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老师们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二)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老师们(二)许凌云老师,上大学时,历史系在岗的老师中,最负盛名的教授。
我们99级入学的新生晚会是在老行政楼二楼的舞厅里举行的。
许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第一句话就把大家镇住了,他是这样说的:“前几天,我收到江某某(时任中国老总)的一封信。
”正当我们疑惑时,他缓慢地向大家解释道:“今年,白寿彝教授主编的《中国通史》出版了,是中国史学界的一件大事。
老总专门给白寿彝教授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刊登在最新一期的《中国史研究》上,我订了这份刊物,刚刚收到,所以说,我也受到了老总的一封信。
”听罢此言,众皆愕然。
不过,感觉许教授肯定来历不凡。
后来才知道,此人是国家最高特殊津贴获得者,著作等身,若干论文都发表在《历史研究》、《文史哲》、《史学史研究》等史学权威刊物上,并凭借《刘知几评传》而享誉史学界。
许教授教我们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课时,我们是大四。
由于考研特忙,偌大的西联二教室,150多个座位,稀稀拉拉地坐着二三十个人。
许教授有次上课时说:希望同学们都来上课,最起码能壮大一下声势。
魏殿金老师,很有个性的老师,教授我们中国古代史。
第一节课,就看出魏老师的个性了。
他是这样说的:“我是个讲师,你们听我的课是听的讲师水平的课,和所谓的教授的课不一样,不用报很大期望。
但有一点,我从不向学生推销所编或所著的书籍。
”魏老师讲课写板书时,是古代标准的写法,都是竖着写的,并且是自右向左。
后来,听说魏老师与系里的领导关系弄得不好,要离开曲师大,因为魏老师与夏老师一样都崇尚自由,只不过方式不一样。
魏老师很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我家有三口人,两个是博士,何愁找不到工作。
”最终,魏老师到底是选择了离开,去了南京财经大学。
高兵老师,也是教授我们中国古代史。
教我们99级的时候,高老师已经40多岁了,没有结婚。
凡是到了这个年龄还没有结婚的,都是有故事的。
不过,我不敢写高老师的故事,因为那些都是道听途说。
关于高老师的趣闻可简单写上一两个:有次是上午第一节课,高老师提着包走进教室,然后问同学们:“你们都吃饭了吗?”我们说:都吃了。
历史系导师介绍
中国古代史导师介绍张童心,男,1960年生。
1982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曾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主任。
1999年晋升为教授。
现任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历史系常务副主任,文物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山西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从事商周考古和汉唐考古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具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田野考古领队资格,任考古学会理事。
56771659陈勇,男,1964年10月生于四川,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炎黄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南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
2001年10月以“王宽诚学术讲座学者” 的身份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作访问讲学。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和中国古代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出版学术著作2部,主编、参编著作多部,在《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
近年来独力承担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l项,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2项,上海大学教改项目l项,参加国家科技部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
1996年获四川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997获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2000年获第二届上海历史学会优秀论文奖。
目前的科研重点为钱穆学术思想研究和唐代江南经济研究。
66528648吕建昌,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海文博学会理事。
