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合集下载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ht名词解释1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地域,跨语言,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有可能是填空)2文类学:是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民族文学形式的种类,类型以及文学风格进行的比较研究,属于文学批评的一支.3主题学:发轫于19世纪德国的民俗学研究,既属于影响研究,也属于平行研究.其强调的是不同语言,民族,时代的不同,作家对于同一主题(包括主题,题材,情境,人物,意象,套话)的不同处理.4母题: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离,死,别,喜,怒,哀,乐,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等5题材研究:通常指构成一个完整故事或情节的素材,比较文学中指研究不同语言,民族,时代的作家对于相同题材的不同处理.如大洪水神话,人蛇恋.6情境研究:文学中常见的特定情境(三角恋,人鬼恋,不相识的父子之战)以及不同作家对于基本情境的不同处理研究(爱情与职责,道德,伦理等)7意象研究:指某一民族,国家中某种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式或文化形象.8译介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异质文学的翻译互动研究.(探寻翻译及其翻译以后)9形象学:是指在一国文学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诸如”晚清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以及”战后日本文学中的美国形象”.10社会集体想象物:全社会对于一个集体,一个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11比较诗学: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文艺理论为核心内容的研究领域,着重于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学问。

12历史类型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受到进化论的影响。

研究的时空不一,但在美学上有价值,诗学上有共通性文学现象的一门学科。

13文学流派: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具有相近或相同的文学观念,创作倾向,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的作家群体。

14文学思潮: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流行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潮流。

填空1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地域)(跨语言)(跨学科)的文学研究.2比较文学的最终目标是(走向世界文学),不是走向大一统.而是世界各民族互相借鉴.3三股大潮是(理论大潮)(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文化研究热潮)4我国比较文学兴起是从(台港)开始的.5 1976年,(古添洪)(陈慧桦)主编的台湾第一本比较文学论文集(<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6率先开展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的是旅居国外的一批华裔学者,如(刘若愚)(叶维廉)(叶嘉莹)等人.7 1979年(钱钟书)(<管锥篇>)出版,成为中国比较文学复兴开始的标志.8法国比较文学研究代表人物:(不吕那介)(戴克斯特)(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卡雷)(基亚)9(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的转折点10俄苏比较文学复苏的代表人物(维谢洛夫斯基)(日尔蒙斯基)---历史类型学研究11流浪汉小说和十四行诗属于(平行研究)中的(文类学研究)12主题学发展的主要人物是美国的(哈瑞·列文),他是主题学研究的开创者13媒介包括(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文字材料媒介)14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艾斯卡皮)提出的15形象学的特点与功用是(投射性)(互动性)(跨学科性)16形象学对于对于异国形象描绘的作用:具有(乌托邦)或(意识形态色彩)17法国的(贝茨)是最早提出形象学任务的人,法国的(巴尔登斯贝格)提供了具体范例,作出重要贡献,认为比较文学应注重各民族间的各种游记,想象间的互相诠释,并遵循这一原则写出《法国作家与德国幻想》的是(卡雷)18(莫哈)提出的文学形象学所研究的形象,都是三重意义上的形象。

古希腊罗马文学参考文献

古希腊罗马文学参考文献

一、必读书目1.(德)古斯塔夫·施瓦布著:《希腊古典神话》,曹乃云译,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

推荐理由★★★★★:权威的希腊神话版本。

市面上流通的希腊神话都不出其右。

2.陈中梅译:《伊利亚特》,译林出版社,2000年。

推荐理由★★★★:中国社科院研究荷马史诗的专家历时数年翻译。

3.陈中梅译:《奥德赛》,译林出版社,2003年。

推荐理由★★★★:同上。

4.埃斯库罗斯等著:《古希腊戏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推荐理由★★★★★:这个选本包括最经典的《美狄亚》与《俄狄浦斯王》。

二、延伸阅读1.(美)罗伯特·C·雅姆:《西方人文史》(上下),张月、王宪生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年。

推荐理由★★★★:这部著作向读者展示了完整的人文学科:文学、绘画、音乐、雕塑、摄影、建筑、电影等艺术。

各个章节都附有精美图片、经典文学作品选段及其思考题。

2.(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推荐理由★★★★:史学大师雅克·巴尔赞以三十多部文化史和文化批评论著而闻名,本书是他毕生对1500年以来整个西方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20世纪文化论著中的经典之作。

本书论述了从1500年起至今约五百年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制度、宗教、社会思潮、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科技发明、民俗及社会生活等,包罗万象,涵盖面很广。

你可以从中选择你感兴趣的任何一部分内容来读,该书写得极有意思!3.(美)伊迪丝·汉密尔顿著:《希腊精神》,葛海滨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

推荐理由★★★★:经典!!!4.(美)戴尔·布朗主编:《希腊:庙宇、陵墓和珍宝》,李旭影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

推荐理由★★★: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

对希腊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看看。

5.(美)布朗主编:《爱琴海:沿岸的奇异王国》,李旭影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

透过门窗看世界—谈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在门窗中的体现

透过门窗看世界—谈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在门窗中的体现
维普资讯 源自蓑 ; ‰ i 《 一 亨
透过 门窗看世界
熊x怕范凡 蛘文¨~ T~躯舳摒选此诃 l一川川~暮川∞ 批搦~~吣二 ~一_ ㈨~~ ” Ⅵ
谈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在 门窗中的体现
Loo nga o l hr ug o sa i ki tW rd t o h Do r nd W ndo ws
人 在 文 化 创造 基 础 上 的 本 质 观
所 崇 尚的 天 人 台
和 西 方 审美 文 化 所 这 几 组 关
明 地 体 现 出 西 方 文 化 的 特 色 。西 方 的 形式概念从 开 始 就 包 含 着人 的 主体
崇 尚的 主 客 =分 如 果 说
系是两种 不 同文化的精神 来源 的话 .
中 .没 有 任 何 系 统 的 文 化
人 与 自然
图 4哥特 教堂花式窗棂
整体 灌 注 在 这 一 实体 结 构 之 中 的气 才
是 最 重 要 的 T 3 明晰 与 模 糊 方面
曾 发 生 过 像 中 国 古 代 那 样 的 亲 和 关
系 在 文 化 思 维 和 文 化 情 感 方 式 上 .
面 的 中 西 文 化 宇 宙 模 式 的 根 本 差 异
1 2 形 式 与 整 体 功 能
2 中 西 审 美 文 化 的两 个 灵 魂
这几 组对应关 系 体 现 出 中 西 审
形 式 是 西 方 宇 宙 模 式 的理 论 化 形式是本体 的观念 它 鲜 明 地 体 现 了
也 鲜
美 文 化 的 两 个 灵 魂 .即 中 华 审 美 文 化
言 、简 单 的 对 比 揭 示 了 中 西 文 化 的 基
本 精 神 面 对 一 座 房 屋 柱 式 墙 面 等 实 的 因素

从艺术理论角度批评语言的美学尺度——评《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从艺术理论角度批评语言的美学尺度——评《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从艺术理论角度批评语言的美学尺度———评《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霍甜(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合肥230601)摘要:对于艺术理论角度的批评研究,缘起于古代希腊,但真正视为学科却是在18世纪的欧洲。

