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石头欣赏 为什么古代文人都爱石成癖
一花一世界,一石一天堂
一花一世界,一石一天堂作者:占芳雨张静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5期摘要:中国赏石文化由来已久,各个朝代都有名人爱石,赏石的标准有以前的“透、漏、瘦、皱”到现在的“形、质、纹、色”,赏石的标准一直在变化,但是始终贯穿着君子比德的思想。
关键词:赏石;透、漏、瘦、皱;形、质、纹、色;君子比德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4-0027-01一、赏石的由来中国自古就有佩戴玉器的习惯,以示君子如玉有高尚的德性。
可是玉的采取和制作的过程尤为复杂。
“美石次玉”,石之美者曰珉,似玉而非玉,更容易采购,而且体积够大,放置庭院中更添意境。
中国人自古就崇尚自然,水石草木就成了构造园林必不可少的元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一直都是中国园林崇尚的不二法则,园林就是自然的一个缩影,而不是单纯的人工仿制,人们总是希望造成“鬼斧神工”的效果。
而其中的石头更是造园主人的挚爱。
二、名人多爱山石人们喜爱石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可见其历史的悠久。
南北朝时期就有帝王喜爱把选中的石头放置于自己的庭院中。
后来,唐代的白居易也是喜爱石头的人,他曾做“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双石》),以石为友,而且乐天同时还是首次发现太湖石的瑰丽,并把其放于园林中得人,“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视缕簇缩,尽在其中”记载于《太湖石记》。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米芾,爱石成狂,对着友人家得石头跪拜,称其为兄弟,人称“米癫”。
帝王爱石总是大手笔,宋徽宗建造艮岳时,收集天下奇石,劳民伤财弄的怨声载道,直至金兵南下,建好的艮岳也是无福享用太久就亡了国。
北京恭王府里面有一座假山,这座假山就立于石碑之上,碑文上有“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可见人们也爱给石提词,用以表达自己的志趣。
三、赏石头审美体系的形成爱石的文化流传已久,跨越千年,在其中也对石头的鉴赏逐渐形成的体系,有了特定的标准。
三生石典故背后因果论对中国文人的影响
一、古代石典故的起源和影响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人们常常使用石头来比喻坚贞不渝、长存不朽的品质,这种用石头比喻美好品质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我国古代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而这些取向又与古代儒家的因果论有着紧密的联系。
1. 因果论的基本概念古代儒家的因果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因果关系,每个人的福祸由其自身的品行所决定。
在古代我国的社会中,这种因果论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影响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 石头的象征意义古代我国人们常常将石头视为坚贞不渝的象征,认为石头具有不朽的品质,寓意着长久传世的美好愿望。
这种象征意义与因果论的观念相契合,受到了古代文人的追捧与推崇。
二、三生石的典故与文人的集体无意识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许多关于三生石的故事和典故,这些故事传承了石头的坚贞不渝之意,并加以延续和发展。
这些三生石的故事对我国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还在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1. 三生石的故事“三生石”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著名的典故,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对情侣的坚贞爱情,他们因为爱情坚贞而得以转世为三生石,永远长相厮守、忠贞不渝的美好愿望。
2. 文人的集体无意识这些关于三生石的故事在我国古代文人中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形成了一种集体的无意识。
许多文人在其作品中都表现出对坚贞爱情、长存不朽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思想观念与因果论的观念相契合,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主题。
三、因果论与三生石文化的当代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因果论与三生石文化的当代价值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在当代我国社会中,这种价值观念的延续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因果论与社会责任在当代我国社会中,因果论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它教导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质。
而这种责任感也同样体现在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怀和贡献中,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行为准则。
学习笔记7观赏石文章典故
名人与名石名人之所以著名,总有其不同凡响之处,名人好石就很是与众不同。
在许多人看来石头遍地皆有,俯拾即是,有什么可爱?至于爱石成癖,为石而痴,简直不可思议。
然而,不少名人却独具慧眼,从看似普通的石头上发现了美,发现奇并发掘出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这也许便是自古名人多好石的原因吧中国是诗的国度,历史上产生过许多著名诗人,其中不少是好石者。
仅唐宋时代便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杜牧、刘禹锡、牛僧儒、李德裕、李贺、李商隐、苏轼、黄庭坚、李清照、等等。
他们爱石赏石,借石抒情,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哙炙人口的咏石诗篇。
白居易还著有《天竺石》、《太湖石记》,苏轼也著有《怪石供》、《后怪石供》等奇石专著。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中国画家也都是好石者,如韩晃(音)、卫贤、米芾、苏汉臣、马远、夏圭、赵孟俯(音)、顾定之、倪瓒、米万钟、杨治卿、袁耀、石涛、郑板桥、弘仁、任伯年、吴昌硕,等等。
他们或工笔细描,或泼墨写意,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或作主体,或作陪衬,在山水、翎毛、花卉、人物画中出现的顽石,无不形态生动,情趣盎然。
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中也不乏好石者。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里边有不少关于奇石的记载,其中和氏璧和黄石公的故事都是广为流传的。
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以石头开篇,石猴出世,衍绎出许多曲折离奇的神话故事。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以石头开篇,用石头衍绎他的故事,并以顽石自喻,虽坎坷一生,却孤傲不屈,不同流俗。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清代)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藏石家和赏石家,他著石文,写石诗,撰石谱,记述过九十多种奇石,至今仍有他当年赏玩过的奇石传世。
在好石者中有两位古代皇帝是需要提及的,一位是宋徽宗,另一位是清乾隆。
宋徽宗为造寿山艮岳,大肆搜刮民间奇花异石,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花石纲”事件。
现今分别保存于苏州、上海的江南三大名石都是当年“花石纲”的遗物。
清乾隆同样酷爱奇石,广罗奇石于他的宫苑之中。
爱石之情,中国人最懂!
