖酵解增加→细胞内酸中毒→胞质内溶酶体酶释放、活化→细胞坏死;⑷细胞膜钙泵功能下降→胞质内游离钙升高→多种酶活化→膜结构损伤→溶酶体酶释放、活化→细胞坏死;⑸细胞缺氧还可使活性氧类物质增加→膜结构损伤→溶酶体酶释放、活化→细胞坏死。
病理学题库(名词解释,问答)汇总
病理学习题集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一、名词解释1.萎缩 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2.增生 是指由于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导致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3.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
4.变性 是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致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有各种异常物质或是异常增多的正常物质的蓄积。
5.坏死 是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6.虎斑心 心肌脂肪变性时,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及乳头肌,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为虎斑心。
7.Mallory小体 酒精中毒时肝细胞中红染的玻璃样小体,是由中间丝中的前角蛋白细丝堆聚而成。
8.坏疽 坏疽是身体内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大气相通部位的较大范围坏死,并有腐败菌生长而继发腐败。
9.溃疡 皮肤、粘膜处较深的坏死性缺损称为溃疡。
10.窦道 由于坏死形成的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称为窦道。
11.瘘管 两端开口的通道样坏死性缺损称为瘘管。
12.空洞 在有天然管道与外界相通器官内,较大块坏死组织经溶解后由管道排出后残留的空腔,称为空洞。
13.机化 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物或其他异物的过程称为机化。
14.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14凋亡 是由体内外某些因素出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15.凝固性坏死 凝固性坏死是坏死组织的蛋白质凝固,还常保持其轮廓残影。
16.液化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是坏死组织因酶性分解而变为液态。
常发生于含可凝固的蛋白少和脂质多的脑和脊髓,又称软化。
17.纤维素样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发生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由于坏死物呈颗粒状或小条状强嗜酸性红染,状如纤维素,故称纤维素样坏死又称为纤维素样变性。
二、简答题1.简述萎缩的分类?萎缩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萎缩两类。
病理学名词解释填空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凋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由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的死亡程序而致使的细胞主动性死亡,其发生机制、生化特征及形态学转变都与细胞坏死不同。
2.交壤性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3.肺褐色硬化: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壁纤维组织增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心衰细胞,故肺组织质地变硬,肉眼观肺呈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
4.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由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有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
5.软化灶:神经组织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形成质地疏松、染色较淡的筛网状病灶。
6.假小叶: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为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
7.大红肾(蚤咬肾):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双侧肾脏肿大,肾表面充血,有的可见散在的粟粒大小的出血点。
8.脂肪变性:中性脂肪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性,常见于肝细胞。
9.结核瘤: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常位于肺上叶。
10.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移动,是由趋化因子引发的。
11.鳞状细胞化生:非鳞状上皮细胞为适应环境转变而转化为鳞状上皮,增强局部抵抗力。
12.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增殖不明显,但受到组织损伤刺激时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13.初期肝癌: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
14.膨胀性生长:肿瘤生长推挤但不侵犯周围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的可形成纤维包膜,多为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15.细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为细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管壁增厚,僵硬,官腔缩小。
16.Primary complex:肺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特征,由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组成。
17.Spotty necrosis:点状坏死,为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病理学知识点(名词解释问答题)
病理学知识点(名词解释+问答题)一、名词解释萎缩(atrophy):正常发育的器官和组织,因其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而导致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器官的萎缩常伴有细胞数量的减少。
萎缩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化生(metaplasia):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代替的过程称化生。
常见的化生有:上皮细胞的化生,间叶组织的化生。
