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实训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c8c4db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9.png)
成绩采用等级制,根据上交的实训作业和实训报告规范性、正确性、及时性及每次实训
的出勤、纪律、表现,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档给予成绩。
《基础会计全真实训》,李泽岚编,(校本教材)
《基础会计实务》,戚素文主编,(校本教材)
1.实训目的:通过实训,要求学生熟悉会计基本书写方法,掌握会计基本书写技能。2.实训内容:根据给定的会计数字书写小写金额和大写金额。3.实训条件:需配备蓝(黑)会计专用笔、会计数字练习用纸或账页。1.实训目的:能根据个人的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会计职业生涯规划。2.实训内容:在客观分析和评估会计职业形势、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完成会计职业生涯
规划书的书写任务。
3.实训条件:有电子阅览室、校外实训基地。
1.实训目的:能够熟练划分会计六大要素。
2.实训内容:根据大兴公司2008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经济内容,识别
会计的6个要素。
3.实训条件:在会计手工实验室进行,配备蓝(黑)笔、珠算或计算器。
1.实训目的:能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理解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平衡关系。
2.实训内容:根据欣欣有限公司2008年12月份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以原始凭证反
映),审核无误后,编制专用记账凭证。
3.实训条件:在会计手工实验室进行,配备蓝(黑)笔、珠算或计算器。
1.实训目的:能依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正确编制专用记账凭证。
2.实训内容:根据欣欣有限公司2008年12月份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以原始凭证反
实训十四会计凭证的整理与装订1实训十五会计账簿启用与建立1实训十六日记账的登记1实训十七各种明细账的登记1实训十八总分类帐的登记1实训十九对账1实训二十错账更正1实训二十一结账1实训二十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1实训二十三利润表的编制1实训二十四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3实训二十五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3合计31
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7616afd453610661fd9f412.png)
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及其他经济类专业总学时:约30 学时一、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会计专业了解会计业务、熟悉会计岗位、认识会计工作的入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了解会计原理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在具体的实际(或模拟)工作中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熟悉各类凭证、账簿的格式和应用,学会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处理一般经济业务,把书本知识与实际业务联系起来,加深对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的理解,锻炼实际操作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的动手能力。
二、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1.建立账簿体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管理要求和有关资料,开设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日记账,明确会计核算的程序和方法。
了解账簿的启用规则。
2.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了解供、产、销各环节经济业务的核算内容,掌握资金筹集、物资采购、产品生产、销售、利润及利润分配等一般业务的处理。
3.根据企业的具体经济业务,填制(或取得)、审核原始凭证:了解原始凭证的种类、用途、取得途径,掌握主要原始凭证的填制内容和方法;掌握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正确填制和审核各类原始凭证。
4.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了解和掌握记账凭证的种类、用途、填制方法;掌握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正确填制和审核各类记账凭证;结合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
掌握凭证的整理和装订方法。
5.登记账簿:了解各类账簿的用途、格式、登记要求;了解各类账簿的登记依据,掌握各类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日记账的登记内容和方法。
6.掌握对账、结账的方法;了解错账的更正方法;结合对账,编制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平衡表。
7.根据账簿及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平衡表的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完整)《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8bf5ff9bb68a98270fefa32.png)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础会计》是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处理一般会计问题。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大纲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本课课内学时72,4学分。
二、教材说明文字教材是学习本课程的基本依据。
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即除了全面、系统地介绍本课程的内容以外,还在各章的相应部分进行教学提示和重难点问题解析,并提出思考题和各种练习题。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了解会计是什么,会计干什么,理解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组成了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教学内容:一、会计目标1.会计目标的内容2.会计目标的两种理论观点二、会计的内容和特点1、会计的内容(1)会计的内容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2)会计的具体内容;(3)会计内容的抽象。
2、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有三个基本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三、会计的职能和作用1、会计的基本职能(1)核算职能(2)监督职能2、会计的作用四、会计方法1、会计方法概述会计方法是指实现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手段,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督的方法和会计分析的方法。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f27d88d172ded630a1cb642.png)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总课时:64 学分:4一、课程性质及任务《基础会计》课程是高等本专科学历教育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
它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经济业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涉及会计概述、账户、复式记账及其运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
本课程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实务性较强,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以符合理论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主要的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教学,基本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阶段,理解会计的概念,掌握会计的职能,会计的主要特点;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区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课程内容第一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会计的概念第三节会计对象与目标第四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核算方法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内容,掌握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的类别及其作用,并具有在以后学习会计核算方法时运用这些理论概念的初步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节会计要素第二节会计等式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学习目标通过本章教学,应让学生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含义及其内容,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理解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基本要求,了解复式记账法的类别,重点掌握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以及简单账务处理,掌握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关系,掌握平行登记法。
