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合集下载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学生能够解释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原则。

学生能够理解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和图解,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DNA分子的复制机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认识到DNA分子结构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配对原则。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2. 教学难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细节。

碱基配对原则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DNA模型。

DNA结构图解。

投影仪。

2. 材料准备:学生分组工作表。

DNA复制过程的动画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DNA分子的模型,引起学生对DNA结构的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DNA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DNA结构的重要性。

2. 探究DNA分子的结构:使用投影仪展示DNA结构图解,引导学生观察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分组讨论DNA分子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3. 探索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分发学生分组工作表,让学生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完成DNA复制过程的步骤。

播放DNA复制过程的动画或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复制过程。

4. 总结与评价:学生展示分组工作表的成果,总结DNA复制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DNA分子结构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学生完成DNA分子结构的学习日志,记录对DNA结构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回答与DNA分子结构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延伸活动: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了解DNA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学生可以参观实验室或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的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程度。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学习日志和问题回答,以检验他们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DNA分子的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DNA分子的概念及其在生物中的重要性。

掌握DNA分子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功能。

1.2 教学内容介绍DNA分子的定义和作用。

解释DNA分子的化学组成,包括核苷酸、磷酸和糖类。

描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包括两条链的组成和碱基配对。

1.3 教学活动观看DNA分子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DNA分子的结构。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索DNA分子的特点和功能。

进行DNA分子的模型制作,让学生亲手构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第二章:DNA复制的过程2.1 教学目标理解DNA复制的重要性及其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掌握DNA复制的过程和机制。

了解DNA复制的酶和蛋白质involved in the replication process. 2.2 教学内容解释DNA复制的原因和意义。

描述DNA复制的过程,包括解链、合成子和连接子步骤。

介绍DNA复制中涉及的酶和蛋白质,如DNA聚合酶和单链DNA结合蛋白。

2.3 教学活动观看DNA复制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复制过程。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DNA复制的机制和酶的作用。

设计实验模拟DNA复制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复制过程的理解。

第三章:DNA的转录和翻译3.1 教学目标理解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掌握转录和翻译的步骤和机制。

了解转录和翻译中涉及的酶和蛋白质。

3.2 教学内容解释DNA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其关系。

描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包括RNA的合成和蛋白质的合成。

介绍转录和翻译中涉及的酶和蛋白质,如RNA聚合酶和tRNA合成酶。

3.3 教学活动观看转录和翻译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过程。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转录和翻译的步骤和酶的作用。

设计实验模拟转录和翻译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这两个过程的理解。

第四章:DNA的突变和修复4.1 教学目标理解DNA突变的含义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高中生物《dna的结构》教案

高中生物《dna的结构》教案

高中生物《dna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DNA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DNA的分子组成和形态结构3. 能够描述DNA在细胞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教学重点:1. DNA的分子结构和组成2.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3. DNA的功能和作用教学难点:1. DNA的碱基配对和遗传信息传递2. 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教学课件2. 实验材料:DNA分子模型、图纸、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DNA的结构,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DNA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二、讲授(15分钟)1. 讲解DNA的分子组成和形态结构,包括碱基、糖基、磷酸基团的组成和排列方式2. 介绍DNA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配对原则3. 讲解DNA在细胞中的作用,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和控制基因表达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分发DNA分子模型和图纸等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2. 让学生观察DNA模型的结构和组成,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配对原则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DNA的重要性和作用2. 总结DNA的结构和功能,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加深学生对DNA的理解2. 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为知识的深入学习做准备教学反馈:1. 结合学生的回答和表现,及时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学延伸:1.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深入了解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2.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研究,探究DNA在进化和遗传变异中的作用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形式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水平进行调整。

生物《DNA分子的结构》复习教案

生物《DNA分子的结构》复习教案

生物《DNA分子的结构》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回顾DNA分子的基本结构。

(2)理解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掌握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复制。

2.教学难点:DNA分子复制的精确性和半保留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DNA分子的发现历程。

(2)提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是什么?2.复习DNA分子的结构(1)讲解DNA分子的基本结构。