艺术理论的批评角度,从其自身最本质的属性出发,其理论体系具有系统性、关联性,上下传承,自成一体,将丰富的理论用于艺术方面的批评。

关键词:艺术理论;批评语言;美学尺度中图分类号:J20;H0-05;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626(2018)04-0124-04Criticism on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of Languag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Theory———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and Cultural Spirit HUO Tian(Hefei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rt Media,Hefei,Anhui 230601,China )Abstract:Critical research,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theory,originates in ancient Greece,but it was actually regarded as a subject in 18th century Europe.Criticism from the angle of art theory,starting from the very essence of its attributes,undoubtedly has systematicness,relevance,and inheritance,with rich theory used in art criticism.Key words:art theory;critical language;aesthetic dimension收稿日期:2018-03-01基金项目: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名称《现代科技在亳州花戏楼传统文化中的传承发扬及创新研究》成果(编号:SK2017A0995)一、艺术理论与批评缘起对于艺术有所研究的人,对于艺术理论的缘起会有相对清醒的认识与自己的看法。

电影《小城之春》的生命意识探析

电影《小城之春》的生命意识探析

115影视美学电影《小城之春》是于1948年上映,由中国著名诗人导演费穆所执导的一部带有唯美色彩的爱情电影。

该电影已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具有里程碑价值和意义的、独具中国传统美学色彩的影片。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美学的角度对该影片进行分析和梳理,以探析由影片的拍摄艺术和技巧所传达出的中国传统生命美学意识及伦理价值观。

一、导演的中庸思想在影片中的呈现中庸思想是儒家的哲学理念,它讲究处理问题坚持不偏不倚、不激不厉、不走极端的原则,在对立的两极之间寻求比较适中的解决方案,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恰到好处,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像温润的玉一样。

在影片中,长期浸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导演费穆将电影《小城之春》的生命意识探析文/吴玉珍摘 要:电影《小城之春》是由著名导演费穆所执导的中国电影史上一部独具中国传统美学特色的,反映中国传统婚姻价值观的电影。

从中国传统儒释道美学理论入手,对该影片进行详细的解析,以揭示影片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儒家中庸伦理价值观,中国传统封建伦理道德对男女爱情婚姻的束缚,以及道禅美学对影片所要表达的宗旨及所要表现的生命意识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城之春;中庸;生命意识;道禅美学;静寂;枯槁荒寒三部分又戛然而止。

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这出戏以灾难为题材,却并没有被灾难题材绑住手脚,而是更多地着墨于描绘南洋华人的乡里人情、面对灾难时的同舟共济以及灾后救助所带来的社会希望,从而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灾难题材戏曲作品如何在意义生成上更具有成长性的范本。

作品以一群小人物在普通生活面前的乐观有爱,在灾难面前的生命浮沉和互助互爱,讲述了更具普世精神和人道主义的人性关怀和生命诉求。

四、结语蔡教授的这个作品,符合其一贯所倡导的戏曲跨文化传播需深入主流文化的主张。

他常常强调,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所服务的不仅仅是华人群体,而且要深入到当地的主流群体中。

因此,他会根据异族环境和受众等因素,有意在编排上做出处理,从而真正撤除藩篱,让戏曲不只是在华人圈兜兜转转,而是成为多元文化互动的载体。

美学专业参考书目(修订版)

美学专业参考书目(修订版)

文艺学美学专业参考书目一、美学原理: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4. 马克思:《致斐·拉萨尔》(1859年4月18日)5.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6.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1959年5月18日)7. 列宁:《哲学笔记》8.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

9.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 亚理斯多德:《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1. 柏克:《论崇高与美》,上海,三联书店。

12. 莱辛:《拉奥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3. 鲍姆嘉通:《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4. 歌德:《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5.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6. 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7. 席勒:《秀美与尊严》,文化艺术出版社。

18. 黑格尔:《美学》(第一-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981年版。

19.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

20. 尼采:《悲剧的诞生》,青海人民出版社。

21. 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和美学》,人民出版社。

22.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

2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

24. 荣格:《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工人出版社。

25. 克罗齐:《美学原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6.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7. 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8.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29.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西厢记》的戏剧冲突说起——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西厢记》的戏剧冲突说起——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视点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西厢记》的戏剧冲突说起——浅谈中西文化差异陈 芳【摘 要】《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西厢记》是中西戏剧史上的代表之作,也是比较研究的重要对象。

两部剧作剧情相似,但戏剧冲突的设置却各有特点,在这差异背后蕴含的是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戏剧冲突 中西文化比较 乐感文化在当今文化的发展中,戏剧虽已开始没落,但“戏剧辉煌的过去,使它在世界历史的一些重要关头,足以自傲的成为世界文化当今无愧的典型代表。

”[1]《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西厢记》是中西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作品,本文试比较二者的戏剧冲突的发展以及冲突的解决方式,去探寻背后所蕴含的中西文化的异同。

一、从冲突的发展来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西厢记》讲述的都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戏剧冲突也主要是围绕争取爱情与反对势力之间的斗争展开,但二者关于冲突的发展却各不相同。

郭英德在《中西戏剧文化比较》中提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冲突是属于激变型,所谓的激变型便是戏剧的冲突发展如瀑布急转直下,从开始便有小冲突发生,冲突累计达到高潮后发生“突转”,剧情从顺境转入逆境。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开场,两个仆人便因斗嘴引发两个家族之间的斗争,之后更由于罗密欧杀死提博尔特,朱丽叶答应嫁给帕里斯等冲突的加剧,导致这对恋人选择死亡,剧情达到高潮。

《西厢记》则不同。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发展属于渐变性的,戏剧冲突发展如溪流,迂回曲折。

“在中国古典戏曲文学中,戏剧冲突的发展大多是随着情节的变化而转换形式。

那里有戏,戏剧冲突就往那里发展”。

[1]五本二十折的《西厢记》,描写正面冲突的只有《赖婚》和《拷红》二折,其余都是在描写冲突下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例如在第一本中,主刻画二人的相思之情与老妇人食言之后二人内心的痛苦,第二本则描写莺莺内心对爱情的向往与礼教之间的冲突。

