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合集下载

2024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

2024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

2024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一、词语积累1.同义词、反义词:常见词义辨析、近义词、反义词等。

例如:聪明、伶俐、聪颖、聪慧。

2.近义词辨析:解释、阐述、表明、说明等。

3.词语辨析:例如:爱人、亲人、亲友、爱友。

4.成语:常用成语的释义和用法,如拔山盖世、三心二意等。

5.诗词:常见古代文学作品、诗词背诵、常用诗词的意蕴等。

6.词语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二、语言文字知识和技巧1.理解:阅读理解、短文改错、短文填空等。

2.查找:词典的使用和查找能力训练。

3.运用:提纲、填空、补充、改写、联想、解答等。

4.语言表达:书写规范、标点符号、成段写、通信写作等。

5.复习修炼:(1)课文背诵:熟读背诵教材课文。

(2)写作训练:叙事、描写、议论等写作训练。

(3)作文指导:根据题目要求写作、写作要点提示、扩展性写作训练。

(4)语法归纳:主谓一致、名词性从句等。

三、修辞手法1.比喻:生活中的比喻、文学中的比喻。

2.拟人:赋予生命和人类特点给非人事物。

3.夸张:夸大事实或含义。

4.排比:重复使用同一个句式,起到强调效果。

5.对偶:将两个相对或相对性较强的事物进行相互对比。

6.借代:通过词、形象等来达到其中一种意义或形象。

四、阅读理解1.看题型:选择、判断、细节描写、分析归纳、首尾呼应等。

2.看干扰选项:排除法、提取关键词、逻辑判断等。

3.看文本:针对文本的问题、特点等。

4.解题技巧:找信息、寻特征、理解含义、识别结构等。

5.环境拓展:增加额外知识,引导推测,丰富阅读解题。

五、写作技巧和训练1.审题:认真理解题目要求。

2.规划:提纲、逻辑、段落划分等。

3.新意:亮点突出、独特观点。

4.结构:一二三分、总分总、归纳段。

5.语言:名言警句、修辞手法、句式变换。

6.语法:主谓一致、单复数、形容词用法。

7.书写:字迹工整、符合字数要求、标点符号正确。

六、古诗词常识1.阅读理解:解读古诗词蕴含的含义。

2.字词造句:选取古诗词中的字词组成句子。

最新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最新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最新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是对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语文知识的一个全面回顾和总结。

以下是对最新中考语文知识点的归纳:一、文言文阅读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2. 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深层含义。

3. 学会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等。

二、现代文阅读1. 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如总分总、并列、递进等。

3. 掌握文章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三、古诗词鉴赏1. 熟记经典古诗词,理解其意境和情感。

2. 学会鉴赏诗词的韵律美、形象美和意境美。

3.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理解其深层含义。

四、写作技巧1. 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

2. 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

3. 能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五、文学常识1. 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2. 掌握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的基本知识。

3. 了解文学创作中的基本手法和技巧。

六、语言知识1. 掌握词汇的用法,包括成语、俗语、谚语等。

2. 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3. 掌握句子成分的划分,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结束语: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语文学习不仅需要记忆和理解,更需要实践和思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一、字音字形知识点1.字的结构和构造:单字、合字、偏旁部首、字根、字形义等。

2.声母、韵母、声调的认识和运用。

3.拼音和拼读规律:正确理解并准确拼写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4.词的形音义:形式、发音、含义和用法的基本认识和运用。

二、词语知识点1.词类的认识和运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感叹词等。

2.同义词、反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

3.词语的词义辨析和用法:熟语、成语、俗语等。

三、句子知识点1.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2.句子的类型和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主从复合句等。

3.句子成分的补充和短语的作用。

四、篇章结构知识点1.篇章的结构和段落:主题句、承上启下、总-分-总、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对比等。

2.篇章的连贯和过渡:词语的连贯、逻辑关系的过渡、时空顺序的过渡等。

五、阅读技巧知识点1.阅读理解的策略和方法:精读、略读、分析、归纳、概括、猜词义、推理等。

2.阅读中的问题解答和分析:理解题、细节题、主旨题、推理题、判断题等。

六、写作知识点1.写作表达的目的和方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2.写作的结构和组织:开头、承接、过渡、结尾等。

