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多层次系统化实验教学研究
数据库原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数据库原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5fc5466ff5335a8102d220f6.png)
关键词 :数据 库原理 ;分类分层 次 ;实践教学体 系
中 图 分 类 号 :P 9 T 39 文献 标 识 码 : B di1 .9 9 ji n 17 — 35 2 1 .4 0 2 o: 3 6 /. s .6 2 4 0 .02 0 .4 0 s
建 , 合学 生 能力 和教 学 内容 , 分类 , 分层 , 建 结 先 再 构
S Levr的安 装 与 配 置 , 据 库 、 据 表 的 创 建 维 Q Sre 数 数 护等 内容 , 是从 事 其 它层 次 实 践 活 动 必 不 可 少 的 学 习环 节 。具体 项 目如表 1 。
基 金项 目 : 庆 三 峡 学 院 教 学 改 革 项 目 ( 目编 号 : 峡 重 项 三
学院高教 [0 0 1 ) 2 1 ]4号 。
时, 严格分出基本、 专业 、 综合和创新能力的实践 内容 难 度较大 , 同时给教学 管理也带来 一定 困难 。
徐 家 良, : 据库 原理 课 程 实践教 学体 系的构 建 等 数
i n i o t n a to h e c n r c s sa mp ra tp r ft e t a hi g p o e s,t e d g e fp re to fi y t m o b id a s in ii h e r e o ef ci n o t s se t u l c e tfc s
a d rt n ls ro sy af c e o e al u l y o a h n ft e c u s .T e p a t a a h n y t m n ai a e u l f t h v r l q ai f e c i g o o r e h r ci l e c i g s s o i e t t t h c t e
西藏民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西藏民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践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f6a8a254b73f242336c5f20.png)
西藏 民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雷萌 高屹 樊瑶
摘要 : 西藏 民院的 数 据库 原理 与 应 用课 程 的教 学存在 重理 论 , 轻 实践 的现 象 , 课 程 实验 项
目缺乏对不 同文明化基础 学过程 中的问题 , 对我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践教 学的教 学 内容、 教学手段、 实验模块 的组织等方面进行初步的研 究与探 索, 以期改善我校 学生的操作能力, 提 高学生的综合 实践水
一
习一 下理 论 知 识 , 这样 就 更 加缩 短 了 实验 课上 学 生 自 主实 验 的 时间 , 这 样 一来 直 接导 致 的 问题 就是 学 生 只
在本 民族的文化氛围中, 在思维 、 语言等方面具有较大 的差异 。他们从遥远的家乡来到现代化水平较高的 内地城 市, 会感受到地理 的、 人文 的、 气候 的、 饮食 的、
平。
关 键词 : 西藏 高校 ; 数据 库 ; 教 学; 改革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 和发展 , 信息技术 已经成 为人们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而在计算机的应 用 中一大部分都与数据库技术相关。所 以各个高校开 设 的《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课程已经成为计算机相关专 业 的一 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 对计算机类人才的 培养有着基础性的作用。而数据库课程的教学 目的不 但要传授给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 , 更要培养学生的动 手实践能力 , 做到把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 , 运用 自如。 西 藏 民 院 的学 生 和其 他 高 校 相 比 又有 很 多特 殊 的地方 。①从学生的 民族成分看, 西藏班 的学生分别 来 自藏族 、 门巴族 、 珞 巴族 、 回族 、 汉族 、 满族等不 同的 民族, 其中以藏族为主。他们具有多文化 、 多民族 的背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ad18ca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3.png)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作者:高云殷晓春王利钢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年第32期摘要:高职院校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作为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帮助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树立为祖国腾飞而奋斗的远大理想,促使学生紧跟行业发展以提升专业学习水平,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丰富个人内涵。
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强化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丰富课程资源中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方法,使得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有机结合,完善考核机制,过程化全方位考核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数据库;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8-0187-02高职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应用领域广泛分布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为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行业中往往位于程序员、网站设计、网络管理、系统运维、客服销售等应用型工作岗位,必须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相关任务的能力。
不仅如此,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必须与工作岗位相关的职业素养,如政治素养、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精神、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遵纪守法意识等等,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人。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必须为以上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供支撑和保证。
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分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是一门不可或缺的专业课程,往往开设在第二或第三学期,课程所学内容贯穿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中。