课程内容第一节会计科目第二节账户第三节复式记账法第四节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第四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算学习目标本章针对工业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详细阐述账户与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白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主要经营过程的基本内容,掌握企业在筹集资金、物资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财务成果及资金退出等方面的账务处理。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48e367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e.png)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基础会计》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它是所有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其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及操作性都较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知识,训练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会计、出纳等岗位、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四、教学项目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五、考核方案
建议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核,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核内容:重在考核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实训成绩+笔试成绩,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括对课堂提问、讨论、作业以及出勤情况等。
(2)实训成绩占30%,主要根据平时的实训项目评价计分。
(3)期末考试成绩占40%,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和题型为标准。
六、教学材料
1.《会计基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1996年版;
3.《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4.《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政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5.支票、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科目汇总表。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cd9f70bee06eff9aef8075e.png)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基础会计》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学历教育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
基础会计学是文秘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开设本课程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是为各单位培养从事各类业务员、办公室文员及商务工作人员为目标的应用性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
为各类单位的管理工作提供会计方面的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做好储备,为从事各类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基础知识、会计核算方法具体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牢固掌握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等概念;2、熟悉会计工作的业务技能、具体程序和要求,能够理解和熟练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账务处理,准确熟练地制作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3、对出纳处理、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会计报表,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提供财务管理决策基本依据。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安排(一)课时安排(二)理论教学部分单元1-1了解会计工作[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会计的起源和发展,理解会计的概念、会计核算的对象和方法、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等。
[教学内容]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三、会计对象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四、会计基本假设五、会计核算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对象、会计核算方法。
单元1-2 设立会计账户[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掌握会计账户的概念、账户的基本结构;理解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内容]一、会计科目的含义二、会计科目的设置三、会计账户的含义四、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五、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重点难点]会计科目的概念和设置原则、会计账户的概念和账户的基本结构。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8f6c8b8cfc789eb162dc88c.png)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1、课程名称:基础会计2、编写人:郑太岳3、适用专业: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会计专业、审计专业、物业管理专业4、总课时:72课时,其中理论课时48,实践课时24,实践环节课时在教室完成。
5、课程学习目标:《基础会计》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考证课程。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各分支的基础,它阐明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会计的基本技能,特点及其对象、任务,认识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理解会计要素、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和理论方法及其具体应用;掌握会计凭证、账薄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中的要求,明确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和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执行程序;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并进行与会计报表相关的财务评价指标计算;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的设置,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等等。
学习《基础会计》要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和有关财经类课程打下坚定的基础。
6、课时分配:7、教材推荐:(1)基础会计.“十二五”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 郭丽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18、参考书目推荐:(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8(2)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8 (3)王俊生.基础会计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4)金中泉.基础会计.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7(5)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6)朱小平.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9、教学条件要求:本课程利用教室授课,需单班讲授,多媒体辅助教学。
10、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课时:10教学内容:会计的概念、特征,会计职能,会计假设,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方法等。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f42dbc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6c.png)
9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基础会计习题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5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1] 赵丽生,《基础会计》,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7 月[2] 赵丽生,《基础会计习题与实训》,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7 月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及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奠定基础。
(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更正处理技术。
4、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
5、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6、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
2、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
3、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教学内容 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会计凭证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会计账簿 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核算形式会计工作的组织 合计备注(教学方法)2 一般讲授+实际操作4 一般讲授+实际操作 2 一般讲授+实际操作 2 一般讲授+重点提示+实际操备注(教学方法)一般讲授+重点提示 一般讲授+重点提示+练习+作业 一般讲授+重点提示+练习+作业一般讲授+重点提示 一般讲授+重点提示+作业 一般讲授+重点提示+作业 一般讲授+重点提示+作业 一般讲授+重点提示 一般讲授+重点提示 一般讲授+重点提示基础书写实训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账簿章节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学时4 4 4 4 24 6 6 4 2 2 60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第五章实训一实训二 实训三 实训四教学内容 章节学时 ————【】:理解会计的概念;了解会计工作的职能、特点和目标;理解什么是会计对象以 及会计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掌握会计要素的性质、内容及会计的核算方法。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47f4654fc4ffe473368ab65.png)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JX0432.学分:33.学时:54课时,其中:理论27,实训274.课程类别:专业课5.考试/考查:考试6.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二、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目标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经济和管理类专业专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程。
