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重点初中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重点初中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重点初中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孔子语录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

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然后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个当老师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孔文子何(为什么)以谓(叫、称)之‘文’也?”敏(聪敏)而好学,不耻(以……为耻)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以(因此)谓之‘文’也。

孔子语录全文

孔子语录全文

孔子语录全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他,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译:孔子说:"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埃"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文言文孔子语录翻译

文言文孔子语录翻译

一、《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温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之风吗?”二、《论语·为政》原文:子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译文:孔子说:“政治的本质在于端正。

你以身作则,谁还敢不端正呢?”三、《论语·八佾》原文: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孔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圣王的政治,以此为美。

不论大事小事,都按照这个原则去做,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

只知道追求和谐而忽视礼节,也是不可行的。

”四、《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译文:孔子说:“居住在仁爱之地才是美好的。

选择不住在仁爱之地,怎么算是明智的呢?”五、《论语·公冶长》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只有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六、《论语·雍也》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七、《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不足就加以改正。

”八、《论语·泰伯》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则常常忧愁。

”九、《论语·子罕》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勤于工作而谨慎言语,可以说是好学了。

文言文孔子语录文案翻译

文言文孔子语录文案翻译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被誉为“至圣先师”。

其言行举止,流传千古,为后世所推崇。

以下为孔子语录文案翻译,以飨读者。

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文: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天下。

译文:修养自己,使他人安宁;修养自己,使百姓安宁;修养自己,使天下安宁。

二、仁者爱人原文:仁者爱人。

译文:有仁德的人爱人。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学习并且时常温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原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常常忧虑。

十、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原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文: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贫富不均,不担心物资缺乏而担心社会不安。

孔子语录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

通过学习这些语录,我们可以更好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有道德、有才能、有担当的人。

孔子的经典语录及翻译

孔子的经典语录及翻译

孔子的经典语录及翻译导语: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分享的孔子的经典语录及翻译,欢迎借鉴!1、【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2、【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孔子《论语》【译文】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3、【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

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4、【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5、【孔子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6、【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孔子《论语》【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7、【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孔子《论语》【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8、【孔子语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9、【孔子语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初中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初中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孔子语录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准时去复习它,不也不久乐吗?有志同道合旳人从远方来,不也不久乐吗?人家不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ﻫ解说:第一句讲旳是学习旳措施。

第二句讲旳是学习旳乐趣。

这句话是孔子对他旳弟子说旳,因此“朋”指旳是志同道合旳人。

第三句讲旳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畴。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旳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朱熹觉得,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旳人非常注重品德旳修养。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觉得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旳知识,然后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个当老师了。

”解说: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措施,强调独立思考旳必要性,由于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旳目旳。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困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旳)危险。

”解说: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措施,论述学习和思考旳辩证关系,觉得两者不可偏废。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旳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旳谥号。

”】孔文子何(为什么)以谓(叫、称)之‘文’也?”敏(聪敏)而好学,不耻(以……为耻)下问(向不如自己旳人请教),是以(因此)谓之‘文’也。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旳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有旳呢?”】默而识(记)之,学而不厌(满足),诲人不倦(厌倦、疲倦)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语录翻译

孔子语录翻译

孔子语录翻译孔子语录翻译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释: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解释: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解释: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释: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6、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解释: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解释: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解释: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10、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解释: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

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三则孔子文言文翻译

论语三则孔子文言文翻译

一、《论语·为政》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此句强调学习与思考的相辅相成。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思考则是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

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无法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反之,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空想,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论语·里仁》原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翻译:孔子说:“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周礼,这就是仁。

一旦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周礼,天下就会归于仁。

实现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此句阐述了仁的内涵和实现仁德的方法。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是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循礼的规范。

实现仁德的关键在于个人自身的努力,而非依赖他人。

三、《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此句表达了孔子的谦虚态度和向他人学习的理念。

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完善自己。

总结:《论语》中的这三则文言文,分别从学习、仁德和向他人学习等方面,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

