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交换路由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交换路由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原理、配置和管理方法的理解,提高网络规划、设计、调试和维护能力。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以下技能:1. 熟悉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 能够进行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3. 能够规划、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4. 能够解决网络故障,保证网络正常运行。
二、实习内容1. 实验环境及设备本次实习采用华为H3C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实验,实验环境如下:交换机:H3C S5700-28P-EI路由器:H3C AR2240PC:2台2. 实验步骤(1)交换机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与PC,使用Console线进入交换机配置模式;2)配置交换机的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描述等;3)配置交换机VLAN,创建VLAN 10、20、30;4)配置交换机端口,将端口0/1、0/2、0/3分别配置为VLAN 10、20、30的Access端口;5)配置交换机STP,防止网络环路;6)配置交换机DHCP中继,实现VLAN之间的IP地址分配。
(2)路由器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与交换机,使用Console线进入路由器配置模式;2)配置路由器的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描述等;3)配置路由器接口,将接口FastEthernet0/0/0配置为VLAN 10的Access端口,接口FastEthernet0/0/1配置为VLAN 20的Access端口,接口FastEthernet0/0/2配置为VLAN 30的Access端口;4)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实现VLAN之间的互通;5)配置路由器DHCP服务器,实现VLAN内部的IP地址分配。
(3)网络规划与设计1)根据实验需求,设计网络拓扑图;2)确定网络设备型号和配置参数;3)编写网络配置脚本,实现网络设备配置。
(4)网络故障排除1)模拟网络故障,如接口故障、路由故障等;2)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3)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故障。
交换方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交换方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3. 熟悉交换机在不同交换方式下的应用。
4. 提高网络搭建和调试能力。
二、实验环境1. 交换机:思科2960S2. 主机:2台PC3. 网线:直通线、交叉线4. 实验软件:Packet Tracer三、实验原理交换方式是指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集中式交换:所有数据包通过中心设备进行转发。
2. 分布式交换:数据包在各个节点之间直接转发,无需经过中心设备。
3. 虚拟交换:通过软件技术实现多个物理交换机共享一个虚拟交换机。
四、实验步骤1. 集中式交换(1)连接设备:将两台PC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
(2)配置交换机:设置交换机的工作模式为透明桥接模式。
(3)配置主机:设置主机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4)测试连通性:在两台主机之间进行ping操作,验证连通性。
2. 分布式交换(1)连接设备:将两台PC通过交叉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
(2)配置交换机:设置交换机的工作模式为路由模式。
(3)配置主机:设置主机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4)测试连通性:在两台主机之间进行ping操作,验证连通性。
3. 虚拟交换(1)连接设备:将两台PC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
(2)配置交换机:设置交换机的工作模式为虚拟交换模式。
(3)配置主机:设置主机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4)测试连通性:在两台主机之间进行ping操作,验证连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集中式交换:在集中式交换方式下,两台主机之间可以正常通信,交换机起到中心节点的转发作用。
2. 分布式交换:在分布式交换方式下,两台主机之间可以正常通信,交换机起到路由器的作用,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互通。
3. 虚拟交换:在虚拟交换方式下,两台主机之间可以正常通信,实现了多个物理交换机共享一个虚拟交换机。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交换方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和交换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路由是指根据网络协议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递到另一个网络节点的过程。
而交换则是指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包的过程。
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路由和交换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功能和效果。
一、实验背景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这些节点通过链路相互连接。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根据目的地址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递到目的节点。
而路由和交换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
二、实验设备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路由器和若干台交换机。
路由器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机则用于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
实验环境为一个小型局域网,包含多个主机和服务器。
三、实验过程1. 路由配置首先,我们需要配置路由器的各项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这些参数将决定路由器的工作方式和网络连接性。
2. 路由表设置路由表是路由器中存储的一张表格,记录了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关系。
通过查找路由表,路由器可以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目的地。
我们需要手动设置路由表,以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传递。
3. 交换机配置接下来,我们需要配置交换机的各项参数,包括VLAN、端口设置等。
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意思,通过划分不同的VLAN,可以实现不同的网络隔离和安全控制。
4. 数据传输测试配置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数据传输测试。
通过在不同主机之间发送数据包,观察数据包的传输情况和延迟情况。
如果数据包能够正确传递,并且延迟较低,则说明路由和交换的配置是正确的。
四、实验结果经过测试,我们发现数据包能够在不同网络之间正确传递,并且延迟较低。
这表明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是正确的,网络连接是正常的。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路由和交换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我们学会了如何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其功能和效果。
