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6.24 满井游记练习题 语文版(1)
八年级语文上册满井游记同步练习(一)语文版
word满井游记 同步练习(一)2、给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①A.挛〔 〕 ②A. 拭〔 〕B. 孪〔 〕 B . 轼〔 〕③A. 掠〔 〕 ④A. 徒〔 〕B. 琼〔 〕 B . 徙〔 〕A 晶晶然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B. 呷浪之鳞,悠悠自得。
C.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D. 然徒步如此汗出浃背。
5、与“泉而茗者"中的“茗'’字语法功能一样的项是〔〕 A 罍而歌者 B.躬耕于某某第一局部: 1给如下加点字注音: 燕地寒〔 〕毛羽鳞鬣〔 〕女蹇〔 丨者脱笼之鹄〔 〕堕 〔 丨事飞沙走砾 鲜妍〔3、 与“冻风时作 中的 “作〃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4、 装腔作势 B. 狂风大作C.作壁上观D.虚伪做作 与“娟然如拭 中“然〃的用法意思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word C.不蔓不枝 D.寻向所志6、与“鳞浪层层"修辞手法不一样的项是〔〕A呷浪之鳞,悠然自得B.如倩女之靧而髻鬟之始掠也C.麦田浅鬣寸许D. —望空阔,假如脱笼之鹄7、这篇游记写的是初春景物,抓住了什么样的特点在写?8、填空:《满井游记》作者是朝的,字,某某公安人,他和他的哥哥袁寄道,弟弟袁中道主X用平易近人的文学语言进展写作,不必厚古薄今,人们称他们为公安派。
我们在第四册曾学习过他的。
9、引用文中一句话,说明作者对游乐抱什么态度?10、文章开篇“燕地寒〃三字笼罩全段,体会一下,思索下面问题。
①“燕地寒〃的特征表现在哪里?②“燕地寒'’三字除统领全段外,还有什么作用?11、先划分句子节奏,再翻译。
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出于匣也。
②始知郊田之外来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第二局部:湖心亭看雪X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往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更定,出更开始;指晚上八点左右)矣,余拿一小舟,拥毳毛(毳毛,细毛皮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雾淞,指水汽)沆砀(沆砀,晃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语文版八上语文《满井游记》同步练习【推荐】
满井游记习题A 基础储备卷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9分)(1)高柳夹堤()(2)髻鬟之始掠()()(3)倩女之靧面()(4)麦田浅鬣寸许()(5)罍而歌者()(6)红装而蹇者()(7)若脱笼之鹄()(8)鲜妍明媚()2、解释加点的词。
(6分)(1)余寒犹厉()(2)廿二日天稍和()(3)土膏微润()(4)风力虽尚劲()(5)娟然如拭()(6)城居者未之知也()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5分)(1)各用一句话概括三个自然段的大意。
(5分)(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5分)(3)本文表达作者的情感与《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相比为什么会不同?(5分)4、重点问题探究。
(10分)(1)作者在第一段写北京气候的寒冷时是怎样抓住景物特征来写的?(5分)(2)“妙用衬托,起伏多姿”是本文写景的一大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5分)5、把你积累的有关作者袁宏道及“公安派”的情况写在下面。
(10分)B 综合提升卷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8分)(1)燕()(2)朝()()()(3)盛()(4)曝()()()2、解释加点的词。
(6分)(1)冻风时作()(2)廿二日天稍和()(3)作则飞沙走砾()(4)汗出浃背()(5)曝沙之鸟()(6)呷浪之鳞()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所通的字及意思。
(4分)(1)不以游堕事。
(2)恶能无纪。
4、翻译下面句子,并分析一下“之”字的用法。
(6分)(1)局促一室之内。
(2)若脱笼之鹄。
(3)如倩女之靧面。
5、本文作者写景善用比喻,而且贴切新奇。
根据提示找出相关的比喻句,然后再作简要分析。
(12分)(1)写水(2)写山(3)写麦田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4分)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②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③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6.24《满井游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6.24 满井游记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冻风时作.( )(2)土膏.微润( )(3)于时..冰皮始解( )(4)波色乍.明( )(5)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6)汗出浃.背( )(7)如倩女之面( )(8)恶.能无纪( )答案:(1)兴起(2)肥沃(3)在这时(4)始,初(5)镜匣(6)湿透(7)洗脸(8)安,哪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译文:(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译文:(3)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译文:答案:(1)高大的柳树长在堤岸的两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一望无垠,就好像是从笼中冲出去的天鹅。
(2)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的样子像擦洗过一样。
(3)喝用泉水煮的茶的,举起酒杯唱歌的,穿着盛装而骑驴的女子。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B.花朝节/后C.柳条/将舒未舒D.每/冒风/驰行【解析】选A。
A项朗读停顿应为: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4.填空。
《满井游记》是一篇(体裁),全文以为线索组织材料。
作者采用的表现手法使文章起伏多姿,还采用了_______等描写手法,使语言生动鲜活。
