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荷载规范应用
加拿大风荷载规范
![加拿大风荷载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5805d9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8.png)
加拿大风荷载规范1,本条规定了围护结构的风荷载标准值,其制订依据及说明如下所述。
1,外压。
内压与净压。
在来流湍流和建筑湍流。
或称为特征湍流,的共同作用下。
建筑物外表面形成随时间,空间不断脉动变化的风压力或风吸力,围护结构外表面承受的最大风压力和最大风吸力统称为风荷载最值。
其中,风吸力垂直于屋盖外表面并且方向背离屋盖表面。
采用负值表示风吸力,最大风吸力即风荷载最小值。
风压力垂直于屋盖外表面并且方向指向屋盖表面,采用正值表示,最大风压力即风荷载最大值,外表面风荷载最值需要进行概率分析。
以最值发生概率的分位数作为其估计值。
另一方面。
对于封闭式建筑物或半开敞式建筑物。
气流通过孔隙。
洞口进入或流出室内,室内形成风压力或风吸力,其波动幅度相对较小,通常将室内风压看作常数,根据风洞试验结果确定内压,室内风压力的方向指向室内屋盖。
墙面。
采用正值表示。
室内风吸力的方向背离室内屋盖。
墙面。
采用负值表示。
在美国,加拿大,日本。
澳大利亚。
英国。
欧洲等国家,地区的风荷载规范中。
均采用了外表面风压最值与内压之差表达封闭式,半开敞式建筑物围护结构的风荷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规定了围护结构外表面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亦规定了围护结构的内压系数。
借鉴国内外标准的相关规定。
综合考虑围护结构外表面。
内表面的风荷载作用,本标准将封闭式房屋屋盖围护结构的风荷载表示为外表面风压最值与内压之差的形式,对于开敞式建筑物,应根据围护结构表面的净风压,进行极值的概率分析和估计,确定开敞式建筑物围护结构风压最值,本标准采用外表面净风压表达开敞式建筑物围护结构的风荷载。
此时不考虑内压。
2。
平均速压与阵风速压。
在国外荷载标准的风荷载条文规定中。
参考速压采用平均速压或者阵风速压,其中平均速压时距为10min或者1h,阵风速压的时距为3s。
对于围护结构风荷载。
外表面风压最值表达为风压系数最值与平均速压或阵风速压之积的形式,内压表达为内压系数与平均速压或阵风速压之积的形式,加拿大。
脚手架规范
![脚手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6a671d92b160b4e777fcf8b.png)
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脚手架的搭设第六部分:金属管和扣件式脚手架——与AS/NZS 一致——————————————此标准是由澳大利亚标准、新西兰的BD/36标准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用于替代澳大利亚脚手架搭设的标准中关于。
预制式脚手架和管连接式脚手架,金属管和扣件式脚手架应该遵守(补充条款AS —1991)。
此标准是对在脚手架搭设的一般性设计中,对于AS/NZS 简化应用。
此版本与过去的版本主要的技术变化如下:(a) 在适用范围中说明的脚手架覆盖的高度,由45 m减至33 m。
(b) 在入口开口,平台支架和悬臂式隔挡平台(扇型)中应服从工程设计的要求已被删去。
(c) 一些多余的定义已被删掉。
(d) 修正了一些笼式脚手架的要求。
此标准作为AS/NZS 1576系列第6部分发行,当第3部分需要修正时,此部分就作为其补充。
页数第1章适用范围和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非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载荷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澳大利亚风荷载取值范例
![澳大利亚风荷载取值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d5f2ccdb28ea81c758f57881.png)
Connection Details
Cladding fastened to this flange
Butt joint with four bolts
Purlin bolts
Bolts with integral washers in both the head and nut shall be used for all types of connections described in this manual as required by AS/NZS 4600, Clause 5.3.1. M12 size PB1230 lysaght standard purlin bolt (grade 4.6): M12 x 30 mm with nut. M16 size PB1645 lysaght standard purlin bolt (grade 4.6): M16 x 45 mm with nut.
