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11年高考试题——(全国卷Ⅰ)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1年徐州暑期教材培训—2011年各地高考试题解析

2011年徐州暑期教材培训—2011年各地高考试题解析

(上海卷理科第13题) 上海卷理科第13 13题
(上海卷理科第13题) 上海卷理科第13 13题
(上海卷理科第13题) 上海卷理科第13 13题
(山东卷理科第16题) 山东卷理科第16 16题
(辽宁卷文科第16题) 辽宁卷文科第16 16题
(辽宁卷文科第16题) 辽宁卷文科第16 16题
唯一性
存在性
(江苏卷第8题) 江苏卷第8
思路1 思路1 解析运算
(江苏卷第8题) 江苏卷第8
思路2 思路2 利用性质
(江苏卷第8题) 江苏卷第8
思路3 思路3 利用导数
(重庆卷文科第15题) 重庆卷文科第15 15题
思路1 思路1 消元
(重庆卷文科第15题) 重庆卷文科第15 15题
思路2 思路2 消元
出发点2 B含(2,0)否 出发点2 B含(2,0)否
(江苏卷第14题) 江苏卷第14 14题
出发点3 正难则反 出发点3
y
O
x
(江苏卷第14题) 江苏卷第14 14题
出发点4 三角换元 出发点4
(江苏卷第14题) 江苏卷第14 14题
(江苏卷第18题) 江苏卷第18 18题
(江苏卷第18题) 江苏卷第18 18题
(全国II卷理科第20题) 全国II卷理科第20 II卷理科第20题
(江苏卷第14题) 江苏卷第14 14题
出发点1 出发点1 A的意义 的意义
(江苏卷第14题) 江苏卷第14 14题
(江苏卷第14题) 江苏卷第14 14题
y
O
x
(江苏卷第14题) 江苏卷第14 14题
(江苏卷第14题) 江苏卷第14 14题
(江苏卷第12题) 江苏卷第12 12题

2011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题答案)

2011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题答案)

2011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语文试题答案详解2011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语文试题答案详解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行伍(háng)名宿(sù)恶贯满盈(yíng)厉兵秣马(mù)B倾轧(zhá)不啻(chì)补苴罅漏(xià)荆钗布裙(chāi)C.巨擘(bî)河蚌(bàng)得不偿失(cháng)莘莘学子(shēn)D.解剖(pāo)羁绊(jī)火中取栗(lì)感慨系之(xì)【答案】C【解析】A秣(mî)、B倾轧(yà)、D解剖(pōu)【考点】语音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

”【答案】B【解析】A、始作俑者:贬义词。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

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使用对象错误。

D、附庸风雅:贬义词。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3分)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C.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2.(3分)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从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叶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3.(3分)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如图表示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4.(3分)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5.(3分)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42分)6.(8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原因1是.原因2是.7.(10分)用去除脑但保留脊椎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全国1卷)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全国1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1)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ATP的合成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A不能说明;在没有分化的细胞中也进行mRNA的合成,B不能说明;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一定是红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C能说明;所有的正常细胞中都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D不能说明。

【答案】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求学生对相关生物学概念理解到位,记忆准确,解读题目信息的难度不大。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解析】考查查渗透作用相关知识。

水分子过膜方式是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

洋葱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说明细胞失水了。

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此时细胞吸水且细胞液应该小于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

【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利用课本实验进行展开。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玉米是C4植物,淀粉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合成的。

2024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全国甲卷) Word版含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全国甲卷) Word版含解析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生物学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病毒通常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的单细胞生物B. 原核生物因为没有线粒体所以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 哺乳动物同一个体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可能不同D. 小麦根细胞吸收离子消耗的ATP主要由叶绿体产生【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它们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结构。

原核生物虽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是少数生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如蓝藻。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B、原核生物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B错误;C、哺乳动物同一个体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可能不同,如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C正确;D、小麦根细胞不含叶绿体,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小麦根细胞吸收离子消耗的ATP主要由线粒体产生,D错误。

故选C。

2. ATP可为代谢提供能量,也参与RNA的合成,ATP结构如图所示,图中~表示高能磷酸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TP转化为ADP可为离子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 用α位32P标记的ATP可以合成带有32P的RNAC. 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不能在细胞核中断裂D. 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是腺苷,“P”是磷酸;“A”代表腺苷,“T”代表3个。