这对于我们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网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交换路由实训报告
交换路由实训报告1. 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对于网络管理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换路由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管理技术,能够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和机构的网络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交换路由实验环境,来深入理解交换路由的原理和工作机制,并掌握其配置和管理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调试,进一步提升网络管理技术能力。
2. 分析2.1 实验环境本次实训使用了以下设备和软件:•路由器:Cisco ISR4321•交换机:Cisco Catalyst 2960•模拟器:Cisco Packet Tracer2.2 实验步骤本次实训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搭建实验环境:使用Packet Tracer模拟器搭建一个包含两台路由器和两台交换机的网络环境。
2.配置IP地址:为每个设备配置合适的IP地址,并确保设备之间可以互相通信。
3.配置交换机:配置交换机的VLAN和端口,实现设备之间的互通。
4.配置路由器: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5.测试连通性:通过Ping命令等方式测试各个设备之间的连通性。
2.3 实验目标本次实训的目标是:•理解交换路由的原理和工作机制;•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提升网络管理和故障排除能力。
3. 结果经过实验操作和调试,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包含两台路由器和两台交换机的网络环境,并完成了以下配置:1.配置了每个设备的IP地址,并确保设备之间可以互相通信;2.配置了交换机的VLAN和端口,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通;3.配置了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最终,我们通过Ping命令等方式测试了各个设备之间的连通性,并确认数据能够正常传输。
4. 建议根据本次实训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在进行实验前,应仔细阅读相关文档和教程,了解实验的目标、步骤和配置方法,确保能够顺利完成实验。
创建高级交换型互联网实验报告
创建高级交换型互联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高级交换型互联网,来探索和研究其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和性能。
二、实验方案1.实验环境搭建为了完成实验目的,我们使用了以下设备和工具搭建实验环境:-多个交换机:通过连接多个交换机,实现网络拓扑。
-多个计算机:作为终端节点,通过连接到交换机,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作为连接不同子网之间的中转节点,实现跨子网的通信。
-网线:用于将设备连接到交换机或其他设备。
2.网络拓扑设计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网络拓扑,包含了多个子网和多个终端节点。
通过这个拓扑,我们可以模拟一个复杂网络环境,用来进行实验。
-子网1:包含3个终端节点和一个交换机,终端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
-子网2:包含2个终端节点和一个交换机,终端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
-子网3:包含2个终端节点和一个交换机,终端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
-路由器:将不同子网之间的数据包进行转发,实现跨子网的通信。
3.实验步骤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搭建网络拓扑,将交换机和终端节点连接起来。
2)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以及路由器的IP地址。
3)测试终端节点之间的直接通信,确保子网内的通信正常。
4)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使不同子网之间可以互相通信。
5)测试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情况。
6)通过抓包工具对网络中的数据包进行监测和分析,了解网络的性能和流量情况。
7)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经验和教训。
8)结束实验并拆除网络拓扑。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高级交换型互联网,并实现了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通过测试发现,直接通信的延迟较低,速度较快;而跨子网的通信存在一定的延迟,但整体性能仍然可接受。
通过抓包工具的分析,我们还发现了网络中的一些问题和瓶颈,例如一些节点的流量过大,导致网络拥堵;一些节点的丢包率较高,影响了通信的可靠性。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解决,以提升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报告本实验报告将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所要求的重点内容编排为八个实验章节,各章内容结构一致。
每章第一部分是实验所涉及技术的概述,使大家可以较快回忆起理论课上的技术要点,为实验进行技术上的准备;第二部分是实验内容部分,讲解具体的实验,是各章的中心;第三部分是本章小结,以列表的方式对本章中所用到的命令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查阅。
如下面结构概述所述,各章实验内容都对CCNP有所涉猎,各位学员倘有疑惑,可以翻阅相关CCNP的资料书籍以期达到更加深入的理解。
学习网络技术最好的方法便是亲自动手做实验,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环境中完成所有实验,熟练掌握配置命令;网络上提供了模拟器,希望学员回去之后可以多用模拟器模拟网络环境,熟悉配置命令。
第一和第二个实验是关于无线局域网演示、网线制作和路由器基本使用,为以后的六个章节的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三、四主要关于路由协议的配置,在路由器上进行静态路由、RIP、IGRP和单区域OSPF的基本配置,此部分知识点在CCNP课程中发展为第五学期课程――高级路由技术;实验五介绍了网络环境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安全控制技术――IP访问控制列表,还涉及到了TCP/IP协议栈的相关知识;实验六、七是关于交换机的基础配置以及VLAN的配置,本知识点在CCNP课程中发展为第七学期――多层交换技术;实验八介绍了当今流行的两种广域网技术帧中继和NAT技术,本知识点在CCNP课程中发展为第六学期――远程接入技术。
实验一网线的制作和无线AP配置演示五类非屏蔽双绞线价格相对便宜,组网灵活,在中国的网络布线中,使用非常广泛。
无线局域网较之传统有线局域网具有安装便捷、使用灵活和易于扩展等特点,近年来,随着适用于无线局域网产品的价格正逐渐下降,相应软件也逐渐成熟,在现在网络建设中使用越来越广泛。
这两部分的内容作为Cisco网络技术的基础是需要大家了解掌握的。
本节实验我们向大家介绍使用工程布线中常用的工具制作交叉线和直通线以及演示无线AP的配置。
网络交换实验
实验一网络交换实验一、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二、实验名称网络交换实验〔2学时〕三、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掌握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利用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对交换机进展相关的配置,掌握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等。
四、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能对交换机进展根本的配置和管理。
五、实验设备计算机、交换机(S2126G)。
六、实验技术原理交换机是网络的主要连接设备,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的功能。