(2)引导学生通过模型演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强调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DNA分子的复制(1)讲解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2)通过动画演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3)引导学生分析DNA分子复制的精确性和半保留性。

4.练习与讨论(1)分组讨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如何保证精确性?(2)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3)练习题:根据DNA分子的结构,推断一条DNA链的互补链。

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3)强调DNA分子复制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结合教材,熟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复制过程。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收集有关DNA分子的研究进展,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过程,使学生掌握了DNA 分子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模型演示和动画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练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DNA分子的基本结构(1)DNA分子的组成: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2)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链组成,碱基在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在外侧。

《DNA分子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DNA分子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由DNA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结构的特点及制作DNA模型三部分内容构成,其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复制及基因表达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

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更是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新课标教材的内容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在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之前,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以科学家沃森、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尝试构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通过阅读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故事,使学生不仅能自然地了解到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还能感悟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和与他人合作的品质。

2.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还有通过必修一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核酸的元素组成和基本单位等相关知识,这也为进入本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和小组讨论,再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2.借助教具建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熟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3.比较所画的DNA平面结构图,概述DNA分子的特性。

三、教学重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四、教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五、教学环节六、板书DNA的分子结构1.DNA分子双螺旋模型的构建历程2.DNA分子的结构特点3.DNA分子的特性。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一、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提供的研究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启发学生用已知去探究未知,并对自己的探究结果加以归纳总结,最终促进学生透彻理解DNA分子的结构,并运用有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为此,教学中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试验修订本·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3章“基因的本质”中的第2节。

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的整合进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2、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2)教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三、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标性、连续性、逻辑性也已经初步建立,但还不够完善,他们对事物探究的好奇心强,但往往具备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目的性,此时若给予正确的学习指导,将对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的整合进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四、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⑴准确判断 DNA 的组成单位⑵构建 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双螺旋结构)⑶理清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教学过程和方法:学会构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优点:这节课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较浓,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例如:通过已学习的DNA的基本单位及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类型,推出DNA分子的结构。

整节课学生都在参与课堂所涉的活动中,思维都在高度运转。

不足:1.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需多加注意精炼的教学语言。

《DNA分子的结构》参考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参考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参考教案.doc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内容:1. DNA分子的定义和作用。

2. DNA分子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DNA分子的概念。

2.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DNA分子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DNA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介绍DNA分子的定义和作用。

3. 强调DNA分子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DNA分子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DNA分子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二、DNA分子的组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组成成分。

2. 掌握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

教学内容:1. DNA分子的组成成分。

2. 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模型观察DNA分子的组成。

2. 分析DNA分子的结构单位和功能。

教学步骤:1. 展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

2. 介绍DNA分子的组成成分。

3. 分析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评估:1. 学生对DNA分子组成成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脱氧核苷酸结构和功能的了解程度。

三、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 掌握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教学内容:1.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模型和图解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 分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步骤:1. 展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2. 介绍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 分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评估:1. 学生对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双螺旋结构特点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四、DNA分子的复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2. 掌握DNA分子复制的条件和机制。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dna分子的结构教案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简案)清河中学高二生物组陈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2.说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概述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2.能力目标:(1)制作DNA分子的平面和双螺旋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2)通过小组成员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科学家锲而不舍、执着追求、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教学重点】 (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的平面和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提问法、讲授法、模型制作法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模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模型的材料和DNA双螺旋立体结构模型,并制作PPT多媒体课件、对话单和教案;学生预习本节课相关内容,并完成对话单上的“生本对话”部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几张不同的笑脸,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孩子的长相各不相同呢?”学生回答:“每个人的遗传物质(DNA或基因)不同。

”。

教师又问:“那么,每个人DNA不同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借此引出DNA分子的结构,导入新课。

二、新课研学(一)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并带领学生学习一遍。

(二)复习回顾1.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脱氧核苷酸又是由哪三部分构成的呢?(三)模型建构模型建构1: DNA的平面结构教师:大家都知道,蛋白质是由它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形成的,那么,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呢?学生:首先,许多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再经过盘曲和折叠,最终形成蛋白质。

