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公式大全

(完整版)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公式大全

(完整版)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公式大全一、直线方程1. 点斜式:y y1 = m(x x1),其中m是直线的斜率,(x1, y1)是直线上的一个点。

2. 斜截式:y = mx + b,其中m是直线的斜率,b是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3. 一般式:Ax + By + C = 0,其中A、B、C是常数。

二、圆的方程1. 标准式:(x a)2 + (y b)2 = r2,其中(a, b)是圆心的坐标,r是圆的半径。

2. 一般式:x2 + y2 + Dx + Ey + F = 0,其中D、E、F是常数。

三、椭圆的方程1. 标准式:((x h)2/a2) + ((y k)2/b2) = 1,其中(a, b)是椭圆的半长轴和半短轴,(h, k)是椭圆中心的坐标。

2. 一般式:((x h)2/a2) + ((y k)2/b2) 1 = 0,其中(a, b)是椭圆的半长轴和半短轴,(h, k)是椭圆中心的坐标。

四、双曲线的方程1. 标准式:((x h)2/a2) ((y k)2/b2) = 1,其中(a, b)是双曲线的实轴和虚轴,(h, k)是双曲线中心的坐标。

2. 一般式:((x h)2/a2) ((y k)2/b2) 1 = 0,其中(a, b)是双曲线的实轴和虚轴,(h, k)是双曲线中心的坐标。

五、抛物线的方程1. 标准式:y2 = 4ax,其中a是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2. 一般式:y2 = 4ax + b,其中a是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b是抛物线在y轴上的截距。

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 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计算直线到圆心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的关系。

如果d < r,直线与圆相交;如果d = r,直线与圆相切;如果d > r,直线与圆相离。

2. 直线与圆的交点:解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得到两个交点的坐标。

七、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1. 判定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得到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图形、形状、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等几何对象的性质。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几何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模块。

掌握几何定理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对于解题和理解几何问题都非常关键。

下面,本文将对一些高中数学中常见的几何定理点进行总结。

1.平行线定理平行线定理是几何学中的重要定理之一。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根据平行线定理,同一平面内,与一条平行线相交的直线,与另一条平行线的交点与这两条平行线的角度相等。

平行线定理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推论:- 对称性:如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则直线CD与直线AB平行。

- 传递性:如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并且直线CD与直线EF平行,则直线AB与直线EF平行。

2.相交线定理在几何学中,相交线定理指的是,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则相交线两边所夹的相邻角互补。

互补角是指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

相交线定理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推论:- 有向角相等:如果两条折线AB和CD相交,并且∠ABC =∠CDE,则∠ABD = ∠CDE。

- 线性对应角相等:如果两条相交的直线AB和CD有一个共同的垂线EF,且∠ABE与∠CDF是对应角,则∠ABE = ∠CDF。

3.三角形的重心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定理是指三角形内划一条直线,将三个顶点分别与对边的中点连线,三条连线的交点就是这条直线的重心。

根据重心定理,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可用于推导或解决很多几何问题。

4.全等三角形定理全等三角形定理是几何学中的一个基本定理,用于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根据全等三角形定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三边全等(SSS):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

- 两边一角全等(SAS):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分别相等。

- 三角形斜边和一个对角(HPAS):两个三角形的斜边相等,且这两边之间的夹角也相等。

5.相似三角形定理相似三角形定理是几何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定理,用于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高中平面几何定理