3.写作的规范和技巧:语言简练、行文流畅、修辞技巧等。

七、常用修辞手法1.夸张、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

八、名篇诵读1.名篇诵读的目的和作用:提高语感、培养表达能力、丰富语汇等。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可打印免费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可打印免费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可打印免费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可打印免费知识点其实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能掌握”的内容。

那么关于中考语文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可打印,仅供参考。

中考语文古诗词知识一、哲理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11、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二、生活情趣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三、读书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语文基础知识1. 汉字- 汉字的构造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常用汉字的笔顺规则-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2. 词语- 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词语的感情色彩- 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成语的使用及其故事背景3. 句子- 句子成分的识别和功能- 句子类型的区分(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 复杂句子的结构(并列句、复合句)- 句子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二、文学作品阅读1. 古诗文- 古诗文的韵律和节奏- 古诗文的意象和修辞- 古诗文的作者和背景- 古诗文的鉴赏和分析2. 现代文学作品- 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 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戏剧的冲突和角色- 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意境三、写作技巧1. 文章结构- 引言、正文、结尾的写作方法- 段落的组织和过渡- 论点的提出和论证2. 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技巧- 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 - 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 写作规范- 文章的格式和标点使用- 避免常见的语病和错别字- 文章的审题和立意四、阅读理解1. 信息提取- 快速阅读和寻找关键信息- 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主旨和细节2. 推理判断-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 对文章的隐含意义进行判断3. 鉴赏评价- 对文章的风格和技巧进行鉴赏 -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五、语言运用1. 口语交际- 日常交流的礼貌用语- 公共场合的演讲技巧- 讨论和辩论的策略2. 书面表达- 书信、日记、报告的写作格式 - 电子邮件和网络语言的特点 - 文章的修改和润色六、文化常识1.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和习俗- 历史故事和人物- 古代科技和艺术2. 世界文化- 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 世界文学名著简介- 国际交流中的文化差异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编辑和格式设置。

您可以添加具体的例句、练习题、解析等,以丰富文档内容。

记得在编辑过程中保持格式的规范性和文档的专业度。

2023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2023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2023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诗歌鉴赏
1. 诗歌的构成要素:诗歌的韵律、节奏、形象、意境等。

2. 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

3. 诗歌的分类:古体诗、近体诗、民间诗等不同类型的诗歌。

4. 重要的古代诗人及其作品:如杜甫、李白、苏轼等。

二、文言文阅读
1.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的语法特点、词语用法等。

2.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理解古代文章的结构、主题及意义。

3. 名篇选读:阅读和理解重要的文言文名篇,如《论语》、《孟子》等。

三、现代文阅读
1. 现代文的特点:现代文的语言风格、结构特点等。

2. 现代文的阅读技巧:理解文章的主题、观点和意图。

3. 名家作品赏析:阅读和分析重要的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
钱钟书等作家的作品。

四、理解与鉴赏
1. 典型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和
价值观。

2. 文学常识: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和流派。

3. 文学名著赏析:阅读和分析重要的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五、写作技巧
1. 写作基础知识:文章结构、段落衔接、语言准确性等基本写
作技巧。

2. 写作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表达能力,运用修辞手法、比喻等
技巧。

3. 写作常见错误:避免常见的写作错误,如语法错误、词语搭
配不当等。

以上是2023中考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一、古代文学知识点总结1. 古代文学流派•唐诗:唐朝盛行的一种文学形式,以五言绝句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品有《静夜思》等。

•宋词:宋朝盛行的一种文学形式,以其婉约、豪放的表达方式而著名,代表作品有《浣溪沙》等。

•元曲:元朝盛行的一种戏剧体裁,以唱词、板儿曲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品有《西游记》、《东篱乐府》等。

2. 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描写了贾、史、王、薛等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和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爱情悲剧。

•《水浒传》:宋代作家施耐庵和罗贯中合作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108位梁山好汉的英雄事迹和抗金义军的故事。

•《西游记》:明代作家吴承恩的代表作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总结1. 现代文学流派•散文: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小说:以主要描写人物性格和情节的虚构故事为特点,分为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两类。

•诗歌:以抒发情感和思想为主要目的,常采用押韵和节奏变化的手法。

2. 现代文学作品•《围城》:当代作家钱钟书的代表作品,以讽刺的手法描绘了上海社会的物欲横流和人际关系的虚伪。

•《活着》: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品,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许三观卖血记》:当代作家余华的另一部代表作品,以讽刺的手法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三、语文知识点归纳1. 文学常识•文学体裁: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各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有唐诗、宋词、元曲等,现代文学流派有散文、小说、诗歌等。

