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述评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述评——兼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
TI n E Ya ,W EN u n— o Ch a ha ,W ANG a y n Din. i g
( . ee rhIsi tfr ni n et n eo re rt t nL w,Wua nvri ,Wua 3 0 2 1R sac tue o vr m n dR sucs oe i a n t E o a P co hn U i sy e t h n4 07 ; 2 a gz p i r c nmi R sac etr h n qn eh ooya dB s esU i ri , hn qn 0 07, hn ) .Y nt U r e o o c eerhC ne,C og igTc nlg n ui s nv s C o g i 4 0 6 C ia e v E n e t y g
Re i w f Th o y a a tc f v e 0 e r nd Pr c ie 0
Co plx Ec s se a a e e m e o y t o y tm a a e n an g sn Ec s se M n g me t
・
人 口 资源 环境 ・
西部 论坛
W e tFo u s r m
第2 0卷 第 1 期
21 00年 1月
Vo. 0 No 1 J n 0 0 12 . a .2 1
生态足迹理论研究进展及实践综述:述评及反思
生态足迹理论研究进展及实践综述内容摘要:本文对生态足迹的概念、理论背景、模型、计算方法及近期研究实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并指出其不足。
关键词: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国际上提出了一些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发展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如“驱动力-状态-响应”指标、“人文发展指标”、“国家财富指标体系”、“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的晴雨表”等(王书华等,2002)。
这些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及模型已经在评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与验证。
其中,生态足迹方法主要衡量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和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所消耗的能源所提供的支持,是近20 年来定量测量可持续发展领域最重要的进展。
生态足迹概念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 W 于1992 年提出,之后他和Wackernagel M 对这一概念不断完善,又提出了生态足迹理论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
该方法因其理论基础科学完善、指标体系简洁统一、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而得到广泛流行和关注,成为以上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概念、模型和计算方法(一)概念Catton 在1986 年提出承载力和人力负荷概念:一个环境的承载能力是其最大持续支持的资源负载。
其后主流经济学普遍认为贸易和技术可以扩大生态承载力,因此忽视了承载力的可持续性,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承载力不能支持持续快速增长的人口的情况已经进展大量出现。
Rees W 认为,主流(新古典)模型忽视了生态结构和功能,不能妥善解决以上问题,经济发展本身就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集,一个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和它具有一定距离其他城市的资源生产力及负面影响,基于这一理念,他提出了生态足迹理论。
他和Wackernagel M 对生态足迹概念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定义,认为生态足迹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给定人口的消费负荷”“⋯⋯用生产性土地面积来度量一个确定人口或经济规模的资源消费和废物吸收水平的账户工具”。
《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研究述评》范文
《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研究述评》篇一一、引言生态中心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旨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自然界中寻求伦理道德的全新定义。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中心主义逐渐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述评,包括其理论基础、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二、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生态中心主义思想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变化和价值观的转变。
其认为人类应当从中心主义的视角转变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整体主义视角。
它主张在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关注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关系。
这种关系建立在理解自然和生命的共生关系之上,而非简单的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三、生态中心主义的发展历程生态中心主义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阶段,这一阶段人类尚未形成明确的生态意识;其次是工业革命后的人类中心主义阶段,人类过度开发自然,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最后是生态中心主义的兴起阶段,人们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四、生态中心主义的研究方法生态中心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等。
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实证研究法则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探讨生态中心主义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跨学科研究法则结合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生态中心主义的思想和实践。
五、生态中心主义的研究成果经过多年的研究,生态中心主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理论上,生态中心主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在实践上,生态中心主义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六、生态中心主义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当前,生态中心主义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不断拓展,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生态中心主义的研究仍需关注其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实践效果的评估等方面。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复合生态系统与环境规划与管理
自然子系统与环境规划与管理
自然环境的结构、特点不同,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生产 的方向、方式和程度亦有明显的差异;人类活动对环 境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以及环境对于人类活动的适应 能力,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也随之不同。同时,随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能动地 改造自然,改变原来自然环境的某些特征,形成新的 环境。
环境规划就是环境保护的行动计划,为了便于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环境保护的目的、指标、 项目和资金等方面都需要经过科学论证和精心规划。 而且在规划 过程中必须掌握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
复合生态系统与环境规划与管理
✓ 环境规划是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 活动理
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与环境规划与管理
