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2011年真题

合集下载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2011年大学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11年大学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11年考试试题大学语文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仁政和王道B.“仁”与“礼”C.严刑和峻法D.无为而无不为2.《郑伯克段于鄢》的叙述方法是()A.顺叙B.倒叙C.平叙D.插叙3.与马致远、关汉卿、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的是()A.张养浩B.郑光祖C.王实甫D.汤显祖4.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是()A.王安石B.柳宗元C.韩愈D.苏轼5.“三曹”中诗风悲凉慷慨、气韵沉雄的是()A.曹丕B.曹操C.曹植D.曹睿6.《陌上桑》行文笔调的主要特色是()A.讽刺嘲笑B.严正庄重C.幽默诙谐D.清新淡雅7.作品融诗情画意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的唐代著名诗人是()A王昌龄B李商隐C.杜牧D.王维8.“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作为论据,其性质属于()A.历史事实B.现实事例C.名人名言D.比喻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A.《蜀相》B.《北征》C.《兵车行》D.《登高》10.《剑南诗稿》的作者是()A.陆游B.辛弃疾C.李清照D.秦观11.《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所写的梦中景象是()A.尘满面,鬓如霜B.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C.明月夜,短松冈D.千里孤坟1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典故的是()A.树犹如此B.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C.楚天千里清秋D.求田问舍13.宝玉挨打后,作者描写“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的人是()A.袭人B.宝钗C.王熙凤D.林黛玉14.散文诗《门槛》全文采用的表现手法是()A.象征B.对比C.夸张D.类比15.法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是()A.契诃夫B.欧·亨利C.巴尔扎克D.莫泊桑16.在《故都的秋》中,作者曾提到“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这是为了阐发()A.北京秋天的“色彩浓”B.北京秋天的“回味永”C.南国之秋的“色淡D.南国之秋的“味浅”17.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主要是说明()A.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新精神B.在阅读作品时要严肃而挑易C.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D.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18.《我用残损的手掌》中“那辽远的一角”指的是()A.诗人的残损手掌B.诗人的监狱生活C.诗人的破碎之心D.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19.《日出》中重点描写刻画的女性人物是小)学的中民可()A.四凤B.陈白露C.沈凤喜D.白流苏20.《天净沙·秋思》抒写羁旅之情的方法主要是()A.直抒胸臆B.寓情于理C.寓情于事D.借景抒情21.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类比法C.对比法D.归纳法22.下列不属于汪曾祺作品的是()A.《陈小手》B.《受戒》C.《荷花淀》D.《大淖记事》23.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是()A.培根B.拉封丹C.罗素D.富兰克林24.《围城》一书描写的对象是()A.中国农民B.中国小资产阶级C.小市民D.中国知识分子25.《谈时间》的语言风格是()A.典雅平和B.婉约优雅C.幽默机智D.言简意赅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身既死兮神以灵,!27. ,千金散尽还复来。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8. 简答题9. 词语解释单项选择题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最富文采、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散文成熟的著作是( )(2011年真题)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史记》正确答案:A2.《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的指斥对象是( )(2010年真题)A.郑庄公B.共叔段C.姜氏D.颖考叔正确答案:B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下面哪部作品( )(201 1年真题) A.《春秋》B.《左传》C.《战国策》D.《论语》正确答案:D4.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 )(2008年真题)A.王维B.孟浩然C.谢灵运D.陶渊明正确答案:D5.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2008年真题)A.高适与岑参B.李白与杜甫C.王维与孟浩然D.韩愈与孟郊正确答案:A6.下面哪个作品描写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2010年真题) A.《长恨歌》B.《汉宫秋》C.《西厢记》D.《桃花扇》正确答案:A7.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2010年真题)A.闻一多B.戴望舒C.郭沫若D.冰心正确答案:C古文翻译题8.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固亲。

(2011年真题)正确答案: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统治者的作为合乎礼节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

9.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2010年真题)正确答案:他当了齐国宰相,每顿吃饭时只吃一个肉菜,妻妾不穿丝绸衣服。

