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时区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时区
时区和区时 (1)时区概念
①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 15 °,划 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②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 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 ③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 120°E上的地方时。
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一定不同。 区 时:同一个时区内,区时都相同; 经度不同,区时也可能相同。
②转折性: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一些地区和国 家日期的统一,人文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有三 处偏离了180°经线。自然日界线则与经线重合。 ③意义性: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和终点,地球上日期变更都从这里开始;自然日 界线则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172.5º E 180º 172.5º W
3、日界线 (1)日界线的概念
①人文日界线: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确定原则上 以东西12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 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 简称“日界线”。
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的经 线,又称子夜线。
(2)日界线的特性 ①更日性:只要某地方所在经线或某时区的中央 经线经过这两条日界线,日期都要发生变化。
例:已知 A地( 40°N,116° E)区时为 11:26, 求B地(35°N,140°E)、C地(40°S, 74°W)的区时。
(1)先求A、B、C三地的时区 A地时区=116°E÷15°=7……11°=7+1 东8区 B地时区=140°E÷15°=9……5°=9 东9区 C地时区=74°W÷15°=4……14°=4+1 西5区 (2)再求A、B,A、C之间的时差 A、B之间的时差=东9区-东8区=1小时 A、C之间的时差=东8区+西5区=13小时 (3)求B、C的区时 B地区时=11:26+1小时=12:26 C地区时=11:26-13=-1:34+24:00=22:26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精品课件之时区、区时和日界线
地球运动
时区和区时
1.时区的划分
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 时区 占15个 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 间,叫作区时 ,又称标准时。
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第三节
地球运动
180⁰
15⁰w
西 一 区
0⁰
零 时 区
15⁰E
东 一 区
180⁰
东 十 二 区 西 十 二 区
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第三节
地球运动
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第三节
地球运动
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第三节
地球运动
日 界 线
国际日界线变更线:原则上为 180°经线
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
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第三节
地球运动
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第三节
地球运动
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第三节
地球运动
由于180°经线毕竟经过了一些人口 居住区,为此,在日界线的具体分布 上,实施了三处大弯曲的措施:一是 在俄罗斯东端;二是美国阿留申群岛 西端;三是大洋洲汤加等岛国。因 此,“日界线”不完全等同于180°经 线。但无特殊说明,我们仍将180°经 线视为“日界线”。
【答案】A
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2. 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2005年12月 10日11时起飞,5分钟后过了国际日期 变更线,此时飞机所在地的区时是 A 9日12时5分 B 11日11时5分 C 9日11时5分 D 11日10时5分
琴海中学地理组 樊望生
【例题】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点时,全世界还 第三节 地球运动 有: A、多一半的地方是3月21日 B、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 C、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D、少一半的地方是3月21日
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
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1.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篇一区时、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2、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
T1一T2=N1一N2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2.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篇二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
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3.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篇三陆地水和水循环(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人教高中地理 必修一 1.3.4 时区和区时(共31张PPT)
地球不断的自西向东运动,昼夜就在不断地交 替。
太阳日-------24小时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分56秒
问题
烟花三月旅游节期间,扬州玩具厂的工作人员 下午2点上班后要给美国纽约的客商打电话,以落 实玩具出口合同,这个时间与客商联系合适吗?你 认为什么时候与客商通电话比较合理?
澳门与旧金山时差为: 8+8=16小时 旧金山收看时间为:12月20日0时-16=12月19日8时
例题:当周南中学太阳当顶(正午)时,我们手 表上的时间为12时28分,问周南中学所在地的 经度为多少?