【详解】A、ATP为直接能源物质,γ位磷酸基团脱离ATP形成ADP的过程释放能量,可为离子主动运输提供能量,A正确;B、ATP分子水解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得到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故用α位32P标记的ATP可以合成带有32P的RNA,B正确;C、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如为rRNA合成提供能量,故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能在细胞核中断裂,C错误;D、光合作用光反应,可将光能转化活跃的化学能储存于ATP的高能磷酸键中,故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D正确。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四川卷)word解析版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四川卷)word解析版

2011四川生物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接种对数期的菌种,调整期将缩短B.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C.进入稳定期后不再产生新细胞,活细胞数目维持相对恒定D.进入衰亡期后部分细胞解体,可释放出抗生素等代谢产物答案:C解析: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作菌种或科研材料;进入稳定期后,微生物仍会产生新细胞,这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活细胞数目保持相对稳定,因此C错。

2.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答案:B解析: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一定的流动性;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合成有关,因此合成固醇类激素的细胞内质网也发达。

因此B 错。

3.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答案:A解析: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钾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有重要作用,因此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A正确。

血液中有缓冲物质,血浆PH值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不会变为弱酸性,B错。

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肌糖元分解,C错。

剧烈运动时,血液中CO2增加,刺激了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强,D错。

4.右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糖类输入并参与代谢,导致种子质量不断增加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答案:D解析:蛋白质是细胞结构成分,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

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五年高考)分类汇编:14 生物技术实践

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五年高考)分类汇编:14 生物技术实践

2009-2011生物高考试题分类详解专题汇编14 生物技术实践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1、(2011江苏卷)下列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答案:D解析:果酒制作酵母菌繁殖适宜温度20度左右,酒精发酵时适宜温度在18~25度,果醋制作适宜温度30~35度,腐乳制作适宜温度15度~18度,所以A选项错误;醋酸菌为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所以B选项错误;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使用的菌种分别是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等。

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2.(2011江苏卷)下列有关酶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解法和吸水涨破法常用于制备微生物的胞内酶B.透析、电泳和酸解等方法常用于酶的分离与纯化C.棉织物不能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D.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位于片剂的核心层3.(2011江苏卷)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答案:D解析:愈伤组织是处于未分化的状态,所以没有特定结构和功能,所以A选项错误;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B选项错误;人工种子就是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所以C选项错误;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淘汰不耐盐个体,筛选出耐盐个体,所以D选项正确。

4、(2011江苏卷)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mol/L,滤去析出物B.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C.将丝状物溶解在2mo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D.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答案:B解析: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mol/L,析出物就是DNA,不能滤去,所以A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将丝状物溶解在2mo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水浴加热才呈蓝色,所以C选项错误;鸡血细胞可直接加入蒸馏水使细胞破裂释放DNA,而菜花做材料时需加入洗涤剂溶解细胞膜,使DNA释放,所以D选项错误。

2011年高考有关“遗传定律的例外性”试题浅析

2011年高考有关“遗传定律的例外性”试题浅析

5 。— 4 。 。 —
7 。

× 乙
乙 ×丙
乙 × 丁

P A B ( 色 ) × ab ( 色 ) AB 紫 ab 绿
, 】


F 红 色 ,
F 白色 。
F 红 色 I
F ,
F 2 A B

A b紫色 ) 招 (
ah ab
J ⑧ 白色
且 完全 显性 时 ,2 中显 性 个体 的 比例 为( 4“可判 F代 3 ), /

( )本实验 中, 2 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 因的控
制, 为什 么 7. 。
解析 : 本题 以“ 因一效 ” 多 遗传 现象 作为命题情
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到 4对等位基 因。② 综 合 杂 交组合 的 实验结 果 , 可进 一步判 断 乙× 丙和 甲xI - " 两个 杂交组 合 中所 涉及 的 4对 等位 基 因相 同。 4 从 性遗 传
F 红 色 8: 2 1白色 1 5 7
o 白色
Aa Bb 4

图 4 遗传 图解
图 2 遗传 图解
境, 结合图文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 , 对学生严
密 的逻辑 推 理能 力 、 言 文字 的组 织能 力进 行 了有 效 语
考查 。
( )通过 图 3 2 的遗传 图解 , 不难算 出 F 紫色叶 植株 中 , 纯合 子 所 占的 比例 为 31 , 15 /5 即 /。 ( )表 中组合② F 株 数 比值 约为 31 亲本 为 3 2 :, aB x ab或 A b x ab, 紫 色 叶植 株 的基 因型 为 a B ab A b ab 故

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五年高考)分类汇编:07 遗传的基本规律

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五年高考)分类汇编:07 遗传的基本规律

2007-2011生物高考试题分类详解专题汇编07 遗传的基本规律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1.(2011福建卷)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雌:雄=1:1B. 雌:雄=1:2C. 雌:雄=3:1D.雌:雄=4:1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答案:(1)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4 ①本实验的根据乙和丙、甲和丁组合F2代中红色个体所占比例81/(81+175)=81/256=(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推出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到四对等位基因。