教师:那么,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又是如何形成DNA的呢?教师安排各小组利用已发的材料在黑板上尝试构建DNA的平面结构,教师巡视、指导。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掌握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通过模型构建来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 引导学生思考DNA分子结构与生物遗传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2.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双螺旋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3. 碱基对的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碱基对的配对原则。

2. 难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构建与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 利用模型建构,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 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结构与生物遗传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细胞核的结构,引出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 讲解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引导学生了解脱氧核苷酸的结构。

3. 讲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展示DNA双螺旋模型,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DNA分子的结构。

4. 讲解碱基对的配对原则,让学生了解DNA分子如何通过碱基对进行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DNA分子结构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环节: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DNA 分子结构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DNA分子结构在遗传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DNA分子结构来研究遗传病。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遗传病案例,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结构与遗传病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DNA提取和鉴定实验,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

高中生物_《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DNA分子的结构二、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对作为遗传物质的DNA分子的分析,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科学思维结合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所具有的特征。

3.科学探究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基于资料提供的证据,得出DNA 的结构特点。

4.社会责任通过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认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2.教学难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四、教学方法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五、教学过程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情的了解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关键。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

他们喜欢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喜欢接受新鲜事物。

他们已具有了一定的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掌握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认识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懂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因此,设计这节课时,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以亦师亦友的身份走进他们,以基础的语言启发他们,从已知的遗传物质话题开始,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以及小组之间的讨论完成对DNA结构探究历程的分析,动手合作进行模型构建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效果分析《DNA分子的结构》这一节的内容相对来讲是比较抽象的,能否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材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并通过学生动手尝试建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一.教的效果分析在本课教学中,通过遗传物质应该具备什么功能开始,让学生思考要具备这些功能需要什么样的结构,带着问题一步步深入探究;通过介绍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及其成果让学生感受到成功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构建模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将抽象的微观内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教学设计精选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教学设计精选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教学设计精选高中dna分子的结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DNA分子的结构在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这一章中是最基础的内容,对学生以后学习DNA的复制及遗传规律有很大促学作用。

DNA模型的制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由形象思维发展为抽象思维。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学生物的心态是普遍认为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生物知识是死记硬背,通过此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改变对生物学知识的认识。

由于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较强的做实验的欲望,因此通过制作DNA模型,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激发起学习的动机。

三、设计理念:利用模拟模型的制作,调动学生全身活动、认真观察。

把体验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在体验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思维。

高效率的课堂应是现代先进思想和现代先进教育技术完美结合。

为达到这一理念,在这一节课中,还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本节教学内容,借以加大本节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明确4种脱氧核糖的根本区别在于含氮碱基的不同。

2.让学生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二)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3、.能对模型进行修改和纠正。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在沃森与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中体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结合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善于与人交流、沟通和合作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一)、展示目标导入(学习目标)1、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沃森和克里克是怎样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3、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你能灵活应用该原则吗?(二)、目标达成互动探究1 DNA分子结构的探究历程学生阅读课本47-48页两位科学家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并思考下列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2、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3、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给你什么启示?互动探究2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分发实验材料和用具,学生分组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思考以下问题:1、DNA分子的两条链方向如何?2、DNA分子中外侧是什么,内侧是什么?3、两条链上的碱基对有什么规律?两碱基之间靠什么连接?4、写出你们组制作的模型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强调注意的事项:两条链中的脱氧核苷酸数要相等,两条链要反向平行,碱基要互补配对,先制作DNA分子平面结构模型,再制作立体结构模型。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3.2 DNA分子的结构(综合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DNA分子的基本单位及其种类,概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2)阐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3)说明DNA内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

2、能力目标(1)通过多媒体课件及组装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与人合作的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2)通过模型建构的过程,确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2、教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我们都知道2014年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空难事件,马航MH370满载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在南印度洋坠毁,无人幸存,令人痛心。

