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磁波测距

合集下载

电磁波测距

电磁波测距
相位差除了用鉴相器测量之外,还可采用可变光路法,即用仪器内部的光学系统改变接收信号的光程,使该 信号延迟一段时间。电子仪表指示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相位相同时,直接在刻划尺上读出尾数。此外,还可以用 延迟电路来改变接收信号的相位,由该电路调整控制器上的分划,读出尾数。
分类
电磁波测距仪根据载波为光波或微波而有光电测距仪和微波测距仪之分。前者又因光源和电子部件的改进, 发展成为激光测距仪和红外测距仪。
在发展激光测距仪的同时,60年代中期出现了以砷化镓管作为光源的红外测距仪。它的优点是体型小,发光 效率高;更由于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再与电子经纬仪结合,于是形成了具备测距、测角、记录、 计算等多功能的测量系统,有人称之为电子全站仪或电子速测仪。这种仪器的型号很多,测程一般可达5公里,有 的更长,测距精度为±(5毫米+3×10D),广泛用于城市测量、工程测量和地形测量。
测量仪器
光电测距仪
微波测距仪
早期的光电测距仪采用电子管线路,以白炽灯或高压水银灯作为光源,体型大,测程较短,而且只能在夜间观 测。60年代末出现了以氦氖激光器作光源、采用晶体管线路的激光测距仪,主机重量约20公斤,测程可达60公里, 而且日夜都可以观测,测距精度约为±(5毫米+1×10D)。70年代出现了通过双载波测距、自动改正大气折射影响 的激光测距仪,测距精度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1979年更出现了三波长测距仪,使测距精度达到了千万分之一。
微波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红外测距仪和多载波测距仪均属于相位式测距仪。激光人造卫星测距仪和激光地 形测距仪则属于脉冲式测距仪。在水利工程测量中,测距为2公里或5公里的中短程红外测距仪已得到广泛有效的 应用。短程精密激光测距仪在大坝变形观测亦已发挥重要作用。微波测距自动定位系统已在大面积水下地形测量 中成功运用。

电磁波测距

电磁波测距

电磁波: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 波、无线电波。
电磁波谱图: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 递减顺序排列。
4.2.2 电磁波测距基本原理公式
入射光 出射光
通过测定电磁波(无线电波或光 波)在待测距离两端点间往返传 播的时间,利用电磁波在大气中 的传播速度来确定其距离
设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速度为C,当它在距离D上往返一次 的时间为t2D,则有:
光电倍增管本身是一个混频器,有混频作用—把高频信号 变为中、低频信号,不需专设混频线路。
第四章 电磁波测距仪及其距离测量
4.1 4.2 4.3 4.4 4.6 4.7 4.8 4.9 4.10 4.13
电光调制和光电转换 电磁波测距仪分类 脉冲法测距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光波测距仪的合作目标 光波测距仪的检验 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 光波测距成果的归算 光波测距的误差来源及精度估计 全站仪原理
由于脉冲在路程中经历时间太短,通常用记录高频振荡晶 体的振动次数计算时间,自动完成。
脉冲式测距是由测距仪发射系统发射一种脉冲波,被目 标反射回来,再由仪器接收器接收,仪器的显示系统显示 出光脉冲往返传播的时间,或直接显示距离。
时标脉冲

脉冲发射

电子门



脉冲接收

计数显示
A
D
B
4.3.2 脉冲法测距的基本结构
已知:时标脉冲频率f=15 MHz,电磁波速度C=3×10E+8 m/s, 时标脉冲个数 n=100。
求: 距离 D。
D= 1/f × n×C / 2= 1000 米
测距前,电子门是关闭的,时标脉冲不能进入计数系统。 测距时,在光脉冲发射的瞬间,主脉冲把电子门打开,时标脉 冲就一个一个经过电子门进入计数系统,计数系统开始记录脉 冲数目。当回波脉冲到达时电子门关闭,计数系统停止计数, 计数系统记录下来的脉冲数目就是所测距离值。

第四章-距离测量

第四章-距离测量

尺长改正:
Dk
D'
k l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k ——尺长改正值
l 0 ——卷尺名义长度
D ' ——量得长度
温度改正: D t D ' tt0 ——钢尺膨胀系数
t 0 ——标准温度
高差改正:
Dh
h2 2S
水平距离 D D ' D k D t D h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
1、尺长误差 钢尺名义长度和实际长度不符,则产生尺长 误差,它随着距离的增长而增大。 2、温度误差 钢尺受温度影响其长度会变化 3、拉力误差 丈量时拉力要均匀 4、定线误差 定线不直使丈量沿折线进行,因而总是使丈 量结果偏大 5、尺子不水平误差 6、丈量本身的误差 主要包括钢尺刻划误差、对点不准确 读数误差以及外界条件影响等。一般来说这种误差,在丈 量的过程中可以抵消一部份,但不能完全消除,因此,在 测量时要十分仔细认真。
操作步骤:
1、丈量前,在直线两端点A、B竖立标杆; 2、丈量时,后尺手持钢尺的末端位于起点A,前尺手 持钢尺的前端(零点的位置)沿定线方向向B点前进, 至整尺处插下测钎,这样就量取了第1个尺段。 3、以此方法量其他整尺段,依次前进,直至量完最后 一段。最后一段为不足整尺段的“余长”。 4、丈量余长时,乙将钢尺零点分划对准B点,甲在钢 尺上读取余长值。 5、求出A B的水平距离
电磁波测距技术发展简介
电磁波测距的分类 电磁波测距仪按其所采用的载波可分为:
①用微波段的无线电波作为载波的微波测距仪
②用激光作为载波的激光测距仪
③用红外光作为载波的红外测距仪
后两者又统称为光电测距仪(均采用光波作为载波) 微波和激光测距仪多属于长程测距,测程可达60km,一般用 于大地测量;而红外测距仪属于中、短程测距仪(测程为15km以 下),一般用于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和工程测量 等。(微波和激光测距仪的测程较大,多用于大地测量,红外测 距仪多用于小范围内的距离测量,我们在工程上用得较多的是这 一种)