思路1:太阳当顶,即地方时为12时; 思路2:手表上的时间是 “北京时间”,即东经120°的地方时; 思路3:通过求周南中学与东经120°的时间差,求出两地的经度
差,再求周南中学所在地的经度。
首先求两地的时间差是:12时28分-12时=28分 钟
再求两地的经度差:28分钟/4(分钟/1°)=7° 最后求周南中学所在地的经度:120°-7°=113°
(东经)
行程时间的计算: 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 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
例:一架飞机从圣彼得保(60°N,30°E)起飞,
定义:就是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1、区时:
计算:东加西减 2、区时的计算: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时区的 区时相差一小时。
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 时区差
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则相加
例1 当我国1999年12月20日0时现场直播 澳门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时,位于旧金山 (西8区)的爱国华侨收看的时间是( ) A.12月19日08时 B.12月20日16时 A C.12月19日16时 D.12月19日20时
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
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时区(Time Zone)是地球上的区域使用同一个时间定义,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学术用语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一.地方时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
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
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
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二.区时(一)时区的划分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
具体划分方法如下: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其实,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仅为半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
(7.5°E至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高一地理计算时间知识点
高一地理计算时间知识点时间在地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地球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分布等诸多地理现象密切相关。
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与时间有关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围绕这些地理计算时间的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时区计算地球被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经度。
以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度0°作为起点,向东西两个方向依次增加或减少。
当我们要计算某一地点相对于格林尼治时间的时差时,只需将其所在经度除以15即可。
例如,某地经度为135°E,那么它与格林尼治的时差为9小时(135°/15=9)。
二、经度和时间的换算经度换算为时间的方法,可以通过乘以4再除以60。
即一个单位的经度对应15分钟的时间差。
例如,在120°E处,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早8小时(120°×4÷60=8)。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地理位置的经度来计算相应的时间差,便于理解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
三、地球自转速度计算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根据测算,地球的自转速度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
在高一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如何计算地球自转速度。
地球的自转速度可以用日平均自转速度来表示,共计24小时。
而实际上,地球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速度自转,所以我们需要计算地球在不同时刻的自转速度。
假设地球自转一周共360°,即每小时自转15°,那么我们可以用360°除以24小时,得到每小时自转15°的结果。
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可以推导出其他时间段的自转速度。
例如,要计算某一地点早上8点到中午12点之间的自转速度,可以首先计算这段时间的总自转角度,即4小时×15°/小时=60°。
然后再将这个角度除以时间的差值,即60°/4小时=15°/小时,得到所需的自转速度。
高一地理地球时区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球时区知识点地球时区是指因地球自转而形成的时间差异区域。
全球被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度经度或1小时。
随着地球的不断自转,各个地区的时间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高一地理课程中,地球时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详细介绍地球时区的形成原因、分类、影响以及应用。
一、地球时区的形成原因地球自转是地球形成时的动力之一,地球自转速度较快,每24小时自转一周。
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接触到太阳光的时间不同,因此产生了地球时区。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向东,所以对于从东往西看,时间会逐渐增加。
二、地球时区的分类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地球被分为24个时区,分别以0到12的数字表示,例如东经0度的伦敦所处的时区为0时区(格林威治时间,GMT),东经15度的地方为1时区,依此类推。
地球时区的划分原则主要参考经度。
每隔15度经度,对应一个时区。
在实际中,为了满足国内的需要和经济发展,中国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时区:东八区(北京时间),东七区(新疆时间),东六区(西藏时间),东五区(印度时间),东四区(云南时间)。
三、地球时区的影响地球时区的存在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1. 交通运输:地球时区的不同使得全球交通运输的时间安排和航班计划变得更加复杂。
航班时刻表和航班预定都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时区差异,以确保旅客能够准时到达目的地。
2. 跨国通讯:地球时区的差异也对跨国通讯带来了挑战。
跨国电话、视频会议等需要统一相互联系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时差问题,以避免通讯不便。
3. 国际贸易:不同地球时区的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需要考虑到经营活动时间的差异。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可以提高贸易的效率,并减少距离和时差带来的影响。
