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尿的生成与排放课件

合集下载

尿的形成和排出课件ppt课件

尿的形成和排出课件ppt课件
——肾单位
皮质 髓质 肾盂
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
4
皮质
髓质 输尿管
肾盂
5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体
肾小管
6
练一练
(肾小球1) (入球小动4脉) (出球小动5脉)
(肾动脉6 )
(肾小2 囊)
(毛细8血管) 7肾 静 脉
(肾小3 管)
7
三、尿的形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形成 原尿
成成分分 蛋蛋白白质质 葡萄葡萄糖糖 尿素尿素
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8
00..11 0.003.03
乙乙 0.003
00..11 0.003.03
丙丙 0 0
00
2 1.80
尿水酸 0.09002 0.09802 0.9065
无无机盐机盐 0.720.9 0.720.9 1.10<0.9
2.甲的蛋白质为8,而乙为0.03。这是由于血浆中的
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肾小球
15
巩固练习
下表为尿液、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 回答: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甲8
0.1
乙 0.03 0.1
丙0
0
尿素 0.03 0.03 1.80
水 无机盐
90
0.72
98
0.72
96
1.10
3.乙的葡萄糖为0.1,而丙的为0。这是由于 原尿中的
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新吸收
四、尿的排出
11
四、尿的排出
尿液 肾脏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排出是间歇的。 五、排尿的意义: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培训课件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培训课件
原尿


√ √ √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
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
成原尿。 1/16/2021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11
请结合图3.4-2看教材68页最后一段,然后回答: 肾小管起什么作用?原尿和尿液有什么区别?
原 尿
细长的肾小管
1/16/2021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A.入球小动脉 B.肾静脉
C.肾动脉 脉
1/16/2021
D.肺动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肾小管
18
尿液
12
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哪些成分 全部或部 分被肾小 管重新吸 收回血液?
1/16/2021
肾单位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肾小管
肾小管周围的
毛细血管
13
➢原尿与尿液成重分吸比收作较用
单位:克/100毫升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 水和部分无机盐等物质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
(剩下的物质经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
初中生物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尿液的形成
1/16/2021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1
一 、肾 观察肾的结构
皮质 髓质
肾盂 输尿管
1/16/2021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2
➢肾的微细结构(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单位
1/16/2021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3
➢肾小体结构
1/16/2021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入球 小动脉 出球 小动脉
肾小球 肾 小 体
肾小囊

尿的生成与排放PPT课件

尿的生成与排放PPT课件

5、Ca2+的重吸收和分泌
▪ 近曲小管以溶剂拖曳形式经细胞旁途径伴随 水被动重吸收,髓袢细段对Ca2+不通透,髓 袢升支粗段有主动有被动转运,远曲小管和 集合管主动转运。
6、葡萄糖的重吸收
▪ 葡萄糖在近端小管全部被重吸收,为继发主 动转运 ;
▪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 当小管液中的葡萄糖超过一定浓度时,尿中 就会出现糖,称为糖尿。
运形式主动重吸收Na+、K+和Cl-,50%以细 胞旁途径被动重吸收Na+、K+和Ca2+。
▪ 呋塞米和利尿酸可抑制Na+-K+-2Cl-同向转 运体的功能,使Na+、K+和Cl-重吸收发生障 碍 ,尿量增多。
▪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 远曲小管起始段:通过Na+-Cl-同向转运体重 吸收进入细胞, Na+通过钠泵主动转运回血, Cl-通过通道重吸收回血
排尿反射
排尿是植物神经和躯体神经共同参与的反射活动。
▪ 尿频 :指尿意频繁,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 量少的现象。
▪ 尿频、尿急、尿痛合称尿路刺激征。 ▪ 尿潴留 :指当骶部脊髓初级排尿中枢或排尿
反射弧任一环节受损时,膀胱充盈尿液却不 能自行排出的现象。
▪ 尿失禁 :指当大脑皮层与初级排尿中枢失去 联系时,排尿反射仍存在,但不受意识控制 的现象。
▪ H+的分泌的生理意义:
▪ ①排酸保碱 ▪ ②酸化尿液 ▪ ③促进NH3/NH4+的分泌。
3、 NH3/NH4+的分泌
▪ 近曲小管: NH3/NH4+可通过逆向交换和扩 散方式分泌入小管液。
▪ 髓袢:与Na+和K+同向转运的方式重吸收 ▪ NH3/NH4+的分泌具有间接排酸保碱、维持

