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综合实验)
单片机电子时钟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1db71b14791711cc791719.png)
电子时钟预备知识:数码管:内部接线C语言程序:一、电子时钟(一)设计目的通过电子时钟综合设计,使学生学会利用8051定时器时间计时处理功能,了解按键扫描及控制LED数码管显示原理,掌握单片机和按键以及LED数码管硬件电路设计及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
思考按键消除抖动、LED动态显示与静态显示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利用实验平台上4个LED数码管,设计带有闹铃功能的数字时钟,要求:1.在4位数码管上显示当前时间。
显示格式“时时分分”2.由LED闪动做秒显示。
3.利用按键可对时间及闹玲进行设置,并可显示闹玲时间。
当闹玲时间到蜂鸣器发出声响,按停止键使可使闹玲声停止。
(三)我采用的是TB-22766板子,单片机类型是STC89C52RC(四)软件设计思想:采用语言:C语言,主要中断:内部T0中断为唯一的中断,主程序大体分为两部分:无按键被按下时的显示,有按键被按下时,输入定时时间或者书输入当前时间,然后的显示软件,最后是一个蜂鸣器的控制程序。
前面是三个子程序:两个按键扫描和一个延时小程序。
N具体的C语言程序:/*---------------------------------------------------------------------------------------------------------------------=======================================基于JD51开发板的电子闹钟程序=======================================************************************程序功能说明********************************************************************* ***1、基础功能为计时,并显示当前时间。
(完整word版)基于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制作
![(完整word版)基于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fab23eb089eb172dec63b715.png)
毕业综合实训概述实训目的:对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制作及设计原理的掌握,利用本次实训对所学的理论课程进行实际论证,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能够更好的运用在实践当中。
实训时间:2015年9月21日-2015年11月8日实训要求:1.独立完成实物的制作及理解设计原理;2.分析及制作程序流程图;3. 绘制电路图;4.了解个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目录1 引言 (1)1.1选题背景 (1)1.2设计原理 (1)1.3单片机简介 (2)1.4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2)1.5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2)2 方案议论 (5)2.1 设计要求 (5)2.2 系统描述 (5)2.3 设计方案 (5)2.3.1 集成电路 (5)2.3.2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6)2.3.3结论 (7)3 硬件设计 (8)3.1硬件结构 (8)3.2中心控制模块 (8)3.3电源模块 (11)3.4控制电路 (12)3.5复位电路 (12)4软件设计 (15)4.1电子时钟的设计原理 (15)4.2 软件设计流程 (15)5 总结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8)附录电子时钟程序 (19)1 引言1.1选题背景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常用英文字母的缩写MCU表示单片机,它最早是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
单片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最小系统),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缺少了外围设备等。
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
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INTEL的80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当时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
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51,此后在805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
(完整)基于STC单片机的电子时钟毕业设计(DOC)
![(完整)基于STC单片机的电子时钟毕业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81a08adfe2bd960591c6773a.png)
电子时钟[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STC单片机的电子时钟技术,由STC12C5A16S2芯片和LCD1602液晶显示屏,DS18B20进行温度测量,辅以必要的的电路,构成一个单片机定时闹钟。
电子钟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也可以采用单片机来完成.LCD显示“时”,“分”,LED闪动来做秒计数,定时时间到能发出警报声或者启动继电器,从而控制电器的启停。
现在是自动化高度发达的时代,特别是电子类产品都是靠内部的控制电路来实现对产品的控制,达到自动运行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这里要做的设计中的电器元件及电路的支持。
在这次设计中主要是用STC12C5A16S2来进行定时,也结合着其他辅助电路实施控制,在定时的时候,按一下控制小时的键对小时加一;按一下控制分钟的键对分钟加一;到达预设的时间,此电路就会发出报警声音提示已经到点。
