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上海专用)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含解析)(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18分)地球演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叠层石中记录了地球早期的生命之一——蓝细菌(最早的光合放氧菌)生活的“足迹”。
2016年在格陵兰岛发现的叠层石,年龄约37亿年。
1、下列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4分)A.地层中的化石是指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B.各类地层中均含有化石C.含有软骨鱼化石的地层多形成于古生代D.在新生代地层中容易找到丰富的石油资源2、图1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层的形成按时间早晚排序正确的是()(单选)(2分)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3、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矿产资源,两次主要的成煤时期是,。
(4分)4、叠层石的发现使科学家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可追溯到的地质年代是()(单选)(2分)A.太古代B.元古代C.中生代D.新生代5、研究显示,距今25亿年为蓝细菌繁盛时期。
由此推测,此后地球的()(单选)(2分)A.海洋面积不断扩大B.大气成分发生变化C.大气温度逐渐升高D.陆地上形成了很多巨型盆地6、图2所示地质年代的海陆演化特征是,该地质年代结束的标志是。
(4分)【答案】1、CD2、D3、古生代后期中生代4、A5、B6、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恐龙灭绝【详解】1、化石是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A错误;地球上生命出现后的地层中才可能有化石,B错误;软骨鱼类的化石在古生代的地层中非常常见,因此可以推断含有软骨鱼化石的地层多形成于古生代,C正确;新生代地层因其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历史演化过程,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石油资源丰富的主要地质时期,D正确。
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精心整理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得分1.2.1A .北极圈日落时间为12时B .北回归线日落时间为0时C .南回归线日落时间比赤道早D .日出时间南极圈上和北极圈上相同2、读下图,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A.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现象B.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现象CD31AC2A.aB.a—垂直地带性b—非地带性C.a—非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D.a—经度地带性b—纬度地带性3.a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其分布面积的是( )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D.美洲大陆4.b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41A.aB.aC.aD.a2.MA.上升补偿流形成大渔场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3.M处的气候类型及影响该气候向低纬延伸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南赤道暖流B.地中海气候——西风CD5 B.闽江6(1ABC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对图中河流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无结冰期B.流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小D.夏季汛期长7、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天气的是A.①B.②C.③D.④8、若A、B、C(ABCD9图M2-4A.①B.④C.⑤D.③10、相同海拔的市区和郊区相比,近地面()A气温高,气压高;B气温高,气压低;C气温低,气压低;D气温低,气压高;11、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天气系统正在南移,此日最可能在?()A.2(2)A.B.C.D.12(1A.白头山天池B.珠穆朗玛峰C.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2)该地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是( )A.火山喷发B.地震C.滑坡D.泥石流13、图中,a为晨昏线,X可观测到日落,M为a线最北点,该日M点的纬度为一年中的最低值;b为纬线,N为b纬线上的一点,M、N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差为90°,读图回答若此刻北京时间为19时,则M点所在的地理坐标是()AC14AC153691日上午1A.西南,6000千米B.西北,10000千米C.东南,6000千米D.东南,10000千米2.“大洋一号”航行期间()A.途经南海时,逆风逆水B.北太平洋航段内,表层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C.在巴西萨尔瓦多港(5月19日靠岸)停留期间,昼越来越长D.在开普敦(1月18日靠岸)停留期间,船员面朝西南方向欣赏日落美景16OP点位1A.52.A.517(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是()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C.E、F合为岩石圈D.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2)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A.软流层B.下地幔C.图中D层D.图中G层18、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
高一地理2024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检测卷

绍兴市永和高级中学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检测高一地理试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 Ⅰ(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我国某中学天文爱好者观测到“双星伴月”奇观,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木星属于 ( )A .恒星B .行星C .卫星D .流星2 .图中奇观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农历的 ( )A .初一B .初四C .十五D .二十七开普勒 186f 是一颗环绕红矮星开普勒 186 的行星,距离地球约492 光年,是第一颗在太阳以外的恒 星附近发现的宜居带(适合生命居住的地带,意味着它的温度可能会比较舒适)的系外行星。
