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教材整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本册整合提升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本册整合提升
【试题演练】 下图为“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第3~4题。
知识 · 体系构建
要点 · 归纳提升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3.太阳辐射由a至b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低纬度地带向高纬度地带逐步减少
B.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C.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增
知识 · 体系构建
要点 · 归纳提升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本册整合提升
4.海岸地貌 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包括在海 浪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主要有海蚀崖、海蚀柱、 海蚀拱桥、海蚀平台、海蚀穴等海蚀地貌和海滩、沙坝等海岸堆积地 貌。
知识 · 体系构建
要点 · 归纳提升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试题演练】 读“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回答第9~10题。
本册整合提升
知识 · 体系构建
要点 · 归纳提升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9.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10.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D.由低海拔地方向高海拔地方递减
4.造成由a至b太阳辐射变化的原因是( )
A.白昼长短
B.海陆位置
C.纬度差异
D.天气状况
本册整合提升
知识 · 体系构建
要点 · 归纳提升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本册整合提升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由图示可知,太阳辐射由a至b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低 纬向高纬递减。第4题,造成由a至b太阳辐射变化的是纬度变化,原因 是纬度差异。
(2024年)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全册配套课件
0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 交换
Chapter
2024/3/26
8
大气圈层结构及特点
大气圈层垂直结构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层
大气组成及作用
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2024/3/26
大气圈层水平结构
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
12
03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Chapter
2024/3/26
13
自然资源类型与分布
01
气候资源
光、热、水等,分布 不均,影响农业生产 和工业布局。
02
水资源
河流、湖泊、地下水 等,分布不均,影响 人口分布和工农业生 产。
区域划分方法
包括自然地理区域、经济地理区域、 政治地理区域等划分方法,每种方法 都有其独特的划分标准和依据。
区域划分的意义
有助于认识和理解区域差异和联系, 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 依据,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4/3/26
29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途径
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优化传统产业 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包括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等原则。
城市规划方法
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以及公众参与、专家 咨询等决策方式。
城市规划实施
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协作,确保规划的有效实 施。
2024/3/26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856页)
[归纳总结] 1.天体的判断方法 一看其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例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 行时是天体,返回地面就不是天体了。 二看其能否克服地球的引力,在太空中按自己的轨道运行。 三看其是不是某一天体的一部分,天体的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 月球表面的岩石块是月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
(3)× 八颗行星绕日公转轨道面接近在一个平面上,但并不完 全在同一平面上。
(4)×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天体。太阳系之 外虽然目前人类还没有发现生命,但科学家推测可能存在生命。
(5)C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018 年 11 月 19 日 2 时 7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 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 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 斗导航卫星,自此“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 满完成。
B.哈雷彗星处在 b 系统
C.狮子座流星雨现象不会在 b 系统出现
D.b 系统中除 c 星球外还有存在生命的行星
(3)下列同时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和级别
最低的分别是( )
A.a 和 b
B.d 和 b
C.b 和 c
D.(d-a)和 b
(1)C (2)B (3)B [读图可知,图中 d 表示目前人类已经探测 到的宇宙范围,半径为 200 亿光年。图中 a 为银河系,b 为太阳系, c 为地月系。水星属于太阳系,北极星为恒星。b 为太阳系,其中心 天体为太阳,该系统中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同时包含太阳和地球 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为可观测宇宙,级别最低的为太阳系。]
例如:判断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是否属于天体。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套教学设计教案word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套教学设计教案word版简介本文档是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套教学设计教案的Word版本。
该教案适用于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第一册的所有知识点和教学重点。
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地理必修课程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案中的每个教学设计都经过精心编排,旨在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内容本教案包含以下内容:1.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地球的形状,研究使用地图等。
-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基本结构。
-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步骤、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等。
2. 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标:研究太阳系的构成、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季节变化等。
- 教学重点:太阳系的构成和地球的运动等。
-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步骤、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等。
3. 第三单元:地球的水资源-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探讨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等。
- 教学重点:地球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等。
-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步骤、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等。