10.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2010年真题)正确答案: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君主的统治,您将对他怎么办?1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2011年真题)正确答案:姜氏有什么满足的?不如趁早给她安排个去处,不让她的势力滋长蔓延。

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1.唐代大诗人自居易的号是 ( )(分数:2.00)A.香山居士√B.柳泉居士C.六一居士D.东坡居士解析:解析:识记类试题。

古代作家多以字、号行世,所以字、号是古代作家作品中应该识记的文学常识之一。

本题中,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清代小说家,别号柳泉居士;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诗人,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字永叔,宋代散文家,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另外,还有一些特别熟悉的文人字号需要大家熟记,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等等。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采用了 ( )(分数:2.00)A.对比手法√B.比喻手法C.拟人手法D.象征手法解析:解析:理解类试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以乐景衬哀情,情景反衬,在情景的对比中表情达意。

另外,细心的考生会发现,本题实际上正好给第4题提供了答案,这属于命题上的疏误。

3.《谏逐客书》是李斯给秦始皇的奏章,属于 ( )(分数:2.00)A.应用文B.议论文√C.说明文D.记叙文解析:解析:理解类试题。

从文章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方面,我们可以分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几种。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一般可分为写人记事和写景状物两类。

记叙文的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记叙文记叙的顺序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记叙文的种类有:新闻、通讯、传记、回忆录、报告文学、小说、散文等。

说明文是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能等内容的文章。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1.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2008年真题)(分数:2.00)A.茅盾√B.郁达夫C.巴金D.鲁迅解析:2.有“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作家是( )(2008年真题)(分数:2.00)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巴尔扎克解析:3.《醉花阴》中分析词中的“愁”和“瘦”。

提出词应“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的词人是( )(2010年真题) (分数:2.00)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陆游解析:解析:因为“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消愁”,亦是“愁更愁”了。

结尾“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瘦因愁而生,愁因丈夫流落在外而生,可见全词抒写的是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4.鲁迅的杂文集是( )(2008年真题)(分数:2.00)A.《坟》√B.《呐喊》C.《彷徨》D.《故事新编》解析:5.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对这种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1年真题)(分数:2.00)A.说明哈姆莱特的思想性格具有丰富的内涵B.说明观众的鉴赏水平参差不齐√C.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D.这正是戏剧通过冲突塑造典型性格的艺术特色的表现解析:6.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2011年真题)(分数:2.00)A.罗贯中B.施耐庵C.曹雪芹D.蒲松龄√解析: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7,分数:14.00)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012年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12. 作文单项选择题1.下列先秦思想家中,不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正确答案:A解析:识记类试题,属先秦诸子思想流派知识的考查。

先秦诸子较著名者约有以下诸家:儒、道、墨、法、阴阳、名、农、杂等,其中儒、道两家对后世的影响尤为明显。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和荀子,道家则有老子和庄子。

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中,《先秦诸子语录》一课对先秦诸子的治政思想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介绍,相关文学常识也是考生应该留意的。

2.苏轼《留侯论》所写的“留侯”是秦末汉初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谋士( )。

A.韩信B.张良C.范增D.萧何正确答案:B解析:识记类试题,属具体篇目内容的考查。

《史记》有《留侯世家》一篇,为秦末辅佐刘邦的著名谋士张良。

苏轼《留侯论》即以《留侯世家》中的相关记载与论述生发议论,属于人物史论性质的文章。

3.唐诗《长恨歌》所写的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

A.玄武门之变B.贞观之治C.安史之乱D.宦官专权正确答案:C解析:理解识记类试题,属具体篇目历史背景知识的考查。

白居易《长恨歌》是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历史事实为根据,抒写李杨爱情故事的长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

李杨爱情的悲剧直接由安史之乱造成。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朝的一次叛乱。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

玄武门之变与贞观之治的主角则是李世民:唐高祖武德九年,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都城长安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了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2011年专转本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专转本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2011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卷共6页,4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并认真核对。