高中平面几何定理

(高中)平面几何基础知识(基本定理、基本性质)1. 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广义勾股定理)(1)锐角对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之平方和,减去这两边中的一边和另一边在这边上的射影乘积的两倍. (2)钝角对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加上这两边中的一边与另一边在这边上的射影乘积的两倍.2. 射影定理(欧几里得定理)3. 中线定理(巴布斯定理)设△ABC 的边BC 的中点为P ,则有)(22222BP AP AC AB +=+; 中线长:222222a c b m a -+=. 4. 垂线定理:2222BD BC AD AC CD AB -=-⇔⊥. 高线长:C b B c A abc c p b p a p p a h a sin sin sin ))()((2===---=. 5. 角平分线定理: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分对边所成的两条线段与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 如△ABC 中,AD 平分∠BAC ,则ACAB DC BD =;(外角平分线定理). 角平分线长:2cos 2)(2A c b bc a p bcp c b t a +=-+=(其中p 为周长一半). 6. 正弦定理:R Cc B b A a 2sin sin sin ===,(其中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7. 余弦定理:C ab b a c cos 2222-+=.8. 张角定理:ABDAC AC BAD AD BAC ∠+∠=∠sin sin sin .9. 斯特瓦尔特(Stewart )定理:设已知△ABC 及其底边上B 、C 两点间的一点D ,则有AB 2·DC +AC 2·BD-AD 2·BC =BC ·DC ·BD .10. 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等于圆心角的一半.(圆外角如何转化?)11. 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夹弧所对的圆周角.12. 圆幂定理:(相交弦定理:垂径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13. 布拉美古塔(Brahmagupta )定理: 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AC ⊥BD ,自对角线的交点P向一边作垂线,其延长线必平分对边.14. 点到圆的幂:设P 为⊙O 所在平面上任意一点,PO =d ,⊙O 的半径为r ,则d 2-r 2就是点P对于⊙O 的幂.过P 任作一直线与⊙O 交于点A 、B ,则PA ·PB = |d 2-r 2|.“到两圆等幂的点的轨迹是与此二圆的连心线垂直的一条直线,如果此二圆相交,则该轨迹是此二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这个结论.这条直线称为两圆的“根轴”.三个圆两两的根轴如果不互相平行,则它们交于一点,这一点称为三圆的“根心”.三个圆的根心对于三个圆等幂.当三个圆两两相交时,三条公共弦(就是两两的根轴)所在直线交于一点.15. 托勒密(Ptolemy )定理:圆内接四边形对角线之积等于两组对边乘积之和,即AC ·BD =AB ·CD +AD ·BC ,(逆命题成立) .(广义托勒密定理)AB ·CD +AD ·BC ≥AC ·BD .16. 蝴蝶定理:AB 是⊙O 的弦,M 是其中点,弦CD 、EF 经过点M ,CF 、DE 交AB 于P 、Q ,求证:MP =QM .17. 费马点:定理1等边三角形外接圆上一点,到该三角形较近两顶点距离之和等于到另一顶点的距离;不在等边三角形外接圆上的点,到该三角形两顶点距离之和大于到另一点的距离.定理2 三角形每一内角都小于120°时,在三角形内必存在一点,它对三条边所张的角都是120°,该点到三顶点距离和达到最小,称为“费马点”,当三角形有一内角不小于120°时,此角的顶点即为费马点.18. 拿破仑三角形:在任意△ABC 的外侧,分别作等边△ABD 、△BCE 、△CAF ,则AE 、AB 、CD三线共点,并且AE =BF =CD ,这个命题称为拿破仑定理. 以△ABC 的三条边分别向外作等边△ABD 、△BCE 、△CAF ,它们的外接圆⊙C 1 、⊙A 1 、⊙B 1的圆心构成的△——外拿破仑的三角形,⊙C 1 、⊙A 1 、⊙B 1三圆共点,外拿破仑三角形是一个等边三角形;△ABC 的三条边分别向△ABC 的内侧作等边△ABD 、△BCE 、△CAF ,它们的外接圆⊙C 2 、⊙A 2 、⊙B 2的圆心构成的△——内拿破仑三角形,⊙C 2 、⊙A 2 、⊙B 2三圆共点,内拿破仑三角形也是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两个拿破仑三角形还具有相同的中心.19. 九点圆(Nine point round 或欧拉圆或费尔巴赫圆):三角形中,三边中心、从各顶点向其对边所引垂线的垂足,以及垂心与各顶点连线的中点,这九个点在同一个圆上,九点圆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例如:(1)三角形的九点圆的半径是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之半;(2)九点圆的圆心在欧拉线上,且恰为垂心与外心连线的中点;(3)三角形的九点圆与三角形的内切圆,三个旁切圆均相切〔费尔巴哈定理〕.20. 欧拉(Euler )线:三角形的外心、重心、九点圆圆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欧拉线)上.21. 欧拉(Euler )公式:设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R ,内切圆半径为r ,外心与内心的距离为d ,则d 2=R 2-2Rr .22. 锐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与内切圆半径的和等于外心到各边距离的和.23. 重心: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并且各中线被这个点分成2:1的两部分;)3,3(C B A C B A y y y x x x G ++++ 重心性质:(1)设G 为△ABC 的重心,连结AG 并延长交BC 于D ,则D 为BC 的中点,则1:2:=GD AG ; (2)设G 为△ABC 的重心,则ABC AC G BC G ABG S S S S ∆∆∆∆===31; (3)设G 为△ABC 的重心,过G 作DE ∥BC 交AB 于D ,交AC 于E ,过G 作PF ∥AC 交AB 于P ,交BC 于F ,过G 作HK ∥AB 交AC 于K ,交BC 于H ,则2;32=++===ABKH CA FP BC DE AB KH CA FP BC DE ; (4)设G 为△ABC 的重心,则①222222333GC AB GB CA GA BC +=+=+; ②)(31222222CA BC AB GC GB GA ++=++; ③22222223PG GC GB GA PC PB PA +++=++(P 为△ABC 内任意一点);④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是重心,即222GC GB GA ++最小;⑤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是重心;反之亦然(即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则G为△ABC 的重心). 24.垂心: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c B b A a y C c y B b y A a C c B b A a x C c x B b x A a H C B A C B A ++++++++垂心性质:(1)三角形任一顶点到垂心的距离,等于外心到对边的距离的2倍;(2)垂心H 关于△ABC 的三边的对称点,均在△ABC 的外接圆上;(3)△ABC 的垂心为H ,则△ABC ,△ABH ,△BCH ,△ACH 的外接圆是等圆;(4)设O ,H 分别为△ABC 的外心和垂心,则HCA BCO ABH CBO HAC BAO ∠=∠∠=∠∠=∠,,.25.内心:三角形的三条角分线的交点—内接圆圆心,即内心到三角形各边距离相等;),(cb a cy by ayc b a cx bx ax I C B A C B A ++++++++ 内心性质:(1)设I 为△ABC 的内心,则I 到△ABC 三边的距离相等,反之亦然; (2)设I 为△ABC 的内心,则C AIB B AIC A BIC ∠+︒=∠∠+︒=∠∠+︒=∠2190,2190,2190; (3)三角形一内角平分线与其外接圆的交点到另两顶点的距离与到内心的距离相等;反之,若A ∠平分线交△ABC 外接圆于点K ,I 为线段AK 上的点且满足KI=KB ,则I 为△ABC 的内心;(4)设I 为△ABC 的内心,,,,c AB b AC a BC === A ∠平分线交BC 于D ,交△ABC 外接圆于点K ,则ac b KD IK KI AK ID AI +===; (5)设I 为△ABC 的内心,,,,c AB b AC a BC ===I 在AB AC BC ,,上的射影分别为F E D ,,,内切圆半径为r ,令)(21c b a p ++=,则①pr S ABC =∆;②c p CD CE b p BF BD a p AF AE -==-==-==;;;③CI BI AI p abcr ⋅⋅⋅=. 26. 外心:三角形的三条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圆心,即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2sin 2sin 2sin 2sin 2sin 2sin ,2sin 2sin 2sin 2sin 2sin 2sin (CB A Cy By AyC B A Cx Bx Ax O C B A C B A ++++++++ 外心性质:(1)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2)设O 为△ABC 的外心,则A BOC ∠=∠2或A BOC ∠-︒=∠2360;(3)∆=S abc R 4;(4)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边的距离之和等于其内切圆与外接圆半径之和.27. 旁心:一内角平分线与两外角平分线交点——旁切圆圆心;设△ABC 的三边,,,c AB b AC a BC ===令)(21c b a p ++=,分别与AB AC BC ,,外侧相切的旁切圆圆心记为C B A I I I ,,,其半径分别记为C B A r r r ,,.