电磁波测距仪的原理

电磁波测距仪的原理

电磁波测距仪的原理咱先想象一下电磁波,它就像是一群超级小的精灵,在空气中跑来跑去。

电磁波测距仪呢,就像是这些小精灵的指挥官。

当测距仪开始工作的时候,它会先派出一波电磁波小精灵。

这些小精灵啊,速度超级快,快得就像闪电侠一样,它们以光速在空间里穿梭。

你看啊,测距仪这边发出电磁波,这个电磁波就朝着目标飞奔而去。

比如说我们要测量这个房子到那个电线杆的距离。

电磁波就像个勇敢的小信使,直直地朝着电线杆冲过去。

当电磁波碰到电线杆这个目标的时候呢,就像小球撞到墙上一样,会被反射回来。

这时候啊,测距仪就在那等着电磁波小精灵回来呢。

它就像一个耐心的妈妈在等孩子回家。

电磁波回来的时候啊,测距仪就开始计算啦。

它知道电磁波的速度是光速,这可是个固定的值,就像我们知道汽车在高速上有个最高限速一样。

然后它根据电磁波出去再回来总共花费的时间,就能算出距离啦。

就好比你让你的小宠物从这个房间跑到那个房间再跑回来,你知道它跑得有多快,然后你看它总共花了多久,就能算出两个房间之间的距离啦。

电磁波测距仪也是这么个道理。

它发出电磁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这个时间差一乘以光速,再除以2(因为电磁波跑了个来回),就得到我们想要的距离啦。

而且啊,这个测距仪还很聪明呢。

它不管是测量短距离,像咱们家里房间的长度,还是长距离,像两座山之间的距离,都能搞定。

不过呢,要是中间有什么东西干扰了电磁波小精灵的路线,那可就有点小麻烦啦。

比如说有一大块金属在中间,就可能会把电磁波给挡住或者让它拐个弯,这样测距仪算出来的距离就可能不准啦。

但是总的来说,电磁波测距仪真的超级方便呢。

在建筑工地上,工人们用它来测量建筑物的长度、高度和宽度,就不用像以前那样拿着尺子一点点量啦,效率提高了好多好多。

在测绘人员那里,他们背着这个小仪器,在野外跑来跑去测量地形,有了它就轻松多啦。

还有哦,现在的电磁波测距仪越来越小巧轻便啦。

以前可能是那种很大个的仪器,现在有的都能做成小小的手持式的,就像我们的手机一样方便携带。

电磁波测距

电磁波测距

电磁波测距电磁波测距是用仪器发射并接收电磁波,通过测量电磁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解算出距离。

一、概述电磁波测距是用电磁波(光波或微波)作为载波,传输测距信号,以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一种方法。

与传统的钢尺量距和视距测量相比,具有测程长、精度高、作业快、工作强度低、几乎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

电磁波测距的英文全称是: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ing,所以又简称为EDM。

电磁波测距仪按其所采用的载波可分为:①用微波段的无线电波作为载波的微波测距仪;②用激光作为载波的激光测距仪;③用红外光作为载波的红外测距仪。

后两者又统称为光电测距仪。

微波和激光测距仪多用于长程测距,测程可达60 km,一般用于大地测量;而红外测距仪属于中、短程测距仪(测程为15kffi以下),一般用于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测量。

地籍测量和工程测量等。

本节主要介绍光电测距仪的基本原理和测距方法速发展~红外光电测距仪采用的是CaAs(砷化钦)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不同的caAs发光二极管发光波长范围为0.82~0.93Pm。

由于GaAs发光管具有注人电流小、耗电省、寿命长、体积小、抗震性强及连续发光的特点,使测距仪体积大为减小。

近几年来又将光电测距仪与电子经纬仪和野外记录及数据处理器结合,;组成电子速测仪,同时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测量,还能自动记录、存储、输出观测值及有关处理数据也能直接显示乎距、高差、坐标增量等,使测量工作大为简化。

所以红外测距仪在小面积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各种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红外测距仪基本原理若用红外测距仪测定AB二点间的距离D.如图5-12。