②综合各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和丙、甲和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所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属于对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由题目信息乙和丙、甲和丁组合F2代红色所占比例81/256,为(3/4)4,可推出该性状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

3、(2011江苏卷)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

W¯和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

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但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上列问题:(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W¯w、ww¯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

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五年高考)分类汇编:01 细胞的分子组成

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五年高考)分类汇编:01 细胞的分子组成

2007-2011生物高考试题分项详解专题汇编01细胞的分子组成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1.(2011上海卷)就物质属性而言,蛋白质、抗原和多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答案】A【解析】蛋白质和多糖都可能成为抗原;抗原的种类很多,包括一些蛋白质、多糖、脂类和生物体等。

2.(2011上海卷)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伞藻B.衣藻C.硅藻D.颤藻【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颤藻为原核生物;伞藻、衣藻和硅藻都是真核生物。

3. (2011北京)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

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4. (2011江苏卷)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中增加。

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 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有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B. 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代谢细胞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答案】BCD【解析】离子的吸收是由细胞膜的功能决定的,所以A选项错误;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受到影响,说明水稻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所以B选项正确;离子吸收是主动运输,与细胞膜上的载体有关,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正确;5. (2011江苏卷)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A.磷脂和蛋白质B.DNA和酶C.性激素和胰岛素D.神经递质和受体【答案】B【解析】在高中生物中DNA复制合成DNA、转录合成RNA、翻译合成蛋白质过程需要模板。

A选项中磷脂合成不需要模板;B选项中酶为蛋白质,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性激素为脂质,脂质合成不需要模板;D选项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乙酰胆碱的合成不需要模板。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2.如图所示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4.下列关于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一致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A.B.C.D.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42分)6.(10分)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

如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

2011年高考试题全国理综新课标卷(试卷+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试题全国理综新课标卷(试卷+答案+解析)

绝密 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 卷)(课标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 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功率为22W ;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

若用U 和I 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A .110,0.2U V I A ==B .110,0.05U V I A ==C .,0.2U I A ==D .,U I ==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

电流I 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

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 成正比。

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

(全国卷Ⅰ)高考生物压轴卷(含解析)

(全国卷Ⅰ)高考生物压轴卷(含解析)
(全国卷Ⅰ)高考生物压轴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B细胞中葡萄糖主要通过合成为糖原来降低血糖浓度
B.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胚胎干细胞发育成各种组织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 植物叶肉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边界一定是细胞膜
2.早在19世纪末有医生发现,癌症患者手术后意外感染酿脓链球菌,其免疫功能增 强、存活时间延长,从而开启了 "癌症免疫疗法”的大门。"癌症免疫疗法”是指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细胞的疗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故选D。
6.【答案】C
【解析】
设突变的正常碱基为P,该碱基突变后变成了5溴尿嘧啶(BU)。BU可与碱基A配对,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分子经过一次复制后,突变链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A—BU,该DNA分子经过第二次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上对应位置的碱基为A—BU、A-T,水解形成的单链类型为图示中的前面三种情况。后面的两种单链类型说明亲代DNA经过两次复制后的另两个DNA分子上的碱基对为C-G,由于突变链上正常碱基P突变为BU,故最左面的单链为突变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最右面的链为亲代DNA分子的另一条模板链,根据最下面碱基为C,可知对应突变链上正常碱基P应该为G,即鸟嘌呤,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A. 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B. 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
C. 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
D. 癌症免疫疗法通过改变癌细胞的遗传信息来达到治疗目的
3.生物体利用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糖类和油脂,油脂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因此可用一定时间内生物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来大致推测细胞呼吸底物的种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2.(6分)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3.(6分)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4.(6分)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在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A.3B.4C.9D.125.(6分)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二.非选择题6.(14分)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新课标卷)生物解析版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新课标卷)生物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红细胞的结构特点。

人的成熟的红细胞的结构比较简单,只有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具膜细胞器。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红细胞的细胞内液浓度大于细胞外的环境浓度,导致红细胞不断吸水而涨破。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2.【答案】B【解析】本题以坐标图为信息载体,主要考查酶的本质、特点及功能的相关知识。

观察曲线图看出,甲酶的活性始终保持不变,说明甲酶能抗该种蛋白酶的降解;从酶的化学成分上来看,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甲酶也可能是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RNA;乙酶的活性不断降低,说明能被该种蛋白酶降解,其本质为蛋白质;乙酶被降解的过程中其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

