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锈钢建筑结构设计基准

合集下载

标准jcss-0039

标准jcss-0039

标准jcss-0039
标准JCSS-0039是什么?这个标准是指日本建筑结构规范中的
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相关要求和规范。

具体来说,JCSS是指日本建筑结构规范委员会(Japanese Committee on Construction Structural Safety),它负责制定和更新建筑结构
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JCSS-0039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具体标准编号,
可能涉及到建筑材料、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安全要求等方面的具
体规定。

在JCSS-0039标准中可能包含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要求,比
如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荷载承受能力、材料强度等方面的规定。

此外,标准中可能还包括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以及对于
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的评估和检测方法等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JCSS-0039标准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发布版本和
修订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参考最新的具体版本,
以确保符合最新的技术要求和法规标准。

总之,JCSS-0039标准作为日本建筑结构规范的一部分,对于
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质量可靠性。

TCSUS14-2024不锈钢芯板建筑结构技术标准

TCSUS14-2024不锈钢芯板建筑结构技术标准

不锈钢芯板的受力机理
芯板受力
1
承受外力,传递到周围结构
钢板受力
2
与芯板共同分担外力
整体受力
3
结构整体承受并传递外力
不锈钢芯板的受力机理是其核心特点之一,它决定了芯板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安全性。 芯板和钢板相互协同,共同抵抗外力,并将其传递到周围结构,从而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不锈钢芯板的材料性能要求
不锈钢芯板的发展趋势
高性能化
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进步,不锈钢芯板的性能不断提升,例 如强度、刚度、抗火性、抗腐蚀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未来,不锈钢芯板将朝着更高性能、更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以满足更加苛刻的建筑结构要求。
智能化
不锈钢芯板与智能技术的融合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例如 ,可以将传感器集成到不锈钢芯板中,实现结构健康监测、 预警和智能控制,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未来,不 锈钢芯板将成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弹性理论方法是基于材料的弹性理论推导出的计算方法,适用于计算简单形状的不锈钢芯板的变形。有限元方法是一种数值计 算方法,适用于计算复杂形状的不锈钢芯板的变形。有限元方法可以考虑芯板的材料特性、几何形状、边界条件和荷载条件等 因素,计算结果更准确。
不锈钢芯板的连接设计
1 1. 连接方式
2 2. 连接强度
本标准中使用的一些术语和
本标准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定义,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
和执行。

1. 应充分考虑地震荷载的分布和作用方向。 2. 应合理选择材料,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韧性和延
展性。 3. 应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4. 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不锈钢芯板的抗火设计

日标SN490B建筑结构用H型钢力学性能稳定性的改进

日标SN490B建筑结构用H型钢力学性能稳定性的改进

钢主要 用 在 日本政 府 的重 点 工程 上 , 因此客 户 对钢
分 , C、iMn P S的 上 限 值 , 当量 ( e ) 焊 如 S、 、 、 碳 C q及 接裂 缝灵 敏度 组成 (c 的上 限值 , 强 比的上 限 , P m) 屈
1 前 言
和钢材 性能稳 定性 大幅 提高 ,实 现 了 S 9 B H 型 N4 0
钢 稳 定 批 量 生 产 , 足 了 日本 客 户 的要 求 , 到 了 满 得 日本客 户 的认 可 。 2 S 4 0 建筑 结构 用 钢的特 点 N 9B
21 S 9 B钢 的性 能 特 点 . N4 0
W u Ha To z n, a u i g J u he g, n o, ngLihe Zh o Xi ln , i Ch ns n Hu Bi g
( a o dSe l o, t.L i u S a d n 2 1 0 ) L i I n n t . d, a , h n o , 7 4 wu r a eC L w 1
年 制定 了《 筑 结构 用 轧 制 钢 材 >i 3 3 ” 准 , 建 ) SG 16 标 J
目前 日本 已大 规模 采用 S 材用 于建筑结 构 。莱 钢 N 从 20 0 8年初 开始 生 产 S 系列 H 型钢 ,其代 表 钢 N
种 S 4 0 通 过 日本 J A 认 证 , 于 S 4 0 型 N 9B Q 由 N 9BH
由于 S 9 B属 于抗 拉 强 度较 高 、屈服 强 度低 N4 0 而且 适 合 耐震 结 构 使 用 的 建筑 用 钢 , 因此 , 特 点 其 是 : 确保 塑性 变 形 的能 力 、 能 确保 焊接 性 、 保 钢材 确
厚 度 方 向性 能 、 保 低 温 冲击 韧 性 、 保公 称 截 面 确 确 尺 寸 。该 钢 种规 定 了不 利 于 焊 接 施 工 与质 量 的成

日本对钢结构柱脚新规定

日本对钢结构柱脚新规定
日本对钢结构柱脚新规定
1.日本钢结构破坏情况
阪神地震神户市中心区钢结构房屋破坏 约1000幢,大部分是老房子,主要是5层 以下的低层建筑。图1表示破坏情况与层 数的关系,图2表示破坏部位的统计。图 1表示,3层的破坏最多,而且严重破坏 的多。4层的破坏仅次于3层。6层以上的 老房子数量较少,破坏也较少。
⑤支式柱脚破坏占压倒多数,锚 栓损坏的特别多。
2.日本建设省对柱脚设计的规定
日本建设省修订建基准法时发布1456告示 (2000年5月施行),现介绍如下 : 1) 外露式柱脚 ⑴ 锚栓在基础中的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0d (不包括端部弯钩的长度)。 ⑵ 柱脚底板厚度不得小于锚栓直径的1.3倍。 ⑶ 柱身与底板的连接采用全熔透焊缝。 ⑷ 锚栓截面不得小于柱下端截面面积的20%. ⑸ 保证底板的边距。
图1 受震害的钢结构破坏程度与层数的关系
R-R 两个方向都是框架 B-R 一个方向框架有支撑 B-B 两个方
向框架有支撑
图2 受震害的钢结构损伤部位
不同形式的结构破坏部位,由该图可以看 出以下几点:
⑴采用箱形柱的纯框架,梁柱连接和柱脚 破坏较多,柱破坏少于工形柱纯框架;
⑵采用工形柱的纯框架,柱破坏特别多, 柱脚破坏也很多;
⑶采用工形柱单向支撑框架的,支撑破坏 和柱脚破坏较多;
⑷采用箱形柱带有单向或双向支撑的,破 坏不多。
⑸采用工形柱和双向支撑的,破坏也不多。
总的说来:
①纯框架性能欠佳。
②箱形柱优于工形柱,箱形柱设支撑时性能 更佳。
③纯框架和单向有支撑的工形柱框架,柱脚 破坏严重。
④工形柱节点域和柱子受破坏时,破坏程度 较高(包含倒塌)。
2) 外包式柱脚 ⑴ 外包部分的高度不得小于钢柱宽度的 2.5倍。 ⑵ 外包部分的四根主筋顶部要设弯钩。 ⑶ 混凝土保护层不应小于70mm。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日本钢结构建筑的比例分析日本森林覆盖率高,日本民族自古就有喜爱木建筑的传统。

日本总务省每5年对全国的住宅情况进行统计,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从建筑构造方面来统计,2013年木造结构为3011万户,占整体住宅57.8%;独户住宅达到2860万户,占整体住宅的54.9%。

