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3运动学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初级(士)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5)脊柱韧带与脊髓
(6)骨骼生物力学、骨与关节得运动
(7)应力对骨生长得作用
(8)关节软骨对关节稳定性、灵活性与负荷 得作用
(9)关节软骨得结构与组成
(10)肌肉得力学特性、肌细胞结构与收缩
(11)肌肉得类型
(12)肌肉得收缩形式
(13)肌收缩与负荷得关系
掌握
掌握
(2)糖代谢得主要功能
(3)糖分解代谢
(4)糖原
(5)糖异生
(6)细胞转运
(7)运动得能量代谢
(8)运动与糖代谢
(9)运动与肌糖原、运动对血糖得影响、运 动对血糖得调节
(10)运动与乳酸代谢、运动时糖异生得意义
(11)运动中血糖得意义
(12)脂肪代谢:血酯、甘油三酯、胆固醇
(13)脂肪代谢:脂肪酸、脂蛋白、运动与游 离脂肪酸医学、全在、线、网站、整理、
(5)垂体位置、形态、分泌激素与功能
(6)胰岛位置、形态、分泌激素与功能掌握了解 Nhomakorabea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7.泌尿生殖系统
(1)肾得形态、结构与位置
(2)输尿管
(3)膀胱得形态、结构与位置
(4)尿道
(5)男性、女性生殖系统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8.五官
(1)眼球、眼附属器与视路
(2)耳廓、外耳道与中耳
(3)外鼻、鼻腔与鼻窦
(3)脑脊髓被膜、血管及脑脊液
(4)神经系统得传导通路
熟练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5)周围神经系统得概述
(6)神经终末装置与自主神经
(7)脑神经与周围神经得组成
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师)基础知识第三章 运动学

第三章运动学1、在生理范围内,前负荷与肌力的关系为B.适宜初长度,肌力最大2、细胞外液又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其占体重的百分比各为D.血浆量约占体重的5%,组织间液量约占15%3、最具有耐力特性的肌纤维类型是A.Ⅰ型4、对于一个脊柱功能单位来说,在侧方、前方剪应力作用、轴向压缩及屈曲运动时,主要的负重部位是C.椎间盘5、关于力矩的描述错误的是C.力矩的方向由左手螺旋法则确定6、以下关于制动对机体的影响中错误的是D.肌肉制动后重量的下降是线性的7、肱二头肌在使前臂做旋后运动时,常伴有肱三头肌收缩。
此时,肱三头肌被称为C.协同肌8、消除脂肪需怎样的运动形式?D.亚极量运动,超过30分钟9、肌力在多大年龄达到峰值水平B.20岁10、在肌肉收缩的亚细胞水平上,肌力大小取决于B.活化横桥数目11、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物质是B.乳酸12、有氧运动不包括E.下棋13、乳酸的清除率随着乳酸浓度的升高而,运动可以D.加快,加速乳酸清除14、含氮激素不包括E.肾上腺皮质激素15、人髌骨切除后股四头肌力臂缩短,伸膝力矩将减小约C.30%16、骨杠杆上肌肉的附着点是B.力点17、可使运动变得省力的是C.缩短阻力臂或加长力臂18、下列关于腱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D.中枢病变时反射亢进19、关于矢量的描述,错误的是E.两个矢量作为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个边20、关于运动单位募集描述正确的是 B.运动神经发出的冲动强度越大,动员的运动单位越多21、下列关于制动描述不正确的是A.卧床休息不属于制动22、制动后多长时间肌肉重量下降最明显C.5~7天23、当训练时间小于30分钟或长于30分钟时,主要各以什么方式供能D.糖,脂肪24、卧床患者氮排出增加开始于制动的第4~5天,在什么时候达到高峰A.第2周25、力矩的单位为C.N·m26、心指数是指C.以单位体表面积m 2计算的每分心输出量2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是A.甘油三酯28、长期卧床者易产生直立性低血压,下列哪项不是其临床表现 B.收缩压下降,脉压增大29、长期卧床患者消化系统不会出现以下哪项变化?D.产生一定程度的高蛋白血症30、对关节面软骨的描述,错误的是B.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31、长期制动对骨关节系统的影响,下列哪项不正确?A.骨小梁的吸收增加,骨皮质吸收不显著32、长期卧床患者泌尿系统会有哪些变化?D.尿路感染的几率增加33、运动中脂肪能量供应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 A.降低,增高34、以下哪项不符合静态平衡E.合力力矩可不为零35、因骨折固定或牵引而长期卧床的儿童中,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可达A.50%36、发起和完成一个动作的肌肉是A.原动肌37、髋关节前屈时臀大肌是B.拮抗肌38、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椎体融合的节段越多,邻近未融合节段的应力变化为 A.越大39、关于长期卧床者呼吸系统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B.