答案:游记小品游满井先抑后扬白描5.第2段抓住春天的哪些景色突显“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答:答案:春水、春山、春柳、春苗、游人、鸟、鱼。
6.《满井游记》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能举出两例反映这一季节景物的诗句吗?答:答案:早春。
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7.课内阅读。
(2013·广东中考)阅读《满井游记》全文,回答问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欲出不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未百步辄.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C.于时.冰皮始解/学而时.习之D.麦田浅鬣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解析】选B。
两个“辄”都是“就”的意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满井游记》同步练习 语文版
第24课《满井游记》我夯基·我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燕.地()廿.二日()浅鬣.()曝.沙()呷.浪()蹇.者()面()笼之鹄.()解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认知和注音。
答案:yān niàn liè pù xiā qiān huì hú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冻风时作.(2)波色乍.明(3)娟然..如拭……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4)柔梢披.风解析:“作”“乍”“掠”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大,要注意通过课本注释来记住其特殊意义。
答案:(1)作:起(2)乍:初、始(3)娟然:美好的样子;:洗脸;掠:梳理(4)披:开、分散。
3.文言文中的“而”字连接两句话或两个短语时,有的可译为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却”,有的可译为“而且”“并且”,有的可用本字或省译,有的可译为别的字或用逗号代替。
试分析下面句子中的“而”字各属于哪一种情形。
(1)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择其善者而.从之。
解析:“而”是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短语或句子,分析时注意前后的关系。
参考答案:(1)可用逗号代替(2)译“可是”或“可” (3)可省略或译成“就”。
4.《满井游记》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他与其兄_____________和其弟_____________合称“三袁”。
因为他们是公安人,所以人们称其为“_____________”。
他们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常识的积累,要注意与上一篇课文的区分。
答案:《袁中郎全集》袁宏道明袁宗道袁中道公安三袁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第二段,完成文后的5—8题。
5.该段中细写满井早春景色的部分,是按照由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又由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金榜学案】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评判检测(一、二)(无答案) 语文版(1)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评判检测(一、二)(90分钟100分)一、积存与运用(20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全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肆虐.(nüè) 砭.骨(biān) 瞬.息万变(sùn)B.斑斓.(lán) 璀.璨(cuī) 如诉如泣.(qì)C.参.差(cān) 籼.稻(xiān) 娓.娓悦耳(wěi)D.溃.口(kuì) 矜.持(jīn) 虚无缥缈.(miǎo)【解析】选D。
A项中“瞬”应读shùn;B项中“璀”应读cuǐ;C项中“参”应读cēn。
2.以下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谛听浣妆注视闲熟B.逶迤喧嚣险峻甜雅C.繁衍悬涯摇曳深湛D.潸然玲珑晶莹勾画【解析】选D。
A项中“闲”应为“娴”;B项中“甜”应为“恬”;C项中“涯”应为“崖”。
3.以下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一个省,那个地址进展旅行得天独厚。
....。
B.有的说,昔时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行至日月山口,回顾汉宫,想念之情油但是生....,冠军直到最后才能揭晓,这恰恰说明了本项竞赛竞争相当猛烈。
C.2021年索契冬奥会滑雪竞赛风云变幻....D.人做一天好事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做好事,矢志不移。
....【解析】选C。
“风云变幻”比喻局势动荡不定,复杂多变。
不符合语境,应改成“瞬息万变”。
4.(2021·济宁中考)以下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最近几年来,学生书写水平慢慢下降的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笔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概。
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重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解析】选B。
搭配不妥,应在“扣分”后加上“的方式”或“的方法”。
语文版八上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满井游记》能力测试一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满井游记能力测试一基础题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花朝节(zhāo)廿二日(niàn)倩女(jìng)B.麦田浅鬣寸许(liè)泉而茗者(mǐng)靧面(guì)C.罍而歌者(lěi)红装而蹇者(jiǎn)汗流浃背(jiá)D.曝沙之鸟(bào)呷浪之鳞(xiā)未百步辄返(zhé)2.依据课文填空并理解其意义。
(1)给画线部分填空。
游人虽未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时时有。
