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及遵循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及遵循的原则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是学校增强办学动力和活力,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
是教师和学生不断完善、不断成长的基本桥梁。
那么,课堂教学评价对于我们课堂教学的实施而言到底具有怎样的功能呢?1、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1)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指导功能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检验教学任务实施的进度及取得的效果,让教育者明白教学实际效果与教学计划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并找准原因,完善以后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通过持续的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学活动每前进一步都是向着教学目标迈进,而不是走上歧途。
这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
另外,课堂教学评价对于我们总结成熟的做法和经验,找准问题和不足具有规范的指导作用。
(2)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反馈调控功能课堂教学评价能够反馈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一切问题,从而有利于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所确定的完善方案教师自我调节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自我调控学法,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学校自我调整管法,提高课堂管理的实效。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
(3)课堂教学评价具有考察鉴别功能通过课堂教学的评价,可以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水平和质量进行鉴别、评出等级、做出评判,为教师的进修、培养和选拔提供了比较客观、科学的依据。
这对加强教学管理,按教育规律办事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有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进行考察、鉴别,有助于评选优秀学生,树立优秀的学习榜样,从而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4)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强化功能通过课堂教学评价的反馈调控功能,能够使评价客体正视自己的现状及找出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激励自己努力改造,不断前进。
从而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不断钻研精神和工作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奋图强的积极性。
2、课堂教学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如上所述,课堂教学评价既然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其评价工作的实施也应该是重中之重。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小学语文模拟试题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小学语文模拟试题1.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成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 A)A 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B 精心构思的课,即严实的课C 有深度拓展的课,即厚实的课D 紧扣教材的课,即踏实的课2.以下对于一堂好课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B )A 一堂好课应整体体现三个方面: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超的学习艺术。
B 一堂好课,既要有精心的教学预设,又要有配合教学进程的精美课件。
C一堂好课应以学生的发展来衡量,要求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
D一堂好课的总体要求应体现在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的统一。
3.每当我们听完一节课后,不应用以下的( D )标准来衡量课的优劣。
A 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
B 学生上课表现怎么样,每个学生都在活动吗,都在思考吗。
C 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促进者”的教师做得怎么样。
D 学生配合得好不好,是不是每个问题都有人答出来。
4.在你看来,一堂好课,必须要把关注( C )放在首位。
A 文本B 教师C 学生D 氛围5.评价一节课是否“教”得有效,以下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D )A教师是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B教师是否创设了有效的学习情境;C教师是否将多种教学方式融合,精心组织学习活动;D教师是否尽量多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6.评价一节课是否“学”得有效,以下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A)A 学生是否说出了教师预期的标准答案B 学生是否有了探索知识的欲望C 学生是否有了技能的提升和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D学生是否扎实有效地掌握了基础知识7.下列对阅读评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B考察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C考察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D考察学生语法、修辞知识的掌握情况8.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C)A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B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C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D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9.对教师在一节课中的教学行为的重点评价不包括( C )A 教师是否能恰当地处理好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B教师是否正确及时地评价学生,及时调控好课堂C 教师是否教态自然、发音流畅D教师是否提出了高质量的问题和引导学生提出有创意的问题10.评价一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合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 照本宣科,不擅自更改教学内容B 深入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在课堂上着力渗透C 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不流于肤浅,不无限延伸D 收集与教材相关的所有资料,拓展教材内容11. 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最终定位于三个学习目标的达成。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三个基本原则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三个基本原则在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评价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科学的评价,旨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课程与教学评价中,存在着三个基本原则,即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一、科学性科学性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第一个基本原则。
科学性是指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评价方法上,应该采用科学、系统、全面、客观的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方法,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
在评价指标上,应该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选择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指标,避免过多或过少,避免重点和轻点不明确,保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注重数据的分析和解释,避免数据的武断使用和误解,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二、客观性客观性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第二个基本原则。
客观性是指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可比性。
在评价过程中,应该遵循客观、公正、公平、合法、透明的原则,避免私心杂念、人情主义和不公正行为。
评价结果应该具有可比性,即评价结果能够反映不同学生、不同课程和不同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三、有效性有效性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第三个基本原则。
