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校园景观发展初探

合集下载

论述中西方景观设计手法在我校校园景观中的应用(27号乔洋)

论述中西方景观设计手法在我校校园景观中的应用(27号乔洋)

论述中西方景观设计手法在我校校园景观中的应用我校位于郊区,背靠老山国家公园,东临长江,这便奠定了我校景观的基本格调,我校最富有的就是自然风景资源,自然是风景园林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中国传统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自然文化是中国园林的核心与精华所在。

所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就是强调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造园,要以自然景物为主体,更要强调人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和艺术再现。

这与国际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十分接近,表现出人类认知方式国际一体化的倾向。

同时我校还巧借地势,高处建楼,低处造湖,中国传统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依托,通过借景、隐喻等手法将园林景物与周边景观相联系,起到扩大空间效果的作用,并使各个空间之间相互渗透、彼此呼应,形成整体。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也要求将场地的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地平线作为空间的参照,强调风景园林设计与地域性景观的融合,这与传统园林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整体不谋而合。

行走于校园中,欣赏各处美景后如痴如醉,反而忘却了自己是否还置身校园中。

因此我校校园的整体风格偏向于自然式景观,并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一方繁华喧闹的城市中留一处清安。

校园入口处有喷泉水池,后面是高矮树木相交错,使得中西方造园风格相互融洽,借助强烈的对比,突出校园入口处的标志。

进入校园后印入眼帘的便是君子湖,湖边长满荷花与荷叶,湖中有座亭子,这幅景色不禁让人联想到大明湖畔苦等的雨荷,中国造园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

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

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

再向里面最走会遇到一座长满爬山虎的小桥,走在桥上可以看到湖岸两侧的美景,加上那点缀的杨柳,独具意境。

最具震撼的就属沉毅广场了,入口处的两个高大的柱灯,与广场里的铜鼎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沉毅广场的高大与严肃。

中西方园林之校园景观设计创新

中西方园林之校园景观设计创新

中西方园林之校园景观设计创新作者:刘贝妮来源:《科技与创新》2016年第09期摘要:受到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影响,对比了中西方园林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其发展思路,并将思想内核带入了校园景观的设计中。

在创新校园特色园林景观时,应将理想设计与现实设计结合,从而使校园景观具有特色性、多样性和生态性。

关键词:校园景观;园林设计;校园文化;雕塑装饰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09.019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的发展史中独树一帜,是全人类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习惯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人文景观。

中国园林的设计思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西方园林的设计思想为充分利用几何形的规整形态。

我们应在园林设计中融合中西方文化,博取众长,从而设计出符合校园文化的园林景观。

1 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设计思想的区别1.1 中国园林从有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无论是大型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型的私家园林,大多是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比如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留园。

1.2 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古罗马时期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西方园林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

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洛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

2 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基于历史背景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并受到人们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中西方园林设计的理念大相径庭。

其中,中国人比较感性,园林造景的素材、灵感等都是从自然中发掘的,园林设计崇尚师法自然、道法自然,认为一切事物是符合自然的天性并包含着丰富的蕴意,具有一种随机性和偶然性;西方人擅长发挥理性思维,对待任何事物的解决办法都是以分析的方法揭露其本质,因此产生了理性美,并不断地刻意追求几何美,比如直线、曲线、正方形以及轴线对称等。

浅谈国内外高校校园雕塑的差异

浅谈国内外高校校园雕塑的差异

园林与建筑ART EDUCATION RESEARCH摘要:由于政治、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外校园雕塑在艺术和功效上各有特点。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校园雕塑设计的比较研究,发现东西方雕塑艺术在大学这个特殊场所散发着各自独特的魅力,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人文景观。

关键词:校园雕塑中外高校人文景观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影响雕塑发展的两大因素,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宗教。

由于中西方文化、政治、宗教、教育体制的差异,中西方高校校园雕塑艺术创作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

一、国内校园雕塑设计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雕塑建设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在大规模的校园环境建设中,校园雕塑作品自然也是参差不齐。

早期中国高校校园雕塑突出的是雕塑的装饰性作用,多为体量庞大的政治性雕塑,对所处的校园空间环境,从外在形式、色彩到内在精神进行装饰性表现。

中国现代雕塑发展于1918年左右,1950年后中国引入了现代主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接受西方抽象主义雕塑。

艺术家们把西方抽象主义运用到校园雕塑中,创作出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现代校园雕塑。

通过调查研究国内北京大学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高校,笔者发现,目前国内高校校园雕塑一部分是保留下来的尺寸较大的纪念性雕塑,其他大多数是2米以下的中小型装饰性雕塑和具象性雕塑。