6500 SC15012-2B SC15015-2B SC20015-1B SC20019-1B SC20019-2B SC25019-1B
(整理)澳大利亚路面设计规范
![(整理)澳大利亚路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c956a2e6bd97f192279e9d7.png)
第一篇澳大利亚路面设计规范第一章简介1.1应用范围(1) 无结合料粒料的柔性路面;(2) 有一层或多层的半刚性材料的柔性路面;(3) 刚性路面;(4) 柔性路面加铺设计;(5) 适用于主要由荷载引起破坏的路面,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路面破坏应另外考虑;(6) 路面施工水平一般的情况;(7) 未加表面层的材料不适应;(8) 不含刚性路面沥青加铺层;本规范内容包括:路基评价、路面材料评价、交通荷载分析和结构设计等。
本规范建议作为设计指南使用,而不是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标准或限制。
1.2 本规范用途(1) 常规道路交通条件下的柔性路面设计,或专门荷载条件的柔性路面设计;(2) 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特定条件做出设计图表;(3) 柔性路面加铺设计;(4) 刚性路面设计附录A给出了本规范术语,下一章给出了路面设计系统及组成元件。
第二章路面设计系统2.1 概述路面设计目的:确定最经济的路面组成及厚度,满足预计交通荷载行驶,具有相应的服务水平。
设计者应充分了解材料、交通、当地环境及相互作用,能预测任何路面结构组合的性能,并了解所设计道路应有的服务水平。
路面设计的复杂与简单取决于模型简化程度与设计资料的充分性。
本规范包含两套设计系统(1) 新建路面设计;(2) 柔性路面加铺层设计。
但它们的基本理论与其它工程设计是相类似的。
2.2 新路面设计设计框架见图 1.2.1,可能有些因素被忽略或有些因素与其他因素合并考虑,但本图简单轻便地示出了输入变量、分析方法与决定设计方案之间的关系。
图1.2.1 设计框架图2.2.1 输入变量(1) 设计交通量轴载数、轴载分布、荷载值与轮胎压力;除考虑目前交通量外,设计期内轴载数量与组成的变化也应充分考虑。
(2) 路基与路面材料设计者应具有知识:·用来表征承载能力的强度与刚度参数;·温度、湿度、时间与破坏累积对参数的影响;·路面破坏方式与荷载(应力或应变)对路面损坏作用的量化(见表1.2.1)。
澳大利亚路面设计规范
![澳大利亚路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c267917f18583d049645912.png)
第一篇澳大利亚路面设计规范第一章简介1.1应用范围(1) 无结合料粒料的柔性路面;(2) 有一层或多层的半刚性材料的柔性路面;(3) 刚性路面;(4) 柔性路面加铺设计;(5) 适用于主要由荷载引起破坏的路面,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路面破坏应另外考虑;(6) 路面施工水平一般的情况;(7) 未加表面层的材料不适应;(8) 不含刚性路面沥青加铺层;本规范内容包括:路基评价、路面材料评价、交通荷载分析和结构设计等。
本规范建议作为设计指南使用,而不是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标准或限制。
1.2 本规范用途(1) 常规道路交通条件下的柔性路面设计,或专门荷载条件的柔性路面设计;(2) 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特定条件做出设计图表;(3) 柔性路面加铺设计;(4) 刚性路面设计附录A给出了本规范术语,下一章给出了路面设计系统及组成元件。
第二章路面设计系统2.1 概述路面设计目的:确定最经济的路面组成及厚度,满足预计交通荷载行驶,具有相应的服务水平。
设计者应充分了解材料、交通、当地环境及相互作用,能预测任何路面结构组合的性能,并了解所设计道路应有的服务水平。
路面设计的复杂与简单取决于模型简化程度与设计资料的充分性。
本规范包含两套设计系统(1) 新建路面设计;(2) 柔性路面加铺层设计。
但它们的基本理论与其它工程设计是相类似的。
2.2 新路面设计设计框架见图 1.2.1,可能有些因素被忽略或有些因素与其他因素合并考虑,但本图简单轻便地示出了输入变量、分析方法与决定设计方案之间的关系。
图1.2.1 设计框架图2.2.1 输入变量(1) 设计交通量轴载数、轴载分布、荷载值与轮胎压力;除考虑目前交通量外,设计期内轴载数量与组成的变化也应充分考虑。
(2) 路基与路面材料设计者应具有知识:·用来表征承载能力的强度与刚度参数;·温度、湿度、时间与破坏累积对参数的影响;·路面破坏方式与荷载(应力或应变)对路面损坏作用的量化(见表1.2.1)。
斐济多功能体育馆结构设计
![斐济多功能体育馆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27972caf45b307e8719758.png)
[文章编号]1002-8528(2002)05-0011-03斐济多功能体育馆结构设计)))关于援外工程中地震作用及风荷载取值问题葛家琪1,张 涛2(1.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11;2.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4)[摘 要]斐济多功能体育馆工程的结构抗震及抗风设计是遵照中国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而地震作用、风荷载取值是根据当地情况,分别参照新西兰、澳大利亚有关规范进行计算。
本文通过对不同规范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了该工程合理的地震作用和基本风压的取值。
[关键词]地震作用;基本风压;荷载取值[中图分类号]TU312+.1 [文献标识码]AStructural Design of a Multi-Functional Gymnasium in Feiji-Earthquake Action and Wind Load Value ProblemsG E Jia -qi 1,Z HANG Tao 2(1.China Aeronautical Pro j ect &Design Institute,Bei j ing 100011China;2.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Tsin 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Abstract]The earthquake -resis tance design and wind -resistance design of this project complied with the Chinese standards for s tructural desi gn.But,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 tions,the earthquake action and the value of wind load partly complied with the standards for struc -tural design from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In this paper calculating methods in different standards have been compared to confirm the rea -sonable value of earthquake acti on and wind reference pressure in this project.[Key w ords]earthquake action;wind reference pressure;load value[收稿日期]2002-06-20[作者简介]葛家琪(1964-)男,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总结构师1 工程简况斐济群岛位于南太平洋,援斐济多功能体育馆坐落在斐济共和国首都苏瓦。
2011-11-29译文AS NZS 1170.0 Supp 1-2002 Structural design actions - Genera
![2011-11-29译文AS NZS 1170.0 Supp 1-2002 Structural design actions - Genera](https://img.taocdn.com/s3/m/c8dde5fcba0d4a7302763a38.png)
AS/NZS 1170.0附录1:2002NZS 1170.0附录1:2002结构设计荷载—一般原理—注解(AS/NZS 1170.0:2002的附录)源自于澳大利亚,作为AS 1170.1-1989的一部分。