测距仪安置在A点,反光镜安置在B点。

由仪器发出的光束经过待测距离D到达反光镜,经反射回到仪器。

如果能测出光在距离D上往返传播为时间,则距离可按公式(5-19)求得。

如果测距仪发出的是光脉冲,通过测定发射的光脉冲和接收到波光脉冲的时间差t测定距离,称为脉冲法测距。

第四章 电磁波测距1

第四章 电磁波测距1
29
GPT-8200A系列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控制测量学>>
第二讲 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
拓普康第二代WinCE智能全站仪——WinCE全站仪 ● 全新2000米无棱镜测距技术 ● GPT-7500提供世界上最长的无棱镜电子测距 (2000m).这是拓普康第三代无棱镜测距技术的傲人 成果。 2000米的无棱镜测程确保了可以测量350米 范围内的任何目标,甚至可以透过栅栏,树枝进行 测量。采用最安全的一级激光,避免了对测量人员 的伤害,同时,在某些环境内(如油罐)无疑更让 人放心 ● 高速Intel Xscale处理内核。测量全面加速! ● 标准、Mini双USB接口,可直读U盘 ● 5000mAh超大容量锂电池,动力强劲 ● 丰富的应用软件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控制测量学>>
6
短程测距仪
中程测距仪
北京光学仪器 厂—HGC-1红 外测距仪
武汉地震仪器厂JCY-2A 激光测距仪
7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控制测量学>>
第一讲、电磁波测距仪分类
3、测距仪的分级 1999年《城市测量规范》规定,按1km测距中误差 (即 mD a b D ,当D=1km时)划分为两级: 测距仪精度等级 每公里测距中误差 m D ( mm )
1 1 m D cmt D Ct2 D 2 2 8 m c 3 10 要求mD 3mm s
mt 2 10
11
s 一般只能达到10
8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控制测量学>>
25
第二讲 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

测量员岗位知识 第四章 距离测量

测量员岗位知识 第四章 距离测量

l l l0
l l l0
任一长的温度与钢尺检定时的温度不同,尺长会 发生变化。
lt (t t0 )l
式中: 0.0000125 / 10 C, 钢尺膨胀系数
•倾斜改正
lh d l (l 2 h 2 )1/ 2 l h 2 1/ 2 l[(1 2 ) 1] l h2 1 h4 l[(1 2 4 ) 1] 2l 8 l h2 2l
解: DAB nl q 4 30 m 9.98 m 129.98 m
DBA nl q 4 30 m 10.02 m 130.02 m
1 1 Dav ( DAB DBA ) (129.98 m 130.02 m) 130.00 m 2 2
DAB DBA 129.98 m 130.02 m 0.04 m 1 K Dav 130.00 m 130.00 m 3250
A
1
2
3
4
5
B
仪器定线:如下图
4.两点间互不通视的定线 如图4-7所示,设AB两点在山头两侧,互不通视。定 线时,甲持标杆选择靠近AB方向的①1点立标杆,① 1点要靠近A点并能看见B点。甲指挥乙将所持标杆 定在①1B直线上,标定出②1点位置,要求②1点靠近 B点,并能看见A点。然后由乙指挥甲把标杆移动到 ②1A直线上,定出①2点。这样互相指挥,逐渐趋近, 直到①点在A②直线上,②点在①B直线上为止。这 时①、②两点就在A、B直线上了。
量距记录表
工程名称:×-× ×× 钢尺型号:5#(30m) 日期:2006. 01.08 天气:晴天 量距:×××; × 记录:×××
测线
整尺 段
零尺段
总计

电磁波测距及其距离测量

电磁波测距及其距离测量
载波为无线电微波,穿透能力强,在有雾、小雨、雪的情 况下也可测量。
2020年5月13日4时42分
7
控制测量学
4.2 电磁波测距仪的原理及分类
二、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
按测程
长程 几十公里 中程 数公里至十多公里 短程 3公里以下
按载波数
单载波 可见光,红外光,微波 双载波 可见光与可见光 ,可见光与红外光 三载波 可见光可见光和微波 ,可见光红外光微波
4.2 电磁波测距仪的原理及分类
二、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
(1)脉冲式测距仪。它是直接测定仪器所发射的脉冲信号 往返于被测距离的传播时间,从而求得距离值。
这种测距仪可以达到较远的测程,但精度较低,通常适
用于精度较低的远距离测量、地形测量等。
(2)相位式测距仪。它是测定仪器所发射的连续的测距信 号往返于被测距离的滞后相位来间接推算信号的传播时间, 从而求得所测距离。
控制测量学
4.9 测距成果的归算
(2)仪器乘常数改正△DR 乘常数是指测距仪的精测调制频率偏离其标准值而引起
的一个计算改正数的乘系数,也称为比例因子。 乘常数的检测需要由专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测。 总之,对于加常数和乘常数,我们在测距前先进行检定。
目前的测距仪都具有设置常数的功能,我们将加常数和乘常 数预先设置在仪器中,然后在测距的时候仪器会自动改正。
2020年5月13日4时42分
3
控制测量学
4.2 电磁波测距仪的原理及分类
一、电磁波测距原理
电磁波测距是用电磁波(光波或微波)作为载波,来传输测 距信号,以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一种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仪器发出的电磁波,通过测定出电磁 波在测线两端点间往返传播的时间t来测量距离D:

第四章 电磁波测距

第四章  电磁波测距

脉冲发射
脉冲接收
反 射 器

A
D
B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测绘系<<控制测量学>>
2007.5.9
3
一、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
2、相位式测距原理公式
它是用一种连续波(精密光波测距仪采用光波)作为“运 输工具”(称为载波),通过一个调制器使载波的振幅或频 率按照调制波的变化做周期性变化。测距时,通过测量调制 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变化,间接地确定传 播时间t,进而求得待测距离D。
在上式中u=λ/2是已知的,ΔN可测出(测相器只能测定余长 uΔN,而不能测出整周数N)但仍有两个未知数,即待测距离D和整周 数N,这就使距离产生多值性,如能解出N,距离D就成为单值解。 由于测相器只能测定余长uΔN,而不能测出整周数N,例如用一个频 率测得2.578m,它可以是尾数都是2.578m的若干个大数不同的距离。这 好比担任量距的人记不住已经量了多少整尺段,只记得最后不足一个整尺 段的余长。显而易见,一个频率的测量只能得到余长而解不出N。如果选 择“测尺”(或频率)大于待测距离,则上式变成D=uΔN,这可解出距离D。 但由于测相精度只能达到10-3,所以想要用单一频率的测量来获得距离的 单值解,则精度和测程就不可能兼顾。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测绘系<<控制测量学>>
2007.5.9
11
二、距离观测值的改正
• 第一类仪器本身所造成的改正:加常数 置平 乘常数(频率) 周期误差 • 第二类大气折光而引起的改正:气象 波道弯曲 • 第三类归算方面的改正:倾斜和投影到椭球面上(下册)
调制波的调制频率 f
角频率 周期T 波长
2f

第四章 电磁波测距

第四章  电磁波测距

黑龙江工程学院
2
一、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 不同的波源产生不同的电磁波。 电磁波:γ射线、X 电磁波: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 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电磁波谱图: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 频率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
黑龙江工程学院
3
一、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
黑龙江工程学院
4
一、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
黑龙江工程学院
24
二、距离观测值的改正
θ1 =
D1z
λ
× 360 0 , θ 2 = θ 1 +
d
λ
2
× 360
0
= θ1 + ∆θ
D= (N + ∆N) = (N + ∆N) 2f 2 D = u ( N + ∆N )
u=
2f
=
2
单位长, 测尺” 单位长,“测尺”,“电子尺
相位式测距仪是 用长度为u 用长度为u的 “测尺”去量测 测尺” 距离,量了N 距离,量了N个 整尺段加上不足 一个u 一个u的长度就 是所测距离。 是所测距离。
第四章 电磁波测距
一、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 二、距离观测值的改正 三、光电测距的误差来源
黑龙江工程学院
1
一、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 1、电磁波和电磁波谱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它的 周围引起变化的磁场, 周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在较远的 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电场, 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电场,并在更远的区域内引起 新的变化磁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 新的变化磁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以 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 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 波。

控制测量学4电磁波测距仪及其距离测量

控制测量学4电磁波测距仪及其距离测量
(3):光电转换 采用光电转换器件(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测距仪中常
用的光电转换器件有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器。 (4):光电混频
6
1)按时间测量方式分类: 电磁波作为载波和调制波进行距离测量(t为光波在AB之间传播的时间, v为光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D为AB间距离):
D 1 vt 2
3)按载波源分类:光波(激光测距仪、红外测距仪)、微波(微波测 距仪)
4)按载波数分类:单载波(可见光、红外光、微波)、双载波(可见 光-可见光、可见光-红外光等)、三载波(可见光-可见光-微波、可见光-红 外光-微波等)
5)按反射目标分类:漫射目标(非合作目标)、合作目标(平面反射 镜、角反射镜等)、有源反射器(同频载波应答机、非同频载波应答机等)
设调制波在距离D往返一次产生的相位变化为 φ,调制信号一个周期相位
变化为2π, ω为调制波的角频率,则发射波与反射波之间的相位差为:
2ft 2 N
调制波的传播时间t为:
t2D
t 2f
2 N 2f
1 f
N本公式:
2f 2
D
1 ct 2
22
(1):基本原理及基本公式 1)基本原理: 相位法测距:测量连续的调制信号往返传播产生的相位变化来间接测定
时间,求得被测距离。 由载波源产生的光波(或微波)经调制器被高频电波所调制,成为连续
调制信号。该信号经测线达到彼端反射器,经发射后被接收器所接受,再进 入混频器,变成低频测距信号e测。另外,在高频电波对载波进行调制的同时, 仪器发射系统还产生一个高频信号,此信号经混频器混频后成为低频基准信 号e基。e测和e基在比相器中进行相位比较,由显示器显示出调制信号在两倍 测线距离上传播所产生的相位移,或者直接显示出被测距离值。

电磁波测距基本原理

电磁波测距基本原理

电磁波测距基本原理咱今天就来说说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这事儿啊,就像你想知道你和一个朋友隔了多远。

电磁波这东西,就像一个个看不见的小信使在空间里跑来跑去。

那测距咋实现的呢?这得从电磁波的速度说起。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速度那可是相当快的,快到啥程度呢?就像闪电一样,唰的一下就出去老远。

而且这个速度是个固定的值,就像火车按照固定的时刻表行驶一样。

这个速度大约是每秒三十万公里呢。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地方,朝着一个目标发射电磁波。