爱石之情,中国人最懂!自古中国的文人雅士骨子里就有一种爱石情结,认为石头是有情之物,不仅愉悦感官,更撩情思,寄以情怀。
爱美、爱奇石,视奇石为美,拿自己与石头媲美;对石头的喜爱也可以说是达到痴迷的状态。
其中国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深受古今文人雅士所钟爱。
观赏石被作为真善美的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
中国人对于奇石的理解与依恋,往往是从生命的大彻大悟中得来,石之情本是人之情。
石质黑而附有白脉,细细的条条水纹的遍布其表,图案酷似送行,于石上描绘的思乡之情。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文明历史可谓是古老悠久、辉煌灿烂。
中华石文化的起源与中国文明的起源从广义概念讲是同步的。
据考证:我国已发现的距今4000年至10000年的新石器遗址有700多处,经过考证和碳14测定,已经建立了史前文化的年代序列。
所以新石器时代就是中华文明起源也是中国是文化起源的重要时期。
中国人喜欢以石喻自己的风骨和美好。
他们能够在奇石上在丑石中发现了特有的深含之美,不论是孤芳傲雪的梅花,还是赋有气节的竹子,爱石人眼中的石头似乎和别人不一样,几乎每一方都凝结着一股情绪,彰显着千年传承着的高尚品德与坚贞的气节。
奇石在国外也有相当的一段历史,在历史文明浩瀚的人类工业史上,国外人相对于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欣赏的是奇石的轮廓与外在的形态美,略微抽象的艺术气息就欣赏不到。
他们的文化背景让他们习惯去探究为什么?注重的就是结果。
东西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人喜欢整体把握石头。
而奇石的奥妙都在于那些微妙的抽象意境中,这些意境就像大自然为我们卷开了历史的画卷一样,甚至连人为的石器时代的产物都可以优美的为我们展现那个蛮荒年代的历史。
石头算是我国最古老的饰品之一,他具备“雅、奇、怪、珍、巧、孤、趣、”,又有“形美”、“色美”、“质美”、“意境美”、“神韵美”五美,世间万物唯独奇石这个艺术出自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力作。
虽说奇石不能言,可是却让无数的人为之痴迷。
浅谈古代文人赏石、绘石文化--闲话古代赏石文化
薹 盎
古 浅谈古代文人 代 赏 赏石 、绘石文化
、
石 又
化
我 国古代知识 分子有 个显著 的特点 .即 :一方面有 儒家 出将
人相 、建功立业 、光宗耀祖 的名利思想 ,另一方面又渴求道家回归 自然 ,返璞 归真 .清净无 争的生 活环境 。但 凡熟读 史书 的士子 . 多被 这种儒 、道相 济的观 念所 浸淫而 不 自知 。亲近 自然 、回归 自 然 、融人 自然 、 物 我两忘,人们 多把道 家的这种思想观念追本溯源 到黄 帝的乘 龙升天 .认 为道 家追 慕黄帝 ,渴盼得道 成仙 。其 实在
继 他之后钟情于游览天下名 山大川的人物中 ,最有名的要数唐代 大诗 人李 白,一生游历远超谢 公,遍
及 大半个中国。可惜他最憧憬 的一处名胜却 始终无缘涉足 ,于是梦 牵魂 绕 ,用他的生花妙笔 写出了千 古流 芳 的佳 作 :“ 脚著谢 公屐 ,身登青 云梯 。半壁见 海 日 空 中闻天鸡 …… 这是浪漫主义大诗人李 白的代 表作 《 梦游 天姥 吟留别 》中的诗句。谢 公屐就是谢灵运发 明的登 山鞋 。 不 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条件 ,也不是 所有的人在面对功名利禄和放 浪山水之间B - , J  ̄ P 有勇气选择 后者 的。最 理想的办法就是把 山山水水都搬 到跟 前来 ,于是 ,在两晋时代 ,中国式的园林庭院诞生 了。到 了唐 代 ,赏石 、 爱石 已在知识阶层蔚然成风 。许多著名诗人 ,如杜甫 、 刘禹锡 、自居 易 、 张祜 、陆龟蒙 、 皮 日修 、 杜牧 等等 ,可以列 出长长的一 串名单 .他们都是奇石 的爱好者 。唐代政 治上有名 的“ 牛 李党争” 之代表人物 牛僧孺和 李德裕都 嗜石成痴 。李德 裕在东都洛阳城郊筑有平泉庄 ,“ 奇石林立左右”( 《 平泉草木记跋 》) : 牛僧孺则对太湖石情有独钟 ,以至于 “ 待之如宾友 , 亲之如 贤哲 , 重之如宝玉 , 爱 之如儿孙” ( 《 太湖石记 》)。 以上所述及 的都 属于 园林 石的范畴 。真正现代意义 上的观赏石到 了宋代 才开 始普及 ,宋代的文人雅士 开始将奇石搬进 了室内。侧 重于文房小型雅石的 赏玩 。北 宋的官宦文人赏石风气不输 唐代 。大文豪苏东坡
白居易为何爱石不藏石