旁心性质:(1),21,2190A C BI C BI A C BI C B A ∠=∠=∠∠-︒=∠(对于顶角B ,C 也有类似的式子);(2))(21C A I I I C B A ∠+∠=∠; (3)设A AI 的连线交△ABC 的外接圆于D ,则DC DB DI A ==(对于C B CI BI ,有同样的结论);(4)△ABC 是△I A I B I C 的垂足三角形,且△I A I B I C 的外接圆半径'R 等于△ABC 的直径为2R .28. 三角形面积公式:C B A R R abc C ab ah S a ABC sin sin sin 24sin 21212====∆)cot cot (cot 4222C B A c b a ++++= ))()((c p b p a p p pr ---==,其中a h 表示BC 边上的高,R 为外接圆半径,r 为内切圆半径,)(21c b a p ++=. 29. 三角形中内切圆,旁切圆和外接圆半径的相互关系:;2sin 2cos 2cos 4,2cos 2sin 2cos 4,2cos 2cos 2sin 4;2sin 2sin 2sin4C B A R r C B A R r C B A R r C B A R r c b a ==== .1111;2tan 2tan ,2tan 2tan ,2tan 2tan r r r r B A r r C A r r C B r r c b a c b a=++=== 30. 梅涅劳斯(Menelaus )定理:设△ABC 的三边BC 、CA 、AB 或其延长线和一条不经过它们任一顶点的直线的交点分别为P 、Q 、R 则有 1=⋅⋅RBAR QA CQ PC BP .(逆定理也成立) 31.梅涅劳斯定理的应用定理1:设△ABC 的∠A 的外角平分线交边CA 于Q ,∠C 的平分线交边AB 于R ,∠B 的平分线交边CA 于Q ,则P 、Q 、R 三点共线.32. 梅涅劳斯定理的应用定理2:过任意△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作它的外接圆的切线,分别和BC 、CA 、AB 的延长线交于点P 、Q 、R ,则P 、Q 、R 三点共线.33. 塞瓦(Ceva )定理:设X 、Y 、Z 分别为△ABC 的边BC 、CA 、AB 上的一点,则AX 、BY 、CZ 所在直线交于一点的充要条件是AZ ZB ·BX XC ·CY YA=1. 34. 塞瓦定理的应用定理:设平行于△ABC 的边BC 的直线与两边AB 、AC 的交点分别是D 、E ,又设BE 和CD 交于S ,则AS 一定过边BC 的中点M .35. 塞瓦定理的逆定理:(略)36. 塞瓦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定理1: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角分线交于一点.37. 塞瓦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定理2:设△ABC 的内切圆和边BC 、CA 、AB 分别相切于点R 、S 、T ,则AR 、BS 、CT 交于一点.38. 西摩松(Simson )定理:从△ABC 的外接圆上任意一点P 向三边BC 、CA 、AB 或其延长线作垂线,设其垂足分别是D 、E 、R ,则D 、E 、R 共线,(这条直线叫西摩松线Simson line ).39. 西摩松定理的逆定理:(略)40. 关于西摩松线的定理1:△ABC 的外接圆的两个端点P 、Q 关于该三角形的西摩松线互相垂直,其交点在九点圆上.41. 关于西摩松线的定理2(安宁定理):在一个圆周上有4点,以其中任三点作三角形,再作其余一点的关于该三角形的西摩松线,这些西摩松线交于一点.42. 史坦纳定理:设△ABC 的垂心为H ,其外接圆的任意点P ,这时关于△ABC 的点P 的西摩松线通过线段PH 的中心.43. 史坦纳定理的应用定理:△ABC 的外接圆上的一点P 的关于边BC 、CA 、AB 的对称点和△ABC的垂心H 同在一条(与西摩松线平行的)直线上.这条直线被叫做点P 关于△ABC 的镜象线.44.牛顿定理1:四边形两条对边的延长线的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和两条对角线的中点,三点共线.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四边形的牛顿线.45.牛顿定理2:圆外切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中点,及该圆的圆心,三点共线.46.笛沙格定理1:平面上有两个三角形△ABC、△DEF,设它们的对应顶点(A和D、B和E、C 和F)的连线交于一点,这时如果对应边或其延长线相交,则这三个交点共线.47.笛沙格定理2:相异平面上有两个三角形△ABC、△DEF,设它们的对应顶点(A和D、B和E、C和F)的连线交于一点,这时如果对应边或其延长线相交,则这三个交点共线.48.波朗杰、腾下定理:设△ABC的外接圆上的三点为P、Q、R,则P、Q、R关于△ABC交于一点的充要条件是:弧AP+弧BQ+弧CR=0(mod2 ) .49.波朗杰、腾下定理推论1:设P、Q、R为△ABC的外接圆上的三点,若P、Q、R关于△ABC 的西摩松线交于一点,则A、B、C三点关于△PQR的的西摩松线交于与前相同的一点.50.波朗杰、腾下定理推论2:在推论1中,三条西摩松线的交点是A、B、C、P、Q、R六点任取三点所作的三角形的垂心和其余三点所作的三角形的垂心的连线段的中点.51.波朗杰、腾下定理推论3:考查△ABC的外接圆上的一点P的关于△ABC的西摩松线,如设QR为垂直于这条西摩松线该外接圆的弦,则三点P、Q、R的关于△ABC的西摩松线交于一点.52.波朗杰、腾下定理推论4:从△ABC的顶点向边BC、CA、AB引垂线,设垂足分别是D、E、F,且设边BC、CA、AB的中点分别是L、M、N,则D、E、F、L、M、N六点在同一个圆上,这时L、M、N点关于关于△ABC的西摩松线交于一点.53.卡诺定理:通过△ABC的外接圆的一点P,引与△ABC的三边BC、CA、AB分别成同向的等角的直线PD、PE、PF,与三边的交点分别是D、E、F,则D、E、F三点共线.54.奥倍尔定理:通过△ABC的三个顶点引互相平行的三条直线,设它们与△ABC的外接圆的交点分别是L、M、N,在△ABC的外接圆上取一点P,则PL、PM、PN与△ABC的三边BC、CA、AB 或其延长线的交点分别是D、E、F,则D、E、F三点共线.55.清宫定理:设P、Q为△ABC的外接圆的异于A、B、C的两点,P点的关于三边BC、CA、AB 的对称点分别是U、V、W,这时,QU、QV、QW和边BC、CA、AB或其延长线的交点分别是D、E、F,则D、E、F三点共线.56.他拿定理:设P、Q为关于△ABC的外接圆的一对反点,点P的关于三边BC、CA、AB的对称点分别是U、V、W,这时,如果QU、QV、QW和边BC、CA、AB或其延长线的交点分别是D、E、F,则D、E、F三点共线.(反点:P、Q分别为圆O的半径OC和其延长线的两点,如果OC2=OQ×OP 则称P、Q两点关于圆O互为反点)57.朗古来定理:在同一圆周上有A1、B1、C1、D1四点,以其中任三点作三角形,在圆周取一点P,作P点的关于这4个三角形的西摩松线,再从P向这4条西摩松线引垂线,则四个垂足在同一条直线上.58.从三角形各边的中点,向这条边所对的顶点处的外接圆的切线引垂线,这些垂线交于该三角形的九点圆的圆心.59.一个圆周上有n个点,从其中任意n-1个点的重心,向该圆周的在其余一点处的切线所引的垂线都交于一点.60.康托尔定理1:一个圆周上有n个点,从其中任意n-2个点的重心向余下两点的连线所引的垂线共点.61.康托尔定理2:一个圆周上有A、B、C、D四点及M、N两点,则M和N点关于四个三角形△BCD、△CDA、△DAB、△ABC中的每一个的两条西摩松线的交点在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叫做M 、N 两点关于四边形ABCD 的康托尔线.62. 康托尔定理3:一个圆周上有A 、B 、C 、D 四点及M 、N 、L 三点,则M 、N 两点的关于四边形ABCD 的康托尔线、L 、N 两点的关于四边形ABCD 的康托尔线、M 、L 两点的关于四边形ABCD 的康托尔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M 、N 、L 三点关于四边形ABCD 的康托尔点.63. 康托尔定理4:一个圆周上有A 、B 、C 、D 、E 五点及M 、N 、L 三点,则M 、N 、L 三点关于四边形BCDE 、CDEA 、DEAB 、EABC 中的每一个康托尔点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叫做M 、N 、L 三点关于五边形A 、B 、C 、D 、E 的康托尔线.64. 费尔巴赫定理:三角形的九点圆与内切圆和旁切圆相切.65. 莫利定理: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三等分,靠近某边的两条三分角线相得到一个交点,则这样的三个交点可以构成一个正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常被称作莫利正三角形.66. 布利安松定理:连结外切于圆的六边形ABCDEF 相对的顶点A 和D 、B 和E 、C 和F ,则这三线共点.67. 帕斯卡(Paskal )定理:圆内接六边形ABCDEF 相对的边AB 和DE 、BC 和EF 、CD 和FA 的(或延长线的)交点共线.68. 阿波罗尼斯(Apollonius )定理:到两定点A 、B 的距离之比为定比m :n (值不为1)的点P ,位于将线段AB 分成m :n 的内分点C 和外分点D 为直径两端点的定圆周上.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69. 库立奇*大上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九点圆)圆周上有四点,过其中任三点作三角形,这四个三角形的九点圆圆心都在同一圆周上,我们把过这四个九点圆圆心的圆叫做圆内接四边形的九点圆.70. 密格尔(Miquel )点: 若AE 、AF 、ED 、FB 四条直线相交于A 、B 、C 、D 、E 、F 六点,构成四个三角形,它们是△ABF 、△AED 、△BCE 、△DCF ,则这四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共点,这个点称为密格尔点.71. 葛尔刚(Gergonne )点:△ABC 的内切圆分别切边AB 、BC 、CA 于点D 、E 、F ,则AE 、BF 、CD 三线共点,这个点称为葛尔刚点.72. 欧拉关于垂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O 是三角形的外心,M 是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点,过M 向三边作垂线,三个垂足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其公式: 222AB C D 4||Rd R S S EF -=∆∆.。