②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③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①句写_____________②句写_____________③句写_____________,作者由物及人,通过寥寥数笔勾画了_____________,有动有静,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土膏微润.(肥沃)B .鳞浪..层层(像鱼鳞似的浪纹) C .局促..一室之内(狭小) D .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4.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冻风时.作 ②于时.冰皮始解 B .①呷浪之鳞. ②鳞.浪层层 C .①于时冰皮始.解 ②始.知郊田之外 D .①欲出.不得 ②偕数友出.东直 5.选出加点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娟然.如拭 ②悠然.自得 B .①游人虽.未盛 ②风力虽.尚劲 C .①未之.知也 ②曝沙之.鸟 D .①泉而茗者. ②红装而蹇者.6.下列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鳞浪层层B .呷浪之鳞C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D .鳞次栉比7.下列对本文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本文结构松散自由,是一典型的山水小品。
语文版语文八上第24课《满井游记》练习题
24、《满井游记》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 燕地(yàn)花朝(zhāo)飞沙走砾(lì)百步辄返(zhé)B. 堕事 (huī) 廿二日(niàn)罍而歌者(léi)恶能无纪 (wū)C. 靧面(huì)髻鬟(huán )呷浪之鳞(qiā) 泉而茗者(míng)D. 鳞鬣 (liè) 蹇者(jiǎn)汗出浃背(jiá) 曝沙之鸟(pù)2、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 于时冰皮始解髻鬟之始掠B. 麦田浅鬣寸许毛羽鳞鬣之间C. 波色乍明冷光之乍出于匣也D.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3、《满井游记》选自《》,作者,代家。
字,号,公安人。
4、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A. 红装而蹇者(驴)飞沙走砾(小石块,碎石子)B. 土膏微润(肥沃)恶能无纪(安,哪)C. 堕事(现在写作“隳”,毁坏)始掠(梳掠)D. 余寒犹厉(还)局促(形容受束缚而不得舒展)5、根据“之”的用法分类:A. 一室之内B. 脱笼之鹄C. 镜之新开D.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E.倩女之靧面F.曝沙之鸟G.呷浪之鳞H.毛羽鳞鬣之间I. 始知郊田之外 J.而城居者未之知也K.山石草木之间L.余之游将自此始M.己亥之二月也①结构助词“的”: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代词:6、与“康肃笑而遣之”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B.而城居者未之知也C.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D.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7、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A.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B. 余/之游将自此始C.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 夫/能不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8、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A.“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点出地点、时间以及气候特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 24 满井游记同步训练 语文版
24.满井游记一、字音字形燕.地( ) 花朝.( ) 沙砾.( ) 辄.( ) 偕.同( ) 鹄.( ) 鲜妍.( ) 倩.女( ) 臞.面( ) 发髻.( ) 鬣.( ) 罍.( ) 蹇.( ) 浃.背( ) 曝.( ) 呷.浪( ) 恶.能( ) 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冻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娟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晶晶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潇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堕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辨析(1)⎩⎪⎨⎪⎧ 冻风时.作( )春和景明之时.( ) (2)⎩⎪⎨⎪⎧ 欲出不得.( )悠然自得.( )(3)⎩⎪⎨⎪⎧ 波色乍.明(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4)⎩⎪⎨⎪⎧ 鳞.浪层层( )呷浪之鳞.(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 3.词类活用解释(1)泉而茗者活用词: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罍而歌者活用词: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装而蹇者活用词: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飞沙走砾活用词: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今异义区分(1)柔梢披风..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局促..一室之内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恶.能无纪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字音字形yān zhāo lìzhéxiéhúyán qiàn huìjìlièléi jiǎn jiāpùxiāwū二、重要词语1.(1)冷风。