坏疽(gangrene):是指大块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常发生于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内脏根据形态不同,坏疽可分为三种: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所组成,并伴有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肉眼观,表面呈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形似鲜嫩的肉芽,故名为肉芽组织。
心力衰竭细胞:肺泡腔处有水肿液及出血,急性肺淤血时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和小静脉高度扩张淤血,肺泡腔中有较多漏出的水肿液和不等量红细胞、巨噬细胞,随着病变的进展,一些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槟榔肝(nutmeg-liver):在慢性肝淤血时,肉眼见肝脏体积肿大,包膜紧张,小叶中央淤血区呈暗红色,周边区因肝细胞脂肪变性呈黄色,以致切面上可见红(淤血)黄(脂肪变性)相间的网络状条纹,状如槟榔的切面,称“槟榔肝”。
血栓(Embolism)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而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趋化作用(chemotaxis):是指白细胞沿着浓度梯度向炎症组织的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
肉芽肿性炎(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为肉芽肿性炎。
肿瘤异型性(atypia):肿瘤组织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与起源的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称为肿瘤异型性。
病理学 第一章
1.4.08 干、湿性坏疽的异同
干性坏疽 湿性坏疽
好发部位 四肢末端 多发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
1.1.33 纤维蛋白样坏死( 纤维蛋白样变性, fibrinoid necrosis or fibrinoid degeneration) 是发生于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 HE 染色坏死组织呈细丝或颗粒状、片块状、红染, 似纤维蛋 白, 见于结缔组织病和急进型高血压的病变。
1.1.34 干性坏疽( dry gangrene) 是多见于四肢末端, 因动脉受阻、静脉通畅, 坏死组织中水分少、干涸皱缩, 呈黑色, 病变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楚的坏死。
发病原因 动脉阻塞, 静脉回流通畅 动脉阻塞、静脉回流受阻
全身中毒症状 轻 重
病变特点 干涸皱缩, 呈黑褐色, 边界清楚 明显肿胀, 呈污黑色, 恶臭, 边界不清
1.1.29 凝固性坏死( coagulative necrosis) 是坏死细胞、组织的失水变干、蛋 白质凝固, 但仍保持原组织结构的轮廓, 肉眼观察呈灰白、灰黄色, 好发于心、肾、脾等器官。
1.1.30 干酪样坏死( caseous necrosis) 是一种特殊的凝固性坏死, 不见原组织轮廓, 肉眼观察状似奶酪, 呈灰黄色, HE 染色呈红染、颗粒状无结构物, 见于结核病。
1.1.25 营养不良性钙化( dystrophic calcification) 是变性、坏死组织或异物中固体钙盐的蓄积, 机体钙、磷代谢正常。
1.1.26 迁徙性钙化( 转移性钙化, metastatic calcification) 是机体钙、磷代谢障碍, 正常组织内固体钙盐的蓄积, 主要见于肺、肾、胃等。
一、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附答案)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带答案)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适应(adaptation) 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形态学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Atrophy(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包括实质细胞的体积缩小和数量减少*Hypertrophy(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包括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常伴数量增加*pseudo hypertrophy (假性肥大) 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细胞增生,以维持器官的体积,甚至造成器官组织的体积增大*hyperplasia (增生) 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常导致体积增大*metaplasia (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取代的过程;不可能发生于神经纤维组织*squamous metaplasia (鳞状上皮化生) 慢支时,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取代的过程*intestinal metaplasia (肠上皮化生) 慢性胃炎时,胃粘膜上皮转化为含有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上皮组织*degeneration (变性) 又称可逆性损伤,是指细胞或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常伴细胞功能低下。
*cellular swelling (细胞水肿) 又称水变性,是细胞损伤时最早出现的改变。
系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Na-K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K过多。
无机盐、乳酸等蓄积,导致渗透压升高,加重水肿*fatty degeneration or fatty change (脂肪变性) 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脂蓄积于非脂肪细胞中*tigroid heart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时,脂肪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myocardial fatty infiltration(心肌脂肪浸润) 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深入心肌细胞间*hyaline degeneration (透明变性) 又称玻璃样变hyalinization,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HE染色呈嗜依红均质状;Rusell小体由于粗面内质网中免疫球蛋白蓄积而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知识点(名词解释+问答题)一、名词解释萎缩(atrophy):正常发育的器官和组织,因其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而导致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器官的萎缩常伴有细胞数量的减少。