•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现代文学作品有《围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2. 语言文字•词语辨析:包括同音字、同义词、反义词等的辨析和使用。

•词语搭配:正确使用常用词语的搭配,避免搭配错误或歧义的表达。

(2024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2024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1、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2、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五味:指酸、咸、甜、苦、辣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文人四友:琴、棋、书、画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童生试: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年龄称谓(代称)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立:“立身”之志)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最新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最新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最新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文字运用类知识点
1.词语辨析:对近义词、反义词、词语辨析进行答题
2.词语搭配:词语的搭配特点和固定搭配情况
3.词语释义:通过语境判断词义或造句辨释词语含义
4.词语拼写:正确拼写生僻词或谚语,对错词语辨析、错别字改错
5.词语运用: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或成语
6.造句:根据提示造句,注意使用语法和词语的运用
二、阅读理解类知识点
1.主旨大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观点
2.信息获取: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或细节,作答具体问题
3.推理判断:在文章中根据已有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5.分类归纳:归纳、总结文章的信息,提炼出共性和特点
6.修辞手法:辨析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三、写作基础类知识点
1.病句辨析:通过对病句进行改错
2.词语表达:使用富有表情力的词语和形象的描写,使作文更生动
3.修辞手法: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4.命题要求:根据命题要求进行写作,理清文体和写作思路。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第一部分:语文知识数字归纳记忆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两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两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四种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道理、比喻、对比。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抑扬。

七种常见短语类型: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后补、“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主要复句类型:并列、转折、条件、递进、选择、因果、假设。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免费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免费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免费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免费还不清楚最新中考语文常考知识点有哪些重要知识点的小伙伴们,快一起来看看吧。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仅供参考。

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文学常识1、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2、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4、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6、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7、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8、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9、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10、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11、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12、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14、古代四美:音乐珍味文章言谈/ / 良晨美景赏心乐事15、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曾补之张来16、四史:史记汉书君汉书三国志17、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18、商丘应天府19、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20、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21、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22、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23、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24、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25、三书指:魏书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 吴都赋(南京) 魏都赋(邺)27、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28、三瘦词人指:李清照三个名句是:2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0、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31、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33、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诗作书法34、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35、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杨朔秦牧36、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37、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38、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饥荒》39、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40、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上去入现代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1、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42、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中考语文的答题方法和技巧1、拿到试题后,可以先大致浏览一下,初步摸清题情,估计时间,并认真做好头一两个题目,让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状态。

2023年中考知识点语文_中考语文知识归纳

2023年中考知识点语文_中考语文知识归纳

2023年中考知识点语文_中考语文知识归纳2023年中考知识点语文_中考语文知识归纳2023年中考知识点语文都有哪些?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3年中考知识点语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考知识点语文语文知识: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林海音《窃读记》、《论语十二章》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词性:动词⑶词语的感情色彩⑷默读的方法与要求,过渡段的作用⑸出自《论语》的成语含义及用法重点词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确凿长吟轻捷拥肿(臃肿)攒敛人迹罕至无从消释宿儒人声鼎沸拗盔甲绅士窜觅跪云霄倘若鉴赏啄食和蔼恭敬质朴博学渊博倜傥淋漓【再塑生命的人】不求甚解混为一谈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捡感慨搓捻绽开争执惭愧悔恨激荡奥秘拼凑企盼截然不同疲倦不堪小心翼翼恍然大悟油然而生【窃读记】汗涔涔尴尬众目睽睽煞有介事贪婪饥肠辘辘惯技贪懒踉踉跄跄惨淡蹭抵达难堪俯视狼狈原谅枉然弹簧自卑畅销诅咒威风凛凛废寝忘食【《论语》十二章】子时习不亦说乎愠君子吾日三省为人谋忠信传十有五立惑天命耳顺从心所欲逾矩温故而知新罔殆回箪堪之者好乐饭疏食,饮水肱于如浮云焉善者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军夺匹夫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写作:如何写好一个人:首先要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展开具体描写,要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把人放在事件中来写(与人交往,个性化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名着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与各篇特典,以及读经典的作用与意义。