3.考生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时,考生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空格内)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滇.池癫.狂颠.簸白癜.风B. 晕.车愠.色酝.酿熨.斗C. 籍.贯慰藉.嫉.妒辑.录D. 血.泊血.压献血.血.汗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松弛精粹思辨遴选B. 粗犷气概瑰宝发韧C. 匮乏修葺倾刻赝品D. 人情世故有恃无恐额首称庆鬼鬼祟祟3. 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是▲A. 因.循守旧(沿袭) 秣马厉兵.(战士) 良莠.不齐(狗尾草)B. 镂.骨铭心(刻) 嘉言懿.行(美好的〉意兴阑珊..(将尽;衰落)C. 家徒.四壁(仅仅) 无耻谰.言(吹嘘) 力能扛.鼎(用单手举重物〉D. 焚膏继晷.(月影) 当.(应当)仁不让管窥蠡.(瓢)测4.下列句子使用拟人修辞格的一项是▲A. 天潮潮地湿湿,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B.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C. 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堰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D. 这种事在贝多芬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甚至在他已老到像一头苍熊时,他仍然是一只未经驯服的熊崽子。

大学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6页)5.下列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本市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20%的速度,大踏步向前发展。

”这句话有语法错误。

B.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句中的虚词“而”表转折关系。

C. “庄公寤生,惊姜氏。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课内)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课内)
1.(2009)《燕昭王求士》记叙了郭隗帮助燕昭王定计、振兴燕国的故事。
2.(2009)《战国策》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它是()
A.记言体B.编年体
C.国别体D.纪事本末体
3.(2012)从编纂体例来说,《战国策》是一部史书。
4.(2016)以下哪个成语不是出自《战国策》
A.画蛇添足 B.惊弓之鸟
C.狡兔三窟 D.守株待兔
战国时期(约前372-前289年)
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对话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A.《左传》B.《国语》
C.《战国策》D.《史记》
5.(2015)《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史书,其体例是()。
A.国别体 B.纪传体C.编年体D.其他
6.(2016)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7.(2016)《春秋》三传是指:《左传》、、。
战国时期
墨子及其弟子
5.(2019)《战国策》是一部史书。
A.编年体 B.国别体
C.列传体 D.纪传体
西汉(约前145-前87年)
司马迁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及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130篇。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山东省历年(2006-2018)专升本《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汇编(答案版)

山东省历年(2006-2018)专升本《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汇编(答案版)

山东省历年(2006-2018)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一、(2007)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写道: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时,然后给予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请回答:(1)这段话揭示了中国人当时怎样的心态?(1分)(2)从这段话中可看出造成这种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2分)(3)根据这段话的精神,可以把中国历史概括为怎样的两个时代?(2分)答案:(1)容易满足的奴化心态。

(2)专制暴力。

(3)一是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人民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解析:阅读题考察的主要是对语篇的分析理解能力,在试题中属于较难的层次。

解答阅读题需要考生首先读懂语篇内容,对内容、层次、思想、艺术手法方面有一个大致的认识,然后针对问题细读相关部分,分析思考,然后作答。

这段话中,鲁迅先生主要揭露国民的奴化心态,作者从“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现实开始假设,然后揭示人们对将人当作牛马的感恩、满足的心理,从而展示了国人的容易满足奴化心态。

语篇不仅揭示了国人的容易满足的奴化心态,而且以元代为例,展示了这种奴化心态的形成原因。

元代是一个异族统治中原的时代,蒙古族对华夏各族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对蒙古族以外的异族采取了暴虐的统治镇压政策,在专制暴力的高压之下,人们的奴化心理逐渐形成。

第三小题要求根据这段叙述将中国历史分为两个时代,从语段中可以看出,一个是“乱世”,人不及犬;一个是元代这样的“太平盛世”,人等同于“牛马”,稍作引申,便可以明白,作者是分成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事实上,如果学习过鲁迅的《灯下漫笔》,这几个问题就变得相当容易,因为在原文的论述中,作者有相当清楚的表达。