萎缩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化生(metaplasia):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代替的过程称化生。
常见的化生有:上皮细胞的化生,间叶组织的化生。
坏疽(gangrene):是指大块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常发生于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内脏根据形态不同,坏疽可分为三种: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所组成,并伴有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肉眼观,表面呈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形似鲜嫩的肉芽,故名为肉芽组织。
心力衰竭细胞:肺泡腔处有水肿液及出血,急性肺淤血时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和小静脉高度扩张淤血,肺泡腔中有较多漏出的水肿液和不等量红细胞、巨噬细胞,随着病变的进展,一些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槟榔肝(nutmeg-liver):在慢性肝淤血时,肉眼见肝脏体积肿大,包膜紧张,小叶中央淤血区呈暗红色,周边区因肝细胞脂肪变性呈黄色,以致切面上可见红(淤血)黄(脂肪变性)相间的网络状条纹,状如槟榔的切面,称“槟榔肝”。
血栓(Embolism)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而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趋化作用(chemotaxis):是指白细胞沿着浓度梯度向炎症组织的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
肉芽肿性炎(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为肉芽肿性炎。
肿瘤异型性(atypia):肿瘤组织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与起源的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称为肿瘤异型性。
异型性的大小反映了瘤细胞成熟的程度。
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一般指不典型性增生累及上皮全层,但尚未突破基底膜者称为原位癌。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是指某些在统计学上具有癌变可能,如不及时治愈有可能转变为癌的疾病和病变。
临床常见的癌前病变有以下几种:①黏膜白斑;②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③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病变;④结肠、直肠的息肉状腺瘤,尤其是遗传性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⑤慢性萎缩性胃炎级胃溃疡;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⑦皮肤慢性溃疡;⑧肝硬化,尤其是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
虎斑心:见于缺氧贫血时,心肌脂变(左心室内膜下及乳头肌)呈黄色,正常心肌呈暗红色,两者间排列,状似虎斑。
粥瘤(Atheroma):明显隆起于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表面为纤维盖板,深部为大量无定性的粥样坏死物质称为粥瘤。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肌耗氧量剧增致使心肌剧增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表现为胸骨后部位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感,常放射至左肩和左臂。
持续3-5分钟。
肺肉质变 ( pulmonary clarification):由于肺内炎性病灶中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释放的蛋白量不足以及时溶解和清除肺泡腔内纤维素蛋白等渗出物,于是由肺泡壁或细支气管壁增生的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使病变部位肺组织变成褐色肉样纤维组织。
桥接坏死(bridging necrosis):指发生于肝小叶与门管区之间、两个肝小叶之间或两个门管区之间的肝细胞坏死带,常见于慢性肝炎。
结合性肉芽肿(结核结节tubercle):由上皮样细胞、郎罕巨细胞加外围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
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为原发综合征。
二、问答题1、萎缩的原因和分类答:正常发育的器官和组织,因其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而导致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萎缩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生理性萎缩是生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病理性萎缩按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营养不良性萎缩、废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
2、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的比较答:干性坏疽:发生在在体表四肢;形成原因:①动脉阻塞②水分蒸发;体积缩小,干燥质硬,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
湿性坏疽:易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器官、体表四肢;形成原因:①A、V同时阻塞或伴有V的回流障碍②水分不易蒸发;特点:体积增大,湿润,质软白色,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明显。
3、玻璃样变性的概念和类型答: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是指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内或系动脉壁等部位出现均质、红染、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是一组物理性状相同、而化学成分与发生机制各异的病变。
类型:①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常见于纤维瘢痕组织、纤维化的肾小球及动脉硬化时的纤维斑块等处;②细动脉壁玻璃样变:又称细动脉硬化,最常见于缓进行高血压病人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等处的细动脉;③细胞内玻璃样变:细胞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红染玻璃样小滴。
4、Ⅰ期愈合和Ⅱ期愈合的比较答:Ⅰ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创面结合良好的伤口。
特点:无感染、无血肿、无异物、创面整齐、对合严密、损伤小,功能影响小,愈合时间短,肉芽组织形成少瘢痕小。
Ⅱ期愈合:主要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无法缝合,伴感染或异物的伤口。