2014年住宅木结构统计中,可以计算出平均每栋住宅的面积为121平方米左右,基本属于独户住宅的范畴。

日本人之所以喜欢木结构独户式住宅,除传统习惯外,木结构房屋使用寿命长、建设周期短、节能、生态、环保、抗震等特点也是其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但为什么会认为日本是钢建筑先进国家呢?在日本大中城市中,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是另一道风景线,这些建筑以钢结构为主。

钢结构建筑是一个复杂的技术、设备、部品、材料有机结合体的集成产品,是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必然产物。

由于日本特殊的地质条件,日本建筑钢结构及相关钢材的研发与生产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2013年日本非木造为2199万户,占比为42.2%,其中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为1766万户,占比为33.9%。

现代日本住宅,从结构上讲,木结构的占多数,但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等住宅占到非木结构的80.3%。

图一不同建筑结构施工面积为了分析包括住宅在内所有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所占比例,引用日本国土交通省的统计数字, 2013年日本新施工房屋总面积为14845.6万平方米,其中,钢结构(S)为5234.3万平方米,约占35.3%,钢筋混凝土结构(RC)为2967.5万平方米,约占20%:钢管混凝土结构(SRC)为346.5万平方米,约占2.3%:从图一可以分析得出1970后钢结构始终高于钢筋混凝土面积比例的结论。

表1 日本2014年施工的不同用途及结构建筑物统计数量(面积)如表1所示,2014年的统计中,2014年钢结构建筑为12.8万栋,占总数的21.7%,面积4922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6.7%。

日本JIS不锈钢标准

日本JIS不锈钢标准

日本JIS不锈钢标准日本JIS不锈钢标准来源:天津不锈钢棒时间:2009-10-22 10:20:18 本网站所有信息归天津不锈钢棒所有,禁止采集日本JIS不锈钢标准1.2.1坯、棒、线、型钢标准JIS G 4303—1998 不锈钢棒JIS G 4318—1998 冷加工不锈钢棒JIS G 4317—1999 不锈钢热轧等边角钢JIS G 4320—1998 不锈钢冷轧等边角钢JIS G 4308—1998 不锈钢线材JIS G 4319 不锈钢锻钢件用钢坯JIS G 4311—1991 耐热钢棒JIS G 5121 不锈钢铸钢件JIS G 5122—1991 耐热钢铸钢件1.2.2钢板、钢带标准JIS G 4304—1999 热轧不锈钢板及钢带JIS G 4305—1999 冷轧不锈钢板及钢带JIS G 3320—1999 涂装不锈钢板JIS G 3601—89 不锈复合钢板JIS G 4312—1999 耐热钢板JIS G 4313—1996 弹簧用不锈钢带JIS G 4310—1999 不锈钢板及耐热钢板重量计算方法JIS G 4307—87 冷轧不锈钢带1.2.3无缝及焊接钢管标准JIS G 3446—1994 机械结构用不锈钢钢管JIS G 3447—1994 卫生用不锈钢钢管JIS G 3448—1994 一般配管用不锈钢钢管JIS G 3459—1994 配管用不锈钢钢管JIS G 3468—1994 配管用电焊大直径不锈钢钢管JIS G 3463—1994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钢管JIS G 3467—1995 加热炉用钢管1.2.4钢丝、钢丝绳标准JIS G 4309—1999 不锈钢丝JIS G 4314 弹簧用不锈钢丝JIS G 4315 冷镦用不锈钢丝JIS G 3535—1998 航空用钢丝绳(材质为不锈钢丝)1.2.5五金材料JIS G 4316 焊接用不锈钢线材JIS Z 3221 不锈钢涂药电焊条JIS Z 3321 焊接用不锈钢棒及钢丝JIS 3322 不锈钢带状电极堆焊焊接材料。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钢结构建筑是指在日本国内使用钢材作为结构材料进行建筑的一种建筑形式。

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在建筑领域一直致力于研发和应用抗震技术。

日本钢结构建筑在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上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优点,对我国的建筑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日本钢结构建筑在抗震设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主要设计原则是抗震、耐震和减震。

日本积极研发和应用各种先进的抗震技术,包括基础地震动输入和结构响应分析,通过合理分析建筑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行为,确保建筑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这一方面对我国也有着重要启示,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日本的抗震设计理念,加强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抗震能力。

其次,日本钢结构建筑在灾害发生后的修复和重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由于日本地震频繁,建筑物在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较多。

日本的钢结构建筑采用模块化和预制构件的设计和施工方式,使得在建筑物需要修复和重建时更加便捷、快速。

这一点对于我国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我国地震灾害频繁,灾后重建的效率和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通过借鉴日本的经验,我们可以提高我国建筑物的抗震重建能力,降低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此外,日本钢结构建筑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由于钢材可以循环利用和回收利用,采用钢结构建筑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钢材的使用寿命较长,不易腐蚀和破损,使得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减少了后续的维护和修复成本。

这对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启示,鼓励在建筑领域更多地应用钢结构,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最后,日本钢结构建筑在设计上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

钢结构建筑可以灵活调整建筑物的形态和结构,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同时,钢结构建筑在外观设计上更加与时俱进,融入现代艺术和建筑潮流。

这一点对我国的建筑设计也有着启示,鼓励设计师在结构设计和外观设计上进行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建筑作品。

综上所述,日本钢结构建筑在抗震设计、灾后修复、可持续发展和设计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日本钢结构建筑的比例分析日本森林覆盖率高,日本民族自古就有喜爱木建筑的传统。

日本总务省每5年对全国的住宅情况进行统计,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从建筑构造方面来统计,2013年木造结构为3011万户,占整体住宅57.8%;独户住宅达到2860万户,占整体住宅的54.9%。

2014年住宅木结构统计中,可以计算出平均每栋住宅的面积为121平方米左右,基本属于独户住宅的范畴。

日本人之所以喜欢木结构独户式住宅,除传统习惯外,木结构房屋使用寿命长、建设周期短、节能、生态、环保、抗震等特点也是其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但为什么会认为日本是钢建筑先进国家呢?在日本大中城市中,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是另一道风景线,这些建筑以钢结构为主。

钢结构建筑是一个复杂的技术、设备、部品、材料有机结合体的集成产品,是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必然产物。

由于日本特殊的地质条件,日本建筑钢结构及相关钢材的研发与生产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2013年日本非木造为2199万户,占比为42.2%,其中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为1766万户,占比为33.9%。

现代日本住宅,从结构上讲,木结构的占多数,但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等住宅占到非木结构的80.3%。

图一不同建筑结构施工面积为了分析包括住宅在内所有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所占比例,引用日本国土交通省的统计数字, 2013年日本新施工房屋总面积为14845.6万平方米,其中,钢结构(S)为5234.3万平方米,约占35.3%,钢筋混凝土结构(RC)为2967.5万平方米,约占20%:钢管混凝土结构(SRC)为346.5万平方米,约占2.3%:从图一可以分析得出1970后钢结构始终高于钢筋混凝土面积比例的结论。