这就好比你朝着远方的小伙伴扔出一个小皮球,这个小皮球就是电磁波。

然后呢,这个电磁波碰到目标之后就会反射回来。

这就像小皮球碰到墙会弹回来一样。

从你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这中间是有个时间差的。

这个时间差可太关键了。

就像你扔出皮球的那一刻开始计时,等到皮球弹回来接到手的时候停止计时。

这个时间的长短就和你与目标的距离有关系。

如果这个时间很短,那就说明目标离你比较近,就像你轻轻一扔皮球,很快就弹回来了,那肯定是墙离你近呗。

如果这个时间比较长,那就意味着目标离你远。

就好比你用力把皮球扔得老远,过了好一会儿才弹回来。

那具体怎么根据这个时间算出距离呢?这就简单啦。

因为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嘛。

不过这里的时间是电磁波往返的时间,所以我们得把这个时间除以二。

比如说,你测得电磁波往返的时间是两秒钟,那单程的时间就是一秒钟。

已知电磁波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公里,那距离就是三十万公里乘以一秒,也就是三十万公里。

这就是你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啦。

在实际生活中,这个原理可有用了。

比如说测量两个山头之间的距离。

以前人们可能要翻山越岭,拿个尺子一点点量,那多费劲啊。

现在呢,只要拿个能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仪器,往对面山头一照,很快就能知道距离了。

又或者是在建筑工地上,要测量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啥的,电磁波测距仪一放,数据就出来了。

还有在航海的时候,船与岸边或者与其他船只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测量。

就像船员们有了一个神奇的眼睛,能随时知道周围的距离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碰撞之类的危险啦。

第四章--电磁波测距及其距离测量

第四章--电磁波测距及其距离测量

16
控制测量学
4.9 测距成果的归算
4. 波道曲率改正 这项改正包括第一速度改正和第二速度改正
第一速度改正: 电磁波在近距离的传播可看成是直线,
当距离较远时,因受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 不是直线,是一条半径为的弧线。把弧长 化为弦长的改正称为第一速度改正。
Dg

D

D


k2 24 R
2
D3
(1)对于普通的距离测量,当作业的气象条件与仪器 的基准气象条件差异不大时,不进行气象改正。当存在较大 差异时,输入测区的概略气温和气压进行自动改正。
(2)对于精密测距,应根据有关规范规定,用经过鉴 定的气压计温度计,按要求的方法测定每条测线上的气压和 气温,输入仪器进行自动改正。
2019年12月21日1时43分
D N c c K 2nf 2 2nf
mD2

mc c
2
mn n
2


m f
f
2

D
2
4
2
m2
mk2
mA2
mg2
与距离有关的: 光速误差 大气折射率误差 测距频率误差
2019年12月21日1时43分
12
控制测量学
4.9 测距成果的归算
1. 仪器加常数改正和乘常数改正 (1)仪器加常数改正△Dc
测距仪、反光镜的安置中心与测距中心不一致而产生 的距离改正,称为仪器加常数改正。
仪器加常数包括测距仪加常数C1和棱镜加常数C2. 仪器加常数C1是由测距仪的距离起算点与仪器安置中 心不一致产生的。由专业鉴定部门鉴定获得;
定。目前的测距仪都具有设置常数的功能,我们将加常数和 乘常数预先设置在仪器中,然后在测距的时候仪器会自动改 正。

第4章-距离测量

第4章-距离测量
将发射光波的光强调制成高频光脉冲,再由时标振荡器 产生时标脉冲(周期T0),二者都经过电子门;发射 脉冲光打开电子门,反射回来的脉冲光关闭电子门;在 开关门之间,时标脉冲计数器计数为m;则 mT0 为脉冲 光往返传播 时间 t , 据 此可根据光 速计算距离:
1 S CmT0 2
61 19
(二)相位式测距
用高频电振荡(周期T )将发射光进行振幅调制,使光强随 电振荡而产生周期性的明暗(相位φ)变化;调制光在测程 上往返传播,同一瞬间仪器的发射光与接收光产生相位 差Δφ,据此可算出光波往返传播时间t 。
61
20
设光速为C,调制振荡频率为f,振荡周期T=1 / f,则调制光 的波长为: CT C C f f T 调制光在测程的往返传播时间t内,变化N个整周(NT)和 一个零数Δ T,即 t NT T T N 代入电磁波 2 测距基本公 式,得到:
四、 光电测距的精度分析
(一)光电测距的误差来源
1.调制频率误差
C N 根据 C f , S 2f 2
dS df 得到: S f
调制频率的相对误差使距离测量产生相同的相对误差
2.气象参数测定误差 0.2904 p 6 根据 A 279 10 , S A A S ' 1 0.00366t 得到:dA 0.28dp 0.97dt , dS A dA S '
S nl0 l D S h
2 2
B
B
h
S
S h
AA
D
61
D
8
四、 钢尺长度检定
钢尺两端分划之间的标准长度称为实际长度,末端分划 的注记长度称为名义长度。丈量时的地面温度对尺长也 有影响。经过钢尺长度检定,得到尺长方程式,用以计 算量得的实际长度。