抽象雕塑晦涩难懂,因而并不多见。

从雕塑的选题来看,以表现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较多。

这类题材的雕塑发挥了校园雕塑的教育功效。

高等教育发展一直是我国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要想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等学府,找寻学校历史地位,仅靠学校建筑、园林规划还显得不足,文明的传输和魅力的彰显需要一个更具有表现力的媒介,那就是雕塑。

从实际来看,部分优秀的国内高校雕塑创作结合了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和美学观点,关注本土文化,除此之外,还吸收了西方雕塑观念,融合了不同种族文明和多元文化,体现出大学的高、深、雄、阔。

辛辛那提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启示

辛辛那提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启示

att u aecm u evr m m A dn mcp c so ee p etcmps s  ̄ l hud eajsdodr so r i h m n a p s n in e s ya i r e f vl m n a u ma e p nsol b d t el s a t s ic o a o s d o l a ue r yo
( c e t nCe t r Re r ai ne ) o 它穿过一系列的校园开 敞空间和区域 ,将高差达6 英尺( 1 m) 0 约 8 3 的
校 园 要 素 整 台在 一 起 , 它与 校 园 的 步 行系 统 连 接 在 一起 ,并且 联 系着 东 西2 校 区 。 个
24 校园绿 ̄( a u e ) . C mp sGr en
张 红卫 / H N o g w i Z A GH n—e

要:迎 合时 代发展 的需璺 . 午 。l 大学校 同规划 I 泄.通 过赶好 的十吲 景观 和环境束 赋 } 同更 强的吸 引 .通过景 j提 j ; 建 空 幢
蒙 小英 / N ioy g ME GXa —i n

( oo w r) 罗诺夫 H n r ad,阿 A 设计与艺 术
中心环境 图6 和图书馆广场设计( Ir r 殳计( ) Lb av sur q a e一图7 获得1 9 年度美国风景园林师 ) 98
的,它创造着 宿营”的感觉。校园是一个塥
听,人们可以在这里相聚,追寻个人的和集体 均目标。 “ 校园”意味羞安全

停 在 校 园 ,它 可 以有 通 宵 咖 町 能 够 让 学生 f 们 工作 至 攫 2 d 憷 :0

1 八 } 思想 。 口 口

浅谈中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差异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大学的起源和演变进行比较,着重分析了中西方校园建筑的差异。

中国学校建筑传统上有大门和围墙,以行政领导和教师为中心,显示出一种封闭的人文意味;而西方校园则为开放式,面向社会,强调个性和交流。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重组校园的结构和空间,创造自然和人文融合的新校园空间。

关键词:建筑文化校园建筑空间大学一、绪论所谓大学校园建筑文化,是指通过大学建筑群体及其周围空间的设计所体现出来的建筑形态、建筑风格、建筑价值及大学生对这些建筑的评价欣赏、情感依附等文明因素的总和。

这种文化既是一种物质环境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依托物质环境所渗透、展示的特殊精神氛围文化。

它是和大学整体文化不可分离的有机体,是影响师生情感、品格涵养以及熏陶文化气质的一个微妙而现实的因素。

典型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能使人一踏进校园便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它的影响和品质,生活在其中能深刻体会到大学的气氛、大学的使命,甚至大学的价值和精神。

对中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作比较,选择性的借鉴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优点,充分挖掘和发扬我国校园建筑的优良传统,将两者加以融合,从而拓展新校园空间,塑造新时期的大学校园环境正是本文的主题。

二、中西方大学校园起源和演变的比较大学,如同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所说,是指有意识地致力于追求知识、解决问题、审慎评价成果和培养真正高层次人才的机构。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大学,所以期望大学适应一种单一的模式这种想法是很荒谬的。

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教育模式的差异,使中西方大学校园的起源和演变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我国传统校园建筑的发展历程我国教育起源于住宅,后逐渐演变为私塾,最后成熟于书院。

自古书院往往“择胜地”、“依山林”而建。

如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下,楼阁庭院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

岳麓书院地处岳麓山下。

书院倚山而瞰湘江,秀丽而壮观。

中国文人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旨趣,正是书院建筑择址和塑造环境的理想和追求。

浅谈校园文化景观的研究与发展

浅谈校园文化景观的研究与发展

浅谈校园文化景观的研究与发展作者:杜双作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9期【摘要】文章论述了发展校园文化景观的重要意义,从国内外校园文化景观的发展史和现状总结了我国校园文化景观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校园文化景观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文化;景观;校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明的发展。

现在学校要发展,不只注重教学,也开始注重人文素质的教育,学校开始发现校园文化景观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把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发展校园文化景观的意义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高校普遍实行扩招、合并,现在许多大学都面临着改建、扩建、新建的问题。