下图示意宜 居带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宜居带位于 ( )A .河外星系B .银河系C .太阳系D .地月系4 .该宜居带的形成条件主要是 ( )A .与恒星距离适中B .恒星的质量适中C .宜居带内的行星有大气层D .宜居带内的行星有液态水读下面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太阳辐射按波长分为三部分,其中① 、② 、③分别代表 ( )A .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B .红外区、紫外区、可见光区C .红外区、可见光区、紫外区D .可见光区、紫外区、红外区6.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地球表面分布均匀B. 间接为地表提供光热C. 是地球上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D. 能量源自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2024 年 9 月 18 日 20 时 08 分,安徽合肥肥东县发生 4.8 级地震。
震源深度 12 千米。
不少市民发现手 机上提前蹦出来地震预警信息,大家纷纷惊呼真的有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 )A .地壳B .上地幔C .下地幔D.地核① ②③8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的依据是 ( )A .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且纵波破坏性较小B .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且纵波破坏性较大C .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且横波破坏性较小D .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且横波破坏性较大箐口天坑位于重庆市武隆北部,坑壁有较多流水侵蚀痕迹。
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含答案

河北省示范性高中高一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联合测评地理(答案在最后)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的“超级月亮”与中秋满月几乎完美重合,这样的天文现象平均每60年才会出现一次。
据此完成1~2题。
1.中秋时,月球所处位置接近图1中的()图1A.①B.②C.③D.④2.2024年的“超级月亮”()A.是颗璀璨耀眼的天体B.可反射地球发出的光C.公转自转方向不一样D.总是以一面对着地球2015年,天文学家通过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的“大表哥”——开普勒-452b。
据理论推算,开普勒-452b直径比地球大60%,其绕转的母恒星与太阳相似,理论上有希望存在液态水,但还不能完全保证有生命存在。
据此完成3~4题。
3.开普勒-452b位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4.推断该星球“有希望存在液态水”的主要依据是该星球()A.质量、体积适中B.与绕转的恒星距离适中C.绕转的恒星光照稳定D.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2023年12月1日,我国多地天空中出现了绚丽的红色极光。
专家表示,2024年仍是太阳活动峰年,这就意味着在这个冬天里,我国北方还有可能看到美丽的极光。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观测极光效果较好的区域是()A.青藏高原东部B.新疆地区南部C.东北地区北部D.江南丘陵西部6.太阳活动峰年()①黑子数量偏多②太阳风较强烈③耀斑爆发频繁④地球天气变化平稳⑤全球农业丰产概率高⑥引发磁暴影响长波通信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⑤⑥D.①④⑤⑥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主要圈层。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湘教版2019)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含解析)(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三章(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难度系数:0.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珠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D.山东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答案】1.A2.C【解析】1.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拔较高的地区。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加上荒地多,因此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A符合题意;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山东丘陵等三地位于季风区,相对于柴达木盆地,三地降水较多、阴雨天较多,太阳辐射相对较少,而且人口较多,荒地数量相对较少,因此从资源条件上不是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排除B、C、D。
故选A。
2.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热能制造蒸汽,来推动发动机运转,其反光板产生的强光和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径的飞鸟,C符合题意;反光板铺设在地表,减少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则不会增加地表温度,排除A;飞机电子导航是用卫星导航,跟地表的光热电站也没有关系,排除B;反光板铺设在地表,削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占用土地,遮蔽阳光,影响作物光合作用,不太可能提高作物产量,排除D。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一地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练习用时60分钟。
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练习卷上。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图1),回答1-2题。
图11.包含月球及嫦娥六号和地球的最低等级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月球上不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有()A.与太阳距离太远B.没有稳定的太阳光照C.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D.没有昼夜更替现象图2为我国新疆和田的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景观,读图回答3-4题。
图23.该地建设大型光伏发电项目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技术先进,能源需求量大B.资金雄厚,能源供应短缺C.太阳能丰富,土地储备充足D.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A.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B.为生物生长、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和动力C.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信D.造成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灾多发2024年初科学家预测:2024年是太阳黑子“大年”,1月至10月之间可能出现太阳黑子活动极大期,即达到本周期的峰值,最大太阳黑子数为137至173之间。
据此回答5-6题。
