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
高中材料作文: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
![高中材料作文: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https://img.taocdn.com/s3/m/4dcf43c0f90f76c661371a4b.png)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3)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而五四运动本身即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五四精神:五四的根本精神是什么,有不同看法。
一种看法:科学,民主。
1949年后,中共阐述为:爱国,自救,科学,民主。
一说:不屈不挠、忧国忧民、敢于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
再过一年就是”五四运动”诞生一百周年,有人觉得作为一场运动的“五四”已经远去,有人觉得五四精神不朽,当下中国是五四的后代。
阅读以上材料,作为一位青年你一定感想颇多,请你谈谈你所认识的“五四”及它对当下青年的意义。
要求:写作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标点、空格除外),标题自拟,观点鲜明,不可脱离材料及其范围立意。
1, 【答案】弘扬五四精神又到了春光明媚的五月,又到了百花争艳的季节。
在新世纪的阳光和五月的鲜花播洒进每一个人的心灵的时候,我们又迎来了五四青年节。
这是我们青年人的节日。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
1919年的5月4日,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
五四运动新文化
![五四运动新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5e2c97addccda38376bafd9.png)
五四运动新文化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1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和文化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为新文化运动做了行动上的基础。
高一历史教案--五四运动
![高一历史教案--五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0de11790b1c59eef9c7b40b.png)
五四运动
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四运 动》浮雕
五四时期的纪念章:救国 雪耻
五四运动简介: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 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历史背景(国际):
①日、美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反帝 情绪高涨。
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的 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方 向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 的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游行 示威中的女学生队伍
1919年5月4日,火烧赵家楼 的匡互生
1919年5月-6月,五四运动 日货情形
1919年5月9日,上海各界罢 市罢课的通告
1919年6月7日和6月9日, 上海罢工、罢课、罢市
1919年4月,巴黎和会会场
1919年4月,列强在巴黎和会 上将中国山东的权益奉送给日 本
当时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 之一曹汝霖
当时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之 一章宗祥
历史背景(国内):
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国内阶级 矛盾激化。 ②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为其准备了阶级条 件。 ③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其准备了思想 基础
五四运动前夕的李大钊
五四运动时期的毛泽东
1918年,蔡元培、陈独秀参 加北京大学文科毕业礼合影
1918年6月,北京大学哲学系 师生合影
五四运动时期的孙中山和 宋庆龄
1919年的漫画反映出当时的 民心所向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经过:
第一阶段(1919.5.4~6.3)斗争中心在 北京,以学生罢课为主要斗争形式
感想:
继续发扬五四精 神,为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奋斗!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最能体现运动性质)、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签字”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的原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a8dc2b4763231126edb11fa.png)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那么,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五四运动历史背景: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权利,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的正确方向;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五四运动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英、法、美、日、意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中国政府代表要求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抢去的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各种权利遭到无理拒绝.巴黎和会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五四运动历史意义:
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 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
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感谢您的阅读!。
共青团团课笔记
![共青团团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2d30ced6294dd88d0d26b03.png)
团课笔记一、共青团历史。
1、在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主体是学生。
2、共青团最早建立于1920年8月,名称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第一个先进青年的政治组织,是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指导帮助下建立的。
3、共青团从1921年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史。
(1)1922年5月,广州,召开一大,大会通过两个文件:《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2)1923年8月,南京,召开二大。
(3)1924年1月,上海,召开三大,张太雷当选为团中央书记。
(4)1927年5月,武汉,召开四大。
(5)1927年7月,莫斯科,召开五大。
(6)1949年4月,召开六大,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7)1964年6月,北京,召开九大,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8)1988年5月,北京,召开十二大,在改革开放的形式下,会议明确提出了关于团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通过了《关于执行团员证制度》的决议和《关于确定代团歌》的决议。