[关键词] 定时闹钟STC12C5A16S2 LCD1602Time clock[Abstract] The regular alarm clock designers design, by the microcontroller STC12C5A16S2 chip and LCD1602 display、 DS18B20 , combined with the necessary circuitry to form a single—chip timer alarm clock. Clock can be digital circuit,the microcontroller can also be used to complete。
LCD display "when”, "sub”,LED flash to do the second count, regular time to be able to sound an alarm or start relay to control the electrical start and stop. Now is the era of highly developed automation, especially electronic products are relying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circuitry to achieve control of the produc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utomatic operation, which requires us to do the design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nd circuits to support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时钟实验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时钟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7428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9.png)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时钟实验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其中,智能电子时钟作为一种常见的智能化产品,不仅仅用来显示时间,还可以通过添加各种功能来提供更多的服务。
本文将基于单片机进行智能电子时钟的实验研究。
智能电子时钟需要具备以下基本功能:显示当前时间、日期等信息、具备闹钟功能、显示温度和湿度等环境信息等。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将借助单片机的强大功能和灵活性,实现这些基本功能,并且通过添加其他功能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实验的开始阶段,首先需要了解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包括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单片机进行编程。
然后,选择适当的单片机型号,并进行硬件搭建,包括连接显示器、显示模块、温湿度传感器等外部模块。
在硬件搭建完成后,开始进行软件编程。
根据实验设计,编写程序实现显示时间、日期等信息的功能,通过使用时钟模块实现闹钟功能,通过温湿度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并显示在屏幕上等。
编程过程需要熟悉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以及相应的编程技巧和调试方法。
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调试和优化。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发现程序中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优化。
在调试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仿真工具进行虚拟调试,节省调试时间和成本。
一旦实验中的基本功能实现成功,并且经过多次调试和优化后达到相对稳定的效果,可以考虑添加其他功能来提升时钟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可以通过添加无线连接的功能,实现与其他设备的连接,例如手机或电脑,通过这种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时钟,设置闹钟、查看天气信息等。
此外,还可以添加语音识别功能,通过语音命令来控制时钟的功能。
这些高级功能可以通过单片机的IO口和外围模块实现,需要更加复杂的程序设计和调试。
综上所述,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时钟实验研究需要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技巧,并且需要进行多次调试和优化。
通过添加各种功能,可以提升时钟的智能化水平,并且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单片机电子时钟(LCD显示)综合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LCD显示)综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18711cda38376bae1fae4c.png)
单片机综合实验报告题目:电子时钟(LCD)显示一、实验内容: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使用字符型LC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
●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
●用4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4个功能键接在P1.0~P1.3引脚上。
功能键K1~K4功能如下。
●K1—进入设置现在的时间。
●K2—设置小时。
●K3—设置分钟。
●K4—确认完成设置。
程序执行后工作指示灯LED闪动,表示程序开始执行,LCD显示“00:00:00”,然后开始计时。
二、实验电路及功能说明1)单片机主控制模块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进行一系列控制。
2)时钟显示模块用1602为LCD显示模块,把对应的引脚和最小系统上的引脚相连,连接后用初始化程序对其进行简单的功能测试。
测试成功后即可为实验所用,如图:3)时间调整电路用4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4个功能键接在P1.0~P1.3引脚上。
功能键K1~K4功能如下。
K1—进入设置现在的时间。
K2—设置小时。
K3—设置分钟。
K4—确认完成设置。
如图:三、实验程序流程图:主程序:时钟主程序流程子程序:四、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及分析:单片机的晶振可以根据要求设定。