课程包含了数据库理论知识和数据库专业技能,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概念;掌握关系数据库理论和关系代数的使用;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方法;掌握MySQL的安装和工具的使用;掌握MySQL创建数据库及数据库中对象的方法;能编写SQL语句完成对MySQL数据库中数据的增删改查;掌握基本SQL语言的使用;掌握数据库中存储过程、存储函数、触发器、事务等的使用方法;掌握数据库的管理和备份恢复方法。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54ae5bb21a37f111f1855bc8.png)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摘要: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
为培育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根据目前数据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本人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等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初探。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数据库技术是当今信息处理的基本手段,《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数据库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的质量的高低。
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1、吃透教学大纲,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计划1.1 以“一个中心”为出发点,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我们要始终围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这个中心,通览教材,认真钻研大纲,明确各章的目的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理清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哪些学生难以掌握,不易理解,容易混淆的内容。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首先介绍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的作用及当前数据库的发展概况,激发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兴趣,然后介绍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包括关系的基本概念、关系的完整性、关系运算、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和关系规范化;数据库的保护,保护数据完整性、安全性、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等保护的一般方法和在sql server 2000中的实现方法,这些都是设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各部分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前面的理论是后面的基础,后面的设计是前面理论所要达到的目的。
1.2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始终坚持先讲概念、原理、再介绍数据库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平时在实验课上让学生分模块进行练习,课程结束时让学生动手开发某一管理系统的数据库。
例如:我先给学生介绍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模型、概念模型、数据字典、关系模型等,然后在给他们介绍数据库设计的步骤:需求分析、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最后给他们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等这些题目,让他们为这些系统设计出比较完整的数据库,包括从分析这个系统,到最后的给出关系模型,都要给出明确的文档形式。
新工科背景下融入CDIO_理念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设计
![新工科背景下融入CDIO_理念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d4a5a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3.png)
新工科背景下融入CDIO理念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设计宋倩 段艳明【摘要】立足于新工科大环境下,专业课程与课堂思政、理论与实践实现一体化教学已然成为新常态,全面推进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改革行稳致远。
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探索专业、思政理实教学案例,围绕红色英雄数据库开展实验教学。
从课前实验预学、课中实验教学以及课后自我拓展三个方面探讨实验课程改革的策略,提出融入CDIO理念的实验教学设计,实验中融入思政元素,重构实验教学体系,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从而稳步优化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效果,达到育人目标要求。
【关键词】CDIO理念|实验教学|红色英雄数据库|课程思政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课堂教学自始至终都是贯穿三全育人的桥头堡,也是教育教学改革攻坚克难的最后一关。
笔者团队围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展开探讨如何在专业课实验教学中,既能发扬英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又能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本文选取讲解的教学片段为查询语言中的Select命令。
Select命令是数据库编程中的最常用的操作,该命令十分实用,于初学者来说较为抽象。
如何讲通、讲活该命令,从而实现由知识内涵升华到思想政治内涵,需要重构教学目标、深耕细作教学案例;在课中实验教学、课后自我拓展等方面重点发力、巧妙构思。
一、教学目标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改革,首当其冲要重构实验教学目标,剖析实验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的潜在关系,将思政目标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实验教学目标中[1]。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Select命令的一般格式、单表查询与多表查询的语法格式,拥有数据库查询设计与分析的能力,能够简化程序编制,提高编程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线上MOOC+线下工程能力培养+思政案例”的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以创新的意识去参与课堂互动,提升学生问题分析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升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成就感,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内在潜力,鼓励学生自信自强。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探索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0a3f47f8e9951e79b8927df.png)
验。