依照党的建团路线,团的章程把团组织描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9)2003年7月,北京,召开十五大,决定把《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作为团歌。
二、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1、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
2、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发挥青年利益的社会代表。
三、共青团基本常识。
1、共青团现阶段的基本任务: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养青年建设人才,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五四运动介绍
![五四运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8487dd0a417866fb94a8e0f.png)
五四经过
1919年6月7日和6月9日,《申报》大幅 报导,上海工界和商界、学界一致行动,实 行罢工、罢课、罢市。
公司不卖日货
五四经过
6月10日,北京政府撤销曹、章、陆职务。 6月28日,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拒绝在凡尔赛对德 和约上签字。
五四经过
“五四”运动取得胜利后,1919年6月16日在上海召 开了第一次全国学生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学生 联合会。“五四”运动成为革命青年运动的开端。
目录
寻源五四 体验五四 感悟五四 Nhomakorabea 寻源五四
寻源五四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 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 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寻源五四
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权 利,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 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 命的领导阶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 的正确方向;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新文化运动发展
巴黎和会
体验五四
五四经过
五四运动爆发
前期:北京 ;主力:爱国学生 后期:上海 ; 主力: 工人阶级
五四经过
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演 讲、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同时要求惩办亲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 舆。章宗祥受到学生痛打,曹宅被焚烧,军警逮捕了三十多名学生。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6805f6144431b90d6c85c720.png)
五四的根本精神是什么,有不同看法。
一种看法:科学,民主。
1949年后,中共阐述为:爱国,自救,科学,民主。
一说:不屈不挠、忧国忧民、敢于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
思想文化在1919年10月,总统举行秋定祭孔,同时组织了四存学会,以“昌明”“周公孔子之学”为宗旨,1921年更修订了《褒扬条例实施细则》,进一步强化封建礼教。
梁启超和梁漱溟则高唱中国文化优越论,反对学习西方的文化,反对中国革命派,同时抵制马克思主义。
而在五四运动中,反对中华道德思想文化的人士,推行了新文化运动,更提出“打倒孔家店”、“推倒贞节牌坊”等口号。
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反封建思想的发展,与尊重中华文化的复古思潮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
中国的语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渊源大部分都来自于五四时期的西化理论。
五四青年节的由来1918年11月11日,延续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美、法等国的胜利和德、奥等国的失败而告结束。
1919年1月,获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
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议。
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均遭拒绝。
会议竟决定日本接管德国在华的各种特权。
对这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代表居然准备签字承认。
消息传来,举国震怒,群情激愤。
以学生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就如火山爆发一般地开始了。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他们高呼“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呼吁各界人士行动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保卫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这一运动得到的工人和各阶层人士的声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纷纷举行罢工或示威。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并指令巴黎参加会议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简介
![五四运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c5471c008a1284ac850438f.png)
五四运动简介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背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
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
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五四运动的过程5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
当天,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
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
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
最后定出四条办法,其中就有第二天齐集天安门示威的计划。
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货币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
随后,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
被学生烧掉的赵家楼学生游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严禁抗议公告,大总统徐世昌下令镇压。
但是,学生团体和社会团体纷纷支持。
5月11日,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
五运动 五卅运动
![五运动 五卅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47aa319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c.png)
五运动五卅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16] 五卅运动指1925年5月30日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5月间,上海、青岛的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的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镇压。