直到《赖婚》和《拷红》这两折,作者才正面的去描写莺莺与老妇人的冲突。

中西戏剧冲突发展的不同透露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和谐观的美学表现之比较

中西和谐观的美学表现之比较
ART PANORAMA
2008・04
艺术理论
中西和谐观的美学表现之比较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Esthetic Expression of Harmony
文 / 杜振东 和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 外, 家与国都在按这种等级制度保持着和 术作品创作时,先做整体构思和安排,为 题, 古今中外的历代哲人圣贤对此问题作 谐运转。 了适应整体的和谐美, 常常使个体变形或 了孜孜不倦的探索, 要更好地理解中西艺 2.西方和谐观的基本特征。 强调运动、 忽视其正常比例。 唐代人物画家阎立本的 术中的和谐问题, 一个更有效的方法就是 斗争的和谐 中西方在和谐思想上的关键是 很多人物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出现了不 : 把中西方艺术中的和谐问题互为参考系, 如何处理对立因素。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 同程度的变形, 尤其是他为帝王所画的人 各方的特点就会在相互比较中更鲜明地显 “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把杂多导致 物画,为了突出帝王的威严, 往往将帝王 示出来。本文就中西方和谐观的基本特 统一, 把不和谐导致和谐”音乐创造的过程 的形象有意夸大,如他的《步辇图》描绘 。 征、 中西方和谐观的美学表现以及中西和 是一个把本来杂多的因素重新整合, 使排列 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 谐的文化走向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比较。 有序, 不同的因素不仅不互相冲突, 而且产 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图中的 一、中西和谐观的基本特征 生错落有致的美感, 即和谐之实现。 这与中 李世民坐拥在一群侍女中间, 他的身体比 1.中国和谐观的基本特征。整体、静 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声一无听,物 例被明显地夸大, 与周围纤弱的侍女以及 态和谐:春秋时代的史伯说: “和实生物, 一无文”的和谐观还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他前面瘦小的禄东赞及其随从形成鲜明的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 但到了赫拉克利特, 西方和谐就显示为冲突 对比,显示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此画 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 的、 动态的特色来了, 他说: “互相排斥的东 也因为表现了帝王的风范而成为中国的不 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 朽名作。明代尚喜的《关羽擒将图》描绘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 谐, 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和谐就是对立 了《三国志》中关公水淹七军、生擒庞德 ” 讲。 和谐能产生新物, ” 但一味求同就不能 面之间的斗争, 这就彰显出与中国的 “对立 的故事, 此画为了突出关羽气宇轩昂的大 持续发展。声音只有一个就没法听,事物 而不相抗” 的和谐观完全不同的特色。 所以 将之风, 他坐着的身体比例甚至比他身边 单一就不能多姿多彩, 食物只有一类就不 西方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地毁灭和新 站着的裨将还要高大。 以上所述的两幅人 能吃饱, 物类只有一种就无法比较。“天 生的历史, 文化的重心不断转移, 在肯定、 否 物画为了达到表现主要对象, 突出整体和 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定、否定之否定中发展前进。 谐的目的,画家们以伦理精神构图,即以 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 物体属性、形式的和谐:西方强调的 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秩序规范构图。 郭熙的 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音乐的科学属性, ” 侧重的是音乐审美的 《林泉高致》中谈到山水画构图时说: “山 这两段话都认为和就意味着不同质的因素 物理性和形式和谐。 音乐和谐的秘密在于 水先理会大山,名为主峰,主峰已定,方 的配合, 同质事物的组合只叫 “同” 不叫 数。 , 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的学说在整个 作以次近者,远者,小者,大者。以其一 “和” 。中国和谐的实现并不是靠主动追 罗马美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使希腊罗马 境之主于此, 故曰主峰, 如君臣上下也, 林 求,而是靠事物发展的惯性自动生成,因 美学具有数学性、 科学性。 这种重视属性、 石先理会一大松, 名为宗老, 宗老已定, 方 此老子指出要达到和谐的人格形态, 必须 形式的和谐在西方的艺术发展中起了重要 作次杂巢、小卉、女萝、碎石。以其一山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只 的作用。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论 表之于此, 故曰宗老, 如君子小人也。 这 ” 有使个体融合在整体之间, 使个人收敛锋 述: “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对称和确定 是一种空间定位的伦理化,是中国的“和 芒, 这样才能更具有豁达的心胸与和谐的 性,数学正是最明白地揭示它们。 由于它 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谐观,在对立统一 心境去待人接物,达到人生的理想状态。 们(我说的秩序和确定性) 是许多东西的 的基础上形成的和谐构图理论。 在中国的 人伦、政治和谐:中国重视的是大一 原因,所以,很显然,数学在谈论这些东 古典绘画理论中, 出现了很多对立统一的 统农业社会基础上的社会制度,因此,它 西时, 也就是以某种方式谈论美的原因。 美学思想。 ” 如主与宾、 疏与密、 开与合、 虚 显示出来的是一种等级和谐、伦理和谐。 由于西方的哲学家美学家把世界及其万物 与实、 藏与露、 奇与正、 黑与白等。 “一虚 晏婴的“和而不同” 论本身就是从君臣关 看做具有明确的属性,因此产生了对称、 一实、一疏一密、一参一差,即阴阳昼夜 系引发出来的, 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 比例、尺度、均等、秩序等美学思想,这 消息之理也。 遵循这种美学法则, ” 从宋代 系。 孔子首先注意的也是情与理的平衡和 些美学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艺术创 马远夏圭的边角山水就能体会到中国绘画 谐,追求的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 造。 艺术的和谐美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独特的 审美理想。即是说快乐时不要乐到发狂, 二、中西和谐观的美学表现 地位。他们常画山之一角,水之一涯,使 悲伤时不要欲绝,用理智控制快乐和悲 1.中国和谐观的美学表现。 中国文化 画面留有较多的空白, 而正是这种虚实相 伤。孔子之所以重视“乐”的和谐,是因 的和谐首先强调整体的和谐, 由整体的和 生的美学思想使得他们表现的和谐美在中 为 “乐者, 通伦理者也” 乐之和谐是为了 谐来规定个体的和谐, 。 个体应该以一种什 国绘画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 为了突出主 “以平其声,成其政也” 。封建社会和谐的 么方式,处于一种怎样的位置, 都是由整 体不是以实际的比例来造型, 而是通过轻 中心在帝王,帝王按照内外等级“亲亲而 体性来决定的,个体必须服从整体的安 形变形来获得神似、 气韵、 意态的和谐, 这 仁民, 仁民而爱物” 在中国, 。 家是国的缩 排,才能得到和谐, 从而产生出中国艺术 也正是中国和谐观中以整体规定个体的艺 小版,家庭的和谐也是由亲及疏、由内及 所追求的神韵。 所以中国古人在具体的美 术表现。这种现象还表现在各种艺术上,

第六讲 中西美学精神

第六讲 中西美学精神
中西美学精神
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呈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取 向,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中国美学的精神,是中国美学的独特思维方式 的产物,中国美学是主客二元区分后的天人合一的 美学。中国文艺理论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 1、言 志缘情地传统;2、深于取象的传统;3、重气感物 的传统;4、知人论世与诗无达诂的传统
西方的美学精神是一种主客二分的分析式的思
(3)就庄子、禅宗美学的实质来看,他们确实是 讲超越的,但它们不是超越主、客体的关系,而是 在清醒的主客意识中强调超越主体自身的局限和束 缚,去与另一个自然、客体的世界溶化为一体,在 忘却主体中去与客体保持一致而并非超越主、客体。 如果说超越,那他们超越的只是主体自身。
在庄、禅世界里,他们所向往、追求的就是与 外在自然世界的融合,他们设置了一个外在的与人 对立的客体世界,这就是一个“道”的世界,“天” 的世界,“自然”的世界。与这个外在世界对立的 是“人”的世界、“人工”的世界。
客体来“比兴”主体。这里有一种很自觉的主、客
体意识,它不是超主、客的审美,而是在主、客的
相互交融中的审美。
(2)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 的文艺理论一直就是在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发展 起来的,从来没有从超越主、客体的关系中来谈文 艺创作,一直都是在主、客体的关系中来认识文艺 创作的。 这种主客体关系在中国传统文论里就是“心” 和“物”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古代文论不是 自觉的理论系统,是散在的、经验式的。但它并不 是杂乱无章的,它有着自己内在的和潜在的理论体 系,心、物关系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潜 在体系,心、物关系一直是中国文论的一个核心问 题。
何谓天,何谓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 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 ) 庄子的超越是主体对自己的超越,以这种超越 来达到另一个客观世界。庄子是有清醒的主客之分 的,但是他在“分”后却极力寻求一种融合,这种 融合就是超越主体自身而与另一个“天”的世界融 合。“美”就是这种融合,就是这种融合而生的分 不清“天”和“人”的“混沌”世界。

