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一、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二、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了解资料1: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前苏联宇航员、大名鼎鼎的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坐前苏联“东方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一圈,历时近两个小时,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资料2:1969年7月16日发射的“阿波罗”11号使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

执行该次任务的是阿姆斯特朗、阿尔德林和柯林斯。

飞船抵达月球轨道后,柯林斯驾船绕月飞行,另两名宇航员驾驶登月舱于7月20日降落在月球表面的静海。

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遥遥在望可望而不可即三、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思悟(相信自己,我能行!)一、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二、朗读课文的第5、11语段,在课本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三、文章最后写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你是怎样理解的?四、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五、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一、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三十多年的事了。

时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你想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那就请搜集了相关材料的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吧?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只沉睡多年的东方雄狮,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三、我国古代诗歌作品中有许多关于月亮的名篇佳作,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佳句(不少于5句),并以一句为例说说喜欢的理由,推荐给同学、朋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学案教师寄语: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要点点拨这是一篇纪实报道。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

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解释词语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小心翼翼:二、整体感知2、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5、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三、理解探究6、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7.7、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8、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9、在写登月全过程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数字,时间精确到分秒,在文中画出来,说说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10、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四、拓展延伸11、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

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五、学习小结1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达标检测(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áng()首挺立(2)轨道()(3)椭圆形()(4)小心yìyì()(5)铁锹()(6)狭zhǎi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导学案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

导学案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

装订线《月亮上的足迹》课型:新授主备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温馨寄语: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使用说明:结合自学质疑的几个问题,用心读课文。

学习目标:(标题宋体小四加粗)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登月对人类来说到底有什么重大的意义?(标题宋体五号)学法指导:速读全文,理清思路,了解登月过程;抓住关键语段,探讨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引导学生利用图书、网络、影视片、多媒体信息技术等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科研精神。

知识链接:“哥伦比亚”号是人类第一架投入实用的航天飞机,也是美国第一架投入商业运行的航天飞机。

自学质疑:一、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遥遥在望可望而不可即:二、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三、朗读课文的第5、11语段,在课本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四、文章最后写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你是怎样理解的?五、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探究释疑:1、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在文中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思考:(1)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用示意图标示飞船向月球进军的行程(注明时间、距离、速度等)。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2、指名学生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9《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9《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9《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19《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法指导:(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

(2)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的方法,掌握数字的准确运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背景解读人类自从1957年进入太空时代后,对太阳系的研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类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观察,更希望能够亲自去看看。

美国总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于1963年5月25日宣布了“阿波罗计划”的开始。

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之后,1966年美国开始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创举,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由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一.水滴石穿,夯实基础1.给加点的字注意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轨道()铁锹()椭圆形()狭zhǎi()áng()首挺立小心yìyì()()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2)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3)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3.写出带有月字的词语四个,关于月的诗句两句。

词语:诗句二.知识链接,有效导读4.《月亮上的足迹》从说明对象上来看,属于说明文,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属于说明文。

5.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本文属于顺序。

三.整体感知,成长心灵6.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文字。

1969年7月16日:飞船发射;发射后13小时30分:;月球在望:;中心呼叫:;:7月20日7时32。

七年级语文上册 19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9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19月亮上的足迹1、依照课文填出以下空缺处的字词:( )算 海( ) ( )谈 里程( )昂首( )立 一( )孤舟 遥( )在望2、说明以下词语:①畅谈: ②昂首挺立:③遥遥在望:④可望而不可即:⑤里程碑:3、写出含“月”的古诗句两句并注明其出处。

同窗们,你们明白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吗?对,是38万千米,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呀,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总会引发无穷的联想,空想有朝一日能飞上月宫。

现在,空想已经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神往以久的月球。

2003年10月15日 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成为首位飞上太空的中国人。

2005年10月12日 北京时刻十二日九时整,万众注视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搭乘两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神箭--长征二号F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020年9月25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自豪的日子,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

随着我国神州七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我相信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本文按时刻顺序行文,整个登月进程能够分为四个时期:①升空预备;②飞向月球;③登月成功;④返回地球。

1.课文内容梳理:本文按 顺序行文,整个登月进程能够分为四个时期:① ;② ;③ ;④ 。

课前预习一 二 三二、你明白人类是何时第一次登上月球的?3、哪个国家的哪一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一、默读课文,你能归纳每一自然段的要紧内容吗?二、归纳整个登月进程能够分为几个时期?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导这一进程的,找出有关表示时刻的词语并指出相应事件。