尿的生成和排出课件

尿的生成和排出课件
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重吸收
重吸收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 的物质转运到小管上皮细胞间隙或小 管液中,并经由淋巴管或血循环重新 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分泌
排泄
排泄是指机体将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对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具有重 要意义。
尿量过少
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 ,常见于休克、脱水、肾衰竭等

无尿
无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 ,常见于严重肾衰竭、休克等。
排尿异常
尿频
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 但每次尿量较少,常见于 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
尿急
尿急是指突然产生的强烈 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常 见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 等。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 感神经,它们通过调节膀胱括约肌 和逼尿肌的活动来控制排尿过程。
03
尿的成分与健康
尿液的成分分析
尿液的化学成分
尿液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如尿素、 尿酸、肌酐等代谢废物,以及盐类、 药物代谢产物等。
尿液的物理特性
尿液的外观、气味、比重、渗透压等 物理特性也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
尿潴留
尿潴留是指尿液无法正常 排出,常见于尿道狭窄、 前列腺增生等。
尿液成分异常
血尿
血尿是指尿液中混有血液,常见于尿路结石、肾 炎、膀胱癌等。
蛋白尿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常见于肾炎 、肾病综合征等。
脓尿
脓尿是指尿液中混有脓液,常见于尿路感染等。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泌尿系统-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

泌尿系统-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

肾血浆流量↑ → 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减慢 → 滤过平衡位置近出球A端 → 有滤过作用的 毛细血管段加长→滤过率↑
入球小A 水
出球小A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物质转运功能
Function of Urinary Formation for Renal Tubules and Collecting Ducts
①Na+-H+交换(近端为主) ②H+泵(远端、集合管 闰C)
⑵H+分泌特点:
①泌H+与重吸收HCO3-、Na+ 呈正相关
②泌H+与泌K+呈负相关(竞争) ③泌H+是有限度的: 当小管液pH值<4.5时,泌H+
则停止。
2、HCO3-重吸收:被动
1)部位:近端小管 80%
2)重吸收的特点:
⑴以CO2的形式重吸收 ⑵HCO3-的重吸收优先于Cl的重吸收 ⑶HCO3-的重吸收与Na+-H+逆 向交换呈正相关 (H+分泌↑→重吸收HCO3-↑)
肾小体:肾小球 肾小囊(脏层、囊腔、壁层)
肾小管: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远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降支细段
近曲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髓袢升支细段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Cortical nephron and juxtamedullary nephron
特点:近端小管中物质的吸收是等渗重吸收
近端肾小管重吸收 Cl- :顺浓度梯度被动扩散
水(重吸收机制):被动重吸收(渗透作用)
2、髓袢
●髓袢降支细段: 对尿素、Na+不通透; 对水高度通透:水经水通道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放PPT课件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放PPT课件

盆神经
膀胱逼尿肌收缩
阴部神经 感受器(+)
后尿道
尿潴留
尿道内括约肌 (-)
外括约肌 (-)
排尿
.
尿频
54
Na-K交换
顺电-化 K+
学梯度
.
34
• 泌H+与泌K+呈负相关 •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要排出一不份 • 对不能进食的病人适当补K,以免低K血症。
• 思考:酸中毒时血钾升高还是降低?
.
35
第二节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 (一)肾血流量的改变 • 1.自身调节:不依赖肾外神经支配,肾血流
(一)肾小球滤过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肾血 浆流量
•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当动脉血压为80~180mmHg时,肾血流量 和肾血浆流量可保持相对稳定,不随动脉 血压的变化而变化。
.
10
(二)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1.结构
.
11
2.滤过膜的通透性特征
• 机械屏障
半径<2.0nm能自由通过 半径在2.0-4.2nm,滤过量逐渐降低 半径>4.2nm不能通过
.
16
.
17
.
18
(三)肾小球滤过率
• 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 的量。
• 正常成人约为125ml/min。
.
19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小管液流经 肾小管和集合管时,水和溶质被上皮细胞 重新吸收入血的过程。
• 原尿和终尿的比较: • 原尿量
=125ml/min×60min/L×24h÷1000=180 L,终尿1.5L,约99%的水被重吸收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1. 尿的重要性和功能尿是人体新陈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的主要排泄物,对维持体内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尿的主要功能包括:•排除代谢废物: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等代谢产物,排泄这些废物有助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新陈代谢平衡。

•清除过剩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内过剩的水分,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调节体内离子平衡:尿液中含有各种离子,如钠、钾、氯等,通过调节尿液中离子的浓度,帮助维持体内离子平衡。