,
( 2)教师 在 课 堂上 应 给 学 生 指定 明确 实 验题 目实 验 内容 ,让 学生上 机时做到 目的 明确 、有的放矢 。实验 内容要尽量 紧叩教
材 。适 量 。
( 3)上机 时应 对学 生 进 行 实 时指 导 ,并对 上 机 过 程 中普 遍 存 在 的问 题 进 行 统 一 讲 解 。 ( 根 据 学生 上机 实 验情 况 ,适 当调 整上 课 进度 和 上课 内容 。 4) 做 到 了 这 四 点 ,实践 教 学 会 起 到事 半 功 倍 的效 果 。 五 、通 过 课 程设 计 ,培 养 设 计 能 力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全面理解和综合运用数据库系统 及相关学科的知识 、技术和方法分析问题、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 ’ 的设 计 和 实施 以解 决实 际 问题 、提高 其 综 合 素质 和创 新 能力 的重 要实 践教学环节 ,是数据库 系统课程教学 目标培养 中的最高层 次 。在这 一 教 学 阶段 ,学生 需 要 综合 运 用 前 两 阶段 所 学 课 程 的 知 识 ,以及 程 序 设计 、软件 工 程 、计 算 机 网络 等相 关 知 识 才 能完 成 本 阶 段 教学 任 务 ,达 到 教学 目标 。这 一 实 践 教学 环 节 在 培 养学 生 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要做到重 视 教 学 组织 ,从 选 题 到 答辩 采 取 了一 系列 切 实 措 施来 确 保 其 教 学 质 量 。所 选题 目应 具有 一 定 的 应 用 背景 ,让学 生 能 够 应用 软件 工 程的基本原则设计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应程 的教 学 目标
根据 数 据库 技术 应 用 广 泛 、快 速 发展 的实 际情 况 ,按 照 学 校 关 于加 强 学生 实 践 能力 和 创 新 能力 、培养 高 素 质应 用 型 人 才 的要 求 ,我们 确 立 了数 据 库 系 统课 程 的教 学 目标 ,用一 句 话 概括 为 使 学生 具 备 “ 数 据库 系 统 的 认知 、分析 、设 计 、应用 能 力 和学 科 对 素质 ” ,具体而言就是 :较全面的掌握数据库系统 的基本概念和 基 本 原 理 ,了解 学科 发 展 前 沿 和发 展 趋势 ,提 高数 据 库 的理 论 知 识水平 ;学习数据库技术和方法 ,掌握其应用技能 ,提高学生 的 动 手 实 践能 力 ;培 养 学生 综 合 运 用数 据 库 系统 的知识 、技术 和 方 法 进 行 数据 库 应 用 系统 的 设 计 和实 施 的 能力 ,提高 其 综合 素 质 和 创 新能力。
《2024年《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范文
![《2024年《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ccc4a7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4.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篇一一、引言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库作为信息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在企业、科研、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因此,《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信息化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以供参考。
二、课程资源建设的必要性1. 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因此,课程资源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
2. 提升教学质量:完善的课程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建设实践性的课程资源,如数据库设计、开发、管理等方面的案例和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1. 教材建设教材是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础。
在教材选择上,应注重选择内容全面、系统性强、与时俱进的教材。
同时,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学生需求,编写适合本校的特色教材。
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国外教材,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2. 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课件、视频、动画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在制作这些资源时,应注重内容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生动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数据库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专门的数据库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数据库软件和硬件设备,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2)开展项目式教学:通过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建立校企合作: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开展数据库应用研究和开发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52cfe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2.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据组织与查询等内容,培养学生数据库分析与设计的能力,为其日后从事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支持。
但是,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学生数量日益增多,教学质量受到严峻挑战,既要确保基本知识的传授,又要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如何进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教学思路与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改革的首要目的是要以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造为根本出发点,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要尽量减少老师的讲解,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形式进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结构模块化在课程设计上,应该将课程知识划分为多个小模块进行教学,使得每个模块拥有自己清晰的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和时间。
每个模块内部可视为一个微型课程,并通过合理的安排,使得每个学习小组在相应小模块中体验学习,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实际操作或任务。
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将课程中的知识进行分散和整合,使得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和学习复杂的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针对数据结构算法等内容,通过计算机图形工具辅助设计和演示。