表1 日本2014年施工的不同用途及结构建筑物统计数量(面积)如表1所示,2014年的统计中,2014年钢结构建筑为12.8万栋,占总数的21.7%,面积4922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6.7%。

建筑工程中不锈钢结构设计要点

建筑工程中不锈钢结构设计要点

建筑工程中不锈钢结构设计要点摘要:不锈钢结构既有普通钢结构自重轻、跨度大、施工速度快的优点,又在耐腐蚀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锈钢结构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不锈钢材料的特殊性,不锈钢结构具有区别于其他结构的特点,在设计时应注意把握。

不锈钢材的种类众多,在设计的前期阶段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适当的不锈钢牌号,才能进一步开展设计工作。

不锈钢的材料非线性是影响不锈钢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应特别重视不锈钢结构的稳定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不锈钢结构;设计1不锈钢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1.1不锈钢围护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不锈钢首先被应用于建筑的围护结构中。

围护结构处在建筑的外围,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在围护结构中运用不锈钢材料最能发挥其抗腐蚀的特性。

但不锈钢围护结构的优点不止在于抗腐蚀性,可总结为三个方面:①不锈钢材料的美学特性。

不锈钢材料的表面可进行高度的抛光处理,金属光泽相当美观。

如果是选用不锈钢板材作为建筑外立面的装饰,能达到镜子般的反射效果[2]。

镜面不锈钢的运用成为建筑师消隐结构构件、使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巧妙手法,也是建筑师模糊空间尺度的视觉手段。

②不锈钢具有高强度的特点。

不锈钢具有和普通钢材相近的材料强度,这意味着围护结构能更好地承受自重,也意味着围护结构能尽量做得轻薄,从而降低建筑工程整体的自重。

穿孔不锈钢板的应用正是利用了不锈钢材料强度高的特性。

此外,结构的轻薄也有利于工程的经济性,因为能尽可能地节约材料用量。

③不锈钢有抗腐蚀性强的特点,使得建筑更易于维护,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维护成本。

另一方面,不易腐蚀的不锈钢的使用寿命相比普通碳素钢材更长,使得建筑的使用寿命更长,更符合低碳建筑的要求。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被提出的背景下,不锈钢更是面向未来的建筑材料。

国内外建筑师运用不锈钢作为建筑外围装饰的成功案例包括日本的直岛车站和上海的巴士一汽改造项目。

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二)

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二)

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二)引言概述:日本是世界上钢结构住宅建造的技术领先国家之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的基本概念和优势。

本文将继续探讨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的相关细节,包括建材选用、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正文:一、建材选用:1. 钢材种类选择: 日本钢结构住宅常用的钢材种类包括碳素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

根据建筑的结构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钢材种类。

2. 钢板厚度选择: 钢板的厚度对住宅建造的强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根据设计要求和负荷计算,选择适当的钢板厚度。

3. 建材保护措施: 由于钢材容易受到氧化和腐蚀的影响,采取防腐保护措施,如喷涂防腐涂料或镀锌处理,以延长住宅的使用寿命。

二、施工技术:1. 预制技术: 预制技术是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的重要施工方法之一。

通过在工厂内预先制作构件,减少现场工期和材料浪费,提高施工效率。

2. 焊接技术: 钢结构住宅的连接部位通常采用焊接技术,确保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高质量的焊接技术是保证住宅安全的关键。

3. 砌体技术: 钢结构住宅与砌体结构结合的部分通常采用砌体技术,增加建筑的隔热性和隔音效果。

三、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 对于采购的建材,应进行质量检测和确认,确保材料符合建筑标准和规范要求。

2. 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检查,确保每个工序的质量,避免施工中的问题和质量隐患。

3. 结构安全控制: 钢结构住宅的结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并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和验收检查。

四、环境友好:1. 节能设计: 钢结构住宅的节能设计包括合理的隔热、采光和通风等方面,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住宅的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

2. 废弃物处理: 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进行分类和处理。

推广回收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 绿色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绿色施工技术和材料,减少施工噪音、粉尘和水污染等,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

日本钢结构建筑发展介绍

日本钢结构建筑发展介绍

日本钢结构建筑发展介绍摘要:作者现在日本著名的建设公司工作,所以有幸接触到了许多日本建筑行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文中,作者将介绍日本在钢结构领域的发展,希望能对中国的业界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日本钢结构;日本轻型钢结构;h型钢20世纪后几年,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以每年竣工面积4.4亿平方米,总产值 6000亿元(约占gdp9%)的建设迅猛发展,住宅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新世纪的新的增长点。

由于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建设部已下令禁止使用传统的粘土砖,同时,我国的钢产量已达1.7亿吨,严重供过于求的状况已迫使钢铁企业另辟蹊径,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钢结构建筑体系,同时为建筑业和钢铁业找到了新的出路。

国际上,美国设计师和结构师非常重视研究金属结构及其耐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欧洲专家们提出,钢结构具备绿色建筑的条件,即为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建筑。

日本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钢结构建材的量产,60年代日本的钢结构建筑得到快速的发展,1965年的那一年间钢结构建筑的开工面积就已经达到了2千万平方米。

1998年钢产量达到5900万吨,建筑结构用钢量占13%,而钢结构住宅在建筑结构用钢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就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直到今天日本仍然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着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日本的钢结构建筑中柱子的形式非常有特点,介绍日本钢结构的话,这一点不能不提。

在日本,钢结构的柱子一般使用角形钢管,梁使用h型钢。

但是,在欧美单独使用角形钢管的柱子几乎很少见到。

据cidetc(钢管构造开发研究国际委员会)的报告,在日本以外的其它国家里对于角形钢管的研究几乎没有。

所以在本文中笔者要首先介绍一下日本钢结构柱子形式的变迁。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开始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为止,格构柱、型钢是当时的主流。

但是,从1954年开始h型钢被大量制造,一时间h型钢成为当时钢结构的主要部材。

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基础设计方法

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基础设计方法

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基础设计方法摘要:本文对世界主要的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基础部分的现状进行了概略的比较,着重介绍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基础的设计方法,并指出了中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基础部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关键词:桥梁基础抗震设计日本规范一、引言近十年来,世界相继发生了多次重大地震,1989年美国 Loma Prieta地震(M7. 0)、1994年美国Northridge地震(M6.7)、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M7.2)、1999年土耳其伊比米特地震(M7.4)、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M7.6)等等。

因此,专家们预测全球已进入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

随着现代化城市人口的大量聚集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地震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地震灾害不仅是大量地面构筑物和各种设施的破坏和倒塌,而且次生灾害中因交通及其他设施的毁坏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

以1995年日本版神地震为例,地震造成大量高速公路及高速铁路桥隧的毁坏,经济总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

近几次大地震造成的大量桥梁的破坏给了全世界桥梁抗震工作者惨痛的经验教训。

各国研究机构纷纷重新对本国桥梁抗震规范进行反思,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工作。

日本1995年阪神地震后,对结构抗震的基本问题重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十分重视减振、耗能技术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桥梁、道路方面的抗震设计规范已经重新编写,并于1996年颁布实施。

美国也相继在联邦公路局(FHWA)和加州交通部(CALTRANS)等的资助下开展了一系列的与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有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了ATC-18,ATC-32T和ATC-40等研究报告和技术指南。