四、地球时区的应用地球时区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世界时间标准:格林威治时间(GMT)作为世界时间标准,为全球各地的时区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全球范围内的科研、交通、通信等行业都会使用GMT来同步时间。
地理必修一的地方时
分类
真太阳时
以太阳最高点为标准测定时间, 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
平太阳时
以平太阳为参考点测定时间,是 人为规定的时间标准。
计算方法
01
02
03
经度差计算
根据经度差计算地方时差, 经度差一度时间相差4分 钟。
时间换算表
可以使用时间换算表来快 速查询不同经度之间的时 间差。
现代科技
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可以准确获取不同地理位 置的当地时间。
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表,计算出目 标地的日出日落时间,从而确定
该地的区时。
偏移时间计算
根据目标地的经纬度,计算出该 地相对于UTC的时间偏移量,从
而确定该地的区时。
国际日期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定义
国际上规定,将地球上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也称为日界线。
日期变更规律
当人们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增加一天;向西 跨越时,日期减少一天。
最佳沟通时间
在跨国沟通时,了解对方的当地时间 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沟通时间,提高沟 通效率。例如,在亚洲地区,工作时 间通常在上午9点至下午6点之间。
时间观念的差异
时间观念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文化对时间的看法和态度存在差异。例如,西方文化强调时间准确性和效率,而一些东方文化则更注 重人际关系和灵活性。
时间管理的技巧
时区的定义与划分
时区定义
地球上将地球自转一周(360度)的时间划分为24个等分, 每一等分即为1小时,这就是时区。
时区划分
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覆盖经度15度,相邻两个 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区时的计算方法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图版).doc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图版)3、晨昏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转化的分界线为晨线。
4、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23°26′)——夏至、冬至。
5、地方时的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
6、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小于 7.5 舍大于 7.5 入),区时差=时区差7、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的地方时间为世界时,也称标准时间,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
8、日期分割:地方时为 0 点的经线(自然的日界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 (所以180°经线的地方时间是几点,“今天”的范围此时就占全球二十四分之几),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9、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要加一天。
10、晨昏线中隐藏的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间是 6:00;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间是18:00;晨昏线与此时出现极昼最低纬度的切点处的地方时间为 0:00;晨昏线与此时出现极夜最低纬度的切点处的地方时间为:00。
11、公转:速度:1 月初--近日点—速度最快,7 月初--远日点—速度最慢;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形成、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候、热带草原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与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候消失。
高中地理区时知识清单
高中地理知识清单第一讲地球一、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经线长越为111KM;任一纬线圈上,经度差1度,其长约为111*cos a km。
二、地方时、时区、区时总结1、地方时地方时的时间根据各地看见太阳的迟早而定,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时。
经度每相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2、时区的划分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即每隔15°为一个时区。
具体划分方法如下: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向东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做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1区至东12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1区至西12区;东12区和西12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称东西12 区。
3、区时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
每个时区”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区时的计算步骤:(1):如果已知经度,不知时区,求时区序号数。
序号=该地经度%15=商+余数。
A:余数<7.5°,时区序号=商;B:余数>7.5°,时区序号=商+1该地为东经度,即在东时区,该地为西经度,即在西时区。
(2):求时区差(类似于两人之间的年龄差)同减异加同: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减:大数减去小数加:东时区序号+西时区序号(3):求区时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东加西减:所求地与已知地的位置关系加: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西边的时刻总比东边晚)若求出的时间>24小时,则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大减加);若求出的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一天(负加减)三、日界线问题总结自然日界线人为日界线经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180°日期分割0时经线旧的一天新的一天西东180°新的一天旧的一天(东12区)(西12区)西东特点经线时刻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该线的空间位置不断移动,该线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动注意:无论是自然日界线还是人为日界线,始终是东边时间早,西边时间晚。
地理高一时区知识点
地理高一时区知识点随着全球交流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时区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地理学的一部分就是研究全球的时区分布以及时区之间的关系。