同时,还可以使用网络资源等相关优秀案例以及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更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更好地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实践教学改革开展实践教学课程如今,大多数高校除了一定的理论课程外,都会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将理论课程所学的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应用和巩固。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践环节应该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学生应该分组进行实际数据库设计和开发建设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实验室实训强化对于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具和架构,应该在实验室中提供完整的环境支持,以便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f4f16912e3f5727a4e96253.png)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一项活动。
因此,数据库技术成为计算机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种应用技术。
大部分高校课程以数据库原理为基础,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在学校处于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应同时重视对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也就势在必行。
应根据办学定位、人才培养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就《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
本文总结《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进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方法等方面改革。
一、《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1. 教学内容滞后,更新慢。
数据库技术日新月异,发展非常迅速,但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却比较慢。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主要是采用SQL Server2005数据库作为内容,这与应用环境流行的SQL Server2008数据库,甚至更新的SQL Server2012数据库的内容严重脱节。
课程讲授的数据库技术,现在在很多应用环境中已不再使用,而一些新的数据库关键技术,如大数据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等则涉及较少。
2. 教学内容偏理论,轻实践。
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理论、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关系理论、数据理论、关系数据库系统、SQL语言、数据库设计等方面内容。
实践课时安排较少,上机实践的内容比较少,而且上机实践也只是片面地对理论知识进行练习,没有全面地对数据库技术内容进行系统的掌握以及进行综合设计应用。
数据库技术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因为缺乏实践,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吸收。
二、《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1. 教学内容的改革。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理论和时间要求都很高的技术,需要围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确定教学内容。
之前的教学内容中,有些理论概念很难理解,学生学习也觉得很枯燥。
课程名称(中文)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程名称(中文)数据库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a913f2700abb68a982fbbc.png)
课程名称(中文):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名称(英文):Databas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课程编号:14211005任课老师:任永祥课程性质:必修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姚普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学时学分:总学时48 实验学时 24总学分3应开实验学期:三年级上学期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先修课程:数据结构教学理念:本课程教学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思想,结合教务管理系统等的设计制作任务,在设计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学习目标,让学生“边做边学”。
(1)基础教学法:以Access关系数据库应用软件为基础,逐步深入系统进行数据库创建、参数设置、界面设计等基本知识的训练。
(2)案例分析:在实践中教师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针对地剖析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各个难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3)综合训练: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具体分析数据,建立模型,独立设计建成完全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锻炼学生综合应用的素质及能力。
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本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必修课。
要使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概念;掌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包括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VBA对象的各种创建方法、对象属性设置等知识;学会应用Access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
试图建立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本课程三个模块及其相应要求:1、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掌握数据和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的规范设计要求,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的使用。
2、Access数据库软件的基本使用。
掌握创建数据库,查询相关数据,显示数据、打印数据,通过VBA编写具有个性化要求的数据查询方法。
3、Access应用程序设计。