与一期愈合特点相反。
坏死组织多,伴感染和异物炎症反应明显,需要大量肉芽组织增生才能填满伤口,愈合时间长,形成瘢痕多,常可影响组织和器官的外形或功能。
5、血栓形成的条件,血栓的类型及对身体的危害答:条件:①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②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
类型:①白色血栓: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腔内、动脉内,白色血栓呈灰白色小结节或赘生物状,镜下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②混合血栓:呈灰白色和红褐色层状交替结构,发生于心腔内,动脉粥样硬化溃疡部位或动脉瘤内呈粗糙干燥圆柱状与血管壁粘连;③红色血栓:见于静脉内,多数为红细胞和呈均匀分布的少量白细胞,呈暗红色,血管壁紧密粘连;④透明血栓:发生于微循环的血管内,主要在毛细血管、主要由嗜酸性同质性的纤维蛋白构成。
危害:1.阻塞血管2.栓塞3.心瓣膜变形4.广泛性出血6、分析肺动脉栓塞对机体的危害答:95%的血栓栓子来自下肢静脉,少数是盆腔静脉,偶尔来自右心。
①少量中小栓子多栓塞于肺动脉小分支,由于肺具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套循环及丰富的吻合支,一般不引起明显的后果。
若在栓塞前,肺已经有严重的淤血,肺静脉内压明显升高,是支气管动脉血供受阻,可引起肺梗死;②大量小栓子的栓塞可广泛栓塞肺动脉小支,引起右心衰竭甚至死亡;③大的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虽未阻塞主干但是肺循环血量减少50%以上,可引起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休克甚至猝死。
7、贫血性梗死与出血性梗死的比较答:①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发生于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枝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和脑组织,梗死组织致密;其边缘常有一充血出血带围绕。
电镜下病变特点:脾、肾、心,梗死区无血液,精细结构消失,组织轮廓保存,血管扩张,有充血出血带;脑,坏死组织液体状态,软化灶形成,胶质瘢痕;②出血性梗死(红色梗死):发生条件是严重淤血和组织疏松,发生在肺、肠,其组织较疏松,梗死出血,同时伴有动脉淤血。
电镜下病变特点:凝固性坏死,梗死区精细结构消失,组织轮廓保存,梗死区充满红细胞,没有充血出血带。
8、化脓性炎的类型,脓肿与蜂窝织炎的比较答:化脓性炎是指以中性粒细胞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的一类炎症,分类:(1)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发生部位是实质性的内脏器官、皮肤,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不成熟脓肿的病灶中心的组织发生大片坏死,边缘有脓肿膜,脓肿的结局:痊愈;小脓肿可吸收消散,大脓肿需切开引流,脓腔局部常有肉芽组织包裹、修复(2)蜂窝组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与皮下、阑尾、肌肉,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病变为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局部组织一般不发生坏死,炎区大片红肿,境界不清(3)表面化脓和积脓:表面化脓是发生在粘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积脓则只当化脓性炎发生于浆膜,胆囊和输卵管时,脓液则在浆膜腔,胆囊和输卵管内积存,称为积脓,常发生于具有官腔结构的部位。
9、肿瘤细胞核的异型性表现有哪些答:指肿瘤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染色不一致。
瘤细胞核大、核内染色加深、核浆比例失调(正常细胞为1:4~1:6,恶性肿瘤细胞可达1:1),核增大而爆浆很少时称裸核状。
核染色质常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匀,多聚集于核膜下,使核膜增厚。
核仁肥大,数目增多。
核分裂像增多,常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对诊断恶性肿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答:良性肿瘤分化较成熟,生长缓慢,在局部生长,不浸润,不转移,故一般对机体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
恶性肿瘤分化不成熟,生长迅速,浸润并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可发生转移,影响严重,死亡率高。
11、心肌梗死的好发部位和后果(死亡原因)答:好发部位:心肌梗死的部位与冠状动脉供血区域一致,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左心室,其中约50%的心肌梗死发生于左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这些部位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约25%发生于左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大部,相当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15%-20%见于左冠状动脉旋支供血区的左室侧壁。
心肌梗死很少累及心房。
后果:心肌梗死,尤其是透壁性梗死可合并下列病变:①心脏破裂,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造成心脏填塞,引起猝死;②室壁瘤,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形成局限性的向外膨隆;③附壁血栓形成;④急性心包炎;⑤心源性休克;⑥心律失常等。
12、大小叶肺炎的比较13、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类型及病变特点和结局不同分为轻、中、重三类。
①轻度慢性肝炎:点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装坏死,门管区周围少量纤维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②中度慢性肝炎:中度碎片状坏死,肝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但肝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③重度慢性肝炎:重度的碎片状坏死及大范围的桥接坏死,坏死区内出现肝细胞不规则再生,纤维间隔分隔肝小叶结构。
晚期肝小叶结构紊乱,形成假小叶,可演变为肝硬化。
14、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假小叶的病变特点)及门脉高压的形成原因和临床表现答:假小叶的病变特点:特点: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中央静脉偏位、缺如或两条以上;肉眼:大小0.1~0.5cm之间,形态较弥漫,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索排序紊乱:肝窦扭曲变形闭塞;镜下:汇管纤维组织增生将原有肝小叶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肝细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