课外古诗词背诵:李白《峨眉山月歌》、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基本涵义、文学常识、背诵默写。

初中语文知识点考点归纳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语文

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语文

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语文中考是学生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语文作为中考的必考科目,其知识点的归纳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2024年中考语文知识点的归纳,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复习时,应重点掌握以下几类知识点:- 常见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等的用法和意义。

-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 古文翻译技巧:直译与意译的结合,注意保留原文的韵味和风格。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对现代汉语文章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

复习要点包括:- 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

-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常见修辞手法的识别和理解。

- 文章主旨: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三、作文作文是中考语文的重头戏,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文复习要点:- 写作技巧:包括开头、发展、结尾的写作方法。

- 素材积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包括名言警句、历史典故等。

- 审题立意: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方向。

四、诗词鉴赏诗词鉴赏是中考语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考察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复习要点:- 诗词形式:了解不同诗词的格式和特点。

- 意象分析:掌握如何通过意象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 情感表达: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诗词的情感色彩。

五、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的复习,包括对文学流派、文学体裁、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

- 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

- 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等。

- 重要作家作品:了解作家的生平、创作背景和代表作品。

结束语中考语文的复习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过程,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巩固。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记住,勤奋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祝所有考生中考顺利,成绩优异!。

中考语文考试的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考试的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考试的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考试是检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中考语文考试的知识点归纳:一、基础知识点1. 汉字书写:掌握常用汉字的书写规则,包括笔画顺序、结构等。

2. 词语理解:理解词语的含义、用法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

3. 成语运用:熟悉常用成语的意思、用法,并能恰当地运用于写作和阅读中。

4. 反义词与近义词:掌握常见词汇的反义词和近义词,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

二、文学常识1. 文学体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2. 文学史:掌握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和流派,如先秦文学、唐诗宋词等。

3. 作家与作品:熟悉重要作家的生平、创作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三、阅读理解1. 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

2. 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3. 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文言文阅读1. 文言虚词: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2. 句式结构: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式结构,如判断句、被动句等。

3. 翻译技巧:学会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留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五、写作技巧1. 写作结构: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如引言、正文、结尾。

2. 论点论据:学会提出论点并用论据进行支撑。

3. 写作风格: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如叙述、描写、议论等,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六、综合运用能力1. 信息筛选:在阅读材料中快速筛选出关键信息。

2. 逻辑推理: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3. 批判性思维: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批判性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

结束语中考语文考试的知识点归纳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写作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练习,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语文复习必背知识点归纳最新版-可打印

中考语文复习必背知识点归纳最新版-可打印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一.常用成语1、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2、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3、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4、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5、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6、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7、灯红酒绿: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8、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小而已。

9、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的心情。

10、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

11、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12、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13、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14、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15、踉踉跄跄中:走路不稳的样子。

二.古诗词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

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

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免费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免费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免费中考语文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二、记叙文的基本结构1.开头:引出故事情节,引起读者兴趣。

2.承接: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等基本情况。

3.:故事情节发展到最紧张、最激动人心的部分。

4.结尾:故事情节得到解决,或者留下悬念。

三、记叙文的写作技巧1.生动形象:运用细节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形象。

2.时间地点的交代:时间地点的交代要清晰明了,避免读者迷失。

3.情节的安排:情节的安排要有逻辑性,不能过于离奇。

4.语言的运用:语言要简练明了,符合受众的口味。

第三部分:说明文一、说明文的基本特点1.目的明确:说明文的目的是为了解释、阐述某一事物或现象。

2.客观准确:说明文要客观准确,避免主观臆断。

3.逻辑清晰:说明文的结构要清晰,逻辑性强。

4.语言简练:说明文的语言要简练明了,符合受众的口味。

二、说明文的写作技巧1.分类说明:将事物分类,逐一说明。

2.比较说明:将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差异和特点。

3.逐步分析:对事物进行逐步分析,让读者逐步了解。

4.实例说明:通过实例来说明事物或现象。

5.图表说明:通过图表来说明事物或现象,直观明了。

第四部分:议论文一、议论文的基本要素1.论点: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或者立场。

2.论据:用来支持论点的事实、数据、例证等。

3.论证:通过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二、议论文的基本结构1.引言:引出论题,引起读者兴趣。