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之间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且总是处在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 因此,环境规划必须考虑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 展速度。
如果当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调整时,环境
规划与管理未能作出相应调整,那么环境规划与管理由
于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本身将失去意义。
如果未能作出及时调整,那时牵涉的方方面面很多,工
作量将很大,从而影响到规划与管理的顺利实施。
复合生态系统
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 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文化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 复合生态系统
自然子系统
社会子系统
经济子系统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魏威(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许多重大问题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和环境,不能用单一的系统方法去解决,需要一个复合系统。
本文首先阐释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复合生态系统在演变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结合具体事例论述了复合生态系统在环境中的研究应用。
关键词: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特征;环境;应用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9-0116-01ACADEMICAND DISCUSSION1引言工业革命以来,人口爆发式增长,带来的资源破坏和灾害频发,致使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导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峻威胁。
马世骏院士于1981年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就是综合解决上述问题的正确理论之一[1]。
2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马世骏院士[2]认为在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中,不能只单一地作为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或自然生态学问题,而是多种系统相结合的复杂问题,这就被称之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问题。
复合生态系统的行为遵循生态控制论规律。
王如松等[3]从我国几千年人类生态哲学中总结出8条生态控制论原理:开拓适应原理、竞争共生原理、连锁反馈原理、乘补协同原理、循环再生原理、多样性主导性原理、生态发育原理、最小风险原理。
2.1复合生态系统特征社会系统受人口、政策及社会结构的制约,同时社会系统具有开放性。
社会系统的运行还具有有序性,社会系统本质上是一个体现人类理想意志的发展过程,有序无疑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4]。
经济系统具有自然性和人工性[5]。
自然性一方面表现在经济系统的构成离不开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经济系统的运行有其自然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根据系统运行的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系统结构,即经济系统具有了信息反馈的功能。
自然系统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他是一个联系和过程的体系。
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与评价方法
、 养分、 水资源等环境条件变化的类型、 程度、 空间范围和速率等; # 响应∃包括各类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保持农业生产系统能力的持续性所做出的各种有意识的努 力。Kruseman 和 Hengsdijkitchu 认为, 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性 主要指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 在他们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 定量评估指标体系中, 评估指标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方面, 具体包括土壤、 水、 大气、 矿物质、 植物与动物五大准则 32 个 指标。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由于缺乏综合, 采用人为确定权重的 方法, 客观性和可比性不强, 且一些指标设计者片面追求指 标体系的全面性, 企图使指标体系包含所有因素, 结果导致 重点不突出 , 造成评估结果失真。另外, 许多指标体系是针 对某个特定地区设计的, 缺乏通用的评估标准, 很难应用于 不同地区之间的对比研究, 适用性不强。 2. 2 环境经济核算法 环境经济核算法以马克思劳动价值 论为理论基础, 即任何产品或劳务的价值决定于凝结在其中 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人类劳动, 并通过市场交换的货币价格 来体现, 对不具市场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 以支 付意愿的方式( 影子价格) 币值化。因此 , 货币被用作同一的 单位来量化和评估自然- 经济- 社会复合系统, 自然生态系 统被作为# 外部性因素∃, # 内部化∃到社会经济综合核算和评 价体系之中。该方法由社会学家和环境经济学家所倡导 , 并 渗透在环境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以 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 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区域环境 经济评价; 绿色国民生产总值和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复 合生态系统的成本 - 效益分析、 投入 - 产出分析 ; Costanza 等倡导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等 。但是, 货币 本质是人类劳务的等价物, 不包括对系统做出重大贡献的自 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和资源是经过长期的自然作用所形成 的, 凝结着自然界各类直接或间接的服务与贡献, 因此, 单纯 的货币价值 , 低估甚至漠视了环境资源的固有价值。当自然 环境中资源丰富时, 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投入的劳务就少, 支 付的货币就少, 购买时产品价格就低 ; 反之, 当环境资源缺乏 时, 获得资源就需付出较多劳动, 购买产品时的价格就会较 高。市场的货币价格与环境所做贡献正好相反, 环境生产的 价值最大时 , 市场价格却最低。因此, 传统的货币尺度不能 客观地衡量环境生产对人类经济系统所做的真正贡献。 2. 3 能量核算体系法 能量核算体系法是一种以生物物理 为基础的能量评价方法。任何生态系统的存在、 发展和变化 都依赖能量。来自太阳的能量是生态、 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基 础动力, 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太阳能被转化为有机态 的化学能, 贮存于植物体内, 这些化学能随着绿色植物进入 食物链, 在流经食物链各环节的过程中, 被动物和微生物消 化和分解, 贮存的化学能经过不同的转化过程, 最终以热能 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这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 程。能量核算方法认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依其性质及 来源可分为 2 大类。一是自然能 , 主要是太阳能( 也称生态 能量输入) ; 二是辅助能, 即在人为的影响下, 对系统进行调 控, 输入除太阳能以外的能量( 也称人工能量输入 ) , 它是人 类为防止农业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转化、 提高农业生产
流域综合整治规划述评
环境科研H A I X I A K E X U E 流域综合整治规划述评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王炳坤彭荔红[摘要]流域作为一个庞大复合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流域综合整治规划是促进流域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该文从流域综合整治规划的概念、发展、编制原则和步骤入手,评述社会开发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3S”技术方法、S EA等理论和方法在流域规划中的应用,探讨我国流域整治规划中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关键词]流域规划综合整治环境管理江河流域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地理以及交通优势成为了各地经济和产业的核心。