源子于新西兰,作为NZS 4203:1976的一部分。
新西兰旧版本NZS 4203:1992。
AS 1170.1-1989与NZS 4203:1992部分内容一同修订、合并与重新命名为AS/NZS 1170.0附录1:2002。
版权(C)澳大利亚标准认证机构/新西兰标准认证机构版权所有。
未经出版商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式翻印或复制,包括影印在内。
由澳大利亚标准认证机构(GPO邮箱5420,悉尼,NSW 2001)与新西兰标准认证机构(私人邮箱2439,惠灵顿6020)联合发行。
ISBN 0 7337 4470 2本注解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准则委员会BD-006编制,《结构物一般设计要求与荷载》作为AS/NZS 1170.0《结构设计荷载》第0部分:一般原理的附录。
本注解内容部分取代AS 1170.1-1989《结构物最低设计荷载,第1部分:静荷载与活荷载》与NZS 4203:1992《建筑物一般结构设计与设计荷载惯例规范》(第2卷)。
本注解文件中提供了关于本标准要求的背景资料与指南。
本注解文件的条款号采用字母“C”作为前缀,使其同与之直接相关联的本标准条款号区分开来。
如果某个条款没有注解内容,则表示无需对此条款进行解释。
AS/NZS 1170系列标准将供具备一定资质的专业人员使用。
AS/NZS 1170系列标准中列出了接受无结构设计基本程序。
在特殊情况(例如,房屋结构)下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的其他标准可基于这些标准中所述方法。
AS/NZS 1170系列标准中包括含有工程判断要素的条款。
这说明工程设计是一项基于科学并采用艺术与技能的创新性活动。
鸣谢澳大利亚标准认证机构对本注解文件做出重要贡献的以下成员致以感谢:G. Boughton先生P. Kleeman先生Lam Pham博士R. Potter先生第C1节范围与概述 (5)C1.1 范围 (5)C1.2 应用范围 (7)C1.3 参考文件 (7)C1.4 定义 (8)C1.5 符号 (8)第C2节结构设计程序 (9)C2.1 概述 (9)C2.2 极限状态 (10)C2.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0)第C3节年超越概率(仅供在新西兰使用) (11)C3.1 概述 (11)C3.2 重要级别 (11)C3.3 设计使用寿命 (11)C3.4 年超越概率 (11)第C4节荷载组合 (12)C4.1 概述 (12)C4.2 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2)C4.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组合 (15)C4.4 循环荷载 (16)第C5节分析方法 (17)C5.1 概述 (17)C5.2 结构模型 (17)第C6节结构稳定性 (19)C6.1 概述 (19)C6.2 荷载路径 (19)第C7节验证方法 (21)C7.1 概述 (21)C7.2 极限状态 (21)C7.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1)附录CA 专项研究 (23)附录CB 设计试验数据的运用 (25)附录CC 使用极限指南 (27)附录CD 与AS1170.4-1993一同使用的因数 (28)附录CE 与AS1170.3-1990一同使用的因数 (29)附录CZ 附加荷载信息 (30)澳大利亚标准认证机构/新西兰标准认证机构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结构设计荷载-一般原理-注解(AS/NZS 1170.0:2002的附录)第C1节范围与概述C1.1 范围本注解文件应同AS/NZS 1170.0:2002一起阅读。
AS4100-1998澳大利亚钢结构标准资料
![AS4100-1998澳大利亚钢结构标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a2c8408a5e9856a56126046.png)
AS 4100-1998澳大利亚标准钢结构前言本标准是澳大利亚标准委员会“BD/1,钢结构”为了替代AS 4100—1990而编写的。
本标准的目标是向钢结构设计者提供有关建筑物和其他结构中的钢结构构件(用于承载目的)的规范。
本标准的这一新版本中包括:修正案1号——1992,2号——1993,3号——1995和修订版草案4号(出于公众评论目的而发行)DR 97437。
修订班草案4号并没有作为一个通用文件而单独出版发行。
修正案1号—1992包含下列主要变更:(a)钢材强度符合AS 1163和AS/NZS 1594的要求(表2.1)(b)加强腹板的抗剪弯曲载量(5.11.5.2部分)(c)承载弯曲载量(5.13.4部分)修正案2号—1993包含下列主要变更:(a)弯曲和剪力交互作用的方法(5.12.3部分)(b)中间部分横向腹板加强构件的设计最小面积(5.15.3部分)(c)构件承受组合作用的剖面载量(8.3部分)(d)对接焊缝的强度评估(9.7.2.7部分)(e)疲劳(11部分)修正案3号—1993包含下列主要变更:(a)腹板边缘的抗压承载作用(5.13部分)(b)构件承受组合作用的剖面载量(8.3部分)(c)抗压构件的平面内、外载量(8.4.2.2部分和8.4.41部分)(d)对接焊缝的强度评估(9.7.2.7部分)(e)地震(13部分)修正案4号包含下列主要变更:(a)钢材强度符合AS/NZS 3678、AS/NZS 3679.1和AS/NZS 3679.2的要求(表2.1)(b)紧固件的最小边缘距离(9.6.2部分)(c)容许使用温度,根据钢材类型和厚度(表10.4.1)(d)钢材类型和钢材等级之间的关系(表10.4.4)(e)同心支撑框架的焊接,用于处在地震设计D类和E类作用下的结构(13.3.4.2部分)本标准使用了“标准”和“提供信息用”这两个术语以对附录的适用范围几逆行能够详细说明。
“标准”附录是标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而“提供信息用”则仅仅是用来提供信息和指导性意见的。
AS 4100-1998 澳大利亚钢结构标准
![AS 4100-1998 澳大利亚钢结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20836732f60ddccda38a0ac.png)
AS 4100-1998澳大利亚标准钢结构前言本标准是澳大利亚标准委员会“BD/1,钢结构”为了替代AS 4100—1990而编写的。
本标准的目标是向钢结构设计者提供有关建筑物和其他结构中的钢结构构件(用于承载目的)的规范。
本标准的这一新版本中包括:修正案1号——1992,2号——1993,3号——1995和修订版草案4号(出于公众评论目的而发行)DR 97437。
修订班草案4号并没有作为一个通用文件而单独出版发行。
修正案1号—1992包含下列主要变更:(a)钢材强度符合AS 1163和AS/NZS 1594的要求(表2.1)(b)加强腹板的抗剪弯曲载量(5.11.5.2部分)(c)承载弯曲载量(5.13.4部分)修正案2号—1993包含下列主要变更:(a)弯曲和剪力交互作用的方法(5.12.3部分)(b)中间部分横向腹板加强构件的设计最小面积(5.15.3部分)(c)构件承受组合作用的剖面载量(8.3部分)(d)对接焊缝的强度评估(9.7.2.7部分)(e)疲劳(11部分)修正案3号—1993包含下列主要变更:(a)腹板边缘的抗压承载作用(5.13部分)(b)构件承受组合作用的剖面载量(8.3部分)(c)抗压构件的平面内、外载量(8.4.2.2部分和8.4.41部分)(d)对接焊缝的强度评估(9.7.2.7部分)(e)地震(13部分)修正案4号包含下列主要变更:(a)钢材强度符合AS/NZS 3678、AS/NZS 3679.1和AS/NZS 3679.2的要求(表2.1)(b)紧固件的最小边缘距离(9.6.2部分)(c)容许使用温度,根据钢材类型和厚度(表10.4.1)(d)钢材类型和钢材等级之间的关系(表10.4.4)(e)同心支撑框架的焊接,用于处在地震设计D类和E类作用下的结构(13.3.4.2部分)本标准使用了“标准”和“提供信息用”这两个术语以对附录的适用范围几逆行能够详细说明。
“标准”附录是标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而“提供信息用”则仅仅是用来提供信息和指导性意见的。
as 3566.2-2002
![as 3566.2-2002](https://img.taocdn.com/s3/m/c38a29c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2.png)