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优秀的校园环境建设并非只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而应该能够很好的体现校园个性、办学特色,还应该具备浓厚的文化底蕴,能够传承学校的历史文化,并且为在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感情提供怡人的空间场所。

因此,通过对高校校园文化景观的研究,了解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现状,归纳出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表达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个人素质,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为今后的职业院校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国内外校园文化景观研究现状(一)国外校园文化景观研究现状。

国外高等院校景观规划大致经历了埃及的寺庙、欧洲中世纪的“封闭式”、18-19世纪的“开放型”和现代的“多元化”。

早期的西方大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偏向于宗教艺术和自然科学等领域,这样校园的建设模式就基本上都是四方的修道院式,形成了大学校园的最初形式—封闭院落式。

到了18、19世纪,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往的封闭式校园形式已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要求,人们开始主张校园要接近城市,校园环境应该是自由的、开放的公园式景观模式,而不是呆板的四方院封闭模式。

因此,诞生了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开放型”校园形态。

国内外校园景观的发展

国内外校园景观的发展

国内外校园景观的发展
1、西方校园景观的发展
早期中世纪西方的教育内容多与宗教有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采用较为封闭式的体系,直到19世纪初期,校园景观更接近城市化,也由原来的较为封闭变得较为开放,西方的校园布局更为规则式,采取轴线布局形式。

比如莱斯大学的设计,把外部环境和植物放到与建筑同等的地位上,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交流空间,给校园带来了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2、国内校园景观的发展
我国大学起源于商代的右学,一开始作为封建王朝的思想统治工具。

唐宋书院的布局也富有中国古典园林的气息,书院园林属于中国古典园林中其他园林的一种,多建在环境优美的地方,周围环境较为宁静,与当时的儒家、道家思想相接近。

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最早的正规大学,近代大学多在原有的古代园林的基础上进行搭建,将景色引入校园。

但受到西方影响,校园建筑布局则较为规整和对称。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后,我国的大学仿照苏联大学的体系和规划。

在改革后校园景观开始注重使用者的需求,更为因地制宜去设计校园景观。

综上所述,校园景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文化底蕴,对校园景观进行传承和更新。

不能一味地仿照国外景观的布局和特点,要更考虑使用者的心理与生理需求,结合环境生态,创造校园景观的视觉之美。

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研究

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研究

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研究关键词: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历史文化,特色对比一、引言大学校园景观作为中西方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反映了各自大学的办学特色。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文化影响和特色对比三个角度,对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进行深入探讨。

二、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的历史演变1、中国大学校园景观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的大学教育起源于汉代,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自清末以来,中国大学校园景观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大学校园。

以清华大学为代表,早期清华园被设计为“中西合璧”的风格,而后期的建筑则更多地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元素。

2、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的历史演变西方的大学校园景观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自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西方大学校园景观以哥特式建筑风格为主。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校园景观开始向现代主义风格转变。

20世纪以来,随着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西方大学校园景观愈发注重场所感和文化元素的融入。

三、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的文化影响1、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校园景观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道德和人伦关系,这在大学校园景观中得到了体现。

例如,许多中国大学校园内设有孔子像、四合院等传统建筑,以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2、西方文化对大学校园景观的影响西方文化注重个性、自由和批判性思维,这在西方大学校园景观中得到体现。

例如,许多西方大学校园拥有开阔的草坪、精美的雕塑和现代风格的建筑,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的特色对比1、建筑风格对比中国大学校园景观的建筑风格以传统建筑为主,注重对称和和谐。

而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的建筑风格则以现代主义为主,注重简洁和功能主义。

2、空间形态对比中国大学校园景观的空间形态强调中轴线对称,以突出核心建筑物或景点。

而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的空间形态则更注重开放性和流通性,强调建筑与场地的互动关系。

3、文化元素对比中国大学校园景观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如设置孔子像、四合院等。

国外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塑造及借鉴

国外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塑造及借鉴

国外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塑造及借鉴收稿日期:2014-12-11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3KJB560017); 南京工程学院科研基金(编号:YKJ201222);江苏省博士后基金(编号:1401008C)。

1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功能与特征绿化景观可以有效保护校园环境,改善小气候,降低城市噪音,并可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结合户外活动设施的设计,可提供一个晨读、放松心情的好场所。

大学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师生提供回归、亲近自然的学习场所。

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绿化景观与历史建筑形成了宁静而清幽的自然环境(图1、图2)。

国外大学绿化景观的特点是开敞自由,尺度较大。

界面是靠自然地貌和树木来围合与界定,树木或其他植物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构成自然边界。