交换机可以“学习〞MAC 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的管理分为两种模式: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接口,其特点是需要使用配置线缆,近距离配置。
第一次使用交换机时必须使用Console口进展配置。
七、实验步骤1.交换机的配置模式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型,主要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几种。
用户模式:进入交换机后得到的第一个操作模式,该模式下可以简单查看交换机的软、硬件版本信息,并进展简单的测试。
用户模式提示符为Switch>特权模式:由用户模式进入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可以对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进展管理,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进展网络的测试和调试等,该模式提示符为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属于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配置交换机的全局性参数。
在该模式下可以进入下一级的配置模式,对交换机具体的功能进展配置。
该模式提示符为Switch(config)#端口模式:属于全局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端口进展参数配置。
该模式提示符为Switch(config-if)#Exit命令是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
End命令是指用户从特权模式以下级别直接返回到特权模式。
下面具体给出交换机命令行操作模式的进入。
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switch#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 !进入交换机F0/5的接口模式switch(config-if)switch(config-if)#exit !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switch(config)#switch(config-if)#end !直接退回到特权模式switch#注:交换机命令行支持获取帮助信息、命令的简写、命令的自动补齐、快捷功能。
网络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网络交换技术实验报告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51)学生学号提交报告日期2013年10月2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交换技术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它通过通信线路将信息发生源(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连结起来,从而可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直接利用计算机来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交换机和路由器在数据通信中起着核心作用,用来完成组网和数据交换的功能。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知识和原理的了解,熟悉相关配置,强化对数据通信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使用中兴公司生产的3900系列交换机和1800系列路由器,分别进行VLAN和QoS的配置实验。
1,中兴3900系列交换机的VLAN和QoS配置实验1.1ZXR103900交换机简介ZXR103900/3200是中兴通讯自主研发的智能快速以太网交换机,本实验中使用的3928属于3900系列,3900系列可作为大型企业网、园区网的汇聚三层交换机,支持多种单播和组播路由协议。
ZXR103906/3952/3928实现了全线速的二三层交换功能,广泛支持多种协议,提供各种功能。
1.2VLAN简介VLAN(VitualLocalAreaNetwork)是一种将物理网络划分成多个逻辑(虚拟)局域网(LAN)的技术。
每个VLAN都有一个VLAN标识(VID)。
利用VLAN技术,网络管理者能够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把同一物理局域网中的用户逻辑的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每个广播域即一个VLAN),使具有相同需求的用户处于同一个广播域,不同需求的用户处于不同的广播域。
每个VLAN在逻辑上就像一个独立的局域网,与物理上形成的LAN具有相同的属性。
同一个VLAN中的所有广播和单播流量都被限制在该VLAN中,不会转发到其它VLAN中。
校园网路由交换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网络已成为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师生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提高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网络工程人才,我们开展了校园网路由交换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校园网路由交换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2. 掌握校园网拓扑结构设计、网络地址规划与设计、综合布线设计等技术;3. 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规划部署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根据校园实际需求,设计校园网拓扑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2. 网络地址规划与设计:规划校园网IP地址,包括私有IP地址和公网IP地址,确保IP地址的唯一性和合理性。
3. 综合布线设计:根据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校园网综合布线方案,包括布线类型、布线长度、布线位置等。
4. 路由交换设备配置:使用思科、华为等主流厂商的路由交换设备,配置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
5. 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功能区域的网络隔离,提高网络安全性。
6. 链路聚合配置:实现网络带宽的扩展,提高网络性能。
7.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配置: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实现网络间的互联互通。
8. NAT配置:实现内网主机访问外网,保护内网安全。
9. ACL配置:实现网络访问控制,防止非法访问。
10. DHCP配置:实现网络自动分配IP地址,简化网络管理。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对校园网路由交换的基本原理、拓扑结构设计、网络地址规划与设计等理论知识进行了学习,为实训奠定了基础。
2.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环境中,我们按照实训内容,进行了以下操作:(1)搭建校园网拓扑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2)规划网络地址,包括私有IP地址和公网IP地址。
(3)设计综合布线方案,包括布线类型、布线长度、布线位置等。
(4)配置路由交换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
(5)配置VLAN,实现网络隔离。
三层交换实验报告
三层交换实验报告三层交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三层交换网络,探究其在数据传输中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通过实验,我们将深入了解三层交换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以及网络性能的提升。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和PC机。
三层交换机采用了Cisco的Catalyst系列,路由器采用了Cisco的ISR系列。
PC机作为终端设备,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三、实验过程1. 配置三层交换机首先,我们需要在三层交换机上进行基本配置。