在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锻炼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开发能力。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109fd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0.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引言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系统中。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1. 课程内容滞后传统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建模、SQL语言等方面展开,而忽视了当前主流的NoSQL、大数据技术在数据库领域的应用。
随着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内容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配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很少采取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缺乏与学生互动、学以致用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
3. 教学手段陈旧由于受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很多学校在教学中还停留在课本、PPT讲解的阶段,很少运用到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有所欠缺。
1. 优化课程内容对传统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充实课程的核心内容,增加相关新技术的介绍和应用案例,比如分布式数据库、云数据库、大数据技术、NoSQL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增加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据管理系统的原理和实践应用。
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2.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引入案例式教学、团队合作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dffc70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2.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2345678课程总学时:64,其中:授课48学时、实验16课程学分:3.0课程分类:必修开课学期:2春开课单位:信电学院适用专业:计算机所需先修课:高等数学,任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二、教学理念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软件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数据库应用领域已从数据处理、信息管理、事务处理扩大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支持等新的应用领域,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课程。
课程建设坚持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努力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毕业产出为导向、可持续改进的数据库原理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强化OBE教育理念,有助于教师转变思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毕业要求能力的达成。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数据库的基本设计、维护和操作技能,初步具有独立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四、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与课程目标关系图五、教学方法本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课程思政教育将运用其学科思维提炼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内涵,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载体。
其主要方式是:(1)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技术层面要针对专业特点组织课程内容和实践主题,通过基本概念讲解、重要理论推演和工程案例认知与配套实验课程,使学生熟悉数据库工程项目的研发流程,体验从需求分析到实施运行的全过程,让知识与实践得以交融和强化,达到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目的;素养层面要通过多个环节的小组分工,以问题导向来讨论合作和实践锻炼,让学生体验职业角色责任和具体实施过程的岗位要求,把友善、沟通、合作、责任、诚信、创新等关键词与基于过程的个人心得分享和总结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切实认清上述职业素养内涵是现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论实践课程的融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总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cef52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1.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总结第一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总结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总结两部分内容组成:数据库的理论知识、SQL Sever 2000的使用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包括三篇,第1篇:基础篇;第2篇:设计篇;第3篇:系统篇,三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基础篇是基础是重点,必须全面掌握;设计篇是方法论,是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方向指南,对基础篇的应用;系统篇:是对DBMS的四性的详细解释,丰富了基础篇的内容。
一、名词概念1、信息、数据、数据处理2、数据库3、数据库管理系统4、数据库系统5、概念模型6、逻辑模型7、模式8、外模式9、内模式10、数据库独立性(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11、概念模型有关概念: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联系、联系方式12、关系模型的有关概念(元组、属性、主码、域、分量、关系模式)13、函数依赖14、完全函数依赖15、部分函数依赖16、传递函数依赖17、码18、主属性19、非主属性 20、视图21、可恢复性22、并发控制性23、安全性24、完整性25、关系26、关系模式27、实体完整性28、参考完整性29、自定义完整性 30、游标二、基本理论1、计算机数据管理三个阶段的特点(数据组织(保存)与管理、共享、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独立性、数据冗余等),特别要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组织结构化、共享性高、数据独立性强,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2、DBMSE 的数据控制功能(1)可恢复性(2)并发控制(3)安全性(4)数据的完整性结合第3篇系统篇,掌握好如下问题事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系统发生故障、并发控制出现异常的实质?可恢复性部分什么是可恢复性故障类型故障恢复实现技术(数据转储与建立日志文件,掌握数据转储的形式和特点,日志文件中包含的内容)各种类型故障的排除方法(1)事务故障(Undo处理,反向扫描日志文件)(2)系统故障(对未完成的事务Undo处理,已完成的事务Redo处理)(3)介质故障()并发控制并发操作的三类数据的不一致性并发控制的主要技术(封锁技术)锁的类型及特点封锁协议并发操作的可串行性(概念、什么样的调度是正确的(所有的串行调度、具有并发操作的可串行化的调度是正确的、如何保证调度是正确的。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探索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e602215aad02de80d4d84056.png)