2. 尿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主要发生在肾脏中,经过以下几个步骤:2.1. 滤过在肾小球中,由于毛细血管内血压的作用,使得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多种溶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膜,进入肾小球囊内形成初尿。

2.2. 重吸收初尿通过肾小管系统,经过肾小管壁的重吸收作用,使得一部分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被重新吸收到血液中,以保证体内重要物质的保留。

2.3. 分泌同时,肾小管壁也对一些废物和过剩物质进行分泌作用,将它们排泄到尿液中。

例如,肾小管能分泌尿酸、某些药物等。

2.4. 浓缩和稀释通过肾小管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将初尿进行浓缩和稀释,以调节尿液的浓度和体液的稳定。

3. 尿的排出过程在尿形成完成后,尿液通过以下路径排出体外:1.肾盂:尿液从肾小管汇聚到肾盂,形成肾盂尿。

2.尿输送管:肾盂尿经过输尿管流入膀胱。

3.膀胱:膀胱是容纳尿液的器官,尿液在膀胱中暂时储存。

4.尿道:尿液从膀胱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4. 尿的调节尿的排出需要受到神经和内分泌的调节。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调节作用:•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主要有抗利尿素葡萄糖素(ADH)和醛固酮,它们能够增加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血液渗透压和容量感受器:当血液渗透压过高或血容量不足时,感受器将产生相应的信号,促使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对尿液的排出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刺激膀胱收缩排尿。

5. 相关疾病与健康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中,如果出现功能异常或疾病,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尿道感染:尿道感染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症,其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尿的生成与排出 ppt课件

尿的生成与排出 ppt课件

2019/11/25
14
• 尿生成的过程
1、肾小球滤过--原尿的生成 2、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终尿形成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二、有效滤过压 三、肾小球滤过率与滤过分数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 肾小球滤过的概念
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 的水、小分子溶质及少量小分子蛋白质 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的过程。
2019/11/25
33
3、K+的分泌与K+-Na+交换
• 终尿中K+绝大多数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出, K+顺着Na+主动重吸收所形成的管内为负的(电位 差)电梯度被动扩散入管腔,所谓K+-Na+交换。
4.H+-Na+交换与K+-Na+交换的 关系
两者相互竞争,即 H+-Na+交换增多时, K+Na+交换减少;K+-Na+交换增多时, H+-Na+ 交换减少。
三、肾小球滤过率与滤过分数
(一)肾小球滤过率(GFR)
1、概念: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与体表面积有关 (1.73m2----125ml/min)
(二)滤过分数(FF)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100% 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x55%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滤过膜的通透性及面积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一、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功能 三、影响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
一、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尿的生成与排放》PPT课件

《尿的生成与排放》PPT课件
反馈抑制→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正常
意义:维持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对恒定。
(三) 肾血流的神经体液调节
肾交感神经 E 和NE 血管紧张素 II
肾血管收缩 ↓
肾血流量↓
正常:肾血流量在自身调节下保持相对恒定 以维持泌尿功能;
应急 :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肾血流量减少,
以 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第二节
重吸收量 重吸收率保持恒定
渗透性利尿时可打破球-管平衡
二. 神经-体液调节
(一) 肾交感神经
(1)促进入球小动脉收缩 GFR (2)刺激近球细胞释放肾素 (3)促进近端小管与髓袢对 NaCl 和水分
的重吸收
(二)抗利尿激素(ADH)
1. 来源 :
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合成与释放,经下丘脑垂体
束,贮存于神经垂体.
2.球外系膜细胞: 吞噬功能
3.致密斑: Na+ 感受器
四、肾脏的血液供应
(一).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血流量大 :
1200 ml/min 20-25%心输出量。
分布不均 :
大部分分布于皮质 (94% )
两次毛血管网: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压力低----利于滤过 肾小管周毛细血管网压高----利重吸收
2. ADH的作用:
1) 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水的重吸 收增多。
2) 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 NaCl的重吸收及内髓集合管 对尿素的通透性。
3) 促进血管收缩。
4. ADH 分泌的调节
(1)血浆晶体渗透压↑
(2) BP↓
例:大量出汗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视上核和室旁核 ADH
压力感受器(-)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通透性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放PPT课件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放PPT课件