白居易为何爱石不藏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是奇石爱好者,曾经写下多篇咏赞奇石的诗文,其中包括《盘石铭》,《太湖石记》,《涌云石》,《太湖石》等,表达了自己对奇石的喜好和对赏石的独到见解,为我国奇石文化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奇怪的是,白居易竟然长期不收藏奇石。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唐代晚期官居宰相的牛僧孺,李德裕,互相敌对,互相排斥达40年之久,并各有帮派,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牛李党争”。
白居易为了避免“党争”给自己带来祸害,安排了一条“中隐”的道路,就是不做朝官而做地方官,“隐”于地方官场之中。
他曾任苏州刺史。
苏州离太湖很近,搜集太湖石十分方便,可谓易如反掌。
然而他的态度始终如一,即他自己所说的“久宦苏州,不置太湖石一片”。
是他不爱石吗?非也。
从他写下的咏赞奇石的诗文中,可以看出他对奇石的钟情,也可以看出他研究奇石的造诣。
是他不想藏石吗?非也。
他曾以《涌云石》为题写诗一首,表达了他渴望收藏奇石的心情:“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虽石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也就是说,他期盼能有奇石与其相伴,甚至让奇石发出许诺成为他的好友。
即便如此,他却在自家的房舍中,不收藏一块奇石。
原来,牛僧孺与李德裕虽然在政治上势不二立,多次轮番执政,但却都爱石成癖,藏石成瘾。
白居易身为地方官,如果收藏一些奇石,势必就要对喜欢奇石的上司有所表示,要不断的奉送。
可“牛李党争”的纠葛难以解开,无疑给白居易奉送奇石带来困难。
不论送给牛僧孺,还是送给李德裕,都会受到怪罪,都会惹出麻烦,而只有谁都不送,才是最好的办法。
所以,白居易索性连一块奇石也不收藏。
后人对白居易不收藏石给予这样的评判:藏石太操心,他不做这等费心事。
这种评判是对的,在特殊的政治氛围中,藏石对他来说确实是“费心事”。
中国花鸟画中的“石头”情结
12中国花鸟画中的“石头”情结□梁丹雯古人云:“水无石不澈,山无石不雄,城无石不古,殿无石不华,园无石不秀,庙无石不灵,斋无石不雅,人无石不安。
”自古以来,石头就被作为文化载体,赋予其灵性与人格象征。
综观画史,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寓兴”“抒情”,描绘自然结构的规律,表现生命的神韵。
传统的花鸟画创作离不开石头,并与石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历代花鸟画家总喜欢用笔墨描绘各色各样的石头,以抒发心中情感。
石头在花鸟画中出现并形成一种规范,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玩石”是文人雅士的爱好花鸟画自唐、五代形成,到宋代发展成熟,文人士大夫是创作的主体。
那时,“玩石”是文人雅士的嗜好。
他们寄情于石,把其当成生命主体的一部分,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
如宋徽宗赵佶“积石筑山”,搜集民间花石,以“花石纲”大搞宫苑中的“寿山良岳”;苏轼拥有许多名石,石种不一,形态各异,还就奇石鉴赏发表了独特的见解:“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
丑而雄,丑而秀也。
”米芾藏石、赏石、论石,造诣颇深,更有其拜石的传说。
他提出“皱、瘦、漏、透”四原则,至今仍作为品评太湖石优劣的标准。
他们借石以寄情,品味人生,表达士气。
花鸟画与山水、人物画一样,都注重人生的体验,提倡人与自然的融合。
创作重学识修养,众多文人画家并不满足于只描写客观物象,物象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象征、一种媒介。
这就使得石头从空间艺术的存在方式进入平面艺术的绘画之中。
《祥龙石图》北宋·赵佶 绢本设色 53.9cm×127.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3二、石头的造型与笔墨意趣石头造型无确定性,符合文人画家重神韵的笔墨表达。
而花鸟有确定形态的造型,需要用理性的笔墨去为形态服务,要达到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迁想妙得的艺术境界,石头是最佳的配景。
由此,石头成了文人画家直抒胸臆、气质表达的载体,愈来愈受到重视,从补景位置上升到具有独立审美特征的花鸟画主体,甚至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于作品中。
国人喜爱奇石的四大理由!