4.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生命- 教学目标:认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 教学重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步骤、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等。
5. 第五单元:地球与人类活动-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等。
- 教学重点: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等。
-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步骤、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等。
结论该教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的教学工作。
教案内容严谨、全面,符合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
高中地理 第一章高效整合课件 中图版必修1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七分。
间可能为………………………………………………………………(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七分。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点位于北半球,其纬度数应为 70°N。此时P点出现极昼现象,根据极昼圈变化规律可知,该 点位于极昼圈上或极昼圈以内,得出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 ~23°26′N。由图中信息不难得出,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 角(黄赤交角)为20°。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地球上温带的范围 将变大,B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 将缩小,所以C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冬季昼长 变长,南半球夏季昼长变短,位于北半球的福州因太阳照射时 间增加均温升高。因O为北极点,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时,为逆时针方向旋转,E点的时刻应比H点 、P点的时刻早。由题意“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 〞可知,HP之间的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00或12∶00。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七分。
2.南北半球确实定 对于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而对于俯视图或其他变式图, 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判断南北半球是常用的有效方法。 A.根据“北逆南顺〞来判断。如以以以下图,甲为北半球,乙 为南半球。
B.从经度排列上看,东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增大,西经度由西向 东数值减小。以以以下图中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
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6点)、日落(18点)时间等。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七分。
5.局部图 解题时把图补充完整,可降低解题难度。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七分。
【新教材】本章整合—人教版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3
【新教材】本章整合课件—人教版地 理必修 一3
自救
地震发生时应保持镇定, 有逃生时间应逃到空旷 地带,否则应找到较安全 的藏身处;在野外遇到泥 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 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跑,切 忌顺着泥石流运动方向 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 护好头部
【新教材】本章整合课件—人教版地 理必修 一3
专题归纳 思维深化
灾害 寒潮
洪涝 灾害
防御措施 及时预报,及 时防范
【章整合
【新教材】本章整合课件—人教版地 理必修 一3
-1-
知识网络 整合构建
专题归纳 思维深化
专题 主要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灾害 台风
防御措施 气象卫星和 气象雷达监 测、预报;提 前转移人员 和财产,做好 预防工作
救灾物资准备
救灾食物、饮用 水、帐篷等生活 物资;消毒、防 疫药品
加强监测和 预报;通过工 程防御措施 防洪;建立洪 水预报系统
救灾物资准备
自救
救灾食物、保暖御寒
类物品,动物饲料
—
救灾食物、洁净水、 帐篷、衣被、燃料等 保暖御寒类物资;救 生艇、救生衣、救生 圈等救生物资;医疗 器械和消毒液等医 用物品
逃向高处,如坚固 建筑的屋顶、大 树、山顶等;如果不 能逃脱,要借助家 中的木制家具或 尽可能抓住木板、 树干等漂浮物,等 待救援
自救
台风来临时避免外出;在 野外遇台风时,寻找避风 处躲避;避开洼地和滑 坡、泥石流易发处
专题归纳 思维深化
灾害
地 震、 泥石 流与 滑坡
防御措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课程概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主要包括地理基础知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共分为五个单元。
这本教材在地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是高中地理的必修教材,也是高考地理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这份综合教案将对第一册的五个单元进行概括和总结,并给出一些有趣的授课策略。
单元一:地球与地图本单元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与尺度2.地球的运动3.地球上的时间与经度4.地球上的坐标与地图投影5.地图的制图和利用授课建议在第一节课中,可以向学生介绍地图的概念和作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可以使用一些地图样本来示范如何阅读地图。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用纸和笔跟随老师示范,画出自己的地图。
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
在接下来几节课中,老师可以做一些互动游戏和模拟活动,如留下字母密令让学生推断出某个地区的名字,或让学生通过地图判断出某个地区的季节和气候。
单元二:宇宙中的地球本单元知识点1.宇宙和太阳系2.地球的物质组成3.土地、水和大气的分布4.地球内部的活动授课建议在这个单元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宇宙大爆炸和宇宙膨胀的知识。
可以使用科学家们发现的过去和现在的星际现象和信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模拟实验,如演示极光的形成过程、展示不同地区的星空状况、观察水的比热容、模拟地震和火山喷发等等。
单元三:地球的水资源本单元知识点1.水循环2.地球水资源的分布和类型3.水的污染和防治授课建议在这个单元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水循环及其作用。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水循环的过程,如如何收集雨水或如何测试地下水的水质。
在讨论地球的水资源分布和类型的同时,也可进行一些小游戏,如扑灭火灾、种树竞赛或者制作小型净水装置等等。
单元四:地球上的生命本单元知识点1.生命活动特征2.生命活动的时空分布3.生态环境的要素4.生态保护授课建议在这个单元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来尝试理解生命活动特征以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整合
间接提供能量: 化石燃料
影响人们的生产 生活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光球、色球、日冕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耀斑 太阳活动 对地球的 影响 对通信影响 太阳活动对 地球的影响 “磁暴”现象 极光现象
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公转轨道、方向、周期 和速度 昼夜交替与时差
地 球 的 运 动
第一章章末整合
天体不同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宇 宙 中 的 地 球
地球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 的比较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结构特征的比较
外部条件 存在生命的行星
内部条件
直接提供能量: 光热资源
太阳辐射 对地球的 影响
影响地理环境的 形成和变化
太 阳 对 地 球 的 影 响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 的偏移
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 点的移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 划分 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和五带