由于盲目的开发和不合理的配置流域资源所造成的流域生态危机已经日益严重,流域污染整治工作也逐渐提上各国和各地区的工作议程。
传统的水污染治理从末端控制污染,只能缓解一定的污染程度,但这却远不能满足流域这个庞大的复合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而流域规划是从规划的层次来统筹协调流域内社会、经济、自然的发展,能更好地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和流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当前,对于流域综合整治规划的探索已经成为流域生态保护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流域规划的定义及分类流域规划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整个流域区域中通过宏观协调流域内社会、经济、自然的发展,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而制定的保障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和依据[1]。
它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并且是需要随着流域当前和未来的变化而周期性动态更新[2]。
按规划的主要对象,它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江河的整治和开发为主,如较大河流的综合利用规划,多数偏重于干、支流梯级和水库群的布置以及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枢纽建筑物的配置;另一类是以流域的水利开发为目标,如较小河流的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主要包括各种水资源的利用,水土资源的平衡以及农林和水土保持等规划措施。
以往我国的流域规划偏重于水资源、航道、行蓄洪区、枢纽工程的规划。
“负责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述评
“负责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述评一、概述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随着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广泛,其所带来的伦理、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更好地推进创新活动的深刻思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负责任创新”的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了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实践方向。
负责任创新强调在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技术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更要充分考虑其对伦理、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确保创新活动能够在尊重人类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前提下进行。
这一理念涵盖了创新活动的多个方面,包括创新决策、创新过程、创新结果以及创新的社会影响等,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思考和实践,推动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
从理论层面来看,负责任创新汲取了伦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资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它强调创新活动的伦理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提出了一系列原则、方法和工具,用于指导创新实践。
负责任创新也注重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协作,通过多元参与和共同决策,确保创新活动能够符合社会的期望和需求。
在实践层面,负责任创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许多企业和组织开始将负责任创新的理念融入到创新过程中,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开展负责任创新培训等方式,提升创新活动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政府也积极推动负责任创新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到负责任创新的实践中来。
负责任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方式,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它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创新活动中存在的伦理、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还能够推动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 阐述“负责任创新”概念及其重要性在当今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创新并非无限制的,它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以确保其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的长期影响是积极和可持续的。
生态系统理论
目的对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分析, 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述评, 促进对该理论的进一步理解与研究。
方法结合心理学研究重视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对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进行阐述, 通过与传统发展理论的对比, 对其局限性及优缺点进行全面分析。
结果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人与其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生态系统理论模型, 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大进步。
它承认人类发展的环境与生物因素的作用, 但其研究过分强调环境的作用, 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物因素的影响。
生态系统理论扩大了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概念.环境不仅包括了儿童周围的环境, 还包括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大的社会、文化环境。
确定了相关的4 个系统之间存在交互耦合的联系及影响,使心理学研究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
布朗芬布伦纳强调了人的发展的动态性, 推动了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结论生态发展观将环境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 强调发展来自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突破了以往研究中对环境的限定的局限性, 拓宽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范围。
尽管在生物因素影响及人类发展连续模型等方面的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对儿童发展的情境影响提供了与众不同和全面的解释, 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布郎芬布伦纳; 生态系统理论心理学家布郎芬布伦纳认为对儿童发展特点的研究要强调其发展的情景性, 并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观点。
布郎芬布伦纳认为发展心理学生态化是指, 发展心理学研究应当在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背景下探讨个体发展问题的一种研究取绪, 在表达不充分时诱导其表达, 如用可见的事实表达出对逝者各种感觉, 表达后要告知这些悲伤反应是正常的、必然的。
对危机者自责的干预, 可用具体事例让其分清责任, 认识到这是非理性的反应, 用正向的内部对话告诉自己, 对逝人已尽到所能尽的义务, 地震任何人也无法抗拒, 重新建立认知结构, 摆脱自责。
对危机者应对方式干预可实施“事”与“情”兼顾的应对策略。
生态系统理论四个系统例子
生态系统理论四个系统例子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发展心理学中,由布朗芬布伦纳(U Bronfenbrenner)的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明确描述。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对环境的影响做出了详细分析。