4、作者什么缘故详细的交代时刻,这些表示时刻的数字有何作用?一、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后做了些什么?科学家什么缘故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并在月球表面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1)如何明白得文章最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话?(2)找出文中1—2处议论性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备课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备课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2、培养速读课文、准确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方法;3、感受科技魅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培养速读课文、准确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速读课文和叙事方法的学习四、教学方法快速阅读法和解读法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下晚自习后,同学们走在回家或回宿舍的路上,抬头仰望天空,你看到了什么?(漆黑一片、星星、星宿或星座、月亮)说道月亮啊,我们都知道,古往今来,月始终是文人笔下的宠儿;同学们能吟诵几句有关月的诗句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等等)中国古代有一个传说与月有关,同学们知道吗?(“嫦娥奔月”的故事: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

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

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人类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在今天这个向往已经变成现实,现在就让我们在朱长超《月亮上的足迹》的引领下去重温那人类梦想实现的一刻。

(二)作者介绍朱长超,1944年生,记者、作家。

主要作品有《科技革命的步伐》、《思维的历程》等。

(了解,不用记笔记)(三)初步感知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

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1、字词: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可望不可即(jí):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即,靠近,接近。

里程碑:比喻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的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3、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4、初步了解航天飞船的有关知识及人类登月的意义重点、难点重点:(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预习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畅谈:(2)昂首挺立:(3)遥遥在望:(4)可望而不可即:(5)里程碑:2.上网查登月的有关资料,了解登月的有关知识3。

阅读全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检查预习(显示幻灯片)1词语解释(1)畅谈:尽情地说。

(2)昂首挺立:仰着头直立着。

(3)遥遥在望:形容距离远可以望见。

(4)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5)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2、字词读音椭圆( tuǒ ) 铁锹( qiāo )着陆(zhuó)飞跃( yuè)海域 ( yǜ) 狭窄 (zhǎi ) 畅谈 (chàng ) 供给 (gōng jǐ ) 3、交流资料,回答(1)地球到月球有多远?38万公里(2)航天飞船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它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射到太空,能在轨道上运行,且可以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器。

它由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储箱三大部分组成。

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共两枚,发射时它们与轨道器的三台主发动机同时点火,当航天飞机上升到50千米高空时,两枚助推火箭停止工作并与轨道器分离,回收后经过修理可重复使用20次。

外储箱是个巨大壳体、内装供轨道器主发动机用的推进剂,在航天飞机进入地球轨道之前主发动机熄火,外储箱与轨道器分离,进入大气层烧毁,外储箱是航天飞机组件中唯一不能回收的部分。

航天飞机的轨道器是载人的部分,有宽大的机舱,并根据航天任务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房间”。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3、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4、初步了解航天飞船的有关知识及人类登月的意义重点、难点重点:(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预习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畅谈:(2)昂首挺立:(3)遥遥在望:(4)可望而不可即:(5)里程碑:2.上网查登月的有关资料,了解登月的有关知识3。

阅读全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检查预习(显示幻灯片)1词语解释(1)畅谈:尽情地说。

(2)昂首挺立:仰着头直立着。

(3)遥遥在望:形容距离远可以望见。

(4)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5)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2、字词读音椭圆( tuǒ ) 铁锹( qiāo )着陆(zhuó)飞跃( yuè)海域 ( yǜ) 狭窄 (zhǎi ) 畅谈 (chàng ) 供给 (gōng jǐ ) 3、交流资料,回答(1)地球到月球有多远?38万公里(2)航天飞船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它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射到太空,能在轨道上运行,且可以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器。

它由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储箱三大部分组成。

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共两枚,发射时它们与轨道器的三台主发动机同时点火,当航天飞机上升到50千米高空时,两枚助推火箭停止工作并与轨道器分离,回收后经过修理可重复使用20次。

外储箱是个巨大壳体、内装供轨道器主发动机用的推进剂,在航天飞机进入地球轨道之前主发动机熄火,外储箱与轨道器分离,进入大气层烧毁,外储箱是航天飞机组件中唯一不能回收的部分。

航天飞机的轨道器是载人的部分,有宽大的机舱,并根据航天任务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房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根底演练】1. 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飞跃〔〕梦寐〔〕轨道〔〕人迹罕至〔〕铁qiāo tuǒ 圆è 运chàng 谈2.下边四组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可望而不可既指令一叶孤舟B.观测畅谈梦寐小心冀冀C.合算月壤休斯敦昂首挺立D.溅落故障平衡相提并论3.先在文中找出以下词语 ,然后解释在句中的意义。