有效性是指评价结果能够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评价结果应该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劣势,提高学习效果。
评价结果应该能够为教育管理者提供有益的指导信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三个基本原则——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是评价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只有在这三个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够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学评价方法[1]名师优质资料
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
一、教学评价的方法体系1.适合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评价形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必然对教学评价的形式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多样性要求,故产生了以下几种基本评价类型的细分形式,即适合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评价形式:(1)“教学摸底”型评价。
(2)“教学反应”型评价。
(3)“教学反馈”型评价。
(4)“成果把握”型评价。
(5)“认可”型评价。
(6)“实态把握”型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是有助于教学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因此评价和调节教学活动的结合方式就应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必须根据各类教学活动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各种评价形式。
2.成绩评价中的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制定教学细目标,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目标进行教学;在考核学生过程中,对照目标进行考核。
这就是根据已定教学细目标为标准的绝对评价。
这种取绝对标准的评价不仅对教师来说具有追求价值,而且对学生来说又具有学习价值。
当然,判断一个学生的进步情况时,除了用绝对评价外,还需要用相对评价,这就是把某个学生放到全市乃至全国的学生总体中,看其所处的相对地位。
这种取相对标准的评价,对于选拔优秀生、淘汰差生是需要的;对教师了解学生间的差异情况也是有利的。
3.多种水平的形成性评价评价的目的从某种程度讲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
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某些学科的特点可采用复式教学与评价,即根据复式教学的特点采用多种水平的评价。
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分成的A、B、C不同水平层次的3组情况,在检查学生的到达目标程度时,分别出3套同一内容的不同要求的检查题,让学生在同一时间完成。
完成的结果,也许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会得到好成绩,而相反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则会得了个不理想的成绩,或者大家都得到较好成绩。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评价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评价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重视提倡从发展性的角度来评估学生,同时也重视学生们多角度、多方位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后续更好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评价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前言: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一定的评价,从而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在有效评价的激励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的提高,使教学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手段。
一、评价的原则(一)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融入到评价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依据课程内容的要求、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学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
同时重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考察,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有效提高。
(二)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良好的评价能够让教师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不足。
所以,教师要重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进步的内容,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发扬自身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反思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地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
(三)重视学生的表现性评价、从多角度进行评价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但是这种评价方式较为片面,一些学生可能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也拥有较强的道德品质。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评价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评价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学习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评价的原则《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教育性、规范性、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社会性、综合性特征。
本课程教学应坚持“教书育人一体化、知情意行一体化、课内课外一体化、授课作业一体化”原则,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和“有德性、有文化、有智慧、有法治意识”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关注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抓住基础性,注重教育性,呈现文化性,闪耀智慧性,强化法治意识,通过情感渲染、活动体验、文化探索、智慧启迪、思维对话,激发学生良知,提升学生思想,改善学生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成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小公民。
二、评价的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维度包括: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师素养和教学组织七个方面:(一)教学思想的评价整堂课应体现“有德性、有文化、有智慧、有法治意识”教育特征和“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社会性、综合性”等课程特征,以学生活动、体验为中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
(二)教学目标的评价教学目标是评价者开展课堂教学评价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目标的确立能够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综合考虑,做到目标明确、恰当、具体,切合学生实际,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紧扣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评价教材内容的选定、组合和运用比较贴切教学课题,理解准确、抓住要害、展开适当,并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摘要:
1.教学评价的定义与重要性
2.教学目标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
3.教学评价的实施方法
4.教学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5.我国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发展与挑战
正文:
【1.教学评价的定义与重要性】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它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评价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和选择评价方法。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决定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3.教学评价的实施方法】
教学评价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描述和分析;定量评价则通过测试、问卷、评分等方式,对教学结果进行量化分析。