• 思考:酸中毒时血钾升高还是降低?
第二节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 (一)肾血流量的改变 • 1.自身调节:不依赖肾外神经支配,肾血流 量在一定血压变化范围内(80-180mmHg)能 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 • 自身调节的意义:保证安静状态下肾泌尿 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调节
(三)几种重要物质的重吸收
(一)Na+ 近端小管 、 Cl

的重吸收
易 化 扩 散
近端小管Na+重吸收: ①等渗性重吸收 65~70%,与机体是否需要 Na+无关,属于必然性重吸收。 ②伴随H+的分泌以及营养物质重吸收
2. 葡萄糖的重吸收
• 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
• 重吸收量:正常人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全部
被重吸收(血糖浓度80~120mg/100ml)。
• 重吸收方式:继发性主动转运
• 当血糖浓度超过160~180mg/100ml时,部
分近端小管上的Na+ 、葡萄糖转运体已达
到饱和,超过其转运限度→部分葡萄糖不
能被重吸收→有葡萄糖随终尿排出。
• 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的最低血糖
浓度。
• 反映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最大重
(二)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1.结构
2.滤过膜的通透性特征

半径<2.0nm能自由通过 机械屏障 半径在2.0-4.2nm,滤过量逐渐降低
半径>4.2nm不能通过
电学屏障 限制带负电的物质通过
机械屏障作用 电学屏障作用
血尿 蛋白尿
• 2.滤过膜的通透性: • 以分子量为70000的物质分子作为界限。 • 3.滤过膜的面积:1.5m2

尿的生成和排放课件PPT

尿的生成和排放课件PPT

尿生成的三个基本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肾的结构特点
1、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小管
2、球旁器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1、血流量大,血流分布不均匀 2、两套毛细血管网,压力差异大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 囊腔的液体称为肾小球滤液或原尿。
说出正常尿量及尿液的理化性质。 描述排尿反射过程,解释排尿异常的原因。
一、尿液
(一)尿量 正常尿量:1.0~2.0 L /日 ,平均约1.5 L/日 多尿 :>2.5 L /日 少尿:0.1~0.5 L /日 无尿:<0.1 L /日
(二)尿的理化性质
1、尿的成分
尿液
水 95~97% 固体物质 3~5%
肾糖阈:终尿中不出现葡 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160~180mg/2- 等的重吸收与葡萄糖的重吸收机制相同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排泄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肾小管、集合管上皮
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生的物质分泌入小管液 。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排泄作用— 肾小管、集合管上皮
细胞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 。
(一)H+的分泌
1、分泌部位 近球小管、远曲 小管、集合管
2、分泌形式 Na+-H+交换
3、作用 排酸保碱,调节 体内酸碱平衡
(二)NH3的分泌
1、分泌部位 远曲小管、集合管 2、分泌形式
单纯扩散 3、作用
协助排酸保碱
(三)K+的分泌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125ml/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可滤过和重吸收的用√,不可滤过和重吸收的用×表示)
血液成份
肾小球过滤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 用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 √
尿素

尿酸

滤过膜及通透性
滤过膜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阻止血细胞滤过 组成 中间层(基膜) 主要滤过屏障
肾小囊上皮细胞层 滤过最后屏障
通透性 机械屏障 有效半径大于3.6nm不能滤过 电荷屏障 带负电荷物质不易滤过
2. 被滤过物质的所带的电荷 相同有效半径时, 带负电荷的物质难以通过 (膜上有 带负电荷的糖蛋白)。
3. 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总滤过面积1.5 m2, 保持恒定;通透性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 分子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
病理时:少尿(500ml/天) 或无尿(100ml/天); 尿液性质改变--血尿、蛋白尿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的比较
皮质 80%~90% 近髓15%
分布
中、外皮质层 内皮质层
髓袢


入/出球A口径血管网 网状血管
U型直小血管
功能特点
滤过和重吸收 尿的浓缩和稀释
球旁器 (juxtaglomerular apparatus)
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价: (一)肾小球滤过率( GFR ):单位时间内两
肾生成的超滤液量。125ml/min
肾小球滤过率 125ml (二)滤过分数= —————— = ——— = 19%
肾血浆流量 660ml
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有效滤效过滤压过=(压毛=毛细血细管血压管+压囊内-(胶血渗压浆)胶-体(血渗浆透胶压渗+压囊+内囊压内压))
边学边想
尿的生成包括哪几个过程?
血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血液流过肾小球后,什么成分 进入到肾小囊?
血液流过肾小球的过程叫作 什么?
进入到肾小囊的部分形成了 什么?
原尿流经肾小管后, 肾小管重吸收了什么?
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 了什么?
血液,原尿,尿液三 者之间的区别。
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 血管时,血浆中除大 分子血浆蛋白质以外 的水、无机盐、小分 子有机物等,透过滤 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 原尿的过程
小管液流经肾小管和 集合管时,其中的水 和溶质被上皮细胞重 新吸收入血的过程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上皮细胞将细胞内 或血浆中的物质转 运至小管液的过程
水、葡萄糖、 无机盐、蛋白 质、血细胞和
尿素
大分子蛋 白质、血 细胞不能
大部分的水、 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水分、无机盐、 葡萄糖、尿素
水、无机 盐、尿素、
代 二氧化 碳