上海内外棉第七厂日本资本家在5月15日枪杀了工人顾正红,并伤工人十余人。
29日青岛工人被反动政府屠杀8人。
5月30日,上海二千余学生分头在公共租界各马路进行宣传讲演,一百余名遭巡捕(租界内的警察)逮捕,被拘押在南京路老闸巡捕房内,引起了学生和市民的极大愤慨,有近万人聚集在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
英帝国主义的巡捕向群众开枪,打死打伤许多人。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6月,英日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和其他地方继续进行屠杀。
这些屠杀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
广大的工人、学生和部分工商业者,在许多城市和县镇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潮。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https://img.taocdn.com/s3/m/1236d70655270722192ef740.png)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改组后的国民党由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变成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925年孙中山逝世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标志着大革命的部分失败,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同时也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国国民党称之为武汉分共,或视之为“清共”的一个环节)爆发于1927年7月15日。
在中华民国政府进行北伐(1926年至1928年)时,原先采取“联俄容共”的方针,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但在北伐期间,国民政府内部就容纳共产党与否的问题,于1927年分成南京(蒋中正等领导)及武汉(汪精卫等领导)两政府。
武汉方面最初仍主张容共,其后与共产党发生磨擦,再加上冯玉祥等军事实力派人士的表态要求分共,汪精卫乃于7月15日当日,在武汉召集会议,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共青团团课笔记
![共青团团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0a86064312b3169a451a4bf.png)
团课笔记一、共青团历史。
1、在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主体是学生。
2、共青团最早建立于1920年8月,名称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第一个先进青年的政治组织,是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指导帮助下建立的。
3、共青团从1921年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史。
(1)1922年5月,广州,召开一大,大会通过两个文件:《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2)1923年8月,南京,召开二大。
(3)1924年1月,上海,召开三大,张太雷当选为团中央书记。
(4)1927年5月,武汉,召开四大。
(5)1927年7月,莫斯科,召开五大。
(6)1949年4月,召开六大,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7)1964年6月,北京,召开九大,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8)1988年5月,北京,召开十二大,在改革开放的形式下,会议明确提出了关于团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通过了《关于执行团员证制度》的决议和《关于确定代团歌》的决议。
依照党的建团路线,团的章程把团组织描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9)2003年7月,北京,召开十五大,决定把《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作为团歌。
二、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1、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
2、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发挥青年利益的社会代表。
三、共青团基本常识。
1、共青团现阶段的基本任务: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养青年建设人才,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201eaf70242a8956bece43e.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1、八七会议:会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省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
出席会议的有部分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及中央机关、共青团中央、地方代表共22人。
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罗明纳兹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由于当时环境极其险恶,会议只开了一天。
2、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新文化运动: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
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
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4、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的会议。
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5、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与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
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6、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7、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
(2)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3)对“半”的正确理解是“不完全的或者是部分的封建社会和殖民地社会。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a7fb04c308a1284ac8504334.png)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时刻将五四运动牢记在心,并将五四运动精神注入时代的特点,将其真正地发扬光大。
五四运动传递给后人的那份爱国的热情永远都不能因时间流逝、时代逆转而改变,反应该更加强烈,更加深入人心。
现在的青年人,多被社会称为缺乏责任感的一代。
我想现在重提五四运动也是为了唤起每个中国人心底的那份爱国热情吧。
五四运动的历史在渐行渐远,它所留下的精神财富仍然值得我们珍惜。
作为注定将在中国发展关键时期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我们,在接受四年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更要培养一种爱国精神。
这种精神从九十年前五四运动中我们的前辈大学生身上开始一直流传,生生不息。
五四青年节主题班会
![五四青年节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986b763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a.png)
上海响应北京断而运动
一、节日的由来
爆发原因 在法国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了。
主力:学生
领导人:李大钊
六、班级活动
合唱《爱我中华》
本次班会到此结束! 谢谢!