八年级语文上册满井游记习题详解(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满井游记习题详解(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满井游记习题详解(语文版)忆江南①(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日出江花③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④。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②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③江花:江边的花。
④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
先说选材。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
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
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写的正是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手法。
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词,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
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绚丽多彩、生机勃勃!作者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作者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向往。
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
2.体会本文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领悟作品含蕴的人生哲理。
作家作品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人。
与哥哥袁宗道、弟弟袁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万历十六年(1588)中举人。
次年,拜著名文学家、文艺评论家李贽为师,深受其影响。
万历二十年(1592)中进士。
他不做官,兄弟三人遍游楚中。
万历二十三年(1595),选为吴县令,饶有政绩,很得民心。
不久解官去,离任时两袖清风。
又去游览江南名胜。
后又授顺天教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
两年后又辞官返里,住在柳浪湖畔,潜学著文达六年之久,并出游庐山、洞庭等名胜,写下不少记游诗文。
万历三十四年(1606),入京补仪曹主事,不久又辞去。
两年后再入京,曾任吏部考功员外郎,后又任吏部稽勋郎中,终于又请假归里,定居沙市。
万历三十八年(1610),袁宏道病死,年仅43岁。
初二语文满井游记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满井游记练习题及答案1.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炎帝冷y4n鳞鬣狗li8美女qi4n剑浙ji3nb.花朝zh1o 脱笼之鹄h* 堕事hu9 靧面hu@c、飞沙和砾石通常会坠落,而歌手l6i有自己的海h4id.廿二日ni4n 山峦lu2n 茗m0ng 鲜妍y2n2.与“juan ran Ru拭子”中“ran”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b、啜饮着海浪的鳞片,感到放松。
c.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d、但是走路会出汗。
3.与“泉而茗者”中的“茗”字语法功能相同的项是[]a、微笑着唱歌,微笑着穿红衣服的人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它在中间是直的,在外面是直的。
它不生长也不分枝。
清香四溢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4.与“层层缩放波浪”的修辞不同的是[]a.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b、就像一个漂亮女孩的脸和发髻一样,它也被扫在一个女仆的开头。
c.麦田浅鬣寸许。
d、如果你看看空旷的空间,它就像笼子里的天鹅。
5.与“呷浪之鳞”修辞手法相同的项是[]a、这时,冰层开始溶解,波浪的颜色突然变得明亮起来b.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c、多毛的羽毛和鳞片鬣狗之间有幸福感d.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6.品尝下列句子,并选择一个好句子①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a、该局设在一所房子里。
你想出去就不能出去。
b.只好躲在房子里面,想出去走走也出不去。
② 如果镜子刚打开,冷光刚从盒子里出来[]a.好像刚打开镜子,冷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b、就好像镜子刚擦过光,冷光从盒子里闪了出来。
③冰皮始解,波色乍明[]a、薄冰开始融化,水波显示出光亮。
b.冰层开始溶化,水波突然闪出亮光。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八年级上册语文金榜学案试卷
八年级上册语文金榜学案试卷一、基础知识(25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要塞(sài)颁发(bān)仲裁(zhòng)锐不可当(dǎng)B. 翘首(qiáo)镌刻(juān)绯红(fēi)筋疲力尽(jīn)C. 教诲(huì)佃农(diàn)不辍(zhuì)杳无消息(yǎo)D. 黝黑(yǒu)胆怯(què)骤雨(zhòu)深恶痛疾(wù)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狼籍蹒跚赋闲触目伤怀。
B. 开垦主宰古朴不折不饶。
C. 序幕蔓延推崇因地制宜。
D. 锁屑交卸颓唐春寒料峭。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B. 元宵夜,在园博园赏灯的人摩肩接踵,节日氛围十分浓厚。
C. 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D. 对于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刨根问底,弄清楚答案。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一)古诗词阅读(15分)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3分)这首诗的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2. (4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3. (4分)“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 (4分)尾联中“怜”字有何妙处?(二)文言文阅读(20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八年级语文上册 24 满井游记每课一练 语文版