绿地营造采用大规模的观赏绿地,有露天和遮阴的不同区域,不仅能创造出赏心悦目的景观对比,而且能为使用者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创造出不同的小环境。

草坪周边所植的尺度适宜的树木增添了空间的围合感。

户外草坪的规划注意自由式、规整式等的搭配,以满足师生密切接触自然的心理需求。

绿化对增加空间层次中尤为重要,以各种高度、密度的植被为主,以景观和部分的设施配套,包括草地、灌木带、林带和花圃等。

滨水区绿化是校园空间的重要方面,在设计中常结合沿岸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化开放空间,滨水绿化带也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西蒙兹说过:“理解人类自身,理解特定景观服务对象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是景观设计的基础。

”校园绿化景观通过植物间色彩、形态、层次的合理配置,形成绿地景观的组织。

绿地空间形态经过巧妙的组织或加以人工修饰,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观效果。

它的生态和景观效应体现了“与自然共融”的品质。

校园绿化景观有多重属性和相对应的功能,如晨读、聊天、沉思的多功能空间常有游憩、交往、文化、教育的功能;而陶冶人情操的自由性空间有多义模糊性等。

理想的居所是自然场址和景观环境的最佳组合。

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作为衡量居住成败以及居者适应性、健康程度的标准[2] 。

国内外校园景观设计的比较与研究

国内外校园景观设计的比较与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景观已成为展示学校形象和特色的重要窗 口。然而,当前许多高校校园景观存在种种问题,如缺乏特色、功能不完善等, 影响了校园的整体品质。本次演示以高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 如何通过优化改造设计,提升校园景观品质,展现学校特色。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改造设 计、特色、成本效益、人性化
三、要素分析
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包括场地、建筑、植物、景观小品等。各要 素之间相互、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场地:指校园内的空地、广场、道路等,是校园景观的基本载体。场地的 布局和设计要根据校园的总体规划、使用功能和人的活动习惯进行。
2、建筑:校园内的建筑物不仅是使用的场所,也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元素。建 筑的设计应与校园的整体风格相协调,同时注重与环境的融合。
参考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高品质学习生活环境的追求,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日益受到。良好的校园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升校园的整体形象,还能为师生提 供舒适、美丽、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本次演示将概述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 计的基本概念、特点、构成要素,以及大学生对校园景观的需求和设计师的设 计理念,最后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当代大学生对校园景观的需求主要包括视觉审美、心理需求和实用需求三个方 面。
1、视觉审美觉享受。
2、心理需求: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面临多种压力,他们渴望一个能提供庇护 和放松心情的场所。因此,校园景观设计需考虑如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一、引言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旨在为师生创造一个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体现大 学校园的独特气质和文化内涵。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背景包括社会对高 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优美校园环境的渴求。通过深入研究和探 讨,为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参考,提高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水平。

现代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初探

现代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初探

灯 光 , 校 园 增 添 了无 穷 的 魅 力 。 为 ( ) 景 照 明 。 乎 所 有 高 校 的 夜 晚 都 3夜 几 是 灯 火 通 明 , 象征 着生 生不 息 。 景 照 明 那 夜 应 当 与 校 园周 围 环 境 结 合 , 要 烘 托 校 园 主 气 氛 , 始 终 为 学 生 和 所 需 要 的 景 观 空 间 并 服 务 , 循 突 出 自然 的 景 观 特 色 , 出校 园 遵 突 人文活动 特色 。 () 4 道路 设 计 。 先 决 定 于 校 园 绿 地 的 首 规 划形 式 , 量 避 免 多条 道 路 交接 在一 起 , 尽 如 果 避 免 不 了 则 需 在 交 接 处 形 成 一 个 小 场 , 是 小 广 场 设 在 此 处 目的所 在 , 了方 正 为 便 师生 出行 , 出 口处 采 用循 环 道 , 在 实行 人 车 分 流 制 , 环 行 车 , 环 行 人 , 小 广 场 外 内 在 中用 草 坪 围 出 一 条 条小 径 , 成 放 射 状 , 形 为 师生提供极 大的方便 。 () 5 亭楼 。 亭 者 ” 停 也 。 以 停 憩 游 行 “ , 所 也 。 是 园林 绿 地 中最 常 见 的 建 筑 , 亭 亭应 设 在 靠 图书 馆 旁 边 , 个 地 方 最适 合 晨读 , 这 其 寓 意 是 学 生 是 早 上 八 九 点 钟 的 太 阳 , 兴 振 中华 的 未 来 。 有 用 功 读 书 , 发 图 强 , 唯 奋 才 能承 担 所 赋 予 的 重 任 。 ( ) 学 区 小 园 。 通 常 的 精 神 核 心理 6教 它 所 当然 落 在 正 中心 雕 塑 上 , 园 心 雕 塑是 如 名 女 学 生 手 拿 一 本 书 , 首挺 胸 展 望未 昂 来 , 尊雕塑明确反映学校对学生要求 , 这 用 小饰 品来 反 映 主 题 , 中 见 大 , 小 看表 面 找 实