高中数学必备定理

高中数学必备定理

高中数学必备定理
1.中线定理:连接一个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为这个三角形的中线,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且这个交点到每条中线的距离相等。

2. 弧度制: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等于半径的长度,该圆心角的大小就是1弧度。

3.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2(x) + cos^2(x) = 1,1 + tan^2(x) = sec^2(x),1 + cot^2(x) = csc^2(x)。

4. 对数运算的基本性质:log_a(MN) = log_a(M) + log_a(N),log_a(M/N) = log_a(M) - log_a(N),log_a(M^p) = plog_a(M)。

5. 向量运算的基本性质: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数量积、向量积。

6.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质:sin(x + 2π) = sin(x),cos(x + 2π) = cos(x),tan(x + π) = tan(x)。

7. 三角函数的奇偶性质:sin(-x) = -sin(x),cos(-x) = cos(x),tan(-x) = -tan(x)。

8. 导数的定义和性质:导数的定义,加减法、乘法、除法、反函数、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9. 积分的定义和性质:定积分的定义,积分的线性性、区间可加性、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

10.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模长、方向角、方向余弦。

- 1 -。

十大高中平面几何几何定理汇总及证明

十大高中平面几何几何定理汇总及证明

高中平面几何定理汇总及证明1.共边比例定理有公共边AB的两个三角形的顶点分别是P、Q,AB与PQ的连线交于点M,则有以下比例式成立:△ PAB的面积:△ QAB的面积=PM:QM.证明:分如下四种情况,分别作三角形高,由相似三角形可证S△PAB=S△PAM-S△PMB=S△PAM/S△PMB-1×S△PMB=AM/BM-1×S△PMB等高底共线,面积比=底长比同理,S△QAB=AM/BM-1×S△QMB所以,S△PAB/S△QAB=S△PMB/S△QMB=PM/QM等高底共线,面积比=底长比定理得证特殊情况:当PB∥AQ时,易知△PAB与△QAB的高相等,从而S△PAB=S△QAB,反之,S△PAB=S△QAB,则PB∥AQ;2.正弦定理在任意一个平面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值的比相等且等于外接圆半径的2倍”,即a/sinA = b/sinB =c/sinC = 2r=Rr为外接圆半径,R为直径证明:现将△ABC,做其外接圆,设圆心为O;我们考虑∠C及其对边AB;设AB长度为c;若∠C为直角,则AB就是⊙O的直径,即c= 2r;∵特殊角正弦函数值∴若∠C为锐角或钝角,过B作直径BC`交⊙O于C`,连接C'A,显然BC'= 2r=R; 若∠C为锐角,则C'与C落于AB的同侧,此时∠C'=∠C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在Rt△ABC'中有若∠C为钝角,则C'与C落于AB的异侧,BC的对边为a,此时∠C'=∠A,亦可推出;考虑同一个三角形内的三个角及三条边,同理,分别列式可得;3.分角定理在△ABC中,D是边BC上异于B,C或其延长线上的一点,连结AD,则有BD/CD=sin∠BAD/sin∠CADAB/AC;证明:S△ABD/S△ACD=BD/CD………… 1.1S△ABD/S△ACD=1/2×AB×AD×sin∠BAD/1/2 ×AC×AD×sin∠CAD= sin∠BAD/sin∠CAD ×AB/AC…………1.2由1.1式和1.2式得BD/CD=sin∠BAD/sin∠CAD ×AB/A C4.张角定理在△ABC中,D是BC上的一点,连结AD;那么;证明:设∠1=∠BAD,∠2=∠CAD由分角定理,S△ABD/S△ABC=BD/BC=AD/ACsin∠1/sin∠BAC→ BD/BCsin∠BAC/AD=sin∠1/AC 1.1S△ACD/S△ABC=CD/BC=AD/ABsin∠2/sin∠BAC→ CD/BCsin∠BAC/AD=sin∠2/AB 1.21.1式+1.2式即得 sin∠1/AC+sin∠2/AB=sin∠BAC/AD5.帕普斯定理直线l1上依次有点A,B,C,直线l2上依次有点D,E,F,设AE,BD交于G,AF,DC交于I,BF,EC交于H,则G,I,H共线;6.蝴蝶定理设S为圆内弦AB的中点,过S作弦CF和DE;设CF和DE各相交AB于点M和N,则S 是MN的中点;证明:过O作OL⊥ED,OT⊥CF,垂足为L、T,连接ON,OM,OS,SL,ST,易明△ESD∽△CSF∴ES/CS=ED/FC根据垂径定理得:LD=ED/2,FT=FC/2∴ES/CS=EL/CT又∵∠E=∠C∴△ESL∽△CST∴∠SLN=∠STM∵S是AB的中点所以OS⊥AB∴∠OSN=∠OLN=90°∴O,S,N,L四点共圆,一中同长同理,O,T,M,S四点共圆∴∠STM=∠SOM,∠SLN=∠SON∴∠SON=∠SOM∵OS⊥AB∴MS=NS7.西姆松定理过三角形外接圆上异于三角形顶点的任意一点作三边或其延长线上的垂线,则三垂足共线;此线常称为西姆松线;证明:若L、M、N三点共线,连结BP,CP,则因PL⊥BC,PM⊥AC,PN⊥AB,有B、L、P、N和P、M、C、L分别四点共圆,有∠NBP = ∠NLP = ∠MLP= ∠MCP.故A、B、P、C四点共圆;若A、P、B、C四点共圆,则∠NBP= ∠MCP;因PL⊥BC,PM⊥AC,PN⊥AB,有B、L、P、N和P、M、C、L四点共圆,有∠NBP = ∠NLP= ∠MCP= ∠MLP.故L、M、N三点共线;西姆松逆定理:若一点在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上的射影共线,则该点在此三角形的外接圆上;证明:PM⊥AC,PN⊥AB ,所以A,M,N,P共圆8.清宫定理设P、Q为△ABC的外接圆上异于A、B、C的两点,P关于三边BC、CA、AB的对称点分别是U、V、W,且QU、QV、QW分别交三边BC、CA、AB或其延长线于D、E、F,则D、E、F在同一直线上.证明:A、B、P、C四点共圆,因此∠PCE=∠ABP点P和V关于CA对称所以∠PCV=2∠PCE又因为P和W关于AB对称,所以∠PBW=2∠ABP从这三个式子,有∠PCV=∠PBW另一方面,因为∠PCQ和∠PBQ都是弦PQ所对的圆周角,所以∠PCQ=∠PBQ两式相加,有∠PCV+∠PCQ=∠PBW+∠PBQ即∠QCV=∠QBW即△QCV和△QBW有一个顶角相等,因此但是,,所以同理,于是根据梅涅劳斯定理的逆定理,D、E、F三点在同一直线上;9.密克定理三圆定理:设三个圆C1, C2, C3交于一点O,而M, N, P分别是C1 和C2, C2和C3, C3和C1的另一交点;设A为C1的点,直线MA交C2于B,直线PA交C3于C;那么B, N, C这三点共线;逆定理:如果是三角形,M, N, P三点分别在边AB, BC, CA上,那么△AMP、△BMN、△CPN 的外接圆交于一点O;完全四线形定理如果ABCDEF是完全四线形,那么三角形的外接圆交于一点O,称为密克点;四圆定理设C1, C2,C3, C4为四个圆,A1和B1是C1和C2的交点,A2和B2是C2 和C3的交点,A3和B3是C3和C4的交点,A4和B4是C1和C4的交点;那么A1, A2, A3, A4四点共圆当且仅当B1, B2, B3, B4四点共圆;证明:在△ABC的BC,AC,AB边上分别取点W,M,N,对AMN,△BWN和△CWM分别作其外接圆,则这三个外接圆共点;该定理的证明很简单,利用“圆内接四边形对角和为180度”及其逆定理;现在已知U是和的公共点;连接UM和UN,∵四边形BNUW和四边形CMUW分别是和的内接四边形,∴∠UWB+∠UNB=∠UNB+∠UNA=180度∴∠UWB=∠UNA;同理∠UWB+∠UWC=∠UWC+∠UMC=180度∴∠UWB=∠UMC;∵∠UMC+∠UMA=180度∴∠UNA+∠UMA=180度,这正说明四边形ANUM是一个圆内接四边形,而该圆必是,U必在上;10.婆罗摩笈多定理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垂足为M;EF⊥BC,且M在EF上;那么F是A D 的中点;证明:∵AC⊥BD,ME⊥BC∴∠CBD=∠CME∵∠CBD=∠CAD,∠CME=∠AMF∴∠CAD=∠AMF∴AF=MF∵∠AMD=90°,同时∠MAD+∠MDA=90°∴∠FMD=∠FDM∴MF=DF,即F是AD中点逆定理:若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则一边中点与对角线交点的连线垂直于对边;证明:∵MA⊥MD,F是AD中点∴AF=MF∴∠CAD=∠AMF∵∠CAD=∠CBD,∠AMF=∠CME∴∠CBD=∠CME∵∠CME+∠BME=∠BMC=90°∴∠CBD+∠BME=90°∴EF⊥BC11.托勒密定理圆内接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的乘积两对角线所包矩形的面积等于两组对边乘积之和一组对边所包矩形的面积与另一组对边所包矩形的面积之和.圆内接四边形ABCD,求证:AC·BD=AB·CD+AD·BC.证明:过C作CP交BD于P,使∠1=∠2,又∠3=∠4,∴△ACD∽△BCP.得AC:BC=AD:BP,AC·BP=AD·BC ①;又∠ACB=∠DCP,∠5=∠6,∴△ACB∽△DCP.得AC:CD=AB:DP,AC·DP=AB·CD ②;①+②得ACBP+DP=AB·CD+AD·BC.即AC·BD=AB·CD+AD·BC.12.梅涅劳斯定理当直线交三边所在直线于点时,;证明:过点C作CP∥DF交AB于P,则两式相乘得梅涅劳斯逆定理:若有三点F、D、E分别在边三角形的三边AB、BC、CA或其延长线上,且满足AF/FB×BD/DC×CE/EA=1,则F、D、E三点共线;证明:先假设E、F、D三点不共线,直线DE与AB交于P;由梅涅劳斯定理的定理证明如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证明方法得:AP/PBBD/DCCE/EA=1;∵ AF/FBBD/DCCE/EA=1;∴ AP/PB=AF/FB ;∴ AP+PB/PB=AF+FB/FB ;∴ AB/PB=AB/FB ;∴ PB=FB;即P与F重合;∴ D、E、F三点共线;13.塞瓦定理在△ABC内任取一点O,延长AO、BO、CO分别交对边于D、E、F,则BD/DC×CE/EA×AF/FB=1;∵△ADC被直线BOE所截,∴CB/BDDO/OAAE/EC=1①∵△ABD被直线COF所截,∴BC/CDDO/OAAF/FB=1②②/①约分得:DB/CD×CE/EA×AF/FB=114.