6MHZ为和现实时间显示相同。
实验采用12MHZ晶振采用方式1定时,选取50ms采用20次中断达到一秒,采用查表方式控制LCD显示。
当烧入程序后开始运行,根据初始值设定可以观察到显示的时间,这里为了更明显观察显示数据变化把起始值设为23:59:50 运行后显示,K1为进入现在设置时间,当按下K1后显示,和实验要求相比较,实现了按下K1进入现在时间设置,按下K4确认完成时间设置的功能;不同之处: 当进入时间设置时在按下K1设置小时,再次按下K1是设置分钟。
增加功能:进入时间设置并选择设置位置后K2键位数字增加功能,K3键为数字减小功能。
根据仿真结果能够确定编程正确,基本实现了所有功能,而且有所改进。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https://img.taocdn.com/s3/m/203738d184254b35eefd343c.png)
1、电子闹钟的硬件系统框架:设计出电子闹钟的基本整体框架。
2、电子闹钟的电源设计:采用交直流供电电源。
电子钟一般采用数码管等显示介质,因而必须以交流供电为主,以直流电源为后备辅助电源。
3、电子闹钟的主机电路设计:主要有1)系统时钟电路设计:对时间要求不是很高,只要能使系统可靠起振并稳定运行就行。
2)系统复位电路设计:本系统采用的是RC复位方式3)按键与按钮电路设计:按键与按钮电路设计中关键要考虑的就是按键的去抖动问题。
本系统采用软件去抖。
考虑到对时和设定闹铃时间操作的使用频率不高,为了精简系统和降低成本,本系统只设置两个按键。
a)SET键,对应系统的不同工作状态,具有3个功能:在复位后的待机状态下,用于启动设定时间参数(对时或定闹);在设定时间参数状态而且不是设定最低位(即分个位)的状态下,用于结束当前位的设定,当前设定位下移;在设定最低位(分个位)的状态下,用于结束本次时间设定。
b)+1键,用于对当前设定位进行加1操作。
4)闹铃声光指示电路设计:本系统采用声音指示,关键元件是蜂鸣器。
4、电子闹钟的显示电路设计:设计一个由LED数码管组成的显示电路,显示采用共阳极数码管,其目的是为了简化限流电路的设计和实现亮度可调的要求。
一功能模、设计指标:1. 显示时、分、秒。
2. 可以24小时制或12小时制。
3. 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对小时和分单独校时,对分校时的时候,停止分向小时进位。
校时时钟源可以手动输入或借用电路中的时钟。
4. 具有正点报时功能,正点前10秒开始,蜂鸣器1秒响1秒停地响5次。
5. 为了保证计时准确、稳定,由晶体振荡器提供标准时间的基准信号。
二、设计要求:1. 画出总体设计框图,以说明数字钟由哪些相对独立的块组成,标出各个模块之间互相联系,时钟信号传输路径、方向和频率变化。
并以文字对原理作辅助说明。
2. 设计各个功能模块的电路图,加上原理说明。
3.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在面包上接线验证、调试各个功能模块的电路,在接线验证时设计、选择合适的输入信号和输出方式,在充分电路正确性同时,输入信号和输出方式要便于电路的测试和故障排除。
单片机实训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闹钟设计
![单片机实训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闹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2793f0910ef12d2af9e7b1.png)
单片机实训——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闹钟设计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级:信息122姓名:冯健学号:22指导老师:邬志锋、香永辉实训时间:2013年6月30日-7月5日目录绪论 (3)第一章总体设计方案 (3)1.1 目的 (3)1.2 要求 (3)1.3 工作原理 (4)1.4 思路 (4)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 (4)2.1 系统的硬件设计框 (4)2.2 主要单元的电路设计 (4)2.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4)2.2.2 DS1302时钟电路 (5)2.2.3 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 (5)2.2.4 键盘电路 (6)第三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6)3.1 主程序流程图 (6)3.2 时钟程序流程图 (7)第四章结束语 (7)附录 (8)绪论时钟的数字化,大力推动了计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单片机构成的装置中,实时时钟是必不可少的部件。
时钟芯片DS1302与单片机同步通信构成数字时钟电路。
DS1302的后背电源及对后背电源进行涓细电流充电功能保证电路断电后仍能保存时间和数据信息等。
该时钟电路强大的功能和优越的性能,在很多领域的应用中,尤其是某些自动化控制、长时间无人看守的测控系统等对时钟精确性和可靠性有较高的场合,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第一章总体设计方案1.1目的1)加深了对ds1302时钟芯片及其应用;2)了解了lcd1602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3)能够熟练的应用lcd1602来做一些小制作。
1.2 要求1)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和设计思路,确定该系统的系统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
电路整体上分为控制和显示部分,以单片机最小系统为核心电路,控制LCD显示,具体的显示内容和方式由软件来完成;图(1)2)由于有时钟和日期的调节功能需要校准电路和基本的复位电路,复位电路采用按键复位,调节键、加1键、确定键,闹钟调节键,共五键,计时功能由DS1302完成,显示功能则由LCD1602液晶完成。
单片机_实验名称:电子时钟
![单片机_实验名称:电子时钟](https://img.taocdn.com/s3/m/590e60235901020207409cca.png)
实验名称:电子时钟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飞速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数字钟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由于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以及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得数字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还用于计时、自动报时及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