论文和专著:《博物馆与当代社会若干问题的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初识古玩》,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竹木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象牙犀角》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主编“珍藏赏玩丛书”《古镜》《银锭》《古笔》《金银器》《版画》《瓷器》《纸币》《古家具》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参编《中华文化读本》(姜义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略论慈禧预备立宪的实质
略论慈禧预备立宪的实质赵朝峰宋艳丼近年来,史学界对慈禧及其所谓新政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清末新政,特别是预备立宪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近代化改革,其深度和广度都进进超过了戊戌变法,迚而把慈禧看作晚清近代化的最高决策者、最大保护神。
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本文拟就慈禧预备立宪的实质作一简单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从预备立宪的背景来看,慈禧宣布实行预备立宪显然幵非出于主动,而是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如此。
当时的《东方杂志》曾有专论指出“:吾国立宪乊主因,发生于外界者,为日俄战争,其发生于内部者,则革命乊流行⋯⋯事主因乊外,则疆吏乊陈请,人民乊请愿,皆立宪发动乊助因。
”①其分析是有道理的。
具体说来,预备立宪的实行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迫于革命形势的压力。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1894 年成立兴中会,接着发动了乙未广州起义和庚子惠州起义,极大地震憾了清王朝。
19O4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 他们积极策划更大觃模的反清武装起义,革命排满,风靡海内外。
这使清政府惊惶失措,两江总督端方在密折中无可奈何地指出“:今日欲杜绝乱源,惟有解散乱党; 欲解散乱党,则惟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所谓宣布国是,定十五年实行立宪是也。
”②袁世凯也认为“:剿除革命党政策,除速施行立宪制度外,更无他法。
”③对于他们的廸议,慈禧表示,假若立宪能“使我满洲朝基础永进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的话,则“必决意施行”④。
19O6年赴外考察的五大臣回国奏报说,君主立宪大意在于“尊崇国体,巩固君权”,其利有三,即“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⑤,这符合慈禧的要求。
于是,19O6年9月1日,她终于宣布实行预备立宪。
其次,为了拉拢资产阶级立宪派。
立宪派由改良派演变而来,他们以日俄战争为契机,积极宣布立宪,认为只有“宣布天下,改为立宪政体”,才能挽救危亡。
因此,纷纷出版报纸,编译书籍,游说权贵,一时间,立宪的声浪响遍全国“, 上则奏牍乊所敷陈,下则报章乊所论列,莫不以此为请”⑥。
历史系教师们
历史系的老师们(一)王阁森老师,早年游学于名闻遐迩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国内古史泰斗日知先生。
上大学时,王教授已经离世多年了,但是从其他老师的口中,经常会提到王教授。
他们的口中,王阁森教授无论道德还是文章,在当时的全国都是一流的。
有校友在文章里这样怀念王教授:“在如烟而逝的一些莫名的日子里,我脑海中便常常浮现出王先生那令人仰止的伟岸之驱,那令人尊敬的学者风采,那进退有据、温文尔雅的儒士气度,那言必及义、泽被后学的蔼然气象。
”杨绍溥教授,上大学时,杨教授已经退休。
有时,在文科楼上能看到一个干瘦的老头儿,手拿蒲扇,脚穿千层底儿,外人看是一个朴素的老人,但那种精神气质是别人比不上的。
杨教授是5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被诬“白专道路”、“右派”,发配新疆近二十年。
在新疆时读书教研不辍,取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资格。
八十年代回家乡,来历史系任教,先后为副教授,教授,曾担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最重人才与图书。
尝言:“我当系主任期间,有两项权力抓得紧:一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是重要而图书馆未有图书的购置。
”杨老师专业是中国古代史,方向为明史,最近研究课题为明代灾荒与明代荒政。
杨老师学问渊博,在史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诸方面均有独到见解,允称博学。
有校友曾言:“至于先生人品,尤为冰山火凤所景仰,乃不敢置一词,惟坚信,我师先生确为青年楷模也。
”另有校友在微博上留言:“我系前任系主任杨绍溥老师,早已退休,而勤奋治学无异青年,且很有思想,富有正义感,很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是我在曲师大最佩服的老师。