24 满井游记每课一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茗míng 罍léi 髻鬟jì huán 汗出浃背jiáB.偕jiē膏gāo 娟然juān 飞砂走砾shuòC.蹇jiǎn 靧huì倩女qiàn 脱笼之鹄húD.呷xiā廿niàn 明媚mèi 羽鳞鬣liè2.下面没有借代修辞的一项是( )A.呷浪之鳞B.伛偻提携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D.若脱笼之鹄3.下列句子中“为”字读“wèi”音的是( )。
A.故为之说B.不足为外人道也C.山峦为晴雪所洗D.自余为僇人4.、、并称“三袁”,称为“派”。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的用法。
①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③红装而蹇者。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这段文字的表达方式是2.细看被写景物有(A.9项 B.7项)可见写景的(A.细致 B.生动)3.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4.作者写景时,用词上处处突出了景物早春时的特征,如写麦田用“浅”,第一句中类似的词还有、、。
5.文中两个“然”字,意思都是。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A 汗出浃背ji12.D3.B4.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公安5.①表承接②表转折,可是③表修饰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描写2.B A3.比喻4.始乍新5.……的样子6.①鳞浪层层:名词作状语,像鱼鳞。
②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用泉水。
名词作动词,煮茶喝。
③罍而歌者: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④红装而蹇者:蹇,名词作动词,骑驴。
红装,穿着艳装。
名词作动词。
⑤作则飞沙走石:飞,使……飞。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24课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满井游记》同步练习卷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廿.二日(2)红装而蹇.者(3)曝.沙之鸟(4)呷.浪之鳞(5)不以游堕.事(6)脱笼之鹄.。
2.与“娟然如拭”中的“然”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B.呷浪之鳞,悠然自得C.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D.然徒步则汗出浃背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未百步辄.返(2)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3)娟然..如拭(4)然徒步则汗出浃.背(5)土膏..微润(6)而此地适.与余近。
4.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6.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满井游记》中作者用“”绘出初春水光。
(2)《满井游记》中作者用“”画出春山之态。
(3)《满井游记》中写出游感受的句子是:。
(4)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7.关于本文内容,以下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满井游记》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选自《袁中郎全集》,作者袁宏道。
B.开头先点出时地节令。
燕地旧俗以阴历二月十二为花朝节。
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去玩赏春光。
可是,这一年过了花朝节,余寒仍然很厉害,可见北方天气寒冷,春天来迟了。
C.作者在文中写春游,但先写不能游,反映了作者“不拘格套”和“发人所不能发”的文学主张。
D.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自由的向往,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和对暮春的欣赏和赞美。
二、课内精读8.阅读课文《满井游记》,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课文第一段写燕地早春“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从文中找出写水、写山的比喻句。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满井游记导学案含答案
《满井游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全文,把握积存经常使用文言辞汇和文言句式。
2.了解袁宏道相关情形及写作背景。
3.了解作者写景小品文的特点,学习赏景技术。
【学习重难点】1.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全文,把握积存经常使用文言辞汇和文言句式。
2.了解袁宏道相关情形【温故互查】1.给以下字注音。
辄()廿()鹄()靧()髻()鬟()鬣()茗()罍()蹇()浃()曝()呷()堕()恶()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诵节拍。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3.通过查找资料,将下面空白补充完整。
1)袁宏道,字,一字,号,朝文学家,公安人。
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并称“”,因宏道兄弟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之为“”。
2)记是古代的一种,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述。
【设问导读】1.两人一组相互听读课文,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吐字清楚;能指出对方在朗诵中存在的不足的地方及更正的方式。
2.听录音或教师范读,给有疑惑的字词注音,划出之前朗诵中有问题句子的正确停顿。
然后自读,再次相互听读课文,彼此纠正,做到正确、流畅、有情感的朗诵。