尽管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现成的集成电路芯片出售,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是鉴于数字钟电路的基本组成包含了数字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数字钟的研究,对我们对单片机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单片机数字时钟具有编程灵活,便于电子钟功能的扩充,精度高等优点,同时还能用电子钟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本设计主要用8051单片机配合LED数码显示管、蜂鸣等器件,采用24小时计时方式,最小显示到分钟,通过LED灯的闪烁体现秒的计数,兼有闹钟的作用,以蜂鸣来体现闹钟时间的到达。
关键字:单片机汇编语言数字时钟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会应用8051定时器时间及时处理;2、学习按键扫描电路的应用;3、掌握LED数码管动态显示的设计方法;4、掌握汇编语言的简单编程。
二、实验任务及设计要求设计要求:利用实验平台上的4个LED数码管,设计带有闹铃功能的数字时钟。
1、在4位数码管上显示当前时间,计时格式为“时时分分”2、由LED闪烁做秒显示3、利用按键可以对时间及闹钟进行设置,并可显示闹铃时间。
当闹铃时间到蜂鸣器发出声响,按停止键可使闹铃声停止。
三、工作原理及设计思路1、综述:我们设计的该系统主要分为时钟计时、校时和闹钟三个模块。
利用单片机定时器完成计时功能,定时器1计时中断程序每隔5ms中断一次并当作一个计数,每中断一次计数加1,当计数200次时,则表示1s到了,秒变量加1,同理60秒时分钟加1,60分钟时小时加1,小时达到24时,全部清零,重新计时。
单片机电子钟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20d5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8.png)
单片机电子钟实验报告单片机电子钟实验报告引言: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微处理器的功能。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包括电子钟。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单片机和其他电子元件,成功地制作了一台电子钟。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验过程、结果和总结。
实验目的:我们的实验目的是设计和制作一台精确可靠的电子钟。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希望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同时提高我们的电路设计和焊接能力。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我们首先收集了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单片机、晶振、电容、电阻、显示器等。
然后,我们仔细阅读了单片机的技术规格和电路图。
2. 电路设计:根据单片机的技术规格和电路图,我们开始设计电路。
我们确定了电源电压、电路连接方式和元件数值。
然后,我们使用仿真软件验证了我们的设计。
3. 焊接电路板:在确认电路设计无误后,我们开始焊接电路板。
我们小心翼翼地将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并确保焊接点牢固可靠。
焊接完成后,我们使用万用表对焊接点进行了测试。
4. 编程:接下来,我们使用C语言编写了单片机的程序。
我们根据电路的功能需求,编写了显示时间、闹钟设置、闹钟响铃等功能的代码。
然后,我们使用编程器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
5. 调试:在完成编程后,我们对电路进行了调试。
我们逐一测试了各个功能,确保电子钟的正常运行。
我们检查了显示、闹钟和时间设置等功能,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
实验结果: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地制作了一台功能完善的电子钟。
它能够精确显示时间,并具备闹钟功能。
在我们的测试中,电子钟的运行稳定,显示清晰可见。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我们学会了电路设计、焊接和编程等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在焊接电路板时,我们需要小心操作,以避免短路或焊接不牢固。
在编程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调试,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单片机电子时钟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50e4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e.png)
单片机电子时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2.掌握单片机的时钟生成方法;3.实现一个基本的电子时钟。
二、实验器材:1.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2.LCD1602液晶显示屏;3.外部晶体振荡器;4.面包板、杜邦线等。
三、实验原理:单片机是由一个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它具有高度集成和灵活应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STC89C52是一种常见的单片机,具有可编程的特点,可以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各种功能。
为了实现电子时钟功能,我们需要了解单片机的时钟生成方法。
单片机一般内部包含一个振荡器电路,通过外部晶体振荡器提供的时钟信号来控制单片机的工作速度。
具体实现时钟功能需要通过编写程序生成一个固定频率的脉冲信号,并通过控制液晶显示屏显示当前的时间。
四、实验步骤:1.将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液晶显示屏、外部晶体振荡器等连接起来,按照电路图进行布线。
2.编写程序,通过设置定时器,生成1毫秒的定时中断信号。
在中断程序中,获取当前的系统时间,并进行相应的显示。
4.观察液晶显示屏,检查是否显示当前的时间,如正常显示,则实验成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电子时钟。