”以上语言可以看书杨教授对后生的影响。
总感觉杨教授像季羡林,朴素、有涵养。
01级入校时,他曾讲过一节课,内心对01级的师弟师妹们羡慕极了。
田德全老师,曲阜师范大学原校长。
上大学时,他只带历史系的研究生。
下班时,有时田校长走着从西联二经过回家,远远地看着,感受着校长的风采。
田校长在位的那几年,口碑不错,远胜于当时的党委书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政府的泛斯拉夫运动_郝承敦
·历史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政府的泛斯拉夫运动郝承敦(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山东曲阜 273165)摘 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政府以民族关系为纽带,旨在建立斯拉夫民族的反德统一战线,以配合苏德战场的军事斗争;争取斯拉夫国家支持,与英国争夺巴尔干地区;利用斯拉夫运动,将东欧变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利用斯拉夫人之间的跨界民族问题,兼并东欧国家的领土。
关键词:俄国泛斯拉夫主义;斯拉夫运动;跨界民族中图分类号:K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00)04-0084-05一面对希特勒德国的军事进攻,苏联政府在卫国战争期间发起泛斯拉夫运动,在外交上寻求斯拉夫民族的支持。
其目的是以民族关系为纽带,建立斯拉夫民族的反德统一战线,配合苏德战场的军事斗争。
苏联的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加盟共和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同属斯拉夫民族。
从近代历史来看,斯拉夫民族曾经出现过以俄罗斯为中心的联合。
但这种联合后来逐渐被沙俄所利用,成为俄国控制斯拉夫民族的一种方式。
由于俄国泛斯拉夫主义严重损害了弱小斯拉夫民族的利益,加之斯拉夫民族之间的隔阂以及宗教上的矛盾,欧洲地区的斯拉夫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衰微,俄国与斯拉夫国家之间的关系已名存实亡。
但是近代史上斯拉夫国家之间的关系,却在一定程度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政府的泛斯拉夫运动奠定了基础。
30年代后期,随着德国经济、军事力量的增长,希特勒开始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并将其战争机器首先指向了斯拉夫民族。
希特勒曾狂妄地叫嚣:“要用一切手段使德国人占有全世界。
如果我们想建立我们伟大的德意志帝国,我们就应当首先排除和歼灭斯拉夫人———俄国人、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保加利亚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
”[1](P277)德国军方根据希特勒旨意制订的“东方计划”,就是“要在肉体上消灭斯拉夫民族,尤其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波兰人以及犹太人和其它民族的计划。
曲阜师范大学1955年创建于济南
作者:美术学院副教授宋润民木铎:《论语·八佾》篇“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铎”是一种金属为框的响器。
以木为舌曲阜师范大学标准校徽称为木铎,以金为舌则称金铎;木铎为文,用以宣政布政;金铎为武,用以指挥军队。
后人称老师为执掌木铎之人。
木铎金声,寓意曲阜师大将以夫子之道,仁者之心给学生以孜孜教诲。
仁:“从人,从二”。
木铎之中为二人对坐论学,二人成“仁”。
“仁者,爱人”。
仁”乃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
以“仁”突出以人为本治校理念。
寓意曲阜师大将秉承孔子的教育思想,以中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来浸润学生心灵。
1955:为学校建校时间。
曲阜师范大学:采用毛体集字整体设计:色调庄重古朴典雅,突出“木铎”,“仁”等核心元素,不失为上乘之作。
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崔惟琳省委原常委,山东省政协党组原副书记、副主席副部级宋法棠汉语言文学专业黑龙江省原省委书记,省人大原主任正部级李维安政治系东北财经大学校长信长星政治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副部级张瑞凤山东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副部级林廷生中文函授专科山东省政府特邀咨询、山东省原常务副省长副部级孙永春函授中文系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孙德汉 81级干修科学员青岛市政协主席辛桂梓历史系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长玉政治系济南市政协主席万卫平中文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宣传部长宋玉山中文系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厅级)傅衍鲲中文系“金三角”卧底英雄王恩多化学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力明 87年获硕士学位长江学者邢东尚化工专业(函授)山东省华金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入选富豪排行榜姜伟历史系著名导演,《潜伏》编剧、导演赵浚凯中文系著名导演,《战士》、《沧海》、《杀虎口》等剧的导演秦日伦中文系山东中烟公司济南卷烟厂厂长王新光历史系中纪委副局级巡视员赵庆林历史系公安部机关团委书记李广平美术系 198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至今。