与旧规范相比,新规范或指南无论在设计思想,设计手法、设计程序和构造细节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和深入。

中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在80年代中期开始修订,于1989年正式发行。

随着中国如年代经济起飞,交通事业迅猛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兴建、跨越大江,大河的大跨桥梁、大型立交工程以及城市中大量高架桥的兴建,规范已大大不能适应。

日本钢铁标准JISsteelstandards

日本钢铁标准JISsteelstandards
JIS G0579-1983
不锈钢阳极极化测量 的方法
一卜'分桎曲^浏1定方 法
Method for making anodic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 for stainless steels
JIS G0580-2003
不锈钢用电化学势动
再活化比率测量方法
化学的再活性化率〃 浏1定方法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rrosion-resistant stainless-steel fasteners -- Part 3: Set screws and similar fasteners not under tensile stress
JIS B1054-4-2006
JIS B1054-2-2001
耐腐蚀不锈钢紧固件 的机械特性.第2部分:螺母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rrosion-resistant stainless-steel
fasteners -- Part 2: Nuts
JIS B1054-3-2001
耐腐蚀不锈钢紧固件 的机械特性.第3部分:无拉伸应力的定位螺 钉和类似紧固件
JIS G0802-1998
不锈钢板的超声检验 板co超
音波探套梭查方法
Ultrasonic examination of stainless steel plates
JIS G1201-2001
钢铁.分析方法通则 缺及一分析 方法通JW
Iron and steel -- General rules for analytical methods
腐食 寸芝京冉小8&熊化雷 位测定方法

各国规范不锈钢受弯构件设计方法比较分析

各国规范不锈钢受弯构件设计方法比较分析


要: 目前 , 锈 钢 材 料 已经 在 建 筑 结 构 中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 不 国外 已经 有 多 本 不 锈 钢 结 构设 计 规 范 , 中 国 尚没 有 类 似 规 但
范 。本 文 根 据 欧 洲 规 范 E 9 31 、 国规 范 S IA C -2 澳 大 利 亚 和 新 西 兰 规 范 A / Z 6 3对 简 支 不 锈 钢 梁 的设 计 N 19 —- 美 4 E/ S E80 、 S N S4 7
d sg r o e i we e c mpa e The r s t h w ha he c r ltv o ii n EC3 i n rd. e u s s o t tt ore aie prv son i l smor t ie t n heo h r a d t e Eu o e n c de i e deald ha t t e s, n h r p a o s
r i a c f e b r , e et n c e kn o p t i ,n Oo . h e t x m l i c c ai sw sg e n ers t o e e s n eo m e d f ci h c igc m ua o a dS n T er a d e a pe n a u t n a v na dt eu s f h st m s ' l o tn le l l o i h l t
2. p rm e fCi i En i e rng, y La o a oy o r c u a g n ei g a b a in o n u to iit , i g ua De a t nto vl g n e i Ke b r t r fStu t r lEn i e rn nd Vi r to fChia Ed cain M n sr Tsn h y

日标SN490B建筑结构用H型钢成分改进

日标SN490B建筑结构用H型钢成分改进
厚 度方 向性 能 ; 确保 低 温 冲击 韧性 ; 保公 称截 面尺 确 寸 。该 钢种规 定 了不利 于焊 接施 工与 质量 的成 分如
作者简介 : 仝丽珍( 9 5一) 女 ,9 8年 毕业于包头钢铁学 院金 属压 17 , 19
度值 , 降低钢 材焊 接性 ; 可提 高钢 的耐候 性 、 磷 硬度 , 但 磷 元素 的偏 析会 促进 钢材 心部 生成 脆硬 的带 状组
莱 钢科 技
20 0 9年 1 2月
日标 S 4 0 N 9 B建 筑 结 构 用 H 型 钢 成 分 改 进
仝丽品质保证部 2型钢炼钢厂 )
摘 要 :N 9 B H 型钢是 日本 开发 的抗 震 建筑 专用钢 材 , S 40 日本 用 户对 该 钢种 的成 品 成 分要 求
织 , 利 于热影 响 区 的韧性 , 不 故不 利 于厚度 方 向的应
力传 递 ; 在铁 中溶 解 度极小 , 以 FS的形态 存在 硫 是 e
于钢 中 , 由于 F S的塑性 差 , 含硫 较 多 的钢 脆性 较 e 使
大, 不利 于厚 度方 向 的机械性 能 并影 响焊 接性 , 因此 在炼 钢过 程 中 , 与硫 的含 量越 低越好 , 成分 设计 磷 在
C、iMn P、 上 限值 ; 当量 ( e ) 焊 接 裂 缝 S 、 、 S的 碳 Cq 及
灵 敏度 组成 ( c 的上 限值 ; 强 比 的上 限 ; 度 方 Pm) 屈 厚 向拉 伸值 的下 限值 ; 度 冲击值 下 限值 ; 零 严格规 定 负
公 差精度 。近几 年来 , 由于炼 钢 技 术 的进 步 及 结 构 设 计 与施 工 的要求 , 户 对 于钢 材 的化 学 成 分 的要 用 求也 愈来 愈严 格 。 1 2 用 户对 S 4 0 . N 9 B的特殊 要 求 日本 羽 田机场 提 出莱 钢生 产 的 S 4 0 型钢 N 9 BH

不锈钢结构技术规范

不锈钢结构技术规范

i
1
总则
1.0.1 本条是不锈钢结构设计及施工应遵循的原则。 1.0.2 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普通不锈钢结构和冷弯薄壁不锈 钢结构。 1.0.3 本规范的设计原则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 制定的。 1.0.4 本条提出不锈钢结构设计及施工应具体考虑的一些注意事项。 1.0.5 本条规定进行不锈钢结构设计及施工亦应参照相应的国家相关材料及施工标准。
图5221冷成型方矩管构件试验数据与柱子曲线对比图5222冷成型圆管构件试验数据与柱子曲线对比针对焊接成形构件的4条柱子曲线采用清华大学提出的残余应力分布模式图5223表5221箱形截面等边或不等边图5223焊接构件的残余应力分布模式清华大学表5221工字形截面构件残余应力分布模型参数不锈钢ftwt奥氏体型08020225bf005bf0025hw0225hw双相型铁素体型0602表5222箱形截面构件残余应力分布模型参数不锈钢宽厚比sftswt奥氏体型htbft2008025twhtbft200802tw0025cf5tf0025hw5tw双相型铁素体型htbft2006025twhtbft200602tw0025cf5tf0025hw5tw图5224奥氏体型焊接h形截面柱子曲线和试验数据对比当计算其他焊接截面形式格构式截面构件和可能发生弯扭屈曲和扭转屈曲破坏的构件时由于缺乏相关研究成果故采用本规范中承载力最低的柱子曲线
1
2
术语和符号
本规范所用的术语和符号时参照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 J132 和《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83 的规定编写的,并根据需要增加了一些内容。 2.1 术 语 本规范给出了 23 个有关不锈钢结构设计方面的专业术语, 并从不锈钢设计的角度赋予其特定的 涵义,但不一定是其严密的定义。所给出的译名是参考国外某些标准拟定的,亦不一定是国际上的 标准术语。 2.2 符号 本规范给出了 111 个常用的符号并分别给出了定义,这些符号都是本规范各章节中所引用的。