地壳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幔 地核 物质组成 和特点
地 球 的 圈 层 结 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
岩石圈 大气圈 范围和 特点
水圈 生物圈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件第一章本章整合
学习目标与要求
目标
掌握本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要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解、记忆、运用相结合,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 活动,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023
PART 02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REPORTING
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和土壤圈等。
2023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 件第一章本章整合
汇报人:XX
20XX-02-06
XX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引言 •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自然资源与能源利用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 本章小结与复习建议
2023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2023
PART 04
自然灾害与防治
REPORTING
自然灾害概述
自然灾害定义
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 人类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 各种灾害现象。
自然灾害类型
包括地震、台风、洪水、 干旱、泥石流、滑坡、雪 崩等。
自然灾害特点
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不 可预测性等特点。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影响
成因
自然灾害的成因多与地球的自然环境、地质构造、气候变化 等因素有关。
影响大气成分
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和 污染物,导致大气成分发生变 化,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 问题。
影响生物多样性
人类活动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 和破碎化,使生物多样性受到
威胁。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一全套课件pptx
地图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地图比例尺
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的数字式或 文字式比例尺。
图例
通过指向标、经纬网或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等 方法来表示地图上的方向。
地图方向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和说明,包 括注记、颜色、形状等。
注记
地图上用于说明地理事物名称、属性等信息 的文字或数字标注。
02
水资源的分布、数量与质量评价,以 及合理利用与保护。
水循环过程
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在水循环中 的作用与意义。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貌形态
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石的形成、转化与消亡过程, 以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地貌形态
构造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等 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地貌演变
地貌演变的过程与机制,以及人类 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数字地球将在数据采集与处理、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与增强现 实、智能化决策支持等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时,数字地球将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 融合,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 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 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运动
自转和公转。自转是绕地 轴自西向东的旋转,公转 是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 。
经纬网与地理坐标系统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 圆,长度相等并指示南北方向。
地理坐标系统
以经度和纬度为坐标的地理坐标 系统,用于表示地球上任何地点 的位置。
区域合作与全球伙伴关系构建
区域合作机制建设
加强区域内部合作,建 立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 ,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所编写的教学辅助资料,旨在引导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本教案主要分为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估三个部分,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提供具体的教学建议。
课程目标本教案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球自转、公转等。
2.掌握地球上的环境变化与人口增长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3.熟悉地球表面的不同地理现象,如地形、气候等。
4.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教材内容简述: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构造、自转与公转等基本概念,以及地图制作与使用的方法。
2.教学建议:在介绍地球构造时,可以使用影像与动画等形象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地图制作与使用方面,可以设置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图的制作方法。
第二章生物圈的多样性与人类活动1.教材内容简述:本章主要介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2.教学建议:在教学生物多样性时,可以结合实例具体介绍,如保护濒危物种的意义。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讨论如何减少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与人类活动1.教材内容简述:本章主要介绍地球表面的不同地理现象,如地形、气候等,以及这些地理现象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教学建议:在介绍地理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时,可以结合实例,如冰川消融的影响、rivers流域的人类活动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关联。
第四章人口与城市1.教材内容简述:本章主要介绍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等内容。
2.教学建议:在介绍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时,可以通过案例学习的方式,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演变和人口增长,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教学评估本节主要提供教学评估方案,以便教师更好地跟踪学生的学习成果。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学内容的综合教案。
该书为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面向高中地理教育,全面覆盖了高中地理学科中的基本知识,结合地理实际案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地理概念,增加地理知识面;2.掌握地理研究方法,学会地理学科分析;3.培养地理思维,提升综合运用能力;4.增强地理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3.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测量方法教学内容: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大小;3.测量地球的方法。