液晶显示屏能够正常显示当前的时间,而且精度较高。
实验过程中,我们对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实验心得与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并实际编写了一个电子时钟程序。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单片机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单片机实验报告(电子时钟)
![单片机实验报告(电子时钟)](https://img.taocdn.com/s3/m/cb0ef85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7.png)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1了解单片机的种类,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2 掌握利用单片机进行系统设计的方法;3掌握利用protel进行原理图设计和PCB设计的方法;4学会进行单片机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5 了解单片机系统整个设计开发流程。
二、设计装置功能1、用单片机实现设计要求(1)实现功能:①正常的24小时制的电子表功能显示(时/分/秒)。
②任意时间(时/分/秒)闹钟时刻的设置并在设定时刻响铃。
(2)所使用器件:STC 89C52RC单片机1个、2位共阳极数码管3个、蜂鸣器1个、74LS138一片、74LS47一片、74HC04一片、电阻、电容及其他辅助电子元件。
(3)显示时间与闹钟时刻的设置:单片机的人机操作部分由六个按钮组成。
从电子钟电路板上(从左到右)分别是:①单片机复位键②闹钟开关③小时位累加键④分钟位累加键⑤秒钟位累加键⑥闹钟/时间显示切换键按键说明:复位键——把3个2位数码管显示数字全部清零。
闹钟开关键——按下键,闹钟开关模式切换。
时针位累加键——按下键,则实现时针位的累加00-23(累加循环)。
分针位累加键——按下键,则实现分针位的累加00-59(累加循环)。
秒针位累加键——按下键,则实现秒针位的累加00-59(累加循环)。
闹钟/时间显示切换键——按下键,能够实现数码管闹钟和时间两种显示功能的切换。
三、设计问题分析面对的问题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软件的设计,也就是实现计时定时的控制功能的程序编辑,在电脑上模拟需要实现的功能;另一个是硬件的设计,需要我们自己购买器件、设计并焊接电路板。
而更为重要的一步是将软件、硬件相结合,做好电路后,我们试着把程序写入芯片测试,然而没有获得应该有的显示,接着我们多次检查电路,修改程序,在不断调试中终于实现正确显示。
四、设计思路本次设计的系统以动态显示显示时分秒模块,它能显示正确的时间,而且所显示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同,基本做到同步,显示清晰明亮,可读性强。
系统主程序开始后,首先是对系统环境初始化,设置好时分秒后系统开始运行;然后可打开闹钟,预设响铃的时刻,计时系统到该时刻后自动响设定铃声。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时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时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b9c6dde53a580217fcfe05.png)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时钟设计1 设计任务与要求1.1 设计背景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
由于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数字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还用于计时、自动报时及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
尽管目前市场上已有现成的数字钟集成电路芯片出售,价格便宜、使用也方便,但鉴于单片机的定时器功能也可以完成数字钟电路的设计,因此进行数字钟的设计是必要的。
在这里我们将已学过的比较零散的数字电路的知识有机的、系统的联系起来用于实际,来培养我们的综合分析和设计电路,写程序、调试电路的能力。
单片根据以上的电子时钟的设计要求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硬件电路模块:单片机模块、数码显示模块与按键模块,模块之间的关系图如下面得方框电路图1所示。
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不仅已成为工业测控领域普遍采用的智能化控制工具,而且已渗入到人们工作和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有力地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应用前景广阔。
1.2 课程设计目的(1)巩固、加深和扩大单片机应用的知识面,提高综合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业控制的能力;(2)培养针对课题需要,选择和查阅有关手册、图表及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提高组成系统、编程、调试的动手能力;(3)过对课题设计方案的分析、选择、比较、熟悉单片机用系统开发、研制的过程,软硬件设计的方法、内容及步骤。
1.3 设计要求1).时制式为24小时制。
2).采用LED数码管显示时、分,秒采用数字显示。
3).具有方便的时间调校功能。
4).计时稳定度高,可精确校正计时精度。
2 总体方案设计2.1 实现时钟计时的基本方法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来实现时钟计数。
(1) 计数初值计算:把定时器设为工作方式1,定时时间为50ms,则计数溢出20次即得时钟计时最小单位秒,而100次计数可用软件方法实现。
单片机综合实验报告51电子时钟
![单片机综合实验报告51电子时钟](https://img.taocdn.com/s3/m/3c698278ce2f0066f433220e.png)
一、实验内容:设计一个数字时钟,显示范围为00:00:00~23:59:59。
通过5个开关进行控制,其中开关K1用于切换时间设置(调节时钟)和时钟运行(正常运行)状态;开关K2用于切换修改时、分、秒数值;开关K3用于使相应数值加1调节;开关K4用于减1调节;开关K5用于设定闹钟,闹钟同样可以设定初值,并且设定好后到时间通过蜂鸣器发声作为闹铃。
选做增加项目:还可增加秒表功能(精确到0.01s)或年月日设定功能。