2.教学任务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专科生的学习中,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为其他各门会计打基础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日常会计核算的组织和程序,并初步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为以后学习各种专业会计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会计工作中的常用知识点。
3.理解复式记账原理。
4.了解会计知识的“必需、够用”理论。
5.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会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能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和简单的成本计算。
3.能识别各种常见的原始凭证,并能规范地编制记账凭证。
4.掌握各种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并对会计差错进行规范地更正。
5.能正确地进行财产清查。
6.能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7.能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
8.具有更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和适应会计改革发展所需要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树立“诚信”和“法制”观念,培养自觉遵纪守法意识。
2.培养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学风及创新意识。
3.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结算实务》等科目的辅助学科。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1.教学方法《基础会计》课程是一门业务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除了就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外,还应充分重视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便巩固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财务会计)五年制大专《基础会计》教学大纲最全版
![(财务会计)五年制大专《基础会计》教学大纲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345d291711cc7931b71677.png)
(财务会计)五年制大专《基础会计》教学大纲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基础会计》教学大纲编写梁金花教研室审核王素琴系部审核王春霞乌兰察布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基础会计》教学大纲壹、说明(壹)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课程类别:必修课教课学时:18×6开课单位:经济管理系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基于课程时间及学生后续课程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本课程主要讲授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及在工业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且能够运用以解决壹些实际问题,为以后进壹步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二)教学对象会计电算化专业(三)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初学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以及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后续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各章节的内容基本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的需要予以安排,在内容阐释的深浅程度上,尽量考虑不同层次的需要。
(四)教学思路本课程基本教学思路:在讲清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基本要求不能拘泥于日常的教学形式当中,也不能简单的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安排,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结合会计学科发展动态,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尽量采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形式,力求和学生多互动、多交流,让学生自主学习。
(六)本课程内容以及和其他课程的联系和分工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既有特定的理论体系,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的含义及其职能和目标,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等;(2)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如账户设置、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3)会计核算的基本技术方法,如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财产清查的方法和成本计算的方法等;(4)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如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
会计自考专科《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
![会计自考专科《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c7c5a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png)
《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全面解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而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不少人选择了参加会计自考专科的考试,希望通过自学、考试的方式获得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资格。
而作为会计自考专科的必修课程,《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被广大自考生视为第一道坎,因为它涉及了会计学的重要基础知识。
那么,什么是《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它又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就由我为您详细解读。
一、《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概述1.1 《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的作用《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是会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会计专业学生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建立起对会计学基本理论的认识,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会计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三是使学生具备初步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将能够全面地了解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并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如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分录、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内容。
还包括会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地了解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并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4 《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会计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二是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三是熟练掌握会计学的基础知识。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b9b80d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47.png)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180学时理论:108学时实训:72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基础会计》为后续专业会计课程的基础课,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不仅涉及会计的基本理论,对高职高专教育而言,更重要的应该是会计的基本方法。
我们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逐渐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基础会计》不是简单的一门课,应该将课堂教学与会计模拟操作统一起来,进行整合。
为此我们编撰了配套的《基础会计》、《会计模拟实验》及相应的《会计模拟实训操做模块》,通过系统教学和模拟训练,使学生不但具有相应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扎实地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和操作技能.2.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2。