圆幂定理相交弦定理:如图Ⅰ,AB、CD为圆O的两条任意弦;相交于点P,连接AD、BC,由于∠B与∠D同为弧AC所对的圆周角,因此由圆周角定理知:∠B=∠D,同理∠A=∠C,所以;所以有:,即:;割线定理:如图Ⅱ,连接AD、BC;可知∠B=∠D,又因为∠P为公共角,所以有,同上证得;切割线定理:如图Ⅲ,连接AC、AD;∠PAC为切线PA与弦AC组成的弦切角,因此有∠PBC=∠D,又因为∠P为公共角,所以有,易证图Ⅳ,PA、PC均为切线,则∠PAO=∠PCO=90°,在直角三角形中:OC=OA=R,PO为公共边,因此;所以PA=PC,所以;综上可知,是普遍成立的;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度数;点对圆的幂P点对圆O的幂定义为点P在圆O内→P对圆O的幂为负数;点P在圆O外→P对圆O的幂为正数;点P在圆O上→P对圆O的幂为0;三角形五心:内心: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外心: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的相交点重心: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垂心: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旁心:三角形的旁切圆与三角形的一边和其他两边的延长线相切的圆的圆心九点圆心:三角形三边的中点,三高的垂足和三个欧拉点〔连结三角形各顶点与垂心所得三线段的中点〕九点共圆的圆心15.根心定理三个两两不同心的圆,形成三条根轴,则必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1 三根轴两两平行;2 三根轴完全重合;3 三根轴两两相交,此时三根轴必汇于一点,该点称为三圆的根心;平面上任意三个圆,若这三个圆圆心不共线,则三条根轴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它们的根心;若三圆圆心共线,则三条根轴互相平行;根轴定义:A与B的根轴L1:到A与B的切线相等的点;B与C的根轴L2:到B与C的切线相等的点;证明设A、B、C三个圆,圆心不重合也不共线;考察L1与L2的交点P;因为P在L1上,所以:P到A的切线距离=P到B的切线距离;因为P在L2上,所以:P到B的切线距离=P到C的切线距离;所以:P到A的切线距离=P到B的切线距离=P到C的切线距离;也就是:P到A的切线距离=P到C的切线距离;所以:P在A与C的根轴上; 所以:三个根轴交于一点;16.鸡爪定理设△ABC的内心为I,∠A内的旁心为J,AI的延长线交三角形外接圆于K,则KI=KJ=KB=KC;证明:由内心和旁心的定义可知∠IBC=∠ABC/2,∠JBC=180°-∠ABC/2∴∠IBC+∠JBC=∠ABC/2+90°-∠ABC/2=90°=∠IBJ同理,∠ICJ=90°∵∠IBJ+∠ICJ=180°∴IBJC四点共圆,且IJ为圆的直径∵AK平分∠BAC∴KB=KC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又∵∠IBK=∠IBC+∠KBC=∠ABC/2+∠KAC=∠ABI+∠BAK=∠KIB∴KB=KI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逆定理可知K是IJ的中点∴KB=KI=KJ=KC逆定理:设△ABC中∠BAC的平分线交△ABC的外接圆于K;在AK及延长线上截取KI=KB=KJ,其中I在△ABC的内部,J在△ABC的外部;则I是△ABC的内心,J是△ABC 的旁心;证明:利用同一法可轻松证明该定理的逆定理;取△ABC的内心I'和旁心J’,根据定理有KB=KC=KI'=KJ'又∵KB=KI=KJ∴I和I'重合,J和J’重合即I和J分别是内心和旁心17.费尔巴哈定理三角形的九点圆与其内切圆以及三个旁切圆相切设△ABC的内心为I,九点圆的圆心为V;三边中点分别为L,M,N,内切圆与三边的切点分别是P,Q,R,三边上的垂足分别为D,E,F;不妨设AB>AC;假设⊙I与⊙V相切于点T,那么LT与⊙I相交,设另一个交点为S;过点S作⊙I的切线,分别交AB和BC于V,U,连接AU;又作两圆的公切线TX,使其与边AB位于LT的同侧;由假设知∠XTL=∠LDT而TX和SV都是⊙I的切线,且与弦ST所夹的圆弧相同,于是∠XTL=∠VST因此∠LDT=∠VST则∠UDT+∠UST=180°这就是说,S,T,D,U共圆;而这等价于:LU×LD=LS×LT又LP²=LS×LT故有LP²=LU×LD另一方面,T是公共的切点,自然在⊙V上,因此 L,D,T,N共圆,进而有∠LTD=∠LND由已导出的S,T,D,U共圆,得∠LTD=∠STD=180°-∠SUD=∠VUB=∠AVU-∠B而∠LND=∠NLB-∠NDB=∠ACB-∠NBD=∠C-∠B这里用了LN∥AC,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所以,就得到∠AVU=∠C注意到AV,AC,CU,UV均与⊙I相切,于是有∠AIR=∠AIQ∠UIS=∠UIP∠RIS=∠QIS三式相加,即知∠AIU=180°也即是说,A,I,U三点共线;另外,AV=AC,这可由△AIV≌△AIC得到;这说明,公切点T可如下得到:连接AI,并延长交BC于点U,过点U作⊙I的切线,切点为S,交AB于V,最后连接LS,其延长线与⊙I的交点即是所谓的公切点T;连接CV,与AU交于点K,则K是VC的中点;前面已得到:LP²=LU×LD而2LP=BL+LP-CL-LP=BP-CP=BR-CQ=BR+AR-CQ+AQ=AB-AC=AB-AV=BV即 LP=BV然而LK是△CBV的中位线于是 LK=BV因之 LP=LK故LK²=LU×LD由于以上推导均可逆转,因此我们只需证明:LK²=LU×LD;往证之这等价于:LK与圆KUD相切于是只需证:∠LKU=∠KDU再注意到 LK∥ABLK是△CBV的中位线,即有∠LKU=∠BAU又AU是角平分线,于是∠LKU=∠CAU=∠CAK于是又只需证:∠CAK=∠KDU即证:∠CAK+∠CDK=180°这即是证:A,C,D,K四点共圆由于 AK⊥KC易得,AD⊥DC所以 A,C,D,K确实共圆;这就证明了⊙I与⊙V内切;旁切圆的情形是类似的;证毕另略证:OI2=R2-2RrIH2=2r2-2Rr'OH2=R2-4Rr'其中r‘是垂心H的垂足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R、r是三角形ABC外接圆和内切圆半径FI2=1/2OI2+IH2-1/4OH2=1/2R-r2FI=1/2R-r这就证明了九点圆与内切圆内切九点圆半径为外接圆半径一半;F是九点圆圆心,I为内心18.莫利定理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三等分,靠近某边的两条三分角线相交得到一个交点,则这样的三个交点可以构成一个正三角形证明:设△ABC中,AQ,AR,BR,BP,CP,CQ为各角的三等分线,三边长为a,b,c,三内角为3α,3β,3γ,则α+β+γ=60°;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AF=csinβ/sinα+β;不失一般性,△ABC外接圆直径为1,则由正弦定理,知c=sin3γ,所以AF=sin3γsinβ/sin60°-γ= sinβsinγ3-4sin²γ/1/2√3cosγ-sinγ= 2sinβsinγ√3cosγ+sinγ= 4sinβsinγsin60°+γ.同理,AE=4sinβsinγsin60°+β∴AF:AE=4sinβsinγsin60°+γ:4sinβsinγsin60°+β=sin60°+γ:sin60°+β=sin∠AEF:sin∠AFE∴∠AEF=60°+γ,∠AFE=60°+β.同理得,∠CED=60°+α∠FED=180°-CED-AEF-α-γ=180°-60°-α-60°+α=60°∴△FED为正三角形19.拿破仑定理若以任意三角形的各边为底边向形外作底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则它们的中心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在△ABC的各边上向外各作等边△ABF,等边△ACD,等边△BCE;。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定理总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定理总结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ba b a a ////⇒⎪⎭⎪⎬⎫=⊂βαβα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①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某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βαβα//,//a a ⇒⊂②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b a b a ////⇒⎪⎭⎪⎬⎫==γβγαβα γba βαβαββαα//////⇒⎪⎪⎪⎭⎪⎪⎪⎬⎫=⊂⊂b a P b a b aααα////a b a b a ⇒⎪⎭⎪⎬⎫⊂⊄βαm l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这个平面.ααα⊥⇒⎪⎪⎪⎭⎪⎪⎪⎬⎫=⊂⊂⊥⊥l P b a b a b l a l6、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①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它就与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b a b a ⊥⇒⊂⊥αα,②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ba b a //⇒⎭⎬⎫⊥⊥αα7、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8、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ββαβα⊥⇒⎪⎭⎪⎬⎫⊥⊂=b b b a βαβαβα⊥⇒⎪⎪⎭⎪⎪⎬⎫⊥⊂=⊥a b a a b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①②6、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①②7、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8、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高中数学几何整理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几何整理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几何整理总结归纳高中数学几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内容丰富且实用,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高中数学几何的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归纳,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一、平面几何平面几何是数学几何的基础,其中包括点、线、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平面几何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定理: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点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元素,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点A、点B。