如果我们找到遇难者,如何对其身份进行辨认呢?(DNA)为什么DNA可以用来辨认死者身份呢?本节课就来探讨DNA分子的结构。

回忆之前所学(1)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脱氧核苷酸是由哪几种化合物组成?组成DNA的碱基有哪几种?(2)绘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脱氧核苷酸磷酸、脱氧核糖、含N碱基4种一、学生模拟DNA 单链模型的构建【引导】结合屏幕出示的脱氧核苷酸的结构。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模型,圆形、长方形、五边形和棒状的纸片分别代表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碱基、脱氧核糖和化学键。

【布置动手任务】利用手中材料,两同学为一组,粘合构建出一个脱氧核苷酸的模型。

【展示学生成果】教师找出两小组的模型展示,小组代表进行解说后教师点评。

【演示讲解】幻灯片演示脱氧核苷酸链接构成一条单链的过程。

师:一条DNA链的形成如图所示,同学们观看时注意链接的位置。

【布置任务】两学生为一组,动手完成一个有6个脱氧核苷酸的DNA短链。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3.掌握DNA的核苷酸组成和连接方式;4.使用模型演示DNA的结构。

教学准备:1.讲解PPT;2.DNA模型或者DNA结构图示;3.多媒体设备;4.讲义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即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提问:DNA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你们知道DNA是什么吗?它在细胞中起什么样的作用?Step 2: 知识讲解 (15分钟)1.通过讲解PPT,向学生介绍DNA的概念和结构。

2.讲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包括螺旋中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碱基、磷酸和核糖/脱氧核糖。

3.介绍DNA的组成单位,核苷酸,包括磷酸基团、五碳糖和氮碱基。

4.解释DNA的两条链是如何通过碱基配对相互连接的。

Step 3: 模型演示 (25分钟)1.准备一个DNA模型或者使用教室中的DNA结构图示。

展示给学生观看。

2.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模型上的各个部分是如何相互连接的。

3.将模型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一起参与拆解和组装DNA的过程。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来完成这个任务。

4.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组装好的DNA模型,并分享他们的理解和体会。

Step 4: 概念强化 (10分钟)1.分发讲义和练习题给学生,让他们巩固所学的概念。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练习题。

2.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概念的巩固和强化。

Step 5: 总结 (5分钟)1.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学生所学的关键点和重要概念。

2.提醒学生DNA结构的重要性和生物学中的应用。

扩展活动:1.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科普文章,探索DNA分子的更多知识和应用。

2.学生可以使用DNA模拟软件或者在线工具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和比对。

评估方法:1.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和对问题的回答来评价他们的理解程度。

2.核对学生的练习题答案来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生物②必修32《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生物②必修32《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识记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种类、碱基种类、元素种类。

2.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认识到与人合作的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能力方面
1.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就科学家探索基因的本质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模型方法在这些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二)教学难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高中高一生物教案:DNA分子的结构

高中高一生物教案:DNA分子的结构

高中高一生物教案:DNA分子的结构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学习导航1.学习目标(1)说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2)概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构成碱基对。

(3)应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腺嘌呤和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和胞嘧啶配对。

2.学习建议学习dna分子结构时,要明确构成dna的化学元素、基本单位、化学结构和空间立体结构。

要区别构成dna的基本单位——四种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

结合教科书中dna 的化学组成平面图和双螺旋结构的空间立体图,明确dna的结构。

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要理解dna结构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构成dna主链的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尽管构成dna的碱基只有四种,碱基配对方式只有两种,然而,不同dna的碱基数量不同,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

由于每个dna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了dna结构的特异性。

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马和豚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

a.生活环境不同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c.着丝点数目不同d.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2.分析一段双链dna的组成表明,下列的相关比值中,哪一个是可变的()。

a.a/tb.g/cc.(a+t)/(g+c)d.(a+g)/(t+c)3.在下图的各小图中,正确代表脱氧核苷酸的结构是()。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组成和功能;2.掌握DNA分子的核苷酸组成和排列方式;3.能够解释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形成原理;4.理解DNA分子的复制与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核苷酸的结构组成–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的复制与遗传信息传递–DNA的复制过程和意义–DNA的遗传信息传递3.DNA分子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DNA的突变与变异–DNA的基因表达和调控三、教学过程1. 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DNA是一种由核苷酸组成的巨大分子,在细胞核内存在两条互补的链,呈双螺旋结构。