2016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

2016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

7
金匮要略译注
刘蔼韵(上海中医药大 学)
哲学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说明、定律与因果
王巍(清华大学)
哲学 理论经济 理论经济 理论经济 应用经济 应用经济 应用经济 应用经济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
国家命运: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 中央编译出版社 革发展 加快推进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变研究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杠杆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整与风险管理 中国粮食安全与农业走出去战略研 盛美娟(烟台大学) 究 经济转型和民生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新论 在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 5 页,共 7 页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巨变和治理 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小娟(上海政法学院)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序号 资助 文版 项目名称(中文) 申请人 原著作者 或主编 贺新元 李培林 张雷声、 武京闽 郭建宁 李资源 朱贻庭 (汉)张 仲景著 刘蔼韵译 注 王巍 吴敬琏、 厉以宁等 李翀 李扬 韩俊 赵人伟 魏后凯 刘迎秋 李林 邹磊 徐湘林 学科
1 2 3 4 5 6
53
追寻中国的“现代”:“多元变革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时代”中国小说研究1937-1949 《乌布西奔妈妈》研究 中国民间故事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胡文芝(暨南大学)

(完整版)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

(完整版)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

【摘要】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命。

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关键词】气韵生动思想内涵艺术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

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一、“气韵生动”指的是内在的神气和韵味南朝·齐画家谢赫在其所著的《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绘画“六法”,作为人物绘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

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条款和最高标准,可见其分量的重要。

“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

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

中国绘画讲究笔墨之“气韵”,并以其艺术思想来联通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显人性、重人伦的反映,更是中国绘画艺术张扬和倡导的精神、意识之美的体现。

总之,“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

中国绘画以“养气”为根本,“养气”已成为中国传统美学及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根基。

倡导艺术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炼的水准,其中“气”是对艺术家整体生理、心理因素和创造能力的总要求与概括。

所谓气者,即神气、意趣,也就是所绘物象的内在精神。

中国绘画不追求单纯的自然表象的模仿,而讲究其精神内涵。

“人之生,气之聚也”,天下万物皆在于一“气”(《庄子》)。

所以,中国画把“气”作为构成绘画艺术的根本要素,并认为无气则不生。

就如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中提出的“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矣”,更加强调了“气韵”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

[整理]跨文化交际参考书目

[整理]跨文化交际参考书目

《跨文化交际》课程重要参考论文及著作目录著作类1.布罗斯纳安:《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毕继万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

2.陈原:《社会语言学:关于若干理论问题的初步探索》,商务印刷馆,1984年。

3.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4.法斯特:《体态与交际》(孟小平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

5.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7.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

8.高慎盈:《体语之谜》,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9.耿二岭:《体态语概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

10.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顾建光:《文化与行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3.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15.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16.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3年。

17.季羡林、张光璘:《东西文化议论集》,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年。

18.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19.居延安:《信息、沟通、传播》,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20.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2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

2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23.刘丹霞:《跨文化交际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4.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年。

中西美学和文化精神 总结

中西美学和文化精神 总结
气在先秦哲学中就是一个本体范畴,《管子》开其先,孟、庄、荀随其后。 汉代学术,在《淮南子》、董仲舒、王充的理论里,气一直养尊处优。宋代理学, 气与理是两个重要的范畴,南面而王,轮流坐庄。在王夫之和戴震的哲学庙堂里, 气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在中国的文化里世界是一个气的世界,在这个气的世界里, 有、实体是气,是气的凝聚。”凡客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 载《正蒙·乾称》)无也是气,是有形事物之始,又是有形事物死亡气散后的归 宿。有与无、实体与虚空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气的两种形态,有无相反相成, 虚实相异相生,”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 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正是有无的永恒转化,构成了 中国气的宇宙生生不息的运动,正是气的运动,演出万物竞萌,此伏彼起、生机 勃勃的万千气象。
中国的整体功能是包含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是气。它的整体性质的显现 是靠整体之气灌注于各部分之中的结果,各部分的实体结构是相对次要的,而整 体灌注在这一实体结构之中的气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谈某一整体,首先重整体的 气,论人讲神情气度,论画以气韵生动为第一。谈论文艺作品的某一部位,也讲 骨气、形气、声气、笔气、墨气、文气,灌注在局部之气比实体结构重要的多。
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根本是气,人禀天地而生,最根本的也是气。孟子认为 人体内充实着气,人的思想意志,不是干巴巴的,而是与其包融在一起的。“志 至焉,气次焉”,“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孟子·公孙丑(上)》)这样, 道德的培养和完善,就不仅是智力的学习,善恶的识辨,精神的锻炼,而且是生 理上气的培养,是“养浩然之气”。这种配道与义的气,“与直养而无害,则塞于 天地之间”而“至大至刚” (《孟子·公孙丑(上)》)。因此,孟子的“充实之 谓美”就不仅是道德的纯化,仁义的完善,而且是气的充溢。道德仁义就在气中, 二者契合无间。仁义是一种内在的认识对象,气却是外在的关照对象,道德是一 种理性精神,气却是一种感性力量,当道德仁义与其合二为一的时候,道德仁义 就获得了感性的性质,具有了动人的魅力,充满了情感的热量,洋溢着审美的情 味。“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声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 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孟子以内在的道德之气来代替对美饰的 追求,“充实之谓美”。庄子则以得之于天的自然之性来超越一切外形式的束缚。 庄子哲学认为,“通天下一气”,同样“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庄子·知北游》)。重要的不是形的美丑,更不是文饰之美,而是气的培养, 虚无恬淡,以天合天,才能达到自由的美的境界。 二、人体结构的审美对象

比较文学讲义:中西比较诗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讲义:中西比较诗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

中西比较诗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赵学斌课程:中外文学比较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可比性,例如文学存在方式和功能上东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异同点。

了解当前比较诗学的主要五种研究方法。

重点和难点:在了解平行研究与文类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学派中的主要论题是关于中国古代诗学话语的现代转换即中国现代文论话语的重建问题,由叶维廉与曹顺庆的研究方法为出发点,启发学生理解中西比较诗学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与当前的学术热点,进而掌握相当的比较诗学的研究方法。

这一部分的重点是比较诗学的可比性问题,难点是当前颇有争议的研究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过程:从教材《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对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谈起,指出“豪放飘逸”与“浪漫主义”,“沉郁顿挫”与“现实主义”在诗学比较中之同与异(时代与文化背景),进而引入比较诗学的话题,例如“失语症”与异质话语对话理论。

(可设计提问:请问为什么你认为李白是浪漫主义或杜甫是现实主义?)季羡林先生很有感触地指出:“我们东方国家,在文艺理论方面噤若寒蝉,在近现代没有一个人创立出什么比较有影响的文艺理论体系,……没有一本文艺理论著作传入西方,起了影响,引起轰动。

”海外学者对当代中国文论的不景气,亦颇有同感,香港中文大学黄维梁教授十分感慨地说:“在当今的世界文论中,完全没有我们中国的声音。

20世纪是文评理论风起云涌的时代,各种主张和主义,争妍斗丽,却没有一种是中国的。

……尽管中国的科学家有多人得过诺贝尔奖,中国的作家却无人得此殊荣,中华的文评家无人争取到国际地位。

”一、基本理论概述:诗学与比较诗学早期翻译者用汉语的“诗学”指代“poetic”,而中国传统诗学指的是限定在诗歌范围内的一种特定文类研究。

经过翻译整理,汉语读者所获得的西方“诗学”概念大致是: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包括了诗论和一般文艺理论乃至美学理论的总体概念。

美学必阅读书目

美学必阅读书目

“美学”课程阅读书目杨春时《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布洛克《美学新解》,滕守尧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达布尼·汤森德《美学导论》,王柯平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德]鲍姆嘉滕:《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吴琼《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4元+5元运费=9元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高等教育,2002。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大,1994。

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人民文学,199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杨国荣《理性与价值》,上海:三联书店,1998。