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光合作用的场所、过程及特点等知识。

镁是植物细胞中叶绿体色素的重要组成元素,若幼苗在缺镁的培养基中培养,会使叶绿体中的色素含量降低,导致光反应强度降低,生成的ATP及[H]的量也随之降低,而后暗反应强度也会降低。

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五年高考)分类汇编:13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五年高考)分类汇编:13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2010-2011生物高考试题分类详解专题汇编13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1.(2011福建卷)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答案:A解析:生产者既能固定大气中的CO2,又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进入大气,故乙与丙是双向箭头;消费者以生产者为食,碳元素由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到大气中,A 正确。

内环境成分中血浆与组织液相互渗透,双向箭头;组织液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液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甲状腺(丙)分泌的激素可以对下丘脑、垂体进行反馈调节。

2.(2011广东卷)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BC D答案AB:解析:本题以概念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激素调节、血糖调节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能力。

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成分可以相互交换,组织液可以渗透到淋巴液中,淋巴液不能反渗到组织液中的,淋巴循环最终到血液中,A正确;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促肾上腺激素,进而促肾上腺激素可以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反过来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B正确;淀粉是植物中的多糖,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3.(2011山东卷)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

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C.Ⅰ核酸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答案:B解析:A选项中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所以A符合;B选项中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在突触前膜内形成突触小泡,所以B不符合;C核酸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由信使RNA、核糖体RNA和转运RNA组成,所以C正确;D选项中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而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所以D符合。

2023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卷(全国Ⅰ卷)带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卷(全国Ⅰ卷)带答案解析

2023 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卷〔全国Ⅰ卷〕一、选择题〔共6 题;共36 分〕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以下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去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打算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答案】B【考点】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分【解析】【解答】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五个手指最初是愈合在一起的,通过细胞凋亡使得五指分开,不符合题意;B、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符合题意;C、生物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去除通过效应T 细胞激活靶细胞使其凋亡,不符合题意;D、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不同,往往是在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死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细胞凋亡指的是由基因打算的细胞自动完毕生命的过程。

也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是一种自然现象。

〔2〕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区分如下:区分点细胞凋亡细胞坏死起因生理或病理性病理性变化或猛烈损伤范围多为单个细胞大片组织或成群细胞细胞膜内陷玻损细胞器无明显变化肿胀、内质网崩解细胞体积固缩变小肿胀变大调整过程受基因调控被动进展炎症反响不释放细胞内容物,无炎症反响释放细胞内容物,引发炎症2.用体外试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假设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 和mRNA 的细胞裂解液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③⑤【答案】C【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解析】【解答】①tRNA 是运输氨基酸的工具,同位素标记tRNA 无法使多肽链具有标记,错误②由题意知,目的为获得多肽链,不需要将其合成为蛋白质,所以不需要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错误③假设要使多肽链被同位素标记,需要同位素标记多肽链合成的原料氨基酸,正确④为了获得多肽链,应当需要指导多肽链合成的mRNA,所以需要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来作为mRNA,正确⑤翻译的过程需要各种酶和能量,所以需要除去了DNA 和mRNA 的细胞裂解液来供给合成所需要的其他物质,正确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③④⑤故答案为:C【分析】主要考察基因表达中翻译的条件。

【语文】2011年高考试题——(全国卷)解析版

【语文】2011年高考试题——(全国卷)解析版

(全国大纲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î)栩栩..如生(xǔ)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ã)D.觊.觎(jì)攻讦.(jiã)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字音”能力,多涉及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似字、难读字、统读字、口语读音和书面语读音等。

A项中“一丘之貉”的“貉”读“hã”,不读“lu î”(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个多音多义字,也读“háo”(貉子,“貉”的统称),口语读音。

B项中“凹陷”的“凹”读“āo”,属书面语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wā”(多用于地名、人名,如贾平凹),属于口语读音。

C项“咀嚼”的“咀”读“jǔ”,不读“z ǔ”(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zuǐ”(义同“嘴”,如山咀、壶咀儿);“饕餮大餐”中的“餮”读“tiâ”,不读“tiã”(没有这个读音),属于难读字。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乙卷)(解析版)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乙卷)(解析版)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乙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生物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可由单体聚合而成。