因为他承认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所以把这种理论描述为生物生态学理论可能更为准确。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这一点往往被人为设计的实验室里的研究发展的学者所忽视。
他认为,环境(或自然生态)是“一组嵌套结构,每一个嵌套在下一个中,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
换句话说,发展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像家庭)到间接环境(像宽泛的文化)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或嵌套于其中。
每一系统都与其他系统以及个体交互作用,影响着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
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缺失改变了发展学家思考儿童发展环境的方式。
例如,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学家可能会检验儿童成长环境的某个方面的作用,并将儿童之间的所有差异都归于环境在这个方面的差异。
例如,儿童在认知、社会甚至生理上的不同都可能会归咎于离婚对儿童的影响。
有了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就可以思考许多可能影响儿童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的环境效应。
生态系统理论的其他信息家庭与生态系统理论将家庭看做是一个社会系统意指家庭很像人体,是一个整体结构,它由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其中各个部分之间都会相互影响,而且每一部分都有助于总体功能的发挥。
以传统的核心家庭为例,即使只有父亲-母亲-孩子组成的系统也是相当复杂的。
婴儿和母亲的交往就已经涉及一个交互影响的过程。
我们注意到,婴儿的微笑可以由母亲的微笑所引发,而母亲的担心的表情通常也会使孩子变得小心谨慎。
当父亲参与进来时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如图3所示,母婴之间的双向过程突然转变成了由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组成的家庭系统。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一种将农业与林业有机结合起来的生态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和林业的互补效应,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方法,以探索一种可行的农业发展模式。
一、理论基础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基于生态学的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合理设计农业和林业的空间布局,使之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农业可以提供农产品和经济效益,而林业则能够保护土地、水源,调节气候等。
二、建设原则1. 资源合理配置: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应根据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配置农业和林业的比例。
既要考虑农业生产的需求,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2. 多样性综合利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应充分利用土地的多样性,通过相互搭配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和树种,实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农产品的优质生产。
3. 循环利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应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农作物、树木的秸秆、落叶等有机物的还田和堆肥处理,实现养分的循环利用。
4. 生态服务功能: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应注重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包括土壤保育、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三、建设步骤1. 土地调查与评估:首先需要对土地进行调查和评估,包括土壤质量、水源状况、气候条件等,以确定适宜建设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土地。
2. 设计规划:在确定土地后,进行合理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设计规划。
考虑农作物和树木的相互搭配、种植方式、间作轮作等因素,实现最佳的生态效益。
3. 种植与管理:按照规划进行种植和管理工作。
对于农作物的种植,要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合理排水和灌溉;对于树木的种植,要注意选择适生树种、合理疏伐和护林等。
4. 风险防控: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防控。
包括病虫害防治、农田水土流失防治、草地退化防治等,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5. 维护与调整:定期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维护和调整。
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述评与展望
妈妈的故事作文500字篇一:我的母亲作文500字我的母亲作文500字“世上只有妈妈不好,存有妈的孩子像是块宝”这首歌我们都会演唱,就是呀,世上只有妈妈不好我的妈妈对我也较好。
她紫带算不上低,乌着一条长长的辫子,一双乌黑闪闪发光大眼睛十分有神。
他看上去很存有精神,可是他很累。
不仅必须下班,还要在饭店里帮忙爸爸的忙。
干活活还要去关心我的自学。
存有一次我数学考得很不好,在学校里一领到考试卷,我心里就像五个吊桶踢水――七上八下,害怕回家送命。
这下我可以没有心思听课了,一直在想著这件事。
放学了我返回家做完作业,忐忑不安地掏出试卷去找妈妈盖章,,妈妈一看到试卷,马上挥舞一只手,我还以为她可以踢我,就立即把眼睛闭合上,可是这只手却撞向了我肩上说道:“赵舒宜,你这次考不上不好,没关系,我坚信你之下一次一定会说读的,去我和你一起来分析题目吧!”我心里立即坑口上一股暖流,我兴奋地说道:“不好,不好,不好!”接着我们就看看就是分析错的题目,分析回去题目,他又帮忙我检查了一遍家作,并且严苛的建议我把错的词语删2不下。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位中等身材的母亲;一位不辞辛苦的母亲;一位关心我自学的母亲。
“世上只有妈妈不好,存有妈的孩子像是块宝”这首歌又再一次荡漾在我的耳边。
篇二:感谢妈妈作文500字非常感谢妈妈作文500字感谢妈妈作文500字(一)我走进这个世界上十一年了,在这十一年里,存有很多人关心过我,协助过我,但是为我代价最少的就是>我的妈妈。
从我出生开始,我的身体一直不好,妈妈常常带我去看病,秀山县的大小医院、诊所都留下了我和妈妈的足迹。
记得有一次,晚上十一点钟,我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给我吃了退烧药,可是烧还是不退,我烧得满脸通红,嘴唇发干。
妈妈急忙背站我向医院跑去,整条马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夜晚的风吹在人身上很冷,。
可是我爬在妈妈背上感到很>温暖。
到了医院,我很快被进了儿科住院部,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输液,妈妈焦急万分地望着我,一脸担心,不停地问我:“好了点吗”?那时,我看见妈妈眼中的泪水。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述评.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述评摘要: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发端于国外,逐渐被国内学者引入并得到重视和发展。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是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门新兴交又边缘学科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流域及流域经济、流域环境概念又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由此,树立流域可持续发展现,从流域环境与发展统一的角度考虑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经济系统和流域社会系统的流域复合系统管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长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珠江上游流域自然、人文、社会和经济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开展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流域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珠江上游流域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0)01-0055-06一、引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不是一定不能调和?人类究竟是怎样影响区域环境和受环境影响的?个人和社会怎样减缓和适应环境的这些变化?决策者针对这些变化所选取的政策如何影响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能否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引擎和助推器?通过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发展能否形成一个新兴的“生态产业”?如果这些问题有解,那么需要什么样的方法或措施来促进和保障其顺利实现,这是目前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理论的产生及其实践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基础。