肺的顺应性变大40、细胞内液绝大部分存在于C.骨骼肌群41、关于体液的描述错误的是E.成年女性体液量比成年男性多42、关于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E.根据反射中枢存在部位可分为:脊髓反射、大脑皮质反射等43、水分占正常关节软骨总重量的D.65%~80%44、以下关于杠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阻力点到力点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45、正常血液pH保持在C.7.35~7.4546、长期制动对肌肉代谢的影响不正确的是D.蛋白质合成增加,而分解减少47、维持人体姿势和产生运动的动力是B.肌肉收缩产生的主动拉力48、脊柱向前弯曲时B.椎间盘前方变薄49、运动时脂肪供能的主要形式是C.脂肪酸氧化50、关于椎间盘功能说法不正确的E.不能保持脊柱的高度51、研究脊柱的生物力学时,通常观察脊柱的某一部分,该部分由相邻两椎体及之间的软组织构成,能显示与整个脊柱相似的生物力学特性的最小功能单位,其运动的叠加可构成脊柱的三维运动,称为A.运动节段52、以下关于关节软骨的说法有误的是E.关节软骨是有神经支配的组织53、下面长期卧床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中,说法不当的是E.胰岛素分泌减少54、激素的作用方式不包括B.近距分泌55、以下关于骨骼肌收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站直不动时用手去摸鼻子,背肌是等张收缩56、高钙血症症状除外的是E.高热57、长期卧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基础心率下降,舒张期缩短,减少冠脉血流灌注58、以下说法不符合杠杆的省力原理的是E.提起重物时,远离身体59、运动时脂肪供能的形式除外C.糖酵解60、红细胞的能量获取主要通过途径为C.糖酵解6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C.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血糖明显上升,运动后血糖明显下降62、交感神经对糖代谢及血糖的作用是 D.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增强,具有升血糖作用63、关于氨基酸的描述不正确的D.氨基酸可转变成维生素64、以下关于反射的分类中错误的是 E.根据反射的目的性:分为屈曲反射与伸展反射等65、关于糖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E.糖原合成来自葡萄糖,不需要消耗ATP66、正常成年男性肺活量平均约为D.3500ml67、正常成年女性肺活量平均约为B.2500ml68、毁坏一侧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可引起A.对侧半身瘫痪69、关于糖异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70、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及调节,说法错误的是D.肝糖原合成增多1、肌丝滑行时,与横桥结合的蛋白是B.肌动蛋白2、骨骼肌收缩过程中作为钙受体蛋白是C.肌钙蛋白1、脊柱韧带中,变形能力最大的是C.棘上韧带2、脊柱韧带中,抗张力最强的是A.前纵韧带3、脊柱韧带中,刚度最弱的是D.棘间韧带1、股四头肌是伸膝的A.原动肌2、肱三头肌是屈肘的B.拮抗肌1、细胞外液离子浓度改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改变不明显,体液的成分失调属于E.成分失调2、细胞外液水分的增减导致渗透压改变,如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属于C.浓度失调3、体液量等渗性减少或增加,引起细胞外液量改变,发生缺水或水过多属于A.容量失调1、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E.有氧氧化2、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胞浆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B.糖酵解3、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C.糖异生4、由多个葡萄糖组成的带分支的大分子多糖A.糖原。
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基础知识) 第3章 运动学

➢ 多轴旋转:围绕多于一轴并产生多于一平面的骨骼运动,其代表了生活 中大部分功能动作,又称功能运动。
➢ 正常关节的运动可产生滚动一滑动。 ➢ 无论关节表面凸或凹,滚动方向总是与成角骨运动的方向一致。
2.骨骼的线形位移
➢ 治疗面是指经过关节凹面,垂直于旋转中心与关节接触面中 点连线的平面。
23个椎间盘,除C1、C2外,其他椎体间均有椎间盘。
椎间盘功能
➢保持脊柱的高度; ➢联结椎体,使椎体有一定的活动度,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压力; ➢对纵向负荷起缓冲作用; ➢维持后方关节突间一定的距离和高度,保持椎间孔的大小; ➢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