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磷酸基团、一个五碳糖(脱氧核糖或脱氧核酮糖)和一个氮碱基组成。

四种不同的氮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核苷酸通过磷酸基团连接在一起,形成了DNA分子的链状结构。

2.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链通过氢键相互缠绕而成。

氮碱基之间形成了特定的配对规则: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通过两条氢键配对,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通过三条氢键配对。

这种规则保证了DNA分子的稳定性和可复制性。

3. DNA分子的复制与遗传信息传递DNA分子的复制是生物体繁殖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复制过程包括两条DNA链的解旋、模板链的复制和新链的合成。

在复制过程中,每个核苷酸的配对规则保证了新合成链与原模板链的完全互补性。

4. DNA分子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DNA的突变和变异是生物进化中产生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可能导致新的功能或不良变化。

变异是指一种基因型或表型的可变性,是基因组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策略。

DNA的基因表达和调控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和功能。

DNA序列中的基因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被转录成mRNA,然后被翻译成蛋白质。

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的调控机制通过控制基因的活性和表达水平来调控生物体的发育、生长和适应环境。

“DNA分子的结构”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的基本概念,知道DNA是生物体内的主要遗传物质。

2. 使学生掌握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了解其空间构型和组成成分。

3. 培养学生通过模型建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DNA的基本概念2.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3. DNA的空间构型4. DNA的组成成分5. 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空间构型和组成成分。

2. 教学难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推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DNA的结构。

2. 利用模型建构,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 运用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DNA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DNA的结构。

2. 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准备黑板或白板,用于板书和绘图。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案例,引发学生对DNA结构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介绍DNA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DNA是生物体内的主要遗传物质。

【知识讲解】1. 讲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释其空间构型和组成成分。

2. 通过模型建构,使学生直观地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案例分析】提供相关的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加深对DNA结构的理解。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DNA结构的理解和记忆。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或书籍,进一步了解DNA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DNA在细胞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DNA结构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DNA的基本概念,包括DNA的定义和功能。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包括螺旋的形状、螺旋的直径、碱基对的数量等。

4. 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DNA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DNA 分子的结构》 说课稿

《DNA 分子的结构》 说课稿

《DNA 分子的结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DNA 分子的结构》。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DNA 分子的结构》是高中生物必修 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DNA 作为遗传物质,其分子结构是理解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基础。

本节内容不仅是对前面遗传物质本质的深入探讨,也为后续基因的表达等内容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

然后详细阐述了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包括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 DNA 是遗传物质,对 DNA 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 DNA 分子的具体结构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于抽象的空间结构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 DNA 分子结构的清晰认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能力目标(1)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对 DNA 分子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体验科学家探索科学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教学难点(1)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DNA 分子结构中碱基数量关系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 DNA 分子结构模型、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 DNA 分子结构。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建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中,提高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难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之后设疑:DNA是遗传物质,那DNA分子必然携带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现在大家来当科学家,在了解了DNA分子的功能以后,大家想要进一步了解什么?(DNA分子时如何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的遗传功能是如何实现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师:DNA分子的组成单位是什么?请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展现出来。

学生分组展示脱氧核苷酸的结构:2.师:我们知道了DNA是脱氧核苷酸长链,请同学们试着把自己制作的四个脱氧核苷酸连成长链,请几个同学说明脱氧核苷酸之间是如何连接的、四个核苷酸是怎样排序的?学生分组用实物进行展示,并用语言描述。

教师点评,并强调相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和脱氧核糖形成新的化学键,形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长链。

3.师:不同组的同学展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请问碱基排列顺序不通过的DNA分子时同一个DNA分子吗?组成DNA的碱基(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有什么意义?(碱基排列顺序不同,DNA分子也不同,每个DNA分子具有其独特的碱基排列顺序。