3.同桌合作,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
4.依照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板块,归纳整理本文的文言辞汇和句式。
【当堂检测】1.划出下面句子的节拍。
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巩固练习】1.重点句子翻译。
(必然要直译,抓住重点词语。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拓展延伸】1.赏析诗句——最是一年春益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满井游记》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诵课文,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体会本文抓住特点描述景物的方式,学会运用比喻生动传神的描述景物。
2021年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满井游记》同步练习2(语文版八上)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鳞浪层层B、呷浪之鳞C、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D、鳞次栉比2.下列句子中“为”字读“wei4”音的是( )A、故为之悦B、不足为外人道也C、山峦为晴雪所洗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A、局促一室之内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C、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西蜀之去南海4.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泉而茗者A、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B择其善者而从之C、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而熙熙而乐二、阅读①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③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④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⑤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⑥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1.解释划线的词语A、鳞浪层层( )B、倩女之靧面( )C、凡曝沙之鸟( )D、呷浪之鳞( )2.“山峦为晴雪所洗”中的“为”的用法是( )A、动词,做的意思B、介词,因为C、介词,替,给D、介词,被3.根据文段展示的画面划分层次。
①②③④⑤⑥4.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B、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 )C、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 )5.翻译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答案:一、1、B 2B 3A 4D二、1 A、鱼鳞一样 B、洗脸 C、晒 D、吸而饮2、D3 ①②③ \④⑤ \⑥4、A比喻 B、比喻 C、借代、拟人5、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开的镜子,冷光突然从匣子里射出来一样游人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茶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进可以见到。
24 《满井游记》学案(附答案)
教师用24. 满井游记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郊游时欢快的心情,领会作者文中所充溢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情感。
2.进一步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的文言句式。
3.学习本文层次分明、准确生动地描绘景物的方法,学习本文生动贴切的比喻。
学习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难点:学习的细致的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知识链接作者袁宏道(1568~1610 年),明代文学家。
号石公,公安(现在属湖北省)人。
万历二十年进士。
他与兄宗道、弟兄中道合称“三袁”,世称“公安派”。
他们提出“性灵说”,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他们对于复古主义的驳斥相当有力,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每个时代的文学,不应当厚古薄今,更不应当用古泥今。
他们在创作上坚决反对临摹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自己所感的东西,也就是“独抒性灵”,主张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进行写作,不用典故。
在创作方面的表现是小品文领域的ᓔ拓。
他们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文笔秀逸,意趣盎然。
明末散文家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
”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苏轼相伴,欣赏了“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承天寺夜景;在徐霞客的指引下,登游了极其险峻难攀的恒山。
今天,春暖花开的好日子,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一、预习1.查字典,给下列生字注音。
廿()鹄()鬣()茗()罍()蹇()倩()髻()鬟()浃()乍()澈()靧()曝()呷()2.朗读课文,对照注解试翻译课文。
二、翻译课文,小组间修改补充。
三、小组讨论,思考一下问题,形成答案。
三、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意。
第一段:写北京附近早春的风沙天气。
第二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游满井的喜悦心情。
第三段:是议论,表述自己能够有次闲情出游的原因。
四、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从记叙的六要素的角度整体了解文意。