如下面一段:“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文体知识图示及真题例证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文体知识图示及真题例证
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流派
元曲分“散曲”“杂剧”两大部分。 散曲由宋词俗化而来,可配乐歌唱
散曲分小令与套曲(套数)。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 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每首散曲都有曲牌(“山坡羊”“天净沙”),且属于一定的宫调
曲 (中吕·山坡羊·怀古、越调·天净沙·秋思、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各自曲牌在字数 、句数、平仄 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妇,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彪人马到庄门, 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 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 曲连打着个毕月 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 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些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 的衣服。
(2018真题)《聊斋志异》是一部(B) A 散文集 B.短篇小说集 C.戏曲故事集 D.民间故事集 (2010真题)一生创作三百多篇短篇小说的法国作家 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秋夜》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一首叙事兼抒 情的散文诗。作者采用象征手法,赋予秋夜后园中不同景物 以人的性格,代表不同类型的社会人物,“奇怪而高”的天 空象征着压迫和摧残进步力量的势力,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做 着“春的到来”的梦的小红花象征着善良的弱者,耸立在后 园的两株枣树,象征着与黑恶势力抗争的进步力量。通过对 这些景物的含蓄描绘,表达了鲁迅对恶势力的抗争和愤怒, 对英勇抗击恶势力的革命者的崇敬和赞美,也表达了自己与 恶势力作韧性战斗的意志。此文语言精致,意象空灵,结构 严谨,为象征散文诗民族化的创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风范。
主义流派
(2016真题)在我国首 开意识流小说先河的作 家是 王蒙 。
小说

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2011年真题

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2011年真题

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2011年真题山东省2011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第一卷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第一部由私人撰写的编年体史书是()。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的作品是()。

3.诗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作者是()。

4.诗句“凤凰山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作者是()。

5.苏轼《水调歌头》词“(),千里共婵娟。

”6.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作家是韩愈和()。

7.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诗人是()。

8.《骆驼祥子》是()的代表作。

9.吴荪甫是矛盾长篇小说《》的主人公。

10.“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诗歌《乡愁》的诗句,《乡愁》的作者是()。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于()。

A.《诗经·桃夭》B.《诗经·子衿》B.《诗经·关雎》 D.《诗经·蒹葭》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下面哪部作品()。

A.《春秋》B.《左传》C.《战国策》D.《论语》3.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最富文采、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散文的成熟著作是()。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史记》4.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A.《十五从军征》B.《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 D.《羽林郎》5.唐代山水田园诗中,与王维齐名并称的著名诗人是()。

A.王昌龄B.岑参C.孟浩然D.高适6.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于杜甫的()。

A.《登高》B.《春望》C.《蜀相》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7.孙行者这一形象出自于()。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聊斋志异》8.《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A.罗贯中B.施耐庵C.曹雪芹D.蒲松龄9.王实甫的代表戏剧是()。

A.《牡丹亭》B.《桃花扇》C.《西厢记》D.《窦娥冤》10.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这种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8. 简答题9. 词语解释10. 理解分析单项选择题1.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2008年真题)A.茅盾B.郁达夫C.巴金D.鲁迅正确答案:A2.有“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作家是( )(2008年真题)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巴尔扎克正确答案:B3.《醉花阴》中分析词中的“愁”和“瘦”。

提出词应“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的词人是( )(2010年真题)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陆游正确答案:B解析:因为“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消愁”,亦是“愁更愁”了。

结尾“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瘦因愁而生,愁因丈夫流落在外而生,可见全词抒写的是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4.鲁迅的杂文集是( )(2008年真题)A.《坟》B.《呐喊》C.《彷徨》D.《故事新编》正确答案:A5.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对这种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1年真题)A.说明哈姆莱特的思想性格具有丰富的内涵B.说明观众的鉴赏水平参差不齐C.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D.这正是戏剧通过冲突塑造典型性格的艺术特色的表现正确答案:B6.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2011年真题)A.罗贯中B.施耐庵C.曹雪芹D.蒲松龄正确答案:D古文翻译题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8. 简答题9. 词语解释10. 理解分析单项选择题1.唐代大诗人自居易的号是( )A.香山居士B.柳泉居士C.六一居士D.东坡居士正确答案:A解析:识记类试题。