【4.教学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评价不仅可以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5.我国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发展与挑战】
我国在教学评价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挑战,例如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结果的运用等。
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以什么样的依据和标准来进行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
学资源的使用情况。
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评价的重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课堂表现等方面。
教师的教学水平则是评价的关键,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等方面。
另外,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也应该作为评价的依据之一,包括教材选择、多媒体运用、实践活动等方面。
其次,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应该包括客观性、全面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评
价应该客观公正,不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要站在学生和教学的角度来进行评价。
评价应该全面细致,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成绩,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
评价应该灵活多样,不能只采用一种评价方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应该可操作实用,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要能够指导实际教学。
最后,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还应该符合教学目标和教育规律。
评价的依
据和标准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不能脱离教学目标来进行评价。
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应该符合教育规律,不能违背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来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应该是多方面的、全面的、客观的、灵
活的和可操作的。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论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论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摘要]本文阐述高职综合英语课程中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开展,及课后立体化评价体系,进一步论述了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立体化教学的前景,旨在阐明高职综合英语课程中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综合英语立体化教学高职[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5-0055-02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来说,综合英语由于其综合性,涉及面广,造成课程单调乏味,教学形式单向平面,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高职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及创造力。
为了改善高职学校综合英语课程的这种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应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层次化、多样化,即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
一、综合英语课程中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立体化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利用新教育理念、新技术手段、新教学方法,将教师和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考核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丰富的互动的课程系统的教学模式。
要做到立体化教学,必须首先掌握一定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立体化教学资源是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途径,以数字化教育教学软件为基础,以多媒体为学习和管理手段,以自主式、开放式、交互式学习为主要方法的学习模式,覆盖教学的全过程各个环节而构建的教学资源体系。
在综合英语课程中,从教材各个部分的题材选取到各个环节的练习,都应按照立体化模式的要求,准备各类立体化教学资源。
目前立体化教学资源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教学包、教学资源库、学科(专业)网站。
综合英语课程中,教学包可针对高职学生具体的专业方向设计,如商务英语专业的高职学生使用的教材包应偏重商务类,而涉外文秘专业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包则偏重文秘系列内容。
第二层次教学资源库可由教师自由搭配与主题相关的各类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素材,也可由各出版社提供相关素材。
比如我院综合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在出版社的网站有相关的教学资源素材,包括视频、歌曲、新闻播音等。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教学评价内容包括什么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教学评价内容包括什么我们开展的目标教学及其评价的专题实验,经过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但减少了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更新了评价观念,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面积转化了差生,全面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明确教学目标为了确保专题实验的成功,我认真学习了布卢姆的教学理论,明确了教改的指导思想。
所谓教学目标,指的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期望,是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目标,它概括为教学的预期效果。
比如:教师期望学生掌握什么.掌握到多大范围和什么程度,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能力、思想情感、行为规范等方面。
它不但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行为的归宿。
教师在各个课时、节、单元、章,为了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生为达到这些且标而学。
有了明确目标,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按照布卢姆的理论,目标教学分为三类:情感、知识、动作技能。
比如我在教《几何》“三角形全等判定”时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2)使学生能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来判断各个图形是否全等;(3)能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公理来论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这样一来.教师注意到了学习兴趣的调动,并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都紧密地围绕教学目标而教学;学生明确了目标。
有目的地参与。
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气氛,师生共同努力来达成教学目标。
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手段。
教育教学中的一切技巧和方法都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而实现。
从人的认识规律及教学手段来看,着手研究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我在教学上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仿练—强化练习—测验讲评”的四环节教学结构。
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并且感到乏味,这样既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与特点,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与特点,课堂教学评价一、什么是课堂教学评价(一)定义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所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及其效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广义的课堂教学评价通常有过程和结果、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维度。