作 为 学 生 的上 机 实 践 内 容 ,或 者 选 用 与 教 材 配 套 的实 验 指 导 书 ,指 导学 生 按 照 上 面 的实 验 题进 行 操 作 。在 这 种 传 统 的 教 学 方 式 下 ,学 生 上 机 实 践 目的 性 不 强 ,任 务 不 够 明 确 ;实 验 时 间 有 限 ,而 内 容 孤 立 、零 散 , 缺 乏 延 续 性 和 整体 性 :不 利 于 学 生 设 计 能 力 、综 合 能 力 、探 索 精 神 的增 强 。 这 些 问题 严 重 影 响 了 教 学 质 量 的 提 高 。制 约 了学 生 学 习 主 动 性 的发 挥 ,妨 碍 了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培 养 。 因 此 ,加 强 数 据 库 课 程 实 验 教 学 的
二 、基 于 支 架 式 教 学 思想 构 建 实验 内容 体 系
支 架 式 教 学 被 定 义 为 : “ 架 式 教 学 应 当 为 学 习 者 建 构 理解 知 识 的 一 种 概 念 框 架 。这 种 框 架 中 的概 念 支
是 为 发 展 学 习 者 对 同题 的进 一 步 理 解 所 需 要 的 ,为 此 ,事 先 要 把 复 杂 的 学 习 任 务 加 以分 解 ,以 便 于 把 学 习 者 的理 解 逐 步 引 向 深 人 ” 支 架 原 本 是 指 建 筑 行 业 中使 用 的脚 手 架 ,在 这 里 用 来 形 象 地 描 述 一 种 教 学 方 式 。 。
改 革有 着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
一
、
实 验教 学 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第6期2013年12月实验科学与技术Experi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11 No.6Dec.201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多层次系统化实验教学研究牛新征,赵明,张凤荔!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成都611731)摘要:文中首先针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教学现存的诸多问题,分析并确定改革需求和目标;其次,对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对实验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设计的改革,对一种三层数据库实验体系结构的引入等;最后,展示了三项实验设计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工作。
该实验教学改革不仅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也为如何培养学 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实验系统化设计;实验体系结构中图分类号:G642.423; TP311. 13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 i s s n.1672 -4550. 2013. 06.092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M u l t i p l e-l e v e l a n d S y s t e m a t i c E x p e r i m e n tT e a c h i n g o f D a ta b a s e C o n c e p ts a n d A p p lic a t io nNIU Xinzheng,Z H A O Ming, Z H A N G Fengli(S c h o o l o f Computer S c i e n c e and E n g i n e e r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China, Chengdu 611731, C h i n a) Abstract : According t o t h e remaining problems i n experiment t e a c hing o f d a ta b a s e e o n c e p t s and application,t h i s paper f i r s t l y a n a l y s e sand s e t t l e s t h e requirements and t h e g o a l s o f t h e r e f o r m.A f t e r that, we p r e s e n t t h e deep i n s i g h t o f t h e reform,which i n c l u d e s t h e s t r a tegy o f teaching,t h e designed d e t a i l s and a t h r e e-l e v e l experiment a r c h i t e c t u r e.Finally,t h r e e p r a c t i c e s a r e designed f o r t h e reform o fexperiment t e a c h i n g.The reform t a k e s t h e b e n e f i c i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t o improve s t u d e n t s’study a b i l i t y and comprehensive q u a l i t y.Key words: database concepts and a p p l i c a t i o n;experiment t e a c h i n g;s y s t e m a t i c design o f t h e experiment; experiment a r c h i t e c t u r e.《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各类高校许多专业的必修课,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它与 《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编译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等课程都有密切关系,是 集理论性、实用性、操作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综合 性课程。
作为这样一门综合性、系统性非常强的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只有将实践部分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并在教学中注重实验课程设计的延 续性、连贯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创新性才能真正 使学生理解课程的精髓,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以致用。
同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真正达到培养知识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要求。