国人喜爱奇石的四大理由!内容来自“清石缘观赏石文化”微信号民间有一句谚语叫做“乱世黄金,盛世收藏”。
从古至今,奇石就被赋予了高雅、祥和的美好寓意,历代帝王、文人墨客,爱石如痴之人数不胜数,都对奇石情有独钟、喜爱有加,也都视把玩和收藏奇石为一大赏心乐事,奇石在收藏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也就此深入人心。
近些年来,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也向往和追求起这种可以体现自然美感和神韵的美妙石头,他们把奇石作为时尚和美好的象征,奇石的拥趸们已经不再只是那些热爱奢华的富人或者是颇有阅历的长者,越来越多的年轻潮人也加入到玩奇石的行列中,展开了一段段“奇石情缘”。
那么究竟这些年轻人为何会爱上这美妙神奇的奇石,并且愿意为它“劳心劳金”的呢?理由一:一见钟情的感觉据说,每一块奇石和人之间都有特定的缘分,用行话讲就是“眼缘”,这是奇石和人之间一种奇特的感觉。
当第一眼看到某块奇石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想要拥有它的欲望,这种感觉就好像男女之间的一见钟情,或许是为了它绚丽缤纷的色彩,或许是为了它千奇百怪的造型,也或许是为了它丰富的韵味与内涵,总之你就是被它的神采打动了,这种独一无二的感觉表示着这块奇石是最适合你的。
也许,这种眼缘很符合现代年轻人的率直和简单的个性,他们很少在选择奇石之前去研究一大堆的理论,而是喜欢轻松随性地挑选自己钟情的奇石,那种一见钟情的感觉总是让他们难以逃脱奇石的吸引和魅力。
理由二:情感的寄托如果你买了股票,债券,卖了之后,即使赚了钱,你也不会对于它有什么感情。
奇石则不同。
你花10万元买一件奇石,把玩一段时间后,即使再以原价卖掉,也会觉得得到了许多,这就是奇石的魅力。
在奇石的身上寄托的收藏者的情感。
这也是奇石的魅力。
正是由于这种魅力,人们舍不得抛掉手中的奇石。
理由三:情意绵绵寓意久远自古以来,奇石大多具有吉祥的意义。
有人说,奇石代表着自然古朴、圆润温厚,也有人说奇石的个性文静优雅、含蓄纯真,它不像钻石般张扬,却别有意味。
自古文人爱顽石-原来小石头藏有大智慧!
自古文人爱顽石小石头藏有大智慧影视剧中,古代文人的书房,除了文房四宝,几案上总有一方奇石;欣赏古画,也总是能看到一些冷硬清瘦的竹石图;古诗词中,也常常有咏石的诗句,“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小小一方石头,竟能让这么多文人爱不释手,原因何在?文人与石头又有哪些奇妙的故事呢?文人爱石自唐开始文人爱石头,大约从初唐开始。
当时,经过几百年的战乱,社会生活逐渐稳定,文人士子经由科举制度也进入仕途,理想实现、物质生活也得到了保证。
人一旦吃饱了肚子,就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愉悦,除了诗词歌赋,那些奇形怪状、玲珑剔透的小石头进入了文人的视野,石头被请进了书房,文人们欣赏、把玩、摩挲、甚至写诗咏之,这种风尚一直流传到盛唐晚期,我们熟悉的诗圣杜甫就是其中一位。
苏东坡《潇湘竹石图》清云舞峰黑灵璧石据《素园石谱》记载,大诗人杜甫在成都的时候,曾经得到过一方奇峰突兀、意境幽远的奇石,他没有独享这块石头,而是把它供在草堂中,并邀请乡亲们一起来欣赏。
当然,乡亲们大多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老百姓,这不要紧,杜甫本来就不是高冷范的,他知道百姓的苦与疾,也知道百姓的喜与乐,所以常常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这个石头的故事。
他给这块石头起了个名字,叫“小祝融”,“祝融”本是南岳衡山五峰中最高的一个,由此可以看出,杜甫哪里是在欣赏一块小石头呀,他看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呀。
另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白居易。
说起他与石头的故事,最有名的当是他写的《太湖石》:“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因产于太湖而得名。
它属于石灰岩类,石灰岩容易受到外力的侵蚀。
看似平静的太湖,下面却是万涛汹涌,太湖石因此被刻下痕迹,有的好像削成的青玉片,有的好像截断的碧云根。
在大自然的精雕细琢下,太湖石或圆润,或曲折,微风从岩穴通过,青苔护着洞口,顽石虽然小,却好似华山的子孙,姿态万千,气象不凡。
古人养石的意境
古人养石的意境
古人养石是指通过精心布置、培育石头,以营造一种具有审美、意境或哲学意义的园林景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石头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养石的行为也常常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以下是一些古人养石的意境:
山水意境:古人常通过布置石头来模拟山水景色,创造出迷人的山石水泉,使园林具有山水画卷的意境。
这种手法旨在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现出大自然的宏伟景色。
岁月沧桑:通过选择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的石头,古人试图表达岁月沧桑、历史的深厚感。
石头上的纹理、裂缝都被看做是岁月刻下的印记,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禅意境界:养石常常与禅宗文化相联系,通过枯山水或极简的布局,表达出禅意的宁静、超然,引导人们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宁静。