杨春时《实践乌托邦批判—兼与邓晓芒先生商榷》,[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牛宏宝《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英]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蒋孔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德]马丁•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张月、石向骞、曹元勇译,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

中西美术比较教案

中西美术比较教案
后记
本章涉及到美学知识,需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容易理解。
教案
第4次课2学时
章节
第二章第一节
课题
古典艺术的和谐美理想3
目的
要求
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美术在审美理想和表达观念方面的异同,从而更清晰的认识中国美术的审美追求,帮助自己确立理想的艺术观念。
重点
难点
中西美术在古典审美观念方面的异同。
教学
方法
1.1.2西方的“形式和谐”;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就是数的和谐;
柏拉图的理式论;
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
作业布置
东西方和谐理想的异同。
主要
参考资料
《艺术美学文选》,邓福星主编,重庆出版社,1996。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张法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李信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01。
后记
教案
第5次课2学时
章节
第二章第二节
课题
近代艺术的美学嬗变
目的
要求
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美术在审美理想和表达观念方面的异同,从而更清晰的认识中国美术的审美追求,帮助自己确立理想的艺术观念。
重点
难点
中西近代艺术创作的变化。
教学
方法
讲授法为主,需要多媒体设施与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2.近代艺术的创作嬗变;
中西美术比较教案
主要
参考资料
《艺术美学文选》,邓福星主编,重庆出版社,1996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张法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李信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01
后记
本章涉及到美学知识,需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容易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参考书目
元典类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集释,《诸子集成》中华书局
《周易大传今注》,高亨注,齐鲁书社
荀子集解(全二册)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賢点校中华书局
《淮南鸿烈集解》,(汉)刘安等撰,刘文典集解中华书局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五灯会元》,(宋)普济编集中华书局
《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撰叶瑛校注中华书局
文学类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
《诗经今注》,高亨注上海古籍
《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
《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
《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校注上海古籍
《杜诗详注》,(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
《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中华书局
《文心雕龙注释》,(南朝)刘勰撰周振甫注释,人民文学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辑中华书局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张少康、刘三富,北京大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上海古籍
今人阐释类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北京大学
《魏晋玄谈》,孔繁,辽宁教育
《诗论》,朱光潜,三联书店
《美的历程》,李泽厚,文物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汤一介,中国和平
《楚文化史》,张正明,上海人民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十本书》,庞朴,辽宁人民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春风文艺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张法,北京大学
工具书
1。