主题:AS 3566.2-2002标准解读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作为建筑领域的重要标准之一,AS 3566.2-2002标准对于建筑设计、施工、材料选择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对AS 3566.2-2002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价值和应用意义。
一、AS 3566.2-2002标准的背景及意义AS 3566.2-2002标准是澳大利亚标准协会发布的一项建筑标准,主要涵盖了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的颁布旨在规范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使用,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AS 3566.2-2002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澳大利亚建筑行业在建筑结构安全和质量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抗风能力、耐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保障建筑物及其中的人员财产的安全。
二、AS 3566.2-2002标准的主要内容AS 3566.2-2002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概述与范围:该部分对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标准适用于新建建筑物、改建建筑物以及其他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2.引用标准:该部分列举了与AS 3566.2-2002标准相关联的其他标准,包括材料标准、试验方法标准等,为标准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3.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定义了一系列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为后续内容的理解和适用提供了基础。
4.设计:该部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结构荷载、材料要求、构件尺寸等方面的内容。
5.建造:标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和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6.验收:该部分明确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验收要求,包括检测、试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7.使用与维护:标准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和维护提出了相关要求,包括结构使用年限、维护周期、维护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as3990-1993 中文
![as3990-1993 中文](https://img.taocdn.com/s3/m/568dd0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1.png)
AS3990-1993 是什么?AS3990-1993 是一份由澳大利亚标准局发布的关于结构设计的标准文档。
该标准文档旨在为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有关结构设计的指导,以确保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物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符合安全要求。
AS3990-1993 标准文档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 结构设计原则:AS3990-1993 标准文档首先介绍了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荷载、强度、稳定性和刚度等方面的设计原则。
2. 材料选择:该标准文档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结构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材料的选用和设计原则。
3. 结构设计方法:AS3990-1993 标准文档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框架结构、梁柱结构、桥梁等类型结构的设计方法和要求。
4. 结构计算和验算:该标准文档还包括了结构计算和验算的相关要求,包括荷载计算、强度验算、稳定性验算等方面的要求和方法。
5. 结构施工和验收:AS3990-1993 标准文档还包括了结构施工和验收的相关要求,包括施工工艺、质量验收、安全和环保要求等方面的规AS3990-1993 标准文档的意义和应用范围1. 对于工程师和设计师来说,AS3990-1993 标准文档提供了结构设计的重要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
2. 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来说,AS3990-1993 标准文档规范了结构设计和施工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对于监管部门和相关行业组织来说,AS3990-1993 标准文档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加强对结构设计和施工的监督和管理。
AS3990-1993 标准文档的更新和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结构设计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AS3990-1993 标准文档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未来,AS3990-1993 标准文档可能会在以下方面进行更新和发展:1. 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的更新: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可能会进行更新和调整,以适应新的设计2. 结构施工和验收的要求更新: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结构施工和验收的要求也会进行更新和完善,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
3~110kV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3~110kV配电装置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3d03a6327d3240c8447efa9.png)
3-10KV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高压配电装置(简称配电装置)的设计,执行我国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修方便,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3~110KV配电装置工程的设计。
第1.0.3条配电装置的设计应根据电力负荷性质及容量,环境条件和运行、安装维修等要求,合理地选用设备和制定布置方案,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布置和新材料。
第1.0.4条配电装置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并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1.0.5条配电装置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1.0.6条配电装置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2.0.1条配电装置的布置和导体、电器、架构的选择,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安装维修、短路和过电压状态的要求。