⑴里程碑:⑵相提并论:⑶昂首挺立:⑷可望而不可即:“即〞意思是全词意思是。

⑸遥遥在望:⑹一叶孤舟:【综合运用】4.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月亮总能搅动世人的情感 ,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相应的题目。

⑴【科技探月】2019年12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讲话中说:“ 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 ,是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又一成就 ,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成果 ,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顶峰的又一壮举 ,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壮丽篇章。

〞中国还将建设空间站 ,向宇宙世界深处探索 ,造福于人类。

请你结合?月亮的足迹?一文 ,谈一下你读到这那么材料的感想。

⑵【人文赏月】自古以来 ,月亮一直牵动天各一方的亲人朋友 ,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杰作。

请你写出连续的借月抒怀的诗文。

⑶【趣谈识月】请你把知道的月亮别称及相关的神话传说写在下面。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 ,完成下面各题。

月亮的足迹〔节选〕在茫茫太空 ,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 ,它却在离地球和人类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 ,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 ,1969年7月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 ,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离地9分5秒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开工作 ,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此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 ,速度每秒7.67公里。

精品教案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师用) 新人教版(清风语文)

精品教案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师用) 新人教版(清风语文)

19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1.指导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导学重点】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导学难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课时】一课时【预习导引】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注音:可望不可即.jí小心yìyì翼翼一yè叶孤舟解词:昂首挺立——昂着头直直得站着,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2.查资料,了解航天方面的知识。

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3.认真阅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⑴这是一篇记实报道,是记叙文的一种,请找出文章中所交代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⑵本文所叙之事是登月,那它是分几个部分描述登月的全过程的呢?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部分:①升空准备(3、4)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②飞向月球(5—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地球(16—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感受。

⑶宇航员登月,不仅开创了人类的首次载人探索外星球的新纪元,而且还肩负着特定的任务,那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做了些什么?: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

③树立登月纪念碑。

④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⑤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⑷提问:从登月准备、飞向月球、成功登月到返回地面,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这一过程的?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1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重难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背景解读】人类自从1957年进入太空时代后,对太阳系的研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类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观察,更希望能够亲自去看看。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

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

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之后,1966年美国开始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创举,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由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学法指导】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内容。

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自主导学】1.给加点的字注意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áng()首挺立轨.道()椭.圆形()一yè()孤舟铁锹.()狭zhǎi()小心yìyì()()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2)“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3、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时、地、人、事)。

O(∩_∩)O(自主导学完成的很好,奖励自己张笑脸!)~~(>_<)~~(自主导学完成的不太好呀,下次一定要加油哇!)【合作探究】【反馈矫正】1、根据课文介绍的登月知识,选出错误的一项()A、宇航员的氧气袋中只剩下一个小时的氧气,不能长时间呆在月球上。

B、人类登止月球的准确时间是1968年7月21日。

C、月球在离地球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 课月亮上的踪迹》导教案第 19 课月亮上的踪迹【基础操练】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飞腾()梦寐()轨道()人迹罕至()铁 qi ā o tu ǒ圆è运 chàng谈2.下面四组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可望而不行既指令一叶孤舟B.观察畅聊梦寐小心冀冀C.合算月壤休斯敦抬头矗立D. 溅落故障均衡相提并论3.先在文中找出以下词语,而后解说在句中的意义。

⑴ 里程碑:⑵ 相提并论:⑶ 抬头矗立:⑷ 可望而不行即:“即”意思是全词意思是。

⑸ 遥遥在望:⑹ 一叶孤舟:【综合运用】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总能搅动世人的感情,请阅读下面资料并达成相应的题目。

⑴【科技探月】 2019 年 12 月 21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贺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发言中说:“ 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是我国探月工程获得的又一成就,是我们建设创新式国家获得的又一成就,是中国人民登攀世界科技顶峰的又一壮举,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决心创新的壮丽篇章。

” 中国还将建设空间站,向宇宙世界深处探究,造福于人类。

请你联合《月亮的踪迹》一文,谈一下你读到这则资料的感想。

⑵ 【人文观月】自古以来,月亮向来牵动山南海北的亲人朋友,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杰作。

请你写出连续的借月抒情的诗文。

⑶ 【趣谈识月】请你把知道的月亮别称及有关的神话传说写在下面。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达成下面各题。

月亮的踪迹(节选)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然是近邻,它却在离地球和人类 38 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转不息,永久是那么可望而不行即。

但是, 1969 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见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究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离地9分5秒,第三火箭机启工作,船在定的、定的高度入定的道。

此,“阿波11号” 船的高度 2650 公里,速度每秒 7.67 公里。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学目标】l.知识与能力:①速读课文,能快速理清文章思路。