- 线是由一系列无限延伸的点组成,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线ab、线cd。

- 面是由无数个点和线围成的平坦表面,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面ABC。

2. 直线与角:- 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连续集合,可以延伸到无限远。

- 角是由两条线段的公共端点和相邻的线段确定,用∠表示,如∠ABC。

3. 圆与圆周角:- 圆是平面上一组与一个确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 圆周角是由圆上的两条弧所夹的角,用∠AOB表示,其中O为圆心。

4. 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是指对应的角相等,对应的边成比例的三角形。

- 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条件包括AAA、AA和SAS三种情况。

二、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平面几何的延伸,它研究的是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图形。

在学习立体几何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定理:1. 直体与曲面:- 直体是指无限延伸的点组成的几何图形,如棱柱、棱锥等。

- 曲面是由无数个点围成的平坦表面,如球面、圆柱面等。

2. 体积和表面积:- 体积是指立体图形所包围的空间的大小。

- 表面积是指立体图形所有面的总和。

3. 空间几何关系:- 平行关系是指两个直线或平面永不相交。

- 垂直关系是指两个相交直线或平面之间的角为90度。

三、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数学几何和代数的结合,通过坐标系来研究几何图形。

在学习解析几何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定理:1. 坐标系与坐标变换:- 坐标系是指由两个数轴组成的平面,通常为x轴和y轴。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全)垂直直线:两条直线的夹角为90度。

XXX.三.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点在平面上:点在平面内部;点在平面外:点在平面的一侧;点在平面上方或下方:需要指定一个方向向量,点在平面的哪一侧就取决于该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的夹角。

四.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上:直线的每一点都在平面上;直线在平面内部:直线与平面没有交点;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直线平行于平面:直线与平面没有交点,且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垂直。

改写后: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其中,正视图是指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侧视图是指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俯视图是指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在三视图中,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反映长、宽、高特点的简洁表述。