教学重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概念教学难点:测量地球大小的方法3.1.2 地球的运动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内容:1.地球的自转;2.地球的公转;3.地球运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规律教学难点:地球运动的影响机理3.2 第二章科学调查与地图3.2.1 科学调查教学目标:了解科学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学内容:1.科学调查的基本方法;2.科学调查的技巧。
教学重点:科学调查的方法教学难点:科学调查的技巧3.2.2 地图及其使用教学目标: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教学内容:1.地图的基本知识;2.地图的投影方式;3.地图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教学难点:地图的投影方式四、教学评估本课程教学结束后,应通过学生测试、课堂表现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评估,以检验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一全册课件(共5份)
数字地球在智慧城市建设 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数 字地球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 用,如智能交通管理、智能环 保监测等。
数字地球在旅游与文化传 承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数 字地球在旅游与文化传承中的 应用,如虚拟旅游景观展示、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等。
06
CATALOGUE
课程总结与复习指导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 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 和原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互联 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
02
CATALOGUE
交通与通信
概述区域交通网络布局、主要交通方 式及其便捷程度,以及通信设施覆盖 情况和信息化水平。
文化与教育
分析区域文化特色、历史传承和民族 构成,以及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发展 水平。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理念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和目标,以及 在全球和国家层面的重要意义。
内容概述
本册教材涵盖了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环境、人口与城市、生 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应掌 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原理,了解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规律, 具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措施 和重点任务,如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经济 转型等。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公众参与与社会责任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课件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本章整合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03
城市绿化与生态修复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采取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城
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
课件第一章自然环境
与人类社会本章整合
汇报人:XX
20XX-02-07
目录
• 整合概述 • 自然环境基本特征 •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 • 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及原因 • 人类社会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 • 整合总结与展望
01
整合概述
整合目的与意义
目的
将本章各节内容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 学生理解和掌握。
。
地形地势
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植被等 自然要素的影响,探讨垂直地带性分
异规律。
海陆位置
阐述海陆位置对降水、气温等气象要 素及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影响 ,探讨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洋流因素
阐述洋流对沿岸气候、海洋生物、渔 业资源等的影响,探讨洋流对自然环 境区域差异的作用。
典型案例剖析:某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及其成因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 国。
04
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及原因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点比较
地形地貌
比较不同区域的地势高低、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原 、盆地、丘陵等)、地表形态(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 风成地貌等)及其影响。
气候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整合说明:本章主要内容是地球的相关知识,本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掌握不太好,需补充地球形状和大小、经纬网及其应用等内容。
地球运动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属重点内容,必讲内容。
但此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学生得分率低,因此,高三复习删掉地球运动内容。
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课时)内容:天体系统的层次;八大行星的概况,地球是太阳系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的原因;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考试大纲: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高考分析:近三年的高考没有本节内容。
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课时)内容: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意义;了解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和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考试大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高考分析:近三年的高考没有本节内容。
第3节地球与经纬网(1课时)内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会描述地球的形状、熟记表示地球大小的几组重要数据。
2、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及其应用。
经线与经度的特征;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判断方向、低中高纬划分、温度带的划分等。
考试大纲:本节为补充内容,考纲没有要求。
高考分析:2012年高考试题,37、42题必须通过经纬网定准区域才能答题第4节地球运动(高三复习删掉)内容1、地球自转(3课时)地球自转方向(侧视图、俯视图)、周期(恒星日、太阳日)、速度(角速度、线速度);地球自转地理意义(昼夜产生原因、昼夜更替的原因、晨昏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国际日期变更线)。
2、地球公转(3课时)公转(方向、速度:近日点、远日点,周期)轨道示意图;公转意义(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四季更替、五带划分);四个节气日照图;考试大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高考分析:近三年的高考没有本节内容。
第5节地球的结构(1课时)内容: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特点(图)。
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考试大纲: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高考分析:2010年高考试题,42题有所涉及。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整合说明:本章第3节没有涉及全球气候类型的知识,全球气候类型是自然地理学习的重要基础知识,在高考中经常涉及到,且气候类型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存在必然联系,因此在讲述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后可以加上这部分内容,这样在内容上比较连贯,学生更易理解。