第2.0.2条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宜一致,并应有相色标志。
第2.0.3条电压为63KV及110KV的配电装置,每段母线上宜装设接地刀闸或接地器,对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的断路器侧和线路隔离开关的线路侧,宜装设接地刀闸。
屋内配电装置间隔内的硬导体及接地线上,应留有接触面和连接端子。
第2.0.4条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隔离开关与相应的断路器和接地刀闸之间应装设闭锁装置。
屋内配电装置尚应设置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闭锁装置。
第2.0.5条充油电气设备的布置,应满足在带电时观察油位、油温的安全和方便的要求;并宜便于抽取油样。
第三章环境条件第3.0.1条屋外配电装置中的电气设备和绝缘子,应根据污秽程度采取相应的外绝缘标准及其它防尘、防腐措施,并应便于清扫。
第3.0.2条选择裸导体和电器的环境温度应符合表3.0.2的规定。
选择裸导体和电器的环境温度表3.0.2注:①年最高(或最低)温度为一年中所测得的最高(或最低)温度的多年平均值。
②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为最热月每日最高温度的月平均值,取多年平均值。
AS 1657-1992 固定平台、通道、楼梯
![AS 1657-1992 固定平台、通道、楼梯](https://img.taocdn.com/s3/m/becdb00b90c69ec3d5bb757b.png)
引言
此标准由澳大利亚标准协会准备,取代 AS 1657-1985 标准变化包括: a.减少可能使用到的钢管的壁厚 b.包含铝合金最低的张力屈服压力要求 c.取消对特定铝合金及回火的参考 d.更新钢部分除逛到尺寸,以反映对电流制造惯例, e.确定栏杆和支撑结构之间连接强度以及栏杆系统完整性的检测方法规定
此标准涵盖的任何方面的规章、指令或其他命令权威。 1.4.15 风险——从一级到另一级的顶端的垂直高度,也参考从一个地面顶部到另一面顶部
进行测量水温楼梯总高或楼梯级数。 1.4.16 轻便梯——由侧板和踏板组成的梯子 1.4.17 必须——表明声明为强制 1.4.18 应——表明建议 1.4.19 楼梯——有不低于三级且有 26.5°~45°之内且包含的度数的倾斜踏步结构。 1.4.20 踏板梯——侧板、踏板和扶手组成的梯子 1.4.21 侧板——支撑踏板或梯子横档的侧边成分。“侧边扶手”及“纵梁”常作为同义词
1170.1
部分一:静止和活动装载及装载联合
1170.2
部分二:风载
1192
电镀涂层——镍和铬
1538
SAA 规范——冷炼钢结构规范
1554
SAA 钢结构焊接规范
1554.1
部分一:钢结构焊接
1604
成材、薄木及和胶合板的防腐处理
1650
含铁物上的热浸镀锌涂层
1664
SAA 铝钢规范
1665
SAA 铝焊接规范
是:
(a)格栅(金属网、金属格栅)
(b)配备夹板的金属板
(c)符合条款 2.2.3.1 配备夹板的木材,或
(d)其他可接受材料。
使用格栅位置,必须受控于有权限制定规章的机构的接纳。
【精品文档】ASNZS 11702结构设计作用 第二部分风荷载的作用
![【精品文档】ASNZS 11702结构设计作用 第二部分风荷载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b42fe3360cba1aa811daf9.png)
AS/NZS 1170.2:2002附上第1项的修改澳大利/新西兰标准结构设计作用第二部分:风荷载的作用AS/NZS 1170.2:2002COPYRIGHTBD-006技术协会联合修订了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合标准,总体设计要求和结构荷载。
他被2002年3月29日澳大利亚标准委员会和2002年3月28日新西兰标准委员会的代表批准。
在2002年6月4日出版。
下面是BD-006协会的叙述:澳大利亚工程顾问的协会澳大利亚建筑标准团体澳大利亚钢结构协会新西兰建筑研究协会澳大利亚水泥和混凝土协会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建筑,结构和工程技术暴风实验站-James Cook 大学澳大利亚供电协会房屋工业协会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新西兰专业工程师协会澳大利亚建筑商新西兰重点工程研究协会澳大利亚钢加强件协会Newcastle 大学奥克兰大学(新西兰)新西兰Canterbury 大学墨i 匀大学Tyndall 和Hanham保持标准的更新升级标准是一本活的文件,它反应了在科学、技术和系统方面的发展。
保持它们的正确性,所有的标准分阶段性的重新复查,新的版本出版。
在这些版本之间,改正的部分被使用。
标准也被回收的。
在购买标准前,对于使用者来说,使用包含一些已经出版的修正的部分的正确的标准,这是很重要的。
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合标准的详细信息在澳大利亚标准网址.au 或新西兰标准网址 和在网上目录中查找相关标准。
二中选一的,两个组织出版了详细的标准的目录。
对于更常用的修订的、修正的和回收的清单和说明,澳大利亚标准和新西兰标准提供了一些更新的选项。
关于这部分的信息,使用者应该与个别的国际标准组织联系。
我们也欢迎在我们的标准中提出可以提高的建议,特别鼓励对一些错误和不明确的地方立即通知我们的读者。
请写出你的内容给澳大利亚国际标准或新西兰国际标准的首席执行,在信封后面表明地址。
AS/NZS 1170.2:20023AS/NZS 1170.2:2002澳大利/新西兰标准结构设计作用第二部分:风荷载的作用附上第1项的修改第一节概要 (7)1.1范围 (7)1.2应用 (8)1.3参考档案 (8)1.4风荷载的测定 (8)1.5单位 (8)1.6定义 (8)1.7符号 (8)第2节风荷载的计算 (9)2.1概要 (9)2.2位置风速 (9)2.3设计风速 (9)2.4设计风压和分布式的力 (11)2.4.1设计风压 (11)2.4.2风的分布式力设计 (11)2.5风荷载 (11)2.5.1概要 (11)2.5.2考虑的方向 (12)2.5.3表面或结构部件的力 (12)2.5.3.1起源于风压的力 (12)2.5.3.2起源于摩擦力的力 (12)2.5.3.3力起源于力的系数 (12)2.5.4完成结构的力和力矩 (12)2.5.5部件的敏感疲劳性能 (13)2.5.6结构风敏感的适用性 (13)第3节区域风速 (13)3.1概要 (13)3.2区域风速(Vr) (13)3.3风向系数 (14)3.3.1区域A和W (14)3.3.2区域B,C和D (14)3.4区域C和D(Fc,Fd)因数 (14)第4节地点位向系数 (16)4.1概要 (16)4.2海拔/高度系数(Mz,cat) (17)4.2.1海拔种类定义 (17)4.2.2确定海拔高度系数(Mz,cat) (17)4.2.3地形种类改变 (18)4.3保护的系数(Ms) (20)4.3.1概要 (20)4.3.2建筑的供应保护 (20)4.3.3保护的参数(s) (21)4.4地质系数Mt (21)4.4.1概要 (21)4.4.2斜坡形状系数(M (21)4.4.3背风的系数( (23)第5节空气动力学形态因数 (23)5.1概要 (23)AS/NZS 1170.2:20025 5.2 空气动力学形态因数评估 (25)5.3围绕矩形建筑物的内压力 (25)5.3.1 概要 (25)5.3.3支配开启 (26)5.4围绕矩形建筑物的外部压力(Cp.e) (27)5.4.2屋面和边墙的面积缩减因数(Ka) (30)5.4.3结合因数(Kc) (30)5.4.4扣板局部的压力因数(Kt) (31)5.4.5屋面和边墙的扣板渗透性缩减(变形)因数(Kp) (33)5.5围绕建筑的摩擦拉力 (34)第6节动态响应因数 (34)6.1动态响应因数评估 (34)6.2大的建筑物和塔楼的沿风响应 (35)6.2.1概要 (35)6.2.2 动态响应因数(Cdyn) (35)6.3侧风响应 (37)6.3.1概要 (37)6.3.2 大的围绕建筑和矩形交叉剖面塔的侧风响应 (38)6.3.2.1 等同的静态风力 (38)6.3.2.3 侧风基本翻倒力矩 (38)6.3.3圆形的交叉剖面烟囱,masts和poles的侧风响应 (41)6.3.3.1侧风尖端偏斜 (41)6.4 沿风和侧风响应的结合 (42)附录 (42)附录A 定义(标准) (42)Sruton numbe (44)附录B 符号(标准) (45)附录C 围绕建筑附加的压力系数(标准化的) (50)附录D 独立墙临时围墙和雨棚(标准化的) (56)附录E 对于暴露的结构构件、框和分格塔架的空气动力体形系数(标准化) (65)外形比率的修正系数(K (66)附录F FLAGS标记和圆形的形态(标准化的) (76)F2 标志 (77)F3 圆形的形态 (77)附录G 结构易受风影响的加速度(提供信息的) (78)G1适用性加速度 (78)AS/NZS 1170.2:2002前言BD-006技术协会联合修订了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合标准,总体设计要求和结构荷载,取代1990年AS1170。