工程测量-第四章 距离测量

工程测量-第四章 距离测量

⑵温度改正 设钢尺在检定时的温度为t0℃,丈量时的温度为t℃,钢尺的线 膨胀系数α (一般为0.0000125/℃)。则某尺段l的温度改正为: Δ t=α (t-t)l (4-4) Δ llt=α (t-t00)l (4-4) 工程测量学
4 距离测量 尺 量 距 §4.1 钢 4.1.4 钢尺量距成果整理
⑵尺长误差 钢尺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之差产生的尺长误差对量距的影响, 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的。在高精度量距时应加尺长改正,并要 求钢尺检定误差<1mm。 ⑶温度测定误差 据钢尺温度改正公式Δ lt=α (t-t0)l,当温度引起的误差为 1/30000时,温度测量误差不应超出±3℃,此外在测试温度计显示 的是空气环境温度,不是钢尺本身的温度。在阳光暴晒下,钢尺与 环境测试可差5℃。所以量距冝在阴天进行。最好用半导体温度计 测量钢尺的自身温度。 ⑷拉力不均误差 钢尺具有弹性,会因受拉而伸长。钢尺弹性模量E=2×105MPa, 设钢尺断面积A=0.04cm2,钢尺拉力拉力误差为Δ p,据虎克定律, 钢尺伸长误差为: Pl (4-9)
工程测量学
4 距离测量 尺 量 距 §4.1 钢 4.1.4 钢尺量距成果整理
精密量距中,每一尺段需进行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及倾斜改正 ,求出改正后的尺段长度。 ⑴尺长改正 钢尺名义长度l0一般和实际长度不相等,每量一段都需加入尺 长改正。在标准拉力、标准温度下经过检定实际长度为l’,其差值 Δ l为整尺段的尺长改正,即 Δ l=l’-l Δ l=l’-l00 任一长度l尺长改正公式为: Δ ld=Δ l×l/l0 (4-3) d 0
介绍电磁波测距原理,红外测距仪简介
工程测量学
4 距离测量 尺 量 距 §4.1 钢 4.1.1 量距工具

电磁波测距

电磁波测距

电磁波测距电磁波测距是用仪器发射并接收电磁波,通过测量电磁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解算出距离。

一、概述电磁波测距是用电磁波(光波或微波)作为载波,传输测距信号,以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一种方法。

与传统的钢尺量距和视距测量相比,具有测程长、精度高、作业快、工作强度低、几乎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

电磁波测距的英文全称是: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ing,所以又简称为EDM。

电磁波测距仪按其所采用的载波可分为:①用微波段的无线电波作为载波的微波测距仪;②用激光作为载波的激光测距仪;③用红外光作为载波的红外测距仪。

后两者又统称为光电测距仪。

微波和激光测距仪多用于长程测距,测程可达60 km,一般用于大地测量;而红外测距仪属于中、短程测距仪(测程为15kffi以下),一般用于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测量。

地籍测量和工程测量等。

本节主要介绍光电测距仪的基本原理和测距方法速发展~红外光电测距仪采用的是CaAs(砷化钦)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不同的caAs发光二极管发光波长范围为0.82~0.93Pm。

由于GaAs发光管具有注人电流小、耗电省、寿命长、体积小、抗震性强及连续发光的特点,使测距仪体积大为减小。

近几年来又将光电测距仪与电子经纬仪和野外记录及数据处理器结合,;组成电子速测仪,同时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测量,还能自动记录、存储、输出观测值及有关处理数据也能直接显示乎距、高差、坐标增量等,使测量工作大为简化。

所以红外测距仪在小面积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各种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红外测距仪基本原理若用红外测距仪测定AB二点间的距离D.如图5-12。

测距仪安置在A点,反光镜安置在B点。

由仪器发出的光束经过待测距离D到达反光镜,经反射回到仪器。

如果能测出光在距离D上往返传播为时间,则距离可按公式(5-19)求得。

如果测距仪发出的是光脉冲,通过测定发射的光脉冲和接收到波光脉冲的时间差t测定距离,称为脉冲法测距。

4.5电磁波测距

4.5电磁波测距
精确瞄准后,按“MSR”键,主机将测定并显示经温度、 气压和棱镜常数改正后的斜距。
斜距到平距的改算,一般在现场用测距仪进行,方法是: 在测距仪上进行切换
§4-5 电磁波测距
三、光电测距的注意事项
(1)气象条件对光电测距影响较大,微风的阴天是 观 测的良好时机。 (2)测线应尽量离开地面障碍物1.3m以上,避免通过发 热体和较宽水面的上空。 (3)测线应避开强电磁场干扰的地方,例如测线不宜接 近变压器、高压线等。 (4)镜站的后面不应有反光镜和其他强光源等背景的干 扰。
§4-5 电磁波测距
电磁波测距是用电磁波(光波或微波)作为 载波,传输测距信号,以测量两点间距离的 一种方法。
与传统的钢尺量距相比,具有测程长、精 度高、作业快、工作强度低、几乎不受地形 限制等优点。
测距仪按其测程可分为短程光电测距仪 (2km以内)、中程光电测距仪(3~ 15km)和远程光电测距仪(大于15km)。
若修正原设定值,可按“TPC”键后输入温度、气压值或棱 镜常数(一般通过“ENT”键和数字键逐个输入)。
一般情况下,只要使用同一类的反光镜,棱镜常数不变, 而温度、气压每次观测均可能不同,需要重新设定。
§4-5 电磁波测距
(4)距离测量
调节主机照准轴水平调整手轮(或经纬仪水平微动螺 旋)和主机俯仰微动螺旋,使测距仪望远镜精确瞄准棱镜 中心。 在显示“good”状态下,精确瞄准也可根据蜂鸣器声音来 判断,信号越强声音越大,上下左右微动测距仪,使蜂鸣器 的声音最大,便完成了精确瞄准,出现“
B
A
2
§4-5 电磁波测距
二、测距仪操作与使用
(1)安置仪器
先在测站上安置好经纬仪,对 中、整平后,将测距仪主机安装在 经纬仪支架上,用连接器固定螺丝 锁紧,将电池插入主机底部、扣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2
N
值的确定
由式(4-30)可以看出,当测尺长度 u 大于距离 D 时,则 N 即 D u
2
0
。,此时可求得确定的距离值, 。因此,为了扩大单值解的测
u N
程,就必须选用较长的测尺,即选用较低的调 制频率。根据 u