因此,从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设计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探索与改革,是该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
收稿日期:2013-09-10;修改日期:2013-09-14基金项目:2013年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学杰出人才 计划,2013年电子科技大学教师新实验项目。
作者简介:牛新征(1978 -),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移动计算,数据库。
1实验教学改革的需求和目标1-1改革需求我们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实验教学理念单薄。
部分教师 仅将实验视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使得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学生“重考试,轻能力”,学生综合解决能力无从提高,创新思维无法培养。
(2)实验考核方式单一。
现行的实验考核制度局限于对基本 方法和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估,并未公平地衡量和评 价学生的实验表现和综合能力,打击了意愿为实验锻炼付出努力的学生的积极性。
(3)实验设计难使 课程之间融会贯通。
现行实验设计,多仅为完成课程教学,不重视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整体化,因而 培养的学生遇到实际问题需要应用多种技术、多学科知识时感到束手无策。
(4)实验内容陈旧,手段 单一。
现行数据库实验多为验证型,其中对基本原理的实践,拥有较慢的更新速度,并且,从实验效果看,学生没有得到充分锻炼,无法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难以满足未来工作的综合要求[24]。
1-2改革目标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在整个实验改革设计过 程中,我们将分别在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上,实•290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年12月验体系结构的引入这三个方面做相应思考和改进,总体来看,我们期望达到实验效果的明显提升,和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有效吸收。
具体来说,我们的实验教学改革应达到如下目标:(1)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提高实验的实际效果;!2)通过实验内容的安排,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培养自主获 取知识的能力;(3)通过提高实验课程设计的综合性,提升对学生系统观的培养;(4)通过为学生搭 建良好的实验平台,经过较充分设计的实验过程和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造性思维能力[4]。
2实验教学改革的设计2.1改革策略(1)教学形式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起初的引导,可以通过课堂传授的方式进行,帮助学生尽快入门。
可将简单枯燥的基础知识验证 试验安排在随堂展示,随后逐渐减少,并引导学生们内部进行交流,互相帮助,自主解决后续创新性和趣味性更强的问题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尽量 做到少讲解,多示范和启发,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 间去思考、设计与实现。
但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可以集中讲解和显示,帮助多数人完成实验。
(2)教学内容上,多科目知识融会贯通。
在目前教学改革中最重点的工作就是加强学生系统能力、工程能力的培养,即对学生各科目知识 有机融合贯通的整体能力培养。
因此,在设计实验内容时,避免将学科知识孤立成独立模块,而应尽 量融合多学科知识,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建立系统化视角。
(3)实验结构上,引入数据库实验体系结构。
针对目前实验课程系统性不强、内容过于固定等缺陷,提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数据库实验体系结构,理顺实验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关系,丰富了实验内容,调动了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
2.2教学形式的改革设计为解决现行实验存在的教学理念单薄和实验考 核方式单一造成的问题,我们在教学方式上提出以 下解决方法[5_6]。
(1)学生可按照项目方式完成任务。
教师可在实验初期根据学生能力为其均匀分组,尽量使实验难易程度相对于各组学生水平具有一定挑战性,但 并非不可触及。
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的努力下,可以完成实验。
(2)在实验任务的安排上,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为不同小组指定不同实验课题,每个课题主题有所不同;第二种为不同小组制定相同课题,但要求具体实现方案需有不同,如使用不同的数据结构,不同的编程语言等。
(3)老师运用引导式的教学方式,通过适当示范和启发帮助学生入门,只给学生以提示,将验证 型的实验随堂展示,留下更多时间让学生有进一步 思考和实现的空间。
(4)在实验的考核机制上,突破过去主要以出 勤和实验报告成绩为主要评价的方式带来的对综合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的不公平性。
我们改变以前考核机制过于简单的方式,实验成绩也将分成三个部分:基本技能的考核,综合知识的实践,创新性能力体现,各占50%,30%,20%的比例,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因此得到激发和培养。
2.3实验内容的系统化设计考虑到现行实验设计涉及知识点过于零散片面,缺乏对学生系统观、工程能力培养的问题,我们在实验设计上以一个数据库核心技术设计与开发实验贯穿整个实验课程,涵盖了数据库技术实践的各个环节和技能训练,每个实验部分是整个实验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每个实验都被设计成数据库某个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以供学生锻炼。
在这里有必要解释系统化设计的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整合数据库课程涉及的其他课程于一个实验项目中,使实验设计摆脱独立知识模块和单纯基础知识更新速度慢的问题,不只局限于数据库课程,为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创造空间,方便教师因材施教设计实验,达到推陈出新,脱离过时的目的。
第二层是指学生在做这样综合性实验的同时,能够对整个课程体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复习所学内容并经过探索学习了解后续课程的同时,通过将新学知识放置到知识体系相对完整的项目中,帮助同学们直观认识新学的数据库课程知识在实际项目场景中的位置。
这种对所学知识自顶向下的统筹视角,是同学们理解消化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其解答了同学们“学为何用”的困惑。
更进一步,这种全局观的系统思维可以帮助同学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确定感兴趣研究领域的确定。
更何况系统能力和工程能力是培养知识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必要第11卷第6期牛新征,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多层次系统化实验教学研究•291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