中外校园景观发展初探

中外校园景观发展初探

中外校园景观发展初探作者:解爽欧小杨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6期解爽欧小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摘要院通过对比分析中外校园景观发展及其演变过程,旨在学习国外先进理念,融合国内特色,为今后的校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院校园;景观;使用者;情感;体验近代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起源于清末,中华积贫积弱,国人奋发意图西学自强,开启了中国的近现代大学的历程。

1949年,我国高等院校达130所,这一时期的大学校园规划受美国学院派艺术校园规划思想的强烈影响,强调功能分区、院落布局和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建国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也主要向苏联学习,是一种典型的校园行政景观。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大学教育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有数据统计显示,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约为1.8%,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比例约为5.5%,几乎已经普及了高等教育。

1 国外校园景观理论研究演进可大致概括为以下4个阶段:①强调分区。

将校园区域分为纪念区域、学院区域、试验区域、宿舍区域、辅助性区域,是现代校园功能分区思想的雏形。

②强调外部空间影响。

认为构成令人记忆深刻的校园的要素不是巨大、独立的建筑物,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空间。

③认为环境影响行为。

由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建筑研究实验主持学校环境研究,该计划的研究目的包括2个方面,探讨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及具体研究学校环境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

④强调使用者的参与性。

将大学作为社区来设计,不追求外部空间的严整,而是根据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活动连续性,将校园环境用活动场所串联起来,创造校园街巷。

再来看国外大学校园形式的演变,19世纪北美大陆便产生了开敞式的校园建设形式,之后在19 世纪末发展为自由式布局风格,认为校园环境应是自然、公园式。

20世纪出现了 2种风格的校园模式,小型学院大学和巨型大学校园。

20世纪末,学院大学占据多数。

2 国内校园景观理论研究演进可大致概括为以下4个阶段:①甲午战争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借鉴欧美近代高校院学派的规划体系,校园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中外校园景观的历史回顾与当代思考

中外校园景观的历史回顾与当代思考

中央大学 多摩学院 、英 国的巴什 大学等 。
以西 方古 典 样 式 为 主 要 手 段 , 简 洁 的 几何 形 体 折 射 出 近 代 西 方 复 古 主 义 建 筑 思 潮 对 中 国 的 影 响 。 后
2 中国校园景观形态的历史变迁
21 古 代天人 合一 的校 园形态 .
期 ,随 着 西方 尤 其 是 美 国校 园规 划 思 想 和设 计 方法 的 成 熟 发 展 ,开 始 出现 了 由美 国建 筑 师 或 留 美 归 国
为核 心 ,围 合 成一 个 中庭 ,形 成 相对 私密 、独 立 的 自 由化 的思 想 及 开放 型 的教 育体 制 ,也 深 深地 影 响
见图 1 、 ) 外部空 间,而内部 空间的形象高度协调统一。此类 了其校园景观文化 。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 ( 校 园最 大的特 点是封 闭集 中 ,形 成与社 会隔 离的 康奈尔大学等 ,都以其著名 的文化氛围及优美的校 “ 象牙塔” ,如 由建筑围合而形成四方庭院的牛津新 园环境而享誉世界 。
统上依功能专业分散布局的校园空间形态 ,从而形
另一类都市 中 自然形成的教学场所在当时其规 成了新 的聚合式的校 园空间环境 。这其中 ,又以两
模 数 量 都 处 在 少数 ,它 起 源 于 具 有开 放 性 和 社 会性 种 主要的聚合形式为主 : 学科综合聚集和按功能 按 的街 头 、教 堂 、教 师住 所 或 临 时租 借 的房 间 ,随 着 综合 聚集 。前者突 破 了传统 分散 式的校 园空 间格 教学 规 模 的 发 展扩 大 ,这 些 教 学 点 、 教 学区 逐 渐 形 局 ,把 多个 系科集合在一起 ,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图 1 斯坦 福大学校园景观局部

中外主题式建筑教学合作策略——景观意识融入

中外主题式建筑教学合作策略——景观意识融入

智者论道智库时代 ·281·中外主题式建筑教学合作策略罗磊 汪斌(黄山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当代社会一种先进的办学理念,并且在我国高等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本文将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景观意识融入教学为例分析出中外主题式建筑教学差异,其目的是研究出中外主题式建筑教学沟通合作教学策略,以便于切实的保障中外主题式建筑教学合作的实际效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主题式教学;景观意识融入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04-0281-002建筑学一直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我国建筑专业人才极其匮乏的当下,高校肩负着培养专业建筑学人才的重任。