初中八年级语文学案-*满井游记(含答案) 精品资源(区一等奖)
*满井游记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组别组号:___________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1.走近作者袁宏道,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公安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与兄宗道、弟中道均有才,时称“三袁”。
宏道诗主妙悟,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仿古,追求自然。
作品以小品成就最高,内容多写身边琐事和自然景物。
有《珂雪斋集》二十四卷传世,后人辑为《袁中郎全集》。
因宏道兄弟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之为“公安派”,称他们的诗文为“公安体”。
2.追溯背景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
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1.读课文,正音。
A廿( ) 偕( ) 燕( ) 砾( ) 鹄( ) 鬣( ) 茗( ) 蹇( ) 浃( ) 曝( ) 呷( ) 恶( ) 你还有什么疑难请补充下面: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B晶 晶 然 如 镜 之 新 开 而 冷 光 之 乍 出 于 匣 也。
如 倩 女 之 靧 面 而 髻 鬟 之 始 掠 也。
始 知 郊 田 之 外 未 始 无 春 而 城 居 者 未 之 知 也。
3.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B冻风时作..: 土膏.微润: 于时..: 娟然如拭.: 浅鬣..寸许: 泉而茗.者: 以游堕.事: 恶能..无纪: 4.初读课文思考: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C 预习导航资料链接5.预习中你遇到哪些困惑,请写下来:第一课时基础知识梳理1.下列三组短语中的“之”字,有的表示修饰关系,可译成“的”;有的表示限定关系,可译成“以”;有的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
加以辨析,并说说这些用法现在是否还在用。
①一室之内,郊田之外:②脱笼之鹄,曝沙之鸟:③倩女之靧面,髻鬟之始掠:2.一词多义时:冻风时作(………)于时冰皮始解(………)始:冰皮始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髻鬟之始掠(………)乍:波色乍明(………)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得:欲出不得(………)悠然自得(………)然:晶晶然(………)然徒步则汗出浃背(………)3.词类活用: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作则飞沙走砾(………)(………)4.翻译下列句子。
第24课满井游记同步练习1语文版八上
第24课满井游记【基础巩固】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1)花朝()(2)辄返()(3)倩女()(4)蹇者()(5)浅鬣()(6)髻鬟()(7)曝沙()(8)呷浪()2.下面黑体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A、局促一室之内(拘束)土膏微润(土地)红装而蹇者(艳装)B、娟然如试(美好的样子)柔梢披风(开,分散)汗出浃背(湿透)C、呷浪之鳞(吹而饮)波色乍明(初,始)泉而茗者(品茶)D、冻风时作(起)未百步辄返(那么)乍出于匣(载,介词)3. 课文为咱们展现了哪几幅满井春色图?4.划分句子的朗诵节拍。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5.按照下面划波浪线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连贯合理。
或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可是你能够做飘逸的白云;,.只要你满怀信心,擅长发觉,你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6.按照提供的情景按要求答题。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前贤用精粹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悉,对人生万象的彻悟。
吟诵这些妙语,能够使灵魂得以烛照,使智慧得以开启。
为此,立志中学初三(二)班班委会决定弄一次“名言接力赛”。
(1)请你以对联的形式为这次活动涉及一个主题语。
上联是下联是(2)若是以“友谊”为主题,你要给同窗们交流的一句名言是:。
【阅读驿站】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以不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8.作者列举了几种游人?用现代汉语回答。
语文版八上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满井游记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冻风时作.( )(2)土膏.微润( )(3)于时..冰皮始解( )(4)波色乍.明( )(5)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6)汗出浃.背( )(7)如倩女之面( )(8)麦田浅鬣.寸许( )(9)红装而蹇.者( )(10)恶.能无纪(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B.花朝节/后C.柳条/将舒未舒D.每/冒风/驰行4.填空。
《满井游记》是一篇_________(体裁),全文以___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
作者采用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使文章起伏多姿,还采用了______等描写手法,使语言生动鲜活。
5.第2段抓住春天的哪些景色突显“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满井游记》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能举出两例反映这一季节景物的诗句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2011·舟山中考)阅读课文“柳条将舒未舒”至“己亥之二月也”,完成7~10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4 满井游记
1.说明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冻风时作.( )
(2)土膏.微润( )
冰皮始解( )
(3)于时
..