通过命令行界面,我们可以设置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这样,交换机就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2. 配置路由器接下来,我们需要在路由器上进行配置。
通过命令行界面,我们可以设置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此外,我们还需要配置路由表,以便路由器能够正确地转发数据包。
3. 连接设备在完成配置后,我们需要将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和PC机进行连接。
通过使用网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局域网。
在局域网中,三层交换机负责交换数据包,路由器负责转发数据包,PC机作为终端设备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4. 测试网络性能在搭建好网络之后,我们可以进行性能测试。
通过发送大量的数据包,我们可以测试网络的吞吐量和延迟。
三层交换机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根据目的IP地址来转发数据包,从而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而传统的二层交换机只能根据MAC 地址来转发数据包,效率较低。
四、实验结果经过测试,我们发现三层交换机在数据传输中的确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能够更快地转发数据包,从而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
此外,三层交换机还支持更多的网络协议,可以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三层交换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三层交换机在现代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将三层交换机应用于大型企业网络、数据中心等场景,以满足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需求。
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
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路由与交换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网络中路由和交换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提高对网络架构和数据传输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网络实验室中进行,使用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若干台路由器和交换机,型号分别为_____和_____。
2、网络连接线若干。
3、计算机若干,安装了网络模拟软件_____。
三、实验原理(一)路由原理路由是指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的过程。
路由器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 IP 地址,查找路由表来确定转发路径。
路由表中包含了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等信息。
(二)交换原理交换是指在局域网内根据 MAC 地址进行数据帧的转发。
交换机通过学习连接到其端口的设备的 MAC 地址,建立 MAC 地址表,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转发。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搭建网络拓扑首先,根据实验要求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该拓扑包括两个局域网,通过一台路由器进行连接。
(二)配置路由器1、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输入命令“enable”。
2、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输入命令“configure terminal”。
3、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例如“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然后输入“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4、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 等)。
(三)配置交换机1、连接到交换机,进入特权模式。
2、进入全局配置模式,配置 VLAN 信息。
3、将交换机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四)测试网络连通性在各台计算机上设置 IP 地址和网关,然后使用 Ping 命令测试不同网段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IP 地址配置错误在配置计算机的 IP 地址和网关时,由于粗心导致输入错误,造成网络无法连通。
通过仔细检查和重新配置,解决了该问题。
交换路由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交换路由实习,旨在提高我对计算机网络中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与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网络交换、路由原理及实际应用的理解,培养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 交换机配置与调试(1)熟悉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如VLAN划分、端口安全、风暴控制等。
(2)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IP地址、管理密码等。
(3)实现VLAN划分,将不同部门的设备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提高网络安全性。
(4)配置端口安全,限制非法设备接入网络。
(5)实现风暴控制,防止广播风暴和组播风暴。
2. 路由器配置与调试(1)熟悉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NAT等。
(2)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如IP地址、管理密码等。
(3)实现静态路由,连接不同子网。
(4)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实现路由器的自动路由选择。
(5)配置NAT,实现私有网络与公网之间的数据交换。
3. 网络故障排查(1)了解网络故障的基本类型,如物理故障、配置故障、协议故障等。
(2)通过抓包工具分析网络故障,定位故障原因。
(3)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重启设备、修改配置等。
三、实习总结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与调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网络交换、路由原理及实际应用。
同时,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故障排查能力。
2. 实习不足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如网络协议、故障排查技巧等。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3. 建议(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为实际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2)多参与实际项目,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网络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四、实习心得通过本次交换路由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计算机网络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路由与交换技术实训报告
路由与交换技术实训报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路由与交换技术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介绍。