5.太阳黑子出现的位置是()A.太阳内部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6.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A.太阳活动的周期变长B.太阳表面的温度会大幅度升高C.太阳耀斑的强度增强D.到达地球的光热资源瞬时增多北京时间2024年1月23日2时0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41.26°N,78.63°E)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2千米。
图3为某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地理考试试题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地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2、地球最重要的能源是( )A.地热能B.生物能C.太阳能D.矿物能源3、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的质量是不断耗损的B.源源不断地以无线电波形式向四周辐射能量C.太阳辐射能量大部分到达地球D.太阳辐射能量大而集中,易利用来发电4、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正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B.色球C.日冕D.中心核5、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会使地球上产生()A.强热带风暴B.雷鸣电闪C.“磁暴”现象D.“厄尔尼诺”现象2009年7月22日上午发生日全食现象,我国长江流域观测到其全过程。
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6、图中显示了级天体系统( )A.一B.二C.三D.四7、以下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地热B.核能C.煤炭、石油D.潮汐能新一轮太阳黑子活动期已到来,预计到2012年达到峰值。
黑子异常活跃产生的高负荷带电粒子流,如果抛射到地球上,会对地球上的电力、通讯等产生干扰。
据此完成8~9题。
8、、读太阳的外部结构示意图,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是由于黑子增多引起的,黑子主要出现在图中(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9、当太阳活动达到峰值时,其对地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干扰某些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和电网的正常输电B.产生”磁暴”导致全球变暖C.人们的网上冲浪会受到严重影响D.北京地区可以在夜晚看到极光10、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11、北京和广州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正确的是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12、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西边铁轨磨损较重B.对东边铁轨磨损较重C.两边铁轨磨损一样重D.对两边铁轨都无磨损13、甲乙两物体分别在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进行长距离水平运动A.甲乙物体都自西向东运动,运动方向都向较低纬度偏B.甲乙物体都向北运动,运动方向都向西偏C.甲乙物体都自东向西运动,运动方向都向北偏D.甲乙物体都向南运动,运动方向都向东偏14、北京位于116°E、40°N,达累斯萨姆位于39°E、7°S,则( )A.两分日两地间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B.夏至日两地间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C.冬至日两地间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正确15、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A.永不重合 B.每年重合一次C. 每年重合两次 D.两平面夹角最大为66°34′16、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移动,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占不到1/10,这一天是( )A.7月1日B.元月1日C.10月1日D.4月1日17、根据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判断该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规律应是下图中四条折线哪一条较适合:A.①B.②C.③D.④18、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彗星尘埃尾和离子尾的说法正确的是()A.尘埃尾因散射太阳光而成蓝色B.离子尾较为宽大、弯曲C.尘埃尾比较亮,离子尾比较暗淡透明D.离子尾沿着轨道方向而尘埃尾背向太阳2.根据最新的观测资料显示,新一轮为期1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已经开始,新周期内的第一个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北半球。
而随着太阳黑子活动的逐渐加剧,太阳风暴将在未来数年逐年增加,届时全球的电力系统,军用、民用航空通信,卫星、全球定位系统信号等都可能受到干扰。
某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B.黑子活动增强,耀斑活动减弱C.地球上的旱涝灾害与此无关D.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3.人类是地球上唯一存在的高级智慧生命,出现在()A.晚古生代B.早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4.2008年12月1日傍晚,天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象奇观,金星、木星这对夜空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峨嵋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
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叙述正确的是()A.“双星伴月”涉及3级天体系统B.金星、木星同属类地行星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D.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小5.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温度,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地面辐射的损失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强度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太阳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选项中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极光现象B.磁暴现象C.地热资源D.水能资源7.在电影中,即将与地球相撞的木星是A.卫星B.恒星C.行星D.彗星8.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地面无线电长波通讯的短暂中断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光现象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中国“天宫”空间站宇航员刘伯明和汤洪波2人进行首次出舱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兴一中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考试卷(2010.11)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涂在机读卡上,共50分)1.下列物质不属于天体的是()A.北斗七星B.河外星系 C.蟹状星云 D.彗星2.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A.金星B.太阳C.水星D.月球3.有关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B.水星、金星与火星属于类地行星C.金星是太阳系中能自己发可见光的行星D.金星和火星轨道位于地球轨道两侧4.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表现在()A.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地表形态复杂多样C.既自转又绕太阳公转D.有生命物质存在读图1(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5~6题。