AS NZS 4284-1995澳大利亚新西兰幕墙测试标准
![AS NZS 4284-1995澳大利亚新西兰幕墙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a50cf70242a8956bece492.png)
澳大利亚新西兰幕墙测试标准序言这个标准是由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接缝委员会为BD/80幕墙准备的。
此标准是CSIRO建筑和工程部门发表的基于SIROWET方法对建筑幕墙规格的性能测试。
维持对NZS4211:1985窗户性能的规格,和将早期工作应力基础转换到限定的国家(州)设计要求的No.3修改的一致性已经被考虑。
过去在新西兰,NZS4211被用于对幕墙的估价,有时额外用于SIROWET动态水密性的测试程序。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一些人或组织提供一个在风荷载和其它负荷下决定幕墙性能的方法其中包括规格,设计,采购和生产。
这个测试方法适用于完整的幕墙,和意图通过所有系统的性能测试,和幕墙不同组成部分中的相互作用。
该委员会已经做了一些重大的变动和对原始SIROWET方法的增补并且包括下列内容:a)从工作应力变动到限定的规定原理;b)随意的密封消退的增加,地震和擦窗机控制测试;c)几个附件的增补,包括荷载和控制的测试在标准中被指定的测试压体现应适用于测试样件的最低省略补充;但是,压力值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用法和它的曝露条件和被期待的幕墙性能。
条款的资讯已经被用于此标准去定义适用于附录的使用/申请。
一个资料丰富的附录仅仅是为了信息和导读。
主要内容:1.范围此标准是陈述了一个在负荷下决定代表幕墙性能的方法。
测试包括幕墙或原型的位移,像其它测试一样的水密和终极荷载能力,包括擦窗机控制,地震荷载和密封性的衰减。
此测试方法适用于和现场一样的实验室内的原型测试。
2.参考文献(一些标准)3.一些单词的定义BMU,擦窗机FAÇADE PANEL,将风荷载转移到框上或支撑结构的外墙FRAMING MEMBERS,元素像横框,竖框,支撑单元PURCHASING,要求测试和指定测试样件,压力和性能标准的人或组织UNCONTROLLED WATER.,在喷水操作时,和在喷水停止5分钟后幕墙是零气压差时,任何泄漏和排水都是不能容忍的。
澳大利亚建筑规范标准系列1:混凝土试验方法
![澳大利亚建筑规范标准系列1:混凝土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2e9e7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7.png)
澳大利亚建筑规范标准系列1:混凝土试验方法海量、优质、免费的工程资料下载基地Australian Standard澳大利亚标准Methods of testing concrete混凝土试验方法Method 1: Sampling of fresh concrete方法1:混凝土拌合物取样PREFACEThis edition of this Standard was prepared by the Standards Australia Committee on Methods of Testing Concrete as part of its ongoing program to revise the AS 1012 series of Standards on the testing of concrete. It supersedes AS 1012.1—1981.前言本版《标准》由澳大利亚混凝土试验标准委员会编制,此项工作系正在实施过程中的AS1012混凝土试验系列标准修订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
本标准将取代此前的AS 1012.1—1981版本。
CONTENTSPage1SCOPE.........................................................................................................1 ...........2REFERENCED2 DOCUMENTS.............................................................................3 DEFINITIONS...............................................................................................2 ..........4APPARATUS................................................................................................2 ..........5TEST2 SAMPLES.....................................................................................................6SAMPLING3 LOCATIONS......................................................................................7SAMPLING3 PROCEDURE....................................................................................8MIXING THE TEST4 SAMPLE................................................................................5 9 RECORDS.................................................................................................... ..........APPENDIX A VOLUMES OF CONCRETE REQUIRED FOR TESTS COVEREDBYAS1012 ...................................................................................................................6 ..........目录页码1范1围.........................................................................................................................2参考文2件..................................................................................................................3定2义.........................................................................................................................4主要仪2器..................................................................................................................5试2样.........................................................................................................................6取样位3置..................................................................................................................7取样程3序..................................................................................................................8试样的混4合..............................................................................................................5 9记录.........................................................................................................................