如何利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保障自身教学特色的同时,汲取西方先进教学观念,已经成为当前中外主题式建筑教学合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外主题式建筑教学合作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概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我国社会中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以充分的将我国素质教育与他国现金的教育资源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趋利避害”,实现最大的教学效果。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引申出了3+2模式、2+3模式。

其内容便是前三年在本国学习,后两年在他国学习,这样学生们毕业之后便可以拿到两个国家的毕业证明。

此外,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不断发展的当下,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形式也在积极的转变。

积极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不仅可以真切的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还可以更加全面的培养广大学生们自身的能力,让学生们利用更加客观的心态去拓展视野,使学生们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当中,有效的强化自身的外语水平[1]。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作为一种一举多得的教学模式,还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们的跨文化知识,树立学生们更加独立的人格。

厦门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厦门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03 规划形式
中外校园景观设计
厦门大学
1.整体规划分析 厦门大学在设计中,以一种低密度的、散开的、不规则的、有机成长的开发规划理念, 顺应基地的山水文脉。细腻而具村落质感的群体空间、生动而有活力的生活街道与人工湖 面,塑造意向中的闽南式的聚落形态。 2.功能结构分析 进行分类组合使各类功能各得其所,达到既有联系,又有分隔,既方便使用,又避免干 扰,按照功能的不同可将厦门大学校园初步划分为五个功能区,依次为教学区,学生宿舍 区,体育活动区,配套服务区,景观区。 3.空间布局 厦门大学以一直二弧的线性结构,构成校舍群落,以南北直线的交叉构成校园的主干 通道,整个校园一直延伸到万吨巨轮进出的厦金海峡。 *多边性开放空间 (1).内向私密性空间
Frank Gehry设计的 Lewis 图书馆,位于学校的 许多学科建筑之中,意在是反映跨学科的科学领域。
建筑差异---普林斯顿大学
Simpson International Building (辛普森 国际大楼):2018年改建后的大楼,新活动和会议 中心现代玻璃横面与传统风格的立面互补,时尚 与荘重交融,赋予时代的气息。
拿骚楼(Nassau Hall) 建立于1756年的这栋大楼 是普林斯顿大学最早的一栋建筑,它像书页一样打开的 对称外观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形式。
拿骚楼前的老虎
建筑差异---普林斯顿大学
亚历山大楼(Alexander Hall) 杂糅了理查德式和罗 马风格的这栋建筑。
亚历山大楼外部的浅浮雕是该建筑的一大亮点。雕刻 的内容围绕艺术和科学,显示出当时的人们对于学识的尊 重。浮雕的中央端坐一人,左手和膝盖间放着一本厚厚的 书籍。他左侧矗立的人物分别代表演说、神学、法律、历 史、哲学和伦理学;他右侧矗立的人物分别代表建筑、雕 刻、绘画、诗歌、音乐和纯文艺。左上方的巨型镶板上长 有犄角的人代表摩西;右上方则代表耶稣,这体现了普林 斯顿的座右铭——"旧约和新约"

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发展现状比较研究

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发展现状比较研究

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发展现状比较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展示了两者在教育概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差异和共同点。

从中可以看出,中西方在景观设计教育上存在着一些不同的体制和理念,同时也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在总结了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启示和建议,以促进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的共同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比较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的现状,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发展现状比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发展趋势、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结论、启示和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文旨在比较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以探讨其异同之处,并为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日益频繁,景观设计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景观设计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设立景观设计专业,并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大批优秀的景观设计专业人才。

与此在西方国家,长久以来就有着悠久的景观设计传统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前来学习。

通过比较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对方的经验,推动景观设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1.2 研究意义景观设计教育是培养景观设计师的重要途径,其教育质量和方法直接影响着未来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

对比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的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提升景观设计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比较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的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发展趋势,可以发现双方在教育理念、实践方法和专业方向上的差异和共同点,有助于各国景观设计教育的互相学习和提高。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议_以美国_省略_州立理工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_任永刚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议_以美国_省略_州立理工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_任永刚

・实践与探讨・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议—以美国南方州立理工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任永刚,郑丽萍(北方工业大学,北京 100041)前言大学校园犹如一个小社会,学校中的每个角落,每棵树木对于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纯粹学生与社会人之间的一个过度阶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是要考虑到人性化的东西,根本来说也就是“学生”处在各种校园景观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因此,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各项设计。

首先,校园景观设计应坚持地域性原则,体现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来完善设计方案。