四、骨与关节生物力学
1.骨骼旋转:分单轴旋转和多轴旋转。
2. 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
① 骨的再生和修复:骨的增殖与再吸收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性别、年龄、某些激素水平以及所受应力等。
➢ 所有骨骼都有特定的最适宜的应力范围,所受应力过高或过 低都会加速其吸收。
2. 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
② 应力与骨折愈合:骨折后的骨愈合需形成骨痂,而形成骨痂 需要应力的作用。骨的重建是骨对应力的适应过程,即骨在 需要承受应力的部位生长,而在不需要的部位吸收。
➢ 骨骼的线形位移是由作用于骨骼上的外力而形成的,分为牵 引、压缩和滑行。
五、骨骼肌生物力学
1.肌肉的类型
① 肌细胞分化: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② 运动作用: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协同肌。 ③ 肌纤维类型:I型或慢氧化型纤维,又称红肌,收缩和
舒张的时间长,比较抗疲劳。Ⅱ型纤维可分为ⅡA、 ⅡB型两种,又称白肌。
互连接组成的结构称关节。
关节
康复治疗的运动学基础.

节、 3轴关节
2.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十一分。
(五).肌肉的力学特征
1.肌肉的理化特征
(1).兴奋性和收缩性
(2).伸展性和弹性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十一分。
2.肌力的影响因素
(1).肌肉的胜利横段面
(2).肌肉的初长度
(3).运动单位募集
(4).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
3.运动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糖类、脂肪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十一分。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十一分。
(一).运动与骨骼肌
1.运动单位:又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
的肌纤维的合称。
2.骨骼肌的分型:
骨骼肌纤维由肌膜、肌浆、和肌
原
纤维组成。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十一分。
肌纤维特征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及其特征
Ⅰ型(因而) Ⅱa型 (雾)
Ⅱb型 (FG)
能量供应形式 线粒体 肌红蛋白含量 毛细血管数 肌肉颜色 糖原储备 糖酵解酶活性 肌球蛋白ATP酶活性 收缩速度 耐疲劳能力 肌纤维大小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及其特征肌纤维特征型因而a型雾b型fg能量供应形式线粒体肌红蛋白含量毛细血管数肌肉颜色糖原储备糖酵解酶活性肌球蛋白atp酶活性收缩速度耐疲劳能力肌纤维大小氧化磷酸化多高致密少低少慢高少氧化磷酸化多高致密红多中等多快中等最大糖酵解少低稀疏百多高多快低大?3
第二章 康复治疗的运动学基 础
4.肌肉的协同 (1).原动肌 (2).拮抗肌 (3).固定肌 (4).中和肌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十一分。
(二).运动时心血管的调节
1.肌肉血流的自动调节
2017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初级(士)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4.肌肉运动的神
经控制
(1)肌肉中感受器的功能
(2)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了解
了解
四、生理学
1.细胞生理
(1)细胞的基本结构
(2)胞膜的功能
(3)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掌握
掌握
了解
(5)垂体位置、形态、分泌激素和功能
(6)胰岛位置、形态、分泌激素和功能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7.泌尿生殖系统
(1)肾的形态、结构和位置
(2)输尿管
(3)膀胱的形态、结构和位置
(4)尿道
(5)男性、女性生殖系统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8.五官
(1)眼球、眼附属器和视路
(2)耳廓、外耳道和中耳
(3)外鼻、鼻腔和鼻窦
(14)脂肪代谢:运动与脂质代谢
(15)蛋白质代谢:氨基酸
(16)蛋白质代谢:氨基酸的来源
(17)运动与蛋白质代谢
(18)激素的定义
(19)激素的作用方式
(20)激素分类
(21)激素调节
(22)激素与受体
(23)体液
(24)体液平衡的调节
(25)酸碱平衡的维持、水电解质失调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2.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专业知识(3)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专业知识(3)