附件A:AS1012试验所需混凝土数6量...................................................................................METHOD试验方法1 SCOPE This Standard sets out the method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freshly-mixed concrete—1 范围:本标准对新拌合混凝土的以下取样方法作出了规定:(a) directly from mixers;(b) from agitator or non-agitator units;(c) from concrete deposited in readiness for casting; and(d) from concrete deposited in the forms.(a)直接从混凝土搅拌器中取样;(b)从混凝土拌合机或者非拌合机装置中取样;(c)从具备浇注条件的混凝土中取样;以及(d)从沉积成型的混凝土中取样。
AS1657_1992_固定平台、走道、楼梯与梯子的设计、施工与安装
![AS1657_1992_固定平台、走道、楼梯与梯子的设计、施工与安装](https://img.taocdn.com/s3/m/20d7f28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f.png)
Australian Standard®澳大利亚标准®Fixed platforms, walkways, stairways and ladders —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固定平台、走道、楼梯与梯子的设计、施工与安装This Australian Standard was prepared by Committee SF/13, Platforms, Gangways, Stairways and Ladders. It was approved on behalf of the Council of Standards Australia on 9 September 1992 and published on 16 November 1992.本《澳大利亚标准》是由SF/13平台、通道、楼梯与梯子委员会编制的。
1992年9月经澳大利亚标准委员会通过,1992年11月16日出版。
The following interests are represented on Committee SF/13:SF/13委员会由以下单位参加:Aluminium Development Council铝业发展委员会Bureau of Steel Manufacturers of Australia澳大利亚钢铁制造局Confederation of Australian Industry澳大利亚工业联合会Department of Employ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Qld昆士XX就业、职业教育、培训与劳资关系部Department of Labour and Industry, Tas.塔斯马尼亚州劳工部Master Builders建筑商协会Construction and Housing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澳大利亚建筑与住房协会Pacific Power太平洋电力公司Public Works Department, N.S.W.新南威尔士州公共工程部Royal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皇家澳大利亚建筑师协会Water Board, Sydney-Illawarra-Blue Mountains水理事会,悉尼-伊拉瓦拉-蓝山流域WorkCover Authority of New South Wales新南威尔州工伤保险局Review ofAustralian Standards. To keep abreast ofprogress in industry, Australian Standards are subject to periodic review and are kept up to date by the issue of amendments or new editions as necessary. It is important therefore that Standards users ensure that they are in possession of the latest edition, and any amendments thereto.澳大利亚标准的评审。
中国与澳大利亚混凝土规范配筋量对比
![中国与澳大利亚混凝土规范配筋量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04d8083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46.png)
中国与澳大利亚混凝土规范配筋量对比周诚【摘要】介绍了中国和澳大利亚混凝土结构规范中的基本理论、材料特性、荷载组合和承载力计算表达式,分析比较两国规范在设计参数取值和设计方法上的不同.通过混凝土简支梁算例,比较中国规范和澳大利亚规范的计算配筋量差异.【期刊名称】《广东土木与建筑》【年(卷),期】2018(025)007【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澳大利亚规范;混凝土设计;受弯承载力;受剪承载力【作者】周诚【作者单位】中交机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5102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75.10 引言大洋洲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向延伸地区,随着中国与大洋洲各国愈加深入的合作,该地区的国际工程项目也日益增加。
大洋洲诸国由于受澳、新两个发达国家的长年影响,当地的工程建设大多直接采用澳、新规范。
对于混凝土结构设计,澳大利亚规范是《Concrete Structures:AS 3600-2009》,而中国规范则是我们较为熟悉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以混凝土简支梁为例,通过两国规范中梁的计算公式和构造要求的比较,以分析两国规范在设计中的差异。
1 基本理论中国规范混凝土设计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其表达式为:式中:γ0为结构重要性系数,根据不同安全等级,取值0.9~1.1,地震设计状况下取1.0;S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R是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
澳大利亚规范中混凝土的设计与我国规范类似,其表达式为:式中:Rd为构件承载力设计值,取为φRu;φ为承载力折减系数,对应不同内力工况有不同的φ;Ed为内力设计值。
2 材料特性中国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确定,共有14个等级,最低强度等级为C15,而最高为C80。
澳大利亚规范中混凝土采用圆柱体抗压强度特征值,共有8个等级,其中最低强度等级为20 MPa,最高为100 M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ustralian standards govern the design and 1. 2. 3. 4. 5. 6.
construction of most Australian structures. Several of the more important are: “Steel Structures” AS 4100-1998 4100“Concrete Structures” AS 3600-2001 3600“Residential slabs and footings-construction” footingsAS 2870 “SAA Timber Structures”, AS 1720-1997 Part 17201 Design Methods “Masonry Structures”, AS 3700 “Composite Structures”, AS 2327-1996 2327-
Loads (Actions) on Structures