)4.师:脱氧核苷酸单链是无法稳定存在的,那么由这样的长链组成的DNA 分子要具有怎样的结构才能稳定存在并且遗传给后代呢?请结合教材,尝试构建DNA双链结构。

(备注:预设有两种情况,见下图,设置纠错环节)(情况一中的两条链无法连接在一起,科学家已否定;情况二可行,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化学键结合,但是碱基如何结合?能稳定存在吗?) [page]5.师:1952年春天,奥地利的生物化学家査戈夫访问了剑桥大学,沃森和克里克从他那里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A的量等于T的量,G的量等于C的量,这给了沃森和克里克很大的启示,同学们,你们获得了什么启发吗?请组内讨论,然后修正本组的模型。

“DNA分子的结构”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基本结构。

2. 使学生掌握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DNA分子的组成2.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3. DNA分子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 教学难点:DNA分子的空间构型和螺旋结构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

2. 采用比喻、实例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自主掌握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细胞核的结构,引导学生关注DNA分子。

2. 新课导入:介绍DNA分子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DNA分子的基本结构。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展示相关模型图示。

4. 实例分析:分析DNA分子的特点,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DNA分子的结构。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DNA分子结构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DNA分子结构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八、教学拓展1. 基因与DNA分子的关系:介绍基因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基因与DNA分子的关系。

2. DNA分子的复制:讲解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使学生了解DNA 分子的生物学意义。

3. DNA分子的应用:介绍DNA分子在基因工程、法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建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中,提高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难点】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之后设疑:DNA是遗传物质,那DNA分子必然携带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现在大家来当科学家,在了解了DNA分子的功能以后,大家想要进一步了解什么(DNA分子时如何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的遗传功能是如何实现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师:DNA分子的组成单位是什么请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展现出来。

学生分组展示脱氧核苷酸的结构:
2.师:我们知道了DNA是脱氧核苷酸长链,请同学们试着把自己制作的四个脱氧核苷酸连成长链,请几个同学说明脱氧核苷酸之间是如何连接的、四个核苷酸是怎样排序的
学生分组用实物进行展示,并用语言描述。

教师点评,并强调相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和脱氧核糖形成新的化学键,形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长链。

3.师:不同组的同学展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请问碱基排列顺序不通过的DNA分子时同一个DNA分子吗组成DNA的碱基(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有什么意义
(碱基排列顺序不同,DNA分子也不同,每个DNA分子具有其独特的碱基排列顺序。

)
4.师:脱氧核苷酸单链是无法稳定存在的,那么由这样的长链组成的DNA 分子要具有怎样的结构才能稳定存在并且遗传给后代呢请结合教材,尝试构建DNA双链结构。

(备注:预设有两种情况,见下图,设置纠错环节) (情况一中的两条链无法连接在一起,科学家已否定;情况二可行,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化学键结合,但是碱基如何结合能稳定存在吗) [page]
5.师:1952年春天,奥地利的生物化学家査戈夫访问了剑桥大学,沃森和克里克从他那里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A的量等于T的量,G的量等于C 的量,这给了沃森和克里克很大的启示,同学们,你们获得了什么启发吗请组内讨论,然后修正本组的模型。

(得出下图,碱基间有固定的配对方式:一条链中的A与另一条链上的T 配对,G与C配对)
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之后补充:配对方式的确如此,之后的研究发现碱基间通过氢键连在一起,而且A与T之间两个氢键,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

通过这些氢键维持了DNA分子结构的稳定。

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称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6.请同学们观察DNA双螺旋立体结构模型,同自己构建的平面模型相比较,回答如下问题:
(1)DNA是由几条链组成的它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DNA由2条链组成,具有稳定的双螺旋结构)
(2)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它们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而成的,并且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

)
(3)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它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DNA内部是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的碱基对。

)
7.这三点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特点,结合教材49页的内容和双螺旋结构模型,请进一步完善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DNA两条链反向平行;碱基对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三)巩固提高
请学生独立画出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之后同桌间互相点评。

(图在ppt呈现)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用简易材料构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探究DNA分子的特性。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