多余的 水

4 条
无机 盐



尿素



粪便
肺 呼气
出汗 排尿
排泄
(细胞内产 生的废物)
皮肤、肾
排便
消化器官 排遗
(不是细胞 内产生的废物)
回顾相关知识(解剖)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二、泌尿系统的功能 三、肾解剖结构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讨 论:
1、输尿管和哪些结构相连?泌尿系肾统脏主要有哪些器官组成 2、注意观察肾动脉、肾静脉及肾的输颜尿色管,想象一泌 尿下肾脏里
血管的分布是怎样的?血液怎样膀进胱出肾脏? 系 统
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尿没道有关系?
二、泌尿系统的功能
讨 论:
1、输尿管和哪些结构相连?泌肾尿脏系统(主形要成有尿哪液些)器官组成 2、注意观察肾动脉、肾静脉及输肾尿的管颜(色输,送想尿象液一)下肾脏里
血管的分布是怎样的?血液膀怎胱样进(出暂肾时脏贮?存尿液) 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尿环道有没(有排关出系尿?液)
球旁细胞 (颗粒细胞):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中特殊 分化的平滑肌细胞,含分泌颗粒—合成储存释放肾素
系膜细胞: 入球和出球小动脉之间的细胞群, 与致密斑接触。有吞噬收缩功能。
致密斑:远曲小管起始部的高 柱状上皮细胞, 局部致密隆起. 能感受小管内NaCl含量变化, 并将信息传给颗粒细胞, 调节 颗粒细胞肾素释放.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平均动脉压 80-180mmHg),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 意义:保证肾脏泌尿功能不受血压波动影响。
机制:myogenic mechanism 肌源性学说
A压↑→对入球小A管壁平滑肌牵张刺激↑→紧张性↑ →入球小A收缩→阻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
A压↓时,则相反。
肾 单 位 的 结 构
集合管
肾小球 肾
肾小囊
单 肾小管 位
肾小囊壁和肾 小管壁为单层细胞
肾的功能解剖
肾单位(nephron)和集合管(collecting duct)
肾小球 (毛细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 (内层、囊腔、外层)
肾 单 位
肾小管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越近入球小A,有效滤过压越大。 滤过阻力=滤过动力时,达滤过平衡,滤过停止。
GFR大小取决于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系数 (动力) (滤过膜)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 (三) 肾小球 –血( 浆胶体 Cap.血压 渗透压
+
(二) 囊内压)=
有效 滤过压

GFR

尿量
如:大失血→交感N+、NE↑→ Cap.收缩
如:快速大量输液→血浆胶渗压下降
如:结石、肿瘤致尿路梗阻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
(一)Na+、Cl-和水的重吸收
1.近端小管:70%的Na+、 Cl-和水;
•前半段(2/3、跨细胞): Na+的重吸收与泌H+ 、 葡萄糖和AA转运相偶联。
Na+泵作用, 胞内Na+; 葡萄糖、AA易化扩散入血; Na+, 水(渗透)重吸收; Cl-不被吸收—小管液高Cl。
滤过原尿成分:血浆超滤液
filtration barrier
A.机械屏障: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主要作用)
B.静电屏障:被滤过物质所带电荷(滤过膜带负电) 血浆内的物质能否被滤过取决于物质的分子量和 所带电荷的多少和性质。
决定滤过的因素
1. 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 有效半径 2.0 nm 的物质完全滤过--葡萄糖; 有效半径 4.2 nm 的物质完全不滤过—血浆蛋白.
关于尿的生成与排放
思 考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非 常有趣的事,比如人一 天生活中有“三不留”,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人体在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废物?
二氧化碳 粪便 多余的水 尿素
• 我们人体将如何处理这些
废物呢?
排泄:机体将
代谢终产物、 过剩及有害的 物质,经血液 循环,通过排 泄器官排至体 外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