传承五四初心使命
用青春,绘就人生最瑰丽的生命画卷
➢ 让我们拿出青年人的干劲和冲劲,全身心的投 入到工作与学习中去。
➢ 练就过硬本领,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 ➢ 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 让我们用激情,唱响人生最壮美的青春之歌;
传承五四初心使命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造就了一批具有初 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 干 场五具四有部爱运初动步上国是共一产的运次主彻义准动底思备推的想不的。动妥知协识五了的分反子四中帝,运国反为封中动历建国的共揭史爱产国党开进运的动建了程。立中,它做促了国促进思了想新进马上克、民了思干主马主部义上主克与的中准义思国备工。革主人五运四命义动运的在的动结揭序中合开,了幕国造中就国,的了新这广一民批主 泛传播。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光荣的革命 主义革命的序幕,这场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了继承和发扬“五
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光荣的革命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青年节。1949年
传1轻2人月统所,推中,崇央。人1民9政39府年政务,院正陕式宣甘布宁这一边规定区。五的四运西动北所倡青导的年“爱救国国、进联步、合民主会、科规学定”精5神月仍然4被日当为代年 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这一规定。 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仍然被当代 年轻人所推崇。
五四运动介绍
![五四运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eb63239aaea998fcc220e80.png)
《敬告青年》 青春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陈独秀(1879—1942),安徽安庆人。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1卷1号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新文化运动发展
巴黎和会
寻源五四
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中国提出了意在 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图为袁世凯手批“二十一条”原稿。
北洋政府迫 于日本武力 威胁于1919 年5月9日答 允了“二十 一条”。
袁世凯 签字的 “二十一 条”
体验五四
五四经过
五四运动爆发
前期:北京 ;主力:爱国学生 后期:上海 ; 主力: 工人阶级
五四经过
“五四”运动取得胜利后,1919年6月16日在上海召 开了第一次全国学生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学生 联合会。“五四”运动成为革命青年运动的开端。
感悟五四
感悟五四
五四精神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1.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 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2.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的思想武器武装我们的头脑; 3.勇于创新,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贡献。
目录
寻源五四 体验五四 感悟五四
寻源五四
寻源五四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 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 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寻源五四
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权 利,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 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 命的领导阶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 的正确方向;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五四精神心得体会1000字(通用4篇)
![五四精神心得体会1000字(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bfb5c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9.png)
五四精神心得体会1000字(通用4篇)五四精神心得体会1000字篇1五四精神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必须牢牢把握五四运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新文化运动、研究新思潮新学问的新知识分子运动、追求救国救民新道路的革命运动的性质,围绕五四运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新文化运动、研究新思潮新学问的新知识分子运动、追求救国救民新道路的革命运动的性质,围绕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挖掘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把五四精神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大力弘扬五四精神,不断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五四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这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五四精神心得体会1000字篇3五四精神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622ef11c844769eae109ed0b.png)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事件起因导火线: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
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
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
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
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1919年6月28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
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其根本原因是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主要经过北京学生运动1919年5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巴黎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
当天,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1919年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北京师范大学)、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
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
最后定出四条办法,其中就有第二日齐集天安门示威的计划。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3817004fa8956bec0975e3fe.png)
中国近代以来,最著名的四次大动荡,太平天国、义和团、大跃进、文革 ,无 论是完全肯定还是全盘否定都是不客观的。在此我们只想将一直被忽略的另一面 展现在大家眼前。