中华文化的美学精神与审美特征

中华文化的美学精神与审美特征

中华文化地美学精神与审美特征周来祥:同学们好.我大概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接触“美学”地.就是58年,提出了“关于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不平衡地问题”.也就是一个“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能不能和谐”地问题,当时马克思说:“不平衡是一个绝对规律”.那么我就根据中国地情况,提出说:马克思这个规律已经不适合了,我提出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艺术生产应该是和谐规律.《文艺报》当时就登了,全国地“党报”,文艺界地“党报”,绝对权威,他们加了整整一页地文章,在全国引起一个很大地讨论.当时是58年,我28岁.b5E2RGbCAP我从这个观念出发,60年到63、64年,到北京编书,教育部、中宣部,高校给大学生统编文科教材,中间有一本书就叫《美学》,在61年讨论“美地本质”地时候,我提出了“美是和谐”,这是第一次.我说:美是主体和客体,人与对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目地与和公益地”,“自由和必然”地一种和谐地统一.提出这么一个观点,有地同意,也有地不赞成.这以后就是“文化大革命”了我们都遭殃了,我那时候才30来岁呀,我也成了什么“反对权威”,“牛鬼蛇神”,都在横扫之列.p1EanqFDPw“文革”以后,80年代开始把“美学”地问题扩大到“文化”.当时山东大学召开了一次全国性地“中国传统文化讨论会”,当时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专制主义”,有地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主义”,我在会上就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是综合主义,就是和谐主义”.我说整个传统文化根本地精神是“和谐”.DXDiTa9E3d 另外黑格尔曾经也是从哲学理论上说:“古希腊是一个美地时代,古希腊人是一个没有分化地,是一个美地人.”也就是古希腊地人,他地感性和理性还没有像后来一样发展到对立,那么古希腊人创造地历史和文化也就是一个没有分化地,处于一个美地阶段地文化.RTCrpUDGiT我感觉逐渐、逐渐研究到了,我就说:“既然古希腊地文化是美地文化,中华文化是比古希腊这个美地文化更为典型、更为准确、更为纯粹、更为理想地一种美地文化”.5PCzVD7HxA我就开始和我地学生们合作,从95年开始到现在,写了一个七件本地《中华审美文化史》,现在第一本已经开始出了,其中就把“中华文化”看作一种“审美文化”来进行研究.这样我就从“美学哲学”向“文化”发展.jLBHrnAILg最近中央提出了“和谐社会”,我地感触是最深地.因为我从60年代初期,提出“和谐美学”以后,包括我地学生,也写公开文章,批判我地,我赞成,我第一届博士生入学以后,有一个学生就写了一个《批判黑格尔地辩证法》那是对着我来地,因为有人说我是“中国地黑格尔”.我从黑格尔地“辩证法”里面,从黑格尔地“美学哲学”里面吸收了很多东西,这个我是承认地.xHAQX74J0X另外,好多人都在怀疑我这个“和谐美学”是没有地,是没有根地.我自己也感觉到40多年来,我在学术上也是处于一种漂浮状态.虽然我觉得在理论上,我是有充分地根据地,我地“中国文化”是在“哲学史”上和“艺术史”上是有充分根据地.但是我觉得在“社会”这个根上,这个最根本地根上,我是在漂着地.可是各位同学“和谐社会”地《决议》,就是那七个《决议》地精神就是“和谐”.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以后,我在社会存在地一个侧面,主要从“唯物史观”这个角度来讲,就是“社会存在”这个阶段我有了根据,我觉得我地“美学”找到了“根”.这是我第一个感触.LDAYtRyKfE第二个感触就是“和谐社会”地提出,接着“和谐世界”地提出,最近又提出“和谐文化”,最近“十六大六中全会”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个更加具体地难题,这一“题”在哲学上,在文学上,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上都要起着大变化.Zzz6ZB2Ltk我地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拿给我看,我说:“你呀,你虽然在讲和谐社会,但是你没有联系和谐社会”.他说:“和谐社会是个志士,政治我不去搞它,政治地我不搞”,我说:“你错了,这不仅是个政治问题,更深刻地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美学”是哲学地一部分,是文化地一部分,美学、哲学、文化、伦理学、逻辑学、文化学所有认为是和谐地学科,我说都要起一个大变化.dvzfvkwMI1我追求地是真理,我觉得这是一个真理.我从60年代就主张“美学和谐”,到现在我没变,我地学术关系从50年代到现在可以说基本上观点没有变.是不断,不断地系统化,体系化和学科化,原来是从搞“美”地哲学,然后搞到“文艺学”,搞到“中西比较美学”,“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然后现在搞“中国文化史”,一步一步地扩大,每一个都有一些体系,但是我这个“根”,美是和谐地这个根是没有变地,都是从这一句话里面升华出来地,我搞“一一观”,这个“一”就是和谐,就是“美”是和谐,都是从这些升华地.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打一枪,明天打一枪,我想这不能是学术.rqyn14ZNXI德里达地解构体系我说他纯是个悖论,你既然不承认体系,不承认可以解构,觉得一切都在解构,德里达你做好了吗,你在自己说地时候,不同时就是在解构自己嘛,德里达在西方这么时髦,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嘛,本身就是违反逻辑地嘛,我说“辩证法”,哲学地精髓是“辩证法”.“辩证法”从古代就形成了,整个中国地古代形态哲学可以说是一个“束缚地辩证法”.整个概括起来,从《易经》开始,一直到清末,整个地哲学这个圈啊,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束缚辩证”,或者是一种“束缚和谐”.所谓“和谐”就是一种辩证思维.EmxvxOtOco 西方地古代,从毕达哥拉斯,特别是伯拉图,伯拉图是一个典型地“束缚辩证法”,虽然是理念内地辩证,他有一些对话,讲辩证法讲得非常地好.特别是一直到后来,到康德、黑格尔,但是到康德,黑格尔开始有一个大地变化,西方地辩证法虽然强调了有一些对立地因素,但是更主要地是“和谐”,你看一看伯拉图就明白了,看伯拉图地哲学理念更多地还是和谐因素,就是说他一切事物,他认为都是“爱情关系”.SixE2yXPq5他举了一个例子:“男人和女人原来就是一个人,阴阳人,他地前面是男人,她地后面是女人.就因为他犯了《天条》,宙斯把这个人从中间锯开了,前头这个是男人,后头这个是女人,原来就是一个人.”原来“和谐”就是“合为一”地,后来把他们两个锯开了,锯开以后,男人就去找女人,女人就去找男人,这是一个符号,并不是生理学意义上地男人和女人,而是哲学意义上地男人和女人.6ewMyirQFL 哲学意义上地男人和女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事物地两面.就是说这一个事物地两面是一个“爱情关系”,就像男人和女人地爱情关系,是谁也离不开谁,他们俩是情和理,就是找在一起地,重新恢复到和谐地状态,“一”地状态.这个辩证法讲得多好!这个和谐地观念讲得多好,在西方还没有人超过伯拉图地这个例子.kavU42VRUs所以整个地西方,可以说笛卡尔以前,也是“和谐主义”,从笛卡尔开始,才开始二元对接,宇宙是两个,二元地.这个二元是不能合在一起地.康德想把它合在一起,到后来就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地对立了,合不到一起.它地现象都是二元悖反地,你在追求有限地时候,他出现地是无限地;你在追求无限地时候,他出现地是有限地悖反.所以有限和无限是二元悖反状态.黑格尔也想把两个调在一起,特别是在黑格尔地“古典”里面两个合在一起了,但是在内容、形式相对不充分之下调和在一起地,主体和客体没有充分发展地情况下,调和在一起地.而且黑格尔有一个大地问题,就是在“逻辑学”里面提出了“对立”.这个问题在古典地变法里是不清楚地.黑格尔对立概念地提出,反映了社会由封建向资本转化地对立情况地出现.可以说它是社会矛盾地一个哲学概念地表述,黑格尔《对立》这本书是非常精彩地,是非常深刻地,是非常具有时代地转折意义地.y6v3ALoS89过去认为这是黑格尔“概念化”地精髓,说列宁改革是对立地统一,列宁在谈他地“辩证法”问题时说:“我们是继承了黑格尔地事业”,是“对立地统一”,这把“辩证法”推进到一个近代形态.但是这个对立促进了西方二元对立地发展.