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成为解决人口一资源~环境一经济—社会巨系统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一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人类生态学原理去探讨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序理上复杂的系统耦合关系,促进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实现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系统功能和居民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自然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生态城市理论与建设研究述评
作用 ;黄光宇认 为,生态城市是经济 、社 会 和 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在创建生态城
市时应结合生态学原理 ,用现代科学与技
术 手段 实现 社会、经济、 自然的可持续发 展 ,最终创建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 良好的文 明发展道路 ;梁鹤年从生态经济
社科 联课 题 ,课 题 名称 :基 于科 学发展 观 的河 北省产 业结构 转型升级
实 践
国际上不 同国家 ,城市 生态系统评价
研 究 方 法名 称 各 异 、所 用 方 法 及模 型 也 大
1 9 9 7 年 国家环境保护局推 出环境保护
不相 同。 拉丁美洲的 I DR C项 目 “ 人类健康 的生态 系统方法 ”探讨 了生态城市评价 指
标体 系的理论 和方法 ,但 是并未建立完整 的指标 体 系 ;荷 兰 的三成 分模 型 ( t h e
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另外压力 一响应模 型
( s t r e s s a n d s t r e s ~ r e s p o n s e mo d e l s)在 世界上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黑龙江、福建 、浙江、山东 、安徽 、江 苏、
河北 、广 西、四川、辽 宁、天津 、山西 、河 南等 1 5个 省份开 展 了生态省 建设 ,超 过 1 0 0 0 个县 ( 市 、区 ) 开展 了生态县 的建设 。
全 国 生 态 市 建 设 如 火 如 荼 的进 行 着 。 对 生
行 生态 修 复 的一 系列 计 划 ,远远 超 出 了 “ 可持续 性 ”这个 概念 ( 冯 端诩 ,2 0 0 1) ; 同年 , 日本 专家学者 探讨 了生态型城 市建
设 的理念及 实施步 骤 , 拉 开了 日本 生态城
过渡型社区研究述评: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总第45期)过渡型社区研究述评:理论与实践王海侠*一、“过渡型”社会的理论渊源“过渡型社区”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生产及社会转型呈现有着深远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曾说过:“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
”但在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其城市化程度与表征却因各社区所处的阶段与地域特性有显著差异。
“过渡型社区”的地理界定源自对城乡关系的认识。
迄今关于城乡关系的认识解说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城乡二分法说”。
传统社会的典型表征是农业社区,而现代社会的典型表征是城市社会,这两对概念逐渐成为认识和理解社会变迁的通识概念,以索罗金和齐默尔曼为代表。
第二种是“城乡连续体说”。
刘易斯·沃思认为,从农村到城市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各种社区形态可以被确认为这一轴线上的某个位置,真正的城乡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谱系。
自20世纪60年代,“连续体”的概念逐渐成为国际上盛行的城乡关系解释概念。
城乡连续学说打破了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指出了城乡社会形态的模糊性与演进性。
第三种是“城乡共同体说”,代表人物为加尔平,加氏认为由于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城市与农村被区分开来,但二者又相互联系、彼此共存。
城乡形态共存与共生关系的提出,为农村与城市的整合及克服单向城市化提供了别样的思考路径。
在这些基本理论框架下衍生出非常多的实用研究。
在经济发展方面,麦吉提出“灰王海侠,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讲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过渡型社区”的治理困境与治理优化研究(19CSH015)、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治理智库“百村社会治理调查”重大项目的阶段研究成果。
*【摘 要】【关键词】“过渡型社区”的生成是现代城市向乡村地区扩张及乡村地区向城市样态转型的空间生产结果。
“过渡型社区”具有独特的城乡复合型社会经济与文化结构,其治理难度大、治理困境多。
而典型的乡村治理与城市治理研究却很少、亦很难处理“过渡型社区”的治理问题。
生态文明理念下复合生态管理范式及应用
生态文明理念下复合生态管理范式及应用摘要:以协同治理思维为基础,开展生态管理是破解传统生态管理力量单一问题的有效举措,也是从生态环境问题复杂性特征出发的科学方案。
复合生态管理范式充分整合了政府、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力量,将生产生活与生态维护相融合,为人与生态协同并存提供了合理方案。
基于此,对生态文明理念下复合生态管理范式及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复合;生态管理范式;管理应用引言城市复合生态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生态关系的有效管理,增强生态饮水安全、食物安全、空气安全、交通安全、住宿安全、防灾安全等,促使资源的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经济的合理生产和调控,提升社会的公平性、景观的和谐性、政治的稳定性、民心的安定性、文化的传承性,采用绿化方式、净化方式、美化方式等达到城市复合生态管理的目的。
1复合生态管理范式概述复合生态管理范式,是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以资源综合开发、系统利用为核心,以大众日常生活方式及习惯为主导,以生产、生活与生态融合共生为愿景的管理范式。
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引下,要以系统整合为基础,充分依托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积极打破传统生态管理的行业边界,构建包含生产、生活与生态有机协调的复合生态系统,努力实现自然生态循环再生、社会发展和谐共生及经济体系持续自生等多元目标。
2有关生态文明的浅绿色管理范式及其局限性当代西方绿色话语分环境主义浅绿色、生态主义深绿色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红绿色三大范式,而我国公共管理有关生态文明的主流管理理论范式属于环境资源管理的浅绿色范式:“环境资源管理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属于机械论科学范式”,此理论范式依据的是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理性的最大化原则,采取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化模式,往往罔顾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本的保持,从社会文明发展观而言属于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主义”的浅绿色弱可持续发展观,不适应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的历史条件下,对工业文明代表的生产方式的根本超越,是哲学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型,也是相应管理范式的根本转型。
区域类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述评