二、实验电路及功能说明1602显示器电路(不需接线)电子音响电路按键说明:按键键名功能说明K1切换键进入设定状态K2 校时依次进入闹钟功能是否启用,闹钟时,分秒,年,月,日及时间时,分,秒的设置,直到退出设置状态K3 加1键调整是否起用闹钟和调节闹钟时,分,秒,年,月,日,时间的时,分,秒的数字三、实验程序流程图:四、实验结果分析定时程序设计:单片机的定时功能也是通过计数器的计数来实现的,此时的计数脉冲来自单片机的内部,即每个机器周期产生一个计数脉冲,也就是每经过1个机器周期的时间,计数器加1。
如果MCS-51采用的12MHz晶体,则计数频率为1MHz,即每过1us的时间计数器加1。
这样可以根据计数值计算出定时时间,也可以根据定时时间的要求计算出计数器的初值。
MCS-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具有4种工作方式,其控制字均在相应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中,通过对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编程,可以方便的选择定时器/计数器两种工作模式和4种工作方式。
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在方式0时,为13位的计数器,由TLX(X=0、1)的低5位和THX的高8位所构成。
TLX低5位溢出则向THX进位,THX计数溢出则置位TCON中的溢出标志位TFX.当定时器/计数器工作于方式1,为16位的计数器。
本设计师单片机多功能定时器,所以MCS-51内部的定时器/计数器被选定为定时器工作模式,计数输入信号是内部时钟脉冲,每个机器周期产生一个脉冲使计数器增1。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时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时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57d3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7.png)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时钟设计引言:电子时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设备,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可以实现精确的时间显示、闹钟设置、定时功能等。
本设计将使用单片机控制电子时钟的各种功能,通过一个LCD显示屏来显示时间和其他信息。
一、设计目标:1.实现准确显示时间功能;2.设计带有闹钟设置的功能;3.实现定时功能。
二、设计原理:该电子时钟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单片机将外部的时钟信号进行调整和处理,然后控制液晶显示屏显示时间。
电子时钟的核心是单片机,通过单片机的计时功能实现时钟的准确显示,并通过输入设备设置闹钟功能和定时功能。
三、设计流程:1.系统初始化:首先,将单片机初始化,设置时钟和计时器的相关参数,开启显示屏的显示功能。
2.时间显示功能:通过计时器中断,定时更新时间,并将时间值传递给液晶显示屏显示出来。
3.闹钟设置功能:通过按键输入设置闹钟时间,将设置好的闹钟时间存储到单片机中。
4.定时功能:通过按键输入设置定时时间,将设置好的定时时间存储到单片机中,当定时时间到达时,触发相应的动作,如报警等。
四、硬件设计:1.单片机选择:选用一款适合的单片机,如51系列单片机。
2.时钟电路:通过外部晶振或者RTC芯片来提供准确的时钟信号。
3.输入设备:使用按键作为输入设备,用于设置闹钟和定时功能;4.显示屏:选用合适的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时间。
五、软件设计:1.系统初始化:设置时钟和计时器的相关参数,开启显示屏的显示功能。
2.时间显示功能:通过计时器中断,定时更新时间,并将时间值传递给液晶显示屏显示出来。
3.闹钟设置功能:通过按键输入设置闹钟时间,将设置好的闹钟时间存储到单片机中。
4.定时功能:通过按键输入设置定时时间,将设置好的定时时间存储到单片机中,当定时时间到达时,触发相应的动作,如报警等。
六、实验结果:本设计可以准确显示时间,并可以设置闹钟和定时功能。
当闹钟和定时时间到达时,会触发相应的动作,实现了基本要求。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08961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5.png)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摘要:电子钟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时钟类型。
通过单片机,可以实现数字时钟的各种功能,例如:时间显示、闹钟功能、温度显示等。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方案,其中包括硬件系统的设计和程序代码的实现。
该电子钟的基本功能包括:时钟模式、闹钟模式、温度显示和日期显示。
设计方案使用的单片机是AT89C52,时钟模块为DS1302。
实验结果表明,该电子钟系统具有稳定性高、精度高、实用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单片机、电子钟、DS13021. 概述电子钟是目前流行的现代时钟类型之一。
通过单片机,可以实现数字时钟的各种功能,例如:时间显示、闹钟功能、温度显示等。
作为一种普遍应用于家庭以及公共场所的计时工具,电子钟能够提高人们的时效性、管理效率。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方案,其中包括硬件系统的设计和程序代码的实现。
该电子钟的基本功能包括:时钟模式、闹钟模式、温度显示和日期显示。
设计方案使用的单片机是AT89C52,时钟模块为DS1302。
实验结果表明,该电子钟系统具有稳定性高、精度高、实用性强等特点。
2. 硬件设计2.1 系统原理系统的核心是AT89C52单片机,其包括了8051架构下所有标准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以及升级的功能模块。
DS1302是常用的实时时钟模块,它包含一个时钟/日历的B类时钟芯片、一个31个字节的静态RAM 以及一个摆振电路。
通过与AT89C52的串行通信接口,可以实现时钟芯片与单片机的通信。
2.2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包括AT89C52单片机、DS1302时钟芯片、4个7段数码管以及相关的外围元件。
其中,输入电源电压为5V直流电压,4个7段数码管均采用共阴极的连接方式。
2.3 电路说明(1) 时钟模块DS1302DS1302是一种时钟模块,其具有许多特性,例如:硬件控制时间的计数、在停电情况下,仍能保持时间记录、考虑到掉电情况、在无外部纪念日的情况下,为计时器提供64字节的RAM等特点。
单片机_ 电子时钟实验报告[1]
![单片机_ 电子时钟实验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a8d3635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9.png)