构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和连接键,以及检测生物大分子的试剂等信息如下表。

单体连接键生物大分子检测试剂或染色剂葡萄糖—①—②③蛋白质④⑤—核酸⑥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可以是淀粉或糖原B.②是氨基酸,③是肽键,⑤是碱基C.②和⑤都含有C、H、O、N元素D.④可以是双缩脲试剂,⑥可以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答案】B【分析】1、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单体都以碳元素为核心元素,因此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3、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处理细胞可以观察到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其中DNA易与甲基绿亲和而呈绿色,RNA易与吡罗红亲和而呈红色。

【解答】解:A、葡萄糖是构成生物大分子如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因此①可能是淀粉或糖原,A正确;B、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蛋白质分子中连接键是肽键,⑤是构成核酸的单体,为核苷酸,B错误;C、②氨基酸和⑤核苷酸都含有C、H、O、N元素,C正确;D、④是鉴定蛋白质的试剂,可以是双缩脲试剂,⑥是鉴定核酸的试剂,可以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鉴定,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及连接键、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等有关知识,目的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题目难度适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A TP的合成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A不能说明;在没有分化的细胞中也进行mRNA的合成,B不能说明;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一定是红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C能说明;所有的正常细胞中都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D不能说明。

【答案】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求学生对相关生物学概念理解到位,记忆准确,解读题目信息的难度不大。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解析】考查查渗透作用相关知识。

水分子过膜方式是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

洋葱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说明细胞失水了。

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此时细胞吸水且细胞液应该小于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

【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利用课本实验进行展开。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玉米是C4植物,淀粉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合成的。

只有在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叶片中才有淀粉的积累。

乙组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弱光条件下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动物营树栖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草原生态系统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这两个群落中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解析】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浆)细胞。

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相当于抗原,可刺激动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答案】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31.(10分)同学从温度为55~65"C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

回答问题:(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解析】考查酶的相关知识及实验设计思路。

(1)测定脂肪酶活性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缓冲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液呈紫色,说明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3)明确要求写出的是“实验思路”而不是实验步骤。

【答案】(1)脂肪缓冲(2)蛋白质(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55~65"C)设置温度,分别测量酶活性,若所测数据出现内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化用的最适温度。

否则。

扩大温度范围。

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点评】本题是关于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立足教材,以教材素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置问题,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问题的分析及理论知识的把握能力。

32.(11分)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

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

【解析】本题考查了与生态相关的内容。

(1)种间关系有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

由于外来物种引起本地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竞争、捕食、寄生的关系。

(2)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营养级越高重金属含量越多,可推测甲乙是最低营养级,丙丁是第二营养级,戊是第三营养级,由于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最可能为:。

【答案】(1)竞争、捕食、寄生(2)如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及绘图能力。

33.(11分)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

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回答问题:(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__________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___________的光解。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_____。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_,后者是通过__________产生的。

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_ __ 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_______(有、无)淀粉。

【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图表分析的能力。

图表分组比较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能够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关系、影响因素等的掌握情况。

(1)组5叶片有光照、CO2,可进行光合作用产和淀粉。

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光反应中H2O的光解。

(2)进行有氧呼吸的条件是有氧气,还要注意题中条件是“黑暗条件下”,组2和组6符合要求。

(3)组2叶片,没有CO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此过程需要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与组2相比,组4叶片不同的条件是组4叶片无氧气,所以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4组无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合成缺少ATP。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无CO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无淀粉。

【答案】(1)光合H2O (2)组2和组6 (3)葡萄糖ATP 有氧呼吸4组无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合成缺少ATP (4)无【点评】本题综合对呼吸作用及实验设计等内容的考查,难度不大。

34.(10分)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

控制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

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回答问题:(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位非秃顶蓝色眼的女性结婚。

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或___________,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__ __ ___或___________。

若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解析】(1)非秃顶男性基因型为BB,非秃顶女性结婚基因型为BB或Bb,二人的后代基因型为BB、Bb。

BB表现型为非秃顶男、非秃顶女性。

Bb表现型为秃顶男、非秃顶女性。

(2)非秃顶男性(BB)与秃顶女性结婚(bb),后代基因型为Bb,表现型为秃顶男、非秃顶女性。

(3)其父亲基因型为Bbdd或bbdd;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

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

若两人所生后代基因型有BBDd、BBdd、Bbdd、BbDd、bbDd、bbdd。

女儿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非秃顶褐色眼、秃顶褐色眼、非秃顶蓝色眼、秃顶蓝色眼。

【答案】(1)女儿全部非秃、儿子为秃顶或非秃顶(2)女儿全部为非秃、儿子全部为秃顶(3)BbDd bbDd Bbdd BBdd非秃顶褐色眼、秃顶褐色眼、非秃顶蓝色眼、秃顶蓝色眼【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结合定律、限性遗传,难度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