所以西方虽然有黑格尔,甚至后来又有了马克思,但是西方地发展依旧仍然沿着经验和理性地对立发展,20世纪就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地对立.“人文主义”从“尼采”、“叔本华”、“伯格森”、“弗洛伊德”一层一层进入,一层一层地发展.“科学主义”也都存在着,西方科学主义处于非常盛行,人文主义处于弱势,所以“工具理性”在西方是奴役着人们地,所以它后来有了“精神无家可归”这个问题,才出现了《漂泊地流浪儿》.那么“哲学”就进入了对立、矛盾、冲突、尖锐化这个状态,说斗争性,斗争地绝对性提出来了,对立地绝对性提出来地.矛盾是普遍存在地,对立是普遍存在地,斗争是事物发展唯一地动力,不斗争,事物是不能前进,这些都是黑格尔地.特别是黑格尔讲“悲剧”地时候,斗争性地问题已经讲得很明显了.但是看黑格尔《悲剧》地问题就知道这一点了.这是一个形态,这个形态已经远远离开了中国传统地和谐文化.这是个“近代形态”.M2ub6vSTnP“和谐社会”提出以后,这个近代形态,有好多人已经感觉到越来越分离.到存在主义、生态主义.生态主义说老实话就是要自然不要人;激进地生态主义者提出来:“为荒野而荒野”,驳斥自然地原生态,反对人与自然地这个生态,激进地生态主义就是典型地生态主义.存在主义这个词儿“人”,还原为人与人,他是想解决这个二元对立地问题,但是存在主义者,他并没有解决这个“二元对立”,而且把“二元对立”在某些方面上更加发展了.生态主义能解决人与自然地和谐吗?它排斥了人,人地生存都不能,“为荒野而荒野”有什么意义.所以在西方,这个“对立”越来越厉害.而这个“对立”是在马克思讲了以后,马克思本来在《资本论》里面,在《经济学手稿》里面,在《人与本质地异化和回归》里面,特别在《资本论》里面讲到了,实现了彻底地自然主义就等于完成了“人本主义”,实现了“人本主义”就等于彻底地“人”.这是人与对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对象化和怎么确定这一系列矛盾地根本解决,这是意识之谜地最终地回答.马克思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这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所做地一个哲学概念.但是为什么马克思已经讲了这个问题,西方哲学仍然按照原来地轨道走路,这就是因为,解决这个“二元”对立地问题没有社会基础,“辩证和谐地问题”,“和谐文化地问题”,“和谐美学地问题”,“和谐哲学地问题”没有社会根基,也就是没有社会意识,“和谐社会”地构建就不可能彻底解决二元对立.也就不可能彻底反映“和谐文化地问题”,这是“唯物史观”一个最根本地问题.所以“和谐社会”地基础,就要使得整个哲学,整个地文化有对立地,斗争地近代形态,发展到一个新地“和谐主义”,这是一个划时代地大变化.0YujCfmUCw其二,有人说后现代是最前锋地,最前沿地.我说“和谐文化”是对“后现代”地否定,是否定之否定,是最前沿,最有学术眼光地,最有时代眼光地.而且否定“后现代”这一条很对立地东西,确实是不容易地,现在好多同志,后现代地东西,看得不少,但是从后现代里面抽不出来,反思不出来,我接触过好多青年,包括我自己地学生,我有地时候和他们辩论一个上午.我觉得应该是跳出来地时候,现在历史提供了条件.现在可以说彻底结束“二元对立”地时代到来了,新地“和谐时代”开端了.要是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们搞学术就看不远了!我就说“和谐社会”关于“和谐文化”地提出,对于我们每一个从事“文学艺术”地,不管你是画画地,不管你是搞音乐地,不管你是搞电影地,搞舞蹈地,搞工艺地,最根上你要回到这里来啊!你回不到这里来,你就站不到时代地前头去,你就代表不了时代前沿地主流.你可以是小家碧玉,你可以有个人鲜明地特色,但是你成不了这个时代地“大师”.eUts8ZQVRd我讲这个正题前,实际上就是讲了讲我在探讨“和谐”到“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在历史上发展了三个阶段,“和谐文化”发展到现在提出来,他在学术上,在哲学上,在文化上地意义.这就是我今天为什么要讲“中华文化地和谐精神、美学精神地一个前提,一个学术背景”.sQsAEJkW5T有些人可能觉得我这个讲法是不是太政治化了,我不怕,我认为,假如说我是政治化地问题,那我就是一个学术地政治化,学术是离不开这个地.离开了时代地政治,这个学术是体现不了时代精神地,只能是“边缘”,“边缘”也有存在地意义,但不会有人愿意永远停留在边缘.这是我探索这个问题一点非常简略,非常简略地一个“序”.GMsIasNXkA我今天讲地正题是“中华文化地美学精神和审美特征”.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从我个人来说,就是构建和谐文化,构建和谐哲学,和谐美学,和谐艺术学,和谐审美文化学.“构建”地根就是“中华审美文化”,或者说“中华民族地审美文化”,这也是我们地文化之根.那么中华文化地根本精神是什么呢?TIrRGchYzg 我说中华文化贯穿几千年地,也可以说就是一个字“和”,和谐地“和”.这个“和谐”地出现,最早建于文字地是《史记》,《史记》地开篇就是《黄帝本纪》,《黄帝本纪》里面就记载着那个时候就有了“谐和万邦”地思想,“万邦”就是很多地小群落.这个思想当然不是“黄帝”提出来地,但是他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有这种思想.7EqZcWLZNX我写了一篇文章,就是研究“太极图”地,就是“阴阳鱼”.它表现着和谐地思想.它发源河母渡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地中期,大概在公元前六、七千年.最早鉴于文字记载地是《易经》所说地周文王.再有文字记载就是《尚书》,《尚书》是我们保存最早古籍史料地一本书,虽然后人可能有增删,但是这些历史资料基本上是确实地.在《尚书》地序言里面,已经明确地讲了“八音和谐,人神一和”.“舜”地时候,也有明确地讲了“八音和谐”,八音就是用八种质料做成地乐器,就是用皮做得鼓,用陶土做得埙,用丝竹做地笛子,就是八种乐器,八种质料做成地乐器,也就相当于一个交响乐了,非常谐和.“和谐”这个概念最早就是从音乐来了.这个音乐调解人和神地关系.因为在古代,在夏商周地时候,包括周朝,商以前,基本上是有“巫风”盛行地时候,万物皆有神,祭天、祭地、祭神、祭船、祭风、祭吏、祭神,什么都祭,万物如神.人在自然地控制之下.这说“人神一和”其实转移到人和自然地关系了,就是希望“神”来保佑“人”,使得人在自然里面能够安全地生存.《楚辞》里面地“九歌”就是祭神,是人和神谈恋爱,特别是讲“女神”,人和神有爱情关系,是一种非常和谐地关系.lzq7IGf02E到了商代,出现甲骨文,甲骨文中地“和”是“一个手按乐器”;但是也有人说“和”是调酒器.不管调酒也好,调乐也好,都是调“和”地核心.从字源上来讲,甲骨文地“和”,也是调和,和谐地意思.zvpgeqJ1hk到了西周初年就出现了《周易》,出现了《易经》,特别是“经传”,不是传,是“经”地一部分.传是后来对“经”地解释,“经”这一部分是西周出现地.《周易》里面实际上是讲“阴阳、动静、刚柔”这六个概念,“阴和阳”是一对,“刚和柔”是一对,“动静”是一对.“阴阳、刚柔、动静”后来对美学,对艺术影响甚远,大家要不懂得“阴阳、刚柔、动静”地话,对中国地绘画、音乐、舞蹈、书法根本没法理解.它就用这个概念,阐述宇宙地产生,人文地发生,社会地发展,整个宇宙、社会、人文生生不息地发生、发展、变化地规律.NrpoJac3v1《易经》实际上是一部哲学,一部中国地“宇宙论”,中国宇宙地一种“人文论”,一种中国地辩证法,一部中国地和谐哲学地第一个成文字地版本.《易经》里边地根本精神就是“阴阳之和”、“刚柔之和”、“动静之和”,阴阳相对,阴阳互补;刚柔相结合.有刚有柔,以刚为轴.动静,东中有静,静中有动,以静制动.这一套规律,在艺术文化里面,在美学里面,在哲学里面,影响甚远.1nowfTG4KI 在《乾卦》里面明确地说了“保和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在后来故宫三大殿:保和殿、太和殿、中和殿,这里就讲了两殿.清代“和”地思想非常重要,这个“和”地思想体现在故宫地整个建筑.不了解这个,怎么知道建筑啊?说“保和、太和,乃利贞”.有了“和”才有万事、万物地发展,才“首出庶物”,就是演化出整个世界,才“万国咸宁”,整个天下、世界,社会才出现安宁和平地环境啊!fjnFLDa5Zo再看《诗经》,过去《诗经》这个问题被忽略了.最近由于我搞《中华文化审美》把《诗经》又通读了一遍,《诗经》里面其实是一个“和”地经典,是一个“和谐文化”地诗歌形式地经典.它期盼着一种和谐地审美,人民期盼着一种和谐地生活.特别是周文王、周武王,是最讲“和”地一个典型.为什么“文王”后来捧得这么高呢,就是“文王”是以“和”与“德”治天下.大家去读《诗经》重读会有不同地看法.tfnNhnE6e5到了春秋,中国发生了“和通之变”.“和”和“通”,这个“和通之变”包括史伯、晏子、单慕公这些人,这个很重要.“和通之变”就把“和”地思想提高到哲学地高度,这个“和”原来是一半地一个概念,一半地一个用词儿,到“和通之变”地时候,也就把这个“和”地概念提高到一个哲学地概念.什么是“和”呢?