(4)波色乍.明( )
(5)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6)汗出浃.背( )
(7)如倩女之面( )
(8)恶.能无纪( )
答案:(1)兴起(2)肥沃(3)在这时(4)始,初(5)镜匣(6)湿透(7)洗脸(8)安,哪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假设脱笼之鹄。
译文:
(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译文:
(3)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译文:
答案:(1)高大的柳树长在堤岸的两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一望无垠,就仿佛是从笼中冲出去的天鹅。
(2)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的样子像擦洗过一样。
(3)喝用泉水煮的茶的,举起酒杯唱歌的,穿着盛装而骑驴的女子。
3.以下语句朗诵停顿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B.花朝节/后
C.柳条/将舒未舒
D.每/冒风/驰行
【解析】选A。
A项朗诵停顿应为: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4.填空。
《满井游记》是一篇(文体),全文以为线索组织材料。
作者采纳的表现手法使文章起伏多姿,还采纳了_______
等描述手法,使语言生动鲜活。
答案:游记小品游满井先抑后扬白描
5.第2段抓住春天的哪些景色突显“乍暖还寒”、万物苏醒的特点?
答:
答案:春水、春山、春柳、春苗、游人、鸟、鱼。
6.《满井游记》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能举出两例反映这一季节景物的诗句吗?
答:
答案:早春。
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7.课内阅读。
(2021·广东中考)阅读《满井游记》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欲出不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未百步辄.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C.于时.冰皮始解/学而时.习之
D.麦田浅鬣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
【解析】选B。
两个“辄”都是“就”的意思。
A.能够/取得,收成;C.这时/时常,常常;D.表约数,表估量/许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文:
答案:(我这)才明白郊外之外何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明白这一点啊。
(3)第1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明白得能力。
首段写燕地早春之特点,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和期望出游的心情。
这是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反衬了满井春意盎然的景象,为后文出游产生喜悦的心情做铺垫。
答案: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衬托出作者“欲出不得”的压抑烦闷之情,反衬了满井春意盎然的景象。
(4)以下对文章内容的明白得,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述,和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刻画,勾画出一幅满井春色图。
B.作者写早春景象,抓住了万物苏醒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D.这篇游记,采纳记叙、描述、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那么以议论作结,说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解析】选C。
“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不妥。
与原文“游人虽未盛……”不符。
(2021·临沂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
游白水书付过①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
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
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缒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壮甚。
俯仰度⑨数谷。
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弄珠璧⑪。
抵家二鼓
⑪
,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注】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时所作。
白水:山名。
过:苏轼第三子,名过。
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
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
②佛迹院:寺庙名。
③汤池:温泉。
④悬水:瀑布。
⑤折:弯转。
⑥缒(zhuì)石:用绳索系着石头向下。
⑦倒行:顺来路往归去。
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
⑨度:越过。
⑩击汰:击水。
汰,水波。
⑪掬:用双手捧取。
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
⑫二鼓:二更。
1.说明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食.馀甘煮菜( )
②顾.影颓然( )
答案:①吃②转头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译文:
答案:(咱们)在温泉中洗澡,(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可能能把东西煮熟。
3.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如何的思想情感?
答:
【解析】此题考查文章的主旨。
在梳理文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如作者对山水的描述,包括着对山水的酷爱之情,而“顾影颓然,不复甚寐”又表达了其身世之悲。
答案: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情感。
(意思相近即可)
附【译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
(咱们)在温泉中洗澡,(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可能能把东西煮熟。
沿着山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址,有一百丈高瀑布。
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一个弯道处都有潭,潭水深的地址,用绳索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
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
在半山腰有几十个庞大的脚印,可能确实是所谓佛的痕迹吧。
黄昏时咱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恍如在燃烧,十分壮观。
或哈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
到了江边,现在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用双手捧着像碧玉般的水。
回抵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
转头看自己的影子,有种萧索感,就再也睡不着了。
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
东坡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