以下是一个示例:1.1 概述在现代计算机网络中,路由与交换技术是网络通信的基石,它们的作用是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转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路由与交换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路由技术是指通过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从源主机传递到目标主机的过程。
随着网络规模不断增大和结构变得复杂,合理的路由选择对于提高网络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路由技术可以实现从小范围内的局域网(LAN)到广域网(WAN)的数据传输,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交换技术则是指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和转发的过程。
相比传统的广播方式,交换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
常见的交换技术包括以太网交换、虚拟局域网(VLAN)交换和ATM 交换等。
这些交换技术根据数据传输的不同需求和网络规模的不同,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应用广泛,几乎贯穿于各行各业的计算机网络中。
无论是大型企业组织的内部网络,还是互联网的传统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网络,都需要路由与交换技术来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规模和复杂性将进一步增加,对路由与交换技术的要求也会更加迫切。
本报告将深入探讨路由与交换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操作,通过实训实验的方式加深对于这些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我们将重点介绍路由技术的概念、协议以及交换技术的分类,通过实际操作实验,探索如何利用路由与交换技术构建高效的计算机网络,提高网络通信的性能和稳定性。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分章节进行介绍和概述。
以下是对文章结构的简要描述:1.2 文章结构部分:本篇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涉及不同的内容和技术:1. 引言: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报告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次实训报告的目的。
智能交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智能交换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智能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包括端口配置、VLAN划分、QoS策略设置等。
3. 熟悉智能交换机在网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其功能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网络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采用华为S5700系列智能交换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智能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交换机基本参数设置,如主机名、管理IP地址等。
- 用户权限配置,包括用户名、密码、权限等级等。
- 端口配置,包括端口类型、速度、双工模式等。
2. VLAN划分与端口配置- 创建VLAN,设置VLAN名称、ID等信息。
- 将端口分配到相应的VLAN,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
- 配置VLAN间路由,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3. QoS策略设置- 创建QoS策略,包括带宽限制、优先级设置等。
- 将QoS策略应用于端口,实现带宽控制和流量管理。
4. 安全配置- 配置交换机的安全特性,如端口安全、MAC地址绑定等。
- 配置交换机的防火墙功能,防止非法访问和攻击。
5. STP配置- 配置生成树协议(STP),防止网络环路。
- 观察STP在网络中的运行情况,分析其作用。
三、实验原理1. 智能交换机的基本原理智能交换机是一种基于硬件和软件结合的网络设备,具有路由、交换、安全等多种功能。
它通过处理数据包的MAC地址、VLAN ID等信息,实现数据包的快速转发和高效管理。
2. VLAN划分原理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的技术。
通过VLAN,可以实现不同部门、不同用户之间的网络隔离,提高网络安全性。
3. QoS策略原理QoS(服务质量)策略用于控制网络中的带宽分配和流量管理。
通过QoS策略,可以确保关键业务获得足够的带宽和优先级,提高网络性能。
4. 安全配置原理交换机的安全配置包括端口安全、MAC地址绑定、防火墙等。
通过这些配置,可以防止非法访问和攻击,提高网络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交换路由综合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交换路由综合实验报告交换路由综合试验1 交换试验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1.1试验目的学会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并了解如何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1.1.2试验内容使用交换机的命令行管理界面,学会交换机的全局配置、端口配置办法,察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1.1.3技术原理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其特点是需要使用配置线缆,近距离配置。
第一次配置必需利用Console端口举行。
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和配置交换机的描述信息必需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
Hostname 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Banner motd配置每日提醒信息,Banner login配置交换机的登陆提醒信息。
察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命令要在特权模式下进,Show######命令可以察看对应的信息,如Show version可以察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类似可以用Show mac-address-table、Show running-config 等。
1.1.4试验功能更改交换机的提醒信息,配置交换机的端口。
1.1.5试验设备交换机(二层)一台,交换机(二层)一台1.1.6试验步骤s21a1#configure terminals21a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举行F0/3的端口模式s21a1(config-if)#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s21a1(config-if)#duplex half !配置端口为半双工模式s21a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之转发数据s21a1(config-if)#exits21a1#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查看端口的状态s21a1# show version !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s35a1#configure terminals35a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举行F0/3的端口模式s35a1(config-if)#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s35a1(config-if)#duplex half !配置端口为半双工模式s35a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之转发数据s35a1(config-if)#exits35a1#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查看端口的状态s35a1# show version !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1.2虚拟局域网VLAN1.2.1试验目的学会配置VLAN,包括一个交换机下的和跨交换机的。