区域类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述评【摘要】区域类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探讨了区域类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
随后重点分析了构建区域类生态复合系统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现区域类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路径。
结论部分强调了区域类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对区域类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区域类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生态系统、特点、挑战、必要性、路径、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区域类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述评区域类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范围内,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区域类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区域类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区域类生态系统具有相互依存性和复杂性,任何一个环节的破坏都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
协调各种生态系统的发展,保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区域类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应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重视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努力构建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网络。
只有通过协调发展,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区域类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协调各种生态系统的发展,才能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未来在这方面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生态系统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系,包括各种生物群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各种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依存,构成了生态网。
复合生态系统
中文名称:农林复合系统英文名称:agro-forestry 定义: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人为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如乔木或灌木)与其他栽培植物(如农作物、药用植物、经济植物以及真菌等)和(或)饲养家畜,合理地安排在一起而进行管理的土地综合利用体系。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和产业生态学(二级学科)【科技之窗】生态学知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
20世纪80年代初,马世骏等中国生态学家在总结了整体、协调、循环、自生为核心的生态控制论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时(届际、代际、世际)、空(地域、流域、区域)、量(各种物质、能量代谢过程)、构(产业、体制、景观)及序(竞争、共生与自生序)的生态关联及调控方法,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以人为文体的生命与其栖息劳作环境、物质生产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它们在一起构成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复合生态系统是结构耦合关系,其自然子系统由(土壤、土地和景观)、金(矿物质和营养物)、火(能和光、大气和气候)、水(水资源和水环境)、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五行相生相克的基本关系所组成,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以太阳能为基础的能量转换过程所主导。
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子系统由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还原者和调控者等五类实体间相辅相成的基本关系耦合而成,由商品流和价值流所主导。
复合生态系统的社会子系统由社会的知识网、体制网和文化网等三类网络间错综复杂的系统关系所组成,由体制网和信息流所主导。
三个子系统间通过生态流、生态场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耦合,形成一定的生态格局和生态秩序。
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可用八面体来表示,其六个顶点分别表示系统的生产加工、生活消费、资源供给、环境接纳、人工控制和自然缓冲功能,它们相生相克,构成了错综复杂的人类生态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促进、抑制、适应、改造关系;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储存、扬弃关系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竞争、共生、隶属、乘补关系。
生态文明理念下复合生态管理范式及应用
89生态文明理念下复合生态管理范式及应用♦刘 儒 郑 虹 以协同治理思维为基础,开展生态管理是破解传统生态管理力量单一问题的有效举措,也是从生态环境问题复杂性特征出发的科学方案。
复合生态管理范式充分整合了政府、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力量,将生产生活与生态维护相融合,为人与生态协同并存提供了合理方案。
研究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聚焦从管理到治理的发展趋势,对复合生态管理范式的生成逻辑及应用策略进行论述。
复合生态管理范式,是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以资源综合开发、系统利用为核心,以大众日常生活方式及习惯为主导,以生产、生活与生态融合共生为愿景的管理范式。
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引下,要以系统整合为基础,充分依托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积极打破传统生态管理的行业边界,构建包含生产、生活与生态有机协调的复合生态系统,努力实现自然生态循环再生、社会发展和谐共生及经济体系持续自生等多元目标。
生态文明理念下复合生态管理范式的生成逻辑复合生态管理范式以生态整合为核心,系统考虑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的多元需求,强调资源开发、生态管理之间的内在关联,重视挖掘、利用物质资源的多元价值,针对生态问题的具体成因,制订生态保护、修复及重建方案,在及时、有效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维持和恢复绿色生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一、回归生态管理问题本质的应然诉求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从管理到治理,是充分强调生态治理系统性、协同性的重要体现。
传统生态管理多局限于政府管理,其中管理范围有限、管理手段及方法存在滞后性,难以有效应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复杂性、多类型问题。
以复合生态管理思维为基础,充分关注自然生态与生产、生活等多元诉求,实现了生态管理的多元超越。
第一,通过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政府、企业及大众多方深度参与的生态文明治理“共同体”,形成多元决策、协同治理的全新生态管理范式,实现从单一政府部门管理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治理的生动转型。
第二,受生态资源的公共性影响,开展生态管理需要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生态管理。