2.正文:阐述论点和论据,进行论证。

3.结论:总结全文,表达作者的立场。

三、议论文的写作技巧1.明确立场:作者要明确自己的立场,避免含糊不清。

2.论据有力:论据要有力有据,增强说服力。

3.逻辑严密:论证过程要逻辑严密,避免跳跃性。

4.语言得体:语言要得体,符合受众的口味。

5.注意论证方式:选择合适的论证方式,增强说服力。

第五部分:诗歌一、诗歌的基本特点1.语言艺术性强:诗歌的语言要求具有音韵美、意象美等艺术性。

2.形式多样:诗歌形式多样,有词、曲、赋、骈文等形式。

3.意境深远:诗歌要求通过意象、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备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备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备一、基础知识。

(一)字词。

1. 字音字形。

- 常考多音字,如“行(xíng、háng)”“处(chǔ、chù)”等。

要根据不同的词语语境确定读音。

- 易错字形,如“眼花缭乱”的“缭”容易写成“潦”,要注意字形的准确书写,多通过练习和记忆易错字表来加强。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近义词辨析,像“必须”和“必需”,“必须”强调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 成语的正确使用,要注意成语的本义、引申义以及适用对象等。

例如“莘莘学子”中的“莘莘”不能误写,且该词用来形容众多的学生。

(二)语法知识。

1. 词性。

-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的区分。

例如“美丽”是形容词,“在”是介词。

2. 句子成分。

-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如“小明(主语)高兴地(状语)吃(谓语)苹果(宾语)”。

3. 病句类型及修改。

- 搭配不当,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应将“改进”改为“提高”。

- 语序不当,例如“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应改为“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 成分残缺,像“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应删去“通过”或者“使”。

- 语义重复,如“大约”和“左右”不能同时使用。

(三)标点符号。

1. 句号、问号、叹号。

- 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叹号用于感叹句、祈使句表示强烈感情的末尾。

2. 逗号、顿号、分号。

-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如“红的、白的、蓝的花朵”;分号用于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比分号停顿时间长,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3. 冒号、引号。

- 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引号表示引用、特定称谓、着重指出、讽刺或否定等。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重点归纳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重点归纳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重点归纳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挑战,而语文作为主要科目之一,更是需要我们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复习。

为了帮助同学们在 2024 年的中考语文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为大家归纳了一些复习重点。

一、基础知识1、字词积累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常见汉字的读音、写法和意思。

包括多音字、易错字、形近字等。

可以通过制作字词卡片、进行听写练习等方式加强记忆。

2、词语运用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搭配习惯等。

3、病句修改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等。

通过练习病句修改题目,提高判断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4、修辞手法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等。

能够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5、文学常识积累古代和现代的重要作家、作品,了解其文学风格和代表作品。

同时,也要熟悉一些文化常识,如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

二、古诗文1、古诗词背诵熟练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并能够准确默写。

理解诗词的主旨、意境、作者的情感等。

2、文言文实词、虚词掌握常见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之”“其”“而”“以”等。

通过阅读文言文篇章,加强对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

3、文言文翻译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注意关键词语的翻译和特殊句式的调整。

4、文言文内容理解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1、记叙文阅读(1)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理清文章的线索和结构。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3)理解文章的主旨,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4)赏析语言,包括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词语的运用等。

2、说明文阅读(1)了解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能够准确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3)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最新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最新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最新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完整版)描述不同地点的变化。

二、记叙文的基本结构1.开头:引出故事背景,引起读者兴趣。

2.中间:展开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物品、事件、感情、时间、地点等线索展开叙述。

3.结尾:总结故事情节,表达主题思想或给读者以启示。

三、记叙文的写作技巧1.选择合适的叙述角度,确定故事的视角。

2.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人物、环境和事件。

3.注意情节的安排,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紧凑性。

4.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5.结尾要有点睛之笔,突出主题思想。

第三部分:说明文一、说明文的基本特点1.目的是阐述事物的性质、特点、构造、用途、操作方法等。

2.遵循客观、准确、简明、通俗易懂的原则。

3.文体多样,包括科普文章、操作说明、产品说明等。

二、说明文的写作技巧1.确定文章的主题和范围,明确阐述的对象。

2.采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如分类、比较、举例等。

3.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尽量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词语。