其次;校园景观设计在对环境景观整体把握上,要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并对健康与舒适性进行充分把握。

一、大学校园景观的涵义及其空间构成大学校园景观通过对建筑、校园园林等构筑体系进行策划、规划和设计并进行有效的物化,用具象的形态表达思想,传达丰富的文化内涵。

良好的校园景观能给人一个总体感和总体效应,给在校师生一种为某种精神而奋斗的感染力,这就需要与大学的办学理念结合,营造实现大学理念的氛围。

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中国的清华、北大,几乎所有的名校都有着令无数莘莘学子骄傲的校园环境,以校园中固有的山坡、湖泊、绿地、树林等自然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环境格局的构架,并与校园的历史文脉相延续,相拓展,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实现向自然适度索取与最优回报间的平衡,创造一种整体的环境氛围,构成一种整体育人气氛。

诚如美国人苏尔在建立他的文化地理学体系时,首次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时强调的:“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他的文化支配下,在其长期的活动区域中,必然创造出与其相适应的地表特征。

”校园景观亦然,每一所高校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历史,大学校园景观应当担负起积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重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风、情感和价值观。

因此,校园景观环境应能体现各种人文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强化激励学生的内在精神特质,感染人的情绪,提高人的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完善人[摘 要] 本论文是以美国佐治亚洲南方州立理工大学校园景观改良设计为研究对象,总体上的景观规划改良设计是依据道路的使用及地面的硬化范围作为基础进行调整,并针对学生交流中心和收发室的附近区域以及两座公寓楼之间的草坪进行再设计。

浅谈中美大学校园景观建筑差异与展望

浅谈中美大学校园景观建筑差异与展望

浅谈中美大学校园景观建筑差异与展望作者:刘旭晖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介绍了中美两国大学校园在建筑方面的优劣异同。

分别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东西方建筑在不同文化熏陶下所表现出来的魅力。

本文跨文化角度对比研究,进而细化到了现代中美两国建筑文化差异,从建筑的形态、外观、结构等入手,探讨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归纳总结出当代大学校园建筑景观趋势及思维模式,以期望给景观建筑设计师的校园景观建设创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园景观建筑文化建筑景观设计风格1.中美大学建筑景观起源1.1中国大学建筑景观起源学校建筑是一项重要的建筑形式,我国大学建筑起源于住宅,之后又演变为私塾,最后成熟与书院,也是中国大学建筑景观的雏形。

溯流而上,中国古代社会教育虽然没有大学之形,但却有大学之实。

公元前2000多年,虞舜之时,即有“上庠”;到了汉朝,中央设立太学为最高学府;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的兴起,西学渐入,便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1895年中国在甲午海战中惨败日本,变法之声顿起,天津中西学堂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学;1898年戊戌变法京师大学堂成为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和综合大学,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成长过程,其校舍吸取了西方的建筑经验,成为了近代校园建筑景观的历史遗存之一,建筑形式仍保持着欧洲古典式和折中主义面貌。

1.2 美国大学建筑景观追溯一般认为,美国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这一时期出现高等教育机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

中世纪大学在它诞生之前“不是一块土地,一群建筑,不是一个章程,而是老师和学生的社团和协会。

”中世纪校园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大多采用封闭式庭院模式。

国外校园规划从工业革命阶段已经开始。

18世纪美国校园规划多种多样,但多数呈开放性的特点。

19世纪工业革命后,世界高教中心从欧洲移到美国。

校园规划多采用欧姆斯特的思想,形成了后期美国自由式布局風格与特色。

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发展现状比较研究

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发展现状比较研究

中西方景观设计教育发展现状比较研究摘要∶景观设计专业在我国是近年来刚刚兴起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新兴学。

城市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环境的恶化促使社会对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多院校纷纷设立景观设计相关专业,该专业近年来成为了国内的“热门专业”,但整体看其学科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学科专业教育相对滞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景观设计教育教学的实践,试图对国内和西方的景观设计教育现状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把西方成熟的设计教育发展理念进行梳理剖析,从中揭示出国内景观设计教育较为深层次的问题,抛砖引玉,希望这些思考能唤起相关专业校师生的共同关注,进而促使景观设计教育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发展现状,景观设计,中西,景观,现状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我国是一门刚刚兴起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整合了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艺术设计等各学科的综合知识,是一门内涵广阔的交叉性学科,其专业的诞生也是从以上学科演化而来的,尤其是与传统的“园林设计”关联最为紧密,其诞生历程也与传统园林息息相关,因此对景观设计学科教育现状的研究绕不开传统“园林设计”等专业的发展概况的问题,通过对其的综合梳理以此理清景观设计专业的教育发展现状。