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交换技术实验报告交换技术实验报告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网络中不同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了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网络中的应用。
一、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局域网中的设备,它能够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具有多个端口的以太网交换机,并通过连接多台计算机来模拟一个局域网。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通过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我们可以通过终端模拟器进入交换机的命令行界面,进行一系列的配置操作。
我们设置了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VLAN(虚拟局域网)等参数,以便实现网络的分段和隔离。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交换机的数据包转发实验。
我们在局域网中的两台计算机之间发送了一些数据包,并通过Wireshark工具来抓包和分析。
通过观察数据包的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交换机是如何根据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包的。
二、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能够实现不同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设备。
它通过查找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并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网络。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具有多个接口的路由器,并通过连接多个网络来模拟一个复杂的网络拓扑。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通过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终端模拟器进入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进行配置操作。
我们设置了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静态路由等参数,以便实现网络之间的互通。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路由器的数据包转发实验。
我们在不同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发送了一些数据包,并通过Wireshark工具来抓包和分析。
通过观察数据包的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路由器是如何根据路由表来转发数据包的。
三、交换技术的应用交换技术在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太网交换机能够实现局域网中的高速数据传输,使得多台计算机可以同时进行通信而不会造成冲突。
lan交换与无线技术社会实践报告
lan交换与无线技术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已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局域网(LAN)交换与无线技术作为网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报告将围绕LAN交换与无线技术的社会实践展开论述,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LAN交换技术的社会实践1. LAN交换技术的应用领域LAN交换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企业、机构和家庭网络中。
通过LAN交换技术,可以实现网络中各种设备间的通信与数据传输,提升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2. LAN交换技术的影响LAN交换技术的应用使得各种网络设备具备快速、高效地通信和数据传输能力,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同时,LAN交换技术的应用还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促进了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3. LAN交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LAN交换技术也将不断向着更加智能化、高速化和安全化方向发展。
未来LAN交换技术还将更加注重能源节约和环保方面的技术创新。
三、无线技术的社会实践1. 无线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无线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
通过无线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与数据传输,还能够实现物联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和控制。
2. 无线技术的影响无线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实现信息的随时随地获取。
这种便捷通信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
3. 无线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无线技术将更加注重网络覆盖性和稳定性,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无线设备和用户需求。
同时,未来无线技术还将朝着更加高速、低延迟、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四、结论综上所述, LAN交换与无线技术作为网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LAN交换与无线技术仍将保持快速创新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网络体验。
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
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引言:路由与交换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转发。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路由与交换的基本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利用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路由和交换的工作原理,并学会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
二、实验环境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环境是一个局域网,包括多台计算机、一个路由器和一个交换机。
实验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线等。
三、实验步骤1. 首先,我们需要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进行连接。
将计算机通过网线分别连接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上,然后将交换机的一个端口连接到路由器的端口上。
2.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
首先,我们需要为路由器设置一个IP地址,这个地址将作为局域网的网关。
然后,我们需要为交换机设置一个管理IP地址,以便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地址对交换机进行管理和配置。