古代作家多以字、号行世,所以字、号是古代作家作品中应该识记的文学常识之一。

本题中,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清代小说家,别号柳泉居士;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诗人,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字永叔,宋代散文家,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另外,还有一些特别熟悉的文人字号需要大家熟记,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等等。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采用了( )A.对比手法B.比喻手法C.拟人手法D.象征手法正确答案:A解析:理解类试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以乐景衬哀情,情景反衬,在情景的对比中表情达意。

另外,细心的考生会发现,本题实际上正好给第4题提供了答案,这属于命题上的疏误。

3.《谏逐客书》是李斯给秦始皇的奏章,属于( )A.应用文B.议论文C.说明文D.记叙文正确答案:B解析:理解类试题。

从文章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方面,我们可以分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几种。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一般可分为写人记事和写景状物两类。

记叙文的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记叙文记叙的顺序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记叙文的种类有:新闻、通讯、传记、回忆录、报告文学、小说、散文等。

说明文是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能等内容的文章。

常见的有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战国策》是一部A.笔记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编年体史书D.纪传体史书参考答案:B2.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竭力倡导的治国方略是A.小国寡民B.民贵君轻C.无为而治D.王道仁政参考答案:D3.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是A.王实甫B.董解元C.马致远D.关汉卿参考答案:A4.《李将军列传》中所选取的四个典型战例是A.从太尉周亚夫击吴楚军、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B.上谷与匈奴会战、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从太尉周亚夫击吴楚军C.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D.上谷与匈奴会战、雁门出击战、上郡遭遇战、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参考答案:C5.王维《山居秋暝》中的颔联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参考答案:D6.下列对冰心《往事》(一之十四)的分析错误的是A.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B.将大海想象为“海的女神”用了比喻手法C.作者赞美大海的目的是希望我们都做一个海化的青年D.语言清丽,意蕴隽永参考答案:B7.《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发誓今生不再与母亲姜氏相见的直接原因是A.姜氏偏爱小儿子共叔段B.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封地C.姜氏唆使共叔段扩大自己的管辖范围D.姜氏与共叔段图谋里应外合用武力夺取君位参考答案:D8.下列各句中,兼用了排比、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是A.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竞使我们甘心去死。

B.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C.文章是固体,言语是液体,思想是气体。

我提倡多用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思想。

D.我望着那灯光,路是那么远,我又没有翅膀,我只有一个渴望:飞!飞!参考答案:C9.下列诗歌中,交替使用了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手法的是A.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B.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自居易《杜陵叟》参考答案:D10.下列对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评论错误的是A.诗中的“康桥”就是英国的剑桥B.本诗抒发了诗人故地重游的复杂感情C.全诗气势雄壮,酣畅淋漓D.诗句清晰,音韵和谐参考答案:C11.下列对《张中丞传后叙》一文表述错误的是A.韩愈写作本文是为了补足李翰《张巡传》的缺漏B.文章前半部分以议论为主,驳斥了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C.文章后半部分补叙了张巡、许远、雷万春保卫睢阳的轶事D.全文叙事议论并重,议论饱含激情,叙事生动传神参考答案:C12.“长风破浪”、“出师未捷身先死”、“树犹如此”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A.吕尚、桓温、许汜B.宗悫、诸葛亮、桓温C.桓温、吕尚、许汜D.桓温、诸葛亮、宗悫参考答案:B13.下列关于作家、用品、文体的搭配完全正确的是A.屠格涅夫——《门槛》——散文诗B.莫泊桑——《麦琪的礼物》——短篇小说C.钱钟书——《论学问》——议论文D.茅盾——《香市》——记人散文参考答案:A14.“曲”这种文学样式兴盛的时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参考答案:C15.“贻笑大方”、“开柙出虎”、“信誓旦旦”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谏逐客书》、《诗经•氓》、《季氏将伐颛臾》B.《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诗经•氓》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谏逐客书》D.《诗经•氓》、《谏逐客书》、《庄子•秋水》参考答案:N16.下列句子中,“以”字可译作“由于”、“凭借”的是A.尝为陇西……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文科类专升本语文2011-2017年真题