一、中国景观设计教育的发展概况我国早期的园林设计教育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距今约有100年的历史,比如《庭园学》、《庭园设计》和《造园学》等园林设计的课程于20世纪早期在部分学校的相关专业就已经开始设立了。

而直到20世纪中期的50年代才有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园林设计教育,上世纪50年代初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营建系创办的“造园组”(专业)是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园林设计教育的开端。

1956年院系调整,该学科及专业方向被整体划到了北京林学院,并更名为城市及居住区绿化系,后来于1964年又被改为园林系。

在此系科的基础上慢慢发展为两个专业,即园林植物方向与园林设计方向,这两个方向逐步的发展和完善渐渐发展为两个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过对比分析中外校园景观发展及其演变过程,旨在学习国外先进理念,融合国内特色,为今后的校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校园;景观;使用者;情感;体验
近代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起源于清末,中华积贫积弱,国人奋发意图西学自强,开启了中国的近现代大学的历程。

1949年,我国高等院校达130所,这一时期的大学校园规划受美国学院派艺术校园规划思想的强烈影响,强调功能分区、院落布局和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建国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也主要向苏联学习,是一种典型的校园行政景观。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大学教育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有数据统计显示,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约为1.8%,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比例约为5.5%,几乎已经普及了高等教育。

1国外校园景观理论研究演进
可大致概括为以下4个阶段:①强调分区。

将校园区域分为纪念区域、学院区域、试验区域、宿舍区域、辅助性区域,是现代校园功能分区思想的雏形。

②强调外部空间影响。

认为构成令人记忆深刻的校园的要素不是巨大、独立的建筑物,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空间。

③认为环境影响行为。

由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建筑研究实验主持学校环境研究,该计划的研究目的包括2个方面,探讨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及具体研究学校环境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

④强调使用者的参号性。

将大学作为社区来设计,不追求外部空间的严整,而是根据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活动连续性,将校园环境用活动场所串联起来,创造校园街巷。

再来看国外大学校园形式的演变,19世纪北美大陆便产生了开敞式的校园建设形式,之后在19世纪末发展为自由式布局风格,认为校园环境应是自然、公园式。

20世纪出现了2种风格的校园模式,小型学院大学和巨型大学校园。

20世纪末,学院大学占据多数。

2国内校园景观理论研究演进
可大致概括为以下4个阶段:①甲午战争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借鉴欧美近代高校院学派的规划体系,校园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②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形成了苏联模式的高校校园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

③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校园规划开始以传统院落为基础,打破单一的对称式布局,分散型总体布置格局向整体综合型发展。

④1984年何人可对校园规划的目标、空间、形态、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较早提出了交往和弹性设计的理念。

再看中国的校园景观空间形式的演变,近代中国的校园景观多为整体西化局部中式的形式,轴线对称、整齐的道路系统、规整宽阔的草坪秉承了西方校园景观形式。

但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又使得部分校园景观仍保留有中国传统园林山水特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校建设数量剧增,对校园景观的要求限定在时间紧迫和地块紧张2个方面,大学校园的整体风貌统一化、格式化,形成了不同类型大学相互雷同的形式主义校园空间布局。

这一时期校园风格开始注重功能性与经济性,在北京诸多高校中都有体现。

3对比国内外校园景观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由中轴线模式发展而来,从中心到周围的主次空间关系明显。

且都提出了开敞型的空间环境,虽中国是引入的西方理念,但都主张建筑与环境的结合而不是将场地围合成一定的院落空间。

不同点:①园林空间的引入。

在一些拥有比较独特的地形或景观条件的中国大学中,池塘、湖泊、茂林、山丘等自然景观往往得到保护和利用,环绕出自然化的园林空间,而这种空间在欧美的校园中几乎没有,都比较人工化,如修剪平整的草坪、几何形状的小路等,与不同国家文化底蕴的差异有关。

②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较快,拥有较为规整的交通线路,因而对校园景观的影响也显得整齐化,而中国的大学校园由于发展迅速,不断扩建,校园景观形成了一个校园中多种风格、多个校园中心区的复合性空间,与国内外经济政治发
展背景不同以及用地条件不同有关。

4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景观设计,多注重功能性、安全性、形式美与经济性。

而国外则更注重开敞的文化交流以及人性化的体验。

大学校园的一草一木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具有教育和激励的作用,校园景观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声誉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关注对比了解中外校园景观的不同发展演变,给今后开展校园景观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人类展开自然,终将回归到自然中,每个人都渴望亲近自然。

无论风格中式西式,古朴亦或是现代,只有真正从使用者体验的角度出发,才能设计出最适合师生的校园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