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3。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
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 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
4。
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告.5. 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6。
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7。
能够熟练运用中油财务软件处理经济业务。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2. 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学风,树立创新意识。
3. 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第一章总论(10学时)1.掌握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2.理解会计的对象、特点以及会计核算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要求。
4.了解会计的任务及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10学时)1.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构成和会计等式。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1ca91230722192e4536f6e7.png)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会计专业(成人专科)《基础会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础会计》是电大成人专科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二、先修课要求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要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处理一般会计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文字教材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其他教学媒体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多用一些动画、图表、字幕等手段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各地市电大辅导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除面授辅导外,还应特别注意对课程作业练习的批改和讲评,有条件的地方要安排基础会计模拟实验。
(一)对教师的建议1.了解现代远程教育规律,研究成人专科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
2.关注学科发展及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变化,及时给学生提供最新的专业知识。
3.各地方电大辅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省电大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指导学生使用这些教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以答疑解惑为重点的教学辅导。
4.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互相帮助。
5.要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除了课堂练习、课堂讨论外,应指导学生多做课后练习,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一定的会计模拟实验。
(二)对学生的建议1.在认真学习文字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积极主动有计划、有安排地开展学习。
2.上课认真、专心,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学习和课堂讨论,以达到同学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年制大专《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五年制大专《基础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994f8ae6edb6f1afe001f67.png)
五年制大专《基础会计》教学大纲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基础会计》教学大纲编写梁金花教研室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部审核乌兰察布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基础会计》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课程类别:必修课教课学时:18X6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系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基于课程时间及学生后续课程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本课程主要讲授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及在工业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二)教学对象会计电算化专业(三)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初学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以及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后续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 各章节的内容基本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的需要予以安排,在内容阐释的深浅程度上,尽量考虑不同层次的需要。
(四)教学思路本课程基本教学思路:在讲清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基本要求不能拘泥于日常的教学形式当中,也不能简单的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安排,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结合会计学科发展动态,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尽量采用可以吸引学生的教学形式,力求和学生多互动、多交流,让学生自主学习。
(六)本课程内容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既有特定的理论体系,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的含义及其职能与目标,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等;(2)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如账户设置、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3)会计核算的基本技术方法,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方法、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财产清查的方法和成本计算的方法等;(4)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如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3d695df770bf78a64295412.png)
(1)掌握在借贷记账法下核算这些经济业务应设置的账户、账户的结构以及账务处理方法,明确权益、生产费用、生产成本等概念及相关内容。
(2)了解产品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环节以及各环节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
(3)熟悉借贷记账法的实际运用、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简单的产品成本计算和利润计算。
2、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培养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地运用借贷记账法,正确地判断经济业务应设置的账户、账户的结构以及账务处理方法。
难点:在借贷记账法下核算这些经济业务应设置的账户、账户的结构以及账务处理方法重点:借贷记账法的实际运用、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简单的产品成本计算和利润计算
3、教学时数:16学时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程,学员在学习时不仅掌握会计核算的各种基本方法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要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各种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由于《基础会计》是会计学专业和理财学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与中学课程比较是一个新的领域,所以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应适当增加一些案例教学,对会计核算方法应进行专项实习,以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同时应注意向学员灌输专业意识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员的敬业精神。使学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概括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有利于后续专业课程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任务、项目或情境等)及基本要求:(不要简单罗列章节,要以教学内容为主线,对每个教学点提出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
第一章总论
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掌握制造业资金运动的一般过程及会计核算各专门方法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基础会计》课程是各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是研究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明确会计的意义和目的,认识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通过《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和原则,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披露的全过程,使学生对会计学这一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使他们在未来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会计的作用。