文科类专升本语文2011-2017年真题

历年真题(2011年——2017年)(说明:2011—2014年考试范围为老版本教材的内容,所以真题看选择题和填空题即可。

重点为2015年—2017年)2011年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又名《国策》、《国事》和《长书》等,约成书于秦代。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孔子删定,全书分为“”、“”“颂”三部分,其中,“颂”是用于的诗。

3《婴宁》的作者是朝著名短篇小说家蒲松龄。

4.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以诙谐幽默见长,寓悲于喜,形成“”的独特性格5.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

6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称为"7,长门灯暗数声来。

8.沧海月明珠有泪,。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文章中,提出“穷而后工”的观点是()A.苏辙《上枢密韩大尉书》B.朱熹〈送郭拱辰序》C.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D.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2.杜甫的《羌村三首》在诗体上属于()A.五律B.五绝C.七律D.五古3.“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语出()A.《庄子》B.《论语》C.《孟子》D.《大学》4.元朝有“秋思之祖”之称的是()A.关汉卿B.马致远C.,白朴D.王实甫5.舒婷所属的诗派()A.朦胧派B.九叶派C.现代派D.新月派6.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A.《国语》B.《尚书》C.《战国策》D.《左传》7.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歌咏的城市是()A.杭州B.扬州C.苏州D.汴州8.施蛰存的《纪念傅雷》在回忆与傅雷的交往时突出了傅雷的()A.乐B.喜C.怒D.哀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用的是关于谁的典故?()A.张翰B.刘备C.许汜D.恒温10.吴组缃的《菉竹山房》的主题是()A.歌颂男女爱情的坚贞B.赞扬女主人公美好的品格C.揭示封建传统文化对人性和生命的压抑和摧残D.控诉国民党统治的罪恶11.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南宋四大家”的是()A.陆游B.陈师道C.尤褒D.杨万里12.纳兰性德《金镂曲》中有“青眼高歌俱未老”一句,其中"青眼”的意思是()A.表示蔑视B.表示仇恨C.表示同情D.表示敬意13.司马迁因为什么事件而遭宫刑()A.李广B.李陵C.李牧D.卫青14下列词人中被称为婉约派集大成者的是()A.秦观B.李清照C.晏几道D.周邦彦15苏轼《前赤壁赋》描写的景物不包括()A.清风B.明月C.树木D.江水16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中的"蛾眉”在这里指的是()A.美人B.贤才C.眉毛D.香草17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线索是()记梦B.写人C.叙事D.抒情18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前仆后继离经叛道B.义正词严黯然消魂C.穿流不息拭目以待D.一愁莫展,没精打采1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道”的意思是()A.道理B.宗旨C.途经D.道德20.睢景臣《般涉调·哨遍》是采用了什么大的视角展开描写的()A.皇帝B.文人C.大臣D.平民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作品中,属于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是()A.《白痴》B.《复活》C.《战争与和平》D.《罪与罚》《安娜·卡列尼娜》2下列关于沈从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沈从文是“京味小说”的代表B.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的《边城》C.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描绘了湘西的风土人情D.沈从文也是历史文物研究家E.沈从文迪是著名的诗人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有()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山东省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