二、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是一种用于绘制空间几何体直观图的方法。

基本步骤包括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xOy,建立斜坐标系x'O'y',并画出对应图形。

在直观图中,已知图形平行于X轴的线段画成平行于X'轴,长度不变;已知图形平行于Y轴的线段画成平行于Y'轴,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直观图与原图形的面积关系是直观图面积为原图形面积的四分之一。

三、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分别为2πrl、πrl和πr(l+R),其中r表示底面半径,l表示母线长度,R表示上底面半径。

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分别为Sh、S/3h和S(h/3),其中S为底面积,h为高度。

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4πR²和(4/3)πR³。

四、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的基本性质包括三条公理,分别是公理1、公理2和公理3.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和垂直;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在平面上、在平面内部、在平面外部、在平面上方或下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在平面上、在平面内部、相交和平行。

高中数学的归纳平面几何基本定理与证明总结

高中数学的归纳平面几何基本定理与证明总结

高中数学的归纳平面几何基本定理与证明总结在高中数学中,平面几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研究了平面内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而在学习平面几何时,归纳法是一个常用的证明方法。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的归纳平面几何基本定理与证明进行总结。

一、线段中点定理线段中点定理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定理之一,它指出:在一条线段的中点上,可以作一条平行于这条线段的直线。

换句话说,如果在线段AB的中点M上作一条直线l,那么l与AB平行。

证明:连接AM、BM。

由于M是线段AB的中点,所以AM=BM,且由中点连线定理可知,AM∥BM。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l∥AB。

二、角平分线定理角平分线定理是另一个重要的平面几何定理,它指出:一条角的平分线将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小角。

证明:设∠AOB为一锐角,其中OC是∠AOB的平分线。

要证明∠AOC=∠BOC,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AOB和COA的相似性来进行证明。

由于OC是∠AOB的平分线,所以∠AOC=∠BOC。

又因为∠AOB是个锐角,所以∠COA也是个锐角,故∆COA和∆AOB是相似三角形。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O/CO=BO/CO,即AO=BO。

因此,∠AOC=∠BOC。

三、垂直平分线定理垂直平分线定理也是平面几何中的重要定理,它指出: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有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证明:设线段AB上的垂直平分线为l,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为M。

要证明AM=BM,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AMO和BMO的全等性来进行证明。

由于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M=BM,且∠AMO=∠BMO=90°。

又因为OM是l的一部分,所以MO=MO,自反性成立。

故∆AMO和∆BMO是全等三角形。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可知AM=BM。

四、角的外角定理角的外角定理指出: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的两个不相邻内角的和。

证明:设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和∠C,对于∠A,其外角为∠D。

我们可以利用∆ABC和∆ACD的相似性来进行证明。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几何证明中常用的定理与公式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几何证明中常用的定理与公式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几何证明中常用的定理与公式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几何证明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几何证明需要运用到各种定理和公式,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几何证明中常用的定理与公式。

一、三角形的定理与公式1.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2.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之和等于360度。

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所构成的角相等。

4.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长度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5. 三角形的高定理三角形的高相互垂直。

6.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乘以高的一半。

7. 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ABC,其边长分别为a、b、c,其中角A对应边长a,角B对应边长b,角C对应边长c,则有:c^2 = a^2 + b^2 - 2ab*cosC。

二、四边形的定理与公式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并且平行。

2.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

3.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并且互相垂直。

4. 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对边相等,并且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5. 梯形的性质梯形的两底边平行且不相等,并且两个底角和两个顶角互补。

6. 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和下底之和乘以高的一半。

三、圆的定理与公式1. 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等于π乘以半径的平方。

2. 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等于2π乘以半径。

3. 圆的弧长公式圆的弧长等于圆心角度数与圆的半径的乘积。

4. 切线定理切线与半径垂直,并且切线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长度。

以上是高中几何证明中常用的一些定理与公式,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定理与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几何证明问题。

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几何问题,综合运用这些定理与公式,灵活进行推理与证明,从而得到准确的结论。

高中数学的归纳立体几何中的常见定理

高中数学的归纳立体几何中的常见定理

高中数学的归纳立体几何中的常见定理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归纳法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

而在立体几何中,也存在着一些常见的定理,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空间中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数学归纳立体几何中的常见定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1. 体积定理体积定理是立体几何中最基本的定理之一,它描述了不同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常见的体积定理有:1.1 直方体体积定理:直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度。

1.2 正方体体积定理:正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

1.3 柱体体积定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度。

1.4 圆锥体积定理:圆锥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度再除以3。

1.5 球体体积定理:球体的体积等于4/3乘以π乘以半径的立方。

这些体积定理是计算几何体体积的基础,同学们在解题时可以根据不同几何体的类型运用相应的定理进行计算。

2. 相似立体的比例定理在立体几何中,相似的几何体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比例关系。

常见的相似立体比例定理有:2.1 体积比例定理:如果两个立体体积相等,且它们的形状相似,则它们的边长比等于1的立方根。

2.2 表面积比例定理:如果两个立体表面积相等,且它们的形状相似,则它们的边长比等于1的平方根。

这些比例定理在解决相似立体之间的比较问题时非常有用,同学们可以利用其中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3. 正多面体定理正多面体是指所有面都是正多边形且每个顶点都是相等的多面体,它们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定理。

3.1 正多面体的顶点、棱和面定理:对于正多面体,顶点数、棱数和面数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即顶点数+面数=棱数+2。

3.2 正四面体定理:正四面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度再除以3。

3.3 正六面体定理:正六面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

3.4 正八面体定理:正八面体的体积等于2乘以底面积乘以高度的三分之一。

3.5 正十二面体定理:正十二面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乘以(2+根号5)/12。

正多面体的定理帮助我们研究和理解不同形状的多面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提供了计算体积和其他性质的方法。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高中数学中,几何定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相关内容,本文就来总结一下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的知识点。

1. 角的概念和性质角是平面内两个不同射线共同确定的一个部分,主要对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相等性质、角的平分线、同位角、余角等进行了学习。

2. 同余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同余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 SSS、SAS、ASA 和 RHS 等几种,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同余,其中 SSS 表示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SAS 表示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夹角相等,ASA 表示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夹的那一边相等,而 RHS 是表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和与其相对的锐角相等。

3. 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直线、射线、线段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要素,它们都有自己的特性和性质,比如直线的性质就是无限延伸、每两个点都在同一直线上,而射线和线段都有起点和终点等。

4.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指任何一个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是 180 度,可以用来求解三角形的未知量,如一条边的长度、一个角的度数等。

5.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指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直角边上的两个直角边平方和,可以用来求解三角形中的边长或角度等。

三角形的相似定理是指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则它们是相似的;如果它们的对应边长成比例,则它们是全等的。

圆是指平面内所有离某一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其中包括圆心、圆周、直径、弧线、切线等概念,圆的性质包括半径的性质、切线相切性质、圆内角度性质等等。

以上就是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的知识点总结,这些概念和性质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掌握好这些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在数学学科上的成绩。

高中几何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几何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几何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直线和角1. 直线(1)定义:直线是由点构成的,没有宽度和厚度,延伸到无穷远处的无数个点的集合。

(2)性质: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直线无始无终2. 角(1)定义: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的起点组成的图形。

