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评价方法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

一、指导思想

学科教学评价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通过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检验和改进教师的学科教学,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不断引领、规范学科教学,推动学科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并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科教学评价要符合义务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二、理论基础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该学说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在智力和体力上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的人,在生产中能够全面地

发挥各方面才能的人。它是我们教育方针制定的指导思想,也应是教育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2.建构主义思想

20世纪后叶,针对传统的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弊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基于人们对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重新认识之上,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盛行于西方。时至今日,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仍深刻地影响和引导着现实的教育教学。与传统的赫尔巴特“三中心”相反,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哲学的精髓也在于说明经验的中心应该是主体在有目的选择对象基础上的主观改造;皮亚杰的结构观和建构观也认为人的知识是在知识范畴和感性材料结合的基础上建构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皮亚杰理论中的同化和顺应正是说明了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主旨在于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揭示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其认识是在旧知识结构之上建构新结构的理论基础之上力倡发现法学习。以上奠基建构主义理论基石的先驱们给我们现时代教育教学有益的启示是: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3.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依据这一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

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也应进行多元化评价,这样才能发掘教师的长处,发现其不足。

三、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也要注重评价教师的备课、批改、辅导等教学环节;

既重视教师的教,又关注学生的学。要着眼于教师的全面的专业成长,更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和谐发展,从而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2.导向性原则

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进行教学研究,进而使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趋于科学高效,达成语文教学目标。

3.发展性原则

语文教学评价要求教师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因而语文教学评价也应遵循发展性原则,不断推陈出新。让教学评价成为改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3.多元性原则

由于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的多维性,要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在评价实践中提倡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4.可行性原则

教学评价标准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应当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应当满足当前社会的迫切要求。

5.主体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评价教学的焦点也应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方面,一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四、评价内容和标准

1.备课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任课教师必须在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课要注意知识的准确性,重视应用与实践,注意适当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通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

(1)个人备课

①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深入了解学生状况。

②合理、恰当、全面地确定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和关键,确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

③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步骤。

④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设计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⑤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内练习、形成性检测和课内外作业。

⑥明确分类推进的对象和措施。

⑦通演教材习题和课内外作业,配备好教具和学具。

⑧根据上述要求,提前一周写好教案,教案应包括课题、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板书设计等项目。(2)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集体备课是发挥每个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用集体智慧使备课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手段,也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好方式。

①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完成自己的分工任务,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能积极发表不同意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与同组教师共同研讨,虚心吸取他人之长。

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特点及个人教学风格进行复备,不应照搬照用公用教案。

③听课、评课是集体备课的继续,是促进教师业务学习和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每学期最少听本学科十五节课,上一节研究课。

学校要对教师的备课进行过程性记录,也可以结合互评及评优活动,并将备课情况记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

2.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既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语文能力培养,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以及学习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