21.手钩状抓握无随意伸展或放松属于手的Brunnstrom分期的(III期)。
22.肌力为2级时可进行的肌力训练是(免负荷运动)。
【拓展】肌力0~1级时进行被动运动或电刺激。
肌力为2级时可以进行免负荷运动,肌力为3~4级时由主动运动进展到抗阻运动。
23.创面的坏死组织或脓性分泌物较多,肉芽生长不良,紫外线照射采用(中或强)红斑量。
24.矫形器的基本作用包括(固定和保护作用、稳定和支持作用、预防和矫正畸形、代偿和助动作用)。
25.T型单足手杖适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患者。
26.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卧床休息时间(4~7日为宜)。
【拓展】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绝对卧床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周。
27.作业活动特点(针对性、科学性、趣味性、主动性、调节性)。
28.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原则(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29.导致关节活动度增大的原因(韧带断裂、韧带松弛、肌肉迟缓性麻痹等)。
30.目测类比测痛法的缺点是(不能做患者之间的比较,而只能对患者治疗前后做评价)。
康复治疗学专业人体运动学重点

人体运动学:是研究人体活动科学的领域。
是通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和研究人体和器械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或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得过的轨迹,而不考虑人体和器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功能解剖学:研究运动器官的结构是如何适应其生理动能的学科。
生物力学:研究生物体机械运动的规律,以及力与生物体的运动、生理、病理、之间关系的学科。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运动中人体和器械运动力学规律的学科。
应力:指人体结构内某一平面对外部负荷的反应,用单位面积上的力表示,(N/cm2)刚体:是由相互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许多质点组成的连续体,他有一定形状、占据空间一定位置,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力学简化模型。
力矩:是力对物体转动作用的量度,是力和力臂的乘积。
阻力点:阻力杠杆上的作用点,是指运动阶段的重点、运动器械的重力、摩擦力或弹力以及拮抗肌的张力,韧带、筋膜的抗牵张力等造成的阻力。
他们在一个杠杆系统中的阻力作用点只有一个,即全部阻力的合力作用点为唯一的阻力点。
力偶:通常把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一对力称为力偶。
梅脱:能量代谢当量。
每公斤体重从事1分钟活动,消耗3.5毫升的氧,其运动强度为1MET第三类杠杆:其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的中间,又称速度杠杆。
人体的始发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目平视,双足并立,足尖向前,双下肢下垂于体侧,掌心贴于体侧。
心脏的功能能力: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达到的最大MET值。
或者,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最大MET值。
或者,心脏功能容量/体力功能容量,指体力活动的能力。
健康人,心脏的功能能量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相应的MET值。
稳定角:是中心垂直投影线和重心至支撑面边缘相应点的连线间的夹角。
是影响人体平衡稳定性的力学因素。
稳定系数:为倾倒力开始作用时稳定力矩与倾倒力矩的比值。
复合运动:人体的绝大部分运动包括平动和转动,两者结合的运动称为复合运动。
转动惯量:物体的转动惯量是物体转动惯性的大小。
康复治疗师证考试内容

康复治疗师证考试内容
康复治疗师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相关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一)基础知识
解剖学(器官的结构组成、体表解剖等)、生理学(器官的功能特点、重要指标的正常值等)、病理学(器官各种病理的征象和特点等)、医用物理学(力、电、光等物理因子的基本概念、定义、常用公式、计量单位等)以及生物力学、运动学、康复医学总论等。
(二)相关知识
包括临床医学(神经科、骨科、内科、外科…)的相关知识(病因病理、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诊断学(常用检验项目正常值、影像学正常特征和常见病的异常特征)、常用仪器相关知识(仪器基本结构、原理、用电安全)等。