由于前面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学生和教学结果的评价,因此,我们这里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的评价。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665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对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进行评价;二是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则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评价中心,要求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得到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的发展和进步进行评价,它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作为基础;三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它往往是在教学结束之后对学生的进步所进行的评价,与第二种评价的不同在于,前者主要是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来推测其可能的收获,而对教学效果进行的评价则往往是在课堂教学之后通过考试等测量手段来进行的。
在这三种评价方式中,第三种方式往往同学生评价相联系,而且是学生评价的重点,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二种评价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之中,如,是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还是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评价。
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还是课后进行评价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过程评价则是目前主要采用的,也是相对较为成熟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我们这里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也就是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进行不同分类。
1.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按评价目的可以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奖惩性评价的目的是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教师进行奖惩,它将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奖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教师晋级、嘉奖、降级、解聘等的依据。
教师课堂点评属于定量评价
教师课堂点评属于定量评价一、问题的提出:如今,在世界上教育科学研究被划分为三大领域,即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和教育评价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各地教育部门要把检查评估学校教育质量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
”教育评价已成为我国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和学校管理工作者检查、监督、反馈及改进学校工作的有效手段。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如何对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科学的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然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因其工作量大,统计繁琐等原因,常使学校对该项工作流于形式,或简单不够系统,或片面不够充分。
如同教育评价的难以实施成为困扰学校发展的问题一样,课堂教学评价的难以实施成为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难题。
本文旨在归纳出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定量分析的几种方法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二、概念界定:评价可理解为测评与估价两个部分。
测评是进行数值的测定与计算,取得数据,估价是对这个数据作出价值判断。
美国学者格朗兰德在1971年德表述为:评价=量(或质)的记述+价值判断这就是说,评价是在量(或质)的记述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课堂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对教学过程进行考察,评定其价值,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育的定量分析:1879年法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对人的心理进行实验研究,由于心理学与教育研究的密切联系,实验心理学的创立对教育研究产生了非常深刻和重大的影响,导致了实验教育学的产生。
它在教育研究中追求科学化的发展,借助自然科学的方法(通过科学化的量化的研究来建立教育的科学体学)运用实验、系统观察和统计的方法,对教育过程进行比较精确的描述,可以获得大量可以用数学关系来表述的数据资料,可以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并且在操作上,便于为实际教育工作者的接受,教育教学评价如果没有量化,就缺乏明确的合理性。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第一篇: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以下不同的种类。
第二篇: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通常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一些重大的教育现象、问题或事件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集中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价值取向。
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故此,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
要想将教学设计理论应用到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中去,我们得弄清楚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设计的概念。
多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ultimedia,它由multi和media两部分组成。
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
课件是指在CAI活动中,呈现教学内容,接受学生的要求和回答,指导和控制教学活动的程序及有关的教学资料,它包括用于控制和进行教学活动的程序,及帮助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文档资料。
而多媒体课件则是指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课件中。
其次,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从此概念中很容易能够看到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必须要懂得一些教学设计的专业知识,那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郭连峰
【期刊名称】《天津教育》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意识、能力和行为进行考察,评定其价值,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郭连峰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刘万军
2.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J], 吴洋
3.对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的探讨与改进——以对两名教师的《生活中的透镜》课堂教学评价为例 [J], 叶娟; 罗业
4.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J], 陈前永
5.课堂教学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激励效果分析 [J], 赵冬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
浅谈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整体或局部的教学系统进行全面考察和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师的授课质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智能,品德等领域的内容。
以下所说的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评价的几点做法:一.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
评价时,应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地理问题;能否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
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老师评语应以鼓励为主,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二.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
评价时,重点在于学生实地观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
三.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
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
评价时,常用方式主要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解释概念;会进行概念和区域之间的比较;会进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与综合;会运用地图。