图15.图中○4为()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6.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三者的关系的是()A.a B.b C.c D.d7.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
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8.太阳的主要成分是()A.氢和氧 B.氧和氦C.氢和氦 D.氧和氮9.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A.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B.太阳内部的核裂变C.太阳表面剧烈的太阳活动 D.太阳表面的磁爆炸10、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生物的形成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C.煤、石油的形成D.火山的喷发11.下列地区中,森林生物量最丰富的是()A.亚马孙平原B.西伯利亚C.长白山区D.阿尔卑斯山区12.下列关于太阳黑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稍低,显得较暗的部分B、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C、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最高的部分D、太阳黑子数目多的年份耀斑的数目也多13.分别出现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属于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黑子和耀斑B.耀斑和日珥C.黑子和日珥D.耀斑和黑子14.下列关于太阳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
B.太阳大气稀薄,人们肉眼观测不到C.太阳大气从外向里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D.太阳大气成分的变化通常称为太阳活动。
1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太阳活动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②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③耀斑会干扰无线电通信④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图2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图2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7.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小于北京读图3“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图4“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图3 图418.甲图M 点的纬度、乙图N 点的月份分别是 ( )A.30°;1月B.60°;7月C.60°;1月D.30°;7月19.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 )A. 1恒星年B. 1恒星日C.24小时D.1太阳日20.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 .四季更替B .长江南岸受侵蚀较北岸严重C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 .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21.关于地方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B .经度相差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C .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D .相对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总早于偏西地点22.下面关于日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避开陆地,日界线和180度经线不完全重合B .日界线是天然存在的C .由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D .日界线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23.北京时间是 ( )A.北京市的地方时B.东九区的区时C.西经120°的地方时D.东八区的区时24.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 )A.23026/B.300C.600D.66034/25.地球表面太阳光直射范围的大小是由 ( )A.人为规定的 B.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的C.地球的球体形状大小造成的 D.地球自转造成的26.北半球夏至日 ( )A.是12月22日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月份90速度(km/h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D.太阳直射点在23026/N27.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正值北京的()A.春季B.夏季C.冬季D.秋季28.下列各地中,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A.海口(20°N)B.汕头(23°26/N)C.北京(40°N)D.南京(32°N)29.下列各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地方的是()A.北京B.海口C.上海D.哈尔滨30.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A.每天都重合B.每天都不重合C.春分、秋分日重合D.冬至、夏至日重合31.在晨昏线上()A.时刻为0时B.时刻为6时C.太阳高度等于00D.时刻为18时32.北温带的特点是()A.有太阳直射现象B.有极昼极夜现象C.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D.四季分明33.北京(北纬40度)某中学,要在楼高为H的楼房北面盖一座新教学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应考虑()A.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B.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C.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D.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34.