义和团运动:据统计,共有241名外国人(天主教传教士53人,新教传教士及其子女共188 人,其中儿童53人)、2万多名中国基督徒(天主教18000人,新教5000人)在1900年夏天 的屠杀中死亡(其中不乏在中国行医做慈善的国际友人,加入教会的中国穷人)。 1990年6月13日,义和团进入内城,除了屠杀教民外,义和团更滥杀无辜,诬指许多市民为 白莲教而烧死戮死,据当时目击者记载:“乡民适趋市集,七十余人悉絷以来;伪饰优伶 冠服儿童戏物,指为白莲教;下刑部一夕,未讯供,骈斩西市。有妇人宁家,亦陷其中, 杂诛之,儿犹在抱也”。也有被公报私仇而杀者,而义和团民的不同派别也互相武斗残杀。 文革: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红卫兵运动最初是破除“四旧”(即所 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随后发展为抄家、打人、砸物。无数优秀的文化 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许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干部遭到批斗。红 卫兵运动是对社会秩序和民主法制的要斗争?当然要斗争,但是在中国人这里,最后往往变 成了欺负、杀戳本国弱势群体的一场闹剧。 伴随着这些事件的,是烧杀打砸抢,是暴力野蛮和偏激,是对法律和社会秩序 的践踏,这些现实被掩藏在爱国主义光环后面,鲜有人提起。 邹容在其著作《革命军》中说“有野蛮之革命,有文明之革命。”“野蛮之革 命有破坏,无建设,横暴恣睢,知足以造成恐怖之时代,如庚子之义和团,意 大利加波拿里,为国民添祸乱。”
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里说:“假使我们对这个患难没有 了解,对这个有毒素的文化没有了解,那么我们的灾祸还会再度 发生,永远无尽无期。”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fe96ac6e1eb91a37f1115cd3.png)
这美丽的水位 在我们心中升腾,升腾 激荡起温馨的涟漪,层层热浪 纪念“五四” 一个朴素的真理 民族的解放需要深得民心的政党 纪念“五四” 一个神圣的宣言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让中国笑傲东方 此刻,春之声 响彻在我们的心房 响彻在中国万紫千红的大地上 迎着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 我们青年又划起开动大船的双桨 坚定与彷 徨, 快乐和忧伤 都一起坐在了梦幻的红莲上 让我们发扬“五四”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 励精图治,继往开来 雄姿英发,斗志昂扬
五四
--------10gz平面一班
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 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 础和智力来源。为五 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 奠定了组织基础。
这种情绪在五四运 动中进一步发展而 发挥作用。
在五四运动中,他 们成为声援爱国学 生的主要力量。
新思想的传播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甲午战 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 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 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 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 推展,自由、反抗传统权威 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 般市民。新青年新文化运动 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 由等大旗,从思想、政治、 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 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 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 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 智力来源。
4月30日《凡尔赛和约》,仍 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 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 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 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 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 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 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 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 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 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 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 之影响。
生命韧如竹,五四怀想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966ddb6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76.png)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1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运动问: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是什么啊?答: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新申报对“五四运动”的报道。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
第五,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问:它的产生背景如何?答: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展,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社团组织在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演讲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问:五四运动的经过答:起因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
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
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
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4月30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
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过程1919年5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
当天,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1919年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
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高师、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
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
最后定出四条办法,其中就有第二日齐集天安门示威的计划。
这四条办法是:(一)联合各界一致力争;(二)通电巴黎专使,坚持不在和约上签字;(三)通电各省于1919年5月7日国耻纪念举行游行示威运动;(四)定于1919年5月4日(星期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之大示威。
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
随后,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