4.注意段落的分隔和标题的设置,使文章结构清晰。

5.结尾要简明扼要地概括全文,突出主旨。

第四部分:议论文一、议论文的基本特点1.目的是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引导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

2.遵循客观、逻辑、说服力强的原则。

3.文体多样,包括社论、评论、辩论等。

二、议论文的写作技巧1.确定文章的主题和立场,明确自己的观点和论点。

2.运用充分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增强说服力。

3.注意论证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无中生有、无头无尾的论述。

4.适当运用修辞手法,突出论点和论据,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5.结尾要简明扼要地概括全文,突出主旨,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以上是最新中考语文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同学们的中考备考有所帮助。

文章格式错误已经被修正,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一、记叙文的组织方式1.通过文章标题、反复出现的事物、议论抒情的语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等线索,使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表明情感的来龙去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第一局部:语文知识数字归纳记忆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两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两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构造三局部: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语言运用三原那么:简明、连贯、得体。

四种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道理、比喻、比照。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疑问、祈使、感慨。

小说情节四局部:开头、开展、高潮、结局。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挖苦或否认;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局部←→整体;⑥主要←→次要。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展。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比照、衬托〔铺垫〕、照应〔照应〕、直接〔间接〕描写、抑扬。

七种常见短语类型: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后补、“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主要复句类型:并列、转折、条件、递进、选择、因果、假设。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大-----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认〕语气。

第二局部:记叙文一、常见叙事线索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使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说明享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开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2.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3.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展表达。

4.作用:防止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5.插叙:在表达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表达,插入有关的情节或6.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表达。

(比方: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描写方法1. 外貌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2.语言描写3.动作猫写: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开展。

4.心理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提醒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四、环境描写方法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开展。

2.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7.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8.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9.注意语气或语调。

10.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11.着眼于词义X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12.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7.开篇点题。

8.总领全文。

9.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10.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11.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5.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6.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7.为下文埋下伏笔。

8.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9.推动了情节的开展。

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3.篇末点题。

4.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6.前后照应(首尾照应)。

九、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1.找文章标题、首尾的抒情议论性句子。

2.综合概括主要段落大意(特别是抒情散文中)。

3.分析时代背景。

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十、概括段意1.摘句法: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进展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例如1 记叙:人+时地十做法+结果。

(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3.例如2 描写:景物+特征。

例如:议论: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或论据)十从什么角度(方面)十论证了什么观点。

1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组合成句。

第三局部:说明文12.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①题目,②首段,③关键词句(比方: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13.说明方法分类和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③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④列数字: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⑤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⑥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⑦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14.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①下定义:⋯⋯是⋯⋯,这就是⋯⋯,叫⋯⋯②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③举例子:例如、又如、比方、再如、如(举例只举一局部)。

④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15.说明顺序①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构造,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②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开展变化。

③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一总;总一分一总。

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

D.由现象到本质。

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

G.由整体到局部。

16.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明(科学小品:生动)。

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14.说明文分类①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②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第四局部:议论文素: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议论文的三要一、论点17.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18.论点位置:①标题;②文章开头;③结尾;④中间。

19.总结论点的方法:①通过总结论据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②总结性的词语表达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总之⋯⋯);此可见;我认为③先明确文章论题,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论断性的语句,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语句。

二、论据10.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

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那么、规律、名言警句等11.归纳论据的要点:人+做法(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用三、论证方法及其作7.举例论证(摆事实):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8.道理论证(讲道理):科学准确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3.力。

论证(讲道理):形象生动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比喻5.比照论证(讲道理):鲜明突出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4.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眺周幽反弓虽,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X。

5.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更鲜明生动地证明某一观点。

6.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第五局部:散文阅读〔一〕散文阅读的相关知识一、各类散文的特点15. 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假设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表达;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构造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16.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绘形状物,大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景中融注作者的思想感情。

17.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说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

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18.哲理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某一点人手,人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19.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有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

20.写人散文:写人散文以记述作者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

它可以记一个人的一生,一段生命历程,一个侧面,一个细节,一个生活场景;也可以记一组人物,一群人物。

二、散文的表达技巧20.表达方式.(1)表达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2)描写种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3)描写技法: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绘形绘声、绘声绘色等。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离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以乐写哀、以哀写乐等。

21.表现手法常用术语(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2)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衬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衬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

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3)比照: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进展比较,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道理的某种感情。

〔4〕渲染: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