象征意义: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石头在古代常常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如龟石象征长寿,石头上的纹理可能寓意着吉祥、繁
荣等。
古人常借助石头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家庭、事业等方面的愿望。
造型艺术:古人在石头上进行雕刻,塑造出各种形态的动植物、人物等,以展示石头的造型艺术和雕琢技艺。
这种艺术手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赋予石头更多的审美价值。
养石实际上是一种把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艺术,旨在通过对石头的选择、摆放和雕琢,创造出具有深刻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庭院景观。
古人赏石趣事
古人赏石趣事
古人对赏石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他们认为赏石不仅仅是欣赏美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就是一位热衷于赏石的爱好者。
他在一篇诗中写道:“罗浮山下四时春,不辞长作岩上人。
千株万树梅花发,九簇半空石径新。
”这段诗表达了他对罗浮山上的石径和梅花的喜爱之情。
宋代文学家苏轼也是一位赏石高手。
他曾写过一篇《观石记》,记录了自己在赏石中的感悟。
他说:“赏石有三大境界:一是看到石头的形状和纹理,二是看到石头的色彩和光泽,三是在石头中看到自然和人文的意蕴。
”
明代书法家兼画家王铎更是把赏石当做一种艺术创作的形式。
他经常用赏石的形式来创造自己的画作,将石头和画作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古人的眼中,赏石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他们用心去观察赏石中蕴含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不断地感受和领悟其中的意义和内涵。
这种精神和态度,是我们现代人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 1 -。
中华赏石极简史:爱美玉更爱顽石,小石头里有大千宇宙
中华赏石极简史:爱美玉更爱顽石,小石头里有大千宇宙石者,天地之骨也。
今天华叔就与你侃侃这石头。
石头是大地上最具有年代感的古物,大者为高山峻岭,成为地球的脊骨,小者为岩石,散布在自然界,为有识者取用。
中国人自古就有赏石的传统,为了体悟自然造化的神奇,将赏石的感受与自己的人生阅历相对照,追求赏石悟道的灵性。
从朴拙顽石里,见自然之风流、世界之本真。
一块石头,就是一个大千宇宙。
灵芝形观赏石中华赏石史:国人自古爱石纵观中华文明史,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和精卫衔石填海,无不反映出先人对山石的崇拜和依赖。
也正是这种对自然、对石头的钟情,才有了后来赏石文化的发展,延伸出爱石、藏石、赏石的精神内核:逸神赏心之乐事、陶性怡情之雅事、修身育德之善事、丰富生活之美事。
赏石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流传至今且颇具玩味的文化现象,正是因为它与其所处时代的文化主脉息息相关,故历久弥新,长盛不衰。
追根溯源可以发现,山水崇拜是赏石文化的启蒙情缘。
石头既是寄放身心的处所,也是珍爱自然山水的体现。
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文人士大夫,对石头的钟爱,都不是把它视为建筑原件的用处,而是一种对自然的移情。
秦汉时期,有关赏石的记载,多局限于皇家宫苑和贵族园林。
魏晋时期,赏石已从苑囿假山的局限中脱颖而出,开始成为被独立欣赏的对象。
到了南北朝时期,收藏、鉴赏室内观赏石已成风气。
众多文人墨客参与搜索、玩赏天然奇石,除以形体较大而奇特者用于造园、点缀之外,又将“小而奇巧者”作为案头清供,以诗记之,以文颂之,对天然奇石的欣赏有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中国赏石文化从唐代开始,还影响到了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
宋代是赏石的巅峰时期,也是创作出世界上最伟大山水画的时代。
宋人“以大观小”的哲学思维所呈现的不是对客体的简单再现,而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东坡供石”“米颠拜石”的故事家喻户晓,成为后世画家藉以创作的绘画题材。
相传苏轼曾用一百金换得一小块石头,只因为石头的形状酷似安徽一座名山。
古人对奇石的赞美
古人对奇石的赞美奇石,是自然界的一种奇妙的艺术品,它们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卓越的美感,吸引了古人的广泛关注和赞美。
古人对奇石的赞美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的诗歌和文章中,他们将奇石比作山水、动物或者人物,以其形态和纹理展示出的美感,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无限的创造力。
古人对奇石的赞美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还表现在他们的艺术创作和园林设计中。
在古代宫廷和寺庙中,常常可以看到奇石被巧妙地融入建筑和园林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古人对奇石的赞美不仅仅是对其外表的赞美,更是对其内涵和精神的赞美。