单片机_ 电子时钟实验报告[1]
本次实验是使用单片机设计的电子时钟,它可以实现24小时的时间显示。
本次实验
的实现过程中,使用到了微处理器核心处理器8051,它具有运算能力强、指令结构简单等优点,是单片机的经典之作。
实验的完成过程中,首先需要安装实验所需的部件。
具体包括:微处理器核心处理器8051、七段数码管、5V电源模块和按键模块。
接下来需要连接电子组件,经过排序,电路原理图为:电池供电。
通过805单片机的定时,实现对时钟的运行。
接着就可以进行编程。
此处使用的编程语言是C语言。
在编程的过程中,首先要设定
主函数,确定程序的执行流程。
接着将要实现的功能分解为若干个子函数,完成编程工作。
接下来,编写完代码后,就可以验证本次实验。
实际运行时,将电子组件按照设计的
电路原理图进行对接,按指定的代码运行,程序会自动运行,最后显示出现电子时钟的数
字显示。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全部过程。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所学到的主要的内容是:微处理
器的基础和指令;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电子时钟的设计原理;实现电子时钟的电路原理图。
整个实验过程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为我们今后接触更复杂的设计工作打下了基础。
单片机电子钟实习实训报告
![单片机电子钟实习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5f1d4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f.png)
单片机电子钟实习实训报告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学校组织了一次单片机电子钟实习实训。
本次实习实训的目标是设计并制作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实现小时、分钟和秒的显示,同时具备校时功能。
二、实习实训内容1. 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熟悉单片机的编程环境和编程语言。
2. 学习电子钟的设计原理,掌握电子钟的显示方式、时间计算方法和校时功能实现方法。
3. 设计并制作电子钟的硬件电路,包括单片机、显示模块、按键模块等。
4. 编写电子钟的程序代码,实现小时、分钟和秒的显示,以及校时功能。
5. 进行电路仿真和实际制作,调试并优化电路性能。
三、实习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和准备:在实习实训开始前,我们学习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编程环境和编程语言,了解了电子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2. 硬件设计:根据设计要求,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电子钟硬件电路,包括单片机、LCD显示模块、按键模块等。
其中,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负责时间计算和显示控制;LCD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时间;按键模块用于实现校时功能。
3. 程序编写:根据硬件设计,我们编写了一个简单的电子钟程序,实现了小时、分钟和秒的显示,以及校时功能。
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进行时间计算,通过I/O口控制LCD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
4. 电路仿真和实际制作:在完成程序编写后,我们使用Proteus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随后,我们根据仿真结果实际制作了电子钟电路,并进行了调试和优化。
四、实习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习实训,我们成功地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实现了小时、分钟和秒的显示,以及校时功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单片机原理和电子钟设计方法,还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本次单片机电子钟实习实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单片机-电子时钟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c40c97650e52ea5418980b.png)
一、实验任务及要求在焊接的电路板中,4个LED数码管,设计带有闹铃功能的数字时钟,要求:1、在4位数码管上显示当前时间。
显示格式“时时分分”;2、由LED闪动做秒显示;3、利用按键可对时间及闹玲进行设置,并可显示闹玲时间。
当闹玲时间到蜂鸣器发出声响,按停止键使可使闹玲声停止。
二、方案论证与比较数字时钟方案数字时钟是本设计的最主要的部分。
根据需要,可利用两种方案实现。
方案一:本方案采用Dallas公司的专用时钟芯片DS12887A。
该芯片内部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其芯片精度不大于10ms/年,且具有完备的时钟闹钟功能,因此,可直接对其以用于显示或设置,使得软件编程相对简单。
为保证时钟在电网电压不足或突然掉电等突发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芯片内部包含锂电池。
当电网电压不足或突然掉电时,系统自动转换到内部锂电池供电系统。
而且即使系统不上电,程序不执行时,锂电池也能保证芯片的正常运行,以备随时提供正确的时间。
方案二:本方案完全用软件实现数字时钟。
原理为:在单片机内部存储器设三个字节分别存放时钟的时、分、秒信息。
利用定时器与软件结合实现5毫秒定时中断,每产生一次中断,存储器内相应的计数值加1;若计数值达到200,则将其清零,并将方案一:静态显示。
所谓静态显示,就是当显示器显示某一字符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恒定的导通或截止。
该方式每一位都需要一个8 位输出口控制。
静态显示时较小的电流能获得较高的亮度,且字符不闪烁。
但当所显示的位数较多时,静态显示所需的I/O口太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方案二:动态显示。
所谓动态显示就是一位一位的轮流点亮各个位,对于显示器的每一位来说,每隔一段时间点亮一次。
利用人的视觉暂留功能可以看到整个显示,但必须保证扫描速度合适,字符才不闪烁。
显示器的亮度既与导通电流有关,也于点亮时间与间隔时间的比例有关。
调整参数可以实现较高稳定度的显示。