史伯说:“以他平他谓之和”.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众多地“他”平衡协调一切,就是“和”.他当时觉得“和”地意思,就是“调五味”才能出“和味”,最好地美味,“和”也就是“美味”.原来讲“和”是音乐,现在“和”也到了味里面去了,到了“味觉”上去了.中国很特殊.中国这个“美”发生地味觉和西方关系不一样.西方是发生在诗歌上,它最早是发生在女生地身体美,体形美,最早地感官是眼睛.中国最早发展地是耳朵和舌头.“和五味”地这是美味.“美味”这种东西没有说是纯咸、纯甜地.HbmVN777sL到了孔子地时期,他提出了“仁”这个概念.什么是“仁”?二人为“仁”.“仁者爱人”这个“仁”就是两个人相互爱,这是了不起地一个思想.但是这个“仁”地概念,在《诗经》里面就不大出现了;在《尚书》里面有;在《周易》里也不明显,所以“以仁视礼”是孔子一大贡献.这是由“巫风”,由“敬神”转改成“爱人”,这是划时代地文化大战.V7l4jRB8Hs我写了一篇文章,考证《乐记》地时间,我是从思维方式上来说,我说《乐记》和《孙子兵法》基本上一个思维模式,既然肯定《孙子兵法》是这个时候地了,那么《乐记》也是这个时候.这个文章是在《中国音乐》上发表地,80年或者81年地时候.我说公孙尼子是孔子地再传弟子,他大概是早于伯拉图50多年,也就是这个《乐记》早于《史学》50多年.国内外叫做“乐记是中国美学地奠基石”,它是最系统地阐述了.既然公孙尼子是孔子地再传弟子,那么他正好是继承了孔子地思想再发展.《乐记》里面提出来了“礼变异,乐和同”.提出了乐就是和,乐等于和.它是分长幼,老少,等级,尊贵卑贱地,《乐》是和地.把这个老地,少地,男地,女地,长地,幼地,高贵地、卑贱地,都和在一起了,这就是“礼乐之国”,就是辩证法,就是“礼乐之国”.一方面规定,你是一个伯爵,你是一个大夫,你是一个老百姓,一方面规定你有时候不和谐,大家共处在一个社会地位,各行其道,各安其分,相互尊重,相互和谐,这是儒家,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地一个进步.83lcPA59W9他这里面有“和”这个概念,区分出来“雅乐”和“音乐”.说“音乐”就是“不和”地乐,就是过分地乐,“和”就是不过分地,就是恰如其分.“乐”对于“和”地思想,这个时候地“乐”,包括舞蹈,包括诗歌.所以《乐记》也可以说是艺术论,音乐地本质,实际上也就可以说是艺术地本质.“和”是音乐地本质,实际上也就是说“和”是艺术地本质,艺术地生命本质就是“和”.当然《乐记》讲地方面很多,不光是研究音乐地要学,学绘画地,学书法地,甚至包括最新地电视电影都应该学,因为没有这个“学”就没有根啊!mZkklkzaaP到孟子,就更推进一步了.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把“人和”已经摆在“天时地利”之上了.AVktR43bpw那么说到这里呢,回过头来说一说“中”.相传孔子地孙子子思做《中庸》.朱熹特别讲,“中庸”是儒家思想地核心,就是针对儒家思想地哲学.ORjBnOwcEd《中庸》里边就讲,“喜怒哀乐未发之为中,发而则知中节之为和”,“中”是人生之大悲,“和”是天下之大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这一段话了不起.什么意思呢?2MiJTy0dTT 提出了中国整个哲学不同于西方地哲学.它地意思是说:心里面地激情在里面,在我们心中,是中,就叫“中”,一直到第一次“中”和“和”合在一起呀.以前都是讲“和”地,我有一篇文章专门讲“和”、“中”、“和中”这三个概念在历史上地发展.这个“中和”这两个字联在一起,就是从《中庸》地这段话开始地.gIiSpiue7A在最前这个“中”和“和”是分开地.在甲骨文里面这个“中”是个什么呢?“中”原来最早可能是“旗子”地样子.为什么这个旗子是“中”呢?这个可能是古代地时候,有人考证插在部落中间,标志这个部落地存在.也有人讲“中”是一个鼓,讲法很多.但是“中”真正出现就是在《易经》里面,说“中心与正”,“中”和“正”连在一起了,说人心地“中”就是人心地“正”.uEh0U1Yfmh 到荀子,还有“中心”地这个思想,就说这个思想还在延续.“中心”这句话在荀子里面也出现了.那么在《周易》里面,《礼记》里面,“中”和“和”是并列地,“中”是中,“和”是和,是并列地.但是到了《中庸》,出现“中”和“和”合在一起了.“中”是内在地,“和”是表现出来地.“中”是人地大本,是最根本地;“和”是天下地大道.天下并不是只是指自然,说天下太平是指整个社会,整个社会发展地一个规律.说“致中和”,达到“中和”地话,天地就非常和谐,“万物育焉”,因为天地自然和谐,万物也就自然生长和谐,共生共荣,一片和谐境界.IAg9qLsgBX这段话就是中国儒家地世界观,是“由人及物,”,“由中及外”,“由人及宇宙”,“由人及社会”.所以有了这个“中”才有了这个“和”,有了“人”地“大根”,才有天下地“和”地规律.有了人地“中”,有了外地“和”,天地才能在其位,才能和谐;天下才能太平,才能和谐.所以他是亲本体,人地内在是本体,他生发出来地,由他推进,“由中及外”,“由人及物”,由他突出宇宙,所以这个天人合一,是以人为本地.是天和于人,不是人和于天.天意是人意地表现.没有人意就没有天意,说:“天并不是任自由,在人之外地”,这个和西方不一样.WwghWvVhPE西方地柏拉图地理念是完全外在地,他相信有一个理念地实体,外在地.那么由这个理念转化出来自然界,由自然界转化出有神灵,转换成人了,然后人再回过头,你看看柏拉图涉及美地层次,首先人是具体实物美地美,也是一个马地美,一个贪官地美,一个女人地美,一个抒情地美,然后衍生一个制度地美,由制度地美衍生到知识地美,一层一层地上去,最后才认识到“理念地美”.回到理念美地时候,人是达到最高地美.这个最高地美丽衍生出来地,就是最高地人.柏拉图说人总是由理念控制地东西,人是理念衍生出来地.asfpsfpi4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
作者:張法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一版1997年2月二次印刷
目錄:
引言中西美學比較:緣起、內容、意義
一、比較潮流的興起
二、本在范式衝撞中的美學
三、中國美學走向現代型態的意義
四、中西美學比較:方法、內容、意義
第一章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節有與無
一、實體與虛空:西方宇宙模式
二、氣與有無相生:中國宇宙模式
第二節形式與整體功能
一、形式:西方宇宙模式的理論化
二、整體功能:中國宇宙模式的理論化
第三節明晰與模糊
一、明晰:西方文化的理論特色
二、模糊:中國文化的理論特色
第二章中西美學的整體比較
第一節中西美學的存在型態
一、中西美學型態的顯與隱
二、中西美學的具體存在型態
第二節中西美學理論的結構方式
一、西方美學理論的四種結構方式
二、中國美學理論結構的兩大代表
第三節中西美學的歷史發展
一、西方美學發展的四大階段
二、中國美學發展的四大階段
第三章和諧: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審美凝結
第一節中西和諧的不同起源
一、中國文化”和”的起源
二、西方文化和諧的起源
第二節中西和諧的基本特徵
一、中國和諧的基本特徵
二、西方和諧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中西和諧的美學表現
一、整體:中西心靈的和諧意向之一
二、空間:中西心靈的和諧意向之二
三、時間:中西心靈的和諧意向之三
第四節中西美學和諧的不同走向
第四章悲劇:中西文化內在困境的審美凝結第一節悲劇意識的定義和中西型態
一、悲劇意識產生的條件
二、悲劇意識的定義
三、文化性質與中西悲劇意識的型態
第二節保存與毀滅:中西愛情悲劇意識
一、抗爭與毀滅:西方愛情悲劇意識
二、追求與保存:中國愛情悲劇意識
第三節護禮與求真:中西悲劇意識的不同側重
一、毀滅與崇高:護禮的軌跡
二、知曉與跌落:求真的軌跡
第五章崇高:中西文化超越意向的審美凝結第一節崇高的核心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展開
第二節西方崇高的諸型態
一、伯克的崇高理論
二、康德的崇高理論
三、布拉德雷的崇高理論
四、凱瑞特的崇高理論
五、朗吉孥斯的崇高理論
六、西方崇高理論的動態結構
第三節中國崇高理論的諸型態
一、人物的崇高:大
二、建築的崇高:台
三、高山大河的崇高:樂
第六章荒誕與逍遙:中西文化自由極境的審美凝結第一節抗爭、自由、荒誕
一、從抗爭到自由
二、從自由到荒誕
第二節退隱、逍遙、夢幻感
一、從退引到逍遙
二、從逍遙到夢幻感
第七章文與形式及其深入:中西審美對象結構理論第一節文與形式
一、文與中國審美對象結構的初源
二、形式與西方審美對象結構的初源
第二節文與形式的展開
第三節多層結構的審美對象
第四節人體結構的審美對象
第八章典型與意境:中西審美對象的最高境界
第一節
第九章中西美學的創作理論
第十章中西美學的靈感理論
第十一章中西美感的主體構成
第十二章中西審美的具體方式
後記
附錄一:主要西方人物原名及生卒年表
附錄二:主要西方概念中英對照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