• Dead load (permanent action) (AS/NZS 1170.1): the • •
weight of the structure plus the weight of permanently installed equipment,. Live load (imposed action) includes the loads for various uses and occupancies, AS 1170.1. Wind loads (actions) (AS/NZS 1170.2). For most structures, wind load can be treated as a static load. Tall, slender buildings may be designed with the aid of wind tunnel tests. Earthquake loads (actions) (AS 1170.4). Conventional earthquake (seismic) design procedures replace the dynamic earthquake loads with equivalent static loads.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CIVL 2230 Introduction to Structural Concepts & Design
LECTURE 1 - INTRODUCTION
A structural designer must endeavour to:
1. provide a safe, reliable structure that performs
satisfactorily the function for which it was intended; 2. provide a structure that is economical to build and to maintain; 3. Provide a structure that is aesthetically pleasing. The design process for any structure contains many steps, not all of which involve the structural designer, although he/she should be involved in most of them. These steps are:
Codes, Specifications and Standards
• Building codes are written for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public. • An Australian Standard represents the consensus of opinion of experienced engineers, architects and others. It does not cover in detail every situation which a structural designer may encounter, and the designer often must exercise judgment in interpreting and appl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a standard.
• The Building Code of Australia (BCA) is
produced and maintained by the Australian Building Codes Board (ABCB) on behalf of the Commonwealth Government and each State and Territory Government. • The BCA is a uniform set of technical provisions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 throughout Australia. It allows for variations in climate and geological or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
Methods of Analysis
• For statically determinate structures, the structures,
analysis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the laws of static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forces and moments on each member. • For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s, the structures, procedure is more complex. Numerous analytical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such as slope-deflection, moment-distribution, slopemomentenergy methods, and matrix force and displacement methods.
1. a prospective owner must arrange the financing necessary to
build the structure; 2. for a building, an architect and an engineer must study the applicable building by-laws and building codes to ensure that byfire protection, health and safety requirements are met; 3. for a bridge, an engineer must ensure that navigation clearances, and highway or railway geometric requirements are met; 4. the structural designer must investigate the site to determine how site conditions will affect the structure (e.g., buried water mains on a building site); 5. the form, shape and size of the structure must be determined; 6. the probable loads (wind, earthquake, occupancy loads, snow, etc) must be estimated by the designer; 7. the most suitable structural material, or materials, must be selected, with due consideration of required performance, cost, supply, transportation to the site and construction on the site;
11.
12.
• The above twelve steps briefly summarise the
major portions of the design process for a structure. These notes will deal with several of these steps, but will cover in detail only Steps 6, 7 and 8. • The course CIVL 2230 Introduction to Structural Design will introduce Item 10. • Item 9 is covered in CIVL 3204 Structural Analysis. For simplicity, most explanations and examples will deal specifically with the design of elements of building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the structural designer must compare various structural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