奇石有千姿百态,有的像山峦耸立,有的像怪兽张牙舞爪,有的像古树参天。
古人常常将奇石与山水相媲美,称之为“石中山水”。
他们认为奇石犹如大自然的杰作,山水画中的山水是静态的,而奇石却能够给人以立体的感受,使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奇石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质和气质。
例如《红楼梦》中的“草木石头鲜活物,世人多是石头人”就是以奇石比喻人的冷漠和木讷。
古人认为奇石具有灵气,能够吸纳天地之精华,因此奇石也常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被人们奉为宝物。
古人对奇石的赞美不仅仅是对其外形的赞美,还包括对其纹理和色彩的赞美。
奇石的纹理犹如大自然的创作,纹丝不动,有如大地的脉络,给人以稳定和安全的感觉。
而奇石的色彩丰富多样,有的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泽,有的则呈现出素雅的色调。
古人认为奇石的色彩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够使人的心情愉悦。
古人对奇石的赞美还体现在他们对奇石的收藏和研究中。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将奇石视为灵感的源泉,他们将奇石收藏在自己的书房中,以供日常观赏和欣赏。
古人还通过观察和研究奇石的形态和纹理,来丰富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古人对奇石的赞美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的诗歌和文章中,在古代宫廷和寺庙中,奇石常常被巧妙地融入建筑和园林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古人对奇石的赞美不仅仅是对其外表的赞美,更是对其内涵和精神的赞美。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石头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石头?
(注:写的不好,仅供参考!罗向东)中国人喜欢各种石头,为什么?大多数人不知道原因!
中国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关文化的典籍如汗牛充栋。
追索历史,自远古时期开始,古代中国人对于石头的需求,首先应该和生活有关,这是最务实的,比如制造石器作为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把它打磨成斧、凿、刀、镰等。
而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话,应该是中国的象形文字出现以后,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大多是刻在石头上的,因此,收集好一点的石头刻字大概是中国人最早对于石头的务实需求加精神需求。
石头上弯弯曲曲的天然条纹,非常接近甲骨文样的文字,让人感到有种天书寄语一样的神秘,也能引发中国人收藏观赏的精神层面上的需求。
在各种各样石头的“海洋”里,无疑发现“玉石”、“翡翠”等等看上去非常美丽的石头,更加赋予中国人各种各样的遐想,把它和某种神秘的精神文化紧紧相连,比如人们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崇玉、爱玉、赏玉因此成为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因此玉石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可能是人们“以石悟道”而“得意忘言”,地球上究竟有多少雅石,谁也说不清楚。
人的心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可以尽虚空弥六合。
一石一人一世界,面对千姿的石头,面对百态的人生真可以说是罄南山之竹也罕陈其妙。
从觅石、玩石、藏石到“以文化石”,室无石不雅,园无石不秀,品石无尽意,以文品石,赏石进入了石无文不雅的时期。
石文化让中国人对自然的造化更为兴叹,从载道的雅石中获得愉悦,从雅石中获得精神财富。
仁者乐山仁者寿,赏石清心,赏石怡神,赏石长寿。
古典赏石与文人审美
古典赏石,曾经引领世界赏石风尚,成为古代上流社会的一种时尚和文人艺术,具有经典意义和人文精神,而且历久弥新,至今在海内外仍有许多拥趸者。
所谓古典赏石,既是一种样式,也是一种经典。
有意思的是,在西方世界,不管是(中国)古典赏石还是古代赏石,其英文词语都是Scholars' Rocks(或是Scholars' Stones),意思就是“文人石”。
这是很有意味的翻译。
因为不管是古典赏石还是古代赏石(特别是古典赏石),都是反映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一种观念的艺术。
同时,它与文人画的概念互为补充,互为影响,是一种具有对应关系甚至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姊妹艺术。
题名:【雪漫寒山】 石种:淄博文石所谓“文人画”,通常是指写意画,与工笔画相对应。
传统“文人画”并没有发展到追求“不似”的地步。
而从艺术发展史来看,一般认为抽象艺术(“不似”)是具象艺术发展的更高阶段或是必然结果。
而“文人石”追求的正是“不似”。
“文人石”虽然也有瘦皱漏透、云头雨脚等的形似要求,却并非是客观对象的摹拟,而是一种抽象形式的提炼和审美。
这种带有抽象表现主义色彩的“文人石”的收藏和鉴赏,是古代文人艺术创作(包括发现与加工)的一次超越,也是对于世界艺术史的一种重要而又独特的贡献。