不锈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设计方法比较

不锈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设计方法比较

不锈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设计方法比较关建;王元清;张勇;石永久【摘要】根据欧洲规范EN 1993-1-4:2006、美国规范ASCE/SEI 8-0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规范AS/NZS 4673:2001、日本不锈钢建筑结构设计标准以及中国规范GB 50017-2003对不锈钢结构螺栓连接的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连接板的净截面承载力和承压承载力以及螺栓连接的受剪、受拉承载力和剪力拉力联合作用承载力,并对算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欧洲规范设计计算结果较为详尽,日本不锈钢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设计规定较为全面,中国规范GB 50017-2003不适合直接用来计算不锈钢结构螺栓连接,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According to European Code EN 1993-1-4:2006, American Code ASCE/SEI 8-02, Australian/New Zealand Code AS/NZS 4673:2001, Japanese Design Code for Stainless Steel Structure, and Chinese Code GB 50017-2003, bolted connection for stainless steel was contrasted in the design process, includ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net cross-section, the bearing capacity, the shear capacity, the tensil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bolt connection,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under combined shear and tension. The related example in calculation was given and the results of the design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in design of European Code is detailed, the Japanese Design Code for Stainless Steel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and it is not proper that GB 50017-2003 is applied in the design of bolt connections in stainless steel structures. Further systematic research should be carried out.【期刊名称】《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年(卷),期】2012(029)001【总页数】6页(P115-120)【关键词】不锈钢结构;螺栓连接;设计方法;承载力【作者】关建;王元清;张勇;石永久【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 100084;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 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910 引言不锈钢是指铬含量(质量分数)超过10.5%,碳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1.2%的耐腐蚀合金钢,其作为钢结构中的一种新兴材料,与普通碳素钢相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焊接性能及加工性能,并且其外表美观、耐久性好,这些优点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中采用了不锈钢材料[1]。

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发展现状共3篇

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发展现状共3篇

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发展现状共3篇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发展现状1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发展现状钢板是目前在建筑结构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

在日本,钢板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介绍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的发展现状。

20世纪初,钢板主要用于工业设施和桥梁结构,建筑结构中应用较少。

随着钢板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钢板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开始逐渐增加。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开始出现了多层和高层建筑,钢板结构也逐渐被运用。

此时,使用的钢板较为粗糙,但已经满足了建筑安全要求。

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新型的钢板不断问世。

其中,高强度、高耐蚀性、高温性能好的耐震钢板在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耐震钢板优于传统的钢板,能够在地震中保持稳定,减少建筑物发生倾斜偏移的可能性。

此外,钢板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升级,使得钢板的尺寸和形状得到了更为精准地控制和处理。

近年来,日本建筑中通过钢板贯通建筑各个功能区域形成通路的方法逐渐普及。

比如,商场中常用的人行天桥和大型建筑物中的隔离区域使用的大型通道等,都采用了经过加工的钢板构建。

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建筑空间的利用率,也增加了建筑空间的美观性。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建筑结构中采用回收利用钢板的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体来看,日本的建筑结构用钢板的应用已经处于成熟和发展的阶段。

在技术和生产不断提升的条件下,钢板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充分发挥其在建筑结构中的各种优势。

未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钢板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方式将会越来越多,日本的建筑行业也将更加创新和多样化综上所述,日本的建筑行业在钢板结构应用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升,钢板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方式也将更加多样化和创新。

作为一种具有很高优势的材料,钢板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将继续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广。

随着未来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钢板应用将为建筑结构的安全、美观和环保做出更大的贡献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发展现状2近年来,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发展现状在整个建筑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建筑结构设计标准》的发行寄语不锈钢,以其耐久、美观和独特的质感等优点被广泛地使用于建筑物的内外装饰材料、设备器械和建筑小五金等方面,但是作为结构构件被人们所使用,似乎还不常见。

其主要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在建筑标准法中不锈钢是以一种特殊的材料定位的。

不锈钢是否具有建筑结构构件所要求的优越性能-延伸性能以及耐火性能?关于这点,不锈钢结构建筑协会经过长年的研究,验证了其具有这些性能,并且正专心致力于应用技术的普及。

作为技术普及的结果,在2000年6月实行的建筑基准法以及施行令中,规定了把不锈钢作为钢结构的用材,在这方面,它与普通的SN材等碳素钢具有同等的地位。

今后,不锈钢被作为建筑构件被使用的机会将不断地增加。

此书中包含了不锈钢作为建筑构件材料而使用的一些情况,及其在建筑标准法上的定位。

书中收录了大量的关于不锈钢的最新信息,这在日本是独一无二的。

执笔和编辑都是由一直从事建筑结构材料开发研究的人员组成的,他们根据研究成果,在内容上力求精确、具体。

此外,此书编排顺序是与建筑标准法中规定的抗震设计相一致,对于结构设计师以及建筑主任和相关检查验收部门来说,可以说是一本便于使用的参考书。

当不锈钢作为建筑结构材料使用时,此书是必不可少的。

以结构设计为主的一些相关技术人员,可把它看成是一本案头常备的书籍,在此把它推荐给大家。

2001年4月日本建筑行政会议会长 森 下 尚 治监修语不锈钢以其优越的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

对我们来说,不锈钢是一种相当熟悉的材料。

但是,把它作为建筑结构材料,在建筑标准法上还没有被明确地提出。

也就是说它是被作为“新的材料或者特殊的材料”来处理的,而把它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建筑物寥寥无几。

为了打破这种状况,以本标准编制委员会的主编加藤勉先生(当时是东京大学教授,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为核心,从1983年就开始了把不锈钢作为结构材料而利用的相关研究。

以此研究为动力,从1988年开始长达5年的时间内,在由建设省建筑研究所实施的建设省综合技术开发项目“建设事业新原材料以及新材料的利用技术开发”中,不锈钢作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材料,在产、官、学的共同努力下,其利用技术得到了综合性的发展,其成果用于修订前一版的《不锈钢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标准·同解说(1995年7月)》。

此后,由于结构设计趋向于基于性能化的设计方法,在2000年6月,对建筑标准法·同施行令根据性能化设计规定进行了彻底的修订,首次把不锈钢作为结构材料列入施行令中。

这次修正的主要的宗旨之一是,通过把性能的概念引入到建筑标准法令的诸多规定中,使得法令上要求的性能更加明确化。

同时,也规定了诸性能的评价方法,尽量减少说明书式的规定,使得设计的自由度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由此可见,不锈钢在修正后的施行令中得以被重新定位,是与研究、开发的成果紧密相关的,也是理所当然的。

此书为了与修正后的施行令相对应,全面地修订了前版《不锈钢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标准·同解说(1995年7月)》。

也就是说,与修订后的诸多规定相对应,给出了不锈钢的结构构件、节点、框架等在各种荷载、外力作用下的容许强度和抵抗大地震的极限承载力的具体计算方法,同时,以代表性的结构作为例题,就结构设计的流程进行了完整的解说。

虽然不锈钢在新的建筑标准法令中得到肯定,但是,在实际应用不锈钢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本书的话,几乎是不可能完成一些具体设计的。