作为高中地理的学生,了解时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地理高一时区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个主题。
1. 什么是时区?时区是指在地球上划分出的24个区域,每个时区都有自己的标准时间。
每个时区都与经线有关,每隔15度的经线,就划分出一个时区。
东经0度的地方被称为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其他时区都以GMT为基准进行计算。
2. 经线和时区的关系根据地球自转速度和24小时一天的规律,全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
每隔15度的经线,相当于时差1小时。
例如,中国位于东经120度左右,与GMT时间相差8小时,即东八区。
3. 时区的划分时区划分的依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参照经度,二是参照国际标准时间。
根据经度来划分时区,中国被划分为5个时区:东八区,西六区,中六区,西八区,西九区。
按照国际标准时间(GMT)来划分时区,可以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
东半球包括东零区至东十一区,西半球为西零区至西十一区。
4. 不同时区的影响时区的存在对全球的交流和经济活动有重要的影响。
在国际贸易中,了解不同国家的时区,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因为时差而产生的误解和延误。
而在航空业,飞机航班的计划和时刻表也要考虑不同时区之间的关系。
5. 夏令时夏令时是指在夏季将时间设定为比标准时间快1小时的制度。
夏令时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资源,节约能源,调整人们的作息时间。
夏令时的具体实施时间和方式因地区而异,但大多数国家都在夏季实行。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使用夏令时。
6. 世界各地的时区世界各地的时区分布非常广泛。
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都位于东八区,与GMT相差8小时。
欧洲地区有多个时区,其中最知名的是中欧时区(GMT+1),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都位于此时区。
美国共有6个时区,包括夏威夷时区(GMT-10)和东部标准时区(GMT-5)等。
时区的知识点总结高中
时区的知识点总结高中时区是为了给地球各地的时间统一而设立的,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导致各地的时间并不相同,为了便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根据地球自转的角度差为基础,将地球划分成24个时区。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时区相关的知识点。
时区的定义时区是地球上按照经线划分而设置的不同时间的范围。
通常情况下,时区被划分为24个主要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度,并以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经过的子午线为起始经线,每隔15度划分一个时区。
每个主要时区内的时间都是相同的,而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一个小时。
时区的历史时区的设立起源于19世纪的铁路运输和通讯工业的发展。
由于当时各地的时间并不统一,铁路列车和通讯设备的运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将全球划分为不同的时区,以便统一时间。
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上通过了设立24个时区的提议,并以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经过的子午线为起始经线。
时区的分布全球总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
东经和西经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时区。
在东经0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经过的子午线上设置了零时区,即世界协调时(UTC)。
而在东经180度的地方则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当穿过此线向东走时,日期会向后推移一天,而向西走时日期则会向前推移一天。
中国的时区中国的地域横跨东、中、西三大时区,因此中国被划分为东八区、中六区和西六区三大时区。
中国的标准时间是东八区的时间,即北京时间,这也是全国的统一标准时间。
而中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则使用东八区时间,与中国大陆保持一致。
时区的影响时区不仅仅是为了统一全球的时间,它还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比如,时区的存在导致了全球不同地区的日出和日落时间不同,这就使得人们的生活作息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另外,对于跨时区的国际贸易和通讯也必须注意各地的时区差异,以确保交流和合作的顺利进行。
时区的调整尽管时区被划分为24个主要时区,但是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对时区进行调整的情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理时区计算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理时区计算知识点汇总一.高中地理第方式的计算:1.一个原理:东边的时刻早。
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
东区区时早于西区区时;东西时区越往东区时区越早。
2.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
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秋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2)0°经线:不确定性。
3.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
东经为东市区,西经为西时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六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相差十三个时区。
(3)计算时区: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减。
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七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
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4.四个注意:(1)时区与地方时的关系。
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
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蚀刻叫区时。
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区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个时间称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高一地理区时知识点
高一地理区时知识点引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现象的科学。
在高一地理课程中,区时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区时是地理学中研究地球表面上划分时间的方法和规则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高一地理区时知识点的重要性以及其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什么是区时区时是一种以时区划分地球表面上时间的方法。