②提高理解、归纳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进行交流、探究。

②拓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坚信有梦想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

2.激发学生探索月球乃至宇宙奥秘的兴趣,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相信只要有梦想最终就可以实现。

【教学过程】一、预习课文: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课文: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人类登月这一故事梗概。

2.要素中,哪一点最富于变化?3.用一句最简明的话表述文章内容。

四、再读课文,交流合作:1.再读课文,依据富于变化的时间要素,小组同学共同用文字完成“宇航员登月流程示意图”。

(快速获取信息。

)2、宇航员在月球上留下了哪些足迹(做了哪几件事)?讨论明确:五、品读课文,深入领悟:1.登月成功,仅仅是美国人的骄傲吗?2.我们中国在迈向太空方面,为世界做出了哪些贡献?(交流我国航空航天方面成果,了解我国几位航天英雄。

)六、拓展延伸,联想与想象:联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①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②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③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④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七、课堂总结: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

这次登月已有四十年,而我国也在实施奔月计划,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

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创造梦想;明天,让梦想燃烧,让人类的足迹遍布宇宙!。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月亮上的足迹班级:姓名:导学目标:1、知记、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2、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法。

4、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体会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内容链接】1969年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太空雄鹰而展翅飞落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这是一篇记实报道。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吧叹。

第一课时【自学导航】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观测()故障()椭圆()海域()畅谈()飞跃()昂首挺立()小心翼翼()()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课堂目标: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法。

一、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

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2、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

3、指名学生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

【合作探究】1、在文中划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由此可知登月全过程是按顺序来写的。

这样写的好处是2、按照提示,根据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人类第一次登月概述(一)3①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②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月震仪。

③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④把纪念碑树立在月球上。

⑤跟美国总统尼克松通了电话。

⑥取出美国的星条旗插在月亮上。

4、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赞叹。

如流露在登月纪念碑文中的胜利、豪迈之情【当堂训练】1、请工整地把下列词语中注音的汉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按序写在田字格中。

《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并能对其进行分类;2.掌握不同星体之间的基本关系;3.学会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二、教学重点:1. 太空中天体的观察和分类;2. 掌握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1. 对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理解;2. 掌握望远镜的使用和基本操作。

四、教学内容:1.行星和恒星的关系行星和恒星都是存在于太空中的宏观天体,其之间存在很多关联。

行星绕着恒星运转,恒星的引力作用影响着行星的运动轨迹。

行星对恒星的影响,可能形成诸如太阳风、宇宙射线、日冕质量抛射等问题,这些都是宇宙学的重要课题。

2.行星分类在太阳系中存在着大量的行星,可以按照距离来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质量来进行分类。

按照距离排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按照质量来分类,可以将行星分为岩石和气体两种类型。

3.行星的运动规律行星围绕着恒星运动的轨道呈椭圆形,称之为行星椭圆轨道。

行星还存在自转运动,即行星围着自己的中心轴旋转。

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是相互独立的。

4.使用望远镜观察行星使用望远镜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天体,包括行星的表面特征等。

使用望远镜时需要注意镜头的选取和调整,同时也要注意环境和安全。

五、教学手段1.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实际存在的星球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种行星的特征。

2.教学动画: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跨越式飞跃式认知。

3.互动探究: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和提问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其自主探究。

4.实验演示: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相应实验演示,如行星运动模拟等。

六、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各种行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2.课堂探究法:通过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新课标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新课标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新课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记叙语言的平实准确2)把握文章记叙的主体内容3)分析人类登月的现实意义2、技能目标1)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大意2)准确概括文章各节要点3)网上迅速搜索相关资料3、情感目标1)正确理解登月的意义2)了解人类伟大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4、媒体目标1)展示图片和录像片段,创设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兴趣2)安排学生利用手提电脑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组织概括并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网上迅速搜索相关资料的能力难点:迅速准确概括文章要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5`)1、情景导入(背景midi音乐:《城里的月光》或《但愿人长久》)展示美丽的嫦娥奔月神话图,简述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展示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书影,简介凡尔纳作品。

2、引入课文(展示登上月球的三位宇航员的照片)时至1969年,人类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月亮。