最后,作为本书的监修,深信此书对设计不锈钢建筑结构的各位读者朋友加深对不锈钢结构的理解,以及对于不锈钢建筑结构的有效普及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2001年4月独立行政法人 建筑研究所 理事长 山 内 泰 之序言随着2000年6月建筑标准法施行令的修正,已经出版的《不锈钢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标准·同解说(1995年7月)》也进行了修订。

特别是通过修正施行令,不锈钢建筑结构的规模限制也被废弃了,并进行了此次大幅度的修订。

修订后的《不锈钢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同解说》的构成如下所述。

在“第一章 总则”中,就施行令所规定的材料及其强度、结构计算的原则(包括:荷载、外力、各种荷载的组合在框架中产生的内力、结构的变形、振动的限制和大地震时结构安全性的确认等)以及与不锈钢建筑结构有关的一些事项进行了归纳。

增加了与碳素钢SN490同样具有高强度的不锈钢材SUS304N2A。

在“第二章 构件以及节点的容许强度的计算”中,给出了第一章中规定的荷载和外力中的中等地震动、风荷载、雪荷载和活荷载作用下框架各部位应具有的容许强度的计算方法。

在“第三章 构件以及节点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中,对大地震动下,给出了框架应具有的最大水平抵抗力的计算以及框架各组成部分必要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在“第四章 大地震动下的结构安全性的确认”中,针对不锈钢建筑结构,总结了施行令中规定的大地震动下的结构安全性确认的方法,解释了在具体的计算时如何正确使用第三章各条款的计算方法。

2001年4月不锈钢结构建筑协会 设计基准编制委员会不锈钢建筑结构设计标准编制委员(2001年4月)主编 加藤 勉委员 青木博文 森田耕次 福田俊文 大竹章夫 志村保美解说草案负责第一章 1.1 加藤 勉1.2 志村保美 青木博文 森田耕次 大竹章夫1.3 加藤 勉第二章 本章前言 加藤 勉2.1 森田耕次2.2~2.5 加藤 勉2.6.1 森田耕次2.6.2,2.6.3 青木博文2.6.5 青木博文 加藤 勉2.6.6 森田耕次2.6.7 青木博文2.7 森田耕次第三章3.1 加藤 勉3.3.1 加藤 勉3.4.1 加藤 勉3.5.1,3.5.2 加藤 勉3.6.1 森田耕次3.6.3 森田耕次3.6.4 青木博文3.6.5 青木博文 加藤 勉3.6.6-3.6.8 森田耕次3.7.1,3.7.2 森田耕次第四章 本章前言 加藤 勉4.1,4.2 加藤 勉4.4.1 加藤 勉发行时监修寄语不锈钢,因外表精致且防锈性强而广为人知。

长期以来,在建筑物上,不锈钢发挥其独特的使用性能,作为内外装饰材料被广泛使用。

当不锈钢用于柱、梁等结构受力的主要部位时,其不仅使用性能独特,而且在防灾安全性和耐久性上也可以说是很优越的建筑材料,这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不锈钢建筑,在将来可能会成为城市景观并构成我们的生活环境,对此我们寄予很大的期待。

至今为止,不锈钢建筑在建筑标准法令中是视为特殊的建筑材料及其结构来设计的。

根据建筑标准法第38条的规定,每个建筑物都必须通过建设大臣的认定。

然而,近年来,在相关人员的努力下,不锈钢结构技术的研究开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不断研究成果积累,为了保证其作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我们制定了与之相关的技术标准。

此次,对于一定规模的不锈钢建筑结构的建造,简化了其手续,将其作为普通的结构,开拓了不锈钢应用的普及之路。

据此,在1994年9月30日,关于“不锈钢建筑结构物”,不锈钢结构建筑协会对建筑标准法第38条的规定进行了重新认定,且就有关事项通知了各特定行政厅局,并发文明确规定:对于不锈钢建筑结构物,以后无需每次都得到建设大臣的认可。

自从该认定发文以来,我们就一直期待着一本关于该技术标准的内容通俗易懂的解说书。

在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此书终于得以完成,相信它一定会符合大家的期待。

期待各位读者通过灵活运用此书,能够加深对不锈钢建筑结构的理解,并且能够不断提高其安全性,使其得以更广泛应用。

1995年5月建设省住宅局建筑指导课长 羽 生 洋 治发行序言不锈钢SUS 304的应力-应变曲线与普通钢不一样,它没有屈服平台,而是一种屈服后就直接进入硬化区域的双线性型钢。

此外,它的弹性模量与普通钢材相比稍低。

这些特性,会对弹性以及非弹性范围的柱的纵向弯曲、梁的横向压屈、截面单元的局部屈曲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锈钢SUS 304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它的线膨胀系数比普通钢材大,而热传导率却比普通钢材小。

这个特性使在对其焊接时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当焊接热变形控制要求较高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试验和丰富的经验。

对于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因为不锈钢不易生锈的特性,所以在这种连接状态下,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将很小。

因此,为了确保所需要的摩擦系数,必须对摩擦面进行特殊的加工处理。

本标准以大量试验及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充分考虑不锈钢上述特性后,给出了相关设计公式和具体的构造要求。

把不锈钢应用到结构中,在我国还是首次,使用经验还是相当缺乏。

因此,其适用范围尚只能局限在规模较小的建筑物上。

此外,钢种限定为SUS 304,因为此前它用于非结构构件所积累的使用经验多。

本标准的设计方法,采用和以前一样的容许应力法,对各种构件及节点给出了相关的容许强度设计公式。

构件和节点的整体强度与它们的应力状态是相对应的,这样评价也是合理可行的。

鉴于不锈钢具有很强的防锈特性,因此可以无需对其采用防腐措施而直接使用,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优点。

在现行的法规中,对于在耐火要求上允许直接使用而无需采用防火措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它也都适用,而且,更易于发挥不锈钢高温下强度大、热传导率小因而耐火性能更好的有利特性。