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我们在观察天空过程中常常遇到“时差”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因为地球不同位置相对于太阳的角度不同,就会有时间上的差异。
因此,为了方便人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时间统一,引入了区时的概念。
第二部分:全球的时区全球共有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一小时。
绝大部分的时区均以小时为单位,但也存在一些特例,比如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设立了30分钟或者45分钟的时区。
从东至西,全球的时区可以分为24个不同的区域,从东经0°的格林威治子午线开始,往东延伸依次为东12区、东11区……东1区,然后从0°往西延伸为西1区、西2区……西12区。
每经过一个时区界线,时间就相差一个小时。
第三部分:时区的影响时区的存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时区的存在决定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时间差异。
这对于全球化的社会和国际交往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跨国通话、国际会议等活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时区进行协调和安排。
其次,时区的存在也影响人们的生活作息。
位于东经120°的东1区的日出时间比西经120°的西1区要早一个小时,因此东部的人们可能会早起,而西部的人们则可能比较晚起床。
此外,时区的存在还会对经济和交通等方面产生影响,比如国际航班的时刻表和跨时区的商务活动等。
第四部分:中国的时区中国本土跨越了东经73°至134°之间的6个时区,从东到西分别为东8区、东7区、东6区、东5区、东4区和东3区。
另外,中国还设立了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两个独立的时区,分别为东7区和东8区。
时区的划分在中国的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西藏的时间跟北京相差两个小时,这决定了西藏人的实际生活作息与东部地区的不同。
高一上地理时区知识点
高一上地理时区知识点地理时区是指地球上按照经度不同将全球划分成24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个标准时间。
这种划分使得我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标准时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地理时区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些与地理时区相关的知识点。
一、地理时区的原理地理时区的划分原理是根据地球的自转和经度的不同。
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自西向东自转,一天分为24小时。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经度是由东向西逐渐增加的,所以当地时间会随着经度的变化而改变。
基准时间为格林尼治平均时间(GMT),而其他时区则按照与GMT的差值确定。
每个时区的时间都和它的中央经线相关联。
二、地理时区划分根据地理时区划分以及中国的国情,可以将地理时区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 UTC+12区:马绍尔群岛、斐济等地位于这个时区。
这个时区的标准时间比格林尼治平均时间快12小时。
2. UTC+8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位于这个时区。
这个时区的标准时间比格林尼治平均时间快8小时。
3. UTC+5:30区:印度位于这个时区,标准时间比格林尼治平均时间快5小时30分钟。
4. UTC+2区:埃及、南非等地位于这个时区。
这个时区的标准时间比格林尼治平均时间快2小时。
5. UTC-3区:巴西、阿根廷等地位于这个时区。
这个时区的标准时间比格林尼治平均时间慢3小时。
以上只是一些主要时区的代表国家,实际上每个时区都包含了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时区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地理时区的存在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国际交流中,统一的标准时间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协作和交流。
如果没有地理时区,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会使得沟通变得困难。
其次,地理时区也影响着人们的生物钟和作息习惯。
不同时区的人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却可能处于不同的阶段,比如一个地方的上午可能是另一个地方的夜晚。
这就要求人们适应不同的作息时间,有时可能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四、夏令时夏令时是指在夏季将时间调快一小时,旨在充分利用日光,节约能源和提高生活质量。
高中地理必修一时区与区时
90°E
120°
2:00 今天
统一时区: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如中国分属5个时区(东5区到东9区),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东经120º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01
பைடு நூலகம்
[注意]北京的地方时是东经116°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6分钟。
02
三、日期分界线
1、日界线或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界线三处偏离)
01
全球有24小时,一般处于两天中。 如果全球日期是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就有两条,一条是自然日界线,即0:00经线,另一条是国际日界线。
02
注意:计算题目时,要灵活应用,首先区分两条日界线,再计算。
从0:00经线向东到180°国际日界线为新的一天。 从0:00经线向西到180°国际日界线为旧的一天。
202X
课前准备
单击添加副标题
1、请同学们准备好课本、笔记本、作业本、练习本、笔等。 2、识记产生时差的原因,地方时计算方法、光照图中几条时间经线。
方法技巧:参照点地方时的确定 (1)昼半球中央经线的时间为正午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时间为子夜0时或24时。 (2)晨线与赤道相交处的时间是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处的时间是18时。
N
12:00
6:00
18:00
24:00
(0:00)
12:00
10:00
8:00
6:00
24:00
(0:00)
昏线
晨线
例3、下图的中心点为北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 甲地时间( ) 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B
N
高一地理时区知识点
高一地理时区知识点时区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地球自转和经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地球上,因为自转的存在,不同地区的时间存在差异。
这种时间差异在不同经度的地方会表现得十分明显,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区的存在。
一、时区的定义及历史演变时区是指地球上一段经度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将时间分成24个区域的划分。