(二)、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明确会计的职能、特点、对象和任务;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的设置和我国的法规体系;理解会计要素、科目和账薄的相关理论和具体应用;掌握会计凭证、账薄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要求;明确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执行程序,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
学习《基础会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和管理学、经济学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注意问题
课程针对非会计类专业学生,注意教学的深浅程度和教学方法的通俗易懂。
二、课时分配参考表
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重点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2.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
3.了解会计的任务,
4.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5.理解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和相互联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
第三节会计准则
第四节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
重点:
会计的对象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要素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
2.掌握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3.掌握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的影响4.了解会计科目的作用
5.了解设置账户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恒等式
第二节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三节借贷记账法
重点:
借贷记账法
第三章会计凭证
教学目标:
1.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与分类情况。
2.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熟悉填制原始凭证时的注意事项及审核要点。
3.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熟悉填制记账凭证时的注意事项及审核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概述
第二节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第三节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重点: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第四章会计账簿
教学目标:
1.了解会计账簿的概念与分类情况。
2.了解日记账的分类,了解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3.了解总账的分类与总账的设置与登记,了解明细分类账按账页格式的分类情况及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4.掌握账簿的登记规则以及错账的更正方法。
5.掌握对账工作包含的内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掌握结账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账簿的概述
第二节序时账簿
第三节分类账簿
第四节账簿的使用规则
第五节对账和结账
难点:
对账和结账
第五章主要经济业务处理
教学目标:
1.掌握资金筹集业务的会计处理,理解从所有者和从债权人处筹集资金形成的两种性质不同的对企业的权益,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
2.掌握生产准备业务的会计处理。
生产准备业务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购置和材料采购,懂得确定固定资产和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及在不同结算方式下的采购业务的会计处理。
3.掌握产品生产业务的会计处理。
掌握三种生产费用——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间接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会计处理;掌握产品完工入库的会计处理。
4.掌握产品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
理解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能正确确定实现销售收入的时间和金额,能区分不同的销售方式确定收入确认时间,能区分应计入销售收入的金额和企业代收的金额;掌握不同结算方式下产品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掌握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和产品销售税金的会计处理。
5.掌握财务成果业务的会计处理。
掌握分步骤计算利润的过程;掌握收入、费用的确认与结转的会计处理;掌握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6.掌握资金退出业务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偿还借款、交纳税金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7.理解成本计算过程。
区分支出、费用与成本,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了解成本计算的内容与程序;了解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筹集资金的核算
第二节供应过程的核算
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核算
第四节成本计算
第五节销售过程的核算
第六节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难点:
利润的分配核算
第六章账户
教学目标:
1.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各类账户的特点,熟知各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时应归属的类别。
2.掌握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各类账户的特点,熟知各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时应归属的类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第二节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第三节账户的其他分类
重点: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第七章财产清查
教学目标:
1.了解财产清查的概念与分类情况。
2.理解确定存货收入、发出的记录与账面结存数的两种不同方法——“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各自的概念、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理解二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掌握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
3.了解对实物的不同清查方法,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4.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
第二节实物资产的盘存制度
第三节财产清查的方法
第四节财产清查的核算
难点:
财产清查的核算
第八章财务报告
教学目标:
1.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构成及分类情况。
2.资产负债表的内容、结构及编制方法。
3.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内容、结构及编制方法。
4.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内容和结构,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5.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务报告概述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利润表
第四节财务报告的报送与审核
重点: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第九章会计核算形式
教学目标:
1.会计核算形式的概念、意义、种类及选用原则。
2.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基本内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基本内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4.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基本内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5.多栏式日记账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基本内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6.日记总账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基本内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7.通用日记账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基本内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教学内容:
第一二节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
第三节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第四节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和管理
教学目标:
1.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内容和原则。
2.会计机构的设置原则和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
教学内容:
第一二节会计法规体系、工作管理体系
第三四五节会计职业道德、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
教材:
《基础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ISBN :978750057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