现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泰山山水画研究院院长。
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动因新探
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动因新探黄尊严作者简介: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内容提要:关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宣战的动因,当时的日本统治阶级一再标榜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这显然是蓄意施放的烟幕;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蓝辛为维护美国在华利益,阻止日本独霸中国,因而指责日本出兵山东是另有野心,此说亦未能全面说明日本对德宣战的动因。
日本对德宣战的真正动因在于:出兵山东,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华政策发展的必然步骤;当时的世界形势和中国形势,为内外交困的日本统治集团提供了一个摆脱困境、扩大侵华的良机。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之间为重新分割世界展开了血腥的武力较量。
8月23日,远离欧洲的日本也对德宣战,出兵山东,把欧洲的战火引燃到了远东。
日本何故参战?日本的统治阶级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曾一再标榜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当时日本的报纸则极力渲染三国干涉还辽以来日德之间的种种新仇旧怨,日本首相大隈重信也亲自出面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开战时英国的海军大臣邱吉尔亦同此见;引导内阁通过对德宣战案的日本外相加藤高明在说明参战理由时则强调:协约国必将最后获胜,日本参战不致吃亏,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可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巩固在东亚的势力;美国国务卿蓝辛则认为日本对华怀有野心[①]。
除此之外,尚有其它不同的解释。
真可谓众说纷纭,持论者立场不同,各执一端。
确有必要进行认真的探讨。
笔者认为,上述前两种解释,完全是日本帝国主义为掩盖其夺取山东的阴谋而蓄意施放的烟幕;后两种解释也有失全面。
本文拟依据史实,对前两种论调进行简要的剖析与辩驳,并就日本参战的真实动因陈述一些刍荛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并非为了“英日同盟”日本的统治阶级曾一再标榜,日本之所以对德宣战,是“基于同盟的情谊”,“应英国盟友的请求”,为“履行日英同盟的义务”,“维护日英两国在远东的利益”。
东汉经学世家述论
2.学位论文陈扬汉代伏氏与经学研究2009
“儒士”阶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儒士”作为政治和文化的参与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与政治的结合日益紧密,并逐渐发展成为经学。随着经学在学术的发展,经学的传授由注重“师法”转而注重“家法”。及至东汉,各家又分别以“家法”传授,家学大抵先在父子兄弟间相传授,然后传授弟子。因此,在汉代尤其是东汉,家学是贯穿家族文化传统的主线,在这条主线下,家学累世相传逐渐形成了累世经学,即史籍所载之“传父业”,“修父业”。其传授虽时有间断,但基本上能延续数代,形成经学世家。在通经致仕的汉代,广大士人为了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积极入仕,通经与入仕相结合,累世经学逐渐地发展成为累世公卿,由此形成了若干经学世家。汉代伏氏自秦博士伏胜,迄于孝献皇后伏寿,经两汉,历十六世,约四百三十余年。自始祖伏生起,累世经学,代为帝师,位至宰辅,世卿世禄皇室贵戚。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与其后世所传《齐诗》“伏氏之学”,都在两汉学术史及后世的儒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家风而言,龙亢桓氏在三个方面有较为明显的转向。其一、从儒者之风转向名士风度。汉代桓氏作为经学世家,崇奉儒学,敦守儒行;而两晋桓氏了弟颇具名士风度。其二、从文质彬彬转向文武双修。汉代桓氏家族成员长于文学,精通经学;魏晋桓氏子弟文武兼备。其三、忠的观念的变化。汉代桓氏,以忠义闻名;曹魏时桓范因忠于曹氏集团而遇难;东晋时期,桓温欲加九锡、桓玄篡晋立楚表明桓氏逐渐背离尽忠之道、忠的观念渐趋淡薄。这三个方面既各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又相互交织。