3. 在完成基本配置后,我们可以开始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通过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进行ping命令测试,我们可以确认计算机之间是否能够互相通信。
如果ping 命令的结果显示回应,说明网络连接正常。
4. 在网络连通性测试通过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路由和交换的工作原理。
通过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进行traceroute命令测试,我们可以查看数据从源地址到目标地址的传输路径,并了解中间经过的路由器和交换机。
四、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实现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在网络连通性测试中,我们发现所有计算机都能够互相通信,说明网络连接正常。
在traceroute命令测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数据从源地址到目标地址的传输路径,以及中间经过的路由器和交换机。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路由和交换的工作原理,并学会了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
路由交换实习报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路由交换作为网络通信的核心技术,对于保障网络稳定运行、提高网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路由交换技术,我于2023年7月至9月在XX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实习期间,我主要学习了路由交换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协议及设备配置等理论知识。
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培训课程等方式,我对路由交换技术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2. 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的指导下,我开始进行实践操作。
主要内容包括:(1)配置交换机:学习如何配置交换机的VLAN、端口镜像、端口安全等功能,以实现网络的合理划分和管理。
(2)配置路由器:学习如何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如RIP、OSPF 等)、NAT等功能,以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3)故障排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故障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事等方式,逐步掌握了故障排除的技巧。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路由交换设备的配置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3. 拓宽了知识面:通过实习,我对网络通信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4. 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事等方式,逐步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 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2. 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勇于面对,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3. 团队协作是完成项目任务的关键,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进步。
4. 持续学习是提升自己能力的有效途径,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总之,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报告 2 交换网络实验
实验 2 交换网络实验理解交换机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掌握交换机的常用端口的功能和使用了解进入交换机的方法掌握交换机的常用命令掌握局域网的常用协议的配置掌握交换机的连接和配置方法实验设备Cisco Catalyst 3550, Quidway 2000系列,Quidway 3000系列交换机实验概述1. 演示实验SwitchVLAN1VLAN2PC 1PC 3PC 2PC 4172.16.1.1/ 255.255.255.0172.16.1.2/ 255.255.255.0172.16.1.254/ 255.255.255.0172.16.2.254/255.255.255.0 172.16.2.1/255.255.255.0172.16.2.2/255.255.255.02. 自主实验SwitchA VLAN1VLAN2PC 1PC 3PC2PC 4172.16.1.1/255.255.255.0172.16.2.4/255.255.255.0172.16.2.2/255.255.255.0172.16.1.3/255.255.255.0172.16.1.254/255.255.255.0172.16.2.254/255.255.255.0Switch BVLAN23. 高级实验(选做) Switch A VLAN1VLAN2PC 1PC 3PC 2PC 4172.16.1.1/255.255.255.0172.16.2.4/255.255.255.0172.16.2.2/255.255.255.0172.16.1.3/255.255.255.0172.16.1.254/255.255.255.0Switch BVLAN1VLAN2Trunk172.16.2.254/255.255.255.0实验内容1. 演示实验:划分VLAN1) 设置 Vlan 1通过Console 或者telnet 连接路由器A 的控制台,进入特权模式->配置状态: Command: interface vlan 1 进入VLAN 配置状态:Command: ip address 172.16.1.254 255.255.255.0 设置VLAN1的IP 地址Command: exit 退到Configure 状态Command: cdp run 开启Cisco Discover ProtocolCommand: exit 退回到Enable 状态Command: write 保存交换机的配置2) 同理,设置Vlan 2vlan 2 的IP地址/掩码为:172.16.2.254 /255.255.255.0然后,进入端口设置状态,通过下列命令将端口fe0/13加入vlan 2:Command: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3Command: switchport mode access 设置VLAN传输模式Command: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设置所属的VLAN如上配置0/14-0/24到VLAN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网络交换技术实验报告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51)学生学号提交报告日期2013年10月2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交换技术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它通过通信线路将信息发生源(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连结起来,从而可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直接利用计算机来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交换机和路由器在数据通信中起着核心作用,用来完成组网和数据交换的功能。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知识和原理的了解,熟悉相关配置,强化对数据通信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使用中兴公司生产的3900系列交换机和1800系列路由器,分别进行VLAN和QoS的配置实验。
1,中兴3900系列交换机的VLAN和QoS配置实验1.1 ZXR103900交换机简介ZXR103900/3200是中兴通讯自主研发的智能快速以太网交换机,本实验中使用的3928属于3900系列,3900系列可作为大型企业网、园区网的汇聚三层交换机,支持多种单播和组播路由协议。
ZXR103906/3952/3928实现了全线速的二三层交换功能,广泛支持多种协议,提供各种功能。