希望今后能够充分利用这一优点来确立更为合理的耐火设计方法。

1994年9月不锈钢结构建筑协会 设计施工标准编制委员会目 录正文 解说 符号 (2)第一章总则............................................................... 7 (59)1.1适用范围......................................................7 (59)1.2材料以及强度................................................7 (59)1.2.1材质、形状以及尺寸........................... 7 (59)1.2.2常量 (8)1.2.3强度................................................ 8 (64)1.3结构计算......................................................8 (66)1.3.1荷载及外力................................. ... 8 (66)1.3.2荷载组合.......................................... 8 (66)1.3.3变形、振动................................. ... 9 (67)1.3.4构件以及节点的容许承载力 (9)1.3.5大地震作用时结构安全性的确认............ 9 (66)1.3.6计算水平承载力时的荷载组合............... 9 (66)1.3.7构件以及节点的极限承载力 (9)1.3.8结构安全性的确认方法 (9)第二章构件及节点的容许强度计算.................................11 (69)2.1轴心受拉构件............................................. 11 (69)2.1.1容许抗拉强度 (11)2.1.2长细比限制 (11)2.2轴心受压构件............................................. 11 (69)2.2.1截面的宽厚比....................................11 (69)2.2.2容许抗压强度....................................12 (69)2.2.3计算长度 (12)2.2.4长细比限制 (13)2.2.5加劲肋.............................................13 (71)2.3受弯构件................................................... 13 (71)2.3.1截面的宽厚比....................................13 (71)2.3.2强轴方向受弯的H形截面构件...............13 (72)2.3.3横向加劲肋.......................................15 (75)2.3.4强轴方向受弯的C形、Z形截面构件...... 15 (75)2.3.5组合梁以及组合板 (15)2.3.6弱轴方向受弯的H形、C形截面构件和圆形、正方形中空截面构件 (15)2.3.7板的容许抗弯强度 (15)2.3.8栓的容许抗弯强度 (16)2.4压弯构件(柱).......................................... 16 (75)2.4.1截面的宽厚比....................................16 (75)2.4.2框架的稳定性....................................16 (75)2.4.3压弯构件..........................................17 (76)2.4.4拉弯构件 (18)2.4.5横向加劲肋.......................................18 (77)2.5对剪力的校核.............................................18 (77)2.6连接及节点................................................ 19 (77)2.6.1焊缝容许强度....................................19 (77)2.6.2普通螺栓的容许强度...........................20 (79)2.6.3高强螺栓的容许强度...........................20 (79)2.6.4焊接节点的容许强度 (20)2.6.5螺栓及高强螺栓容许抗拉强度...............20 (80)2.6.6节点设计..........................................25 (81)2.6.7节点构造..........................................26 (82)2.7柱脚......................................................... 28 (82)2.7.1外露式柱脚.......................................28 (82)2.7.2埋入式柱脚.......................................28 (84)第三章构件及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计算..............................29 (85)3.1截面的宽厚比.............................................29 (85)3.2轴心受拉构件 (30)3.3轴心受压构件.............................................30 (86)3.3.1受压承载力.......................................30 (86)3.3.2计算长度、长细比、加劲肋 (30)3.4受弯构件...................................................30 (86)3.4.1强轴方向受弯的H形截面构件...............30 (86)3.4.2强轴方向受弯的C形、Z形截面构件等 (32)3.4.3组合梁 (32)3.4.4弱轴方向受弯的H形、C形截面构件和圆形、正方形中空截面构件 (32)3.4.5板以及栓的抗弯承载力 (32)3.5拉弯和压弯构件(柱).................................32 (87)3.5.1柱的轴压比和长细比限制.....................32 (87)3.5.2压弯构件..........................................33 (89)3.5.3拉弯构件..........................................34 (90)3.6连接及节点................................................34 (90)3.6.1节点的性能要求.................................34 (90)3.6.2节点的极限承载力..............................35 (92)3.6.3焊缝的极限承载力..............................35 (92)3.6.4螺栓和高强螺栓的极限承载力...............36 (95)3.6.5螺栓和高强螺栓节点的极限抗拉承载力...36 (96)3.6.6高强螺栓在斜撑节点处的极限承载力......38 (100)3.6.7柱拼接节点及梁拼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39 (100)3.6.8柱与梁连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39 (101)3.7柱脚的塑性承载力.......................................39 (102)3.7.1外露式柱脚.......................................39 (102)3.7.2埋入式柱脚.......................................40 (103)第四章大地震作用下结构安全性的确认4.1固有水平承载力设计值Q u..............................41 (105)4.2D s值.........................................................41 (105)4.3F es的值 (42)4.4固有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及结构安全性的确认......43 (106)4.4.1高度低于31m的特定建筑.....................43 (106)4.4.2小规模建筑 (43)附录附录1 中空截面构件的分支接头...........................45 (107)附录2 疲劳设计................................................51 (108)附件3 钢柱的计算长度 (52)附录4 不锈钢高强螺栓的摩擦型连接 (54)设计案例 (109)构件设计例题1.强轴方向受弯的H形截面梁的设计 (111)2.