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5点,则该地的经度为()A.115°EB.130°WC.75°ED.165°E35.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A.昼夜现象B.昼夜更替C.昼夜长短变化D.四季变化36.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叙述正确的是A.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026/S向北移至23026/NB.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C.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D.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37.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B.昼夜长短的变化C.地球的自转运动 D.黄赤交角的存在38.每年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比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长9天多,其原因是()A.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是远日段,地球公转所需时间比较长B.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是近日段,地球公转所需时间比较长C.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远日段,地球公转比较慢D.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近日段,地球公转比较慢39.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A.氮和氦B.氧和氮C.氢和氧D.氧和碳40.水圈是()A.连续而规则的圈层B.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不连续但规则的圈层D.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读图5“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41——42题。
图541.图3中③表示()A.地核B.地幔C.地壳D.岩石圈42.岩石圈位于()A.①外部B.②顶部C.③顶部D.③和②顶部43.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B.生物圈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水圈的全部D.生物圈与岩石圈没有关系44.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大气逆辐射D.地面辐射图6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5——46题。
图6图7 ① ② ③ ④45.图中①~④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 ( )A.①B.②C.③D.④46.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和②较小B .②和③较小C .③和④较小D .③和①较小47.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 )A.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B.同一等压面上存在气压差异C.地区之间存在热量差异D.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差异48.下面图7中,能正确反映城郊之间、海陆之间热力环流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49.图8中四幅小图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图850.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图9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50分)51. 图10中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请回答;(18分)(1) 这一天是北半球______日(节气),一般为每年的____月____日前后。
(2)这一天,图中A 、B 、C 、D 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___,其白昼长____小时(3)这一天,图中A 、B 、C 、D 、E 五地中,白昼时间相等,正午太阳高度也相等的是_____。
(4)按图所示,此时北京时间应为_______点。
(5)请在图11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用斜线阴影标出夜半球,以表示出图10中的昼夜 情况。
52.读图12和图13,完成下列要求。
(14分)(1)请在图12中北极地区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日,图13中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日,图13中三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正午时人影最短的是______。
(4)图12中B 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C 地出现_____现象(极昼或极夜),B 、C 两地相同的地理现象是______。
A .地方时B .正午太阳高度C .昼夜长短D .气候图12 图13 图密 封 线 内 不 许 答 题53.观察图14,回答下列问题:(8分)图14(1)白昼时,由于大气的 等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而到达月球的太阳辐射能被月面全部吸收,所以地面温度比月面 。
(高、低)。
(2)夜晚,由于没有大气,月面辐射放出的热量全部散失到宇宙空间,而 地面辐射的热量大部分被大气 ,从而保留在大气中,同时大气 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起到 作用,所以夜晚 地面温度比月面 (高、低)。
(3)综上所述,地球与月球相比,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
54、图15为北半球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甲受力分析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F 1代表 力,其方向是 。
其作用是 。
(2)F 2代表 力,其方向 是 。
如果只有F 1和F 2作用于空气,则风向为 ,此现象只发生在 。
(3)F 3代表 力,其特点是 。
(4)在图15中画出甲地近地面的风向。
F 1 F 2F 3● 图15大兴一中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考试卷(2010.11)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1、B2、D3、C4、D5、D6、A7、B8、C9、A 10、D 11、A 12、C 13、A 14、A 15、B 16、D 17、C 18、B 19、B 20、A 21、C 22、A 23、D 24、A 25、B 26、D 27、C 28、A 29、B 30、C 31、C 32、D 33、D 34、C 35、B 36、A 37、D 38、A 39、B 40、B 41、C 42、D 43、B 44、D 45、B 46、B 47、C 48、B49、C 50、D二、非选择题:(共50分)51、(共18分)(1)冬至 12.22(2)A 24(3)CE(4)14:00(5)略52、(共14分)(1)略(2)汕头>海口>北京(3)北京汕头(4)90°极夜 A53、(共8分)(1)吸收(反射或散射)减少(减弱)低(2)吸收大气逆辐射保温高(3)月球54、(共10分)(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使风速加快(使风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