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与方法刘永;郭怀成;黄凯;郁亚娟;戴永立;毛国柱【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7(27)12【摘要】在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水环境管理、综合流域管理与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生态系统生态学、流域生态学、生态系统健康和流域方法为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生态系统方法和流域分析为其方法学基础.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6个主要步骤:研究范围界定、基础信息收集与基本生态学问题的分析和评价、管理目标设定、系统综合、生态系统综合评价、适应性管理;识别出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中的3个关键问题:①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和障碍分析;②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影响;③流域生态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的关联.【总页数】9页(P5352-5360)【作者】刘永;郭怀成;黄凯;郁亚娟;戴永立;毛国柱【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100012;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8【相关文献】1.基于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黑河流域法规体系框架思考 [J], 张大伟;王聪;王道席;莫文春;徐辉2.基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流域环境管理体系探析——以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为视角 [J], 江海3.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述 [J], 盖世广;窦志国;汤日红4.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述评——兼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 [J], 铁燕;文传浩;王殿颖5.国家973项目第十课题“湖泊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管理原理和模型研究”进展顺利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述评一、引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不是一定不能调和?人类究竟是怎样影响区域环境和受环境影响的?个人和社会怎样减缓和适应环境的这些变化?决策者针对这些变化所选取的政策如何影响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能否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引擎和助推器?通过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发展能否形成一个新兴的“生态产业”?如果这些问题有解,那么需要什么样的方法或措施来促进和保障其顺利实现[1-2],这是目前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理论的产生及其实践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基础。
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成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巨系统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一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人类生态学原理去探讨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序理上复杂的系统耦合关系,促进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实现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系统功能和居民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自然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1]。
二、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国外研究述评复合生态系统管理论是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初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应用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系统领域。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作为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其理论渊源发端于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20世纪30年代末Lindeman 提出“百分之十定律”、20世纪40年代维纳提出生物控制系统论以及50—60年代Golley、Odum E P、Odum H T等生态学家对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研究。
由于人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多层次和复杂性,直到Miller (1978)总结出19种不同尺度的生命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德国著名的生物控制论专家Vester(1981)总结出生物控制论的8条定律,Haken(1978)的协同学理论和Prigogine(1984)的耗散结构理论为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分析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1],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王如松(1984)提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相应的生态规划方法[3],美国生态学家Odum H T(1987)提出一种用于测度能量在生态系统不同营养级的累积效应和生态复杂性的生态系统能值概念,Checkland(1981,1990)在定量与定性数据、主观与客观信息的结合上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的适应性策略方面实现了理论突破,才在1988年由Agee和Johnson出版了第一本有关生态系统管理的著作《公园和野生地的生态系统管理》,该书提出了实现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目标和过程的理论框架,标志着生态系统管理学的诞生[4]。
这些不同学科、专业学者的创新性理论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研究对象、目的和专业角度不同,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也存在三类具有较大差异的相关观点:一是由学术界特别是生态学家提出,主要强调保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整体性和持续性,使其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状态[5];二是由美国林务局(1992)、森林学会(1992)、环保局(1995)、世界保护联盟(IUCN)(1999)等相关管理机构提出,侧重于强调各自的管理目的和资源管理的方法[6];三是由专业社团和非政府组织提出,更强调生态、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协调管理[7]。
之后,国外诸多学者对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实践展开了深入研究。
例如Boyce等(1997)对森林及其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进行了理论研究[8];Costanza等(1997)对世界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理论研究[9];Brussard等(1998)对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了探讨[10];Haeuber(1998)对生态系统管理与环境政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11];Wagner等(1998)对生态系统管理在一些具有争议的领域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在实证研究方面,Lackey(1998)对7个生态系统区域进行了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的对比实证分析[6];Gentile等(2001)对美国South Florida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和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12];Berberoglu(2003)对土耳其的东地中海海岸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13]。
从近年来文献情况看,有关生态系统管理科学研究的成果呈现逐年较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同时,国外众多政府、非政府机构,包括联合国、各种政府联盟、国家相关管理机构也开始应用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和方法对区域、国家、全球生态、资源、经济、社会进行系统研究和管理。