第1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课时)内容了解三大类岩石分类及典型岩石,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理解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考试大纲:地壳物质循环。
高考分析:近三年的高考没有本节内容。
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2课时)内容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列表比较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说出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2)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从图上识别六大板块及其边界(生长、消亡),并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典型地貌的形成。
(3)说出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举例说明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
考试大纲: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高考分析:2010年高考试题,36题考查了外力融雪侵蚀。
2011年高考试题,10题考查了外力堆积作用。
第3节大气环境(6课时)(第1课时)内容:(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会叙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考试大纲:大气受热过程。
高考分析:近三年的高考没有本节内容。
(第2课时)内容:(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用示意图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2)理解风的形成、风向判断。
考试大纲:大气受热过程。
高考分析:近三年的高考没有本节内容。
(第3课时)内容: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原因及移动规律。
考试大纲: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高考分析:近三年的高考没有本节内容。
(第4课时)内容: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影响;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及成因。
考试大纲:考纲没有要求高考分析:近三年的高考没有本节内容。
(第5课时)内容:掌握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及特征,会判读区分气候类型。
考试大纲:考纲没有要求高考分析:2011年高考试题,36题需要判定气候类型(第6课时)内容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考试大纲: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高考分析:2010年高考试题,3题考查了冷暖锋第4节水循环与洋流(2课时)(第1课时)内容能利用水循环示意图,判断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意义;(补充)能阅读河流的补给类型图,说出河流的补给来源及特点,并分析原因;根据不同水体的水位关系,判断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并判断季节及洪水期、枯水期。
考试大纲: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高考分析:2010年高考试题,1题考查了水循环的环节(第2课时)内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能根据洋流的模式图或局部大洋图,分析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类型,并能分析洋流对局部地区的气候、海洋生物、航行和海洋污染的影响。
考试大纲: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考分析:近三年的高考没有本节内容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整合说明:本章第1节和第2节内容较为简单,容易理解,因此并为1课时。
而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特别是垂直分异规律比较重要,不太好理解,因此单独作为1课时内容。
第1节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课时)内容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或演化中的作用了解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的过程;说明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说明构成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考试大纲: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考分析:2011年高考试题,36题考查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11年高考试题,43题考查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课时)内容1、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和分布重点掌握自然带的四种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掌握世界某些区域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非地带性规律。
2.雪线的概念,及存在的地理意义3. 掌握森林自然带、草原自然带和荒漠自然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4. 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对自然带进行判读。
考试大纲: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高考分析:近三年的高考没有本节内容。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合说明: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了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的影响以及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其中城市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国交通等内容在高三复习时放到本节来讲,与聚落和交通相关的知识构成体系。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部分内容高考考查不多,因此只讲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课时)内容从地形、气候、河流、矿产资源等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对城市选址、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高三复习补充)考试大纲: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高考分析:近三年的高考没有本节内容。
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三复习)内容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认识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发展速度的影响;说明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区位选择的影响。
3、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理解并掌握我国农业、工业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分布状况、主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考试大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高考分析:2010年高考试题,6、7题考查了交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删掉)第3节自然资源(删掉)与自然灾害(1课时)内容1、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概念、常见类型,理解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原因。
2、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了解防灾、减灾的措施和方法。
紧密结合热点问题,结合能源问题分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分析自然灾害的预防,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考试大纲: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高考分析:2010年高考试题,42题考查了地质灾害2011年高考试题,43题考查了黄土引发的崩塌、滑坡灾害2012年高考试题,43题考查了飓风和地震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