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学实习入岗前基础知识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治疗学实习入岗前基础知识汇总

1.肌力,改良肌张力分级

Lovett分级法

0级无可见或不可触及肌肉收缩

1级可扪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2级在消除重力的影响下能完成全关节范围内的活动

3级能抵抗重力完成全关节范围内的活动,但不能抗阻

4级能抵抗重力及轻微阻力完成全关节范围内的活动

5级能抵抗重力及充分阻力完成全关节范围内的活动、

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标准

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曲时,在关节活动范围末端呈现最小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或释放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突然卡住,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出现最小助力

2级肌张力明显增加,在关节活动的大范围肌张力均明显增加,但受累部位仍能较容易移动

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4级僵直

2.Brunnstrom分期(上肢,手,下肢)

上肢Brunnstrom分期

Ⅰ期特点:无随意运动,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①无随意运动:让患者自主抬起胳膊,患者无反应,不能自主运动。

②肌张力低下:抬起患者胳膊,松手,患者胳膊无法自主控制胳膊下落。

③腱反射消失或减弱:触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无收缩。

Ⅱ期特点:出现联合反应,出现痉挛,联带运动出现。

协同运动:又称共同运动,联带运动。指偏瘫侧做某项活动时引发的一种近

似定性,多组肌肉以相同反应强度共同参与的非正常的随意运动。

图一图二

①患者双手放在头颈部,健侧用力收缩,触及患者患侧胸大肌有收缩。(联合反

应)如图一

②双臂外展,健侧内收,患侧会不由自主内收。如图二

③患者Bobath握手,放在额头,健侧用力内收,患侧会不由自主内收。

Ⅲ期特点:痉挛高峰期,联带运动高峰期。

图三

①异常运动模式,“摸耳朵”动作。肩胛带上抬后撤,肩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四指

屈曲拇指屈曲内收。如图三

②挎篮动作

③伸肌联带模式:摸对侧膝。

Ⅳ期①肩前屈60°-90°,肘关节屈曲±20°。

②肩关节0°位,肘屈曲90°,前臂可旋前旋后。

③手在背后可触及腰骶部,过正中线5cm。如图四

图四

Ⅴ期①手臂可上举过头(肘伸直,前臂中立位,可上举过头)如图五

②肩前屈30°-90°,肘伸直,前臂可旋前旋后。

③肘伸直,肩可外展90°。如图六

图五图六

Ⅵ期健侧患侧做同样动作,患侧较健侧慢。如图七图八

图七图八

手Brunnstrom分期

Ⅰ期无屈曲动作。

Ⅱ期手可轻微屈曲。

Ⅲ期对屈曲的手施加轻微阻力,可以对抗一定阻力,但不能主动伸展。

Ⅳ期拇指食指间放一张纸,使拇指内收,能夹住纸,能抵抗轻拉,拇指带动能松开纸,手能随意伸展。

Ⅴ期握水瓶,能够不同程度地随意伸开。

Ⅵ期能做各种抓握动作,单指活动,较健侧差。

下肢Brunnstrom分期

Ⅰ期无任何运动,肌张力低迟缓。

Ⅱ期出现小范围的随意运动。

Ⅲ期随意引起共同运动,再战为何坐位时,有髋、膝、踝的共同性屈曲。

Ⅳ期在坐位时,可屈膝90°以上,可使足滑到椅子下方。在足根不离地的情况下能做足背屈。

Ⅴ期能完成更复杂的分离运动:(1)直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2)直立位,膝伸直,足可背屈

Ⅵ期分离运动大致正常,髋、膝、踝关节各种运动能做出。

3.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

头:向患侧屈曲,面部转向健侧。

上肢(屈曲模式)

肩胛带:后撤,下沉

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

前臂:旋前。

腕关节:掌屈,尺偏。

手指;屈曲,内收。

躯干:向患侧屈曲并向后方旋转。

骨盆:患侧上抬并向后方旋转。

下肢(伸肌模式)

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跖屈,内翻。

趾:屈曲,内收。

4.共同运动,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又称协同运动,联带运动。指偏瘫侧做某项活动时引发的一种近似定性,多组肌肉以相同反应强度共同参与的非正常的随意运动。

联合反应:联合反应,是指当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抗阻运动或主动用力时,诱发患侧肌群不自主的肌张力增高或出现运动反应。

5.ADL(10项)

6.脊髓损伤感觉运动定位平面

感觉:颈2:枕骨粗隆,颈3:锁骨上窝,颈4:肩锁关节的顶部,颈5:肘前窝外侧,颈6:拇指近节背侧皮肤,颈7:中指近节背侧皮肤,颈8:小指近节背侧皮肤,胸1:肘前窝内侧,胸2:腋窝顶部,胸3:第三肋间,胸4:第四肋间(乳线),胸5:第五肋间(胸4与胸6的中点),胸6:第六肋间(剑突水平),胸7:第七肋间(胸6与胸8的中点),胸8:第八肋间(胸6与胸10的中点),胸9:第九肋间(胸8与胸10的中点),胸10:第十肋间(脐),胸11:第十一肋间(胸10与12的中点),胸12:腹股沟韧带的中点,腰1:胸12与腰2 的中点,腰2:大腿前中部,腰3:股骨内髁,腰4:内踝,腰5:第三跖趾关节足背侧,骶1:足跟外侧,骶2:腘窝中点,骶3:坐骨结节,骶4-5:肛门周围。

运动:颈5: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颈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可短肌),颈7:伸肘肌(肱三头肌),颈8:中指屈肌(指深屈肌),胸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腰2:屈髋肌(髂腰肌),腰3:伸膝肌(股四头肌),腰4:踝背屈肌(胫前肌),腰5:长伸趾肌(踇长伸肌),骶1:踝跖屈肌(比目鱼肌及腓肠肌)

7.平衡分级

平衡评定分级方法

静态平衡(一-级平衡):人体处于某种特定的姿势,例如坐或站时保持稳定的状态。

自动动态平衡(二级平衡) :人体在进行各种资助运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

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的姿势转换。

他动动态平衡(三级平衡) :人体在外界干扰下,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

8.床上良姿位摆放

(1)仰卧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