动态显示节省了I/O口,降低了能耗。
从节省I/O口和降低能耗出发,本设计采用方案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一电子时钟(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按键、显示器的使用方法、定时器的原理
二、实验内容
数码管显示可调钟表(无定时功能),用到开发板中矩阵键盘的上三排按键。
若要更改时钟初始值(即时钟校准,因为时钟初始值全为0),可先按下矩阵键盘中的S16键(第三排第三列),此时时钟会暂停。
然后按S6---S15中的键修改矫正当前值,S6--S15分别先后对应数字0到9。
矫正完后,按下S17(第三排最后一个),时钟可继续工作。
三、实验电路
四、实验程序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dula=P2^6;
sbit wela=P2^7;
sbit beep=P2^3;
unsigned char j,k,a1,a0,b1,b0,c1,c0,s,f,m,key=10,temp,qq;
uchar shi20,shi10,fen20,fen10,miao20,miao10,new,ok=1,wei;
unsigned int pp;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
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i)
{
for(j=i;j>0;j--)
for(k=125;k>0;k--);
}
void display(uchar shi2,uchar shi1,uchar fen2,uchar fen1,uchar miao2,uchar miao1) {
dula=0;
P0=table[shi2];
dula=1;
dula=0;
wela=0;
P0=0xfe;
wela=1;
wela=0;
delay(5);
P0=table[shi1]|0x80;
dula=1;
dula=0;
P0=0xfd;
wela=1;
wela=0;
delay(5);
P0=table[fen2];
dula=1;
dula=0;
P0=0xfb;
wela=1;
wela=0;
delay(5);
P0=table[fen1]|0x80;
dula=1;
dula=0;
P0=0xf7;
wela=1;
wela=0;
delay(5);
P0=table[miao2];
dula=1;
dula=0;
P0=0xef;
wela=1;
wela=0;
delay(5);
P0=table[miao1];
dula=1;
dula=0;
P0=0xdf;
wela=1;
wela=0;
delay(5);
}
void keyscan0()
{
P3=0xfb;
temp=P3;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delay(10);
if(temp!=0xf0)
{
temp=P3;
switch(temp)
{
case 0xbb:
ok=0;
break;
case 0x7b:
ok=1;
break;
}
}
}
}
void keyscan()
{
{
P3=0xfe;
temp=P3;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delay(10);
if(temp!=0xf0)
{
temp=P3;
switch(temp)
{
case 0xee:
key=0;
wei++;
break;
case 0xde:
key=1;
wei++;
break;
case 0xbe:
key=2;
wei++;
break;
case 0x7e:
key=3;
wei++;
break;
}
while(temp!=0xf0)
{
temp=P3;
temp=temp&0xf0;
beep=0;
}
beep=1;
}
}
P3=0xfd;
temp=P3;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delay(10);
if(temp!=0xf0)
{
temp=P3;
switch(temp)
{
case 0xed:
key=4;
wei++;
break;
case 0xdd:
key=5;
wei++;
break;
case 0xbd:
key=6;
wei++;
break;
case 0x7d:
key=7;
wei++;
break;
}
while(temp!=0xf0)
{
temp=P3;
temp=temp&0xf0;
beep=0;
}
beep=1;
}
}
P3=0xfb;
temp=P3;
temp=temp&0xf0;
if(temp!=0xf0)
{
delay(10);
if(temp!=0xf0)
{
temp=P3;
switch(temp)
{
case 0xeb:
key=8;
wei++;
break;
case 0xdb:
key=9;
wei++;
break;
}
while(temp!=0xf0)
{
temp=P3;
temp=temp&0xf0;
beep=0;
}
beep=1;
}
}
}
}
void main()
{
TMOD=0x01;
TH0=(65536-46080)/256;// 由于晶振为11.0592,故所记次数应为46080,计时器每隔
50000微秒发起一次中断。
TL0=(65536-46080)%256;//46080的来历,为50000*11.0592/12
ET0=1;
EA=1;
while(1)
{ keyscan0();
if(ok==1)
{ TR0=1;
wei=0;
if(pp==20)
{ pp=0;
m++;
if(m==60)
{
m=0;
f++;
if(f==60)
{
f=0;
s++;
if(s==24) //为24h一个循环,若要12h,只需在此改为12即可。
{
s=0;
}
}
}
}
a0=s%10;
a1=s/10;
b0=f%10;
b1=f/10;
c0=m%10;
c1=m/10;
display(a1,a0,b1,b0,c1,c0);
}
else
{ TR0=0;
keyscan();
if(key!=10)
{
switch(wei)
{
case 1: if(key<3) //小时最高位为2
a1=key;
else
wei--;
break;
case 2: if(a1==1|a1==0)
a0=key;
else
if(key<5)
a0=key; //当小时最高位为2时,低位最高为4
break;
case 3: if(key<7) //分钟最高位为6
b1=key;
else
wei--;
break;
case 4: b0=key; break;
case 5: if(key<7) //秒最高位为6
c1=key;
else
wei--;
break;
case 6: c0=key; break;
}
key=10;
}
m=c1*10+c0;
f=b1*10+b0;
s=a1*10+a0;
display(a1,a0,b1,b0,c1,c0);
}
}
}
void time0() interrupt 1
{ TH0=(65536-46080)/256;
TL0=(65536-46080)%256;
pp++;
}
五、实验仪器设备1.单片机实验系统2.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