2 c 2f
,取 c 3 1 0
f2
c 2 f1
;粗尺频率
,相应的测尺长度为 u 2
D u1 ( N 1 N 1 ) D u2 (N 2 N 2 )
2D
而 t 是由时标脉冲振荡器不断产生的具有时间间
2D
隔( t )的电脉冲来决定的。 因 则
t2 D n t
D V 2 nt nd
式中, n 为时标脉冲的个数; d
V 2
t
,即在时间间
隔 t 内光脉冲往返所走的一个单位距离。所以我们只要 事先选定一个 d 值(例如l0m,5m,lm等),记下送 入计数系统的脉冲数目,就可以直接把所测距离 ( D nd )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徕卡TCR系列全站仪
无棱镜测距应用: • • • • 大容积标定行业 工程安装质量检查 隧道断面测量 城市地籍、房产测 量 • „„
安装质量检 查
油罐容积标定测 量
隧道断面测 量
徕卡TCR系列全站仪
应用优势 一方面,省去了作 业员爬高下低的奔 波之苦,作业强度 和危险性也大大降 低; 另一方面,对一些 重要的建筑(比如 文物)起到了一定 的保护作用。
§4.6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4.6.1基本原理及基本公式 1.基本原理 由载波源产生的光波(或微波)经调制器被高频电波所调制(调 幅或调频),成为连续调制信号。该信号经测线达到彼端反射器, 经反射后被接收器所接收,再进入混频器(I),变成低频(或中频) 测距信号 e 测 。另外,在高频电波对载波进行调制的同时,仪器发射 系统还产生一个高频信号, 此信号经混频器 (II) 混频后成为低频 (或 中频)基准信号 e 基 。e 基 和 e 测 在比相器中进行相位比较,由显示器显 示出调制信号在两倍测线距离上传播所产生的相位移,或者直接显 示出被测距离值。
vm tr
为脉冲幅度;
m m
为脉冲前沿时间,即从 0 .1v 上升到 0 .9 v 的时间; 为脉冲后沿时间,即从 0 .9 v 下降到 0 .1v 的时间;
m m
tf
tk
T
为脉冲宽度,即从前沿 0 .5 v 到后沿 0 .5 v 的时间f ,且 f

1 T

D
在式 m
D
A BD
中,A为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
以mm为单位;B为仪器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以 mm/km为单位;D为测距边长度,以km为单位。
§4.5脉冲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4.5.1脉冲的几个基本参数 脉冲的形状有多种,图4-27所示 的为一钟形正脉冲, 它可以用以下几 个基本参数表示:
8
m/s
,可算出
与测尺长度相应的测尺频率(即调制频率), 如表 4-3 所示。
表4-3 测尺频率 15MHz 测尺长度 精度 10m lcm 1.5MHz 100m 10cm 150kHz 1km 1m 15kHz 10km 10m 1.5kHz 100km 100m
为了解决扩大测程与提高精度的矛盾,可以采 用一组测尺共同测距,以短测尺(又称精测尺)保证 精度,用长测尺(又称粗测尺)保证测程,从而也解 决了“多值性”的问题。 设仪器中采用了两把测尺配合测距,其中精测 频率为 f 1 ,相应的测尺长度为 u 1 为
4.5.6计算系统(距离显示器) 在脉冲法测距中由于脉冲在测程 上往返时间极短, 所以通常用记录高 频振荡晶体的振动次数来进行计时。 图4-31为其方框图。 当发射的参考光脉冲(参考信号)进入接收器并转换成电脉冲后,即进入 主门电路并将主门打开, 此时由石英晶体振荡口所产生的电脉冲就经由主门进 入计数器,使计数器开始计数, 同时数码管显示器就不断地指示出计数器所记 录的电脉冲数。待反射光脉冲信号(即测距信号)进入接收器并转换成电脉冲 输入主门时, 就将主门立即关闭,石英晶体振荡器所产生的电脉冲就不能再进 入计数器,计数器也就停止计数。在显示器上显示的数字,就是光脉冲从发出 到返回这段时间内振荡器所产生的电脉冲数。
第四章 电磁波测距
§4.3电磁波测距的出发公式及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分级 EDM Electronic Distance Measuring,其出发公式是
D 1 2 vt
(4-54)
按 t 测定的方法,电磁波测距仪主要可区分为两种类型: (1)脉冲式测距仪。 它是直接测定仪器发出的脉冲信号往返于被 测距离的传播时间,进而按上式求得距离值的一类测距仪。 (2)相位式测距仪。 它是测定仪器发射的测距信号往返于被测距 离的滞后相位 来间接推算信号的传播时间t,从而求得所测距离 的一类测距仪。
4.5.3脉冲式测距仪的基本结构 激光脉冲式测距仪的简化结构如图4-29所示。其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当测距仪照准目标后, 打开激光电源,激光器就 发出一个很窄的光脉冲, 这个光脉冲经过发射单元 后,压缩了它的发散角。 以红宝石激光器为例,其 发散角一般是几个毫弧 度,经过发射单元后发散 角约压缩为零点几个毫弧 度(这样的光脉冲射到 l0km远的地方,光斑直径 只有几米)。在光脉冲发 射出去的同时,其中极小一部分光立即通过两块反射镜而直接进入接收单元,以此作为发射参 考信号,用其作为标定激光发出的时间。参考信号进入接收单元后,经过滤光片到达光电转换 器(由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等光电元件组成),使光信号变为电信号,即将光脉冲变为电 脉冲,这个电脉冲经放大整形后送至时间测量系统,使其开始计时。而射向目标的光脉冲,由 于目标的反射(或漫反射)作用,使光(或部分光)从原路反射回来成为测距信号,进入接收 单元,再经过滤光片、光电转换器、放大整形电路而进入时间测量系统,使其停止计时。时间 测量系统所记录的时间(即参考信号与测距信号进入时间测量系统的时间差),由显示器显示 出来,进而通过译码后在显示器上直接给出测距仪到目标的距离。
2 3 10
10
s ;而用相位法测距时,测定相位角的精
10
度达到0.36°即可。目前,欲达到 1 0
s 的计时精度,困难较大,
而达到0.36°的测相精度则易于实现。所以当前电磁波测距仪中 相位式测距仪居多。
其他分类方法,例如:
长 程 — — 几 十 公 里 按 测 程 分 中 程 — — 数 公 里 至 十 于 公 里 短 程 — — 3km
4.5.2脉冲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脉冲法测距就是直接测定仪器所发射的脉冲信号往返 于被测距离的传播时间而得到距离值的, 图4-28为其工作 原理框图。
由光脉冲发生器发射出一束光脉冲,经发射光学系统投射到 被测目标。与此同时,由取样棱镜取出一小部分光脉冲送入 接收光学系统,并由光电接收器转换为电脉冲(称为主波脉 冲),作为计时的起点。从被测目标反射来的光脉冲通过接 收光学系统后,也被光接收器接收,并转换为电脉冲(也称 回波脉冲),作为计时的终点。可见,主波脉冲和回波脉冲 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光脉冲在测线上往返传播的时间( t )
因为 所以
t