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

孔子语录初中课文翻译

孔子语录初中课文翻译

孔子语录初中课文翻译孔子语录初中课文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孔子文言文加翻译

孔子文言文加翻译

译文:孔子说:“君子的行为,以静心修身,以俭朴养德。

”修身的目的在于端正自己的心志;养德的目的在于端正自己的行为。

心志端正了,然后行为才会端正;行为端正了,然后天下的人才会归附于他。

孔子又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三者,君子之所以异于人也。

译文:孔子又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这三点,是君子与普通人不同的地方。

孔子曰:“君子不器。

”夫器者,有用之物也。

君子之所以不器者,以其心广大,不拘于一物也。

是以能通万物之情,达天下之理。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成为某一具体事物的器具。

”器具是有用的东西。

君子之所以不成为某一具体事物的器具,是因为他们的心胸宽广,不被某一事物所限制。

因此能够通达万物的情感,明了天下的道理。

孔子又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夫知之者,所以明理也;好之者,所以用心也;乐之者,所以尽性也。

性尽而后德全,德全而后身修。

译文:孔子又说:“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了解它的人是为了明白道理;喜欢它的人是为了投入其中;乐在其中的人是为了发挥自己的本性。

本性发挥到了极致,德行就完备了,德行完备了,身心也就得到了修养。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夫善者,人之所共仰也;不善者,人之所共疾也。

是以择善而从,则善者愈善;改不善而善,则不善者亦善。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优点是人们共同仰望的;缺点是人们共同厌恶的。

因此选择优点去学习,优点的人就会更加优秀;改正缺点,缺点的人也会变得更好。

孔子又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己所不欲,必欲于人;己所欲,必不欲于人。

是以推己及人,则人亦推己及人;爱人如己,则己亦爱人如己。

孔子文言文翻译加注释

孔子文言文翻译加注释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进行复习,不是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之风吗?”注释: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 学而时习之:学习知识之后,按时进行复习巩固。

3.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不亦说乎,即不是很愉快吗?4. 有朋自远方来:有朋友从远方来。

朋,指朋友。

5. 不亦乐乎:乐,快乐。

不亦乐乎,即不是很快乐吗?6.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

愠,生气,发怒。

7. 不亦君子乎: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不亦君子乎,即这不也是君子之风吗?孔子在这句话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君子应有的品质。

首先,他提倡学习之后要经常复习,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复习,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这种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让人感到愉悦。

其次,孔子认为有朋友从远方来是一种快乐。

这不仅是因为朋友的到来给人带来了喜悦,更是因为朋友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陪伴,使人在异乡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快乐。

最后,孔子提到了君子之风。

他认为,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应该因此而生气。

这种宽容和忍让的态度,正是君子应有的品质。

君子不因他人的无知而愤怒,而是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从容。

整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即学习要勤奋,做人要宽容。

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1、孔子说:“研究之后要时常温和练,这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这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这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德。

”3、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了呢?”4、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好学。

”5、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孔子说:“复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11、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13、孔子对季氏说:“你们家的人在庭院里跳八佾舞,这还能忍受,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14、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既有快乐的主题,但不过分,也有忧愁的情感,但不至于悲伤过度。

”15、孔子说:“过去的事情不要再评说了,已经完成的事情不要再议论了,过去的错误也不要再追究。

”16、孔子说:“如果早晨能够理解真理,晚上就算死了也是值得的。

”17、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只关心私利。

”18、孔子说:“遇到贤人要向他研究,遇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孔子说:“朽木无法雕刻,粪土的墙壁无法涂刷,我又能怎么样呢?”20、孔子说:“那些灵敏又喜欢研究的人,不会因为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而感到没面子,这就是所谓的‘文’。

孔子语录十则翻译

孔子语录十则翻译

孔子语录十则翻译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1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初中必备孔子语录