(三)专业知识
包括康复评定(常用评定方法的概念、原理、目的、正常值、异常值的含义)、康复治疗学(常用治疗方法的概念、生物学效应、治疗作用、适应证、禁忌证)专科康复学(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四)专业实践能力
常用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的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常见技术故障和错误操作后果的分析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三.运动学一.运动生物力学1. 运动生物力学定义、人体力学、内力和外力学以及骨骼运动学**A :运动生物力学定义**定义:(Biomechanics )是研究能量和力对生物系统影响的科学,是力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B:人体力学定义**①定义:是用力的观点、方法定量描述、研究人体组织和器官力学的医学科学②决定运动治疗有效性:主要是骨骼系统对力的耐受性及其活动性。
C:内力和外力**①外力:外界作用人体的力:重力、支撑反作用力、流体作用力、摩擦力、器械阻力等;②内力: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的力,包括:肌肉收缩力、组织器官间的被动阻力、内脏器官的摩擦力、内脏器官和固定装置间的阻力、体液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流体阻力等D :骨骼运动学**2. 骨骼力学、动力学和静力学A: 骨骼力学**力矩:①力矩:一个力施加于物体所产生的绕某轴转动的作用就称为力矩②单位为牛顿. 米( N.M)③力矩的大小也称为扭力应力和应变:①应力:(stress )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N / M2②应变:(strain) 物体在内部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和大小的相对变化③弹性形变基本形式: ( elastic deformation )有长度形变、体积形变和形状形变。
④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 应力和应变的比值刚体:定义: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大小与形状不发生改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ringid body )B:动力学**①动力学状态: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会加速物体的运动,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此为非平衡状态,也称动力学状态。
②线加速度:力所产生的加速度是沿直线方向。
③角加速度:由扭力所产生的绕轴旋转的加速度。
C:静力学**①静力学平衡:当作用于物体上的合力或合力力矩为零时,物体没有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此时物体保持平衡、静止或匀速运动, 称为静力学平衡。
静力学平衡可分析作用处于静态系统上所有力的平衡问题3. 脊柱运动节段、脊柱运动学、脊柱小关节和神经根**A:脊柱运动节段**①定义:相邻两椎体及其间的软组织构成,能显示与整个脊柱相似的生物力学特性的最小功能单位,其运动的叠加可构成脊柱的三维运动,称为运动节段( motion segment),又称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unit )②分部:前后两部a 前部:两个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b 后部:椎弓、椎间关节、横突、棘突和韧带③前后部承载:侧方、前方剪应力作用、轴向压缩及屈曲运动时,前部的椎间盘是主要的负重部位。
如伴有较大的位移时,后部的小关节也承受部分载荷,在后方剪应力(背伸运动)和轴向旋转时,小关节则是主要的负重部位。
④功能:运动功能、承载功能、保护功能B:脊柱运动学**①a神经和肌肉的协同作用产生脊柱的运动b 运动是三维的,表现为两椎骨的角度改变和位移。
脊柱的活动通常是多个运动节段的联合运动,包括沿横轴、矢状轴和纵轴的旋转和平移。
限制任何部位的活动都可增加其他部位的活动。
③运动特性a 椎体与椎间盘韧带、关节囊等组织: 被视为刚体b 椎间盘等其他物体: 塑性物体C. 脊柱小关节的生物力学:**①结构特点:a 下颈椎:小关节面与冠状面平行,与水平面呈45°,颈椎前屈、后伸、侧弯和左右旋转。
b 胸椎:小关节面与冠状面呈20°,与水平面呈60°,侧弯、旋转和一定程度的屈伸。
c 腰椎:小关节面与冠状面呈45°,与水平面垂直,前屈、后伸、侧弯,限制过度的旋转运动。
②承载能力:a 腰椎:处在最大前屈位时,小关节承受约90%的张应力但并不承受压应力c 腰椎:后伸至最大限度时,小关节承受的压应力占33%d 腰椎:承受剪切应力,小关节承受45 %,与椎间盘大致相等。
D. 神经根的生物力学**①结构特点:a 脊神经根只在近脊神经节处才有一薄层神经外膜,而外周神经却有厚厚的神经外b 脊神经由神经纤维和胞体组成c 外周神经只有神经纤维组成。
②应力曲线:a 脊神经仅能被牵拉15%-23 %。
直腿抬高试验时脊神经可在神经根管内滑动2-5cm4. 运动范围: *①颈椎的活动度:a 颈椎是脊椎活动度最大的部颈椎的两个活动部分b 上颈椎: (枕-寰-枢复合体)的联合运动以旋转运动为主。