1 2


2 f
d
v

2 f

v 4 f
(4-55)
式中, f 为调制信号的频率。
8 根据(4-54)和(4-55)式,如取 v 3 10 m / s , f 15 M H z ,
当要求测距误差小于lcm时,通过计算可知:用脉冲法测距时, 计时精度须达到
t2 D



2 f
(4-66)
将式(4-66)代入 D

1 2
ct 2 D
1 2
中得

1 2 c
D
c

2 f

c 4 f

(4-67) (4-68)
由图(4-33)中见
N 2
将式(4-68)代入(4-67)得
D c 4 f (2 N ) c 2f (N 2 )
2.相位式测距仪计算距离的基本公式 在图4-33中,如A点安置仪器,B点安置反射器,A→B为光波 的往程,B→A为返程。为清楚起见,我们可以将往程与返程摊平, 则在图上很容易看出测距信号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一次所产生的相位 差。
N 2 = 2 D
因 t 2 D ,则
还可按精度指标分级。由电磁波测距仪的精度公式
mD A B D
当 D 1km 时,则 m 为 1km 的测距中误差。按此指标,
D
我国现行城市测量规范将测距仪划分为I、II、III级,即 I 级 : m <5mm , II 级 : 5mm< m <l0mm , III 级 :
D D
l0mm< m <20mm
长度等于调制波波长之半(即 u )的这一把“尺子”称为“光 测尺”或“电子尺”。另外,我们还看到,在相位式电磁波测 距仪中,欲得到距离,必须测定两个量:一个是“整波数” N ; 另一个是“余长” N ,亦即相位差尾数 值(因 N
2
)。在
相位式测距仪中,一般只能测定 或 N ,无法测定整波数 N 。 这好比担任量距的人记不住已经量了多少整尺段,只记住最后 不足一个整尺段的余长,因此使式(4-30)产生多值性,距离D 尚无法确定。
4.5.4脉冲法测距对光脉冲的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因光束有一定发散,加之空气对光线的吸收和散 射,所以目标越远,返回的光就越弱,甚至根本接收不到。 (2)具有良好的方向性。 方向性良好的光脉冲其能量可以集中在较小的 立体角内,以达到较远的射程。另外还可准确地判断目标的方位。 (3)具有良好的单色性。所以测距仪内装有滤光片,其作用是只允许测 距光信号(单色光)通过而阻止其他频率的杂散光通过。 (4)具有很窄的脉冲宽度。光脉冲的宽度限制到很窄后,就可避免反射 回来的光和发射出去的光重叠起来。 测距时用的光脉冲的功率是很大的,一般其峰值功率达一兆瓦以上, 而脉冲宽度在几十纳秒以下,这样的光脉冲一般称为“巨脉冲”。但是一 般的激光脉冲并非巨脉冲,不能满足测距要求,所以要对激光器采用“调 Q技术”,使之满足测距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