古典赏石在近代以来曾经日渐衰微,因为它越来越不符合现当代人的审美趣味。
一直到文/俞 莹 by Yu Ying古典赏石与文人审美了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玩赏奇石之风的复苏,灵璧石、英石等古典赏石才重新进入了现代人的视线。
特别是在西方,在1985年,也就是差不多在新派赏石代表石种广西红水河水冲石刚刚开始露面的时候,远在美国纽约的中国美术家画廊(China House Gallery)和华美协进会(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中国古典赏石为主题的展览。
古典赏石以其不凡的形象和不解的意味吸引了西方艺术学界的热烈讨论和收藏界的追捧,从而开始在西方主流社会拥有众多的拥趸者。
文人赏石短文阅读
文人赏石短文阅读
古人赏石有三原因:一是因为石头的美丽,她们的自然的观念赋予
石头以独特的美感;二是因为石头有神秘的力量,她们认为石头存在
着神秘的能量;三是因为石头有吉祥的情感,她们相信石头具有平安
幸福和吉利的力量。
古人们用不同的方法来赏石,有把石头雕刻成工艺品,把它们用作装
饰品,还有把它们用来`,用它们的力量来辅助修行者的修行。
无论如何,古人赏石也是一种别样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古人赏石重意味
古人赏石重意味如果有人问:赏石的本质是什么?可能绝大部分人会回答:赏石是一种有关审美的文化艺术活动。
至于古人和今人对于赏石的认识,因为时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大致来说,古人赏石重意味,今人玩石重趣味。
今人玩石的游戏意味更重一些,古人赏石的敬供意味更浓一些,这与赏石的起源有关。
冰肌玉骨 | 大化石壹赏石源自古代,由文人士大夫所发现和发明。
其实,赏石的起源,与审美并不太相关,而是与自然崇拜有关。
石头与人类结缘,最初应该与避邪和风水文化有关。
如“泰山石敢当”的习俗便是一例。
泰山石敢当习俗是远古人们对灵石崇拜的遗风,属于镇物(避邪物)文化范畴。
万物有灵论是原始宗教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
某些岩石所具有的奇形异彩,或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都可能被古人赋予灵性。
如四川羌族地区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至今还流行有白石崇拜。
点石成金 | 彩陶石此外,石头在人类进化历史上立了头功和奇功,所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所以,古人潜意识之中,一直对于石头抱有敬畏之心,灵石崇拜也是这种表征。
供石之说(置),多少是这种对于石头敬畏之情的集体无意识的一种表征。
如鲁作底座有一种三面工,背部平素无工,似乎就是为了表明赏石是用来敬供的。
高山流水 | 灵璧石也就是说,最早(乃至很长一段时间)赏石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玩好物,而是一种供赏物——供石之说,比起玩石来更显得庄重一点。
这可能也是传统赏石更多地以带有山岳的形象或是意象(全貌或是局部)——而不是象形物——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因为单纯的象形石,带有趣味性更多一些,会冲淡敬供的意味。
山峦叠障 | 英石古代赏石以丑为美,不求形似,可能也是认为石头是大自然的一种神秘力量,如南宋文人孔传在为杜绾《云林石谱》作序中提到:“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
负土而出,状为奇怪,或岩窦透漏,峰岭层棱。
……物象宛然,得于仿佛,虽一拳之多,而能蕴千岩之秀。
大可列于园馆,小或置于几案,如观嵩少,而面龟蒙,坐生清思。
古代文人是如何赏石的
古代文人是如何赏石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秋水》一书中就有:“吾在天地之间,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也”的记述,这不能使我们惊叹我们的祖先早己注意到天然佳木奇石美学价值.并能够应用“石”与“山”的比例,来寓意“人”与“天地”的存在关系。
这为后来“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我国古代人们将天然的石头用于神台之上、或苑囿之中,后来发展到盆玩、清供和孤赏,甚至直接作为庭堂斋院的陈设与装饰。
屈指数来在我国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石文化的历史。
(这还不包括石头作为原始部族“图腾”。
加以顶礼膜拜的历史。
以及新、旧石器时代作为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的历史),若将这段历史加在一起,那么石文化就会更加久远。
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石”的认识,鉴别,收藏,品玩以及应用,都是随着朝代更替,社会变迁,政治进步,经济的发展及民俗民风、社会时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赏石是中国各朝代的“晴履表”,兴衰的“指南针”。
“赏石”、“观赏石”是现代人的提法,古时称之为“供石”(贡石)、“奇石”、“美石”、“雅石”、“禅石”、“石玩”、“把玩石”、“苑石”、“怪石”、“仙石”(神仙岛),“神柱”,“山石”,“湖石”(河石卵石),“砚山”.(研山),“龙骨石”,“盆石”(介于奇石与盆景之间)、“峰石”,“玄石”,“五色石”,“仇池石”,“纹样石”等等,至近代(明清)又称为:“孤赏石”、“文人石”、“园林石”、“文石”、“清供石”、“禅石”、“寿石”、“庭堂石”、“书斋石”、“景观石”、“屏风石”、“风雅石”、“掌上石”、“玩石”、“雅石”等等。