c下颈椎(颈2? 7)的联合运动以屈伸运动为主。
5. 骨骼生物力学、骨与关节的运动**A:骨骼生物力学:**①结构特点:a骨骼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力学支柱,不仅承受着各种载荷,还为肌肉提供可靠的动力联系和附着点b 骨组织:骨细胞、有机纤维、黏蛋白、无机结晶体和水组成。
②:力学特点:a 骨的力学性质受人的年龄、性别、部位等因素的影响③骨的变形: 以弯曲和扭转最为常见B: 骨关节的运动**①骨骼运动: 旋转线形a 旋转运动:会产生关节的滚动- 滑行。
b 线形运动:会产生关节的滑、牵引、压缩②骨骼旋转:a 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均可产生骨骼的旋转分:单旋转多轴旋转:单旋转:称解剖运动:多旋转:称功能运动b 滚动发生于两关节面形状不同的情况下C:骨骼的线形位移:**①凹面关节治疗面与关节的凹面同步移动,对于凸面关节,凸面移动时,治疗面保持不动②牵引:是指与治疗面垂直且远离治疗面的线形运作。
③压缩:是指与治疗面垂直且移向治疗面的线形运作。
④滑行:是指与治疗面平行的关节活动性动作。
6. 肌肉力学特性*①伸展性和弹性:②运动单位募集:③杠杆效率:如髌骨切除后股四头肌力臂缩短,伸膝力矩将减小约30%7. 肌肉的类型**①肌细胞分类:骨骼肌(体内最多的组织占体重40%,活动在中枢神经的控制下完成),心肌和平滑肌。
②运动作用分类: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和协同肌③肌纤维类型分类:I型慢缩纤维,又称红肌,即缓慢-氧化型肌纤维;U a型和U b型快缩纤维,又称白8. 肌肉的收缩形式**①定义:骨骼肌在运动神经的支配下,产生肌肉的收缩或肌张力增加,在骨关节和韧一配合下完成躯体的各种运动。
②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 traction )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
肌肉承受的负荷等于或大于肌肉收缩力。
作用:主要是维持人体的位置和姿势。
③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 )a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缩短而无张力的改变。
此时肌肉承受的负荷小于肌肉收缩力b 人体四肢特别是上肢的运动主要是等张收缩c人体骨骼肌肉的收缩大多是混合式收缩9. 人体力学杠杆的基本概念、杠杆原理**A:人体力学杠杆的基本概念:①人体运动系统中肌肉、骨骼和关节的运动都存在着杠杆原理,各种复杂的运动均可以分解一系列的杠杆运动。
杠杆主要分为:力点、支点和阻力点三个部分。
力点、支点、助力点②力点:动力的作用点是力点,在骨杠杆上力点是肌肉的附着点③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轴心点,在肢体杠杆上支点是关节的运动中心④助力点:又称重点是骨杠杆上的阻力,是指运动节段的重力,运动器械的重力,摩擦力或弹力以及拮抗肌的张力,韧带,筋膜的抗牵拉力所造成的阻力。
⑤力臂:支点到力点的垂直距离为力臂,支点到阻力点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
⑥力矩:表示力对物体转动作用的大小,是力和力臂的乘积。
二. 制动对机体的影响1. 制动的形式和利弊**A:制动的形式**①制动的形式:固定、卧床、瘫痪。
B:制动的利弊**①利:卧床是保证度过伤病危重期的必要措施②弊:长期卧床可增加新的功能障碍,加重残疾较原发病加重2. 制动动对骨骼、关节活动、关节韧带和关节软骨的影响**A:骨骼影响**长期制动:骨质疏松主要原因,骨小梁吸收增加,骨皮质吸收也增加B:关节活动影响** 长期制动:关节出现僵直,导致滑膜粘连,纤维连接组织增生。
C:制动关节韧带影响** 长期制动:关节退变,韧带易于断裂D:制动关节软骨的影响**长期制动:软骨退变和损伤3. 制动对皮肤的影响**a 压疮、感染、大面积压疮皮肤水肿4. 制动呼吸影响*a 呼吸道感染b 肺栓塞多是下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c 肺活量下降5. 制动消化影响*a 低蛋白血症b 便秘6. 制动对泌尿影响*a 高钙血症b 钙磷增加、尿潴留、尿路感染、尿石症形成三大因素7. 制动心血管影响*a 基础心率增加。
b 心动过速c 低血压第三节:运动生化1. 代谢的基本概念和调控**A:概念:(metabolism )指机体内各种物质新旧更替的化学变化过程,需要的酶的催化。
分为解代谢( catabolism )和合成代谢( anabolism )B:调控:关键限速酶的活性调节来实现,分两个水平:①细胞内水平:主要由代谢底物、产物来完成。
②整体水平: 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来实现。
2. 运动的能量代谢**A:无氧运动过程和有氧运动过程B:三个供能系统(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组成2. 激素的定义:**定义: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传递信息的生物活性物质,是控制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重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