美国林务局1992年第一次官方宣布采用“生态系统方法”来管理国家森林;1993年,克林顿发表了题为《生态系统管理:一个生态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评价》的报告,标志着生态系统管理基本框架的形成;200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出了有关生态系统管理的5项导则和12项原则,为进一步实施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南;联合国和各种政府联盟,如UNEP、OCECD、WMO、IPCC、UNCD、WPC以及各种民间机构FOE、IIED、WRI、IUCN、WWF等组织实施了诸如世界气候计划(WC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生物圈计划(IBP)、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地球环境检测系统(GEMS)等一系列全球或区域环境对策研究计划[14]。
这些全球(或区域)规模的环境研究计划,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生态学家们的广泛响应和参与,他们积极倡导用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来管理自然环境和资源[14]。
国际科联(ICSU)和国际社科联(ISSC)发起了有关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几个主要计划,其中与人类活动管理密切相关的有:(1)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的计划,正在开展的科学计划包括人文和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系统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管理、健康与环境的生态安全管理三大领域。
(2)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影响国际研究计划(简称IHDP),该计划定义人类影响包括个人和社会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方式和途径、受环境变化影响的程度和过程以及减缓和适应环境变化的对策和行动。
(3)土地利用管理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安全管理(GECHS)、全球环境变化的体制因素(IDGEC)、产业转型(IT)等领域的研究。
目前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更强调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论,强调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服务以及对社会和经济服务的可持续性,为环境决策者提供有效参考和决策依据;特别注重区域各种自然生态、技术物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耦合性、异质性和多样性;注重城乡物质代谢、信息反馈和系统演替过程的健康度以及系统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及自然调节功能的强弱和活力。
其中生态资产、生态健康和生态服务功能是当前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热点[14]。
三、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国内研究述评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不同于传统环境管理,不着眼于单个环境因子和环境问题的管理,更强调整合性、共轭性、进化性、系统性、耦合性、平衡性和自组织性。
因此,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也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污染防治的应急环境管理(20世纪60年代以前),清洁生产的工艺流程管理(20世纪70—80年代),生态产业的产业生态管理(20世纪80—90年代),生态社区的生态系统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产业生态管理(Eco- Industrial Management)、城镇生态管理(Eco- settlement management)、区域生态管理(Eco- regional management)、生态基础设施管理(Eco-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等几个分支研究领域[1]。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生态学奠基人之一马世俊院士就提出了复合生态系统概念和有关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3]。
其后,在王如松等学者的推动下得到了较大发展。
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世纪末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在国内都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是在国外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充分发展推动下,逐渐被我国学者引入国内的。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学者赵士洞、任海、傅伯杰、王如松、于贵瑞等对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进行了较早的理论和实践探索[1,14]。
尤其在自然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首先得到了足够的关注和投入,其中以于贵瑞等学者为代表。
该研究小组对生态系统管理科学的概念、原则、方法、原理、要素、区域尺度、生态学基础理论、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细致、全面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并首次在国内提出了依托于生态管理科学的生态信息科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同时还提出了生态管理科学7种发展趋势:空间尺度的全球化、时间尺度的长期化、研究问题的复杂化和综合化、定位观测的自动化、观测项目的综合化和观测手段的多元化、区域生态环境数据获取的“3S”化、成果表达的数字化和图像化、研究目的更加重视生态系统的调控和管理。
近几年,我国在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
鲁奇(2002)等依托中国—欧盟合作项目开展了“可持续性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与城乡互动发展研究(Sustainable Agro- 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Urban Interaction in Regions and Cities in China)”;严良等(2007)对矿区生态环境管理及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建立矿区资源—环境—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和生态环境综合分析决策模型”[15];郭怀成等(2007)学者认为在生态系统方法、物种保护、综合资源管理以及区域规划等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研究和管理实践中新的热点[16];中国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引入到西部退化土地治理事业中,在全球环境基金和我国财政部支持下,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项目也于2004年7月正式启动,其主要目的是创立一种跨行业、跨区域、跨领域的可持续的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框架[17];田慧颖等(2006)、汪思龙等(2004)对生态系统管理的多目标体系、方法、生态系统管理的新理念进行了评述[18];王鸣远、杨素堂(2005)对中国荒漠化防治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进行了理论研究[19];武兰芳等(2005)从理论上分析了农牧结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动力学机制[20];王如松等从我国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以及生态安全等角度探讨了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问题[1];王如松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方法”,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生态安全、生态健康、生态风险、产业生态评价和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生态动力学机制和生态控制论的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方法论体系,并以北京为例进行了区域城市化的生态资产、生态占用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对北京等典型城市生态足迹和区域生态服务机理、区域城市发展的生态安全与生态健康、生态风险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