当时将较大的供石称为“清供”,小的把玩石称为“石玩"。
古人对赏石的称谓是何其的多,何其的妙,尤如一首诗、一幅画、一个典故。
也可以这样讲,一种称谓,就是一段历史,一种玩法,一种品味,一个特定历史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文化现象(精神生活的积淀),仿佛就是赏石美的高度概括,是一种鉴赏的标准和“启迪语”.总之在古代,无论是皇卿国戚、达宫贵人、还是文人雅士、平民百姓,对奇石、石玩都十分喜爱。
古代文人的奇石情缘
古代文人的奇石情缘石头有两次生命:一次是物质生命,万年沉积诞生于地球之表,苍古而悠久;一次是艺术生命,被人拾取欣赏于心神之间,清奇而当下。
惯向青林与碧溪,幽居竹石自相宜。
从古至今,幽斋雅室之中,石头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不仅使空间生韵,更令人心性平和。
雅石既可以“以小观大”卧游山水,又能托物寄情,广受历代文人喜爱。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关于古人赏石、玩石的故事。
明陈洪绶杂画图册兰花柱石图页壹赏石文化的萌芽期中国是东方赏石文化的发祥地。
中国人赏石至少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尚书·禹贡》记载:当时各地贡品中偶有青州“铅松怪石”和徐州“泗滨浮磐”。
显然,这些“怪石”和江边“浮磐”被贵族们当做赏玩之物。
秦汉魏晋时期,赏石文化在造园实践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秦始皇建“阿房宫”以及汉代“上林苑”等宫苑中,点缀的景石颇多。
一些达官贵人的深宅大院和宫观寺院都很注重置石造景、寄情物外。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贰赏石文化的发展期唐代是中国赏石文化昌盛发展的时期。
唐朝时,众多文人墨客爱好赏玩天然奇石,他们将形体较大、造型奇特的用于造园,点缀,又将“小而奇巧者”作为案头清供,并作诗文颂之,使赏石文化更具浓厚的人文色彩。
大诗人白居易堪称唐代赏石专家。
白居易深爱太湖石,曾作《太湖石记》,为中国赏石文化史上一篇重要文献。
晚年居住洛阳,更是“阁前叠石,堂中藏石”,将奇石作为住所重要点缀。
白居易的好友牛僧孺可谓是唐代爱石、藏石大家。
他在家中摆放了大量的太湖石峰,朝夕相对,视若珍宝。
并把石峰从大到小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每类分别品评为上中下三等,开了唐末宋初品石之风的先河。
著名诗人柳宗元在柳州任职期间,非常喜欢当地的奇石,曾亲自前往“龙壁”采料石,制成砚送给好友刘禹锡。
另外,张祜、陆龟蒙、皮日休、杜牧等文人,也是奇石爱好者、收藏者。
叁赏石文化的繁盛期宋代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的繁盛时代。
宋徽宗大兴“花石纲”(往汴京运送花石的船队),成为全国最大的藏石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的石头欣赏为什么古代文人都爱石成癖
导语:奇石、美石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欣赏把玩的重要对象。
因为石之美的抽象与空灵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精神相契合,所以很多文人士大夫都爱石成癖
奇石、美石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欣赏把玩的重要对象。
因为石之美的抽象与空灵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精神相契合,所以很多文人士大夫都爱石成癖。
中国的石头欣赏石头的审美是以“瘦、透、漏、皱、丑”为主要标准,也就是石头之美在于其体态苗条、纹理贯通,石头上要满布大孔小孔,上下贯穿、四面玲珑,并且石头的表面要有凹凸的褶皱,特别是石之美在丑中见出,丑到极点也就美到极点。
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曾经在《艺概》中指出“怪石之丑为美,丑到极处就是美到极处”。
在中国的欣赏用石中,太湖石是其中的精品。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因产于太湖而得名,是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
太湖石的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最能体现“瘦、透、漏、皱、丑”之美。
太湖石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为何古人偏爱玩赏太湖石据北宋人陶穀所作的《清异录》记载,唐代就开始盛行玩赏太湖石。
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个酷爱收藏太湖石的人。
他在府第归仁里和南郭的别墅收藏太湖石极富,白居易称他“休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可见其爱石之深。
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太湖石。
南宋时期杜绾作的《云林石谱》中对太湖石也专门有记载。
宋徽宗对太湖石的喜爱更是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他把天下有名的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