烧掉赵家楼的学生游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北京军阀政府颁布严禁抗议公告,大总统徐世昌下令镇压。
但是,学生团体和社会团体纷纷支持。
1919年5月11日,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
1919年5月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
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和工人也给予支持。
1919年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并向各省的省议会、教育会、工会、商会、农会、学校、报馆发出罢课宣言。
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庆、南昌、武汉、长沙、厦门、济南、开封、太原等地学生,在北京各校学生罢课以后,先后宣告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
1919年6月,由于学生影响不断扩大,《五七日刊》和学生组织宣传,学生抗议不断遭到镇压。
1919年6月3日,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涌向街道,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被军警逮捕170多人。
学校附近驻扎著大批军警,戒备森严。
1919年6月4日,逮捕学生800余人,此间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
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
1919年6月6日、7日、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
上海工人罢工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自此起,运动的主力也由北京转向了上海。
1919年6月6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
通过上海的三罢运动,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等人到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声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
陈独秀因此被捕。
各地学生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纷纷通电,抗议政府的这一暴行。
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
1919年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后期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倡议的华盛顿会议召开。
1922年2月4日,中国和日本还在华盛顿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
条约规定,日本将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全部开为商埠;原驻青岛、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的日军应立即撤退;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归还中国等。
附约中规定了对日本人和外国侨民的许多特殊权利,但是中国通过该条约收回了山东半岛主权和胶济铁路权益。
3月6日,梁启超致电北京政府总统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汪大燮、事务长林长民,报告他从和会上获知的段祺瑞与日本借款和山东问题。
4月24日,梁启超致电国民外交协会,发布归还青岛通电。
4月29-30日,巴黎和会代表参加会议,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条款【第156、157、158条】,德国在山东权益让与日本。
5月1日,中国谈判代表、外交总长陆征祥将此事电告北京政府,并称如不签约,则对撤废领事裁判权、取消庚子赔款、关税自主及赔偿损失等等有所不利。
上海《大陆报》“北京通讯”:“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 5月2日,北京政府密电中国代表可以签约。
外交委员会事务长、国民外交协会理事林长民在《晨报》、《国民公报》撰文:“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 5月3日下午,以林长民为首的北京国民外交协会召开会议,决定阻止政府签约。
国民外交协会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将外交失败转报学生。
当晚北大学生在北河沿北大法科礼堂召开学生大会,并约请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学校代表参加,大会决定于4日(星期天)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
5月4日上午10时,各校学生召开碰头会,商定游行路线。
下午1时,北京学生3000余人从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
队伍向使馆区进发,受到巡捕阻拦,学生代表求会见四国公使,仅美国使馆人员接受了学生的陈词书,英法意使馆均拒绝接受。
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
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
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
蔡元培为首的校长团斡旋,被捕学生返校,学生复课。
5月7日,上海60多个团体举行国民大会。
5月9日,蔡元培出走。
上海各学校全部罢课。
5月11日,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
北京各大专学校教职联合会成立。
5月13日,北京各大专校长递交辞呈。
5月19日,北京25000名学生再次总罢课,之后开展演讲、抵制日货、发行爱国日刊等活动,组织“护鲁义勇队”。
6月1日,政府查禁联合会。
6月3日,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
6月4日,北京学生出动比昨日多一倍的人数上街演讲,当日700多名学生被捕。
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被监禁的学生获释。
6月6-8日,罢工规模扩大。
6月9日,南京路工人示威。
6月10日,北京政府撤销曹、章、陆职务。
6月11日,徐世昌总统咨参众两院请求辞职,未被接受。
6月12日,商人开市。
钱能训内阁全体请辞。
6月13日,准钱能训辞职,特任龚心湛兼代内阁总理。
6月17日,北京政府致电专使在和约上签字。
6月22日,国务院通电全国,徐世昌总统打消辞意。
6月23日,徐世昌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从缓签字。
6月27日,京津学生,留日留美学生请愿。
6月28日,原定签约之日,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问:学生内部矛盾怎么样答:五四运动如火如荼,但学生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现象。
五四运动当日,傅斯年任旗手,指挥整个运动,然而运动中出现的火烧赵家楼事件,使傅斯年感到不满,此时学生中又有人对傅斯年的做法提出异议,脾气火爆的傅斯年与学生发生争吵,愤而在第二天退出了学生运动。
另一五四风云人物罗家伦也遭到学生质疑,有北大学生写打油诗讽刺罗家伦,说他“一身猪狗熊,两眼官势财;三字吹拍骗,四维礼义廉”,不但骂他长得其貌不扬,还骂他一心当官发财十分无耻,学生间相互攻讦由此开始。
面对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北洋政府也制定措施予以控制,5月25日,北京政府下令各学校3日内一律复课,并以提前放假,举办文官高等考试及外交司法官考试等手段引诱学生放弃上街游行。
据彭明《五四运动史》记载,北洋政府提前举办文官高等考试和外交司法官考试后,毕业生大多数参考,这些人占到了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可以说北洋政府这一举措起到了良好效果。
五四之后,学生中开始出现更多负面现象,有人认为学生万能,视法律如无物,动辄掀起学生运动,甚至自选教员,对哪位教员不满便罢课要挟。
查毓瑛在给胡适的信中提到,北大学生热衷于开会,每年大小会不下千次,而“关系学术的恐怕不能占百分之一”。
有的学生以“五四功臣”自居,甚至印发名片炫耀自己。
五四运动后,旗手傅斯年开始反省自己,认为“半年新潮杂志的生活,说了许多空话”。
深刻反省之后,傅斯年决定赴欧留学,要过一种新的生活,开始践行他所谓的“改造社会的方法第一步是要改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