初中必备孔子语录

初中必备孔子语录1、有教无类。

翻译: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他们。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了。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翻译: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为人之道。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君子说话应该谨慎,做事应该勤劳敏捷。

6、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翻译: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好的成绩来。

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翻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翻译:君子要学会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翻译: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10、听其言而观其行。

翻译: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1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翻译: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3、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1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翻译: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16、名不正,则言不顺。

翻译: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17、见得思义。

翻译: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18、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19、割鸡焉用牛刀?翻译: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翻译: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21、朝闻道,夕死可矣。

翻译: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

”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2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孔子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孔子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一个君子所应有的态度吗?”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在三人同行的时候,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只是一个工具。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君子即使只是吃简单的饭食,喝清水,弯曲手臂作为枕头,也能在其中找到快乐。

那些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常常忧虑。

”原文: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通过文学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来辅助修养仁德。

”原文: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这些语句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道德观念和为人处世的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通过这些语句的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孔子的智慧。

孔子翻译文言文

孔子翻译文言文

一、《论语·学而》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二、《论语·为政》原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它居于自己的位置,其他星星都围绕着它。

三、《论语·八佾》原文: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在庭院里跳八佾之舞,这是可以容忍的,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四、《论语·里仁》原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译文:居住在仁的道德环境中是美好的,选择不住在仁的道德环境中,怎么能算是明智呢?五、《论语·公冶长》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为什么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说:“他聪明好学,不因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所以被称为文。

”六、《论语·雍也》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七、《论语·述而》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八、《论语·泰伯》原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则总是忧愁。

通过对孔子《论语》中部分章节的文言文翻译,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学习孔子思想,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孔子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孔子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孔子曰:“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孔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文言文翻译:《论语·卫灵公》说:“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勉,说话谨慎,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考方式:看的时候思考是否明确,听的时候思考是否聪明,脸色是否温和,态度是否恭敬,说话是否忠诚,做事是否敬业,疑惑时思考如何提问,愤怒时思考如何避免麻烦,看到利益时思考是否合乎道义。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律: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除对美色的追求;壮年时,血气方刚,要戒除争斗;老年时,血气已衰,要戒除贪婪。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父母健在,兄弟和睦,这是第一种快乐;向上仰望不感到惭愧,向下俯视不感到羞愧,这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英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种快乐。

”孔子说:“君子的行为,以静修身,以俭养德,不淡泊无以明志,不宁静无以致远。

”孔子说:“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后,道就会产生。

了解道的人不如喜爱道的人,喜爱道的人不如以道为乐的人。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

孔子论文言文翻译

孔子论文言文翻译

一、《论语》名言翻译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2.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孔子说:“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4.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常常忧愁。

”5.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翻译:孔子说:“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就会产生。

”二、名言解读1. 第一句名言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孔子对待友情的看法。

他认为,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与朋友相聚也是一种快乐。

而面对别人的误解,不生气、不怨天尤人,则是君子的品质。

2. 第二句名言体现了孔子“仁爱”的思想。

他认为,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做法,也是道德修养的体现。

3. 第三句名言表明了孔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他认为,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可以找到值得学习的人。

同时,他提倡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4. 第四句名言揭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君子心胸开阔,能容纳万物;而小人则心胸狭窄,常常忧愁。

5. 第五句名言强调了“本”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使事物发展顺利。

总之,《论语》中的名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名言的翻译与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汲取其智慧,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埃”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唯美句子、经典句子、励志句子、名人名言、搞笑说说、个性说说、语录大全、祝福短语、生活短句、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data, such as aesthetical sentences, classic sentences, inspirational sentences, celebrity quotes, funny words, personalized words, quotations, blessing phrases, life sentences, other data,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语录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

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然后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个当老师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
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
孔文子何(为什么)以谓(叫、称)之‘文’也?”
敏(聪敏)而好学,不耻(以……为耻)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以(因此)谓之‘文’也。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默而识(记)之,学而不厌(满足),诲人不倦(厌倦、疲倦)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

“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

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

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1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