图表和简单模型表达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四.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评价时,应关注学生的变化与发展:搜集评价信息,观察学生日常行为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提供依据。
五.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评价时,可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
读图分析等常见评价形式,也要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总之,教师应当正确的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创造民主化的课堂;灵巧地运用评价语言,直言、暗示、比喻等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希望,从而更加努力。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的为依据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的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手段,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效能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并为被评价者提供反馈信息,甄别学业和学力水平,输送学生进入高一级学习或为人才选拔提供依据的一种活动。
高中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除了继承传统语文教学评价,即为学生学习结果作评价以外,还注重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其评价的反馈功能,调节、激励功能,导向的功能等。
就目前国际国内通行的教学评价而言,笔者发现高中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按不同的目的与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
从评价目的与范围看可分为校外统一考试和校内组织的多种评价;从评价的类型、作用、时间看又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从评价的方式方法看又可分为笔试、面试、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等等。
不同的评价有不同的目的功能与方式,但其基本性质是相同的。
现就目前普通高中存在的教学评价实际操作现状略谈自己的愚见,以求抛砖引玉。
一、量化评价向质性评价的转换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课程理解范式”的兴起,“量化研究”渐次为“质性研究”所取代。
目前在美国课程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形形色色的“质性研究”,包括行动研究、人种志研究、理论研究等。
伴随着“质性研究”在课程研究领域中的合法化,质性课程评价日益兴盛起来并体现着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质性课程评价是以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为根本目的的,因此,现在质性评价也被引进高中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来了。
事实上,教学评价手段除了考试测验以外,还有访谈、观察、文献研究、范例、个人经历记录、档案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
既有量的测量与分析,也有质的研究方法。
定性的方法与定量的方法并不是对立的,在同一个评价过程中,可以将这两类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在教学评价主体上,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
有助于改变以往的评价只有教师参与的倾向,确立学生评价主体的地位。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1、热热闹闹
2、小组讨论
3、滥用媒体
教学评价还可以通过一些非测量的方法如观察、谈话、收集学生的作业、作品等有关资料来实施。
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评价提供了很多方便、快捷的测量、跟踪和统计等工具。
与总结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等第成绩或作证明,而是改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必备的主客观条件。
与总结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的测试次数比较频繁,主要在一个单元、课题或新观念、新技能的初步教学完成后进行。
正
是这一点,才使之能及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反馈。
与总结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性水平不如前者那样高,每次测试的内容范围较小,主要是单元掌握和学习进步测试。
从教育评估与教育评价的区别和联系建议唐氏儿童
从教育评估与教育评价的区别和联系建议唐氏儿童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对学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的综合评估,而不仅仅是对教学工作的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7个方面及特色项目。
前7个一级指标又分解为18项二级指标,其中重要指标11项,一般指标7项。
教学评估的特征是:第一,具有高度权威性。
专家组受教育部委托。
第二,具有基础性。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本科教学是一切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基础。
第三,具有社会影响性。
公布评估结果,对于学校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四,具有综合性。
名义是教学评估,实质是对学校办学水平和能力的综合评估。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
教育评价和教育评估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教育评价更多的是,对整一个教育过程作出总结和分解评析,而教育评估更多的是对整一个教育过程的优良进行估量,所以两者是不同的,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课堂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可操作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及其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改进课堂教学的信息。
它不仅具有诊断、反馈、评定功能,更具有激励、调节和改进作用。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根据新课程评价的理念和动态生成课堂特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课堂教学实施的评价和课堂教学反思的评价。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新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更应该注重预设。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只有充分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提升,生成能更好地达到预设目标,两者相辅相成。
所以评课首先要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评价,也就是对教师预设能力的评价。
1.教学目标设计的评价。
预设什么,怎样预设,首先得弄明白为什么而预设,这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构成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既能发挥评价的指导作用,又能为评价提供依据。
语文教学目标一定要有语文学科的独特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这交际工具,立足“字词段篇”,提升“读写听说”能力。
另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重方法和过程,可操作性强。
2.教学内容设计的评价。
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材料,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中介。
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怎样教”服务于“教什么”。
一堂课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内容,那么无论其教学方法怎样设计都不可能是成功的课;一堂课如果没有一定的容量的教学内容,那也将会是一堂空洞的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一般应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的刺激程度,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
教学内容确定后,更重要是还要从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出发,创造性地选择和重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丰厚,更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有水平选用教材,并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进行适当地舍取、重组或调整,使教材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教师要在重视学科知识学习和学科技能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生命性、人文性的感悟和表达。
教学内容要开放,注意有限的课堂与无限的生活的沟通,处理好文本与课外材料的关系。
3.教学过程设计的评价。