1.2 VLAN简介VLAN(VitualLocalAreaNetwork)是一种将物理网络划分成多个逻辑(虚拟)局域网(LAN)的技术。
每个VLAN都有一个VLAN标识(VID)。
利用VLAN技术,网络管理者能够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把同一物理局域网中的用户逻辑的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每个广播域即一个VLAN),使具有相同需求的用户处于同一个广播域,不同需求的用户处于不同的广播域。
每个VLAN在逻辑上就像一个独立的局域网,与物理上形成的LAN具有相同的属性。
同一个VLAN中的所有广播和单播流量都被限制在该VLAN中,不会转发到其它VLAN中。
当不同VLAN的设备要进行通信时,必须经过三层的路由转发。
VLAN的优点主要有:1.减少网络上的广播流量;2.增强网络的安全性;3.简化网络的管理控制。
1.3 VLAN配置(1)一般配置如图1所示,交换机A的端口fei_3/1、fei_3/2和交换机B的端口fei_3/1、fei_3/2属于VLAN10;交换机A的端口fei_3/4、fei_3/5和交换机B的端口fei_3/4、fei_3/5属于VLAN20,均为Access端口。
两台交换机通过端口gei_7/1以Trunk方式连接,两端口为Trunk端口。
图1 VLAN典型组网配置如下:交换机A的配置:ZXR10_A(config)#vlan10ZXR10_A(config-vlan)#switchportpvidfei_3/1-2 ZXR10_A(config-vlan)#exitZXR10_A(config)#vlan20ZXR10_A(config-vlan)#switchportpvidfei_3/4-5 ZXR10_A(config-vlan)#exitZXR10_A(config)#interfacegei_7/1ZXR10_A(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 ZXR10_A(config-if)#switchporttrunkvlan10 ZXR10_A(config-if)#switchporttrunkvlan20 交换机B的配置:ZXR10_B(config)#vlan10ZXR10_B(config-vlan)#switchportpvidfei_3/1-2 ZXR10_B(config-vlan)#exitZXR10_B(config)#vlan20ZXR10_B(config-vlan)#switchportpvidfei_3/4-5 ZXR10_B(config-vlan)#exitZXR10_B(config)#interfacegei_7/1ZXR10_B(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 ZXR10_B(config-if)#switchporttrunkvlan10 ZXR10_B(config-if)#switchporttrunkvlan20(2)子网VLAN配置基于子网的VLAN应用于二层VLAN网络环境,实现数据帧转发的灵活配置。
它是根据数据帧的源IP地址来决定转发到相应的VLAN中。
这种按源IP地址来组成的VLAN,可使不同网段用户跨越多个VLAN转发。
但其VLAN成员身份仍然保留不变,如图2。
图2 子网VLAN交换机配置:/*创建VLAN并将接口划分到VLAN中*/ ZXR10(config)#interfacefei_1/1 ZXR10(config-int)#switchmodehybridZXR10(config-int)#switchporthybridnativevlan20ZXR10(config-int)#switchhybridvlan20untag ZXR10(config-int)#exitZXR10(config)#interfacefei_1/2ZXR10(config-int)#switchmodehybridZXR10(config-int)#switchporthybridnativevlan30 ZXR10(config-int)#switchhybridvlan30untag ZXR10(config-int)#exitZXR10(config)#interfacefei_1/10ZXR10(config-int)#switchmodehybrid ZXR10(config-int)#switchhybridvlan20,30untag ZXR10(config-int)#exit/*创建子网VLAN数据*/ZXR10(config)#vlansubnet-mapsession-no120.20.20. 0255.255.255.0vlan20ZXR10(config)#vlansubnet-mapsession-no230.30.30. 1255.255.255.255vlan301.4 QoS配置传统网络提供的是尽力而为的服务,所有报文都被无区别的对待。
随着新应用的不断出现,对网络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网络的“尽力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应用的需要。
为网络提供支持QoS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
QoS旨在针对各种应用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如提供专用带宽、减少报文丢失率、降低报文传送时延及时延抖动等。
如图3,网络A、网络B以及内部服务器都连接到一台以太网交换机上。
内部服务器中有一台VOD服务器,IP地址为192.168.4.70,为了保证VOD的服务质量,必须为其配置较高的优先级。
内部用户可以通过代理192.168.3.100访问Internet,但需要对网络A和网络B的带宽进行限制,并进行流量统计。
图3 QoS典型配置交换机的配置:ZXR10(config)#aclextendnumber100ZXR10(config-ext-acl)#rule1permittcpany192.168.4.7 00.0.0.0ZXR10(config-ext-acl)#rule2permitipany192.168.3.1 000.0.0.0ZXR10(config-ext-acl)#rule3permitipanyanyZXR10(config-ext-acl)#exit/*为保证VOD的服务质量,将802.1p值改为7*/ ZXR10(config)#priority-markin100rule-id1untrustedd scp62cos7local-precedence7drop-precedence0/*对网络A访问Internet的带宽进行限制*/ZXR10(config)#traffic-limitin100rule-id2cir5000cbs2 000ebs3000exceeddrop/*对网络A的流量进行统计*/ZXR10(config)#traffic-statisticsin100rule-id2ZXR10(config)#aclextendnumber101ZXR10(config-ext-acl)#rule1permittcp192.168.2.00.0 .0.255192.168.4.700.0.0.0ZXR10(config-ext-acl)#rule2permitipany192.168.3.1 000.0.0.0ZXR10(config-ext-acl)#rule3permitipanyanyZXR10(config-ext-acl)#exit/*为保证VOD的服务质量,将802.1p值改为7*/ ZXR10(config)#priority-markin101rule-id1untrustedd scp62cos7 local-precedence7drop-precedence0/*对网络B访问Internet的带宽进行限制*/ZXR10(config)#traffic-limitin101rule-id2cir10000cbs 2000ebs3000exceeddrop/*对网络B的流量进行统计*/ZXR10(config)#traffic-statisticsin101rule-id2ZXR10(config)#interfacefei_2/1ZXR10(config-if)#ipaccess-group100inZXR10(config-if)#exitZXR10(config)#interfacefei_2/2ZXR10(config-if)#ipaccess-group101in2,中兴1800系列路由器的QoS配置实验2.1 ZXR10ZSR1800系列路由器简介ZXR10ZSR1800(ZTEIntelligentIntegratedServiceRouter)智能集成多业务路由器是为运营商网络接入层以及企业网络度身定制的系列集成多业务路由器,包括ZSR1809、1822、1822E、1842、1842R等多款,满足不同的组网需求。
ZXR10ZSR 在一个机架中集成了安全、语音、数据、交换多业务,可以将用户原来分散的防火墙设备、语音网关、路由器、路由器集成到一个集成多业务路由器中,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
2.2 QoS简介前面已经简单介绍过QoS,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其功能,QoS旨在针对各种应用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QoS提供了下列功能:1.报文分类和着色2.拥塞管理3.流量监管和流量整形4.拥塞避免5.物理接口总速率限制2.3 QoS配置在ZXR10ZSR上进行QoS功能配置时,必须先启动QoS功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