(2)性质:a.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射线确定一个唯一的角。

b. 角的大小:以角的公共端点为圆心,它的两边在不全在一条线上,形成的曲线叫做角度。

角的大小用角度、角分等来表示。

3. 角的度量(1)角度制:圆周平分成360等分,每一等分叫做一度,用°来表示。

(2)弧度制:圆周的长度为半径的长度的多少倍,用弧度来表示。

4. 角的分类(1)锐角:小于90°的角(2)直角:等于90°的角(3)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4)平角:等于180°的角5. 角的运算(1)角的加法:若角AOC和角COB的两角相邻,那么角AOC和角COB的和等于角AOB(2)角的减法:若角AOC的两角相邻的角是角AOB,那么角AOB和角COB的差是角AOC二、平行线与射影1. 平行线的性质(1)定义:在同一平面上,没有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

(2)性质:a. 平行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b. 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与第三直线所成的内角和为180°。

2. 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平行线上的同位角相等(2)内错角相等:若两条直线与一条串成直角的两条直线相交,那么交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构造3. 射影(1)平等与相似(2)三角形的射影(3)四边形的射影三、三角形1. 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2)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3)按边角关系分类: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2. 三角形的性质(1)角的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2)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3)角平分线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分割一个角,两部分的比等于两个小角的比相同,那么这条直线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定理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定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上,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上。

公理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1: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2: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推论3: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推论1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者互补推论2: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异面直线判定定理: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上一点的直线,和此平面上不经过该点的任何一条直线都是异面直线。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不在平面上的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上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过这条直线的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其交线必与该直线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此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推论:如果一组平行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其他平行线也都与这个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二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推论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给定的直线垂直推论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给定的平面垂直.三垂线定理:平面上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是它和这条斜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垂直.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两个平面非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其中一个平面上垂直于两平面交线的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_学习总结_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_学习总结_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高中数学几何定理是基础知识,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必备工具,也是高考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针对高中数学几何定理进行知识点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点。

1.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定理之一,指的是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腰的平方之和。

具体公式为:$c^2=a^2+b^2$。

2. 判定平行的方法(1) 共线法:如果一条直线上两个点分别与另一条直线上两个点连线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 平行线之间的垂线距离相等法:如果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在所有点处均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指的是任意一个三角形内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度,即$\angleA+\angle B+\angle C=180^\circ$。

5.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三角形内角间的一些关系。

(1) 同位角:指顶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两组对顶角,它们的大小相等。

(2) 内错角:指一个三角形的两组相邻的补角,也就是比相邻角补角大$180^\circ$的角。

(3) 同旁内角:指非相邻内角,但是在平行直线切割的两个角形中都是外角或都是内角的角。

6. 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是用来求解任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的重要公式。

(1) 余弦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设其三条边分别为a、b、c,对应的内角分别为$\angle A$、$\angle B$、$\angle C$,则有$c^2=a^2+b^2-2ab\cos C$。

7.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指的是具有相同形状但是大小不一的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中每一对相似角的度数相等,相似三角形的边长比例称为其相似比。

(1) AAA相似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总结:高中数学几何定理包含了很多基础知识和重要的定理。

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扎实掌握这些知识点,掌握数学中的奥妙,合理运用数学知识,才能逐渐成为优秀的数学学习者。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几何问题。

下面是对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的总结:
1. 同余定理: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第三条直线所截,且对于其中一条直线上的两条截线段有相等的比例关系,则另一条直线上的两条截线段也有相等的比例关系。

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4. 三角形的内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个点,该点称为三角形的内心。

8. 外接四边形对角线定理:外接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且互相平分。

9. 七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矩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性质。

10. 相似三角形的定理: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11. 斜边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高是乘以两直角边的积除以斜边的。

13. 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中,三条边与其相对的角的正弦值成比例。

14. 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减去两边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边之间夹角的余弦与三角形的第三边的比。

15. 面积定理:任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半边周长与其对应的内切圆半径的乘积。

这些高中数学几何定理是在解决各种几何问题时非常有用的工具。

学生们在学习和理解这些定理时,需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练习和应用,从而加深对几何定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解决几何问题,学生们还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解题的技巧和能力。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学习几何数量关系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涉及到了许多几何定理。

在每一个学习单元的学习之后,我们应当总结归纳这些几何定理的知识点,以便于巩固记忆和应用。

以下是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的总结:一、圆1、圆的定义: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值的点构成的图形。

2、圆的性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相等的;半径相等的圆是相等的;在同一圆弧上的两个角是相等的。

3、圆的元素:圆心、半径、弧、弦、切线、切点、圆周角、正割线、余割线。

二、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的性质:(1)内角和等于180度。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就是斜边上的高;勾股定理成立;(3)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底、高、斜边之间满足勾股定理(斜边的一半是高和底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4)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相等,三个内角均相等。

(5)线段平分三角形的两个内角,那么这个线段平行于另一边。

(6)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在平面几何学中,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的度数相等,而各对应边之比相等的情形称为相似。

(1)对应边成比例。

(2)对应角相等。

(4)对应面积成比例,比例系数是边长比的平方。

四、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1)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交于对角线的中点。

(2)对角线平方和等于两个矩形的对角线平方和之和。

(3)具有对称性。

(4)底角相等,顶角相等。

3、正方形的定义:四条边相等,且每条边都垂直于相邻的边。

五、圆锥、圆柱、球1、圆锥的定义:一个尖端和一个有限平面内的封闭曲线构成的图形。

2、圆柱的定义:两个平行曲面和连接它们的侧面相交构成的图形。

3、球的定义:所有离球心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1)顶点、侧面等性质。

(2)圆锥:底面是一个多边形,底面的中心角是它的内角和;侧面上的任一直母线所成的角等于底面的中心角。

几何定理高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几何定理高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几何定理高一知识点归纳总结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空间与尺寸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几何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定理和知识点需要掌握。

本文将对几何学的常见定理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掌握几何学知识。

1. 平行线与平行四边形平行线的性质是几何学中的基础概念。

当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时,它们是平行的。

基于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相等。

此外,还有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平行线之间的夹角关系等知识点需要掌握。

2.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图形,它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表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此外,还有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知识点需要掌握。

3. 相似三角形与比例关系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有许多重要的性质,比如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基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应用比例关系解决各种问题,如几何比例、线段分线等。

4. 圆的性质及相关定理圆是一个重要的几何图形,它具有许多特点和性质。

例如,圆的圆心到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称为半径;圆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等。

另外,还有切线定理、弦-弧定理等与圆相关的定理需要掌握。

5.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是指其中一个内角为90度的三角形。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表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

勾股定理在解决各种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问题时应用广泛。

6. 多边形的性质与定理多边形是指由多条线段构成的封闭图形。

不同类型的多边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质,如正多边形、凸多边形、凹多边形等。

此外,还有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等相关定理需要掌握。

7. 四边形的性质与定理四边形是一种具有四个边和四个角的多边形。

不同类型的四边形具有不同的性质,如矩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

此外,还有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对角线定理等相关定理需要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点总结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 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 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 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 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 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 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 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 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 ①直线l和⊙o相交 d②直线l和⊙o相切 d=r③直线l和⊙o相离 d>r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 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125 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128 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 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 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 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 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133 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4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 ①两圆外离 d>r+r②两圆外切 d=r+r③两圆相交 r-rr)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136 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 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138 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 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140 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 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142 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143 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144 弧长计算公式:l=nπr/180145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πr2/360=lr/2 146 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147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脚相等148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149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15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