山东省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
D.囊液为黄色或黄褐色 E.不沿骨小梁浸润生长,但易复发
【正确答案】:E
二、填空(本题共15空,每题1分,共15分)
1、腭的发育来自 前腭突 和 侧腭突 。
见2011年山东省口腔医学医学专业学分互认制专升本<<口腔组织病理学>> 复习资料第4页
2、钟状期的成釉器,从外向里分别为 外釉上皮层、星网状层、中间层、内釉上皮层。
D.女性多于男性 E.可双侧发生
【正确答案】: A 见2011年山东省口腔医学医学专业学分互认制专升本<<口腔组织病理学>> 复习资料 第35页
20、牙源性角化囊肿和成釉细胞瘤的主要区别在于
A.常见于30—49岁 B.下颌比上颌多见
C.X线片上表现为单囊或多囊的圆形或椭圆形透射影
3.病损确立期
结合上皮及袋壁上皮内仍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上皮下可见大量B淋巴细胞。龈沟液内出现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合上皮继续向根方增殖,形成牙周袋。此期尚无明显的牙槽骨吸收破坏,是治疗的关键时刻。(1分)
4.进展期
为持续性的炎症破坏过程。牙周膜主纤维束破坏;深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破坏明显,破骨细胞极为活跃;胶原纤维变性、溶解,大部分丧失。此期临床持续明显的牙周溢脓及牙齿松动等典型牙周炎症状。(1分)
D.破骨细胞 E.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正确答案】:D
6、家族性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家族性巨颌症)的描述错误的是
A.颌骨增大出现于2—4岁之间
B.颌骨对称性增大
C.X线表现颌骨对称性膨胀,有多囊或单囊的透射区域
D.病变区骨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
E.下颌区淋巴结肿大
11、畸形中央尖最常见于哪个牙齿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单项选择题1.诗句“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出自于( )A.《诗经.桃天》B.《诗经.子衿》C.《诗经.关雎》D.《诗经.蒹葭》正确答案:A解析:识记类试题,属经典文学作品名句考察。

《桃天》是《诗经.周南》中的一首,也不在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中。

《桃夭》一诗是《诗经》当中脍炙人口的篇章,—_直为后人传唱不衰。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两句是《桃天》中的名句,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诗中所描绘的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意境明艳优美,历来为人称道。

《桃天》全篇如下:“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黄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天天,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下面哪部作品( )A.《春秋》B.《左传》C.《战国策》D.《论语》正确答案:D解析:识记类试题,属经典文学作品名句考察。

这道题和填空题中的第二题重复,属于命题的疏漏。

具体解说请参填空第二小题解析。

3.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最富文采、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散文的成熟著作是(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史记》正确答案:A解析:识记、理解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

《左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它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

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日”、“君子是以知”、“孔子日”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2011年专升本
大学语文考试真题
第一卷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第一部由私人撰写的编年体史书是()。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的作品是()。

3.诗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作者是()。

4.诗句“凤凰山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作者是()。

5.苏轼《水调歌头》词“(),千里共婵娟。


6.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作家是韩愈和()。

7.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诗人是()。

8.《骆驼祥子》是()的代表作。

9.吴荪甫是矛盾长篇小说《》的主人公。

10.“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诗歌《乡愁》的诗句,《乡愁》的作者是()。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于()。

A.《诗经·桃夭》
B.《诗经·子衿》
B.《诗经·关雎》 D.《诗经·蒹葭》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下面哪部作品
()。

A.《春秋》
B.《左传》
C.《战国策》
D.《论语》
3.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最富文采、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散文的成熟著作是()。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史记》
4.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A.《十五从军征》
B.《陌上桑》
B.《孔雀东南飞》 D.《羽林郎》
5.唐代山水田园诗中,与王维齐名并称的著名诗人是()。

A.王昌龄
B.岑参
C.孟浩然
D.高适
6.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于杜甫的()。

A.《登高》
B.《春望》
C.《蜀相》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孙行者这一形象出自于()。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聊斋志异》
8.《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施耐庵
C.曹雪芹
D.蒲松龄
9.王实甫的代表戏剧是()。

A.《牡丹亭》
B.《桃花扇》
C.《西厢记》
D.《窦娥冤》
10.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这种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