桓氏家风的变化是汉晋间文化变迁的结果。而桓氏于汉晋间两起两落的发展历程与其家学、家风有着潜在的互动关系。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格局下,士族与皇族一起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总体上,皇族与士族间始终处于斗争与妥协之中,各家族间关系错综复杂。就龙亢桓氏与琅琊王氏在政治态度、家学传统、家风三方面异同比较来看,桓王两家在具体表现上有着很大的相似。这不是偶然的,当时宏大的时代背景,使得两家发展的历史产生了诸多的类似。但是,不难发现,龙亢桓氏终因桓玄之败而门户凋落,再也没能重振雄风。而琅琊王氏子弟在其“与时推迁”的务实灵活的门风引导下,一直延续到唐代仍有居于高位如王褒、王猛者。就家族延续的不同上来看,桓、王两家内在的气质,对其家族发展演变所产生的影响和造成的结果又是有着明显的差异。
杨树增教授
出版物刊名: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F0002-F0002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先秦两汉文学;中国古代史;教学研究工作;中国古典文献学;孔子文化;
摘要:杨树增,生于1946年,内家古集宁人,文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儒家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2002年特聘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年特聘于广洲大学人文学院,2013年特聘于曲师大孔子文化研究院。
2012年7月被集宁师范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19年1月被聘为集宁师范学院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史学及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
三纲五常与秦王朝的道德教化
作者: 高兵
作者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曲阜;273165
出版物刊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页码: 95-99页
主题词: 三纲五常;忠孝;道德教化;秦王朝
摘要: 作为儒家伦理的三纲五常虽定名于西汉,却早在秦王朝的道德教化中实施。
秦王朝不仅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教化天下,而且把它变成了法律条文。
有根深蒂固法治传统的秦王朝之所以以儒家伦理教化天下,一是因为东方六国存在着强烈的反秦情绪,二是东方六国有比较严格的人伦道德观念,三与秦人功利主义传统和法家学说的片面性有关。
试论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的共同特点
作者: 郝承敦
作者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山东曲阜273165
出版物刊名: 国际论坛
页码: 26-32页
主题词: 苏南冲突 中苏交恶 意识形态 民族利益 对外政策 中国 苏联 南斯拉夫
摘要:本文认为,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有三个方面的共同特点:第一,对外战略上的分歧是形成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的重要因素;第二,带有浓厚的“冷战”色彩的全面对抗,是苏南冲突和中苏斗争的突出表现形式;第三,中南两国借助于西方国家抗衡苏联,并开始奉行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
老师们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老师们(三)
朱立老师,上大学时,教授我们世界上古史。
迄今为止,世界上古史是我感觉从学从教25年来最难学的学科之一。
在初中、高中,都没有学过世界上古史,因此,在大学里,难度最大。
再加上新入学,环境陌生,一时还未适应,因此,世界上古史渐成遥远的绝响。
朱老师的印象也淡忘了,只记得朱老师嗓门大、语速快、穿透力强。
还有个细节,就是朱老师上课时好把鞋脱掉,把脚放在鞋子上,坐在第一排的我,正好把朱老师“不雅”的行为看了个正着。
王兆新老师,豪侠型的老师,教授我们当代世界战争史。
王老师讲课嗓门大,亦或是从政工岗位转到业务岗位的缘故,善于与学生打成一片。
由于是王老师的课代表,与他接触较多,了解较多。
王老师是当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的文科状元,能够本科留校是很优秀的。
特点是好喝酒,啤酒能喝一捆儿,白酒一公斤,因此外号“王一捆儿”。
记忆犹新的是担任王老师的课代表期间,播放了三次有关世界战争的录像片,搞了一次课堂讨论。
任颖栀老师,时任历史系团总支书记。
因为在学生会和团总支呆过两年的缘故,与任老师接触较多。
任老师待人热情,很有亲和力。
与张立兴老师一样,任老师同样对我有知遇之恩。
从内心里,对任老师一直存有感激之情。
人生有很多意外,其中的一个意外可能会让我们改变人生的方向。
任老师就是因为一次意外,改变了奋
斗方向,从政工岗位转到业务岗位。
很佩服任老师的毅力和心态,迅速转型,而今照样能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