让我们记住这三个人的名字,并一起来看看,当时宇宙飞船是如何飞上太空的。

(播放火箭升空瞬间以及空中一级、二级火箭脱落的录像片段)(二)学习新课 (25`)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登月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明确:1)飞船升空前的准备2)飞离地球,飞向月球3)登月成功,开始工作4)胜利返航,畅谈感想2、细读课文,1)完成表格时间事情进展1 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2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脱落3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4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5 19日晚8点33分6 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7 20日上午7点32分8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9 21日上午ll时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10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11 7月21日11点56分20秒12 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13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14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登月全过程图片文字资料展示,学生自由讨论,概括要点)(2)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国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三)课文小结(5`)1、登月意义如何理解阿姆斯特朗说的: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亮上的足迹
班级:姓名:
导学目标:1、知记、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2、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法。

4、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体会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内容链接】
1969年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太空雄鹰而展翅飞落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这是一篇记实报道。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吧叹。

第一课时
【自学导航】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观测()故障()椭圆()海域()
畅谈()飞跃()昂首挺立()小心翼翼()()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昂首挺立: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课堂目标: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法。

一、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

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2、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

3、指名学生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

【合作探究】
1、在文中划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由此可知登月全过程是按顺序来写的。

这样写的好处是
2、按照提示,根据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人类第一次登月概述(一)
3
①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②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月震仪。

③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④把纪念碑树立在月球上。

⑤跟美国总统尼克松通了电话。

⑥取出美国的星条旗插在月亮上。

4、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赞叹。

如流露在登月纪念碑文中的胜利、豪迈之情
【当堂训练】
1、请工整地把下列词语中注音的汉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按序写在田字格中。

观(cè) 海(yù) (chàng)谈昂守挺立一叶狐舟遥遥再望
2、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雕像在商店里只能躲在一角,在广场就能昂首挺立,所以要让物质有最大的价值,就要选对地方。

B、积分榜上,我们班就像一叶孤舟,班级量化远远落后于其他班级。

C、好不容易爬到了黄山脚下,黄山已经遥遥在望了。

D、百米冲刺了,小明比小强更胜一筹,率先到了终点。

3、宇航员在月球上会遇到困难有
你所知道的我国遨游过太空的宇航员有
第二课时
课堂目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体会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一、自主学习
本文主要叙述的是,你从阿姆斯特朗等宇航员身上看到了的科学品质。

二、语言品味:
1、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踏上月球的第一步,也是踏上太阳系各行星和最终走向太空其他星球的一步。

“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这句话阐述的是事实,而“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则是对未来的希望。

②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般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

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的表达效果。

……“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而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十分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知识拓展】
1、自古以来,月亮有其他不少别名,你知道的有
(不少于3个)2、你对月亮了解多少?你对月亮有哪些疑问?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做好准备。

【当堂训练】
明月几时有
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这句意味隽永的佳句,曾引起
多少人的遐想啊!
②“明月几时有”呢?几乎人人会答:每月十五(农历)月儿圆。

可是,这个答案既对,又不对。

今天,站在地球上观察,作出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

可如果从天文学的角度作客观考察,或上溯亿万年,或下推亿万年,这个答案却是错误的。

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明月几时有”说起。

③“月有阴晴圆缺”,道理何在?这是由于月亮是绕着地球旋转的,它本身并不发光,而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

当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中间的时候,对着地球的一面照不到太阳光,因而我们看不见它。

当它延着轨道继续转动,我们就可以渐次看到娥眉月、半弦月、弯弓月了。

(甲)当它正好转到和太阳相对一面的时候,一轮白玉盘似的皎月,就会高悬夜空。

可见,“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

④今天,(乙)月亮绕地球1圈需29.52天,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它,也就是经过一圆一缺这样一个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明月”“十五有”是对的。

然而,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不是从来就是如此呢?
⑤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表明:4亿年前,(丙)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现今的3倍,这就是说,当时,月亮绕地球1圈只需9天,也就是说,那时候1个月不是30天、29天,而是9天,“明月”不是“十五有”,而是“有”。

有关资料还告诉我们:7千万年前,月亮绕地球1圈所用的时间是逐渐变长的。

可以预料,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每个月将会变成40天、50天,“明月”也会变成“二十有”或“二十五有”了。

⑥这似乎是奇谈怪论,其实这并不奇怪,这就是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道理。

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

所以说,“明月几时有”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将来还是这样。

任何想把这个答案固定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1、请概述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尽量用文中语句作答。

(不超过30个字)
2、第⑤段中“而是‘有’”的横线处应填()
A、初四
B、初五
C、初九
D、十五
3、“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下列与“历来”一词对应的表时间的词语有()(多项选择)
A、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
B、七千万年前
C、四亿年前
D、今天
4、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是指什么时间?
5、依据本文提供的科研成果和资料,请探究出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运动趋势,并推测一下出现此趋势的可能性原因。

(五)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