强轴方向受弯的H形截面柱的设计(SUS 304A) (116)3.强轴方向受弯的H形截面柱的设计(SUS 304N2A) (121)4.高强螺栓斜撑节点的设计 (126)建筑设计案例1 不锈钢建筑办公楼 (129)1.1建筑概况 (130)1.2结构计算方法 (133)1.3一般事项 (134)1.4应力计算 (135)1.5层间位移角、抗侧刚度、偏心距 (139)1.6固有水平承载力校核 (139)1.7构件截面校核 (144)建筑设计案例2 不锈钢建筑结构游泳池顶棚——固有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和结构安全性的初步确认 (169)2.1建筑概况 (170)2.2结构计算方法 (171)2.3一般事项 (173)2.4横向刚架计算 (175)2.5纵向桁架计算 (178)2.6层间转角、抗侧刚度、偏心距 (180)2.7构件截面校核 (181)材料规格 (199)1.不锈钢建筑结构的材料规格 (201)1.1建筑结构用不锈钢材(JIS G 4321-2000) (201)1.2建筑结构用不锈钢焊接型钢((社)不锈钢结构建筑协会规格 SSBS 101-2001) (209)1.3建筑结构用不锈钢焊接材料((社)不锈钢结构建筑协会规格 SSBS 201-2001) (213)1.4结构用不锈钢高强度六角螺栓、六角螺母、平垫圈组合((社)不锈钢结构建筑协会规格 SSBS 301-2001) (223)2.不锈钢建筑结构材料的标准截面尺寸及截面性能 (229)2.1热轧H型钢 (229)2.2焊接H型钢 (230)2.3方钢管 (232)2.4圆钢管 (233)2.5热轧等边角钢 (235)2.6冷轧等边角钢 (236)2.7热轧槽钢(C形) (238)2.8焊接槽钢(C形) (239)不锈钢建筑结构设计标准符 号与荷载有关的符号i C :水平地震作用系数 G:恒荷载 K:地震力 P:活荷载 S:雪荷载 W:风荷载与材料有关的符号y F :不锈钢材料的屈服强度(2N mm ) u F :不锈钢材料的极限强度(2N mm ) c F :混凝土的设计强度(2N mm )f y F :螺栓以及高强螺栓的屈服强度(2N mm )fu F :螺栓以及高强螺栓的极限强度(2N mm )E: 弹性模量(2N mm ) G: 剪切弹性模量(2N mm ) ν: 泊松比P: 线膨胀系数(1C D ) 与几何学诸量有关的符号A: 构件的全截面面积(2mm ) b A : 锚固螺栓的有效截面面积(2mm )c A : 拉伸材料及结点板等构件的有效截面面积(2mm ) h A : 由于螺栓孔道而造成的截面面积的缺损值(2mm )nt A : 中穿破断假定线上的拉力作用部位的截面面积(2mm ) ns A : 中穿破断假定线上的剪力作用部位的截面面积(2mm )n A : 除去螺栓孔径后的构件净截面面积(2mm )fA : 螺栓或者高强螺栓的有效截面面积(2mm )w A :有效剪切截面面积(2mm ),ee s e A A : 分别为正面角焊缝和侧面角焊缝的有效截面面积(2mm )e a : 等价缺损截面面积(2mm ) o a : 净缺损截面面积(2mm ),es a a : 分别是正面角焊缝和侧面角焊缝的焊缝高度(mm )B: 正方形中空截面的外径(mm ), 垫板的宽度(mm ) c B : 柱截面翼缘宽度(mm )b : 翼缘宽度或者螺栓孔的间距(mm ),等边角钢的边长(mm )D : 圆形中空截面的外径(mm ),垫板的长度(mm ) b D : 翼缘上部螺栓孔中心位置处圆的直径(mm ) f D : 圆形中空截面接头处翼缘板的直径(mm )d: 螺栓或者高强螺栓的轴径(mm ),H 形截面的腹板高度(mm ) o d :螺栓或者高强螺栓的孔径(mm ) b d : 梁翼缘中心线之间的距离(mm )c d : 柱翼缘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或者在中空截面对边中心线之间的距离(mm )t d : 从轴向截面中心到螺栓受拉侧的截面中心之间的距离(mm ) e: 偏心距或者螺栓中心到构件边缘的距离(mm ) s e : 螺栓孔边到构件边缘的距离(mm )x e :轴向力的面外偏心距(mm ) y e : 轴向力的面内偏心距(mm ) g : 螺栓列之间的距离(mm )h : 山形,沟形钢以及C 形,T 形钢的高度(mm ),I : 截面惯性矩I: H形截面弱轴方向的截面惯性矩yI: H形截面的截面惯性矩wi:截面回转半径(mm)J: H形截面极惯性矩l: 节点间距(mm)l: 连接长度(mm)1l: 横向加劲肋间距(mm)bl:加劲肋间距(mm)cl: T型钢翼缘一侧的有效长度(mm)el: 计算长度(mm)kl l:分别是正面角焊缝和侧面角焊缝的有效长度(mm),e sm: 摩擦面的数量n: 螺栓或者高强螺栓的个数n: 受拉侧锚固螺栓的个数tp: 螺栓的螺距(mm)r: 缀条的半径(mm)r: 各层的弹力半径(mm)e,s s: 分别是正方形中空截面翼缘的高强螺栓孔的位置尺寸(mm) 12t: 板厚(mm)t: 柱翼缘的厚度(mm)ct: 翼缘板的厚度(mm)ft: 腹板厚度(mm)wt: 镶板的有效板厚(mm)pt: 正方形中空截面或者圆形中空截面的管厚度(mm)tV: 柱,梁结合部位镶板的有效体积p ew: 板的宽度(mm)Z : 截面系数 p Z : 塑性截面系数,xy Z Z : 分别是强轴方向和弱轴方向的截面系数与强度,应力,刚度有关的符号 s K : 次要构件刚度(N mm ) M : 弯矩(N mm ⋅)12,M M :杆端弯矩(N mm ⋅) a M : 抗弯承载力(N mm ⋅) b M : 横向抗弯承载力(N mm ⋅) 1b M : 板的抗弯承载力(N mm ⋅) 2b M : 栓的抗弯承载力(N mm ⋅) e M :弹性极限弯矩(N mm ⋅)eo M :纯弯状态下的梁的弹性极限弯矩(N mm ⋅) p M : 柱或梁的塑性极限弯矩(N mm ⋅) y M : 屈服弯矩(N mm ⋅),by c y M M :分别是梁以及柱的屈服弯矩(N mm ⋅)b p M : 梁的塑性极限弯矩(N mm ⋅),bL b R M M :连接处左右梁的弯矩(N mm ⋅),L R b y b y M M :连接处左右梁的屈服弯矩(N mm ⋅) ,U L cy c y M M :连接处上下柱的屈服弯矩(N mm ⋅)j u M :柱梁节点极限抗弯承载力(N mm ⋅) p M :连接处的弯矩设计值(N mm ⋅),Xa Y a M M : 强轴方向和弱轴方向的抗弯承载力(N mm ⋅)p y m :单位长度T 形钢翼缘的屈服弯矩(N mm mm ⋅) p u m : 单位长度T 形钢翼缘的极限弯矩(N mm mm ⋅) N : 轴力(N ) c N : 抗压承载力(N )e N : 弹性极限轴力(N )欧拉极限轴力(N ) t N :抗拉承载力(N )y N : 屈服轴力(N ),地基混凝土的屈服强度(N ) s N :次要构件强度(N ),Xc Y c N N : 强轴方向以及弱轴方向的抗压承载力(N )f l P : 板的抗压强度(N )fq P : 螺栓或者高强螺栓连接处在剪切作用下的抗拉强度(N )f s P : 螺栓或者高强螺栓的抗剪强度(N ) f t P :板上孔洞处的抗拉强度(N ) 1f ts P : 平板的冲切强度(N ) 2fts P : 平板的外部冲切强度(N )ftu P :板极限抗压强度(N )1ftus P : 平板的极限冲切强度(N ) 2ftus P : 平板的外部极限冲切强度(N )f qu P : 螺栓或者高强螺栓受剪时的极限抗拉强度(N ) f su P : 螺栓或者高强螺栓的抗剪强度(N ) f tu P :板上孔洞处的极限抗拉强度(N )w c P :正面角焊缝和侧面角焊缝共同工作的强度(N ) w s P : 侧面角焊缝的抗剪强度(N )P: 正面角焊缝的抗拉强度(N)w tP: 正面角焊缝和侧面角焊缝共同工作的极限强度(N) w cuP: 侧面角焊缝的极限抗剪强度(N)w suP: 正面角焊缝的极限抗拉强度(N)w tuQ: 剪力(N)Q:抗剪强度(N)aQ: 普通螺栓或者高强螺栓的抗剪强度(N)fQ: 普通螺栓或者高强螺栓的极限抗剪强度(N)f uQ:承载力设计值(N)uQ: ???????????????????udQ: 楼层水平承载力(N)unT: 拉力(N)T: 高强螺栓的设计拉力(N)oT:抗拉强度(N)aT:锚固螺栓屈服时的拉力(N)yT: 极限拉力(N)uT:螺栓或者高强螺栓的承载力(N)fT: 梁全截面屈服时的承载力(N)b yT:螺栓或者高强螺栓的极限承载力(N)f uT: 节点的极限承载力(N)j u与常量,比值有关的符号 b C : 弯矩不均匀系数 o C : 标准剪力系数s D : 表示各层塑性变形能力的结构特征系数es F : 由各层抗侧刚度以及偏心距偏心距确定的形状特性系数 e F : 与偏心距偏心距相对应的形状特性系数 s F : 与刚度相对应的形状特性系数 k : 计算长度系数 b k : 梁的计算长度系数 c k : 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y n : 屈服时的轴力比 e R : 偏心距 s R : 刚度s r : 层间转角的倒数 s r : 各层s r 之和的平均值β: 斜撑水平承载力与总水平承载力的比值 u β: 斜撑的水平承载力分配系数 κ:构件两端的弯矩比值 λ:长细比 b λ:梁的长细比 b e λ: 梁的弹性长细比 b y λ:梁的屈服长细比 c λ:柱的长细比 c y λ: 柱的屈服长细比μ: 摩擦系数ν: 可靠度λ:评估Ds时使用的斜撑长细比 e第一章 总 则1.1 适用范围本标准,主要适用于采用不锈钢结构建造的特定建筑物或者建筑物以及构筑物中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