根据国际惯例,全球被划分为24个主要时区,每个时区跨15°经度,代表一个小时。
这个划分方案被称为国际时间制度(UTC,全球协调时间),它是由基准线经过伦敦的格林威治子午线确定的。
时区的划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铁路和电报的发展,地球各地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
然而,由于地方时间不统一,沟通和协调变得非常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标准时间(UTC)于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确立。
二、时区的影响和意义时区的划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使得全球各地的人们能够以统一的时间进行交流和协作。
无论是商务会议、航空运输,还是国际体育比赛,都需要准确的时间协调。
时区的存在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其次,时区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举个例子来说,某人坐飞机从中国北京飞往美国纽约,飞行时间大约为13个小时。
如果没有时区的划分,飞机起飞和抵达的时间将非常混乱。
但有了时区,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飞行时间以及抵达目的地后的当地时间。
三、时区的特殊情况尽管国际时间制度按照经度划分时区,但有些地方却存在特殊的情况。
首先是中国的时区问题。
中国的面积非常广阔,横跨东经73°至135°,根据这个经度范围,中国应该被划分为五个时区。
然而实际上,中国只采用了一个时区(东八区),这是出于国家一体化的考虑和历史的原因。
尽管如此,中国的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时间差异仍然非常明显,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时区存在。
例如,格陵兰岛(格林沙纳时区)采用了世界纪时(System of the World Time)标准,与UTC时间相差-3小时。
高一地理有关时区知识点
高一地理有关时区知识点时区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地球上各个区域的时间差异。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的加深,人们对时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高一地理课程中,时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导入、时区的定义、时区的原理、时区的分布等不同方面,深入探讨和解读时区的知识点。
导入:你是否曾经在和朋友约定时间时,遇到过由于时差导致的误会?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例如,在国际电话通话中,你拨打给国外的亲友,却被告知对方正处于深夜。
这是因为你所处的地点和对方所在的地点存在时差。
时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呢?这就需要引入时区的概念。
时区的定义:时区是指同一地理经线上的地区所使用的统一标准时间。
地球绕自转轴旋转一周约24小时,将地球表面划分为24个时区。
每个时区表示一小时的时间差异,东经15度为一时区。
当地时间以协调世界时为基准,通过加减地理经度来确定。
它的引入是为了方便人们统一时间,避免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的时间混乱。
时区的原理:时区的划分原理是以经度为基准。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地球的表面被分为了东、中、西三个区域。
在东经0度的原点处,设置了本初子午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格林威治时间。
在这条经线上,世界统一采用协调世界时(UTC)。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向东依次划分为东经15度、30度、45度……以此类推的东时区;向西则划分为西经15度、30度、45度……的西时区。
不同时区之间的时间相差一小时。
时区的分布:时区的分布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由于地球自转一周大约24小时,所以每隔15度经度就会有一个时区。
但是由于人类的需要,某些地方为了适应生产、交通、通信等需要,将整个时区划分为更小的时差。
例如,中国横跨5个时区,但实际上采用了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时间。
这样可以降低统一管理的复杂性,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除了基本的24个时区,还有一些特殊的时区存在。
比如,国际日期变更线即经过太平洋中部,当经过该线时,从西往东跨越时区时,日期将发生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时区地理是一门涉及人类生活与地球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其中时区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时区的划分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时间的计量,方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流。
本文将介绍时区的定义、划分原则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时区的定义
时区(Time Zone)指地球表面根据经度划分成24个等宽带状区域,每个时区覆盖15°的经度范围,总共涵盖全球360°的经度范围。
时区通过设置标准时间来确保同一时区的地区拥有相同的时间信息,避免出现时间上的混乱。
二、时区的划分原则
1. 划分经线:时区根据经线的划分进行划定。
经线0°(本初子午线)被划定为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其他时区根据与本初子午线的时差确定标准时间的具体值。
2. 每个时区为15°经度带状分区:每个时区的经度跨度为15°,即每个时区的东西跨度相差一个小时。
3. 区分东西: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边的时区的标准时间比GMT时间晚,西边的时区的标准时间比GMT时间早。
4. 跨度的界线:为了保证时区的连续性和实用性,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时区可能横跨多个时区,以满足地理和行政需求。
三、时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世界标准时间:以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为基准,将地球上的其他时区都与之进行比较,使人们能够准确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时间差。
2. 航空和铁路交通:航空和铁路行程中的时区变换是重要的。
航班或火车始发地与目的地所处的时区差异,需要及时调整来确保准确的到达和出发时间。
3. 国际会议和商务合作:不同的时区可能会使全球范围内的会议和商务合作受到影响。
在安排会议或商务活动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时差,以便参与者能够按时参加。
4. 通讯和互联网服务:全球范围的通讯和互联网服务需要根据不同的时区来管理和维护,以确保信息的跨时区传递和服务的连续性。
5. 日常生活和旅行计划:了解时区的划分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旅行计划,确保按时完成各项活动,并避免时间上的混乱和困扰。
总结:
时区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划分地球表面的经度带状区域,统一不同地区的时间计量,方便人们的生活和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时区的应用广泛,涉及航空、交通、会议、通讯、互联网、旅行等方方面面。
了解时区的划分原则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时间,并顺利地适应跨时区的生活和工作。