预设教学过程,首先,教师先与文本对话。
让自己的经历、经验与情感与文本作者的经历、经验和情感有机融合。
其次,教师要立足学生的起点。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体验与情感基础。
最后,教学过程的预设要留下拓展的空间。
如今的课堂是复杂的,是动态的,是有偶发性的。
因此预设方案时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适当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回味反思的时间。
在内容的教学设计上可以是板块式的,这样才会开放、有弹性。
每位教师只要“功在课前”,才能“成在课中”。
(二)课堂教学实施的评价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过程。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灵活的互动策略能激发学生生成精彩资源,这些生成性资源又会促使教师生成出新的教学过程或更高一层次的教学目标及适合当时情境的教学方法。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里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者、生成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认为把对教师行为的评价和对学生行为的评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一级指标。
1.对教师行为的评价教师在课前有没有对学生的“期待视界”进行拓宽,是否从学生实际认知起点出发;教学当中有没有顾及到各个层次学生(有话就说、有话不说、无话可说)的学习状态,促进全员互动;能否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促进有效地生生互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否平等,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语言是否丰富;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对课中生成的各种资源能否机智地进行重组和利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如何;对课程开发程度合不合理;多媒体的利用情况;是否注重课内外结合等等,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都应该做出合理地评价。
(1)互动策略。
课堂因学生生成而精彩,而只有互动才会有生成。
所以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促进学生与老师互动,与文本互动,与同学互动,与环境互动。
上课时,我们发现出现最多的互动形式是老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互动,而最缺乏的是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教师用通过评价方式或抛绣球或装糊涂等策略来促进生生互动,比如:“刚才这位同学说什么,老师没听明白,谁来重复一遍。
”“谁听明白他刚才说的话了?”“听了他说的,你有什么想法?”等,想办法把老师的角色隐去,来突显学生的主体性。
互动策略,在一般情况下就是通过教师语言起作用的。
民主平等的教师语言是开展和谐教学的保证。
上课教师要面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有亲和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宽容学生的错误理解。
教师的提问是促进互动的常见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主要的问题是呆、浅、直、碎、陈、死。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学校经研究,提出动态生成课堂中提问的策略有“趣问”、“巧问”、“曲问”、“精问”、“新问”和“活问”等六种。
设计课堂提问不可机械死板,类型应灵“活”多样。
揭示课题可采用启发性提问;初读课文时可采用疏导性提问;深钻课文时可采用探究性提问;单元总结时可采用比较性提问;品尝精华时可采用鉴赏性提问;复习巩固时可采用归类性提问等。
教师的即时评价是促进互动的有效策略。
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是常见的评价,学生非常在意同伴的评价、教师的评价。
丰富有趣的评价语言,能激励学生学习欲望,能指引学生学习方向,能诊断学生学习行为,能改进学生学习行为,比如:学习方法的渗透、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习惯的培养、情感的升华等。
所以我们要增强课前预设评价语言的意识,预设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比如:丰富的口头语言评价、体态语评价、实物评价、“高峰体验”式评价、“名人名言”式评价、及时性与延迟性相结合的评价、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评价。
课堂评价语言除了丰富还要有情趣。
教师在设计评价语言时最好能置身于文本的多种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使之少几分理性与机械,多几分感性与灵动。
(2)过程生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环境等诸因素的多元互动,相互之间会产生火花,迸发思维的灵光,学生互动中会生成预想不到的资源,老师对学生生成的这些资源要及时处理和重组,以成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内容,这就是过程的生成。
教学目标的生成。
预设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检测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学生的学情发生变化时,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份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课堂的教学质量标准并不是看预设的目标是否达成,而更多的取决于学生上课时的精彩生成和教师在具体情况中的即时处理能力。
教学过程的生成。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教学过程可以预设,但课堂教学如果一味按照固定的教学过程前进,不考虑学生的学情、课堂环境的变化,那么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笔者认为,在课堂中,随着师生互动生成的不断推进,教师应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机调整教学过程,增减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的生成。
教学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途径。
平时,我们要求教学方法不能单一,要多样化;教学方法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要适应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内容。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师要尽量做到“以学定法”。
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学情的变化,教师要活用教法。
2.对学生行为的评价。
学生是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
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起点和依据。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处于受教育的群体中,构成了多个学习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行为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程度进行评价,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进行即时或历时评价。
学生行为可以直接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所在。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行为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下列几项指标进行展开:(1)参与状态。
什么是参与?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 由此可见,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状态,我们认为必须正视以下几个问题:──被动式参与问与答支起的被动。
在判定课堂上积极参与的情况时,我们的脑中往往会浮现那些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
而这种“答问”的形式,在教学的课堂上很容易被部分教师误认为是学生参与状态的唯一形式,他们为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主动性频频发问,试图制造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闹情景。
反过来,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积极的思考方式,就只有问与答了吗?当学生们一起为一段感人的文字,而满怀情感地诵读,情到深处不禁潸然泪下,你能说他们没有参与吗?当一个学生站起来描述他想象的画面,而其它同学听得津津有味时,你能说他们没有在积极思考吗?……学生们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参与形式是丰富多样的,问与答充盈着整个课堂,学生本身就被置于一个被动求解的空间。
不要用你经营的被动式问题支架了整个教学课堂,何不试着从学生自身出发,找寻学生参与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
──程序式参与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学目标、任务、重难点、教学设计,一切在课前都做了充分而有规律的准备,这样有助于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参与课堂。
教师为了让课堂尽在掌握中,他们在这份完美的教案上伤透脑筋。
这种治学的风范很值得学习,但要掌握度,要认识到物极必反。
对于这份教案能灵活的把握才是关键。
部分教师头脑中储存着这份完备的教学程序,他们走进了课堂,得到了发挥的空间,他们对照着每一个设计过程,不断地复制粘贴,学生参与执行程序就是合格的,可是一旦学生不执行程序,没按程序来,作为教师就会出现乱码,甚至出现死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